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82LL3~P283LL1

手抄頁/行: #15 P229L1~P239LL1

音檔起訖:   119B_0000~119B_2008

廣論時時聽:        

it is the best of ornaments.
【莊嚴之具。】

其他的莊嚴的東西,譬如打扮、打扮,我們說這個老年人打扮的話,我們就看起來這個老妖精,哦!的的確確。年輕的人哪,當然,這個小孩子怎麼做得這樣!那麼我們出家人更談不到了,對不對?頭剃得光光的,乃至於香肥皂你都不能用,就這樣,一點都沾不上。所以這種東西如果說你不相應的話,你戴在身上的話,被人家看了譏笑的,實際上也不是真正的好的。只有這個尸羅這樣的莊嚴,是不管哪一個,老,老好;小,小好。如果這個老年人莊嚴,覺得:哎呀,這個啊那個是,啊!了不起的,這是一位老法師!我們尊敬無比。如果是很小的時候,我覺得:喔唷,這個宿生是大有善根,是了不起的再來人! (p230) 所以不管哪一個呀,那誰都自己也歡喜,人家也歡喜啊!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莊嚴,而且莊嚴當中最好、最好的。

The pleasant fragrance of ethical discipline's good name spreads in all directions, whereas other pleasant fragrances must follow the direction of the wind and are thus limited.
【諸餘香者,能薰順風非薰逆風是有方限,戒名稱香薰一切方。】

別的東西,它譬如說香,這順風可以,逆風的話聞不到;戒香的話,普遍十方。

A lotion scented of sandalwood, which relieves the torment of heat, is prohibited for renunciates, but a lotion which protects against the torturous heat of the afflictions is not prohibited and is appropriate for them.
【能除炎熱檀等塗香有違出家,能除煩惱炎熱塗香,於出家者隨順無違。】

這個平常我們夏天在印度的習慣,身上要塗一種油,塗一種香的油,能夠除炎熱。實際上呢,我們在這地方不太熱不會注意,不會注意噢!這個太陽太大的時候,我們這個燒傷皮膚的,那時候有一種油啊塗,塗了以後會保護它,會保護它,這樣。但是呢我們出家人這不可以,那個塗香不可以,這樣。所以只有一樣東西,欸,那個煩惱香啊,來保護那個熱惱就對了,不但可以啊,而且是隨順的。嗯,這樣!

p. 283

Someone who copies the outer appearance of being a renunciate but who has the jewel of ethical discipline is superior to others.
【雖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財者勝出餘人。】

這樣,雖然就算我們現在進一步,大家你出了家了,行相是一樣的,欸,儘管你行相一樣呀,但是你有具足這個戒財的話,你比別人要超勝。這個地方說明什麼?欸,喏!我 (p231) 們不要說:「哎呀,我這個比丘。」欸,要說我持這個比丘戒持得如何,清淨與否,這個才是真正判斷這個是否出家人的根本原則。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ays: Ethical discipline is the path of special attainment, achieves equality with those of compassionate nature, and has the highest nature of pure sublime wisdom. Free of flaws, it is called the best of ornaments.
【即前論云:「尸羅能得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

由於這個尸羅──戒,才能夠得到什麼?「殊勝道」,殊勝道。就是你要修──殊勝道這地方也就是大乘道,還從這上頭去的。由從這個,然後呢跟這個大悲性平等修。以這個為根本,然後呢,其他的一切「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這個戒不但是我們這樣,到最後那個智慧相應的徹底清淨,這個是它的特質。所以戒的自性本身跟智慧的本身,到最後是究竟圓滿的狀態,一樣的。那時候離一切過失,那個時候是真正的莊嚴,最微妙、最第一。

It is a pleasant fragrance throughout the three realms. And a lotion not prohibited for a renunciate. Even those who copy appropriate attire, if they have ethical discipline, will be superior to other human beings.
【遍薰三界悅意香,塗香不違出家眾,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是人中最超勝。」】

這個香遍薰三界,這個香塗在我們出家人身上,欸,不違背的。同樣地,就算同樣地出了家了,但是你能夠嚴持這個戒的話,這個是最最超勝,就是上面解釋的。又說:

