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33L3~P133LL2

手抄頁/行: #7 P271L1~P282L7

音檔起訖: 56A_2613~56B_1048

廣論時時聽          

 

[26:13]

由所依門故力大者。

所依的門,這個什麼呢?

[26:20]

謂如

先舉個例。

[26:22]

鐵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雖大上浮,

說鐵丸再小的一點點,丟在水裡「噗通!」掉下去了。然後呢,你這個鐵再大,像大船幾十萬噸,不得了的,什麼東西都沒辦法,沈。欸!結果擺在水上,它就浮在那裡,為什麼呀?

[26:42]

說智不智所作罪惡,

就在這裡,這個。

[26:47]

而有輕重。

這個就說明了什麼呢?我們的智慧去辨別。下面:

[26:55]

此因相者,

這個原因。

[26:58]

《涅槃經》說,諸愚癡者,如蠅粘涕不能脫離,雖於小罪不能脫離。

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說愚癡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哪,就像那個蒼蠅沾到了那個涕。我們也看見的鼻涕,或者現在的這種膠紙,那蒼蠅一沾上面,對不起,是逃不走了。那實際上很小的一點點哪!我們愚癡的人,犯了一點小罪啊,就受大果、大果報。

[27:30]

由無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過,雖先有善為惡染污。故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那落迦因。

「由無悔心」,第一個。「不能善行」,然後要覆藏,「雖先有善為惡染污」,所以「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那落迦因。」本來這種小小的,只要現在稍微受一點苦,就可以消掉的,結果變成功絕重的那落迦的因。啊,這個,這個是愚癡啊!剛才我特別把那個「腹誹」,寫成什麼?就是肚子裡嘀咕,我們常常犯這個毛病。其實一點很小小的事情,你就是擺在這個地方,然後呢還擺在肚子裡面,嘀嘀、嘀嘀、嘀嘀咕咕,這樣的話。所以我告訴你們,就像平常我們這地方立的很多法,假如你覺得不合適,你可以說這地方不合適,我倒換一個地方去,千萬不要自己肚子裡嘀咕,嘀咕對你有絕大的害處。乃至於你到那個時候嘀咕了,還爭取同情,跟人家大家說,說了以後想辦法去使得這個事情不成功,那是更嚴重,更可怕!雖然這不是破僧,但是這是破僧的因哦,這樣,這一點我們注意!不但這裡,在任何一個情況之下。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念頭說:「啊!我現在愚癡,我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改善自己。」不管跑到哪裡去,就這樣拿這佛法來照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28:58]

又如少水投鹽一掬,則難飲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錢,不能還償,漸被逼縛受諸苦惱。

就這樣。這很少的水,一點點鹽放進去就不行。反過來,很大一缸水,投進去,如果海水的話,投上十斤、八斤、一百斤、一千斤,那動都不動,就這樣。那麼同樣地欠了錢,雖然很小,你不能還的話,很糟糕。世間的金錢還起來很難,佛法這東西很容易,你一要追悔、懺悔的話,問題就解決了。但這個懺悔不是個形象哦!我們現在太多的人,啊,就跑得去,今天就懺了悔,說懺悔就完了。那心裡面還在那兒:「反正懺悔可以完的!」你憑這個心的話,那個懺悔就根本就是連它動都沒動。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00:09]

又說五相,雖是當感現輕異熟,能令熟於那落迦中,

下面這個五樣東西,就是一點很輕微的,本來現生就可以受到,那最輕微的!就可以感到那落迦有情地獄。這個不得了的可怕,那是不得了的可怕!哪幾樣呢?

