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6月
 
 
 
 
1
3
6
10
17
20
24
25
27
29
 
 

    第二支並解名義

《事鈔》云:『問曰:既知二戒請解其名』《資持釋》云:『結前生後總問三名』

現在瞭解了曉得兩個它的內涵是什麼呢?三名者,作及無作是別名,戒即通名共為三也。前面說只有立二現在這個地方要還有一樣東西總問三名,這個叫什麼?如果我們總的來說叫戒,戒的內涵叫做作戒無作戒,這個怕大家有誤解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提一下。

事鈔續云:『答云:所言作者。如陶家輪動轉之時、名之為作。 故雜心云。作者、身、動身方便。』《資持釋》云:『作即方便構造為義。陶家謂土作家。輪即範土為胚器之車、運之則轉、故以喻焉。 四大質體名報色、從緣動作名方便。報起方便、方便依報、二法相假、不一不。但言報未必是方便、言方便其必具報。今以輪木喻報質、輪動喻方便、即名其動以為作耳。 故下引證。身及動身對喻可解。』

這個先把下面資持的解釋,作就是造作,這個造作就是以種種的方法去做那件事情,陶家就是做陶器的我們的陶器呀!瓷器呀!這個陶器瓷器怎麼做的呢?古代呀!不曉得你們看見過沒有它上面有一個木頭的輪子,然後它就把那個土放在那個輪子上面,放在上面去轉轉了以後它就能夠把它做好,我想這個東西大概一般人都沒看見過,不過說你們如果到那個工廠去,看見那個車床你們就曉得了,你要做的東西一定放在那個桌上面讓它轉,轉了以後,那個車刀一轉的話,它就車的很均勻,比如說這個上面不是有兩個圓圓的東西,如果說你用雕刻的話,你沒辦法做的這麼光潤對吧?那怎麼做的呢?它就是一個木頭,本來四四方方的一個木頭,兩頭在那個桌上面在那邊轉,它有一個車刀,車刀一車的話,轉的非常的圓,你們去參觀一下就曉得了,那麼這個比如說木頭金屬等等,當然如果說你們學工的在工廠裡邊,或者什麼那就完全曉得。現在那個陶器也是如此,以前古代現在大概不大有了,現在我們還看得見的那個紅瓦,那個紅瓦怎麼做的呢?紅瓦它就是把那個土切成一個薄片,下面一個轉的東西,把那個薄片都圍在那個上頭,圍在上頭,那個腳一踩,咕嚕咕嚕一轉,一轉外面有個東西防著,多出來的東西就把它削掉了,然後薄的地方它就補滿了,裡面的好好地放在那個地方,曬曬乾一拍就變成四塊瓦片,我看見這個蠻好玩的,所以這個陶家,也就是做陶器的那些人,輪子就是範土,把那個土成胚器的這個車,接著那個車輪子讓它轉,這是舉個比喻,這個土經過了這樣的轉的話,就變成我們要的陶器。

現在我們這個身心,經過了這樣的作法的話,也得到了我們要的結果,這是個比喻,下面四大質體名報色,然後拿我們這個身體,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身體了從緣動作,這個動作有外面的種種的原因,叫做從緣動作,叫做方便,這個從我們身體上面起的方便,那個方便一定依著我們的身體,這個二法相假,這個動作本身一定依靠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去動作,說不一不異,這些道理也不必去細談,但是文字我們瞭解所以言報,單單講那個報不一定是方便,換句話說,現在我這個身體,身體坐在那個地方沒動啊,所以不一定是報,但是當你談方便就是動作,這個動作一定是在身體上面,所以言方便必具報,這個動作一定在身體上動的,今以輪木喻報質輪動喻方便,這個是比喻當中,說這個輪的動作叫做作,那麼這個比喻也就是說,我們去受戒的時候,要去禮拜要去說明,這個禮拜說明等等,都是用我們這個身體報體的,所以這個比喻的意思是這樣,故下引證身及動身對喻可解,這個身及身體的動作,身就是報體,動身就是這個作,再看事鈔什麼是作?這個地方是解釋作跟無作,這個作就像做陶器的那些人轉動那個機器,這樣去做這個比喻什麼?就是比喻我們現在運用動作我們那個身體這個叫做作,非常簡單。

