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17.11.28
 
 
消文平台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比丘,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

如果我們不如理依止善知識的話,還沒有生起的功德會生不起來,已經生起的,也會退失。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中所說:「如果對自己所依止的上師起嫌惡憎恨心、堅固惡心、或恚惱心,是不可能得到任何功德的。即使沒有惡心,然而不懂得視師如佛,同樣也無法生起功德。不要說對自己的師長,就是對大、小乘、或其他宗派的說法比丘不恭敬,或者沒有把他當作善知識、佛來看,這樣也還是得不到任何功德,甚或以前有的功德也會退失。不恭敬法及說法師,是造成佛法隱沒的主要原因。」

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

假若親近惡知識和惡友,也會讓我們的德行漸漸減損,一切惡業逐漸增長,而且生出一切不如意、不可愛的果報來,所以一切時處,我們都應當遠離惡知識和惡友。《念住經》說:「惡友是貪瞋癡一切惡法的根本,它就像毒樹一樣,只要沾到一點,就會讓人中毒喪命。」

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

《涅槃經》說:「修行佛道的菩薩行者,害怕惡友甚於怕醉象。因為醉象頂多傷害我們的身體性命,而惡友能破壞我們一切善因、善念,使我們原來清淨的心也遭到污染而破壞了善根。」

又說彼二,一唯壞肉身,一兼壞法身。一者不能擲諸惡趣,一定能擲。諦者品亦云:「若為惡友蛇執心,棄善知識療毒藥,此等雖聞正法寶,嗚呼放逸墮險處。」

《涅槃經》又比較了醉象和惡友的差別,醉象只能毀壞我們的肉身,惡友卻兼害我們的法身慧命;醉象不能把我們丟入惡道,惡友卻一定能。

《諦者品》也說:「如果我們的心被毒蛇般的惡友纏縛住,而我們卻捨棄了可以療治三毒的良藥─善知識,如此,即使我們能夠聽聞到正法,最終還是因為親近惡友而放逸的緣故,墮入三惡道。」

親友集云:「無信而慳悋,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

《親友集》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親近對三寶沒有信心、生性慳吝、好說妄語和離間語的人,也不應該和惡人共住。雖然自己沒作惡事,但因親近惡友,也會遭人質疑跟他一般的作惡,惡名自然會增長。和不應該親近的惡友在一起,久而久之我們也會沾染到壞習性,就像把毒箭放在箭囊中,沒有毒的箭也會變成毒箭。」

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善知識敦巴云:「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所謂惡知識,是指無論誰一旦親近了這種人,以前有的惡行不會減少,以前沒有的性罪或遮罪等惡業反而會造作增長。善知識敦巴說:「下等人和上等人共住的話,最好的情況是下等人會變成中等人;可是上等人若和下等人共住的話,不用花什麼力氣,很快就變成下等人了。」說明習善很難,學惡極易。

 

(註:二罪,即性罪和遮罪。性罪是本性就是罪惡,如殺、盜、淫、妄,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會得到罪報;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質不是惡,但是佛禁止不許飲,誰飲了就會得到毀犯佛制戒的罪。) 

 

 

 

四家合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