[首頁]

日期:           2020/06/18 (複習)

廣論頁/行: P177L3~P177LL5

手抄頁/行: #10 冊 P111L1~P117LL4

音檔起訖:   76A_0657~76A_2003

 2020  06月
 
 
 
 
 
 
 
 

 

(c) Dying with an ethically neutral mind
(p111) 【◎ 無記心死者,】

這個關於善、惡、無記三樣東西要說一下。「無記」就是它沒辦法分辨—「記」就是說明—沒辦法分辨是善的或是惡的。那麼這個裡面有兩種:一種叫「有覆無記」,一個叫「無覆無記」。那麼通常所謂有覆、無覆的差別在什麼地方?「覆」就是染污,平常譬如說:我們隨便坐、站、走,你心裡面這個無所謂,這是不但無記,本身的的確確也沒有染污在裡面。那麼這個「有覆」是什麼呢?就是說凡是跟我相的行相轉的,但是並沒有強有力的力量。就是說:欸,這個東西是我的,或者你隨便起關於這一類,這個念頭本身分不出善惡來,分不出善惡來,但是呢由於這個我相,我就是雜染的根本,細的我們下面去再說。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講無記的話,那是沒有強烈的善惡這一種。

Those who are currently cultivating neither virtue nor nonvirtue, or who have done neither, do not remember virtue and nonvirtue, either on their own or at the urging of others.
【謂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種事,無他令憶。】

他臨終的時候,他這個念頭並沒有緣那個善念以及惡念,惡念就是不善的,這兩者都並沒有現起。自己既沒有念—心裡想,也沒有別人讓他憶念,也沒有別人讓他憶念。這 (p112) 個情況我們眼前也可以體會一下,就是我們一般狀態,我們這種心情也就是這樣,既自己沒有強烈的善惡這種心情,然後呢也沒有外面的外境引動我們,換句話說就是這個狀態。那麼不過呢平常的時候,因為他沒有什麼特別的遭遇,自然而然你心裡面很平靜。臨終的時候這個人往往說一生哪,忙了一生,不但是忙了一生,無始以來他一直有一個特別的東西—我、我所,這種習性。當他臨終的時候,這個自然而然這個「我」要失去的時候,這種內心的恐懼,他就會對這個東西就很執著,於是就引發起來了。這是所以為什麼你平常的時候把這種事情看得越開,那麼到臨終的時候心情越寧靜,這個道理也是這樣,習慣等等都是這樣而來。那麼繼續下去:

At death they have neither pain nor pleasure.
【此臨終時俱離苦樂。】

那個時候既沒有善引他樂,然後呢不善的苦,這一種。那麼還有一個呢,像我們曉得,所以前面說的善心跟不善心,這粗想的時候;細想的時候,這個都是都不現起的。下面繼續說:

When you die with a virtuous mind, it lasts as long as there is coarse discrimination, but once subtle discrimination is activated, the virtuous mind stops and becomes an ethically neutral mind.
【善心死者,是於有粗想時,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住無記心。】

前面說的「善心死」,那個粗想現行的時候;它慢慢地這個想,慢慢地越細越細的時 (p113) 候,那個時候善惡的念頭分辨不出來了,這樣。所以「細想現行」,換句話,粗想慢慢地消失的時候,那個時候善心也就沒有了,都住在無記心當中。

At this point you cannot retrieve the virtue with which you had become familiar, nor can others remind you. As the same holds true for nonvirtuous minds,
【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其憶念,不善亦爾。】

那個時候他在細心當中,所有的這種粗的行相都不見了,善的也是如此,惡的也是如此。所以,

all minds of death are ethically neutral after the onset of subtle discrimination.
【故細想行時,一切死心,皆是無記。】

到最後要臨……真正要這個神識走的時候,那個是細想的時候,那個時候善、惡什麼等等,一樣都沒有了,一樣都沒有了。

Vasubandhu's 《Treasury of Knowledge Auto-commentary》 says that both virtuous minds and nonvirtuous minds are clear, and thus incompatible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arse consciousness at death.
【《俱舍釋》說:「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隨順當斷死心。」】

這個不管你善也好、不善也好,《俱舍論》上面說:這個「行相明了」的時候是粗的時候、粗的時候;當最後斷氣的時候那個死心的時候,那個善、不善那個心相都不再現起了,不再現起了。它不會再會隨順這個善、惡這種心情,都是這種狀態,所以這個是死的時候。那麼心理狀態,這個我們要分別。所以這個地方所謂的「無記心死」,是有兩 (p114) 個差別:第一個呢就是你沒有—粗想的時候都沒有善、惡,這樣的無記,這樣的一種狀態。還有呢,不管是你善、惡、無記三者哪一種,當那個粗想最後慢慢地消失,細想的時候都是在、都是在無記當中,都在無記當中。那麼決定到下一生,這個關鍵就是在粗想的時候,不在細想的時候,細想的時候那已經不能轉變了,那個一定到那地方去的。

