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54LL2~P55LL4

手抄頁/行: #4 P123L3~P135L4

音檔起訖:   28A_1735~28B_0748

廣論時時聽          

 

[17:35]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碍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

有一種人說這個分別都是執著、都是執相,成佛要去相,要無分別的,現在你執著的話,那個都是障礙,所以不要它,不要它,要去掉它!「哎,你不要分別啊,要無分別才對啊!」要曉得這個是什麼?最下 ─最差的邪妄的分別,這個最糟糕、最糟糕的錯誤。這我們要了解的,一定要把前面的那個道理,正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靠如理的分別,才能夠淨除這邪妄的分別,這個很清楚、很清楚。所以你現在一開始的時候,莫名其妙地說,哎呀,不要分別,倒果為因,那請問你不分辨得是非莫辨,你怎麼做?我們總不能說,反正不管了,你一股腦兒不去管它,那麼然後呢,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燒飯,你米、菜、油、鹽、那個泥巴等等都擺在鍋子裡面燒,行嗎?當然不行!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何況是修學佛法。

[18:56]

那麼這個見解,在西藏有一個時候很流行。它為什麼流行?這個原因,我這個公案先簡單地說一下。西藏的佛法開始,開始的松贊岡布,到後來持松德真大宏。那麼松贊岡布他藏王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那時候他娶了兩個:一個是尼泊爾的公主,一個是中國的唐太宗的文成公主。那麼跟文成公主進去,帶了很多經像,以及中國的醫學、天文、曆書等等。那麼這個佛教當中,還有一個和尚出家人,那個出家人學禪,但是呢,他對這個禪並沒有了解得透徹,並沒有了解透徹,所以他就說,什麼都不要分別的。

[19:47]

所以上次我跟大家說過那個田雞和尚,諸如此類的這個公案。他沒有真的透,他自己說:「老僧兩腳一盤,什麼都空掉了。」據說這個人是普陀山的,他平常歡喜吃田雞,人家說:「那個出家人怎麼可以啊!」他就說:「啊,老僧兩腳一盤哪,什麼都空掉了!」他不見道。「這經上是說的,假定你真正的見了道,或者什麼成就的話,黃金萬兩也消得,何況這個田雞值幾個錢啊?再說,我兩腳一盤什麼都空掉了!」所以人家說:「老和尚,你什麼都空掉了,田雞空不掉!」他現在什麼都空掉了,只有一個田雞空不掉。啊,我們現在是沒有一樣空得掉,然後呢自己的主見,然後呢自己的嘴巴,自己要貪圖的尤其特別厲害,在這個地方也照樣地說:「哎呀,你不要去管它了,不要去分別了。」那可想知多嚴重啊!多嚴重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他下面說:

[20:53]

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

就這個,就是指這個人。「支那」,就是中國,自古以來他們這樣稱。那個和尚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堪布,這個西藏話的堪布,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一個住持。那個就是他的錯誤的見解,那麼關於這個見解,到後來在西藏被一個蓮花戒大論師破除了,這個蓮花戒大論師是印度人。後來因為他那個概念不正確,大家討論的結果沒辦法,最後就到印度去請個大論師來,結果那個中國和尚就敗掉了,敗掉了以後就跑掉了。但是他那個遺留下來這個錯誤,一直遺留到現在。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一旦留在世間的話,你要消滅它真難哪,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21:53]

在談那個正文之前,我不妨說一下,只要他那個錯誤的見解還留在世間,還有人受害的話,那麼留下這個禍害的這個人,在地獄裡面就沒得出來。注意喔!就算你出來了以後,將來還有種種的餘報。所以我們不要輕輕易易地隨便留下一句有毛病的話,很多東西留下來,你這個留下來的影響輾轉無窮,所以真的這個苦報是不得了地厲害。這個地方警惕我們,隨便我們的行持、說法等等啊,實在要小心啊!要小心!

[22:36]

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

那麼關於這個道理,到下面講到那個最後止觀的時候,他會詳細說明的,這是一點。那麼下面繼續:

[22:46]

又此邪執障碍敬重諸大教典,

像上面這種錯誤的執著,是產生一個大障礙,障礙什麼?障礙對於這個經教的敬重。為什麼呀?本來這個修學佛法,你在因地當中,還沒有正確之前先要有個大恭敬、大仰望。由於這樣的話淨除罪障,你能漸漸深入,就這樣。假定你不恭敬它,這個法的沈沒;法必須要恭敬的,你不恭敬它,那就完了。為什麼現在不恭敬呢?說修的時候沒有用的,你不要去分別,經論上面都是分別。當然嘛!啊,說這些東西你弄了以後,反而「塞自悟門」。現在那個很多人都這樣,你去看這些東西,塞住了你將來自悟的門,這個你不要的;既然不要的,當然不恭敬它!你修學佛法你都不恭敬,請問還要誰來恭敬它?這個是一個很嚴重的!