Furthermore, other benefits arise from ethical discipline: although you do not speak flattering words and do not strive with great effort and hardship, you naturally gather immediately necessary resources; even without threats of force all beings pay homage to you; there is no casual talk about the lineage of your relatives, etc.; people who previously did not know you or help you are naturally kind to you; and deities and humans revere the dust of your footprint and carry away what they can get as an object of worship.
【又雖未說虛讚邪語,未以勤勇功力積集,所須資財任運而得,不以暴業而令怖畏, (p232) 然諸眾生悉皆禮敬,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然諸眾生自然慈愛,足跡之塵亦為天人恭敬頂戴,得者持去供為福田,此諸勝利悉由戒生。】

下面又說種種戒的好處。平常我們,現在這地方尤其是要想得到名聞、得到名稱的話,種種怎麼辦哪?用種種辦法作宣傳、作廣告。這個宣傳、廣告本身哪,這個「虛讚」,就是加油、加醬,加油、加醬,說知名度,現在拿世間的話來說,打知名度,就是這樣。欸,它現在不要用種種的宣傳噱頭的這種誇,然後因為這個虛的誇呀,所以說不正當的這種事情,你不要,你就可以得到大名稱。還有呢,不勤勇地積聚,這個努力,平常我們要得資財的話要好大的努力去賺錢,現在你不要很努力的話,你任運可以得到,這樣。

另外呢,就是如果在世間上面來說的話,要以「暴業」啊,那麼叫人家來怕你。這個暴業有兩種:一種呢,違背世間常規的,就是世間那種壞蛋,哎,他處處地方窮兇極惡的樣子,喔唷,你就見了就怕;順著世間的狀態的話,那就是威武的那種這個將軍。他不管是順、違世間是這樣,種種這是暴惡之業,有了這個你就害怕他。現在呢,我們出家人不用這個,欸,但是啊人人都恭敬禮拜,這我們看得見的。哦,世間的惡人,你看見他就躲得遠遠的,對吧!然後呢,世間的這種好人,你恭敬他,他最多站在你面前恭恭敬敬。可 (p233) 是一個出家的法師,比如像我們老和尚一樣,他向來就那麼慈悲,人人看見他不但歡喜親近,不但恭恭敬敬,趴在這個地上就給他老人家磕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欸,就這個道理。

「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但是啊眾生自然會慈愛,乃至於你足跡站的地方那個灰塵,天人跑過去都恭敬頂戴。反過來,我們也曉得一個破戒的人,如果你站在那裡的話,那個天人大鬼跑過去啊,就把它掃掉它:「這個破戒的人站在這個地方,哦,雖然他走掉了,那個足跡都不允許。」很多這種類似的公案。所以你可以看得出來,那個持戒、破戒之間,兩個差別差得太多、太多啊!你破了戒,他站在那裡,他固然是他莫奈何你,等到你一跑,他馬上把你足跡都掃得乾乾淨淨,就是這樣。然後呢你持戒的話,他站在那裡,他就繞著你,讚歎、恭敬、禮拜。你跑掉了以後,他把你站過的灰塵,他還請得去作供養,這是他的福田哦!啊!你看看啊,這個持戒的勝利是不得了啊!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tates:
【即前論云:】

上面說明,後面就引那個論證,我們就唸一遍就算了。

Even without speaking or undertaking hardship
【未曾出言未力集,】

(p234) 「未曾出言」就是講那個虛讚等等,「未力集」就是忙這個。

You gather immediate necessities and service.
【能攝所須諸資具,】

這個資具的話,有的是名聞,有的是利養。

Without threat all the world pays homage to you; You obtain power effortlessly and without toil.
【無怖世人悉敬禮,無功未集得自在。】

你不要以威猛去這樣去作,欸,人家都來恭敬你,人家都自然慈愛,都不要的。所以都不要用什麼很大的努力去集聚,你都得到了。

You are among those about whom it is improper to talk casually. Even all persons who you did not know previously, who have not helped you or done what you need, pay homage to you, a person with ethical discipline.
【非可說為諸親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無相識諸眾生,皆禮持戒勝士夫。】

