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87L6~P288L6

手抄頁/行: #16 P24L1~#16 P38L10

音檔起訖:   121B_1433~122A_0728

廣論時時聽:        

With respect to the faults of anger, the invisible faults are as follows.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tates: Any good deeds, such as generosity and worshipping the sugatas, you have collected over a thousand eons are all destroyed in one moment of anger.
(p24) 【◎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集施,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

經過一千劫布施等等集聚的那些─供養善逝等。啊!那是不得了的,親自供養佛。我們曉得佛法當中,我們佛教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一個人物,阿育王。阿育王,喔唷,了不起哦!在印度那是真是了不起。阿育王這個人家叫Asoka,在印度什麼地方,最有名、最好的東西拿這個……印度那個鈔票上面,印的那個東西就是阿育王那個標誌,三隻獅子。所以在他們的感受當中,這個阿育王在印度是無出其右的,無出其右的一個人物,在我們中國還很難找到這麼一個人欸!為什麼呀?他的文史、武功、德行三方面,都是足以為千古的人所景仰的。我們現在譬如說漢武帝、唐太宗,哎喲,武功很盛,但是他的德行也不一定特別怎麼樣,當然這種人的話有他的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這是我,實際上呢我也並沒有研究歷史,不敢隨便地衡量,可是我的感覺的的確確,喔!這印度的地位是無出其右的。

他為什麼感得這個果報?佛在世的時候,供他那麼什麼?一個沙,對不對?就在那個地方,哎呀,看見佛來了,造的那個什麼東西,好像……我記不住了,好像是捧了一捧沙 (p25) 不曉得怎麼樣,去供了這個佛一下,就感得這麼大的果報。現在呢,不是什麼開玩笑,不是捧一下哦!經過一千劫的時間,然後呢你所集的「供養善逝等」,供養佛陀等等,「此一切善行」,這麼大的功德,你只要發一次脾氣,摧壞掉了!啊,這麼嚴重法!

Aryaśūra formulated this exactly as it is presented in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The Play of Manjusri Sūtra》 mentions the destruction of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

哪!這樣。那個是上面這一位祖師說了錄在裡邊的。還有下面,這個是論,論下面還一個經,經上面怎麼說呀?喏!你這麼一發一次瞋心,就「百劫所積眾善」,這個裡邊所有積的各式各樣的善,就是發一次脾氣,那就摧毀掉了。經論上面都這麼說,又引:

and also Candrakīrti's 《Commentary on the "Middle Way"》 says that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of conditioning to the perfections of generosity and ethical discipline is destroyed even by the generation of just a momentary angry thought.
【《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剎那還是一下喔!生起這樣的這個瞋念來,就把百劫當中所修習的─看喔!下面這個非常嚴重哦!施、戒波羅蜜多,不是說普通的布施喔!他是修習的布施波羅蜜多,換句話說,他這個百劫當中修的是什麼?是菩薩行喔!我們請問現在我們這種布施、我們這持戒,有沒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菩提心相應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哦,他經過了一百劫這樣去修習,所集的「諸善」喔!這麼發剎那的瞋恚心─破壞掉了。這一點我們千萬不要把這文字唸過哦!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記在心裡面。

(p26) 當你了解了這個概念了以後,現在我們不但應該注意不要發脾氣,而且應該注意到,瞋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喔!所以平常我們見解特別強的人,動不動好歡喜跟人家爭論的人,千萬注意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一定是發脾氣瞋的,但是就因為那個見解擺在那地方,梗在那裡,動不動積在那裡,等一下,一下就發起來了。一發,害了!這麼個嚴重法哦!所以我們必定要深深地找到這個因所在,深深地找到這個因所在。那麼這個是講它這個壞善根這麼個厲害法,不過這下面有一個特別說明,說這麼個嚴重的摧毀的這個善根,這個瞋,是要瞋什麼樣的對象呢?所以

Concerning who or what the recipient of such destructive anger must be, some say that it must be bodhisattvas, while others assert that it is recipients in general. The former accords with the statement in the Commentary on the "Middle Way".
【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所說符合。】

