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95LL5~P195LL1

手抄頁/行: #11 P151L1~P158LL1

音檔起訖:   85A_1629~85A_2930

廣論時時聽:  

 

 

【◎ 如何修學之理者,】

戒怎麼修?它不講正面,先講四樣東西,叫

There are 4 causes of an infraction : not knowing the precept, carelessness, disrespect, and various afflictions.

【四犯因中,】

看見沒有?它先防,漏洞先防止。換句話說,你先把它弄乾淨,弄乾淨了以後,再上面好的東西弄上去。現在我們看,為什麼我們在犯罪? 它主要的有四樣東西─無知、放逸、不敬、煩惱盛四樣,那我們一樣一樣說。

As a remedy for not knowing the precept,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the precept.

【無知對治者,】

第一個是無知,對這個戒沒有正確地了知。那麼怎麼對治它呢?對治就是說正對著它,能夠治療它的。

【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受學學處啊!我們真正的要想不犯戒,要想持戒,最重要的要對正確的了解。所以現在很多人出了家不要學的,我不曉得出家幹什麼?啊!所以大家常常記牢這個公案,你不要說:「哎呀!這個老婆婆念佛就行。」你不要說:「那麼六祖大 (p152) 師就這麼開悟。」我已經一再說了,你們要學這些,你太沒出息了!你們應該學佛,跑到那個地方,抬頭一看,啊!證了果了,假如你們從這個上面去看的話。你們必定要懂─如此因如此果,你觀察你的自心。如果說你現在就覺得生下來的時候,你已經自己曉得了清清楚楚,啊,跑上七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的,你這一些東西可以不必。你有嗎?那檢查一下自己,不要說學這個,金山活佛那樣,我們自己檢查一下。

所以我們第一個了解:我們內心認識得如何。如果現在自己不知道的話,不要害怕,好好地去學呀!對呀,現在作世間一般的人尚且努力,現在我們要得到這樣殊勝的好處,說不學,有這個事情嗎?第一個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應當學。學的話還要善知識,否則的話,他說他的,你說你的,萬一你學錯了以後,你完了!萬一你學錯了,你就完了!為什麼呀?你曉得的是錯的,因地當中你一直忙這個東西,請問:你有好的結果嗎?這個第一個重要。那麼第二個呢,雖然你知道了,但是你不認真去做,沒用,所以第二個叫放逸。不可以放逸,要戰戰兢兢。

As a remedy for carelessness, train in attitudes such as mindfulness, which does not forget which ends to adopt and which to cast aside; vigilance, which immediately examines the three door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and understands the right or wrong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

(p153) 你了解了,學了以後了解了以後啊,那麼說什麼是該做的,要取;什麼是不該做的,要捨。對於你心裡面應該捨的、應該取的這種「所緣」,就是說這個心理狀態,以及你身、口的行為。要保持一樣東西,什麼?「憶念正知」。大家記得四種資糧當中,密護根門第一個,以委重,什麼?憶念正知,大家還記得吧,「以何防護」。換句話說,你拿什麼東西防護?就是說要很殷切地、恆常地─正念正知,那就這個。現在你了解了,然後把那正念正知提起來。「率爾、率爾」,率爾、率爾就是剎那、剎那,觀察我們自己的身、口、意,要了解我們的身、口、意,欸,現在怎麼個動法。

所以我剛才說啊,當小小戒要注意的,已經講過了。我們現在不觀察還覺得滿好,一觀察,我們發現我們剎那、剎那在幹什麼?無記當中浪費生命,只有一句話。而這個是什麼?就是無始以來的染污習氣養成功的等流心識。如果是不作意對治的話,它永遠沒有希望解脫,注定這個就是「行」,這個就是啊,真正我們要了解的五蘊,正對治的中心。所以現在要想學,下腳第一步─戒!第一個應該認識的,認識這個。認識了以後,努力地,所以不要放逸,那個時候叫率爾、率爾─你起心動念看見沒有?所以這個學啊,的的確確這地方說得清清楚楚啊!不,絕對不是浮浮泛泛哪!不要以為說:「唉呀,我現在啊一天就拜幾下拜。」拜佛的時候啊,頭又縮著個脖子裡邊,這樣。然後拜完了以後, (p154) 唉呀,覺得拜得很累,就休息一下。我不是說你不要休息哦!當然要休息。欸!你拜的時候,拿起精神來─全部;拜完了以後,你心裡說:「啊!好,我現在精進了,要休息。」你心裡這樣作的話,你還在精進,這就對了!

這主要的就是你的心裡邊的行相,這個我們要把握得住的。了解我們現在的心裡面,是什麼個狀態?「若善若惡」。他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的,我們一切時處使得我們的心緣「善、無記」,只有兩樣東西。什麼叫無記啊?這是無覆無記哦,就是你走路的時候,規規矩矩;坐的時候端端正正,這個是無記狀態,可以的。否則的話呢,你心裡面就善心,「啊!我要努力。」哪怕你要睡覺,「努力了半天哪,等一下這個後力不濟啊!所以我要睡覺。」你這個念頭,哪怕你想的睡覺,這也是善念,你睡在那兒還在善,還在善法增長。靠什麼?就靠這個,哪!憶念、正知,率爾、率爾呀是觀察自己。我們真的能夠這樣做,一定做得到;反之,你不能這樣做的話,對不起,那一定犯。犯了以後啊,具了這個戒啊,就注定你倒楣。那麼這種情況還要─這是內在的,還有呢,整個我們行持的時候,

shame, which shuns faults committed with respect to oneself or the teaching; embarrassment, which shuns wrongdoing and thinks, "others will criticize me",

【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

一個是知慚,一個是知愧,

and trepidation, which fears the future karmic fruition of wrongdoing.

