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52L7~P253L6

手抄頁/行: #14 P75L9~P89LL4

音檔起訖:   107A_0323~107A_2853

廣論時時聽:        

Opponents' position: I do not assert that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are unnecessary,
【◎ 設謂非說不須施等。】

有的人說:欸,說布施等不是不要,要的。那麼怎麼辦呢?

but rather that they are fully present in the state of mind that lacks any thought, because the absence of adherence to a giver, gift, and recipient makes non-apprehending generosity fully present, and in the same way the remaining perfections are fully present, too.
【然即於此無所思中完具施等,不著所施能施施物具無緣施,如是餘度亦悉具足。】

他怎麼說?說布施要的,只是呢在「無所思」中,就是你在那個無分別當中啊,你就可以完備了。這樣去做的話,才能夠不著說所施、能施、施物,我們通常所謂三輪空,這 (p76) 樣才對呀!不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亦是如此;說持戒而不著戒相等等。有的人這麼說的,這個對不對?下面就告訴我們,這個啊也有問題,也有問題!下面這段文就是說明。

It is also because the Sūtras say that you include the practice of all six perfections within the practice of each.
【經中亦說一一度中攝六六故。】

是的!經,不但是這個人這麼想,經裡邊也說的!每一度,譬如說布施,布施含攝了後面的所有的諸度,持戒也是含攝了其他,於是他就這樣想。

Reply: If they are fully present in a state of mind that lacks thought, then when non-Buddhist meditators are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even in single-pointed states of serenity, all the perfections would be fully present because they also are not adhering to a giver, gift, and recipient.
【若僅由此便為完足,則諸外道心一境性奢摩他中,亦當具足一切波羅蜜多,於住定時亦無如是執著故。】

下面就辯,說這個錯了,不對、不對!假定說,你住在這個定當中,不去分別就算完滿一切的話,很多外道得到那個定的時候,在奢摩他中、定當中,他心裡也沒有想啊!沒有想,不去分別,那豈不是也應該圓滿一切了嗎?因為他住在定當中,他心裡面沒有這種執著,沒有這種執著的話,像你這樣的三輪空啊,三輪空的話就不是具足了嗎?這個不是這樣嗎?實際上啊,不對的啊!實際上不對的。

In particular, when sravakas and pratyekabuddhas nonconceptually perceive the real nature, as in the earlier quotation from the on the 《Ten Levels》, all bodhisattva deeds would be fully present—so they would, absurdly, be Mahayana practitioners.
【特如前說聲聞獨覺,於諸法性無分別時,應成大乘,具足一切菩薩行故。】

(p77) 或者你會這樣說:「哦,不!外道的是定啊,定,要慧才行。」那麼沒有錯,好了,你說慧吧!聲聞、獨覺,應該是慧吧!他那個慧啊,安住在法性當中,也沒有分別的啊!如果像你說這樣對的話,他也應該是大乘,也應該具足一切菩薩行啦!實際上是不是?當然不是!所以錯了,所以錯了!那麼下面的呢,下一堂課再說,這個概念很清楚,很重要啊!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所以上面說兩段話,說你只要住在這個無分別當中啊就可以啦!前面第一種呢,他說:「你只要無分別啊,那就對了,所有那些分別,那都是妄想執著啊!」說:「惡分別固然是,善分別也是分別啊!」大家記得那段話吧!就是黑狗、白狗咬人都傷人的啊!黑雲、白雲都在虛空的啊,所以你不要分別啊!那這是辯。實際上呢在最早道前基礎已經辯,中間也辯,這裡也辯,因為這個概念流毒太大了、太嚴重了!那麼現在這地方真正重要,所以一開始進入大乘的時候又特別說明。

那麼進一步,他又說:「啊,那麼要的,要的!」說那布施等是要的,因為經上面統統說要的,他當然不能說不要啦!「但是我這個布施怎麼呢?那你就在這個無分別當中就可以啊,行了!而且經上面也說,一一度當中,每一度當中就含攝了其他六樣東西啦!」所以他這個地方說,假定像你這樣說的話,那麼外道住在這個定當中,不也就得了嗎?也許你會說:「這外道啊、這個外道啊!這是外道之定,跟慧不相應。」好了!如果跟慧相 (p78) 應的嘛,那麼聲聞、緣覺不是也是慧嗎?他豈不是聲聞、緣覺也就等於菩薩一樣了?當然不對呀!所以這個一層、一層地辯明。