事鈔續云:『言無作者,一發續現,始末恆有,四心三性,不藉緣辦。 故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是法隨生,故名無作。 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

我想這個都是比較麻煩的,為了大家容易瞭解起見,我試一試反過來噢!先把事鈔解釋一下,解釋了瞭解了這個內涵,再去看下面的,說不定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後面有很多對我們感受上面的很累贅,諸位也不一定深細的去研究,所以我現在單單把行事鈔裡邊的內涵解釋一下,那麼後面的文字隨分的消一下文就行,前面已經把作解釋過了,現在解釋這個無作,這個無作的內涵是什麼?第一個叫一發續現,什麼叫做一發?就是前面這個作,作完了以後,它就發起現起了,現起了以後,它永遠永遠,所以說會在這個地方,實際上這個情況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受戒的時候,你如果如法如理去求去受。

南山律在家備覽 30B

你如果如法如理去求去受,從請師開始,迎聖供養懺悔這些,諸位也許受過戒,也許只受三歸,這個大家都瞭解,都叫作,作完了以後謝了,但是作完了以後,內心當中就會留下一種影響力量,這個戒能夠防非止惡的影響力量,這個叫做無作,現在這個無作就是這個,一旦發起了以後,它會繼續的現起,而且這個現起是什麼?始末恆有,一旦現起了以後,從開始一直到最後,這個最後指什麼?如果我們受戒,皈依的話通常說盡形壽,當三皈結束了以後那個是始,然後盡形壽,你一直繼續下去到這一生壽命盡,這個是末。這個無作從開始到這一生永遠有,這個第二個。什麼叫四心三性?四心的話,就是說這個戒是對我們什麼來說?對我們的身心來說的。而身心方面,這個色本身那個無所謂,真正造這個業的話是用那個身體,可是最主要的造業當中的善惡等等,主要的決定在什麼?決定在我們的心法上頭,心法是什麼?色受想行識,這個色法是另外一個,心法呢,受想行識,這個四個法是心法,所以叫四心,現在這個無作戒體在不管是哪一心當中它都有,三性呢?善心、惡心、無記心,這個也都有,作一定是善的,作一定是善的,造作的時候一定是善的,要嘛虛假的,在那裡拜呀,拜了半天,心裡面胡思亂想,對不起,你根本得不到這個戒體,得不到戒體的話當然不談了,得到,如果得到的話,一定全心全意面對著佛像,面對著自己規戒的師父,然後一心說,我從此以後要改惡修善,這一定是善的,所以不但是惡法不可能,無記也不可能,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那就不一樣了,善固然是有,無記也有,惡也有,那麼為什麼無作的惡也有?這個下面會解釋。

換句話說,你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這個心情一直在轉變當中,當惡的境況現起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力量,嘿!不可以!不可以!所以為什麼不可以,表示這個境界是惡的,對不對?所以這個無作,它四心三性而且不假緣辦,這個作一定要種種條件的,噢!到這個佛堂、對這個師父,他怎麼辦,那個無作,它不需要任何東西,它內心當中就存在這個,它永遠在。我們戒容或沒有得到,可是這個業本身我們人人都有,沒有一個人免得了,然後內心當中對境的時候,現起是不是這樣?一旦生起了以後,它永遠存在,然後事事自衝,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也不假緣辦,是不是這樣?對!就是這個。不過現在這個地方,這個無作是專門解律儀來說的,對於這個跟戒相應的這個業體叫作無作,所以無作是業體當中的一種,那我們在這裡瞭解它。

故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識、是法隨生、故名無作。

《雜心》也是論,告訴我們身動滅已,這個身動就是作,作完了以後,與餘識俱,跟其他的識永遠相應,是法隨生這個法什麼法?就是無作戒體跟著生,這個叫做無作,這個是《雜心》上面的。

