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20/07/04

廣論頁/行: P181L4~P181LL3

手抄頁/行: #10 冊 P175L10~P187L9

音檔起訖:   77B_2610~78A_1249

 2020  07月
 
 
 
 
 
 
 

 

Likewise, ignorance also refers neither to the absence of that cognition which is the remedy for ignorance nor to what is other than this, but to the classes of phenomena that are directly antithetical to and incompatible with cognition.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同樣地,說「無明」是什麼呢?也是遮沒有明,不是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跟明恰恰相反的。這兩個,什麼叫「對治」啊?就是說有你就無我,有我就無你,就這樣。所以這兩個一定是不但敵體相反,而且是互相有了你的話,我一定把你消滅;有了你的話,你一定把我消滅。所以這個明跟無明之間是兩個,在這種狀 (p176) 態當中。所以如果是無明存在,對不起,你一定是無明、不覺;如果你把握住了重點修它那個覺道的話,你覺了、明了,這個無明是一定可以克服,一定可以淨除!

好!那麼現在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所以原則上面,哦!原來這個這樣,它就是不實在的。而不實在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我們真正的生死怨家,我們就把它看錯了,明明是虛誑的以為實在的。然後呢,這個因為它不實在的、虛誑的怨家,我們把它看成實在的,恰恰相反的,這樣。所以無明是不認得這個而產生的錯誤;明呢,就要認得它,產生正面的功效,就這些。那麼現在正對治:

Regarding this, the great scholar Dharmakīrti asserts that Here, the remedy—cognition—
【此中能治明者,】

正對治這個無明的「明」是什麼?這個也是我們從根本上面把握要了解的。這個定義,我們首先要認識,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地把握得住。下面看:

is the cognition of the real, the meaning of the selflessness of persons.
【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

喏,就是正確地、如實地、一點都沒有錯誤地明白了解,了解這個東西,整個的佛法所要了解的就是這個,這個是中心。你了解了這個根本,然後再從根本上面擴大的話,只要跟它相應的都是佛法,如果跟它不相應的都錯了,就這樣—補特伽羅這個上頭無「我」。補特伽羅平常我們翻成「數取趣」,因為數數地、不斷地,這個數不是一趟兩趟,永遠地在那個六趣當中輪轉,捨了這個又取那個,捨了這個又取那個。我們通常叫作「有情」,也就是人,就是我、你、他,都是在這上頭。

分成功我跟你,分成功我、你、他,只是如此,這東西並沒有我們一向誤解的這個「我」在。這個就是對治的,我們真正的修學佛法的中心就要明瞭這個,就要明瞭這個。

p. 181 (5)

Therefore, its antithesis is the reifying view of the perishing aggregates, the conception of a self in persons." Along with this interpretation, which sees ignorance as a misapprehension of the meaning of reality,
【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

那麼反過來,它—「明」所對治的,換句話說「無明」是什麼呢?跟它相違的是什麼呢?就是在這個補特伽羅上頭—補特伽羅是什麼?就是這個五蘊,就是這個東西—不了解的就把它看成有「我」。然後呢這個無明是什麼?因為無明就不認識它,把它看成功有一個東西,叫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我們平常翻成功我、我所見。哦!看見這個,明明是個五蘊哪,就看成功我、我所。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在這個四諦當中,煩惱第六 (p182) 個,薩迦耶見當中,說「壞聚見」,這個。

【此乃法稱論師所許。】

上面這個說法是法稱論師說的。

there is a second view, held by the scholar Asańga and his brother Vasubandhu, who assert that ignorance is merely confus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reality. In brief, they say that ignorance is a mind that does not know its object, but also that it is not a misconception.
【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

另外一派呢?就是無著菩薩,「無著論師兄弟」,就是無著菩薩跟世親論師所說的。他們觀點不一樣,什麼?「倒執實義,蒙昧實義」,說真實義當中,前面有一個倒執,你把它執著、顛倒了;還有一派呢,說對這個實際上的意義啊,你不了解。那麼無著菩薩所認以為的,這個無明是什麼?對真實的意義你不了解,不了解它。因為不了解,產生了誤解;產生了誤解,所以你有執著。所以這是兩者喔!那麼法稱論師呢,就對於這個「執著」那一點上來解釋無明;然後,無著菩薩呢,就對於你「不了解」那一點上面解釋這個無明。

所以它現在呢,本論就把不管哪一家,把這個無明的行相,統統說得清清楚楚。前面在這個四諦當中,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許有無明跟薩迦耶見是兩個的那麼怎麼辦,如果 (p183) 不許是兩個的怎麼辦,這個地方也說得明白。所以你兩者都清楚了以後,那對這個行相就完全了解,是一點不會含糊,一點不迷糊。正確地認識了,那麼那個時候的對治、修習的方法,自然也百分之百地正確。

【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

總之的話,或者是錯誤的,或者是不了解,喏,這地方就指說不了解它。

However, Dharmakīrti on the one hand, and Asarga and Vasubandhu on the other, are alike in asserting that the wisdom that knows selflessness is the principal remedy for ignorance.
【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儘管對無明的本身解釋有兩派不同,它好在什麼呢?能對治它,恰恰相反的,主要的—就是「上首」,就是根本—他,共同他,這個論點、這個說法共同的,什麼?「覺無我慧」。不管你前面的認以為這個補特伽羅上面,是不真實地了解它,或者是補特伽羅上執有什麼,但是針對著前面這個無明,對治它的方法上面,同樣地一樣。這兩派說:哦,原來我了解,這個裡邊哪,並沒有一個我所以為的「我」在,這個是兩派共同的;因為這樣,所以修的道也是共同的。