的的確確!現在我們有太多人,啊,聽見了這個大法師,比如我們老和尚,乃至於沒見過,哎呀,他老遠跑得來,啊!就看見了一定要說,遇到那地方一定要跟那個老和尚去頂一下禮,就是這樣。

Excellent beings revere the dust blessed by your feet, touching their heads to it; deities and humans bow down to it, place it on the crowns of their heads, and carry away what they can get. Therefore, one who has ethical discipline is in the supreme lineage.
【足履吉祥諸塵土,頂戴接受諸天人,稽首禮拜得持供,故具尸羅為勝種」。】

你看,哪怕你地上站在那地方的灰塵,人家,哎呀,你站在那裡,人家來 (p235) 恭敬、頂禮,然後還拿去把那灰塵還去受持,所以這個戒是最殊勝的根本啊!

The wise who reflect well on these benefits and grave consequences must safeguard their ethical discipline.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功德過失應善守護。】

對了,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善巧地思惟它的好處啊!所以真正說來說去,我們這個地方才真正應該體會得到的。我現在發現啊,我們有的時候的確很愚癡,我們也常常是覺得自己覺得大人、大人了,我現在想想這個很有意思。那個對世間來說是大人,對佛法來說那真是幼稚。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一個很有趣的,我有一個親戚,應該說是一個表侄兒,那個時候,他這個家裡面的人,當然啦一個獨生子嘛,哎喲,要求他總是……。我這個表哥,他自己的地位什麼等等,都很不錯,所以自然希望他那個兒子克紹家業。他那個媽媽也是一樣的,啊!對那個子女逼得很厲害。結果有一天,他這個子女弄到後來他怎麼說?「我不念書了!」就是這樣。那麼我到他家裡面就談起來了以後,對啊,他這個固然,他在他的感受當中啊,他覺得這個媽媽、爸爸逼著他,好像是為了爸爸、媽媽,嗯,就是這樣,他就不念。欸,最近他自己長大了,唉呀,自己在懊悔啊!他現在在外國,哎呀,他自己一天要勞碌,一天要奔波,一天要忙這個、一天要忙這個。

我現在深深地感覺到,我到了我這個年齡也是一樣,出了家也是一樣。唉呀,往往感 (p236) 覺得,等到你真正一旦體會到的話,已經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嗎?來得及!它佛法就這麼妙,因為就世間來說只看一世的,佛法來說無限的,對不對?所以常常記著,為什麼我講前面那個布施一度最後這個略義特別強調:你呀,哪怕再晚,只要你一旦覺醒了以後,你那個時候心裡面那個種子說:「我一定要作、一定要作、一定要作、一定要作……。」咬緊牙關,哪怕開玩笑,你千萬不要說相反的話。那個種子種得越強烈,欸,將來方便。我自己覺得為什麼我不如你們,你們這麼從小就出家了,這麼努力;我中年,那就是我宿生沒有努力,就這樣。既然我宿生沒有努力,我現在老了,覺醒了,我現在拼命努力。哪怕我體力上面不如你們,但是心力上面,我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絕對不放鬆、絕對不馬虎。我到那個時候,欸,從小的時候這個心裡面現行就生起來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只有一個,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你第一個認識了正確了以後,心裡面所謂這個心理建設最重要,加強它,加強它!時時刻刻我絕對這個,把握著這個根本正確的因:「我要做到它!我要做到它!」一直力量什麼呢?就在這裡!你先把這個心理建設得很堅固的心猛利了,然後你去行持,再慢慢、慢慢,這就對了。這我們現在目前所能做得到的,應該做的,以及要求的,也就這些了!這個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 (p237) 說,「是故智者善思惟功德及過失」,然後呢好好守護。下面:

as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explains: Due to a craving for their own happiness, bodhisattvas will not compromise ethical disciplines, which must be protected.
【即如此論云:「菩薩應護諸尸羅;莫耽自樂而破壞。」】