說那麼這樣地嚴重的壞善根,發這個脾氣,是不是一般發一個脾氣就算呢?還是這個發的脾氣的對象有特定的呢?所以說,他瞋什麼樣的對象,那個「境」哪,就是所瞋的這個境界。嗯,有的嘛,說所瞋的這個對象一定是個菩薩;有的是說,不管,你只要發了脾氣,對任何人,這樣。那麼這個兩者當中,說前者,說瞋恚菩薩那個,是跟《入中論》說的符合的。

Therefore, a moments anger toward a conquerors' child destroys the virtue arising from generosity and ethical disciplin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

(p27) 因為在這個《入中論》上面有這麼一個說明,由於你瞋恚諸佛子—佛子的話一定是指菩薩—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百劫所修的這個施、戒之善,那麼一剎那,一剎那瞋恚一個菩薩的話就害了,就害了!實際上面呢,我們最近在讀《大寶積經》,《大寶積經》上面也特別指出這件事情來。所以最後那個迦葉尊者怎麼說:「對啊!這個事情這麼嚴重啊!但是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那麼為了這樣的起見哪,那不管是哪一個,我是絕對不能發脾氣。」他後面等一下還說:「這個境界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那就下面馬上就有了。所以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以!同時我們了解,它瞋恚波羅蜜的圓滿(編者按:疑師口誤,忍辱波羅蜜),它在什麼?在調伏我們自心,既然調伏我們自心的,我們管他對方是菩薩不是菩薩,對不對?修學佛法的,我們目的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地方所以強調這一點是說,萬一是個菩薩的話,唉!這麼個嚴重法。所以真正重要的話,不是在乎你避免那個過失啊!你一定要圓滿這個波羅蜜。所以我們必定要在這一點認識了以後,這個境界不管是哪一個,不管是哪一個都不能瞋。那麼繼續下去,

With respect to the person who gets angry,
【生恚之身者,】

剛才說你瞋的對象。現在呢,你自己本身是什麼個狀態,就是說發脾氣的這個人哪。

Candrakīrtis Explanation of the "Middle Way" Commentary says that if anger even by bodhisattvas destroys their roots of virtu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anger of non-bodhisattvas toward bodhisattvas does.
(p28) 【《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

喏!就是說對象是這個,然後呢發脾氣這個人的話呢?它這《入中論》上面解釋,說這個菩薩生了這個瞋尚且如此,何況是不是菩薩。前面已經說過了,百劫修集的什麼─施、戒波羅蜜多等喔!這個修施、戒等波羅蜜多一定是一個菩薩,不是普通人哦!對一個菩薩積了百劫,然後瞋恚一個菩薩的話,都壞掉了,何況我們現在呢!對這一點是特別注意呀,特別注意!如果說我們不在這裡,不住在這裡,那我們不談這個,本來是凡夫,本來我們就忙的,就是忙下地獄的事情,本來就是忙的六道輪迴的事情。現在我們有了覺醒,跑到這地方來,然後一觀照,啊!說菩薩都在那邊拼命地努力,我還是個凡夫,更要不曉得努力多少倍啊!這是我們平常經常應該策勵的。就算你沒有正式地修,你這個心當時提起來的話,那個就對了,那個就對了!然後呢把這個心繼續不斷地,時時刻刻把它增長、擴大它。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recipient of the anger is ascertained to be a bodhisattva or whether the perceived faults that cause the anger are real, the destruction of virtue is said nonetheless to be just as explained above [i.e., the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is lost.]
【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

這個,他就說明了。這個對象啊,是菩薩,不管你知道是不知道,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不行,一樣的。實際上呢,我們拿一個眼前說一個譬喻吧!譬如說,我丟掉 (p29) 一個東西,把那個東西丟掉了,或者是燒掉了,燒掉了就是燒掉了,絕不會說:「啊!我不知道。」不知道了,火裡邊還會這燒掉了以後它又現起來,會不會?當然不會。假定你隨便燒掉一樣東西沒關係,燒掉這張鈔票,哦,是一百萬磅的英鎊,對不起,你雖然不知道了,那就是沒有了,那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所以這個菩薩,是不是菩薩你知不知,不管!

