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92L6~P192LL2

手抄頁/行: #11 P80L6~P97L8

音檔起訖:   83A_1658~83B_2002

廣論時時聽:  

 

 

In reference to this, renunciates are content with alms, simple religious robes, and alms bowls. In solitude, they remove their affictions and aspire to become objects of others' veneration.

【◎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

這個是我們該做到的,要什麼?粗的、劣的,不管是穿的、是吃的、是用的。乞食,還要去討飯,「知足」,這個心理的狀態。這一句話,這是我們懸的、標榜的。我很想把這句話寫下來,貼在我們廚房裡面。要粗劣的衣缽,這個「衣」是指什麼?就是我們的觸受。我們住在這個地方,現在我們已經很好了,有一個板凳了,哎呀,還要覺得坐了過了一下,唉!不大舒服,找一個軟墊子來鋪它一鋪。

我記得我到印度去那個時候的話,他們那個哪有什麼,大家「蹦、蹦、蹦」出去了,重要的上了課,然後到外面有一些,那個論辯的課到外面。隨便跑到哪裡,跑到哪裡就坐到哪裡。然後看見那個地下髒,弄點樹葉子,好、好,把那個髒就弄好了,以後這樣。我 (p81) 們大家覺得:「唉呀,這個地方滿苦的。」校長跑得來就把大家喝斥一頓,那個校長真了不起啊!「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我在學校裡整整學了十幾年,我襪子都沒穿過。」然後他那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啊?你們曉得西藏那個高山,不要說冬天,在夏天我們都受不了。我們現在一點點哪,唉,我自己現在想一想,真是覺得慚愧啊!剛開始的是冷,它外面也沒有像我們現在,哪裡說是地板,哪裡說是水泥,就是那個石頭高一塊、低一塊,然後這樣的。這個老師講完了,下面就「叭!」馬上出去,跑到後來那個腳底下,那個冷熱根本就不知道了。這個樣啊!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那個腳凍得紅紅的、黑黑的乃至於,「那沒關係,這個不是問題。」所以他們為什麼真的有成就,就在這個上頭啊!說我們現在的心,一天到晚不曉得忙些什麼,這是我們應該深深警惕的。

「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實際上我們這種心裡面都是煩惱。所以我們了解了這個出家的好處,出家的目的幹什麼?淨除我們的煩惱。你能夠淨除煩惱,那個時候是「為他供處」,為他供處。所以我當年我出家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誤解,現在我一直在懊悔當中。我總覺得:欸,出了家了,該受人家禮拜,該受人家供養。人家跑得來的話,好像,唉,要該他端飯給你,端水給你吃,你做一點事情好像委屈,還要指揮他們,現在我深深為這個事情感到痛苦而懺悔。我淨除了煩惱,那個時候─為他 (p82) 的供處,我現在滿身煩惱啊!所以佛經上說得清清楚楚:如果說你跟這個不相應的話,那個不行啊!

不過這裡有一點:不是叫我們馬上一下相應,我們應該了解了努力,向這個相應走的路上去做,這個就對了。所以我們初機走的路子,要有了正知見,你曉得現在錯了走上去,這是我們現在該走的,這是該走的。這個概念要弄清楚,不是說一下要做到它。我之所以強調的話,就是我們對這個實際上並不了解,只以為剃了一個頭就跑得去的話,喔!就是儼然是一個比丘自居。然後出家人跑得來─你應該向我磕頭,應該供養我。這個觀念就錯了,這個觀念就錯了,這個當下本身就是跟煩惱相應之法。

所以我們始終要了解,前面一步一步過來,它有一個特質,它有一個特點,指出來什麼?喏,到這裡,你真正要做的─破煩惱。你為什麼要出家?為了破煩惱而出家,所以你那個出家的宗旨在那裡。現在你出了家以後還在煩惱上轉,相應嗎?這個才是。所以你把握住了這一點,就算你煩惱還沒有除掉,那沒關係。假定我已經煩惱已經除掉了,那出家不出家沒關係啦,我所以出家的是要除煩惱啊,這很明白。所以它真正的,是有煩惱的,只是我認得了,正除煩惱,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出家人該做的事情。那麼關鍵在哪裡呢?就是知見上頭,了解嗎?而這個知見不是講一個道理,就是拿這個道理來衡準自心。 (p83) 所以常常想:「啊,我錯了!」是,那個時候我們也不必著急,這個錯的心就推動我們向上,這就對啦!

