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s, even during the lifetime in which the resultant factors have
been actualized,
【◎ 如是】
像上面我們說的
【已生諸果支時,】
就像前面,這樣地從這個因感得這個果,這一個從因感果之間,只是一個因到果的必然關係,有沒有人去忙這件事情啊?沒有,並沒有人就在這兒做,所以啊,
there is no self that is the person who accumulates karma or
experiences its results.
【然而全無實作業者,】
沒有實實在在,在造那個東西,所以絕對沒有一個主宰者去造那個東西,也只是這樣的因啊!因為你無明,所以你就會造業,因為造了業,所以就一定會有這個業相應的識落在這裡。同樣地,當有了這個識,經過愛、取的滋潤,而有支現起的時候,然後呢你會感得下面的生、老死等等。這個生、老死就是你所受的果報,就這樣,這個沒有實在的東 (p279) 西,只是
十二支的輾轉連環。所以啊,既沒有實作業者,
【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這個補特伽羅是上面的所執之我。
Rather,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there are resultant factors, which
are themselves merely phenomena, arising from causal factors, which are
themselves merely phenomena.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
就像前面講的道理一樣,這個就是什麼?因感果。這個因是一個法,是這樣的一個特質,是一個特性,它這裡邊並沒有「我」這個東西在。然後呢由這樣的一種特性,感得這樣的另外一個特性,跟這個因相應的這個,叫果法。只是說,這個法—因法感得果法,如此而已,並沒有一個我在呀,並沒有一個我在。
所以我們現在仔細推敲一下看,回想一下看,為什麼叫無明緣行啊?喏,因為「無明」,你如果是明的話,那你就不會妄著啊!因為瞎子所以嘛就妄著,那時候就造的「行」;造了個行以後,對不起,行當下就有「識」;識以後呢,然後呢一定會慢慢地,由於識的因緣,策發那個「名色」。當然,我們前面講的時候好像那識的因位識,一定要經過愛取的滋潤,這個,當然。但是它這個識攝取名色的過程當中是什麼?純粹是這個識 (p280) 的力量,對這一個精血的一種執持,所以識的因緣而產生名色,這前後的因果就是這樣,就這麼明白。由於名色,然後呢「六入」慢慢起來了;由於六入之緣,然後才有「觸」;觸了以後就有「受」;因為有了感受了就起「愛」;愛了以後就要去「取」。那一樣一樣東西的前後的關係,因、果關係這麼清楚。所以只是前面的因支,感得後面的果支,只是如此而已,但是呢我們卻不了解。
Not understanding this process of cyclic existence and being
confused about it, you posit a self. Desiring your "self" to be happy, you
physically, verbally, and mentally engage in virtue and nonvirtue for that
purpose, whereby you again fuel the process of cyclic
existence.
【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由於對這個道理我們不了解,這個真正的生死道理,只是這樣地流轉,但是呢我們不了解。不但不了解這個流轉的因果,而且不了解這個裡邊,並沒有實在造業的、受果的我,所以兩個都愚。那麼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求,當然啦,有了這個我嘛要求我安樂呀!因為要求安樂,所以你就造作那種種業,造的時候呢,由於身口意三門,由於造了這個業啊,就流轉生死。
到了這裡,我們停下來說:「你說那沒有我,但是你那個痛苦的感受不是有的麼?」是啊!「快樂是感受有的嗎?」是啊,是啊!這千真萬確一點都沒有錯。你們怎麼講?我現在倒問問你們看看,這個怎麼講?對啊,你感受得痛苦嘛,當然你要除掉它了;你要感 (p281) 受得快樂,當然你要追求它了。這個怎麼講?這個地方考考你們,考考你們,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一下。實際上呢,我倒不是考你們,給你們一個最佳的機會,你們必定要從這個地方呢認真地深入。這一次的考是真的考哦,我現在告訴你們哦!今天下午我不去按腳,就是個考試,先說明。所以等一下下了課以後,你在這個問題上好好想一想,大家都要來,至於說就算旁聽的同修們等等,當然坐在外面的不算,至少從這個地方,我也了解大家的情況。沒有一個人,全部大家到齊。那麼在這個地方,我們繼續下去,
Therefore, the two karmic factors [compositional activity and
existence] arise from the three afflictive factors [ignorance, craving,
and grasping], and from them, the seven suffering factors [consciousness,
name-and-form, sources, contact, feeling, birth, and aging-and-death]
arise. Afflictions arise again out of the seven sufferings, and — as
before — you pass through cyclic existence. Thus, the wheel of existence
turns without
interruption.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
哦,好了,由於這我們不了解,所以迷惑;迷惑嘛就造業;造了這個業,又從這個業嘛出生這個果報,果報,那就是苦的。然後呢,造那個苦的果報現起的時候,你又不了解,還是不了解嘛,你又起煩惱啊!然後呢,惑、業、苦,啊!沒頭沒尾地一直在那兒轉。
The master Nagarjuna says in his Heart of
Dependent-Arising:
From the three arise the two;
From the two arise
the seven, and again from the seven
Arise the three. The wheel of
existence itself repeatedly
turns.
