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54L8~P254LL1

手抄頁/行: #14 P99LL1~P110L2

音檔起訖:   107B_1703~108A_0143

廣論時時聽:        

so on the path you must induce without any contradiction (1) certain knowledge of the total freedom from any elabor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signs of true existence in the two kinds of self with respect to even a particle of a mental object and (2) certain knowledge that "This comes from that," and "This has this good quality or that fault."
【於如是道時二我相執所緣之事,雖微塵許戲論永離,引發定解,及於此從此生,此 (p100) 中有此功德過失,引發定解,二須無違。】

所以你在果位上面,你要得到什麼?法身跟色身。這個色身通常我們說起來,叫報身、叫應身、叫化身,對不對?這個法報二身,必定要互相配合,不能相違背,你要在這個果位上面不違背的時候,修道的時候,如道位時,這個兩樣東西啊也絕對不能違背,「雖微塵許戲論永離」喔,絕對不能有一點點錯誤喔!如果在道位修道當中要這樣的話呢,就是前面那個信解,這個境哪,信解的認識就要一點點不錯喔!你能夠這個兩樣東西不錯,然後呢引發決定的定解─勝解,這個兩樣東西,有了正確的認識,照著這樣去做,最後感得的這個果位才能圓滿喔!

所以他說,這個在道位時,「於如是道時」,就是這個在道位,我們通常啊,《華嚴》上面說的時候,叫「信、解、行、證」,這四個大家還清楚吧!這個某某法師,請你幫忙在這個上面寫一下,因為我一站起來,這個就……信、解、行、證四個位次。在西藏平常一般……在印度平常叫「境、行、果」,境、行、果,就是剛開始「因、道、果」。換句話說,你要得到那個果,一定要修那個道;要修那個道呢,因地當中要有正確的認識。這個因地當中正確的認識,所觀的對象,或者叫,換一個名字不用「因」字,用「境」,那就是我們應該信,應該解的。根據所信、所解,然後呢去修,修的話另外一個名 (p101) 叫「道」。然後呢,這個相應了,感得那個「果」。對!信、解、行、證,另外的名字叫因、道、果。所以說在道位上頭,它那個修道的時候,這個兩樣東西絕對不能違背,哪怕一點點的違背,絕不可以!就像我們眼睛裡面,哪怕一點灰塵沾進去的話,對不起,這個眼睛不行。現在修學佛法是這麼個圓滿的,難道可以差一點進去嗎?這我們要了解。

所以啊,這個道理要「引發定解」啊,要曉得這個功德是這樣生的,這個功德是這麼來的,這個兩樣東西啊,絕對不可以相違背喔!清楚不清楚這一段?這個概念很重要喔!如果你們不清楚,這兩天一定要弄清楚,明天正好禮拜天,好好地努力。

This, in turn, is contingent on how you determine the two truths,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what exists.
【此復依賴因位正見。】

在道位當中的時候你不錯,那麼道怎麼呢?先要因位嘛!這個因位啊,在我們《華嚴》上面,開為「信、解」,你開始信的時候,就聽的時候就聽這個。所以要想在這個了解的,善知識第一重要,要不然你一開始弄錯的話,那就注定你是一盲引眾盲啊!好可憐哪!

You are counted "a person who knows the two truths and who has found the Conqueror's intent" if you are convinced that the following two valid cognitions not only do not, of course, harm each other, but rather aid each other: (1) the valid cognition that establishes the ultimate, which is determined through scripture and reasoning to be the absence of even a particle of essential nature in the way of being or ontological status of any phenomenon of cyclic existence or nirvana, and (2) the conventional valid cognition that establishes that causes and effects, in their diverse workings, are certain, without any confusion of even the slightest cause or effect.
【決擇二諦之理。】