《菩提道次第廣論》192頁,第二段,昨天我們已經講到,哦,現在要修什麼道,曉得要修道的時候需要什麼呢,要修道需要具要一個條件─要暇滿的人身,這是唯一可以修行的。而這個暇滿的人身當中,單單得到人身還不夠,還要是啊具足種種圓滿的德相,而這個德相唯有出家才有,所以出家殊勝的功德,處處地方讚歎,處處地方讚歎。我們講如果你平常了解這個,你隨時思惟、隨時觀察,一方面固然體會到出家的特別的好處,就那個思惟觀察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功德,這現在我們也了解了。為什麼呢?業主要的是什麼?思。業的最主要的主體就是思,你那個思惟觀察本身就是在增長功德。然後你想想:「哎呀,這個出家功德有這麼好!」你就歡喜,那是隨喜功德,而這個本身的的確確有它不得了的功德在裡頭啊!

我們有很多人說:「怕!」是!出家是出得不好是非常可怕,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是什麼呢?不得善巧,尤其重要的善巧當中─正知見。如果你得到了正知見的話,那個事情是方便極了,你就坐在這個地方想想的話,那就增長功德,就是這樣啊!平常那是在家要忙這個,要忙……這個不要你忙的,你就坐在那個地方能夠如理地思惟,這個都在增長 (p84) 功德。然後呢,你如法去做的話,你真是吃、住統統不要憂愁,這是千真萬確。可是反過來,假定你說:「啊!出了家以後,反正樣樣人家供養的。」你就是貪現成,那就完了!這個不是從行相上面著眼的,這我們絕對應該了解的一個事實。

出家目的幹什麼呢?就是要得到究竟圓滿的快樂,徹底解決一切痛苦,所以眼前本身就要一點點努力,要有一點代價。只是說這樣的一點代價,得到的這個回報,那世間任何情況,在任何情況之下,沒有辦法比的,這一點才是我們事先要了解的。所以剛開始出家的時候,的的確確你對這個概念認識了,以後還要如法行持。所以他說「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哦,這樣才「為他供處」。在外面的形相上面這樣,不管是衣、食、住、行─粗劣,那是最粗糙的、最下劣的,卻感覺得非常滿足。然後內心呢,於寂靜處是淨自煩惱,這就是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你如果了解了,得到了正知見的話,那你的的確確是越想越歡喜。

就不要說我們怎麼樣的正知見,就眼前我們常常說的太多事實來比喻、來說的話,現在那個鬧市上面的種種東西,的的確確是一無是處啊!一無是處啊!好像一點點小小的快樂,這個都欺誑之處。你看,現在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多舒服、多安樂啊!那真好啊!我們從來用不著說:「哎呀!我這件衣服要值多少錢,我這件衣服要怎麼樣。」髒了嘛,洗;破了 (p85) 嘛,補,就這麼簡單哪!你丟在這裡,小偷都不要你。既不要忙著去守護,又不要為了追求而痛苦,這些事情對我們都不要,我們一樣穿得暖、吃得飽,這多好啊,你看!而且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雖然說這個地方眼前好像是小小的苦,實際上你仔細觀察起來,這個不是苦,這是快樂欸!那些人把黃金做的枷鎖套在脖子上,重得喘不過氣來,我們現在把它拿掉了,輕鬆無比,哪有痛苦的事情?所以這一點,主要的都在我們的知見上頭。

因為你在世間要求名利,所以看見別人是打躬作揖。固然你的上司、你的老闆,你也去打躬作揖;反過來,你看又現在是民主時代,你要想競選一官半職嘛,你也看見任何人,要跑得去跟他說好話,給他笑面孔,要不然他不投你票,你拿他沒辦法欸!就是這樣的狀態。可是我們在這裡誰都不求,這個就不是我要的!你看,多自在、多安樂啊!所以凡是這種地方,我們一定要了解。當你邪見增上,前面還記得不記得,講業的時候,這個邪見增上的時候,就是我們錯誤的見解當中,就會把痛苦的事情看為快樂,而快樂的真相就會看不見,這個叫可憐中的可憐哪!這真是無明啊!