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

《成實論》上面有專門一品叫無作品,這個無作品當中生起來以後,說因心生罪福,那麼生起來了以後,這個是睡眠悶等是時常生,不管你睡著了,或者是其他的情況之下,完全是昏過去了,在一切時處,它永遠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叫做無作,那麼這個是第二個解釋無作。   下面   

《資持釋》云:『一發者一猶始也、此句明業體初成、即三法竟第一剎那與作俱圓 ,是體發也。作戒既謝,無作獨存相繼不絕,故云續現。』   

什麼是一發?現在我們這樣的解釋倒是比較輕鬆一點,就是前面的一發續現,什麼叫一發?一就是開始,這句話就是說這個業體,無作這個業體剛剛開始成就的時候,這個成就是什麼時候呢?三法竟。哪三法?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盡形壽為一分二分,那個隨個人的量或滿分優婆塞,如來至正等正覺是我世尊,這是第一個,然後第二個、第三個,通常我們稱為三番羯磨,當那個三番羯磨一結束,下面緊跟著的一剎那,那個時候與作俱圓,這個作圓滿了。作圓滿的時候這個無作本身也圓滿了,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戒體是發生的時候,所以這個一發就是指這一個,那麼這個圓滿的時候是作戒已經謝往了、謝落了。這個時候謝往了謝落了,就沒有了,無作獨存,這個時候就是這個無作單獨存在,而且相續不絕,它永遠,只要能領之心沒有破壞,這個能領的心永遠是相生相續的,它也永遠存在,這是我們瞭解的。故云續現,告訴我們這個狀態,這個續現是這樣。   

『始即上句一發之時末即是終、謂命終捨也、雖通四捨且約常途故餘三不舉。此句明業體久長也。』   

上面說一發續現以後始末恆有,這個始就是一開始,末是最末了,這個末了這個地方叫命終,命終戒也就捨掉了,實際上這個捨是不是單單命終?不是!還有其他,還有四種條件之下這個戒就捨掉了,所以說雖通四捨,但是一般來說的話到了死才捨,這個其他的三樣東西並不是經常有的所以它不說,實際上包含在裡頭的所以餘三不舉,那個這句話特別說明業體是長久下去的,這一段解釋這個,說到這裡這個四捨也在這個地方說一下,就是說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在什麼情況之下會捨棄?這裡已經告訴我們你受的時候你說盡形壽,既然你立的誓要盡形盡壽,當那個形壽結束的時候,當然跟你所原來的立的誓像那個契約一樣到期了,當然滿了,那麼這是一個另外還有三樣呢?這個地方說一下,第一個捨戒,受完了以後你覺得,對不起,我現在有困難,或者有種種的原因說要捨掉它,說捨戒的時候那就捨掉了。第二個犯了重戒,破壞了戒體,那自然就捨掉了,這個犯戒不是說輕重不一樣噢!犯的輕的戒的話,對那個戒有損傷,它並沒有捨,重戒的話,整個就毀掉了。以五戒來說,平常我們不殺戒容易持,不妄戒很難持,這個妄戒有輕有重,輕的妄語戒,只是對這個妄語戒有損,但是不會毀,不毀就不捨,什麼是重的妄語戒呢?它有一個特別的說,我證了羅漢果了,我見到了什麼了,這個叫大妄語,絕對不可以,你沒有!未得謂得,這個聖法來說,你沒得到,自己騙人那一定是!那是非常可怕,如果這種情況之下捨掉的話,你不受戒不一定墮落地獄,受了戒一定墮落而且墮落的一定是非常嚴重的,這是非常可怕的。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這個輕重後面會詳細說,因為犯了重戒而失體。第三呢,二形生。什麼叫二形生?這個生,男女兩性有別,有一種人就很奇怪。他有兩個性器官,當這個生起來了以後,這個不能。凡是這種人都不行,所以這個是四種。第一個捨戒,第二個犯了重戒,第三個就是二形,這個就是男性他有這個女性的這個跡象生起,女性有男性的,這個自然的就捨戒。最後一個死,一般的來說,就是死是通途常規。   