[00:34]

謂重愚癡,

這是第一個,所以真正的「重愚癡」,第一件事情正對治的就是什麼呢?正知見。所以我們儘管沒有得到正知見,當我自己覺得:唉呀!我是錯的。你有這個的話,這個愚癡就絕對不會重。真正重愚癡的人,他自己總覺得自己對的,總為自己辯護。這個實際上這種心情,這個本身就是個愚癡的現象。

[01:01]

善根微薄,惡業尤重,不起追悔,先無善行。

這個五樣東西,很清楚、很明白。對自己任何一點點事情,要隨時曉得:錯啦,錯啦!所以本論一開始學的時候,就告訴我們斷三器、具六想。六想第一個,我們要了解,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然後呢具善行等等,這個尤其對我們目前來說,真正地,說到了這個地方還沒有善行的話,真是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啊!尤其是末法的時候,在這種支離破碎的環境當中,更是你最容易積福、積德的地方。

[01:52]

所以當初我跑得來,別人一看那個支離破碎,啊!覺得一塌糊塗,有人告訴我:「哎喲!某人哪,這個地方你怎麼能去呀?」我以前要是,也是一樣,我一看的話,趕快走!我現在恰恰相反,一看,哎呀!這麼個大肥沃的沃田哪,像我這樣差勁,一點用場都沒有的人,只有跑到這個地方,我多多少少做一點,馬上現出功效來了嘛!這是很千真萬確的事實。實際上我在這裡沒做什麼,都是你們做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那沒多久,前後這一個月你去看看,啊,這麼好啊!所以的的確確地,說跑到這個地方來居然還沒有善行,那個東西真是好可惜。我們現在地方,說實在你懂得了,要造惡倒不大容易,要造善啊,隨時到處都是,到處都是!這個五點我們了解。

[02:47]

故說輕微是指智者,

什麼叫輕?就是有智慧的人。

[02:53]

能悔前失,

第一個,我們凡夫一定有錯的,但是做錯了,馬上懊悔、懺悔:「哎呀!我又錯了。」不要去保護它,保護它你就完了。然後呢,

[03:07]

防護後過,

以後的千萬注意,唉呀,不要再犯!

[03:11]

不藏諸惡,

對惡的事情拿出來發露。

[03:15]

勤修善法,諸惡對治,

就是這些事情。

[03:20]

若不修此妄矜為智,由輕蔑門,知而故行,是為尤重。

他現在不如此,「妄矜」,矜是矜誇 ─還自己覺得我很懂!「唔,這個怎麼不懂啊?我都知道!不但是什麼小乘的東西我都了解,大乘的唯識、中觀我都懂。」對不起,如果說你真的行相對了,那當然了不起。如果說只有嘴巴上面懂,像剛才這種心理的話,那就害了!這個情況是「妄矜為智」,還「輕蔑門」,「知而故行,是為尤重」,是為尤重!所以在這個地方,不是看你有多少學問,講得多少好聽,真正看的,看你的行持。

[04:10]

其實不但是我們,我還記得,我們中國一個孔老夫子門下一個典型的公案,那是一個能說善道的人。啊!腦筋很聰明。孔老夫子怎麼講啊?他說:「以前哪,人家怎麼講我就相信他,現在啊,人家怎麼講,我不!先要看看他的行為。我為什麼這樣啊?於予與改是。」予就是宰予,所以說:「我因為看見了宰予以後,就改了。」這個人哪,哦,這個講起話來,講得非常好聽,腦筋非常聰明啊!可是你一看他的行持,對不起!「我看見了這個人以後,不,我不聽他的話,先要看看他的行為。」非常簡單!這是別人來看你,我們自己修行,自己看自己,再清楚不過,非常清楚。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我們要曉得我們的愚癡,努力改善,對!然後呢自己啊,自己以為覺得我很懂,懂得很多佛法,你就錯了!乃至於你覺得人家看不見,更錯!這個就是說「尤重」,前面的已經夠重了,這個地方是更重。

[05:21]