還有呢,「見可瞋相隨實不實」,你看見他可瞋之相,不管它是實在的、不實在的。這話怎麼講?這話怎麼講,這個地方要特別地說一下。我們眼前常常有這種事情,有的時候自己心裡面的不對,看見那個境界是莫名其妙地自己就發脾氣,那換句話說,這可瞋相實際上並不實在,並不實在。這是我們剛才前面引的那個:喔!他有一位同修,他自己心裡面自己,他又自己不高興,隨隨便便就怪別人,怪這個、瞋這個,所以是不實在的。反過來,就是他真實狀態,他也不可以,因為菩薩要修的什麼?要修忍嘛!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實的都不可以瞋,何況是不實的呢?那不管實不實,你只要瞋,那個時候你的內心現起這個狀態,害了!害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壞善根」。

In general, for there to be destruction of the roots of virtue it is not required that the anger be toward bodhisattvas. The 《Compendium of Trainings》 states:
【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云:】

(p30) 上面說菩薩,實際上呢「總」─整個地來說,不一定一定要瞋菩薩,他也有根據的。下面這個論上面,

The text of the Arya-sarvāstivādins also says: The Bhagavan said, "Monks, consider a monk who makes a full prostration to a stūpa that contains a buddhas hair and nails and who has an attitude of faith."
"So be it, Revered One."
"Monks, this monk will experience reigns as a universal monarch a thousand times the number of grains of sand eighty-four-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ground his prostrate body covers—down to the disk of gold that supports the earth."
【「聖說一切有教中亦云,諸苾芻,見此苾芻以一切支禮髮爪塔,發淨心否。如是,大德。諸苾芻,隨此覆地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

p. 288

Then the venerable Upāli, who was located off to the side from where the Bhagavan was seated, bowed with hands joined respectfully and asked, "The Bhagavan has said that this monks roots of virtue are so great. O Bhagavan, how are those roots of virtue used up, diminished, erased, and extinguished?"
"Upāli, when such a sin as malice is done to fellow practitioners, it is like a wound or maiming. I cannot see its full impact. Upāli, this diminishes, erases, and extinguishes those great roots of virtue. Therefore, Upāli, if you would not feel malice toward a burned stump, what need to mention feeling that way toward a body with consciousness?"
【乃至「具壽鄔波離來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說此苾芻善根如是廣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我則不見有如是福,鄔波離,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

下面就引證這麼一段,在那個戒經上面有這麼一件事情。說這個佛帶了大家,說:「諸位苾芻,諸苾芻啊!你們看見沒有啊?」那個時候有一個苾芻在禮這個塔,禮這個塔。所以他「以一切支禮」那換句話說,這不是普通的一個小小的合掌、低頭,是五體投地的這樣,而是以清淨心這個地方禮。「你們看見嗎?」那麼說:「看見了,看見了。」於是世尊就說:「諸位啊,你看哪!他這樣的清淨心禮這個塔,他隨他所禮的這個……。」譬如說我們現在拜下去,拜下去的這麼一塊地,你拜的那個面積有多大,從你這 (p31) 個地方開始一直向下,一直向下八萬四千深度,表示這麼深,一直到金輪。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地什麼?下面是一個什麼,風輪、水輪、地輪、金輪,一個一個撐托起來。說從我們這裡下去,一直深到那個地方去,有這麼大的一塊土。這個不得了欸!譬如說我們現在這麼大一塊的面積,我們身體用大禮拜那種,像那個金山活佛那大禮拜,整個地「趴!」一下,五體撲在那個地下的,那多大?我們不要說這麼大,大禮拜,就像平常我們五體投地的拜的話,也這麼方方有幾尺嘛!然後那個幾尺的深度,哇!那個八萬四千踰繕那的話,我們算算看,它有三種,對吧!就四十里這個算的話,八萬乘一個四十,那麼八萬,八十萬,四、八,三百二十萬。

三百二十萬。哇!這三百二十萬里深的這麼一塊,然後呢把它磨成功沙子,那麼有一粒沙子,你就得到一個什麼?轉輪聖王的這個位子。就這麼、這樣地大的功德,這不得了的功德,這功德之大呀,不得了的!