現在呢,雖然我們道理是了解了,習慣還在,所以的的確確,克服這個習慣是要一點努力的。所以我們不要單想快樂那一面,真正出家,那我們一定要了解:出家,是!要下功夫的。在沒有出家的事情,我們用種種的這個出家的殊勝,跟在家的過患來對比, (p86) 策發我們那個出家的心。可是正出家的時候我們了解,說正出家的時候,你要得到這個好處的話,你要努力,這個努力才有功德啊!天下沒有一件事情,是坐在那兒掉下來的,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它的生活的內涵,前面先把它指出來,下面就引那個經論上面,來說明這件事情。

As it says in Guhyadatta's 《Edifying Tale of the Seven Maidens》: When will we thus come to shave our hair, Don clothes from the garbage and seek solitude?
Glazing ahead only a yoke's length, When will we, blameless, take in our hands earthen alms bowls, And, from household to household, partake of alms?
Attached to neither material gain nor veneration. Cleaning up the bramble swamps of the afflictions. When will we become Recipients of the townspeople's donations?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

p. 192 (8)

【為村供施處。」】

我願呀,一心一意願求,幹什麼啊?「剃除髮已」,這個髮,就是我們平常所謂的世間的莊嚴。哎呀,那個頭髮一下嘛長、一下短,一下燙、一下披頭,一下這個、一下那個。唉!是不曉得是為些什麼!現在連這個連它剃得光溜溜地,頭上什麼都沒有,我們頭上一摸,哦!好了。這個問題呀,這個所謂煩惱,這都不是我們要的,是這樣。然後呢,「守持糞掃衣」,我們穿的衣服呢,而且人家不要的,人家不要我撿得來。這個裡面兩個意義,世間要的,因為他顛倒,所以要那些事情,真是該要的他不要,丟掉了讓我們要!唉!這個世 (p88) 間要的是無明,我們要的是「明」呀!所以這個兩樣東西,我們要了解它的特質。

「樂住阿蘭若」,那麼平常世間都是戲論、雜染當中,我們內心真正好樂的是這個地方─阿蘭若,寂靜處,寂靜處,真正的寺院應該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到了寺院裡面,還大家吵吵鬧鬧,還要歡歡樂樂,那完全不是。我們真正要得到的是內在的寂靜之樂,不要說得到寂滅樂,你就是能夠心稍微寧靜一點,這種快樂都世間無比的。所以這個禪定之樂,那還是世間的喔,一旦得到禪定之樂的話,世間什麼樂,你感覺上面「味同嚼蠟」。那我一心希望,說什麼時候我能夠做到這裡呀?那是對沒有做到的人,心裡面心心念念這樣去做,因為你心心念念,一有機會你就碰到了。實際上我們出了家,還是要這樣去做,因為我們出的不是個形相,要它真實內容。換句話說,你一心一意,由這種力量推求你努力向上,這樣。

那個時候呢,「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平常我們沒有什麼事情,悠哉悠哉,那個現在沒有了,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學我們該學的戒定慧,他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上頭,就是這樣。所以走有走相,坐有坐相,說行、住、坐、臥,沒有一個地方,是能夠讓我們隨便放逸雜染的,這樣,眼睛就是看著這樣。當然學定的時候固然如此,學戒的時候,亦是如此。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前面四種資糧?第一個是密護根門,這樣。你有了這 (p89) 個,然後第二個正知而行,對於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剎那,都要保持著─喏!就我們現在該做的,因地當中這樣地努力法。所以這個地方所謂「目」,不僅僅是目,舉手投足之間,一定有他自己的一個分寸在,那麼這個是行為。

