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300L3~P301L7

手抄頁/行: #16 P182L2~P200LL1

音檔起訖: 126A_2051~126B_2930

廣論時時聽          

 

[20:51]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

那麼他告訴我們,如理地去思惟的話,這種苦我們應該忍受的。它分成三項,第一個:

[21:08]

 思惟苦之功德,

欸,說這個苦啊有大好處耶!

[21:13]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

不但是苦,對於這個,不但苦的功德,現在對這個苦你能夠忍受,而行種種難行的這個功德。第一個是苦的功德,第二個是忍受苦,行難行的功德。第三呢,

[21:33]

三從微漸修無難之理。今初

然後呢,說要去修嘛,怎麼辦呢?他告訴你啊,你只要漸漸地修,你能夠漸漸地修的話,天下無難事。這個概念很重要!所以我們常常講,你注意因,然後注意了因,現在眼前一念下因。我們往往這一點不認識,總歸一口氣說,聽見人家念佛好,「欸,我也要去念佛!」然後說念佛得到一心不亂,「我也要一心不亂。」然後一天到晚在這兒,望這個一心不亂,望了個半天哪,一直在亂,就這樣。想什麼事情都是這樣的,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必須要一滴一滴地積累,一滴一滴地積累。

[22:25]

所以我們古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公案,李太白,所謂李白,小說上面現在說李太白,這是中國非常有名的「太白詩人」。他據說幼年的時候逃學,不歡喜念書。有一天哪,看見一個老婆婆,拿了一個鐵桿,在石頭上咕嚕咕嚕在這兒磨。「欸,老太太呀!你在這兒幹什麼啊?」「我要磨一根繡花針。」「什麼?拿一個鐵桿去磨成一個繡花針哪!」要我們想的話,的確我們沒有一個人會做,欸,這個老太太就這麼磨。這個李白一想:啊,她這個老婆婆,年紀這麼老了,她能夠努力,我這麼年輕人,你不在這個上面 ……啊,努力回去發憤!所以終於成為中國最了不起的一個大詩人。世間法喔!這世間法,現在出世法,現在我們還又為法界一切有情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哪?要修!怎麼修啊?你還是從這個地方開始,還是從這個地方,你只要這樣地一滴一滴。所以記住喔,始終記住這個話:你只要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記住,任何時候你要跨一步;就是跟你眼前現在如理如量相應的那一步,你要跨出去。然後呢?一直在跨那一步,等到你最後等覺後心,也是跨一步,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我們要注意的,精進就從這上面講的。

[24:17]

是啊,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我們眼前的的確確生活當中,在任何一點一滴上面。所以的的確確我們不要說這是助行喔!從以前的來說,覺得這是助行,如果你正確地了解,這個才是正行喔!上殿、過堂、走路,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幹什麼?跨那一步嘛!你必須任何一個時候,一刻不離,剎那、剎那,你能夠真的這樣去做,眼前當下的一念把握住的話,剎那、剎那生善滅惡。如果你把這個把握住了,求世間的,得到世間的;求出世的,得到出世的。出世的當中,求自己解脫,這是羅漢跟緣覺;求佛果,菩薩,都在這個上面,都在這個上頭。所以說「從微漸修」。現在看,第一個,苦的功德。

[25:18]

功德有五,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

第一個,苦─前面已經說過了,苦有五德,現在把那個五德解釋。說沒有苦的話,你不會求出離,很快樂嘛,對不對?所以為什麼六道當中,只有我們現在這個人身才可以修,天上不能修,天上太快樂了,地獄是純苦也不行,現在是恰到好處。雖然恰到好處啊,推動我們向上的,的的確確是苦!沒有一個苦的,你就不想出離,不想出離,別的不談,所以這第一個功德。

[26:11]

