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333LL1~P335LL1

手抄頁/行: #18 P189L1~P204L3

音檔起訖:   142A_2325~142B_2151

廣論時時聽:        

The four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also comprise two categories:
(p189)【◎ 又四攝事可攝為二,】

這個四攝可分兩部份。

gathering disciples via material things and gathering disciples through the teaching.
【謂以財攝及以法攝。】

這個容易了解,先財、後法。

Giving material things is the first of the four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The remaining three of the four ways are included in the second, gathering disciples through the teaching.
【財施為初,餘三屬法,】

這個四攝又可以分為,那個布施當中的財施,可以說是第一個財攝,其他的屬於法攝。

Furthermore, this latter category includes the teaching of the objects of meditation, the teaching as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teaching of purifying oneself in practicing these two. The 《Ornament for the Mahāyāna Sūtras》 states: The four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are asserted as two ways of gathering: By material things and by the teaching, which means presenting the objects of meditation, etc.
【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

這個以法為所緣的,這個如法清淨之行,那麼這個就是法攝。說由上面這兩樣東西,財攝、法攝,以及所緣的法,總共地這兩個包含起來,總說上面的四攝。

p. 334

Moreover, these four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are the way all the bodhisattvas of the three times work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s, so it is the single path to travel.
【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

(p190)這同樣地,對自己調伏來說,三世一切菩薩是六度;對調伏利他來說,一切菩薩的共道是四攝。

The 《Ornament for the Mahāyāna Sūtras》 states:
All those who have gathered disciples,
Are gathering, or will gather them
Do so in this way; therefore, this is the path
For the maturation of living beings.
【如云:「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過去的菩薩已學、已攝,當來的菩薩當攝,現在的現攝,統統相同的,成熟有情就是這個辦法。

In general, then, though the bodhisattva deeds are limitless, the six perfections and the four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are their best summation.
【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

所以啊,菩薩的無邊要行的種種,他的整個的最主要圓滿的綱要,不外這個兩樣東西─六度、四攝。

For, bodhisattvas have just two tasks, the maturation of causal collections for their own buddhahood and the maturation of the mindstreams of living beings; they accomplish both of these through the perfections and the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

菩薩真正要作的就是:第一個成就自己,第二個利益他有情。那麼現在六度四攝呢,就把這兩件事情能夠圓滿地辦到。

Thus the 《Bodhisattva Levels》 also says: The perfections bring to complete maturation the buddha qualities you will have yourself. The ways to gather disciples bring all living beings to complete maturation. In sum, know these to be the active expression of a bodhisattva's virtuous qualities.
【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p191)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 】

引那個〈菩薩地〉的文。

Therefore, I have set forth in this section these two categories of practice. If you want to know them in more detail, look in the 《Bodhisattva Levels》.
【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現在這個地方呢,簡單地把那個綱要,把自利以及利他兩樣東西的內涵說明了,你要想詳細知道的話,那麼找〈菩薩地〉當中。實際上呢,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這個地方的確是把這個整個的大綱,綱骨認識,然後步步上去;當你真正上去的時候,真正行持的時候,那細則那個〈菩薩地〉當中說得很清楚。實際上真正要行持,單單那個《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還不夠,還要其他,廣學一切經論,那個時候你才會把這個六度四攝的……。至於說以我們眼前的這個,昨天已經說過了,假定說你的這個智慧狹小,照著這個綱要去做的話,絕對正確,也絕對沒問題。而且這個綱要、這個教授啊,如果你引申下去的話呢,的的確確跟這個無邊的經論,而且是無垢的經論,也完全相應,這點是我們要確定認識的。

我們繼續下去,上面已經說,說「此中略說」,這個上面「略說彼二」,那麼前面呢就是簡單地、總共地把這個四攝六度,「欲廣知」嘛,在〈菩薩地〉中尋求,已經說了,(p192)已經說明。還有一點要說明的,就是下面:

With respect to the way these practices are done during and after meditative equipoise,
【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

