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80LL4~P281LL1

手抄頁/行: #15 P193L1~P214L4

音檔起訖:   118B_0000~119A_0201

廣論時時聽:        

他總覺得佛在那兒哄人。為什麼原因呢?他因為啊,那些人的一向心理狀態,他一向是用這種心理狀態想這件事情去的,所以他的等流心識自然而然,他想的是他的那一面。我的話你們清楚不清楚?我們現在舉一個簡單的譬喻,我們常常說的,當我們心裡面,被一種強烈的現行心識籠罩之下,你不管什麼境況現起的時候,它自然觸發的就是這個,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譬如一個歡喜吃的人,他隨便一動,欸,他就聽見了,哎呀,這地方今天有什麼好東西呀,廚房裡吃的、歡喜什麼的,他心裡面就這種狀態的現起了,這樣。

所以我們講到這地方,我們可以溫習一下前面太多的東西。那麼前面講到業的時候,還有講到苦的時候,還有一段話。這個我不必翻了,叫熱逼――當他這個被熱逼的時候啊,熱得不得了的時候,這個雪飛也這個……這個雪是最冷的東西,打得他身上啊,他 (p194) 也像火燒一樣。寒逼,他被這個寒苦所逼的時候啊,雖然火燒的時候,他身上他也覺得很冷。這個是在苦、三惡道苦當中的,說這是為什麼呢?他由他的猛業成熟的時候,他強烈的這個業成熟的時候啊,他就這個現象,大家還記得這段公案沒有?前面,那就是像我們這地方可以體會了。

所以他前面,我們為什麼要溫習得很熟呢?前面又有一個地方,也告訴我們,說:他假定說將來他到地獄裡面受苦的,那個時候很苦的話,那你現在只要看他身心上面現在這惡作火。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心裡面,就是或者貪心,猛利的這個,啊!你一心一意地就求這個;或者是猛利的瞋心,或者猛利的癡心。陷在這種猛利的心相當中,我們剛才說的: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一碰,欸,他總是以這個他的這種觀念去想,他觸發會這東西。

所以我們常舉個譬喻,譬如說我們哪,每個人都有這個感覺的。比如家裡邊,如果說這個家庭是非常和睦的家庭,父母非常歡喜,今天很高興啊!那個子女稍微犯一點小毛病的話,平常要責罰他的,欸,他也覺得:好,沒關係啦!好好就過去了,高高興興。反過來啊,今天兩個大人如果正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外面受了什麼事情啊,正在很難過的時候,發大脾氣的時候,也許那個小孩今天很乖,他一看見哪,一個事情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定那個父母就大發一頓脾氣。那不是說這個小孩,換句話說,不是外境是什麼,而是 (p195) 他那個時候內心的心理行相這樣的。

現在大家注意到了沒有,這個事實,對不對?我們人人感受到的,所以修學佛法沒有別的,主要的就在這個上頭。那個,你們了解了這一點以後啊,下面講那個尸羅,那個尸羅就大有意義啦!那個尸羅就大有意義啦!現在我們是說從前面溫習布施開始,而談到這裡,緊跟著下面講尸羅。欸,怎麼用法呀?

p. 281 (2)

How to train in the perfection of ethical discipline has five parts:
【第二尸羅波羅蜜多分五。】

先說「波羅蜜多」是什麼,到彼岸。什麼叫到彼岸啊?就是說現在我們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受盡種種痛苦,要想超越過去的一個方法,小乘那是狹義的戒,大乘是大乘的戒,你有了這個戒啊,就可以超脫這些困擾,這個叫尸羅。那麼「尸羅」是梵文,翻成功我們中國話,他那個正翻叫什麼?叫清涼、清涼。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身口意三業一直為無明所縛,無始以來造種種罪惡、黑業。造了這個黑業以後啊是焚燒我們,就像是熱一樣,啊,那個燒嘛!就這樣。所以當我們心裡面有這種強烈的這種情況,會坐立不安,強烈的貪、瞋,換句話說,這個煩惱向上昂的時候,坐立不安。癡重的時候呢?這個向上低的時候,你又提不起來,塌掉的時候,眼睛也張不開、睡著,就這個樣,就是這種狀 (p196) 態。那時這個心裡邊是被這個三業所焚燒,那麼現在這樣東西啊,它能夠使它清涼,這個叫作尸羅,尸羅的真正意義就這樣。

