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31L1~P231LL3

手抄頁/行: #13 P87LL2~ P95L6

音檔起訖: 99A_2232~99B_0423

廣論時時聽          

 

[22:32]

第四儀軌正受者。

正式講受戒,那個時候才正受菩薩戒的時候。

[22:44]

如大覺𡁮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

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說你要修這個大菩提心啊,一直要努力,而且這個努力要恆常。不是說今天拼命地用功一下,明天塌在這裡,不行!要保持恆常有力地這樣,修這樣「慈等四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個就是修習上去的一步、一步的次第,前面已經都告訴我們了,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等到有了這個四無量當中的慈無量、悲無量,然後再增上意樂,然後呢,才是發大菩提心。而把世間的其他,「除貪、嫉」,這個當然煩惱一切淨除。然後呢,發了這分心以後正以儀軌 ─哦,不是,有了這個,然後「正發」,發那個。那個時候還從皈依,這個是不共皈依。

[24:09]

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照著前面這個修,發了這個,對發心的這個道理確定了解了,那個時候要受儀軌了,受儀軌了。那麼,現在我們看,受菩提心的儀軌。

[24:30]

此中分三:未得令得,

第一個,還沒得的使他得到。

[24:37]

 已得守護不壞,

怎麼去守護?

[24:40]

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萬一有了壞了,像我們戒一樣,萬一有小小地方不對了,那怎麼樣懺除乾淨,從淨障當中再回過來。

[24:57]

初中分三:一所受之境,二能受之依,三如何受之軌則。 今初

這個三部分。那麼第一個就是,你受從什麼地方?對象從哪裡?從誰去受?

[25:13]

覺𡁮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

阿底峽尊者在那個特別講明那個尊長,尊長就是師長,比如說我們現在和尚、阿闍黎啊!就是說,說明求阿闍黎、找阿闍黎的次第當中,關於發菩提心那件事情啊,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 ─具相的這個阿闍黎,就是具足相的。什麼相?他那個沒有詳細說明。那麼其他的那些祖師們怎麼說呢?

[25:56]

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這個具相,不單單是要具願心,他一定還要什麼呢?要具足行心。那你有了這個大菩提願以後,然後呢,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你要學很多該學的東西,那個單單這個不夠,一定還要什麼?要具行心。具行心一定要受菩薩戒,律儀就是菩薩戒。關於這個願心跟行心哪,下面會詳細地告訴我們。這個跟勝敵論師講的 ─勝敵論師怎麼講啊?說你要受菩薩戒啊,你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那個善知識那裡去。欸,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那麼,這是祖師說的,下面有個經上面曾經說,

[27:17]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

在這個經當中啊,說你要受這個菩薩戒的時候,好像談起有聲聞行者在裡頭。要曉得這個指的聲聞乘,

[27:38]

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只是是說,是聲聞人來勸你,教你發心,不是說你在聲聞乘人前面受菩薩戒。這個道理很清楚,譬如說《般若》,欸,很多《般若經》都是聲聞乘啟發,然後呢,聲聞乘說。這《金剛經》主要的當機的是須菩提,然後《大般若經》很多地方,譬如說我們《心經》,那是舍利弗尊者。對啊!他是勸我們啟發,但是你要正式受戒的時候,不是聲聞乘,一定是菩薩行者。所謂菩薩行者是發了這個願心以後,還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不是一個樣子哦!有它真實內涵在。我們繼續看下去,那麼這個是所受的境,就是求的這個尊長。那麼受的人,

[28:49]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

不管男的女的,他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一個圓滿的身相,一個呢,圓滿的意樂,就是說身、心兩樣東西都跟相應了,就對!所以真正地受菩薩戒啊,這個殘缺不全,不行。因為修行這個東西,不是說普通的、一般的條件不夠的人能辦;尤其是聲聞比丘,再是聲聞比丘上面的升上去,進入菩薩戒,菩薩比丘,他要做太了不起、太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