【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就是這樣,這龍猛菩薩這個說的。實際上很多經論上面講的都是這樣:「從三出生 (p282) 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就這麼一個偈子,結果我們講了三個鐘頭,還沒有講完它。所以平常我們說自己要看論哪,那的的確確論是最好的說明的內容,但是沒有完整的教授,實實在在地你只是像看天書一樣。那麼下面這幾句話,
When you reflect on your wandering in such a way through cyclic
existence, the twelve factors of dependent-arising are the best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senchantment with cyclic
existence.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
來了,來了!由於上面這個道理,如果你了解了,如理思惟地想想的話,「哎呀,我的天哪!原來我們生死輪迴當中,就這麼莫名其妙,就這麼糊裡糊塗,這是一無意思啊,實在是我們冤枉啦!」所以說小人枉自為小人,白吃苦啊!那自己就產生厭離心。所以這個是策發我們厭離心的最好的方法,這也是千真萬確。
那麼我的感受呢也是如此,我出了家二十多年,剛開始的時候總覺得:啊,這個四諦、十二因緣,這個是小乘的,也不去管它,我是念佛要緊!到後來由於善知識的引導,為了要了解怎麼念佛念得好,所以就牽涉又到教理,然後開始學教。學了教以後,發現這個東西滿重要,然後去找,看那個四諦、
十二因緣,看來看去呀就是看不懂。你說不懂嘛又懂得頭頭是道 —
苦集滅道,然後苦當中嘛無常苦空;集諦當中,四個行相,生集因緣;然後道行如出……十六個行相背得滾瓜爛熟,然後翻字典,查了個半天。但是跟我們 (p283) 有什麼關係呀?說實在的,一直不懂。到現在,這個裡邊,它每一個地方的觀念是非常清楚,等到你真正了解了這些的話,由不得你不生厭離,由不得你不生厭離!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哪,假定我們現在厭離心生不起來,喏,這地方告訴我們最佳方便,就在這裡。說到現在這裡為止,是整個的佛法的基礎全部在這裡了,如果說沒有這個,大乘根本談不到!不要現在說,哎呀,我們大乘……佛法的基礎就在這裡,這一點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然後呢下面的經論上面都說明這一點,說明這一點。如果說了解這個道理,只解決自己的問題的話,那就小乘;你把這個心擴大要代一切有情去解決的,那就是大乘,因為那問題的中心在這個地方。所以大小乘的差別,不在對於這事情的真相的了解與否,而是說你發的心的廣狹問題。
Contemplate your projecting karma, the virtuous and nonvirtuous
karma that you have accumulated over countless eons, that has neither
issued forth fruitions nor been eradicated by
antidotes.