不管我們六度也好、四攝也好,在根本的時候,在後得的時候─什麼叫根本?什麼叫後得?先要說一下。這個本質上面,我們通常說根本智、後得智,從這個上面引申出來的,或者是……。然後根本智是什麼?就是拿我們修學菩薩、修學佛道,它一定要方便智慧兩樣資糧,共同並進而相輔相成。那麼真正說,根本定當中學的是什麼呢?就是把這個智慧─說一切事情的真相、共相,所謂真如、空。那麼然後呢,等到你出了定以後的話,然後是廣行方便。雖然廣行方便,因為你已經對這個世間的真相看清楚了,所以你不會隨著以前染污意識而轉,這樣,所以那個時候得到的叫後得智。

現在這個地方呢,是指說我們真正學的時候,是在定當中學的;然後在出定的時候,或者是下了座以後,那個時候該怎麼辦。定當中是正學,譬如說我們一心緣、觀這個,然後呢後面相應的繼續如何行法。這個地方講的根本、後得,不是講像後面說地上菩薩學的這個。

the 《Great Elder》 says: The deeds of bodhisattvas are the magnificent six perfections and so forth. The yogi arisen from meditative equipoise resolutely accomplishes the path of accumulation.
【如尊者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

The deeds of bodhisattvas are the magnificent six perfections and so forth. The yogi arisen from meditative equipoise resolutely accomplishes the path of accumulation.
【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

尊者告訴我們是「六波羅蜜等」,這個修菩薩的廣大行啊,在什麼?叫根本跟後得兩個,「瑜伽」就是定相應,堅固地修習資糧道。他「根本」就是在定中,然後呢「後」就是出定以後。那麼為什麼這個地方說不是講地上菩薩的呢?因為他在資糧道,在資糧道當中,還沒登地、還沒見道。但是的的確確也是,第一個比如說,我們從前面一樣東西都先一定哪,說學很多東西一定是在以定心相應的,乃至於我們剛開始。下面解釋:

Beginning bodhisattvas who have taken the vows of the conquerors' children and are on the path of accumulation practice only the six perfections, whether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or subsequent to it. They sustain some of the perfections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and others in the post-equipoise state.
【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

(p194)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了,說我們剛開始的初修業的這個修學菩薩,受了菩薩戒以後,那時候在資糧道當中。從剛開始學發菩提心,到發願心圓滿,這個是叫下品資糧位。有了願心,受行心,換句話說受菩薩戒開始,那就是中品資糧位。你的積聚了這個,有積聚的這個資糧,修菩薩行當中,就是廣行六度,行了六度以後,然後呢最後的話,你要如實了達一切法的特質─空性的話,那是上品資糧位,他詳細的在這裡沒有說明。那麼這些修的時候啊,不管是根本、後得,都不出這個。是啊,所以他告訴我們,故六度中有的嘛是根本定時所修,有的是後得時所修,這樣。

除了這一個情況以外,還有一點我們要特別說明的,前面這個分別是「一往」地說,還有後面這個是真正講的就是,那特別指根本在定當中修習什麼,後得修習什麼,這兩者如何配合。下面說:

Some aspects of meditative serenity (which is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some aspects of insight (which is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are cultivated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謂靜慮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毘缽舍那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

哪!止、觀,不是全部哦,一分哦,那是根本定當中所修。

whereas some other aspects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are sustained in the post-equipoise state, along with the first three perfections.
【前三波羅蜜及靜慮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

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這個三樣東西,這個三個東西是後得;還有呢般若,止跟(p195)觀兩樣東西的一分,也是在後得當中修。

Joyous perseverance occurs in both the meditative equipoise and post-equipoise states,
【精進俱通根本後得,】

精進這個一件事情啊,不管在定當中,出定、入定都要精進。

while one type of patience—certain aspects of the patience of certitude about the profound teachings—also occurs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

忍有三部分:一個就是耐怨害忍,一個是安受苦忍,平常我們叫生忍,法忍,還有一個叫諦察法忍,對這個法的深入的觀察,這個是定當中修的。那麼然後出來了以後,針對著事、針對著人,受種種的人所加在你身上的苦、法所受的苦,那是後得時修的,那這個地方分得清清楚楚。