所以從這地方,也說明了這個戒是從裡邊開始的,但是呢凡夫修學的時候,的的確確他這個裡邊――裡邊就是內心,他這個內心並不是無緣無故生起的,而是用外境而引發的。所以的的確確我們防的時候啊防,因為外境引發的嘛,但是重點就在內在喔!所以他一定是從內外俱防,而他的主宰的中心在裡邊。那麼譬如我們現在說,我曉得我要努力這樣去做,因為外面會引發我這個東西,所以我用種種方式防止。啊!我們出家人啦,是住在阿蘭若處,離開那種憒鬧的地方,引發這個煩惱的,我們總不可以,就這樣,所以心裡面要主宰著。否則的話,儘管關在山裡面,你心裡面亂糟糟啊,這沒有用!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剃了頭,穿了袈裟,不但我們自己曉得說,喔喲!我摸摸頭,我為什麼這樣做;要人家一看說:欸,你這個和尚幹什麼的!所以他們泰國人這個出家的比丘,假定你下午出去跑到市場裡,人人瞪大了眼睛看你,你到那時一看,喔!趕快走、趕快走!所以養成功這個,它有這麼的好處在。可是這地方我們主要曉得,啊!原來這樣的。那麼這個戒為什麼稱為戒呢?戒的意思,因為它能夠防非止惡,有防犯作用,有防犯你、禁止你造惡,所以又稱為戒。所以說《大乘義章》上面來說,旁譯叫戒,正名應該叫 (p197) 清涼,這個現在說明,分五點:

(a) What ethical discipline is
【① 尸羅自性。】

它本質是什麼?

(b) How to begin the cultivation of ethical discipline
【② 趣入修習尸羅方便。】

我們怎麼樣去修,先不是馬上叫我們去修,他一定有一個方法,欸,告訴你,你怎麼樣去做的話,你可以好好地修了。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說的,我們背後缺乏一個推動的力量,這個很重要、很重要!你有了這個推動的力量,然後你要去做的時候,那麼你曉得做的時候,它這個裡邊還有不同的行相。所以,

(c) The divisions of ethical discipline
【③ 尸羅差別。】

再下面?

(d) How to practice
【④ 修尸羅時應如何行。】

(p198) 正修的時候怎麼辦?這個尸羅有這幾種,每一種不同的,這個裡邊應該如何做法,最後還有個

(e) A summary
【⑤ 此等攝義。 今初,】

就像前面的,最後的,總略地把重要的地方提一下。現在一個、一個來:

Ethical discipline is an attitude of abstention that turns your mind away from harming others and from the sources of such harm.
【◎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

這個!第一個概念,我們要把握住啊!這個戒是什麼呢?平常我們說戒,現在雖然說,這個正翻是清涼,可是我們現在概念已經有了,而且我們習慣上用的都是戒,所以以後說到這裡都說戒。這個戒的特質,是損害別人,平常我們的損害別人是指什麼啊?都是身口所役,對吧?你打人哪、罵人哪,然後這樣的話呢,乃至於瞪人一眼啊,乃至於種種行為呀!根本是什麼呢?它的根本就是你的起心動念――意樂。你先有了這樣的想法,還有呢,這個意樂的種子,這個就是損害他的根本。