所以在因位當中,這個正見哪,很明白地把這個真俗二諦啊,要分辨得很清楚。

(p102) 【故以教理決擇生死涅槃一切諸法,於自本性無少自性立勝義量,與因果法各各決定無少紊亂,安立因果名言之量,此二互相,況為能損所損,實互為伴。】

這一段話,真是好極了!這個太重要啦!我來解釋一下。那麼既然是說我們要果位上面感得這個佛,必定要法、報二身相應,這樣;那麼道位上面呢,一定要對這兩樣東西一定不錯。所以這個靠什麼?因位當中的正知見啊,弄清楚。那麼正知見什麼呢?抉擇二諦─真俗二諦。這個真正的智慧,這個地方才叫智慧呀!所以我們前面說,聞相應慧、思相應慧、修相應慧,究實說來,在這個地方才是。我前面所說的這個都是方便所說,這個大家要了解的。但是呢,現在因為我們條件不夠,講那個東西,又不曉得講到哪裡去了,這個給大家特別說明。第三學年,最早第二學年下半期那時才講,也就是本論的最後那個奢摩他(編者按:疑師口誤,似應是「毘缽舍那」)那一部分,他這個裡面抉擇得非常仔細,非常仔細。所謂智慧的特質是什麼?不是我們普通的聰明,這是智慧的特質─破煩惱。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煩惱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就我們眼前的,說你了解了這個,拿我們眼前的煩惱,這個都是方便的說法,這個要了解啊!

所以今天正講到這裡,那麼我特別地提醒一下,特別提醒一下。講起那個提醒還有一 (p103) 個特別的好的,同學當中有一個同學,真是,我非常讚歎!他就說:「法師啊,這個地方好像有一點問題。」是的,是有問題的。所以我特別今天告訴你們,就是前面這個,就是啊,跟我們現在相應的那一部分說些什麼。我們有了這個,把我們的粗猛的煩惱拿掉了,然後進入深細的地方,才能夠正確地了解。否則我們腦筋裡一天到晚,為那種事情苦苦惱惱,關於稍微深細一點的理論,你就不可能辨別。不可能辨別,注定我們永遠在門外空轉。那現在這個地方啊,下去。

他這個真俗二諦,是怎麼個抉擇,所謂真諦是什麼?就是在勝義諦當中,這個是真實的,這個一點都不假的。在這個裡邊啊,不管是生死也好、涅槃也好,所謂涅槃是最後的境界,生死是最低的境界。從最低到最高,你要去找真實的自性啊,對不起!一點都找不到,微塵許也找不到。所以這個時候立的叫勝義量,或者呢,叫真諦。但是雖然哪,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正因為自性不可得,一切法的因緣都現起的。既然因緣現起的,有如是因,就感如此的果,所以啊這個因果的法則,彼此間「各各決定無少紊亂」─從這個因感這個果,是一點都不錯,一點都不亂。

所以從真諦當中講,好像一樣東西都沒有,我們如果不了解的,一樣東西都沒有的,什麼都不要了,撥無因果,就這毛病就來了。乃至於啊講空,空嘛,好了,哎呀,這個自 (p104) 在呀!持戒也不要,布施也不要,什麼都不要,要睡覺就睡覺,要什麼就什麼,毛病都來了。不!正因為是空,所以它不是天生來,不是實自性,就是你什麼因感什麼果。既然你要得到佛的果,那麼你因地當中一定要照如法行持,所以持戒也是非常謹慎,布施等等,每一樣東西沒有一點點可以亂,沒有一點點可以欠。所以在因果緣起這個過程當中啊,各各決定,如此因,決定如此的果,沒有一點點差別。而這個是安立什麼?安立叫名言量,名言量就是俗諦。這樣一來真俗二諦啊,這個互相正好你依我、我依你。因為真諦空的,所以必定是緣起;因為它必定是緣起,它不是天生來的,所以必定是性空。所以這個兩個東西啊,分不開的呀!怎麼會兩樣東西互相損害呢?我們現在講空,好了,講空什麼都沒有了;講有,好像又跟空不相應。這個是絕大的錯誤啊!