The Great Elder says:
During periods after rising from meditative equipoise,
Cultivate the view that all things
Are like a magician's illusions, as in the eight similes.
Thereby emphasize in post-meditative thought
Purification and the training in method.
During periods of meditative equipoise
Continually condition yourself to
Serenity and insight in equal measure.
【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時,徧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淨後分別。應正學方便,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

「起根本定」,從根本定起,那麼「徧觀一切法」。這個時候啊,看一切法「修幻等八喻」,平常我們說如幻、如化、如化城、如乾闥婆城、如什麼……那麼這一個能夠來淨除以後─要平常在根本定當中,我們這樣去觀察,觀察了以後,然後起來的時候,(p196)就照我們所觀察的再運用在當中。啊!那時候你就不會為它所蒙蔽,因為你了解這些事情不是實有自性,而是如幻如化,這是緣起性空,你能夠淨化你的執著。這一個認……所以應該正式去學習這些東西。那麼這個這樣的根本定、後得定經常努力常時修學的話,於是呢,於是我們能夠在根本後得當中,一一如理如量地上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慢慢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上進。

When bodhisattvas whose minds are untrained in such marvelous but difficult deeds hear of them, they feel distressed. Although they are unable to practice such things at first, they come to understand them and then to intimately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m as objects of aspiration. Later they engage in them spontaneously without any strain. Thus, familiarization i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

這一點,說這個由於我們以前沒有修學過,像上面告訴我們的。的的確確上面告訴我們不管是自調也好、調伏別人也好,哇!這的的確確好不簡單,非常難的。欸,不要說叫我們去做,聽見了我們就害怕。那個時候怎麼辦呢?我們應該這樣地思惟:說任何一個佛,他最初修的時候也跟我們一樣的呀!這個佛先是在因地當中修菩薩行,這個因地當中菩薩行,就是我們現在嘛,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啊!而先了解了,哦,這個真實的內容,像前面所說的,那麼了解了以後,然後呢把所了解的,作為他所期望、祈求的這個,所謂他的願望所在;照著他的願望,照著為了達成願望的種種善巧方便,這樣地一步一步(p197)去修。然後呢,經過了這樣地修習以後的話,就自然而然是「不待功用能任運」哪,就能夠做了!

所以能夠這樣完成的是最主要的什麼?就由於串習。這個「串習」兩個字,這地方的特別,我覺得很歡喜,剛開始我很不習慣,現在慢慢地……。就是這個習慣哪,不斷、不斷、不斷地串起來,一連串地、不斷地你去做。這我們眼前都是這樣,任何一個人,你能夠不斷地這樣去做的話,自然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所以我們前面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眼前我們所有的一切,沒有一個例外的,無不是由這個串習而成。因為我們串習了以前那一套,所以現在新的來的話,我們覺得不習慣。這個主要的,不在習慣不習慣,而我們不了解啊,這一個是由串習而成,然後自己執著得很,那個是他的毛病所在。所以真正可怕的是無明、是無知,你只要有了正知見,你了解了這個真相以後,你才發現原來這個東西也不是天生如此,原來只是一個習慣。而且這個習慣,眼前你雖然覺得好啊,卻是帶給我們是無比的痛苦!

由於這樣正確的認識,然後的話呢,來告訴你怎麼樣才是好的。你有了這個認識以後,自然而然啟發我們願望說:啊!我要求的是這一個。然後為了要求這一個,所以他啟發這個願望,所以一定說,那你這樣做有什麼殊勝的好處,如果不這樣做,像原來這樣,(p198)有什麼嚴重的禍患。然後以這個心裡面哪,進一步告訴我們:哪!那怎麼個做法,怎麼個學法。了解了,依次去做的話,欸!從慢慢地輕而易舉,到最後成就了。