And if you assert that just one practice is sufficient because the Sūtras say that all six perfections are included in each, well then, since it also says all six are present even when offering a mandala while reciting the verse beginning, "Giving cow dung together with water...," it would also be enough to do only this.
【若因經說,一一度中攝六六度,便以為足,若爾供獻曼陀羅中「具牛糞水即是施」等文,亦說具六唯應修此。 】

所以啊,他下面說:假定你看見說經上面講了,每一度當中都有其他的六度,就這樣就算夠的話,那麼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供那個曼陀羅的時候,他就這樣念:「不管任何東西,哪怕是牛糞水啊,你觀想也成施。」那豈不是也樣樣都具足了嗎?實際上呢,這個是這個藏系的說法,我們這個《大乘止觀》哪,就是智者大師的師父─南獄慧思禪師,這何等了不起的,他那個《大乘止觀》當中,他也這麼說:如果你能夠觀想的話,再髒的東西,哪怕你上大號,你觀想也可以。這是同樣地引這個東西。於是我們往往─好了,你只要觀想、觀想就行了,你不要實際上去布施。那是一個誤解,不是不要你觀想,不要你觀想,換句話說,你觀想的時候也可以行施,施的時候也可以觀想,所以一定是方便攝慧,慧攝方便。現在我們只講其中的一個,另外一個就不要了,就像這樣人一樣,就是半個人,其他半個就不要了,那就是犯了這種毛病。所以他下面緊跟著說:

Deeds imbued with the philosophical view and wisdom imbued with method
(p79) 【故見攝行,方便攝慧者。】

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兩樣具足的喔!要用智慧來攝方便,這就是見攝行,然後呢,用方便來攝智慧。他下面這個比喻非常妙、非常妙!你懂得這個比喻,那個時候你就曉得說大乘的所謂的三輪空,這個是怎麼講法,乃至於無緣的悲等等怎麼個講法。看哪!

may be understood by way of an analogy. When a mother stricken with grief at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child engages in convers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with others, the feelings she expresses do not eliminate the force of her grief. Yet not every feeling she expresses is necessarily grief. 【譬如慈母喪失愛子,憂惱所逼,與諸餘人言說等時,任起何心,憂惱勢力雖未暫捨,然非一切心皆是憂心。】

譬如說一個慈母,啊!一個非常慈愛的母親,又是一個獨生子,這個兒子好得不得了,家財萬貫。那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這個兒子死掉了以後,這個心裡面的憂惱得啊,不曉得怎麼辦!這個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跟人講話或者什麼等等啊,她心裡邊這個憂心一直在。但是並不是說任何時候都是憂心哦!她照樣吃飯、照樣做事情、照樣什麼,照樣講話,事情照做,可是那個憂愁的心還在。那麼現在這個比喻,比喻什麼呢?看下面啊,這一段話非常重要!

Similarly, if the wisdom that knows emptiness is very strong,
【如是解空性慧,若勢猛利。】

(p80) 同樣地,現在你假如解空性的智慧非常猛利的話,那麼你對於

even though the states of mind associated with giving, making obeisance, circumambulating, or reciting are not cognitions of emptiness, this still does not preclude your being involved in them While endowed with the potency or force of the cognition of emptiness.
【則於布施禮拜旋繞念誦等時,緣此諸心雖非空解,然與空解勢力俱轉,實無相違。】

對的!現在你同樣地,菩薩不是喪失愛子的這個憂惱心,菩薩是見到了空性以後的這個空的這種力量,這個行勢非常猛利。因為證得了空性,所以那時候你照樣布施、禮拜做什麼事情啊,欸!對不起,那一個解空性的心一直跟著他,做你所做的事情跟著一起。所以說「與空解勢力俱轉,實無相違」,一樣的嘛!凡夫尚且如此,何況證得菩薩呀!所以他證得了空性以後,住一切時處都是在這個空當中,但是的的確確,所有的其他任何事情,不捨棄的!

p. 253

For instance, at the start of a meditation session, if you first generate a very strong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is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s not manifestly there when you then enter meditative equipoise in a concentration on emptiness. Yet this does not preclude this concentration's being imbued with the potency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t is this sort of thing that is referred to by the term "non-apprehending generosity."
【如初修時若菩提心猛利為先,入空定時,其菩提心雖非現有,此力攝持亦無相違,故於如此名無緣施。】