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因為苦的話,你就會遣除憍慢。平常的時候,我們自己覺得,有了好事情覺得很得意,這個得意的時候啊,不是憍、就是慢。「慢」是我比你高,「憍」是對自己得意的事情,哎!自己沾沾自喜;現在有了苦,這個就沒有了。憍、慢兩樣東西是煩惱,尤其是慢,它永遠跟著我相在轉的。這個地方講慢,倒不是說破那個我相,要曉得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恭敬,而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那個慢心一在啊,是「慢如高山,法水不入」。當你一苦的話,你自己覺得:唉呀,我這是一無是處,身是病老牽連,心是煩惱纏綿,是一無是處。到那時候你自己一心一意,生病嘛求醫生,心苦嘛求佛法。最後發現哪,不管身心之苦啊,一心一意求佛法。求佛法,你要求嘛,對法及師就生起恭敬來了。你能這樣的話,對了!

[27:35]

所以這個地方的憍慢,最重要的中心功效在這個地方。最中心功效,不是說其他的不管喔!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這個苦,第二有這麼大的功德。第一個,它推動你要出離,可是出離了以後怎麼辦呢?你要得努力地學啊!學法的時候最大的一個障礙是慢 ─欸,它又因為這個苦,把你拿掉了!這是第二個。

[28:02]

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那麼第三個,說當你受了這個大苦的時候,你就曉得:哎呀,這個苦為什麼啊?因為造了種種不善。既然你現在怕苦,曉得這個苦是什麼 ─苦果啊,這必定有它的苦因啊!唉,那你趕快這個因地當中努力啊,不要造苦果啊!所以對自己造種種的惡業,你自己覺得:哎呀,我怎麼這麼差呀!羞恥,不願意作惡的這個功德。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心情,對別人來說是一種心情,所以慚、愧,換句話說就是羞恥,羞是見不得人,恥是恥辱,對自己的事情,你正確地了解了就是這樣。

[29:04]

前面說,欸!從慢哪,使得你進一步認識修學佛法,正式你修學佛法的時候,那怎麼辦呢?還是,你要修的時候就曉得了:哦,要修怎麼修啊?就從這個地方修。那麼要你修的時候,到那時候如果說沒有苦的推動的話,你覺得要修是修,停在那裡。結果啊,那個苦逼在那個上面,唉呀!你就進一步。所以他一方面講那個、數那個苦的功德,一方面這個苦的功德的次第,有它的修行的關鍵在喔!了解嗎?

[00:08]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00:11]

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

欸!由於苦所以求安樂,那麼安樂是什麼?善因。所以我們「歡喜修善」。它苦一定是在前面的,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所以兩方面:後面是推,前面是拉。

[00:38]

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那麼前面是就自己,然後呢推己及人,一樣地,把這個心比度自心,然後從它這個地方來擴大,推到別人身上啊!那個時候覺得:哎呀,一切眾生都在生死大海當中漂流啊!這個悲心也就這樣出來了;悲心出來了,這佛法圓滿了。前面是策發厭離心,那個地方策發大悲心。然後,因為你厭離心也好,大悲心也好,換句話說,單求自己解脫也好,幫助一切人解決也好,要解決的是苦拿掉,快樂得到,所以你必定要去找智慧,整個佛法推動你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 ─苦有五德。所以前面哪,佛佛道同,沒有一個佛出世例外的,都說什麼?苦集滅道,現在這地方又說一下。在中士道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了,那麼現在我們正式用的時候又提一下。

[02:05]

哦!想到這裡,原來這個苦有這麼大的好處啊,說我們偏偏平常的時候不曉得,欸!還要避開它。是的,不是叫你受那個苦,而是要你什麼?利用這個苦。所以佛法的真正高明、真正圓滿的,無上正覺,他了不起的地方啊 ─轉煩惱,轉種種的惡業、罪惡,變成功什麼?嘿!智慧,變成功智慧,變成功功德。利用這個苦,就因為有這個苦啊,所以不管出離也好、是菩提也好,佛道就從上面產生的,這麼大的好處,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喔!世間那個不是功德,那個是騙我們的。

[03:00]

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

嗯,對啦!上面主要的提出來了,還有其餘的一些,我們先應該了解,了解了以後,先在這個上面好好地修心,這個很重要喔!如果你這個不修的話,平常我們都是這樣,聽聽道理可以的,聽完了道理啊,好了,往這地方頭一縮,就這個樣!我說這個頭縮不行,是指這個啊!就好像那個心裡面就縮在那地方了,哎呀,處處地方啊,這地方退怯了。這個要注意!所以說要數數思惟修心,這個正是我要願意的,然後策動我們,策動我們!