【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
看一看,我們從無量劫以來,都造集了能引善、不善的業,這個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了解了。因為我們從出生到老死,一直在那個受當中,只要你有一個感受,那你一定啊……這個受就是什麼?就是果,就是苦。然後呢,當這個感受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一定又起惑、無明;一有惑的話,一定造了業;
一有惑的話,一定造了業;造了業的話,對不起,下面又緊跟著來了。造了業一定會感果的。那麼現在這個情況呢,你不曉得造了無量無邊的業,都沒感果,你說:你怎麼知道我沒感果啊?這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雖然無量劫,以前我們不知道,可是眼前的事情,我們知道得很清楚。我們一天當中,一小時當中,不曉得造多少能引之因。是,你看見這種東西,覺得:滿好啊!看見這種東西:這個真是討厭哪!是不是?我們剎那、剎那,都把這個能引的因就放在這個地方。
如果說一個因要感一個果的話,那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一剎那就是一個生命,一剎那就是生命。實際上我們的一個生命一百年,這個一百年當中集多少能引之因啊!不曉得多多少少,一生尚且如此。所以我們一生當中,真正感得的只有其中的一個,對不對?所以剩下來的都沒有,還積在那裡。現在我們有無量生死了,豈不是說,這個無量無邊的能引之因的這個異熟還沒有感果,它一定要感果的,對不起!但是呢有一個方法,如果你 (p4) 修習對治的話,就可以把它損壞,它不感果,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異熟未出」,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就是如此!這唯一的辦法要去對治。我們現在看看我們對治了沒有?說「對治未壞」,因為我們未修對治嘛!
那麼請問:怎麼是對治法呢?前面講過了,我們在講業的時候曉得了,指這個。然後呢,所以講完了以後馬上講懺悔,這個懺悔就是它的對治,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這個東西。修對治的時候什麼狀態啊?修對治的時候曉得這個東西的過患哪─起過患欲解。本來你看見這個歡喜得不得了,哎喲,錢嘛越多越好啊!這個東西嘛也越好吃越好啊!現在感覺:啊!這個是無邊的過患啊!你只要能夠塞飽肚子,那我這個修行就可以了,多下來的東西實在是累贅啊!這樣。嗯,這個是對治。在你沒有生起對治之前,為什麼沒有生起對治?這個我們現在暫時不談。在你沒有生起對治之前是什麼狀態啊?
When craving and grasping in the present lifetime nurture them, you
wander through happy or miserable realms under their
control.
【今以愛取而滋養潤,】
你看見就歡喜了,滋潤它,
【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漂流生死,這個生死包括善趣、惡趣,不管你怎麼都在漂流,都在漂流。
所以現在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怎麼辦呢?要了解正法,你了解正法,還要如理 (p5) 聽聞。所以你現在……還沒講,翻到下一頁,我再繼續這一段話要說完。所以你必定要如理地了解的這個法,然後呢如理去思惟,如理去行持,經過懺悔去損、壞。損是一種,壞是一種,到現在為止,我們這個懺悔是損,沒有壞,到後面,到最後的話徹底地壞。能夠損的話,它暫時就不會感果的,我們損之又損、損之又損,於是因為你不會感惡果,你生生增上,或者你到了極樂世界,那沒關係!總是你不讓那個惡的因緣增長,一直讓那善的因緣……這個善的因緣尤其是幹什麼?正對治惡的,就是這樣。所以到最後的話呢,你了解了空性,把那個種子徹底破壞,好了!
那麼那個時候,我們還是有一個愛,這個愛叫什麼?善法欲。同樣的欲,欲是同樣的欲喔,可是善法欲跟世間的欲呀,這行相一樣的,方向完全相反。一個呢欲是欲:哈,越多越好!現在了解:啊,原來這個東西有這麼多過患哪!你厭離、排斥它,方向就完全相反,所以我們給它一個特別名字叫「善法欲」。因為你有了愛取,然後你造種種業;現在呢因為有善法欲,曉得這個東西厭惡,於是變成功「勤精進」,這個兩個是根本差別。你能夠以善法欲去勤精進的話,現在呢損壞─就是對治,它這個惡業,生死之業不感果了,不感果了,就這樣,這個概念就在這裡。反過來,你如果不了解,不管你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受五戒也好,菩薩戒也好,乃至於什麼……啊!說多少道理,都在這裡─該 (p6) 你還要漂流!現在翻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