反過來,反過來,前面剛才說的是解空慧,現在反過來呢,方便。就是說你剛開始修的時候啊,先修菩提心,那個修菩提心修到非常猛利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證得空定的時候,欸!雖然空性現前了,但是那個菩提心的勢力非常強,非常強。所以啊,雖然你證得 (p81) 了空性了,因為一個菩提心的心力攝持啊,你不會墮在這個空當中,這一個就是整個大乘的關鍵所在。這點非常重要哦!否則你一解得空,完了!既然是空的,你還在忙什麼?你發現前面說煩惱的中心是什麼?煩惱的中心─實執,尤其是實執當中有個我執;「我」固然是沒有,說我所執的法也沒有,找不到了!你找不到了,你還忙什麼?欸!但是因為在你沒有證得空性之前,有很強烈的、非常猛利的菩提心,所以你證得了空性以後,那個菩提心還在推動你,所以他在空性當中能夠動,這個是個關鍵問題所在。所以為什麼他修學大乘佛法,一定先修菩提心,不能先修空的,一修空停在這裡,沒有力量了。這個我們要懂得了。

It is not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a generous attitude, wherein giving is not feasible.
【若全無捨心則不能施。】

假定沒有捨心的話,根本不能布施,換句話說你沒有布施心,不能布施。那布施心怎麼來的呢?為了要求大菩提心啊!

Understand the remaining perfections in a similar way. Know also that this is how method and wisdom are inseparable.
【如是於餘亦當了知,方便智慧不離之理,當知亦爾。】

其他的都是這樣。所以方便跟智慧不離、互相攝持的這個道理,就在這裡、就在這裡,所以叫悲智雙運。《金剛經》上面所以告訴我們「菩薩應無所住」,這個是什麼?安 (p82) 住在空性的時候,卻是行於布施,現在了解了沒有?很清楚、很明白!所以《金剛經》一開頭的時候啊,他就這麼說,是,他是講的空,可是一開頭他怎麼講呢?我把那個經文啊,在這地方給大家唸一遍。說〈大乘正宗分〉,這個大乘的中心問題在哪裡啊?「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是的,菩薩摩訶薩真正學大乘行者,他怎麼修啊?怎麼調伏這心啊?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點分黨,沒有一個例外。「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這是四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要救他們滅度。這第一個,這是方便。

下面呢,「又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欸!你把所有的眾生滅度了,救濟了以後啊,卻找不到一個可度的眾生,為什麼?就是慧所攝方便,喏,就在這裡。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一定有它的次第,所以本論的真正殊勝的方便。下面不是又告訴我們,說〈妙行無住分〉當中有這幾句話,說菩薩「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要這樣布施的─布施而不住於相。

現在我們了解了:哦,原來這樣!他因為前面有方便攝持的慧,所以證得空性的時候 (p83) 啊,他雖然證得了空性了,但是方便的力量很強,所以他那個空解啊,跟那個方便俱轉,他還可以照樣做。反過來呢,以這個方便的力量,這個方便就是發菩提心哦,這個發的菩提心哪,由於證得了空性的關係,證得了空性的關係,所以這個時候啊,他兩樣東西互相俱轉。行方便的時候呢,不會著在愛見上面,不會有所執著;然後呢,安住空性的時候呢,他不會沈在這個裡面,而能夠由方便提持。這樣才能夠廣行一切萬行,才能夠證得佛地的種種功德。沒有這個條件的話,一證空性,好囉!

現在我們就所以忙,譬如說我們現在忙,啊,忙了個半天;忙了個半天,人家發現這原來你忙了半天,都為別人的,誰願意忙啊?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忙的,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現在我們裝飾那個房間,你弄得很好,最後發現呢,原來這個房子是別人的。哎喲!我們說:「我們白辛苦一埸,好了、好了,算了、算了,就算我倒楣!」那就是這個心理,這個很明白、很清楚嘛!

所以他菩薩、聲聞的差別就在這裡。聲聞雖然證得了,然後呢,在這個大乘會上,聽佛講那個大乘的功德,然後他也跟著佛一起講那些道理,但是他心裡面哪,就沒有一點點什麼,因為愛已經斷盡了,空的嘛!這些東西都空的嘛!你還講是照樣講,那但是呢,他就是心裡面就是動不起來,一點動不起來,注定他必定要走這個遠路的原因就在這裡。所 (p84) 以《法華》上面,以大智舍利弗,以聲聞之首,對不起!說你最後還是要成佛的,可是你還要轉這麼多。哎呀!你們不妨翻翻那個《法華經》去看。