【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

(p155) 你這個心裡面,這個憶念正知觀察,若善、若惡,那個時候就靠你自己的心力提起來,或者以法的力量。所以你平常了解了,哦!你呀現在起心動念造業,造了善業嘛,是得到了好報;造了惡業嘛,得到了惡報。哎呀!那個時候啊,這是自己努力,自己如法,這個就是自力增上、法力增上。啊!說:「我這樣的一個人,居然還做這種事情!啊,不值得、不值得,我要努力!」然後呢自己就慚愧。然後你看看別人,「哦!別人這麼好,我這麼差!」你知愧。所以「慚」心情的行相是相同的,但是由於自己內發而引起的,這個叫慚;同樣的行相,由於外在的對境界,別人看見的引起的叫愧。所以經上面說慚、愧兩個是最佳的白法,你時時懷著這個心念,處處覺得不對,你就努力增上了。而且害怕惡行的這個感得異熟的恐怖啊!那你這樣的話,你努力學了,這個是第二。第三,

As a remedy for disrespect,

【不敬對治者,】

不恭敬。

have respect for the teacher, his rules, and your fellow practitioners.

【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

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第三個,不恭敬的對治。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哦!非常重要的!對不恭敬,一定要致力這個恭敬這件事情。這個不恭敬哪,有很大的禍害,有很大的禍害。就是說不管是, (p156) 「大師」就是佛;佛所、「師所制立」就是法;「同梵行所」就是僧。就是佛、法、僧三寶一定要恭敬,那麼跟它相順相應的,一切時處都是恭敬。所以我們同學當中,我常常提的有一位同學啊,他進步特別快。我現在慢慢地曉得了,他就是說,他還沒來的之前,以前很早以前聽見人家說,哎呀,跑過任何地方,只要有三寶之所,他一定要敬禮磕頭。欸!我心裡就馬上警惕,我自己覺得真慚愧啊!我講那個道理,我就做不到,所以我現在也是一樣。其實論上面,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啊!

所以不但你對佛,對經、對僧也是如此,你真正地能夠提起來的話,啊,自己是增長無比的功德,然後那個團體啊也是和樂無比。因為我們的同學都是僧,你不會看到「喔!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你怎麼會看到他呢?「喔喲!這個人把清淨幢相被起來了!」你對他無比地恭敬。然後呢,你曉得你恭敬他,得到你的好處。幸好他撐起來了,你對他感激無比啊!自然而然哪,你又恭敬、又感激、又得到好處。是的,他也許行為不好,他下了地獄,你更感激啊!他不惜下地獄的這樣的代價,讓你得到生天的果報,讓你得到淨土的果報,讓你得到成佛的果報,你還要說他是非嗎?你這個人有心、無心?你想到這地方,你說談人家是非這個問題,還有嗎?所以現在往往說:「哎喲,不要說是非,這個道理是懂啊,做起來真難啊!」喏、喏、喏、喏,這麼個簡單法呀!所以你只要得到 (p157) 了正知見,妙極了!美極了!現在問題在哪裡啊?你聽見了這個法,要去如理思惟。最後一個,

As a remedy for various afflictions, examine ur mind and energetically apply the remedies for whatever afflictions predominate.

【煩惱熾盛對治者,】

如果煩惱盛,怎麼樣呢?這第一個:

【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

的確有的人啊,因為無始以來習氣非常厲害,那個時候,你應該觀察自己的內心哪一個盛,你要努力對治。所以我們初心修學的要「五停心觀」,為什麼?就是說,這一個特別強盛的煩惱在哪裡?你只要把這個制伏了,以下的問題就根本解決了。

Those who fail to make an effort in this way, who follow the rules in a lax fashion thinking that even though they have transgressed, "it is merely a small fault," will gain only suffering.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

這句話,如果你不自己這樣努力地策發、努力地修學,覺得:「哎,沒關係啦!這個呀,一點點啦!」那時候你心裡面一樣的,這樣的一個「輕微」,把佛所制的放縱的話,對不起,你只有一條路─純苦。這個「純苦」有兩種解釋,可以說:這個純苦,只有苦沒有好的;然後呢,只有一個地方純苦啊,什麼地方?地獄。人間不是純苦,畜生不是 (p158) 純苦,餓鬼不是純苦哦!所以心裡面不要覺得,唉呀,浮浮泛泛,啊,覺得大概沒關係!其實我們倒不會想大概沒關係,就無始以來的習氣啊,它不會提起這個警惕來的。這一點哪,我們必定要認識!那麼今天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