就像我們現在念書,那是一口氣要把大學念完,一直到了這個二、三十歲的年齡,哎呀!那簡直是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每個人這麼過來的,怎麼呢?那就是從小的時候,欸,自己也就那麼從幼稚園開始,「來來來,去去去,小貓跳,小狗叫」,欸,滿開心呀!這麼一來,等到現在的話,就好像輕而易舉成功了,所以沒有一個事情不是如此的!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串習是非常重要,這最重要的!同時也說明了我們眼前,不是說聽懂,哎呀,覺得好歡喜,懂了!不是喔!那個時候聽懂了,正是要策勵自己,怎麼樣一步、一步照著去做;然後呢養成功這個習慣,然後呢等到你習慣了,一連串恆時行持下去的話,「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我們眼前太多的事情,就是這個樣的,比如講話,從來沒有說想一想我再講,你自然而然在任何情況之下,開口就是。但是反過來,叫你學那個日語、英語,哎呀,就算你學了半天,想了個半天哪,還不行,對不對?那我們眼前太多的事情都是,都是任運而轉,為什麼啊?哪!串習而成了。所以你如果能夠真正這樣去做的話,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修行也是如此。

(p199)假定我們剛開始覺得難的話,那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你了解了這個道理,自然而然這個難的概念就擋不住你了!是啊,而真正擋住我們的是什麼啊?就是無知,自己還覺得陷在這個習慣當中,「哎呀!這樣不行啊,那樣不行啊!」對不起,那是再簡單的事情啊,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我們務必要知道這一個。真正的難關是不在外面的難不難哪,而在我們自己內心的認識不認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始終問題中心在這裡。下面:

for if these bodhisattvas recognized their inability to actually engage in such deeds and then gave up on even the familiarization conducive to training the mind in them, they would greatly delay reaching the pure path.
【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

反之,如果你眼前看見不能做,而不去做、不去修,他下面說「全不修心」,修從哪裡修啊?欸,就從─哪!說得清清楚楚,從你的心理上。對不起,你如果這樣的話,「極稽留」,停在那個地方,停在那個地方,完全停在那個地方!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前面在精進一度上面特別說明,如果你走了這條路而不能上進,乃至於退怯的話,那比不走還壞。因為為什麼呀?兩頭俱失,你不走這條路,你本來可以做別的事情啊!現在你走了這條路,結果呢你也沒成功,也退失了,這一件事情固不成功,那一件事情不是也失壞了嗎?

同樣地我們現在學這個也是一樣,出家也是一樣。你現在跑得來出家,真正的內容是(p200)幹什麼啊?你沒做,結果呢,在家的事情你也沒有做。別看我們現在這裡,哎呀,一切坐享其成,這個不是坐享其成喔!這是因為我們往業有這個業因,所以感得的果報。現在你白白地浪費掉了以後,而你沒有積一點跟它相應的話,下面還起來,這個可可怕喔,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喔!所以如果這條路不能走的話─是為什麼佛世的時候一再說,哎呀,我現在條件不夠啊,等到我回去條件夠了再來,千萬要注意喔!這個地方講的「稽留」,只是停在那裡慢一點,這是只就時間來講哦,他並沒有說停在這裡慢的時間,你在幹些什麼,這個是我們內心上要警惕的喔!停在這裡不是在那裡睡大覺、享福,喔唷,停在這裡是受地獄的煎熬喔,要常常把這個事情擺在這裡。

實際我也有感覺,我剛開始的時候啊,總覺得跑到那裡好像不大習慣,做不來,心裡面哪……常常這樣。後來,所以這個善知識啊真重要,就因為了解了這個。是嘛,沒錯嘛,「困難不應退,皆依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對呀,我去做!這個腦筋轉不過來,我就這麼胡思亂想去想,想、想、想、想,腦筋會動了,然後你會動了,進一步才把錯的改成正的。身體的行為也是如此啊!本來站在那裡就癡癡呆呆,不曉得做些什麼。欸,然後就叫你做,或者逼著你所謂去摸,摸了半天,慢慢、慢慢地自然就習慣。到後來,你有了這個東西,你一看曉得:啊!從那裡開始做起,我們眼前沒有一個事情例外(p201)的。而我深深了解,真正重要的就是什麼?這個心理!所以始終注意,如果說你在心理上面不從現在開始努力的話,你總覺得:哎呀,現在反正輕輕鬆鬆躲在後頭。結果真正害了自己,真正害了自己!