現在我們哪,連他聲聞都不如,只是現在還沒做啊,「好了,好了!我只要這一點就好了、好了!」那是注定你非走遠路不可。這一點我們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的!所以常常記牢:你來幹什麼的?學佛。所以不要學佛的人先說:「哎呀!我好了,好了!就是這樣。」那你不是學佛。《法華》上面說得很清楚,佛出世啊,一直想把最圓滿的東西給你,可是偏偏就小根小草、小草小根,你那個草就是小,他的甘露是遍大地都是,你那個根就這麼一點點,「哎喲!我只要這一點點,其他的我就不要了!」那佛也拿我們莫奈何我們。

假定你真的這樣,安住在這裡,問題解決了,那好嘛!佛本來要救你,你既然救出來了,佛也省一點氣力啊,偏偏這個問題不解決耶!所以佛陀還要勞苦他。實際上呢,倒不是佛陀的事情,我們自己的事情啊!你「好了、好了」,到那時候發現問題還在一大堆,那你重來。所以我們常常說一個比喻:你譬如說造房子,我們千萬不要「啊,這麼一點點就夠了!」然後呢,你把它弄,弄好了發現不對,那麼拆掉它重來;然後呢,釘一釘,又不對,又拆掉了重來;又不對,又拆掉了重來。唉,你不曉得弄到哪年哪月啊!現在我們 (p85) 一開頭做的時候,先不忙;然後呢,全部精神,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計畫的時候好像慢一點,結果你最佔便宜、最省事、最討巧,還是這個辦法。這個地方啊,大家一定要特別認識。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Furthermore, you should not misconstrue statements that things in cyclic existence such as your body, resources, and a long life span are the result of collections of merit; they are so only in the absence of skill-in-means and wisdom. When collections of merit are imbued with these, it is entirely proper that they are the causes of liberation and omniscience.
【又經宣說福資糧果,為生死中身及受用長壽等事,亦莫誤解。若離智慧善權方便雖則如是,若由此攝持,亦是解脫一切智因。】

他所以下面告訴我們,那麼經上面說「空」,然後呢,說「有」的一方面也是這樣。說經上面說,福的資糧果,換句話說布施等等,這個是什麼?就是生死當中的受用的身,以及長壽等事。同樣地不要誤解,對空固然不能誤解,對有也不能誤解。誤解了有啊,愛見大悲,根本就跳不出來,自己都跳不出來,還救人家嗎?現在有很多人說:「哎呀,現在我是大乘行者,像你這樣不行啊!你不是看嘛,彌勒菩薩,他說啊什麼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啊,我們也這個樣,要廣修方便。」又錯了,錯了!兩者都不能誤解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你離開了智慧啊,你那個方便也是這樣。所以你要行方便一定要有智慧去攝持,你說要布施、持戒要作種種功德,這個事情要智慧攝持。前面因為以前的流弊啊,都是講空,講智慧而不要方便攝持的;而現在慢慢地又流弊什麼?講方便,也不要智慧攝持 (p86) 的,所以反過來也是這個道理啊!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雙方面互相認識,這樣。

所以在我們修持的時候,的的確確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有它的重點,可是這個重點始終是整體當中的一部分,你絕對不能偏的。比如我像造房子,現在造基礎,那是造基礎,當然這個是造基礎,但是並不是說造基礎,其他的不管。我們一定的,哦,現在基礎部分,其他的計畫照樣地源源而來,準備好的門窗在哪裡做,磚什麼、水泥在哪裡訂。然後呢基礎造好了,這些東西又來了,造那些、造這個,然後呢,你慢慢、慢慢地這個整個的構架上去。我們現在犯這個毛病─不了解,造基礎,外面東西不要了。造好了,你幹什麼?欸!停在那裡,這樣。所以這個毛病啊,我們一定要避免。「若由此攝持,亦是解脫一切智因。」同樣地,這個方便拿智慧來攝持,這個才是真正得到一切智、佛果的因。這兩者當中,一定要同樣配合圓滿,才是二足尊,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真正的圓滿的佛果。所以

There are limitless passages in the scriptures which say as much, such as this one from the 《Precious Garland》: To sum up, the embodiment of form, O King, is born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erit.
【如《寶鬘論》云:「大王總色身,從福資糧生。」】

總之,色身啊,換句話說,這個色身就是什麼?佛的圓滿的報身報土,這個是福資糧。但是這個福資糧,一定要智慧攝持哦!現在記得哦!這樣。所以佛的所謂最殊勝的法 (p87) 身是什麼?是由方便作攝持的,這樣兩樣你攝我、我攝你,構架起來,成功了。