飲食呢?那就是這個,換句話說,我們不再為任何現世那種事情而忙碌,而忙碌。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牢牢地堅守,在世間上面,真正地把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能夠如法如理地撐起來。那時候大家稱讚、讚美、仰望而沒有譏毀,在這種狀態之下,才是真正出家的內容。「於家家行乞」,於家家行乞,要不然我們跑到哪裡,人家一看:「唉喲!你這個出家人,怎麼這個樣子。」現在不!哦,一看哪,啊!大家就歡喜,原來是如此。所以你看,以大智舍利弗尊者,那個時候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一個印度所謂的大哲學家,在佛法來說是大外道,實際上那個時候最了不起的一個大學問家。結果看見馬勝比丘,一個佛弟子,哦!一看那個佛弟子的行持,他想:「居然有這樣地莊嚴威儀的啊!」他跑上去問他。一問,這個馬勝比丘說:「我不算什麼,那我完全是我的老師教的。」他一看那個弟子已經這麼了不起了,這個老師更了不起。一問,馬上就跟著也走上這條路了。所以這個比丘的這個清淨幢相,就有它特別的意義。

我們現在不要說:哎呀,現在出家了,好像這個東西都不管了!就好像由你怎麼辦, (p90) 不要這樣做。所以印光大師之為什麼一直強調一點:「念佛,念佛好啊!當然末法的時候只有念佛,但是你不要出家。」他並不是說出家不好,說出家有無比的功德,但是你做到它的話,的的確確要提起一點精神來,要這個樣啊!所以這個才是叫人家能夠真正地見到了這個清淨幢相,種下善根,你就把這個幢相能夠撐起來,哪怕是一天一夜,就得到這樣大的功德,這我們所了解的,哪怕是一天一夜啊!現在我們,哇!都是出了很多年家了吧?以後不一定如理,可是從今以後我們人人努力,打起精神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一樣事情,不會這個不成功的,一定樣樣都成功。

「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外面是講形,裡面是心。那個時候從形相上頭的遠離,然後從粗淺上面的步步深入,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到「自淨其意」。那個時候,對於世間的這種名聞利養,統統放掉了。有形的利養等等,無形的精神上的恭敬等等,這種東西都是煩惱。這個東西像刺一樣,刺痛我們;泥一樣,骯髒的雜染哪,都把它淨化掉了。那個時候你真是福田哪!那個時候為那些附近的村落上面,真正可以所謂供養、種福田,是應供之處。這個才是真正的應供啊!所以真正的福田僧是什麼?指勝義僧,如理證得的,這樣,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一點。

Renunciates are content with meager food and drink, and with clothes heavy with frost from sleeping without a roof over their heads in bedding made of grass. The aspire to sleep in their place on soft grass in front of a tree, nurtured by the happiness and joy of the teaching. As is said in the Edifying Tale of the Seven Maidens:

(p91) 【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

我們心裡面真正應該願求的是什麼?這個就是從外面的形相上面,我們坐的地方,就是隨便找一點草,如果這個地方乾淨了,草都不用,不過草的話軟一點,坐的時候可以坐得安穩,這樣,如此啊!睡的地方呢,哪裡有睡的地方就睡,所以連它覆處、臥處都沒有。到了晚上就被「霜露濕衣」,當然這個是指印度地方,印度地方的天氣比較暖和、溫暖,所以這個多霜露;那我們這個地方嚴寒的話,那個要遮止一點。換句話說,根本不在乎,這所有的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需要的。現實的一切五欲之樂,你能夠放得多乾淨,你就可以得到多少好處;你有多少雜染,對不起,你就被它死死地拖死。好處得到一點點,這個好處帶來的副作用,那痛苦是無量無邊。那麼飲食尤其是重要,對粗的飲食要能知足。或者是「樹下柔軟草上」,那時候幹什麼呀?他目的是「以法喜樂,存活寢臥」,那個不管是白天、晚上,若坐若臥,若醒若睡,以法自己自娛,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

我們現在忙的是什麼呢?就是如理地了解,如理地思惟。你只要能夠了解、思惟的話,這個法喜馬上現起,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想在座的已經有不少同學,漸漸、 (p92) 漸漸地就會感覺得到,就會感覺得到。比如說以剛才這個例子來說,就是講我們一個同修,他平常那個知見很多,他原意無非講他的道理,結果他講完了道理以後,他那個道理講到哪裡,就被人家討厭到哪裡。現在他不講道理了,懂得了道理,他懺悔,哎呀,人人讚歎。所以昨天老和尚也讚歎,前幾天談起又讚歎,我心裡也讚歎。