這是我們學菩薩的人哪,菩薩是什麼?學覺者,要覺一切人的。這個是我們現在正要做的事情,他一定是努力地做這件事情,因為什麼?有了前面的認識嘛!所以他絕對不會什麼?耽自樂啊!他破壞的真正原因,為什麼?在這個難捨,為了自己求快樂。實際上呢他真正找到快樂了嗎?真的為了自己了嗎?錯了,錯了,所以叫作顛倒。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學,你真正學了以後你才發現:真正為你自己,真正為你求快樂,是要什麼?要去守護它呀,不要讓那個煩惱增長呀,這個才是哦!所以趁我們現在得到那個人身的時候,趕快努力哦!你不妨讓它稍微辛苦一點哪,它儘管弄得骨瘦如柴,欸,將來你要感謝它呀!反過來,你現在給它養得白白胖胖啊,到那時候你要鞭打它是來不及了。所以說,「莫耽自樂」,就破壞了尸羅,這個尸羅才是快樂的真正的因啊!

And also: Because you control yourself, you experience happiness; Because you have the ornament praised by the learned, you safeguard ethical discipline. As you bring to perfection all the trainings, rely on ethical discipline completely and without pride.
【又云:「得自在故恆受樂,智讚護戒妙莊嚴,圓滿具足諸學處,極圓無慢依尸羅。」】

你能夠得到種種自在,而一直永遠不斷地受快樂,這個因在哪裡呀?就在這個上頭,這個在上頭。那麼同樣的呢,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可以自由自在努力的 (p238) 時候,要趕快做這個事情。這個是真正有智慧,這個智慧說不顛倒、不把事情弄錯的,這個,稱讚這個,然後行為的時候行持這個,保護這個,這個才是真正我們的莊嚴啊!不管我們吃的、穿的、用的、名聞、利養,這個才是啊!我們一切時處努力。「讚」是嘴巴上面,「護」是行持上面,而根本上面就是我們對內在的認識,要把這個圓滿。

它下面有一個妙極了!「極圓無慢是依尸羅」,要作到絕對地圓滿,千萬不要一點點的馬虎。這個「慢」就是怠慢,這個慢啊,它有幾種意思在這個裡頭,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的,什麼啊?就是這個慢的行相永遠是隨著「我」轉的,這第一個。還有呢特別的有一個,當我們去行持的時候,做到了一點點直覺得:哎呀,我很得意!那個時候叫作增上慢,錯了!所以凡是我們修行的時候,得到了一點點的時候,得少為足的同時,又另一個行相就增上慢起來了──欸,這個不可以!換句話說,不能使一點點的得少為足,得到了一點更進、更進,越得到是越上進。反之,我們現在有了一點點的話,喔唷,自己覺得了不起看看別人不如的話,那就錯了!所以啊「無慢」,你能夠無慢就不得少為足,能夠不得少為足就能夠圓滿,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根本依處是尸羅,同時我們行持也是這個。

Moreover, after you have cleared away your mere fear of the miserable realms and your wish for the mere excellences of deities or humans, safeguard your ethical discipline for the sake of establishing all living beings in ethical discipline.
(p239) 【又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及唯希望人天盛事,當為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

現在我們這地方的行持的根本是什麼?大菩提心。所以啊,這不是為了單單怖畏惡趣啊,也不單單只是希望得到三界之內人天,乃至於不單單要求自己解脫呀,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圓滿的解脫。所以一切有情,都要得到這個妙尸羅。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tates: Whoever aspires to establish in pure ethical discipline, every living being in worlds beyond measure, and relies on ethical discipline to benefit the world, is said to bring ethical discipline to perfection.
【即前論云:「若欲安立無邊世一切有情於淨戒,為利世故修尸羅,說為尸羅到彼岸。】

喏,就這個了!為了使無量無邊一切世間有情都安住於淨戒,然後這個樣地利益世間而修習這個,這個叫作布施到彼岸(編者按:疑師口誤,應是尸羅到彼岸),到彼岸就是波羅蜜多,華文,翻成功我們中文就是這個意思。

Therefore, clear away fear of the miserable realms, and the wish for the marvels of kingdoms and high status; Safeguard a flawless ethical discipline, and depend on ethical discipline because you are striving for the welfare of the world.
【非畏惡趣希王位,乃願善趣諸圓滿,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

不是怕惡趣,不是求什麼好的果報,乃至於種種其他善趣的圓滿。其他善趣圓滿,就是三界之內的。我們真正唯一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好,這個是趣入修戒的方法。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