【教證無邊。】

所有的教上面,到處都是都說明這個。

Moreover, it looks like you are saying that even all ill deeds and afflictions that cause the miserable realms can sometimes become causes of buddhahood, and that virtue—generosity, ethical discipline, and so forth that lead to high status—causes cyclic existence, but does not become a cause of buddhahood. So compose yourself before you speak.
【又汝有時說一切惡行一切煩惱惡趣之因,皆能變成佛之因,有時又說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因,應當令心正住而說。】

就是駁斥前面那種錯誤論調,那個錯誤論調的人哪,他前面除了前面已經說的,他有的時候又這麼說了:「這個假定你得到了善巧方便的話,就是一切的壞事情,一切煩惱等等,本來是要墮惡趣的,你只要得到了正確的方法的話,都變成功成佛的因。」實際上呢,這個意思就是說,那菩薩不厭生死,在生死輪迴當中轉,卻是,欸,大乘的特質,這一點。因為你自己解決了,停在那裡不動,對不起,你不行欸!所以他一定是在煩惱當中,一直在煩惱當中,所以說是不斷煩惱嘛!就這樣。所以有的說叫「留惑潤生」,這一個不是你這麼說嗎?結果呢,留惑潤生的目的幹什麼?就是要行布施等啊!結果你偏偏又說:「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心。」欸,結果你又這麼說。啊!你到底在說些什麼呀?你先呀,要把你的「令心正住而說」。這個話很有意思,你先自己弄弄清楚,然後你開口不晚啊!那個就是這一段地方辯論告訴我們。

(p88) 所以前面我們一再地、很清楚明白地,說明本論的殊勝的特點,就是每一個地方啊他辯得很仔細。我們往往含含糊糊,常常說:「唉,你哪一個都對啊,哪一個都可以進去啊!」這個話倒是沒有錯的。的的確確你只要碰到了,譬如說我們那一天說的,常常舉那個比喻:你去摸象,摸到了象的毛,你也對啊!這問題不是說……要了解這個特質,你摸到了象毛,說:「欸,對了,沒錯!這是象的毛。」那再緊跟著摸上去,這個才對啊!你從那個象的毛就摸到象的皮,然後象的皮,說不定這是腳上的,你再摸上去,就摸到肚皮,其他一樣一樣摸到了。現在的我們的毛病,不是這個啊!摸到了象的毛,說:「欸,這個就是象了,好了,好了,好了!我已經摸到了。」象是這麼大,你就摸到那麼一點點,你說就是象了,那個對嗎?所以這個,整個的概念是在這個地方。

是啊,所以佛說得一點都沒錯,乃至小低頭、一合掌等等啊,皆已成佛道。可是我們現在了解,這個佛道之成,還要什麼?慢慢地有其他的因緣,把這個因策發。現在大家概念有了,對不對?所以一定是要把這個因,把這個因哪,經過這個所謂凡夫是愛取的滋潤;然後呢,修還滅的時候,以正知見、善法欲的潤發,然後感果報。換句話說,你摸到了一點點這個毛,你要得到果報的話,是你要繼續地拿這個法相應地增上它,使我們緊跟著再不斷地摸上去。而不是說:「好了,我已經摸到了,這個也是、那個也是。」這樣。

(p89) 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說,是的,念佛也對、參禪也對,可是記住:我是念佛要成佛、要學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好啦,我來去了就算了!」然後呢參禪,「我只求開悟。」不是的!我為了要達到圓滿的這個佛果,現在我走的路,眼前走的是從這個上面,從這個上面是步步深入。而最重要的,更重要的,那個時候啊,在深入之前先看看,這個整個的構架不要弄錯。如果你弄錯了話,一定會陷在前面所說的:你說要行方便哪,沒有慧來攝持。結果呢,你雖然一番好心,自己也混在這個裡面跳不出來,受的三世怨,修了很多福報下地獄。反過來的話呢,儘管你修智慧,就算修對了─修錯了,以定作慧,固然是很嚴重─就算你智慧修對了,對不起啊,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你證得羅漢果,應供還很薄,完了以後還要轉不曉得多遠的圈子才到。那種冤枉路啊,我們如果能夠眼前,稍微花它個三年、五年的時間的話,都可以消除掉,太值得了!這是我們一開頭一定應該有的正確的認識。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