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7/10/25~2017/10/25

廣論頁/行  P39-LL2 ~ P40-L2

廣論段落   又諸功德...無有是處。

手抄頁/行  3 P167-L3 ~ P169-L8

手抄段落   又諸功德...要肯定一下。

音檔起訖    21B_1041~21B_1514

 2017  10月
 
 
 
 
 
 
 

 

【 ◎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不但是這樣,不但是前面所說的。你的功德沒有生起的,生不起來;已經生起來的,就會退失掉,這樣。你不依止善知識,或者依止了而不如法,在這種兩種情況之下,你不依止善知識,你要想生功德,無有是處;依止了不如法也更是如此,已經生起來是退失,沒有生起來—生不起來。下面引那個經,

【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王經》云:】

《三摩地經》,實際上這《三摩地王經》,有的地方有一個「王」,有的地方不加,那沒關係。

【「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

經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對這個師長「住嫌恨心」,嫌恨心—你討厭他,因為討厭就瞋恨心,就這個。然後呢?「堅惡心」,這個惡心還老在那個地方,這個堅惡心。這個軟 (p168) 的起一念都不可以,你還把那個心老在這個地方,啊!那是更可怕。前面告訴我們,你起一念的承事,就有這樣的功德;你起一念的惡心,就這樣長的劫數,你就住在惡道當中。所以說嫌恨心不可以,堅惡心更不可以,你只要一念「恚、惱」,就是這樣,恚是瞋,惱是惱亂,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得功德無有是處,經上說得明明白白。你說想得到功德,絕無可能,絕沒有!應該怎麼辦呢?要「作大師想」、要作大師想。

【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

前面說是你討厭、厭惡,現在你不討厭,不討厭還不一定夠,要至誠地恭敬,恭敬到什麼程度啊?把他看成佛。如果說你不能作大師想,在這種情況之下,說功德未生不生,已生也是退失,這樣喔!不但是自己的阿闍黎。下面看:

p. 40

【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

就是三乘的,說大乘的固然,本論主要的引導我們走上大乘的;就說是小乘的,任何一乘的說法的那些比丘們,你對他如果不恭敬,不把他看成像自己的師長、像佛陀一樣的話,這個時候你要想得到功德,都得不到。前面第一個是告訴我們毀謗不可以,那個地方 (p169) 就是說,你就是不毀謗你還要恭敬,不恭敬都得不到。不要說你大乘的,就是三乘的、小乘的,那說法比丘,你一定要把他看成像自己的尊長。

現在我們這個了解,這個尊長我們會把他看成像所有的佛一樣。如果你做不到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你要想得到法不可能—諸能得未得之法,不可能!說「已得者不退失」,不可能!我們會想:會嗎?好像我們平常的時候恭敬,當然有的人非常恭敬,可是有的人的的確確不一定恭敬啊!乃至於有的人,說毀謗,隨便地這個討論啊,這我不是還是懂了很多啊!那是我們對法完全沒有了解、完全沒有了解,誤解了。法的特質是什麼?法的特質是什麼?這地方要,處處地方要肯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