平常的時候這一種情況,我們也可以領會一下。譬如說我們要睡覺了,當你如果睡覺的時候,在這個睡覺之前,平常我們一般的話,當然都是散亂心當中,你就是跟著那個散亂,你就這樣睡了。睡了以後,所以這個睡夢當中,繼續地把沒有睡的之前那個散亂,繼續地下去,這個現行,所以你睡當中這個業,還是跟前面的相應的。假定你在睡覺之前,你就能夠把那個善心提起來,善念提起來,不管你是緣想的佛法僧,或者你是乃至念佛,或者念法,或者念僧。

那麼當然平常要一般人來說,喔唷,你念了以後睡不著。真正你用功的時候你不要怕,到那時候會告訴你很有趣的方法。你儘管你念,念到後來,慢慢地、慢慢地那個心哪,你也不要去想得要去睡覺不睡覺這件事情,想得睡覺不睡覺的話,念也念不好,睡也睡不著。你一心一意如果去這麼念的話,到後來這個念的心越來越細、越來越細,到那時候你慢慢地就睡,也是睡著,一樣地睡而且睡得很穩。到那時睡完了以後,那個時候的細想行的時候,那 (p115) 個眼前的那個粗想一直繼續。所以那個時候的一個晚上,你一直在增長那個功德當中,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前面告訴我們四種資糧當中,就是睡眠的時候是怎麼的,喏,在這個地方我簡單地告訴你們一下,詳細地到後面還要講。所以它真正每一個地方修行,都有它特別的訣竅,以及最主要的實質上的狀態,非常清楚,這裡我順便一提。

平常的時候我們也是如此,到臨終的時候還是如此。當你平常如果習慣了以後,到臨終的時候就這個樣。所以平常的時候,前一剎那跟後一剎那,今天跟明天,到臨終的時候這一世到下一世。實際上呢,這個事情是一樣的,質是完全一樣的,只是量的不同,只是量的不同。平常我們說,嗯,賺錢,現在賺的法財,你是一塊一塊地積起來,變成功,積成功幾萬幾萬,幾千萬幾千萬、幾億,都是這樣地這麼一點一點積累。所以我們第一點重要的認識那個質是什麼,然後在這個質上面去增加這個量。

3 Where heat gathers?
【◎ 第三從何攝煖者。】

那麼最後呢,就是當我們命終的時候,命終的時候,有這個所謂煖跟識,到最後從哪裡捨。這個地方不是講捨,講「攝」就是說:那個識最後慢慢、慢慢地收攝到什麼地方,然後這個煖跟著也到什麼地方,最後那個煖,最後在這個地方的話,就是這個識心最後離 (p116) 開的地方。

Among those who are currently cultivating nonvirtue, consciousness leaves the body coming down from the upper parts, which become cold first. When it reaches the heart, it leaves the body.
【造不善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上分先冷乃至心處。】

造惡業的人,這個識捨的時候,從上分先捨,然後呢慢慢地當他識捨的時候,那個地方識一捨了就不再攝持,不再攝持的時候,這個四大就分解了。然後呢它這個分解的時候,它還是有一個次第的哦!怎麼樣地從地大融入水大、火大、風大,這麼一層一層的,這個我們這裡先不去談它。但是並不是我們想像當中說,啊,就是這個樣,不,修行的時候,也有一個特別的一種方法以及指授。那麼普通人呢,他就這樣,那個識就捨那個,識捨的然後那個地方就冷了,到心的地方。

The consciousness of someone who is currently cultivating virtue leaves coming up from the lower parts and the body becomes cold from the lower parts.
【造善業者,自下分捨,下分先冷,】

如果造了善業呢,它從下分捨起,然後呢到最後也到心的地方。最後那個識就到心的地方,然後離開身體的時候就從那裡。

In both cases consciousness leaves from the heart.
【二者俱從心處識捨。】

最後捨識從心的地方捨的。這個地方同時也是什麼?

The point at which consciousness first enters the fertilized ovum becomes the body's heart; consciousness finally leaves the body from where it first entered.
(p117) 【識最初託精血之中,即為肉心,最後捨處即最初託。】

實際上這個識,最初來託生的時候在什麼地方呢?就這個地方。當在我們結生相續的時候,那這個父母的精血,跟這個新生命的這個中陰身結胎的那個地方,這個就是「名色」剛生起的時候。這名色剛生起的時候。最後一點的「心風」就安住在這個心識當中,它最後捨的時候也是這個。不過這個是非常細微、非常細微,平常我們也感受不到。來的時候這個最初來,走的時候這個最後走。

Given that, at first the heat of the body either descends from the upper parts and gathers in the heart or ascends from the lower parts and gathers in the heart. After that, though Vasubandhu and Asanga do not say so, you should understand that in both cases the remaining heat in the body gathers into the heart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body.
【如是先從上身攝煖至心,或從下分收煖至心。次雖未說,從下或上,亦攝至心,然當類知。】

那麼這個就是說,這個識捨的地方,煖是這樣。那麼這個是說,詳細的雖然沒有說明,其他的那最主要的我們了解,這個煖所攝處就是識所捨處,這個只要了解這一點。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