p. 335

《The Praise of Infinite Qualities》 says:
Deeds that hurt the worldly even to hear about
And that even you did not undertake for a long time
You accustomed yourself to, so in time they became spontaneous.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good qualities without familiarization.
【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

假定說這個聽見了這些法:喔唷,這個法這麼難做啊,教大家害怕呀!這樣的情況啊,這一個方法,對於這一個方法,這個如果說你停在這裡的話,那麼也不會能夠真正地成就。但是呢,現在不!只要能夠如理如法地去練習,開始行,做久了以後呀,欸,任運地能夠,「任運」就是自然而然地,到最後乃至於不要用功力,那就可以都做。所以一切的功德呀,一定要什麼?要修習,如果你不修習的話,它絕不可能成就!

Those who have taken the bodhisattva vows have no choice but to learn the bodhisattva deeds.
【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

這一點很清楚、很明白!你真正學菩薩,受菩薩戒的時候啊,絕對沒有方法,說我不學這個就可以,天下絕沒有這樣的事情,絕沒有這樣的事情!

But even those who have not adopted the engaged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its ritual strive to inculcate a desire to learn the deeds,
【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

(p202)最後一句話。那也許我們說:「那反正你受了這個行心,當然要行了;你沒有受行心的話,你可以不要受啊!」嘿,是,問題是說,你要不要脫苦啊?你要不要究竟圓滿哪?要究竟圓滿,照著這個次第來。所以受了行心固然非要學不可,在沒有受行心之前的方便是什麼?先受願心。那個受了願心以後,是,先不要你馬上做這個難行的事情,而努力幹什麼?努力策勵自己─我要學!這個有殊勝的好處,如果不學,有特別嚴重的禍害,然後這個內心有強力的欲學這樣的菩薩行的這種心理。

thus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m. Then, when they take the vows, their vows will be extremely stable, so make an effort to do this.
【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次受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

你能夠把這個要想學的心,經過前面這個善巧策勵,那個時候啊,你就勇悍之心,以及好樂之心生起來了。那時候就不再像以前:「哎喲,我看了就怕!」而反過來,叫你不做啊,你心裡覺得「喔唷!有這麼大的好處,這不讓我去啊!」那個時候啊,你再去受的話,那個是受了以後,就行持就很紮實、很堅固。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地遵循著這個次第,看各人自己的條件─下慧從下修起,中慧從中上來,上慧一步跨上。那麼現在這個次第呢,已經把下、中、上,從道前基礎開始,一一說完。

From among the stages of the path for persons of great capacity, this conclude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tages of the path for training in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for learning the deeds of the conquerors' children in general.
【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p203)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慢慢、慢慢地都說完了,從學願心開始,以及行心、行心的綱要,所謂總學。再下面呢,是別學,特別地學。

為什麼別學呢?因為這個兩樣東西,這個所以說內容比較深廣,而整個地修學,前面都是方便,真正的方便哪……換句話說這個前面的準備,都是為了什麼?為了止觀。而一切佛法,世間、出世間的一切的好處,一切功德,都是止觀兩樣之果。所以把這個共道當中,簡單扼要地說明了以後,最後對於止觀這個兩個內容啊,又來特別地說明一下,詳細地說明一下。

不過呢,因為這個要真正學止觀,後面詳細地、個別地說明這個深廣的內容,的的確確是照著這個次第。所以這個次第呀,它不但是講,而且是要行的次第。再講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了解;我們了解,也實際上呢也是行的初步。所以假定說你前面那個基礎沒有建立的話,後面那個基礎不要說做、做不到,了解也不一定能夠了解。那麼依目前我們的情況來說的話,的的確確我們極大部分,是了解都不一定夠,所以《廣論》上面那個止觀暫時擱在那裡,等到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來學它。

但是因為這個畢竟是佛法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別學部分,就是特別的止觀的內涵(p204)特質,用《略論》。《略論》還是宗喀巴大師寫的,就是比它……拿那個綱要來說明。那麼這個在哪裡呢?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