這個人哪,就這麼顛倒,你的確如法了解了以後,然後你把你那個見拿掉了以後,欸,你以為拿掉了,結果就反而被人家尊重、反而被人家讚歎。這我們要的什麼?本來我們所以要跟人家談理無非希望……那不必講出家啦,不必講出世了,就世間來說,你無非是表示你這個道理站得住腳,讓人家聽信服你。結果你愈講是人家愈討厭,最多─好了,讓你去講,就是不理你,就是這樣。結果呢,你能夠拿掉了以後,人家就反而尊重、讚歎你,這個佛法之妙就妙在這裡呀!這個還談不到佛法欸,這個是世間最淺近的事情。如果你步步從這個地方深入的話,那把我們的見、思兩種煩惱……那這個快樂何止於如此!如果是如此的話,那個煩惱一點用場都沒有了。只是說我們淺近的,隨便你可以體會得到的,就是這樣。的的確確你只要如理如法地深入的話,馬上這個快樂就會現起。

再說,以我們最近來說,最近大家都很精進,都很努力。現在請問你們忙完了以後,比以前坐在那裡懶惰的時候,什麼時候快樂啊?我相信現在大家感覺得快樂吧?其實你做 (p93) 完了以後……以前坐在那裡,現在難道坐完了你不動,快樂了嗎?沒有快樂啊!跑出去滿地是髒,然後呢,我也不願意,你也不願意。欸,現在大家都努力,結果大家快樂。那這個是談不到佛法,這麼淺近的事情欸!所以我把這個淺近的事情,做為一個比喻,然後我們內心上面,從這個淺近的比喻上體會,你一步一步地深入,你就會有一步一步不同的感受。所以這個地方,說我們真正的目的是「以法喜樂」,拿這個東西來過我們日子,不管是白天、晚上,不管是若睡,是若醒。

When will I become unattached to my body, Rising from a pile of grass, CLothing heavy with frost, And taking only humble food and drink?
When will I clothed in soft grass, Green like the parrot - Lie down in front of a tree, With a banquet of the blisseful things of the life?

【「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

妙極了,是妙極了!哎呀!我什麼時候……最好,問我現在也是的確的,唉呀,那些什麼桌子、床、沙發丟得乾乾淨淨,哪裡有草,哪裡有什麼就可以了,這地方就可以了。白天嘛坐,晚上嘛睡,第二天嘛如果說天氣太冷,什麼躲一躲風,躲一躲雨也就得!這樣。什麼東西有一點吃飽了,跑得去隨便討一點什麼東西吃飽了,好!內心上面既一點沒有掛礙,然後呢,也絕對不為這個雜染之身去作它的奴隸。現在我們都在作這個東西的奴隸,而這個身是什麼?這個身又偏偏以前惡業所感得的,這個到時候你輾轉這樣忙, (p94) 這真是顛倒極了!所以那個時候這樣,起來是這樣的;然後呢,睡的地方就是樹下,隨便軟一點的草,看看這個綠顏色,想那麼好!然後在這種地方幹嘛?「受現法的喜樂」,你如法去做的話,不但是將來究竟決定勝,眼前增上生,不但是這樣,而且當下內心當中跟法相應都生起來了。

【房上降雪,】

在這種狀態之下,不管它外面怎麼,那我們不管,我們哪,這樣地快樂。

Bo-do-Wa said: The very night after snow fell on the roof of the house, I became happy because something like this occurred in the Edifying Tale of the Seven Maidens. I want nothing other than to practice in this way.

【博朵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

這祖師典型的,「啊!我昨天想起來,」這個昨天不一定昨天晚上,就是每一次想到前面修行的,「啊!想到前面我的修的,就像那個《七童女因緣論》上面說的,照它這樣做,哎呀,真的歡喜啊!」說我現在希望的,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都不是我要的。為什麼?他把那些所有的縛著都丟掉了,你看,多痛快!唉呀!以前那個綁啊,是綁得鈔票也綁,股票又綁,房地產又綁,這個又綁、那個又綁、這個又綁,這個地方綁得不曉得死死地。現在那個丟掉,那個丟掉、丟掉,什麼都沒有。連它衣服,衣服也丟掉了;這是 (p95) 人家的丟掉,我撿過來嘛纏在身上面。啊,這件衣服絕不愁人家來偷,也不怕人家來笑你怎麼樣,這樣個好法!這個何等地快樂,何等地快樂!