『四心者通舉四陰,三性者別示行陰,三陰唯無記,行陰通三性故此句顯非心也。』   

上面告訴我們無作一發續現始末恆有,第三句是四心三性是指什麼?四心通舉四陰,通常我們說五蘊,另外一個名字叫五陰,哪五陰?色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其它的四陰,所以實際上這就是四種。三性呢,也就是善惡無記。在這個四心三性當中,其它的色受想本身都是無記心的,沒有善惡可說,四陰當中的行陰,或者行蘊的話,通於善惡無記,所以說三陰只有無記,那麼這個只有行陰有三性,三性是什麼?善惡無記,這句是什麼意思?這一句說這個無作體非心不是心法,最後下句,不藉緣辦是什麼意思?   

下句正示無作義也。   

為什麼叫無作?作一定要借重種種的行為動作,現在這個無作,不要假借任何的外緣,所以叫作無作,所以這一句話,正示正說明為什麼叫它無作的意義。

『若翻對作解,初句反前即謝也,次句反一念也,第三句反善行心也,第四句反緣構也。』   

那個上面的四句是剛才這種解釋,現在這個無作,另外一個角度,這個無作對著作互相來對比一下,所以說反對作來解釋這個無作的內涵,第一句話說,一發續現這個是無作,作呢!不是!一發發了以後就謝往,發了以後一謝你沒有了,而這個無作一發了以後呢!續現!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發完了以後停止了沒有了,一個一發完了以後永遠繼續存在,所以這兩個不一樣這是第一句,第二句次句反一念也,這個是續現始末恆有,無作始末恆有,作是什麼?當下一念這個不一樣,第三反善行心也,這個作一定限於善心當中,作戒一定在善心當中,現在的無作呢!四心三性!在任何情況之下一直有所以它說又不一樣,第四句呢!就是不假緣辦,無作是不假緣辦的,那個作一定要緣才能夠成就的,這個是把作跟無作相對的來解釋。故雜心云等等。

故下引證有二。雜心中。

那麼現在呢!它引證,引證什麼?一個引《雜心論》,一個是引《成實論》,

『初句躡前作謝生起無作,餘識即四心,後心望前作心故云餘也,俱即同時,是法即無作,隨生謂任運起也。』

這個引證當中就是先雜心云,它第一句,身動滅已,這個是躡前作謝,緊跟著把前面這句話重新說一下,那麼這個時候生起無作,滅完了以後無作生起來了,這個無作是什麼?與餘識俱,為什麼叫餘識?是說生起的無作,餘識是四心,下面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前面的那個一定是善心,後面的不管四心當中這個跟第一念的善心來說是其餘的,不是它自己,所以叫後心望前作心故云餘也。這個說明,俱即同時,說後來這個無作,跟其它的心永遠同時俱足,所以與餘識同時一直在,那麼是法隨生,這個順著什麼呢?作完了以後,隨著這個作而生起的,這個法是什麼呢?就是無作。而這個是任運而起的,所以任運的話不要再作。

『成論中,通明業理,非局戒也。』

實際上《成實論》當中說因心生罪福,它不但是戒,其它的也是這個樣,這個由心生的這個罪福不單單是戒,如果是戒的話,一定是福不會是罪,所以成論上這個無作的話,就是它並不是講那個無作的戒體,就是無作的這個心裡的形相,就是這個狀態,它不要經過作的,只要這個業體存在那麼後面哪怕睡覺了,它繼續的會影響流演下去,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並不是說現在我們好像沒有做壞事睡著了,假如你睡著之前,你是緣著這個惡法,對不起,這個惡法的勢力一直在,因為這個惡法的勢力一直在,將來你一定會進入這個惡道去,反過來,現在你受了戒了,然後前面緣著善念,到那時候你睡著了,乃至於昏過去了,因為這個善念還在,所以它那個影響繼續會向前流,如果是得到了戒,這個是跟法界相應的善的話,那當然它有無量的功德在,《成實論》上面特別說明這一個,所以它說業的道理是通明這個業的道理,通徒常規整個說明業的道理,不僅僅限在戒當中,關於這一部份在《廣論》上面前面已經說過了業的行相,大家如果這個瞭解,這個地方不必解釋也清楚,