[23:53]

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

因為實際上呢,這個經典上面,告訴我們道理都要思惟觀察。現在你居然不要思惟觀察,你說思惟觀察執相,障礙成佛,你不要它了,當然這個經論你就不要了,不要了就不恭敬,不恭敬的結果呢,佛法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

[24:23]

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

不要說那些邪解分別的人,乃至於有很多人哪,就是說,他也曉得要去講道理,換句話,這地方講,不要說是這個上面講學禪學錯的這個人,就是很多學教的人哪,嘿!也妙了,他到修的時候,他也說修的時候這個不要的。唉!那怎麼辦?

[24:54]

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今天末法、末法,聖教的真正隱沒大因緣就在這裡。為什麼呀?你見到「諸大經論不是教授,心不重故」,說這個大經大論不是真正的教授,你心裡不敬重。你不敬重怎麼辦?當然沒人敬重。然後你不敬重,現在的因,將來感得的果,你就沒辦法再接觸佛法,就這樣。所以為什麼這地方我們要起大恭敬的原因。所以說上面那個故事,以前說的那個故事,那小沙彌恭敬那個老和尚,那個老和尚說:「這是為你好!」這個小和尚不管他了,「這樣為我好!」就這個道理。你真正恭敬的,真正得到好處,是你的,這個我們要了解。

[25:57]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

所以正式修的時候有兩個:有一個要思惟觀察,有一個不用的。前面那個邪解說只要止,不要思,實際上呢真正講起來,兩個都要。所以在這裡,他絕對是不偏的,而是把兩個需要的互相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樣才能夠圓滿的結果。

[26:24]

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

那麼什麼是要思惟觀察?什麼是不需要思惟觀察,一心安住?那麼現在認真地下面說明一下。

[26:44]

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

下面這些東西要思擇修。下面這個這裡不解釋,因為後面每一個項目,都會很仔細地說明。等到你仔細地說明,就了解得非常清楚,這是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完整次第,既然後面有,所以這裡不講了。那麼這些東西有什麼功效呢?下面說:

[27:19]

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

下面就解釋,修習上面淨信、暇滿等,說你經過了修行以後,它能夠使得我們的心裡面哪,產生一個什麼效應啊?「猛利、恆常,變改其意」。在沒有改變之前,我們現在不妨想一想看,現在的狀態是什麼?換句話說,還沒有改變,現在的狀態就是不猛利的,就是悠悠泛泛、馬馬虎虎、輕輕鬆鬆這種狀態,做事情就是有氣無力。修行不是這樣!還有呢,改變了以後就不是!而且不是說一下改變,恆常的。我們有的時候還是很認真這樣去做一下,有的時候我們說,今天早晚課做得很好、很高興,明天就沒勁,那不行!或者早晨起來滿有勁,過了一下不靈光,這不行!他是說經常能夠這樣,把我們現在這種不相應,跟正法不相應,跟無明相應的這種狀態改變了。改變而且恆常,把這個心識改變成正確的這種心理狀態,提得很猛利。

[28:57]

這有什麼用呀?先不說,說假定沒有這種改變的狀態,「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那改變了以後,他有一個效應的 ─那個改變的心,能夠消除跟它相違的,相違的什麼?不恭敬。你對善知識有了淨信心,你就起恭敬了,你修了暇滿人身,死沒無常,你拼命地要去修去了,不敢等了。你了解了這個業果這個關係的話,你就不敢一點點投機取巧了,這你曉得投一點點機,討一點小便宜,結果是你自己倒了楣。

[00:07]

反過來說,你自己努力一點的話,你賺了大錢,這樣啊!這種情況那自然而然你會改變,而且呢要恆常地改變,要猛利地改變。當你恆常而猛利地改變以後的話,修行就很容易了。你會時時刻刻等在那兒,這個無常隨時要死,死了以後下了地獄要苦,你就等不及了。不要說好端端的時候你拼命用功,生病的時候你也會,乃至於生病的時候更拼命用功。為什麼?好端端的雖然想無常還滿好,生病的時候,病是死因啊,現在你已經病了,什麼時候死更快,你能等得及嗎?你更拼命啦,這不是很明白嗎!所以說他這些東西 ─能夠猛利改變我們現在這個悠悠泛泛的東西,都要拿前面的那個思擇修,去修的。所以,

