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39LL2~P40L2

手抄頁/行: #3 P167L3~P172L3

音檔起訖:   21B_1041~21B_2032

廣論時時聽          

 

[10:41]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不但是這樣,不但是前面所說的。你的功德沒有生起的,生不起來;已經生起來的,就會退失掉,這樣。你不依止善知識,或者依止了而不如法,在這種兩種情況之下,你不依止善知識,你要想生功德,無有是處;依止了不如法也更是如此,已經生起來是退失,沒有生起來 ─生不起來。下面引那個經,

[11:23]

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

《三摩地經》,實際上這《三摩地王經》,有的地方有一個「王」,有的地方不加,那沒關係。

[11:34]

「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

經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對這個師長「住嫌恨心」,嫌恨心 ─你討厭他,因為討厭就瞋恨心,就這個。然後呢?「堅惡心」,這個惡心還老在那個地方,這個堅惡心。這個軟的起一念都不可以,你還把那個心老在這個地方,啊!那是更可怕。前面告訴我們,你起一念的承事,就有這樣的功德;你起一念的惡心,就這樣長的劫數,你就住在惡道當中。所以說嫌恨心不可以,堅惡心更不可以,你只要一念「恚、惱」,就是這樣,恚是瞋,惱是惱亂,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得功德無有是處,經上說得明明白白。你說想得到功德,絕無可能,絕沒有!應該怎麼辦呢?要「作大師想」、要作大師想。

[12:46]

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

前面說是你討厭、厭惡,現在你不討厭,不討厭還不一定夠,要至誠地恭敬,恭敬到什麼程度啊?把他看成佛。如果說你不能作大師想,在這種情況之下,說功德未生不生,已生也是退失,這樣喔!不但是自己的阿闍黎。下面看:

[13:17]

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

就是三乘的,說大乘的固然,本論主要的引導我們走上大乘的;就說是小乘的,任何一乘的說法的那些比丘們,你對他如果不恭敬,不把他看成像自己的師長、像佛陀一樣的話,這個時候你要想得到功德,都得不到。前面第一個是告訴我們毀謗不可以,那個地方就是說,你就是不毀謗你還要恭敬,不恭敬都得不到。不要說你大乘的,就是三乘的、小乘的,那說法比丘,你一定要把他看成像自己的尊長。

[14:19]

現在我們這個了解,這個尊長我們會把他看成像所有的佛一樣。如果你做不到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你要想得到法不可能 ─諸能得未得之法,不可能!說「已得者不退失」,不可能!我們會想:會嗎?好像我們平常的時候恭敬,當然有的人非常恭敬,可是有的人的的確確不一定恭敬啊!乃至於有的人,說毀謗,隨便地這個討論啊,這我不是還是懂了很多啊!那是我們對法完全沒有了解、完全沒有了解,誤解了。法的特質是什麼?法的特質是什麼?這地方要,處處地方要肯定一下。

[15:14]

法的特質寫在黑板上面,大家看一下 ─清淨、寂靜。如果我們籠統地說,清淨跟寂靜可以互通,如果嚴格一點說,清淨是什麼?就是在我們聞思慧當中,我們如理地了解,然後呢認真去做,那個時候還是我見還在,沒有斷,但是你隨順於法這樣去做的,那個是清淨。寂靜呢?破掉了!那個時候寂靜,這法的特質是這個。

[15:57]

說現在懂了,懂得什麼法?要懂這個,才是真的懂法。假定說,這個文字語言算一部分也算懂了的話,那這個錄音帶,這個留聲機比我們懂得很多耶,書本比我們懂得更多耶!這個我們要懂得。不是說我聽了一點、看了一點,能說能道,這個叫懂得法。不是啊!這是懂得法必定需要的經過的幾個步驟,這是 ……它真正的重點,就是你聽懂了以後,然後呢修學、淨化你的雜染,然後能夠靜息你的染污、熱惱,這個是法的特質。

[16:48]

請問,現在我們平常的時候聽見那個善知識,嘀咕他,你心裡什麼相啊?這不是明明熱惱相嗎?明明是雜染相嗎?居然說這個懂了法,你懂在什麼地方啊?顛倒啊!所以這個顛倒是莫勝於此啊!當你真正地跟法一點相應的話,你絕對找不到一點點這種狀態。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文字不是說你看了一下,啊,懂了!懂了!哪有這麼容易的?如果真的這麼容易懂的話,那這個佛法一點都不值錢,也不能稱為寶啊!

[17:28]

這地方,所以我再特別強調一點,說平常的時候你覺得好像是很懂,那個都是我們的煩惱相、慢心,都是傲心、都是熱惱心,高慢跟人家較量,都是墮落之因。持了戒覺得我持戒,他不持戒 ─跟法差得十萬八千里;懂了一點講的,啊!我講的對,他講的不對 ─跟法差十萬八千里!真正你跟法相應了以後,淨化這個,淨化你的雜染相,這個就對了。你等到有了這個體驗以後,你自然曉得這地方的這句話的意思,你絕對不會對你的師長起一念不恭敬。不要說師長,就是那個世間的那個十惡不赦的眾生,你也都不會起它惡心,那個時候才是跟法相應的心。你看見他十惡不赦的,你憐憫他,唉呀!這個人真可憐,我怎麼樣方法救他?那時候跟法相應,那時候你真的懂了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說,未得之法能得者是無有是處,已得者不退失無有是處,為什麼啊?

[18:44]

由不恭敬,沈沒法故。」

法這個東西,無比地珍貴,佛陀他老人家自己,一聽見人家講法,他馬上豎起耳朵來了。《阿含》裡面就有這段公案,佛陀他不大舒服躺在那裡,那麼弟子們講法,阿難他們就正要討論,談到精進,佛陀馬上就坐起來:「啊,阿難哪!你剛才談精進啊?」「是啊!」啊,他無比地歡喜、無比地讚歎、無比地恭敬!為什麼?佛陀之所以成佛原因就這樣。他生病了,他一聽見這個,馬上至誠恭敬的,躺在那裡馬上坐起來。他沒有一點點說:「哎!這些小孩子還講那個東西,跑到我面前來班門弄斧。」對不起,如果這樣的話,他完全不是佛了。

[19:36]

所以這個地方,這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必須應該了解的。你不是來學佛嗎?那看看佛是什麼樣子的啊?你懂得了這點,你才會了解,為什麼桑樸瓦跑到任何地方,聽見了兩個人講經,他跑得去聽,聽完了又說「我得二益」。佛陀不是很明白嗎?成了佛了,阿難尊者,阿難尊者還是沒了問題的,還是個初果的羅漢,可是講到兩個字,啊!他好高興,內心當中生起來了 ─恭敬法。所以我們現在反省一下,我們有沒有恭敬啊?當你有了恭敬的話,你怎麼可能去毀謗?你怎麼可能去嫌恨?沒有啦!這裡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驗,那就開始慢慢地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