因心者示現從作發也,

說成論上面這個無作品說這個無作是什麼?因心因心是為什麼?一定從前面的作而生而現起的,

生罪福生就是發,罪福即善惡無作,文舉無記,等取餘心。

那麼包括其他的所以說舉什麼?睡眠等等的話,那就是說還有其他的,這個不要經過作的所以叫做無作,那這一部分就是引證,不管是雜心論,不管是成實論,它說明。

一發續現等文,初學難解,今據後第五項,先後相生文義,列表如下,以資參考 今文云無作者即表中所謂形俱無作也。
如登壇後 作戒 生(未竟)
無作戒 作俱無作 隨作生(未竟)
形俱無作 因成未現(潛發)
三法竟第一剎那(初一) 作戒 圓滿
無作戒 作俱無作 圓滿
形俱無作 圓滿(示現)
第二剎那(第二念) 作戒
無作戒 作俱無作 隨作謝
形俱無作 獨存

弘一大師在這個地方註明,剛才那一段話,剛開始學的人的確很難懂,我想我在那裡花了很大的精神,大家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真正如果清楚一點的應該可以懂,否則極大部分的,在那裡還是糊里糊塗,那沒關係,所以它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深入,一步一步的深入,後面關於這一部份作跟無作,還有很詳細的說明,我們只要在這個地方先有一個認識先有了概念,然後再繼續下去的話就很清楚了,否則突然之間,把那個真正的重心說出來的話,我們真是聽起來像個天書一樣,不曉得說些什麼!反過來說,如果諸位對這個《廣論》上面業的部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到時候聽起來就很清楚很明白。

所以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在前面我們學《廣論》的時候,說一切都是業來決定,業決定的時候它有三種行相,一個是異熟,一個是等流,一個叫增上。異熟就是我們得到的報體,通常我們最重視的是講什麼?講等流!那個等流當中有二個,一個叫真等流,一個叫假等流。假等流叫領受等流,真等流叫什麼?記得不記得?造作等流!這個才是真等流。為什麼叫它等流?為什麼真等流、叫做造作等流?現在講到那個無作戒體就用上了。為什麼叫等流?它所以等流的話。就是在它那個果跟前面的因相應相等的繼續的流演下來的,所以立這個等流因果的名字就是這樣,如果說你因當中這樣造作,這個造作一定在以前,做完了以後。它這個影響力量繼續的留在這個地方,下面遇見的時候。嘿!跟它相應的又現起來了,這個就是它等流因果的特徵。所以說如果你好歡喜殺生的話,前生好歡喜殺生的話,這一世看見了你就好歡喜殺生,如果說好歡喜這樣的話,這一生這個習性又來了,所以這個等流因果。另外一個名字叫習,習慣的習,叫做習果,或者叫等流果,那麼我們從這個地方回過頭來去看那個無作戒體的特徵,前面是作做完了以後好了,作休謝往,那個作意停止的話,那個謝落了沒有了,沒有雖然是沒有了,可是內心當中如果說得到的這個無作戒體的時候,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境的時候,這個等流因果的力量就現起來了,一遇到境,嘿,我受了戒了!不要再做,以前遇見了這個境以後,隨順著自己的習性,隨順著以前的習性叫什麼?等流果!現在隨順著這個戒法,同樣的是等流果,對不對?