那麼為什麼這個地方要引用呢?實際上就是當年印度各主要的傳承當中,這法相宗是 (p184) 解釋得最清楚,而這個無著論師跟法稱論師都是法相宗的大師,這樣,所以他把法相宗的最主要的內涵都說出來。實際上從這地方我們也了解,如果說我們以後真正要想修學談論的以外,也絕對不能離開這個題目來談。離開這個題目來談的話,你就跑到錯路上去了,跑到錯路上去了。

Asanga's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states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nfusion: confusion about karma and its effects, and confus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reality. Through the first you accumulate compositional activities for rebirth in miserable realms; through the second you accumulate the compositional activities for rebirth in happy realms.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關於對前面所說的這個「愚蒙」、不了解,或者由於不了解所產生的邪執著,那麼這個《集論》當中說,這個錯誤不了解,還分成功兩個類型。這個愚癡分成功兩個,一個叫「業果愚」,一個叫「真實義愚」。前面我曾經談過,現在來了吧!就是這個。這個對於這個無明的行相,我們不了解有兩種:一個呢,怎麼樣由於無明錯誤地執著了,造業感果的這個道理不了解;還有一個呢,那除了這個造業感果,它為什麼這個樣,那麼真正的內涵是如何呢,這個不了解。第一種,你因為不了解由業感果,所以他要求快樂,不曉得由樂因感得樂果,他就妄求;因為妄求,造錯了,造了種種惡業,所以墮落,這一種。那麼進一步呢,他,儘管是你了解了,但是真實義還是不了解;因為了解了業感果的道理,所 (p185) 以他造種種善業,於是他往樂趣、得人天,但是是不是跳出輪迴,還是沒有。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認識的,這是我們應該認識的。那麼這是第一個,是無明支,無明支,這個就是我們平常的認識,也可以說見解,見解。   

到這個地方要稍微停一下,停一下。平常我們學佛法,主要的叫正知見,正知見,那麼正知見最主要的中心根本問題就在這個地方。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有很多人啊現在講修學佛法,啊!講空,一點都沒錯,空故緣起,緣起故空。說有很多人講了「空」啊,大家都是「都是空的啊,你不要執著啊!」好、好、好!不要執著了,這樣。對,一點都沒錯啊!結果他不要執著是什麼呢?戒啊也不要執著,修啊也不要執著,上殿也不要執著,過堂也不要執著;那睡覺,放不下!他歡喜的卻放不下,這個不曉得他……。這個一種,往往我們就是錯路而不知道,往往是錯路而不知道。所以經論上面處處地方都告訴我們,凡是我們真正地了解真實義,換句話說,了解了「空」的話,絕不會不了解這個業感緣起的因果道理,而且越了解得透徹,他在因果的行相上面越注重,就是這樣。

但是呢實際上這個道理的確是比較深細,我們不是一下容易認識。所以這個祖師等等,一再地告訴我們,我們摸進去的時候,不先一開始講「空」,而講什麼呢?講因果緣起的法則,讓你產生很深刻的印象,然後你戰戰兢兢啊不造惡業,那個時候淨化了你的罪業。 (p186) 當你慢慢地淨化了惡業,然後呢積聚的資糧,心識漸漸明利了,那個時候你才深入地認識,你才有機會去認識,不會產生剛才這種誤解,這是我們要特別認識的一點。

所以我在這地方,一再鼓勵大家,目前配合本論,你們一定要多看這種關於因果輪迴實錄的,乃至於《賢愚因緣經》等等。把這個因果業感的道理配合,然後使得我們行持步步地遠離罪障,然後步步地積聚資糧,這樣。一方面使得我們保持人身,乃至於往生有修行的機會,一方面趁這個機會漸漸深入,這個是我們的知見上面,必定應該把握得住的一個原則。我想下面這個我們就「行」那件事情,就再擺在明天再講,今天就到這個地方為止。

今天請翻到181頁。昨天我們已經把「無明」,十二緣起當中的無明一支解釋了,那麼今天呢講「行」。我們把一支一支的這個內容、定義,先把它說清楚,然後再整個地連貫起來,說這個怎麼從前一支,引生到後一支,怎麼樣地輾轉,輾轉地流轉,輾轉地流轉。

(2) Compositional activity. Compositional activity is karma.
【◎ 行即是業,】

「行」就是什麼呢?就是業,就是業。實際上這個通常這「行」是指它的動作的狀態來 (p187) 說,「業」就是留下這個影響,它會影響,實際上這是一樣東西。平常說我們造業、造業,就是我們造作的時候,那個就是,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那麼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

There are two kinds of karma: nonmeritorious karma, which impels miserable rebirths, and meritorious karma, which impels happy rebirths.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

這個裡邊分成功兩種:一種呢非福業,就是惡業,這個惡業嘛,引我們到惡趣去的;還有呢善業,善業是引到善趣去的。

The latter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types: meritorious karma, which impels happy rebirths into the desire realm, and invariable karma, which impels happy rebirths into the higher [deities'] realms.
【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這個後者這個善業當中,又分成功兩部分:一部分是欲界的「福業」,欲界的福業—人、天,這樣;還有呢上界的,就是色界、無色界的「不動業」。這個不管是人天,以及色、無色界,這個是善業,這個就是行。第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