[03:51]

記得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名將韓信,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欸,多,再多不怕,就怕少。固然訓練有素,拿他到手上的話,哇!那無堅不摧;烏合之眾拿他到手上一樣不怕!為什麼?善於利用啊!真正的問題就在這上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韓信那個故事啊?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到那時候臨時找那些人來,那些人都是烏合之眾,什麼叫烏合之眾?就是不是訓練有素的。不是訓練有素的人,找了大批的人來打仗,要我們現在這種情況怎麼個打法?一點訓練都沒有。欸,他就懂得啊怎麼個善巧地利用。

[04:42]

敵人就在眼前,而且這個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堅甲利兵。韓信呢?唉!不一定是老弱殘兵啦,但是的的確確是毫無訓練的,武器又不行,乃至於武器怎麼使也不會。韓信就說:這個吃過了飯以後,現在燒飯的這個鍋子啊,把它敲敲碎,渡過了河以後,把那個船打打爛。他為什麼?欸,前面那個敵人哪,等在那個地方,哎喲,他那個地方的糧草是不曉得多多少少,等在我們受用安樂,我們何必在那兒苦苦惱惱的。而且等在那地方,這麼好的地方,我們何必回來原來這個地方啊,哎,這個苦惱得不得了。那個船與其擺在那裡,打爛了以後,不讓人家利用。大家想:對呀!然後呢吃過了飯,把那個鍋子打破了,把船弄掉了,然後跑得去,一看那個敵人來了 ─那時候什麼心情啊?一條路,拼命!除了拼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為什麼?你不拼命,只有送命啊!

[05:50]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好玩,對!我們要善於利用,我們想想看。所以他後面這個精進一度啊,就是說這個。你們了解了這個,才曉得這個教法,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教法的圓滿哪!實際上的的確確,這是從佛世、阿底峽尊者,印度傳進來最圓滿的教法在這裡。它每一個地方,就這麼善巧地運用,就運用我們現有的狀態,所以告訴我們要什麼?以苦為道。同時我們這地方也不妨想一下,六祖大師怎麼說啊?欸,這個修學佛法,就在這個世間哪,所以「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是恰如求兔角。」這佛法不離開這個世間喔,你離開了世間要想求這個佛法的話,就像找兔子的角。兔子有角嗎?沒有,找不到的!那現在就在這上頭,就在上頭。所以說:

[06:59]

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

那就這樣,沒有苦的話,對不起,這個都談不到。出離,就是對自己來說,對別人來說,你真正能夠跳出苦,還要靠它,所以我們這個心應該堅、忍!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現在我們眼前第一個,要從這個上頭努力。

[07:25]

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再說,就是把這個苦,上面說,總提這個苦的特性,下面是把苦的幾個功德攝起來。第一個厭離心啊、出離心啊;第二個,除憍慢哪;然後呢第三、四就是羞惡、喜善;以及悲愍生死眾,生死苦海當中的有情。他只是作成功偈子的時候,把它文字上面稍微安排換一換,內容就是如此。噢,說原來苦有這樣的好處啊!那麼進一步,說現在我們要修忍這個苦。所以剛才是講苦的這個功德,現在曉得了,我們要去修,修的話,你要忍受它。那說這個忍受這個苦啊,它也有種種的功德的,什麼呀?

