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33LL2~P235LL4

手抄頁/行: #13 P113L1~ P121LL2

音檔起訖: 100A_0000~100A_1559

廣論時時聽          

 

[00:03]

歸依學 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那麼然後呢,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呢,哪,從前面那個基礎,下士當中說的,這個地方也要說,還要重說一遍。所以處處地方說明哪,這個上面一定是包含了下面的;同時也一定從下面那個基礎上面呢,更深、更廣而這麼上來的,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

[00:34]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

這樣,那麼這個就是供養。供養啊,在這個七支供養,換句話這十大願王當中,十大願王當中,不管以往的、現在的,這個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我不詳細講。

[01:05]

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這個地方都有,實際上他這個地方就特別說明了,七支就是《普賢》,我們傳統當中叫十大願王,十大願王。

[01:24]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那麼,這個真正啟發的心是什麼呢?就是這個,這個是我們淨修我們的心續。那前面已經說過了,「觀苦有情」,正因為苦有情哪,所以你發心。從苦 ─從自己身上,那是策發的厭離;推己及人的話,那就是策發的大慈悲,由大慈悲而變成大菩提心。那個時候一定要「明顯」,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這個道理,就是最一開頭的時候啊,講正修行的時候,講正修行的時候就說過了。正修行的時候還是這樣,先清淨那個壇場,然後呢供養那個佛像,然後呢供養佛像跟那種種供養,陳設供養。然後呢,在前面怎麼坐 ─威儀。最後的皈依,皈依的時候啊,要觀想明顯。現在不但是皈依,而且你要發心,發心要濟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還要看苦的眾生。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懺悔的時候,那個儀軌當中也是一樣,「父親、母親、我們、眾生,都在苦海當中 ……」就是這樣,這個原因在此。

[02:58]

正行儀軌者。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發其心。

前面是加行,正行是這樣。

[03:11]

如《道炬論》云:「無退轉誓願,應發菩提心。」儀軌中說:「乃至菩提藏。」故非僅念為利他故願當成佛而為發心,是緣所發心乃至未證菩提誓不棄捨,當依儀軌發此意樂。

那麼這個正行的話,就是照著前面這個儀軌啊,這前面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道理弄懂了,那麼到那個時候,照著儀軌正式地跟你心裡相應地,不僅僅是念一遍。當這個儀軌過程當中,心裡面就跟它相應,心裡面跟它相應。從前面一路過來,現在我們了解了,一定是六根所緣的境界,都跟它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力量才最具足、最圓滿,這樣,必定是如此。所以這個儀軌固然是,一個是眼根見,耳根是聽,身在這個地方,意所緣,然後還要觀想,如實地一一現起。那麼發的心呢,就是照前面說的,要不退轉的,發了菩提心絕不退轉。這個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到成佛;成佛了,永遠照著這樣下去。而這個裡邊哪,不是單單是利他,就是自利等等,為了自他二利「願當成佛而發其心」。「是緣所發心」,這個在沒有證得圓滿的佛果之前,絕不停止,絕不棄捨!照著這個儀軌所告訴我們的,這樣去發。

[05:00]

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則不應發如是之心。

這個還是願心哦,不是行心哦!就是我現在要願、要學了。如果是對於這個願心學處不能學的話,不必發這個心,不要發。所以我們現在啊,平常說「菩提心、菩提心」,連那菩提心內容是什麼都不知道,那實在是啊,這個真正講修行還差了一大截呀!所以,常常說:種點善根啦,種點種子啦!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05:38]

若用儀軌僅發是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者,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皆可授之,願心容有如是二類。

那麼他是這個說明的,雖然前面說願心學處你不能學不要發。可是假定說,你用了這個儀軌啊,就是這麼心裡先那麼念一下:「哎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成佛啊!」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能不能學都沒關係啊!那實際上我們就包含在這一類當中。但是這個裡邊說「願心容有如是二類」,所以這是講的是願心,你能學固然要照著這個儀軌去發,不能學,還可以。但是進一步,

[06:32]

若用儀軌受其行心,若於學處全不能學,則一切種決定不可。

假定你用了這個儀軌受行心 ─什麼叫行心哪?就是受菩薩戒。受菩薩戒時候,你發誓一定要照著去做了,這個叫行心。這個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絕不可以!這個戒,要嘛不受;受了以後,你非遵守不可,不能遵守的,一定墮落。這樣,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要了解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的的確確也是說,只是種點善根哪!