[01:13]

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

上面這種消滅違品的,就是淨除我們不能修的,去除那種障礙的這種心理,靠什麼啊?靠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這樣的。下面說:

[01:38]

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

他這個比喻很容易懂,我就說一個實際上的狀態。說明什麼?我們的心理有這個能力的,有這個能力的。有什麼能力啊?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意,能夠對治這種障礙。現在呢,我們把這種能力用在煩惱上面,不用在正法上頭。我們在哪裡用在煩惱上面?舉一個比喻:譬如有一樣東西,我們以前不曉得的,現在曉得了。譬如說,我們說這個 “butter”,以前這是外國東西,的確我們不知道的。現在曉得了,這是什麼?“butter”!就是你曉得了也沒關係,然後吃一吃,「欸,這滿好吃啊!」今天也吃,明天也吃,吃了幾天,到後天不吃,就不行了。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會強烈地對這個東西有一種愛好,是不是?

[03:00]

所以只要經過不斷地練習這個東西的話,你對這個,心裡面就會產生這種強烈的攀緣心。對歡喜的東西是貪,對不歡喜的東西呢?排拒,瞋!比如說這個人平常滿好,好端端的,後來有人告訴你:「某人哪!你相信他,其實他是一個大騙子,大冤家呀!你所有的苦頭,都是他騙了你的。」你心裡先懷疑「真的嗎?」「當然真的,你不妨試試看!」然後你仔細地觀察,啊!結果發現哪,原來他專門在那裡跟你搗蛋,而他給你小小的甜頭,一點點,然後使你受到大苦。你等到經過了觀察,了解了這個事實,那個時候你是惡膽旁生:「好傢伙!這個傢伙來的時候,我以前一直相信他,原來專門害我!」你的瞋心就生起來了。這個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說明了我們都有這個能力。

[04:01]

那麼現在這個能力,如果你用在正法上面也是如此。以前你歡喜得不得了,覺得這個人專門幫忙你,就像說這個讓你營養,讓你長得白白胖胖,讓你吃得舒服。結果你現在曉得,原來你所有的痛苦的根本,都是它給你的!佛告訴我們:啊,這個樂是苦因啊!你懷疑:會嗎?然後呢,就告訴你這個道理,你也這樣去思惟觀察,到時候你確定曉得,哎呀,真的是這樣啊!到那個時候啊,你也一樣地一看見它,你就無法忍受。對不對?我們有沒有這個經驗?有嘛!所以說我們有這個能力的,問題在哪裡呢?就要如理地聽聞,如理地思惟、觀察,你能夠猛利轉變過來的話,修行是絕對可辦!

[04:56]

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

關於這些東西,他下面說,什麼叫「境相明顯不明顯」,這句話先等一下說。真正的這種狀態的重要是什麼?就是這個心裡面非常強烈,譬如說你那個貪的心。這個貪的心不是說,你心裡面明明白白看見這種東西,不是的,就是不知不覺地有種強烈的心趨向它。那為什麼講境相明顯不明顯呢?譬如我們要觀佛,對不起,那個觀佛的話,你要觀起來,就清清楚楚,明明朗朗,它不一定是非常強烈,心量很穩定的。有一種東西呢,你心裡面並沒有看見這個東西,卻是有強烈的,這個跟 ……不同的情況。那麼這個靠什麼?就是靠思惟。它每一樣東西有它的特別的修學方法的,那時候你不一定要把這種東西觀起來,你就思惟這東西對你有多大的害處,然後你就討厭它了!你思惟它對你有多大好處,然後你就喜好它了!這個就是需要思惟、觀察的,凡是這一類東西,叫思擇修。那麼另外一種呢?

[06:17]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另外一個,假定說你希望你的心,安住在一個上頭,不要動。比如說我要看那個佛像,很明顯的,瞪大了眼睛看見了,那個時候你不要東去想、西去想:這個對我有多少害處,這個有多少好處,你越想越亂。那時怎樣辦呢?那個時候你所緣的,是一個明顯的佛像,為了使得你心能夠像你所希望的,「為令如欲」,像你所希望的能夠安住在上面不動,這個是得止。那麼在這種狀態,如果你心裡面東想西想的話,這個心裡面,定心就定不住,這個時候就要止修,不要思惟。在這個裡面就很清楚明白告訴我們,哪些是要思惟的,哪些是不思惟要安住的,這個道理在最後止觀那部分會詳細地說明。所以現在這裡只略說,簡單地說明,正理說明了以後,邪執破除,要不然那個邪執在這個地方的話,碰到那裡你還覺得自己很對,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