[08:34]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一思解脫等諸大勝利,二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 今初

欸,一個一個來說。你能夠忍受這個苦的話,就可以得到這樣大的大利益。第一個:

[08:53]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說我以前哪,是流轉生死當中,實際上這個以前是無始,這個時間是你無法計算。我們在生死當中幹什麼啊?求微劣的、無意義的。世間的這種事情啊,真正說起來,真的是毫無意義啊!都是在虛假的,在騙我們哪!這種,就是騙我們的這種啊,也是微劣得不得了。然後在求這樣的毫無意義微劣的,還不怕苦地去努力啊,去努力啊!現在我們農夫種田,商人作生意,然後是念書,喔,別看那個官好作喔!喔唷,這個競選,然後呢戰戰兢兢,請問哪一個不苦?要求這種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有是非常微劣的;明明曉得這是苦的啊,我還輕蔑,不管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這時候念書非常苦,還大家都要念書,哎喲,這個學校這麼真不容易擠進去咧!種田也是如此,因為大家要搶著種田,所以那個田這麼貴嘛!天下的道理,千真萬確的啊!

[11:00]

結果呢?欸,「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啊!就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啊,眼前嘛不怕這個苦,還要造將來無量無邊的苦因,受無量無邊的毫無意義的大苦。這個是做一個比較,前面我們做這小事情尚且這樣,現在我們怎麼辦哪?

[11:29]

「況我今者」啊,是為求「自他無量利益安樂」。現在我們真正要求的,求有意義的,而且大意義的,大極了,沒有跟它相比的利益!什麼?自己、他人無可衡量的真實利益,真實安樂。在這種狀態當中啊,絕對應該,明明曉得應該去受這個苦。既然現在這個安樂,比前面這個大這麼大的話,當然你忍受這個苦,也應該超過前面不曉得多少倍。絕對應該的!所以真正修行啊,再苦比現在不曉得再苦多少倍,都應該忍受。何況真正修善行的時候,那個苦沒那麼多,要比這個輕很多啊!所以應該「數思惟令心堅固」,這千真萬確的啊!我現在看見太多這種人哪,世間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喔唷!這樣去忙;修行的事情啊,唉呀,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唉!我看看,實在是覺得很糟糕!同時我回想回想我以前也是一樣,這也難怪,所以我們一定要如理地了解。

[12:55]

眼前這個雖然是出了家了,說我自己回想我當初,跑到這個廟宇裡邊來、寺院裡邊,雖然出了家,說起來這個很難得,的的確確有善根。做一點小事情啊,唉呀,自己覺得委委屈屈,不肯!可是外面一點世間的事情啊,做起來還很起勁欸!喔唷,等一下一個親戚又來了,朋友又來了;唉呀,這個也過意不去,那個也說不下去,那個也什麼。還不怕呀,喔唷,現在大概比較好一點,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計程車沒有那麼普遍,擠公共汽車擠得個滿頭是汗,一點都不在乎。跑到這個廟宇裡面稍微做一點事情啊,自己覺得委委屈屈。這一點,這個地方啊,為什麼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如理稱量思惟、觀察。稱量了以後呢,還要不斷地依法思惟,使得我們這個內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認識啊,要堅固。

[13:58]

《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所以這個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了世間的這種欲啊,曾經「千返」,注意喔,這個千不是一千趟,這個千就是泛指無量次,受了不曉得多多少少的大苦。而受了這麼多大的苦惱,結果利益得到了沒有?沒有。不要說對別人沒有利益,對自己啊也沒有利益。現在呢,不要受這個地獄苦呀,這千真萬確的,修道的苦比起地獄的苦來,那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呀!所以眼前沒有這麼大苦,而得到這個利益是大得不得了啊!既然這樣的話,我們要除掉這個眾生苦這件事情啊,應該什麼?感到歡喜,哎呀!歡喜得不得了,賺那個大的法財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15:14]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三百零一,三零一頁。我們昨天講到這個「能忍眾苦難行」,能夠行忍眾苦的這個功德。前面是講苦的功德,苦的功德跟你忍苦的功德,這是兩件事情,這個層次我們要分得很清楚。那麼第一個說,喏,你能忍眾苦的話,有這樣的大勝利,現在講這一點。這一點前面已經講到了,說引《入行論》上面的一段文:「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這一個偈子,欸,這一段話,兩個偈子啊,我們常常記住,這對我們有絕大、絕大的幫助。要記到什麼程度呢?你一直思惟觀察,在我們腦筋裡面哪,隨時在這個概念當中的話,那我們這個修行就很容易了,很容易了!我們無量劫以來呀,都是為了自己的好樂,哎呀,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我要這個;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也必須要、那個也必須要。結果你忙了半天哪,有沒有什麼好處啊?不但沒有好處啊,一直在地獄裡邊。實際上面,你想利益自己,真正利益了嗎?沒有利益,沒有利益。