[07:08]

故有說云龍猛與無著所傳律儀儀軌,於眾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別者,是大蒙昧。

有人說啊:這個兩派 ─一個是性宗的龍樹菩薩,一個是相宗的無著菩薩,對於很多人有的是可以授,有的是不可以授;這是弄不清楚。實際上呢,他說的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如果是願心,那麼你隨便,你只要念一遍就可以啦!如果是行心的話,那一定要心裡相應才可以;所謂的行心,就是受菩薩戒。弄清楚了,自然對兩派哪一派,這個內涵都是一樣的。

[07:55]

復有一類造初發業行法論,說受行心儀軌令數數受,然全不知諸總學處及根本罪,未嘗宣說所學差別,是令受行最大無義。

又有一種人說剛開始的初機啊,這些人就叫他去受這個菩薩儀軌,讓他多受啊,「啊,就是這樣的啊 ……。」就這樣。實際上這個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根本就不曉得這個菩薩的內容,以及應該學習什麼,以及受了這個戒以後你如果犯戒的毛病,就是說重要的罪犯等等啊,你就這樣地說的話,啊!那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08:55]

《教授勝光王經》說:「若不能學施等學處,亦應唯令發菩提心,能生多福。」

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是的!你如果不能學布施等,就是行六波羅蜜,換句話說,這個菩薩戒。《瑜伽》的戒本有它特別好的地方,它就是照著這個次第來的。那個時候雖然你不能行,但是呢你可以發那個心,發這個心也有很多的大的、無比的福報,無比的福報。關於這本《瑜伽菩薩戒本》哪,現在正在印,現在正在印。我心裡面也準備下個學期不開的,再下個學期一定會在這裡,講完了將來那個什麼,《在家備覽》以後,下面的就是講這個。啊,這個論實在精采極了!它把這個受戒抉擇得非常清楚,抉擇得非常清楚,一點都不含糊。平常我們有很多概念哪,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地糊裡糊塗的,它那個上面就分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你們就曉得了,啊!它這個每一個層次、內涵,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那這個以後,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去研究它。

[10:20]

依據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種,不能修學諸波羅蜜多,彼亦能得廣大果故,方便攝受亦當令發大菩提心。」此說若於施等學處不能修學,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最為明顯。

那麼上面是經上面這麼說,然後呢根據這個、根據這個經哪,在作的這個《修次第初篇》 ─就修行的這個儀軌、軌則上面告訴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就算是你不能如理實在地去學、行這個六度萬行,它照樣可以得到廣大的好處,廣大的好處。那麼,這一個情況是指什麼呢?就是說「方便攝受」。在這種人哪,你的確,我們講方便,這個可以的 ─使他發這個心。這個發這個心哪,是發的願心,所以他下面說:「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戒可不要受,這個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

[11:37]

受心儀軌者。「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說。

那麼,就是受的這個儀軌,現在這個完整的儀軌這樣的,「如是三說」。

[12:31]

歸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之。

這個它雖然儀軌上面沒有說要跟著老師,實際上這應該的。

[12:45]

此是有師之軌,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覺𡁮所造《發心軌》云:

哪!是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梵網經》上面,以及有些地方告訴我們,有師應該從師去受;沒有老師,怎麼辦?它也有個辦法。那麼,這個阿底峽尊者造的這個儀軌上面:

[13:08]

「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捨其請白及阿闍黎語,歸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如果沒有老師的話,那麼只要把那個「請白」 ─因為你要請老師啊,求老師來傳給你呀,這個當然不要了。還有呢,「阿闍黎」也不要了,因為就是佛嘛,除了這個,其他的一樣。

[13:42]

完結儀軌者。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

正受完了,那麼受好了以後啊,那個時候,他那個阿闍黎 ─尊長啊,就應該為那個弟子說:「好了啊!現在你發了這個願,應該學些什麼。」那個時候要詳細教他,那個時候應該詳細教他,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就是我們現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樣,哪怕是給人家授個皈依,或者我自己去受皈依,就是事先就應該了解:為什麼要皈依?為這種原因,皈依的對象是什麼?然後皈依的時候是如何皈依?皈依完了以後應該學習什麼?這個在前面共下士當中都說明。然後呢,共中士又有皈依,然後共上士又有皈依。

[14:43]

這個下士的皈依只是見到世間無常,然後呢死了以後要下地獄啊,唉呀!這個害怕而皈依。中士呢,見到就算你照著前面這樣去做啦,能夠不墮惡道,能夠保持人天,但是對不起,它又不究竟,行苦還在,弄得不好,又掉下去,所以要求解脫,這樣。那麼上士呢,由於自己見到這個世間的真相是苦啊,所以覺得:唉呀!做一個世間的好人,尚且要報人家的恩哪!現在我修學佛法的人,居然只管自己,這個可以嗎?所以推己及人,由此而發無上大菩提心。這是個內涵,從前面這個開始,一層一層地加深加廣,所以它皈依的對象也有深廣的不同,差別在此。那麼,這個原則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