所以關於這一點啊,我們要正確地了解的。這地方,只是簡單地說一下,到後面正式地進到奢摩他、毘缽舍那,那個時候會正確。可是我們真正要了解這個毘缽舍那的時候,單單我們嘴巴講講,還不行,嘴巴講講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你沒有一點點真正的相應的寧靜契機的心啊,不要說修慧,連它思慧都得不到,這個我們要了解到。所以我們前面所說的聞思修等等的話,那是始終記住,只是方便所說,將來我會一一如理如量地介紹給大家。

I shall explain this system in the insight section.
(p105) 【獲此定解,其後乃為證二諦義,始得墜入獲得諸佛密意數中。此理於毘缽舍那時,茲當廣說。】

說,對於上面這個東西啊,你有了確定認識的勝解了,那個時候,你然後進一步去證、修證這個。修證的結果是得到圓滿的法、報,圓滿的佛果,這樣作法,才是真正是諸佛的深密的、正確的了解。這個道理,在最後毘缽舍那的時候再說。

眼前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譬如說這個地方有一個茶杯擺在這裡,是的,你們大家看見這個桌上有一個茶杯,或者是一個東西。就是這地方,假定我們譬如說,隨便說空啊,空不空啊?有一個茶杯,那當然不空。現在我把那個茶杯從這地方拿掉了,這地方還有沒有茶杯?沒有了,這地方空不空啊?大家說空了。然後呢,這大家說空,我又把那個茶杯搬回來,請問這地方空不空啊?你們說說看,空不空啊?你們說說看,空不空啊?啊?不空。好像是不空,錯了!這個色法,你講的不空,沒有錯,色法─就是實際上呢還是色法。假定它真的是空的話,你東西擺進去、拿掉,它有沒有關係啊,請問?它是如果是空的話,你擺在那裡,它也是空,不擺那裡也是空,並不影響你擺不擺,對不對?這個了解不了解?

(p106) 如果說這個拿掉了,這個是色,就是我們看得見的形式上面它是空掉了,可是它本身哪,不是,我們現在去講的時候叫「空性」。它空的特質是什麼?就是儘管你茶杯擺在那裡,它還是空的呀!正因為是空的,所以你擺進去沒關係,你拿掉也沒關係嘛,它總歸總是空啊!這個道理,理念有沒有?大家想想看。這是個非常淺近的比喻喔!所以我們現在都錯了,就以為,喔,這個叫空;然後呢,這個叫不空。這個是色法,顏色的色,這個是你看得見的,可以觸摸得到的,對不對?真正的空性,是不是我們眼睛看得到,我們觸摸得到?假定我們眼睛看見到、觸摸得到的話,那佛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他還要忙了個半天。我們曉得空,拿掉嘛就空了嘛,還要你說了個半天啊!清楚不清楚?

所以這個概念啊!但是這個算不算啊?這是比喻喔,始終是個淺近的比喻,你們千萬不要把那個淺近的比喻當作真的,一層一層地深入。這個單單這個道理的話,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這個倒千真萬確。我們一定要什麼?一定要持戒,把業障慢慢消除,然後呢心要寧靜深細,那時候啊,你能夠由聞而思,把握住真正……。

心要寧靜深細,那時候啊,你能夠由聞而思,把握住真正……。這個思相應慧,我們不妨拿現在我們平常說的,這個法相跟那個……這個相宗跟性宗是判位是有一點差別,但是大致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我們天台智者大師所謂的「大開圓解」,實際上這個境界才是真的思相應的慧哦!喔!這真是很不簡單、很不簡單的哦!那麼這個思相應慧究竟指什麼呢,因為後面毘缽舍那再講,現在講了也沒有用。因為剛才有一位同學曾經提起啊,剛才就來問,說他希望在這個地方了解一下,我告訴你,現在不可能的。所以你一定要如法地去好好行持,前面那個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後面絕無可能!前面那些一步一步的次第,如果說自己反省一下,從親近善知識開始,在親近善知識之前,一定要懂得怎麼去聞,聽聞等道理,如果這個次第建立不起來的話,你根本爬不上去!隨便講一點道理,種一點種子是有的,真正要如法地爬上去,這個絕無可能!這一點呢在這 (p110) 個地方特別說明一下。清楚不清楚,現在到這裡為止?這個上面引了這個三種經,那麼現在呢,第一、第二啊他都已經說清楚了,現在我們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