平常我們容或行為上面沒有,可是心裡邊卻一天到晚懷著這種自利利他(編者按: (p199) 疑師口誤,似應為「自害害他」)的事情,這個都是損害別人的。固然我們傷害別人是戒,那瞋相應的;還有呢貪相應的,你為了你自己的利益,用種種方式啊,直不顧別人,這個也是。對不對?也就是這個就是根本。然後呢你心裡面有這樣想,不管你的行為做得多好,那個總歸不相應,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及其根本」。那個事情怎麼辦哪?「令意厭捨」,我們一定要從我們的內心上面,因為這個內心是主宰啊,厭離――啊!說這個錯啦,這個這麼錯,怎麼不對啊,然後要去捨棄它,要去捨棄它。就是這樣的這個意念,「此能斷心」,要斷除損害他,以及損害他那個根本,這個心理、這種意念,乃至於要從根拔除,習氣一點不保留的那個決心,這個就是尸羅。

看見沒有?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戒的真正的特質在哪裡?在這裡。就是你能斷除這個決心:我一定要斷除它!因為你有了這個東西,然後你進一步去的行持,這個。所以正受戒的時候,你了解了這個,一心一意我現在學這個,得到的戒體,所謂戒體什麼?沒有別的,就是這個――一個心意。所以將來在《南山律》的這個裡邊,尤其弘一大師所輯的《在家備覽》當中,解釋那個戒體的時候,它就特別說,譬如說:說一切有部的,說他們講戒體怎麼解釋;乃至於下面,譬如說經部的,那麼他們怎麼解釋;等到南山道宣律祖,他怎麼解釋。這個是南山的精華,我看得實在讚歎不已!這次回來跟老和尚談起,想不 (p200) 到,啊,老和尚真是了不起!所以我的確佩服他,他也告訴我同樣的話。的的確確千真萬確,你不懂得這個的話,你這個要想戒有正確的認識,那很難很難,很難很難!

是!並不是說認識了這個,你就戒圓滿了,意思是說,你了解這個以後,你就懂得戒的根本從哪裡開始。你根本因抓住了,即算是不圓滿,你走上去,一定能夠走到圓滿的地方;反之,你把握不住根本因,在枝末上面轉。以前說過了,你如果了解從枝末上面,再追根究底的話,一樣你還是可以追到那根本上面;可不幸的是,我們沒有這個抉擇的能力,始終在那個形相上面去轉的話,那你不曉得轉到哪一年,吃多少冤枉苦頭。所以關於戒的自性,我們一定要特別認識清楚。

Therefore, you bring about the perfection of ethical discipline by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your habituation to this attitude until you reach completion.
【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

把這個心哪,增長、進步,達到圓滿的程度,那就是戒波羅蜜多。換句話說,我們能夠圓滿地把這一個部分做圓滿了,所以這個必須要對自己的身、心,心理的行相認識清楚。你們懂得了這一點,那麼才了解平常我們研討的時候,一直說一定要自己反省、觀察自己的身心相續;乃至於說為什麼世間講的,大家講道理,講得百分之百有理的時候啊,在佛法上面已經百分之百地錯啦,根本意趣在哪裡。那麼那時候,我們才有一個了 (p201) 解;你有了了解了,去行持、修持的話,才有進步,才得到真正的功德;有了這個功德的話,那個苦啊就可以離,樂就可以得。否則的話,不管你怎麼樣說好、好,好了半天的話,你始終在文字上面轉,所以這個叫作戲論!那麼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However, it is not the case that you bring the perfection of ethical discipline to completion in the external world by establishing beings in a state free of all harm.
【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

這個解釋滿重要的,說你要曉得啊,這個布施的這個自性,是從你內心當中圓滿這個心,而不是從外面安立的。它外面什麼?就是不損惱他,所以不是從外面這個地方來看的。假定從外面來看的話,既然說你不損惱他的話,應該所有外面那些一切有情啊,都沒有一點點煩惱了。因為每一個佛都發這個願,要圓滿這個戒波羅蜜多,假定這個戒波羅蜜多從外面來判斷的話,那麼只要有一個佛成就的話,所有外面的眾生都應該沒有損惱,離開損惱了,這個很明白。但是現在呢?佛啊,不但一個佛成就了,個個佛都成就了,可是外面的眾生照樣地煩惱無比,這個說明什麼?它不是說防止不損惱他,這個懂得了,我們就看下面的文很容易。說:

Otherwise, since there are still living beings who are not free from harm, the conquerors who visited in the past would absurdly not have completed the perfection of their ethical discipline and would therefore also not be able to guide these beings to freedom from harm.
【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

(p202)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它一定是裡邊安立的,裡邊安立,不在外邊安立的。所以那一天,我就曾經跟我們老和尚談起,這是我們也是其中一位同學啦!這個同學,他規勸那個同學,我想大家知道這件事情,這個現在我們都了解,這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喔!那個同學說得個振振有詞,當時老和尚就跟我說:「唉呀!我心裡面只是一點都不生氣,只同情他、憐憫他呀!」以前我不大會懂得,以前不大會懂得,這樣。要我以前聽見這個話,我也許還會想,這老和尚他在那兒說的好聽話,我現在慢慢體會到了,千真萬確,那就是老和尚的功夫,那老和尚真正為老和尚的地方。他的的確確,他遇見這個境界,他自心調伏了,這樣;然後呢他自己因為調伏了以後,他不隨這個煩惱在轉,當別人給他說這個很多似是而非,他能勸得醒固然勸,勸不醒的時候,他自己內心卻是一動都不動。他不但是如此,而且他還說:「我越來越憐憫他,曉得他這樣去做的話,他這樣的話是會墮落的,但是啊我真是很同情他。」就是這樣。

所以以後這位同學跑得去改過了,他也高興,因為那一次因緣,他就特別跟我講。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你們要了解這個行相以後,那麼曉得從什麼地方下手。等到你自己能夠調伏了,然後呢你才能夠引導別人,說:「喔,原來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假定你這個做不到的話,他就說「不能導此諸有情」,你就沒辦法引導別人,這個話你們就很清楚了。

(p203) 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就了解了,前面剛才說的,一個人猛業成熟的狀態是怎麼樣。然後呢,你戒是如何戒法,自己怎麼防,緊跟著怎麼幫助別人,乃至於圓滿的狀態等等,那彼此間沒矛盾了。如果從外面形相判斷的話,那人家說起來:「欸,那個佛不是要布施?那個佛不是要持戒?結果佛說,如果他不滿願的話,他不能成佛,結果他成了佛了,窮的人還這麼多。欸!那這個佛的布施,布施到哪裡去了?」不是的!持戒呢也是一樣。這個概念,我們第一要認識。一方面固然是對這個不矛盾,另外一方面,對自己一種最好的鼓勵:啊,原來這樣啊!那真正主要的,我只要內心上面認得了這個行相以後,努力去改善的話,那就對了嘛!更進一步,因為我自己真正找到了問題中心改善,才可以幫助別人,那才是真正幫助別人離窮苦、離熱惱啊!喔,佛法原來是這個樣的啊!你也就真懂了。繼續:

Hence, whether all living beings in the external world are freed or not freed from harm makes no difference in this context; the practice of ethical discipline is just the habituation within your own mind to the attitude of abstention which turns away from harm to these beings.
【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

所以說,外面的一切有情,他對於這個損害、被損害,或者離、或者不離,那個不是主要的,只是主要的真正的特質在哪裡?就是你自己的身心相續上頭,不但是行為啊,這 (p204) 個開口也好、行為也好,以及起心動念等等,沒有一點點損惱別人,這個心裡面狀態徹底地把它拔除掉了,這個就是圓滿。現在呢你了解了要去修,這個要想斷除這個的心,那個我們就是修「受行尸羅」。受、行――受戒、隨行,就是這個上開始的。說: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s:
【《入行論》云:】