所以我也常常想起,心裡面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說以前,那是剛在這裡的時候,那是因為忙世間的事情,忙世間嘛,大家都是這樣囉,哎喲,念書、成家立業、留學什麼……這樣。到後來嘛出了家,雖然出了家,但是呢這心還是有的。那個以後到了美國去,有了這個車子了,啊,心裡覺得:現在有了一個汽車……好像滿得意的樣子。但是過了一些時候,又看看,唉呀,這個汽車還不如人家。居然,雖然出了家,這個心理還是沒轉變過來。但是呢,我所幸的,就有善知識在旁邊常常點醒,慢慢、慢慢地:「對呀!那忙這個事情幹什麼?」後來心裡面放下了,於是感覺得:「唉呀,這個車子是累贅無比呀!」但是這個大眾場合你又不能沒有車呀!那以後,後來我換了一個地方,跑到洛杉磯去了,就不要車。那不要車,有的時候偶然重要的事情,都是人家那個信施他會來。

偶然我出去買一點小東西,散散步,跑出去。那個美國那是車水馬龍,不像我們馬路上面還有人走,在那種地方你找不到人走的。他除非今天出來散步,牽那個狗蹓躂、蹓躂,最後只是走附近一圈,鄰居,除此以外,你馬路上根本看不見人。如果你在走的話,大家這個車子看見很多,我心裡面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啊,現在真快樂!」要我以前如 (p96) 果碰見這種情況的話,我一定覺得:「唉呀!我怎麼寒酸沒有車子?那些人都有車子。」我現在就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唉!這些人都顛倒啊!被那個捆得死死地捆在這裡,我一個人這何等悠哉悠哉!他養那部車子要多少錢?要掙那部車子,要養那部車子,然後忙那部車子,一天到晚忙那個事情。說起來好像都必不能少,要去上班要多少路,要……那我現在這個都根本不要了,你這車子要它幹什麼,你說。

所以我那時候就感覺到:「啊!一點都沒錯啊!」這個怨家對頭還容易耶,容易,這個真正的什麼呢?就這個才是最難破除的,看起來好像你最好的好朋友一樣,實際上是個大騙子,那千真萬確是個大騙子。所以我自己覺得,像我一點點,根本談不到修行的,你只要心裡面肯照著它去思惟觀察的,那個心裡面就歡喜了。於是我每次出去一看見,我就,唉呀,同情、憐愍、可憐,心裡面是越想越歡喜、越想越歡喜。我就想到以前剛要想學佛或者出家的話,吃素,人家說你吃素,就笑你。唉呀,覺得不好意思!自己一個人可以,跑到工作上就不好意思;人家說你信佛,更不好意思;那又做了和尚,又好像見不得人的樣子。到那個時候,完全相反,他不管任何人來,我在這個地方就是這個樣,這樣。因為我覺得這些人就這麼可憐!那個瘋子本身,他絕對不覺得自己瘋子,瘋子只看見別人瘋了,他看不見自己瘋的。

(p97) 那個時候我就心裡不管怎麼樣……。那結果呢,當人家彼此間大家忙的時候,我在那兒用我的功。反過來他自己忙完了,又覺得感到不如意,跑得來找你,然後你告訴他,哎呀,他覺得你有道理啊!那個時候他不管他來找你的人,乞丐也好,然後大老闆也好,小公務員也好,大總統也好,欸,他的問題不能解決,跑到你這裡來解決了,他朝你磕頭、跪拜。當然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在乎這些,可是那個時候你很明白地說得出來:喏!佛法的真正的珍貴,世間比起它來,那是一無是處啊,一無是處啊!所以這個博朵瓦那個大祖師,他也,當然他做得遠來得深;你只要去做,哎呀,一想啊,真歡喜啊!的的確確到那個時候,你除了這個,其他的都是多餘的。啊,丟都來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