下面「乃至」,下面一個「具壽」這個具字,你們改一改,它文字上面寫一個且。具壽,平常我們說長老、長老就是這個。那個鄔波離尊者跑到世尊面前,請問世尊說:「這一個比丘,他這麼樣地禮這個塔,這麼大的善根哪,是不是有可能這個善根,做了一點不好的事情,統統能夠損壞掉了呢?」那麼佛就告訴他:「是的。」什麼狀態啊?「於同梵行」,那就是我們同道當中,而做了什麼?犯了這個過患,「瘡患」。那麼它這個地方的瘡患指什麼?就是指瞋心。所以他下面說呀:「他只要一犯了這個瘡患,一害了這個瞋 (p36) 心哪!我就再不看見他那些福報,沒有了。」就這樣大的善根,由於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毛病、過失,就徹底地摧毀掉了。

所以世尊就警告說:「鄔波離啊,所以乃至於枯樹,」為什麼叫枯樹啊?那個樹還有派上用場,枯掉了以後,我們就摧枯拉朽,那簡直是不要說用、用不上,燒火都沒辦法的,那個枯掉的樹,你燒起火來都沒用的。「乃至於這樣一點用場都……沒有用場的東西,你都不能起一個損惱之心,何況是對於一般人哪─有識之身。」他那個地方,並沒有說菩薩、佛子,或者是梵行者,喏!這樣,他特別說明的。真正重要的就是,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你呀不要發脾氣,不要讓那個瞋恚生起現行。

下面特別解釋一下「壞善根」,壞善根。這個壞善根的解釋之前,我先要說明:平常我們讀經等等,往往就囫圇吞棗,嘎嘎嘎……唸過去了。這個論之真正好的地方,他把每一個地方,他有一個認真的說明;不但說明,而且還很深細地抉擇,抉擇的話,就是辨別得非常清楚。所以平常我們往往讀經覺得:哎呀,很懂!等到你一讀論的話,你發現啊原來你在門外,根本他到底說些什麼,完全不知道。所以我們真正要想修行的話,請問:你完全不知道你能修行嗎?當然不能!所以說種善根則可啊,真修行的話,那是非要學它的原因在這裡。所以他下面辨別這個斷善根是什麼,壞善根,前面已經講過了,曾經講過, (p37) 講到四力懺悔的時候,記得不記得?那麼現在這地方又辨明一下。

Some scholars' position: The meaning of destroying the roots of virtue is that in destroying the capacity of previous virtues to issue their effects speedily, you delay the issuance of their effects. So anger, for instance, will give its effect first, but it is certainly not the case that the seeds of the roots of virtue will not issue effects when they later meet with the requisite conditions, because, given that no mundane path can eliminate the seeds that are to be eliminated, 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an elimination of the seeds of the afflictions."
【壞善根義,有諸智者作如是說,摧壞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自生果,以世間道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

他為什麼要這麼辨呢?就是有些人會這樣說,而且這些人,還不是普通人喔─諸智者!這個情況在當年這個印度、西藏,乃至於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現在我們張眼一看哪,也立刻可以看得見,不要說眼前一般的人,只是做些文字功夫的;我們看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的的確確有的人哪,對這個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有的人對這個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我們這一些祖師大德,的的確確我們都很尊重、很恭敬,他也有成就,所以公認為祖師大德,這個什麼?智者。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是不是很明白!如果說確定不移的話,那麼彼此之間那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一定沒有什麼爭議,既然彼此有爭議,他說他、你說你,這個裡邊有問題,這樣。所以說這個本論哪,它每一個地方,辨別得非常深細,讓你對於真實的內涵是了無餘遺,那個時候你去如法行持的話,你不會出毛病,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知道的。所以這個智者兩個意思,這樣。

所以有的這些,這個祖師們他這麼說:什麼叫摧壞善根哪?就是說把你很快感果的 (p38) 功能,暫時不能感果。實際上呢造了這個以前的這個善業,這個業還在,只是說眼前先感得什麼?先感那個瞋恚之果,所以說「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這個先出生。而善根那個果呢?原來那個善根果只是「令果久遠」,不是說後面不生。所以他說非後面遇了緣─它還是會生的─不是後面遇了這個善緣不生果。他有理由的哦!下面說:「以世間道」,因為普通的世間道,是不能斷這個一切的有漏種子。所以這個有漏的這個煩惱種啊,它不能斷除,不能斷除,他是根據這個。既然世間有漏之法不能斷除那個種子,那個種子的話相當於現在我們說,造了一個善業有一個善種子,造了惡業有惡種子,所以這個瞋恚是個世間道,世間道是不能斷那個種子的。可是因為你瞋恚了以後,所以你那個瞋的果先生起,而本來所積的這個善根、這個種子啊,是暫時生不起來,只是使得這個果報久遠以後才起,這種說法。欸!現在呢,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