下面就引經論證明。

Where can beings such as fish be sent where they will not be killed? So it is said that by attaining an attitude of abstention you perfect ethical discipline.
【「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

說這個「魚等」,那是表示一切畜生,那些畜生當然都是被人殺害的,你在什麼地方,你哪一個地方能找到這個魚不被捕、不被殺的?不可能,對不對?說實在的,我居然看見人家跑到放生池裡面還去抓魚咧!這個,那個放生的地方他都要抓了,你還有其他的什麼辦法好想啊!是的,就是這樣。所以那何況其他的地方,唉,你沒有地方能夠是叫別人家不被殺。所以說外面的境界,這個是外面的,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是「由得能斷心」,你能得到這個了,圓滿成就了,那就是布施波羅蜜圓滿的時候。那麼,

Although ethical discipline does indeed have three divisions the ethical discipline of restraint, the ethical discipline of gathering virtue, and the ethical discipline of acting for the welfare of living beings, it is explained in this context as the attitude of abstention in terms of the ethical discipline of restraint, the principal division.
【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

(p205) 現在講的那個戒,這個是什麼呢?是就這個「律儀尸羅」,律儀尸羅是三種律儀主要的是別解脫什麼等等的根本,換句話說。戒有三種,哪三種?在下面會一一介紹,在這個戒的差別裡邊。

Moreover, in terms that include motivation, it is the ten abstentions that eliminate the ten nonvirtues; and in terms of what it really is, it is seven abstentions, which are the nature of the actions of body and speech that abstain from the seven nonvirtues.
【說為斷心,此復若具等起增上,斷十不善是十能斷,若就自性增上,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

這個戒,就是能斷的心,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它,從它的「等起增上」;我先不要說等起增上,從「自性增上」,他說戒所戒的特質、本質,反過來就是說,你犯的那些事情。你現在不犯,要去斷除它,就它的本質來說,就這一點來特別地說明,「增上」的話,就是說那認真地確定,嚴格地確定。那麼這是七樣東西,這七樣東西,能夠斷除的七個、七樣東西,這個就是戒。反過來,你不能斷除的就是惡,戒是防非止惡嘛!那就是身三、口四。那麼由於這個「等起」,跟這個相應而生起的,相應而生起的,還有什麼?意業,這個意業是看不見的,實際上不是一個什麼外面的行為,但是也是跟它相應的由此而起。那麼所以在這個上面呢,就加上那個貪、瞋、癡,所以「斷十不善是為十能斷」。所以或者我們講,防身口七支,或者是加意地三個,就它的自性的特質來說,也就是講尸羅。

(p206) 所以的的確確的,我們剛才說這個三宗,有部跟經部,以及進入大乘的以後的三家,判那個戒體不同的時候,有的是從身口上面說起,有的時候乃至於防心說起,這個都有它的根據的。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就是說,就自性增上的話,它本質說,的的確確,哪!外面現出來的行相,戒是一種行為嘛,那是身口,這樣。從它的整個的內涵來說,它的等起來說,就是跟它相應的由此而引生,那麼這個貪瞋癡意業也在裡頭。

Candrakirtis Explanation of the "Middle Way" Commentary says:"It is called ethical discipline because it does not acquiesce in the afflictions, because it allows no sins to arise, because it is coolness since it quells the fire of regret, or because it is that upon which the excellent rely since it is the cause of happiness.
【《入中論疏》云:「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清涼性故,是安樂因,為諸善士所習近故,名為尸羅。】

這一個戒這東西,是什麼?「不忍諸煩惱故」,這句話大大地重要!我們現在動不動就不能忍耐啊,乃至於會發脾氣,唉呀!覺得難忍,我們現在叫「忍非所應」,忍不應忍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忍什麼、應該不忍什麼,應該分得很清楚。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不能忍耐的是自己的煩惱,這個是很重要的噢!