《寶蘊經》亦說:「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輪王位,各以燈燭器等大海,炷如須彌,供養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薩,於小燈燭塗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下面,引經上面。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統統入大乘。注意哦!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這個大乘這個行相是不可思議哦!因為任何一個人,他一旦屬於入大乘,入大乘的門是發菩提心,一發菩提心,他那個心跟法界相應的,法界相應的。不要說是登地的菩薩,就是發了這樣的心;不要說發了真正,已經發了世俗的心 ─大家還記得那個沙彌跟這個羅漢的公案吧?一個小沙彌,一個證得羅漢。他只是學:「哎!我、我、我,我可是要學大乘。」哈,那個證得羅漢那個聖果欸!馬上恭恭敬敬地把他東西拿下來,說:「啊!你請前面走。」過了一下,那個小沙彌想:「唉!證菩薩真不簡單哪,我還是跟我這個師父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來學。」那個羅漢是有神通的,馬上叫那個小沙彌:「來、來、來!那個包裹你揹,跟著我後頭。」現在我們不要說證羅漢,乃至於連它這個戒相自己都摸不清楚哦!這樣。

[06:52]

所以這個地方說,三千一切有情入大乘,還具輪王位,然後呢,以什麼?以燈燭如大海,哇!「炷如須彌」,這都是世間最亮的,供養這個佛塔。這個福德之大,是不得了、不得了地大!第一個,這個裡邊能供養的心,它是個大乘的,單單這個就不得了地大!所供養的物,所供養的東西,像大海水,像須彌山;然後供養的對象,他不是供養一個螞蟻,供養佛塔。三樣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是這麼個大。嘿嘿!下面你看呀,「其福不及出家菩薩」。同樣地,他還是個菩薩,是個大乘,換句話,這個心本身是一樣的,但是呢不同的,一個出家 ─他是什麼?「於小燈燭」,小小的燈燭,一點油脂,拿得來供養這個佛塔,所供的對象是一樣的。他那個福德啊,前面這個在家人,比起那個出家人,「百分之一」!

[08:04]

所以說到這地方,我們不要害怕。出家固然你做錯了非常可怕,可是做對了,那不得了,這不得了!以後會特別告訴我們的。所以這件衣服的殊勝,真殊勝哪!儘管現在說我做不到,我心裡一直高興,我還是覺得最高興的 ─被這件衣服。拼命要做好它,這個功德是不得了的!

[08:29]

此中意樂,

下面說:

[08:31]

謂菩提心及其福田俱無差別,然所供物,殊異極大,

換句話,三輪當中,兩輪是一樣的 ─你發的心是一樣的,所供的對象是一樣的。但是物也沒有差別,三輪完全一樣的。就是什麼 ─所依門,就是一個是出了家,一個在家人。

[08:53]

是所依力極為明顯。

看見沒有?那為什麼這個出家有這麼大的功德呢?這個也說一下:這件衣服是什麼 ─三世諸佛清淨幢相,對吧!記得嗎?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這個是跟法界相應的量,就這樣。所以前面那個菩薩,他是發了大乘,他是什麼?他並沒有證得佛果,他雖然大,是勝解行地的;但是這個清淨幢相可是佛的果位上的東西哦,那這個真正地寶貝的、可貴的地方就是如此。所以同樣你了解了這一點的話,是不管他小乘大乘,乃至於《地藏經》上面說,到末法的時候,破戒比丘,十惡不赦做種種壞事,他這件衣服一穿,你把他看成佛,你就有這樣的功德,這個本身是個清淨幢相嘛!所以我們了解了這一點,然後「說四眾過」那個就很容易避免掉了;「自讚毀他」很容易避免掉了。

[10:12]

你了解的什麼?我要修學佛法。對,你要修學佛法要跟著佛,然後呢這個清淨幢相,清淨幢相你恭敬他,就是你的嘛!他自己亂來那是他的事情嘛!假定說你真是個大乘行者,你趕快努力,將來救他,這是你的事情。如果是你只管你自己的話,那你趕快把你修持你自己,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啊!他的好不好跟你有什麼關係啊?這是很明白的道理嘛!就這個正知見啊!所以你了解了,修行的的確確非常容易。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