[17:22]

這個昨天哪,還有一位很好的居士,前幾天也是一樣,哎呀,當初他很想要學佛,這樣啊!唉,最後啊,這家裡面放不下,兒子媳婦沒娶,女兒還沒出嫁,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平常我這麼說,喏、喏、喏,我想在座的有好幾位都曉得這個事情的。然後呢等到兒子娶了媳婦,女兒然後這個有了女婿以後啊,這個孫子長大了,沒人招呼,怎麼辦?肚子餓了,你也沒辦法弄,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牛馬。自己也沒有這個之前嘛,先忙自己的,為這個東西而綁得死死,然後呢為這東西綁得死死,欸,他覺得還很好咧!結果你真的利益了嗎?沒有!什麼呢?欸,地獄等等。可是前面說的,我們為了這種事情啊,還不惜受種種苦去做。

[18:26]

現在呢,修行不要這麼多苦喔,修行絕對不需要你下地獄的喲!只要你肯修行,不修行是非下地獄不可,這是千真萬確的,對吧!就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這個比起下地獄來,那是快樂,那個輕鬆,不曉得輕鬆多少倍呀!欸,但是啊,能夠除無量的大苦,能夠成就無邊的大利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對於這個苦應該感到歡喜啊!這個概念哪,要把文字轉變過來,變成功我們的認識,經常擺在我們的腦筋裡去想。然後呢你能夠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在事相上面去磨鍊。經過了這個磨鍊以後,你內心當中會感受到:哎呀!那個跟法相應的喜樂起來了,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繼續下去:

[19:28]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

喏!我們想想看,以前哪、以前哪,我們的的確確也未嘗不想為利益自己,也未嘗不想,想幫助別人。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忙很多事情,忍受很多難行之行。結果忍受了這些苦,做了這麼多難行的事情,對於自己也好,對於別人也好,有幫助嗎?沒有!是「俱無所成」。這個我們一定要很正確、很明白地擺在心裡上面,如果這個概念你弄不清楚的話,所謂修道始終都是空話,始終都是空話!那麼現在呢?說不!我對事情認識得很透澈,看得很深遠,這樣去做法的是真正有大的殊勝的利益,於自於他,於他於自。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也應該付出代價努力,而且這個努力付出來的代價,比起以前來的話,要小得太多、太多。以前這麼大的苦,沒有利義,現在呢有這麼大的利義,一點點的小苦,為什麼不能忍呢?這個概念。

[21:31]

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所以這樣一觀察以後,就感覺得:是的呀!苦是苦啊,但是現在這麼一點小苦,卻有這麼大的利益啊!哎呀,太好了、太好啦!我是真是啊,得到了太多啦,賺了大錢啦!這樣一想的話,你那個心就高昂起來了。否則的話,還沒做事情,就畏畏縮縮啊縮在後頭,現在是越想越起勁!

[22:13]

這地方就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處處地方說正見,為什麼?那就是這個,當你一旦真正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以後啊,你自然而然,你會全部精神打起精神來做。現在因為我們沒有得到那個正確的知見,是隨順著無明,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做起來也是一樣地很起勁地做。那麼這裡他並沒有教你損失你的利益,相反地,告訴你讓你得到真正的利益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的的確確應該認識的,這個關鍵所在。

[22:57]