所以你要不能忍耐自己的煩惱,首先必定要認得什麼是煩惱,假定你對煩惱不認識的話,那個就無從談起,對不對?所以平常我們常常說的,唉呀!我們講道理,你不管你講得多大的道理,你完全已經錯了。為什麼?這個在煩惱當中,增長你的見惑,增長你的 (p207) 思惑,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沒有用!這個我們不應該忍受的,這個才是這個。所以我們必定首先要認得煩惱的行相,認得了煩惱行相說:唉呀!我現在的大冤家就是這個東西,這一個才是我絕對不能忍耐的――嗯!要斷除它!那你能夠對這個有的認識,你能夠不忍耐這個東西:我絕對不受它的騙,一點生氣我要跟它鬥到底!就是這樣。能夠這樣的話,欸!你就不會造罪了,所以「不生惡故」。

由於不生惡的話,心中的憂、悔、火都調伏了。「又由心中息」,息是息滅,息什麼?「憂悔火」。平常我們憂心焚焚,唉呀!懊悔,然後呢火。這種東西,由於了解自己的煩惱,經過戒的修習,把它調伏了以後啊,這種東西沒有了――這個熱惱相。所以平常啊,唉呀!坐立不安,我們往往有一點小事情,心裡面就這樣想、那樣想,這是什麼東西啊?憂惱火,就這個東西啊,那個火在那裡燒啊!所以這個時候得到了「清涼性」了。這個是什麼?安樂的因。現在你能夠清涼,造了善業,將來的果報比現在是更好;反過來,你現在儘管是講道理、說什麼,現在是又憂、又惱、又火啊,等到這一生壞了以後,將來去的地方,唉呀,那不得了地可怕啊!

好一點的畜生。所以我很早以前曾經跟大家提過,唉呀,自從我懂得這個業以後,我就隨便一看,看見那螞蟻,一看就曉得了。喔!你看那螞蟻一天到晚嘟、嘟、嘟、嘟、 (p208) 嘟這麼跑,牠一碰到什麼就鬥起來,要跟你鬥,其實人家還不一定要跟牠鬥欸!但是牠心裡面就是這個行相,就是這個心理行相。另外一種呢,可愛的東西,的的確確,譬如說你……我們現在隨便說喔,嗯,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個,你們各人有各人的經驗。

這西方人有很多東西,養那個小動物,叫寵物。

這西方人有很多東西,養那個小動物,叫寵物,或者小貓啊、小狗啊,大的大概不那麼的。可是你一向跟牠弄得很好的話,牠一看見你啊,哎呀!牠就跑上來啊,什麼?就來跟你親熱,就是這樣。換句話說這是什麼呢?就是他當初的時候,不同的,一個是由於貪相應法,一個由於瞋相應法,都是愚癡的結果。那我這隨舉一例哦,隨舉一例,這是最下品的惡業。如果是嚴重一點的話,那絕對不是那個樣哦!嗯,就是這樣。是,這個上面所說的,你能夠把這些調伏的話,那就得到安樂的果報,這是我們真正善士所習、所近的,這個叫作尸羅。

p. 281 (12)

Moreov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seven abstentions. These are motivated by three qualities—non-attachment, non-hostility, and correct view. Therefore, ethical discipline is explained as the ten paths of action in terms that include motivation.
【此以七種能斷為相,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羅增上說十業道。」】

上面解釋過了,這個是從行相上面看,戒是清淨幢相,那是七種。那麼「無貪無瞋正 (p214) 見」就是癡的反面,所以這個最重要的是正見,這個三樣東西它的等起。那麼具足這樣的等起的尸羅增上叫作十業道,前面已經說,那個就是根本,啊,根本。這個是它的自性,我們了解了。那麼現在了解了以後呢,要去修的時候,它一定有方法,你怎麼樣正確的方法,你能夠策使你修習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