嗯!想到了,那個時候啊,你對修行這件事情,做種種的難行啊,就會一點都不怕。不但不怕,而且心裡邊做起來幹勁甚大,所以這個「心高」就這個樣。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是為煩惱所轉,為無明所轉,自己覺得還想得很對。這個什麼啊?見煩惱;自己覺得這個對我好,貪著難捨,這是思煩惱。因為這樣關係啊,做起來也幹得很起勁,起勁了半天,把自己送到地獄,這樣。這個概念,眼前第一步要了解的。

[23:49]

所以我剛才談說,這個同學來討論這個問題,辨別是非,就是因為這樣,我看見了這個大好處,所以我才說。平常我們懂得了一點道理,就是根據我們的想法,想想、想想的話,自己錯了,仍舊想到老路上面,還不知道,自己還覺得這個修學佛法。對不起!這個始終是啊,為什麼叫它繞圈子,原因在這樣。他是碰到了一點佛法了,但是那個很多漏洞進去,他不知道啊,就這樣。現在我想學到現在這個程度的話,我們對這個概念應該認識越來越強,體驗越來越深。繼續下去:

[24:33]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

那另外一類呢,由於惡友所誑惑 ─這個惡友,始終記住:惡知識、惡知識。所以稱他為友啊,欸,你還很好咧!但是對不起,他引導你的不是正見,邪知邪見。這個特別是指什麼?指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外道。那些外道啊,有的是持牛狗戒,持種種的無益處、無特別好處的苦行,哎呀,那個所謂五火炙身,乃至於做這種事情。我們現在啊,也常常可以看得見那個跳神,我前天才聽人家講,拿這個鞭往自己背上打得都是血痕,然後呢用那個什麼火啊,唉呀!這樣地鏗鈴匡啷去弄。那個的確苦啊!我不要說叫我去做,我看看他,哎喲,都不忍看哪!為什麼?那就是這個!他對於這些東西啊,毫無意義的事情,而且能夠把我們送到惡道當中去的,欸,他都能夠忍受,認真去做呀!

[26:02]

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

那麼剛才說這個惡友,是特別指不如理的這種教法、這種言論、這種思想等等。那麼最後現在說那段是世間一般的事情,我們士農工商不管哪一個,都是要忙的,這個是什麼?「微劣」,這個很微小、很下劣的那些果報,我們都去忙。種田的人嘛是忙種田,商人嘛忙作生意,士嘛念書等等,實際上沒有一個例外的。

[26:56]

你看,如果說,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這為什麼要指這個,就是我們感受特別容易親切的。他如果有一塊田擺在這個地方,給了他,喔唷,他高興得不得了啊,去忙啊,去種啊,讓他那塊田,給了他荒在那裡他很可惜,對不對?他絕對不忍去荒在那裡的。然後呢說,欸,那個是作生意的黃金地段,有一棟房子在那裡,你也絕對不忍關在那邊,讓它擺在那裡;喔,那個生意非常好啊,你也絕不忍心把那個人家來買你東西的人,讓他趕走。大家都去忙,為什麼?賺一點點世間的好處。這種世間的好處,「微劣事」啊!

[27:48]

結果去忙的時候哪,唉,種田也苦,作生意人也苦。唉,我看看這個真是好苦喔!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事情就受不了了,又看看他們的話,那太陽這麼大,他還那兒曬著個太陽弄,哎,冬天就這麼冷,他也這麼做,一大早起來,那個作生意人沒有一個例外的。為什麼?「徇利」,徇就是以身從物,通常我們說徇情、徇戰什麼,就是全部精神為了它忙,他希望的事情啊,全部精神貫注下去,乃至於不惜生命這樣去做。他們現在那些人,忙的是什麼?忙這個世間的利益。而實際上世間的利益,哎呀,眼前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帶來無邊的大苦啊!忙這種事情,他怎麼個忙法啊?下面是「戰競」,真是戰戰兢兢。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啊,造種種的大苦,這個眼前的事實。

[28:59]

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現在呢,你能夠照著上面這個次第一步一步觀察、抉擇思惟,覺得:啊!我現在忙這個修行,得到這個利義之大,那不管說前面哪一種,是完全不能比啊!那個時候自己對於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的困難哪,就一點不害怕了,一點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