所以或者是從業來解釋,再不然的話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真正的感果,感果的直接的因是哪一支?有支!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有,一有下面一定是生,有、生、老死,有是怎麼來的?愛取。這個是隨順著順生死的因緣這樣轉,那麼現在我們要想滅生死,跳出來的時候,對境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情況怎麼不一樣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對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不是以無明相應的愛取去對它,對著這個境界的時候,以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善法欲,還是愛的一種,不過以前愛的是跟無明相應的,這樣愛現在愛善法,我正確的認識,所以以前是跟無明相應的愛取,現在跟正知見相應的善法欲跟勤精進,勤精進本身就是有,然後你這個有是什麼?就是業體!在這個地方,對求戒的人來說的話,叫無作戒體,清楚不清楚?就是這樣,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們就瞭解了,噢,前面我們學了《廣論》,很多道理這個地方完全派上用場,而真正對境界的時候,你就看的很清楚,我現在的一念是什麼?就像念佛吧!絕對不會說,到了時候看阿彌陀佛來接我不接我!不是的!你當下一念的時候,你曉得這一念派的上用場,如果派的上用場,不要等到祂來接,你確定曉得在這一唸唸下去,它將來非接不可,反過來說,這一唸唸了半天,將來一定不接,這個才是真正的學佛,這是我們應該正確瞭解的。

同樣的受戒了以後,你也是一樣,睡著了,睡著了也不怕,你臨睡之前的一念,如果還在的話,你曉得睡下去,睡下去無邊的功德還在增長,當然這個前面一定是你在作的時候,肯定自己得了這個戒體了,這個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則,所以關於這一方面的話,在前面正式受戒之前,為什麼要這個懺悔,通常情況之下,大家一定有他的相當的感應覺受,關於這一部份的話,《梵網經》上面有特別的說明,通常講戒的地方都有說明,那麼《廣論》上面也同樣的說明,懺悔的時候,一定有淨罪相,為什麼要淨罪相?在講戒的時候它說得戒是什麼時候?三皈竟得!然後這個三皈的時候教我們學觀想,說初番羯磨的時候十方的戒法動了,二番羯磨的時候,不但動而且集起來了,三番羯磨進入我們身心了,我們這樣想了半天,也糊里糊塗到底怎麼個動法?怎麼個進法?現在你去懺悔的時候你就曉得了,說,啊,我以前都錯了,現在怎麼可以呀!萬萬不可以呀!是不是正懺悔的心情是這樣?然後如果說這個不可以的話,你還是想起,或者是緣境的時候說,哎呀,我以前怎麼做這個事情!或者在你憶念當中,記起來我怎麼這樣做不好,這樣的意念是不是跟前面確定相反?就是這樣。

如果說,現在你有機會找到一個學科學的他跟你拍一點照片,你肯定的可以拍的出來,以前這個時候拍出來的光是黑的輕的,現在拍出來是紫的紅的黃的白的,確定可以這樣,不過一般說起來,如果這個業重的話,只要當下的一念的心相應,唉!完了以後,第二念來的時候,這個黑的又跟著來了,緊跟著還在黑漆漆一攤這個談不上,然後你努力的懺悔的話,那個心情慢慢開朗開朗,慢慢開朗,到每一個時候,這個善淨之法相應的時候,夢境當中!為什麼夢境才是呢?平常因為你這個現行非常的強烈,所以在整個的現行當中說不出來,當懺悔乾淨了以後,這個內心當中染污去掉了,這個善淨之法顯出它這個效應來了,於是這個時候,這個夢境當中它顯出它這個特徵,實際上這個完全是心業力,所以當現在夢境的時候,你就看見,然後以前不要說,以前真正有成就的時候,他有天眼,或者法眼的話,他可以看的見。現在的科學,同樣的,用這個東西可以測的出來,這個是它的特點,今天關於這一部份,介紹到這個地方。至於下面那個表,那很容易,你們自己回過頭去,把它細細的看一下。

南山律在家備覽 31A

今天我們正式的開始,再繼續講南山在家備覽,前面的錄音帶已經講戒體的前面,說戒體門當中戒體的相狀,也就是把那相狀的這兩個一個是能領的心相,所發的業體呀!這個能領的心相,講了所發的業體呢!所謂辨體多少、立兩解名,這個前面也講了,下面就是依論出體,這次要正講那一部份,在正講那部分之前,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在這裡先講一講,這個戒在前面已經說過,就眾生的根性來分,以及進入的次第來分,那麼這個裡面特別就眾生的根性來分,利、鈍兩個不一樣。以利根來說,就算前面的五戒、八戒都是,所謂出世方規,都是出世方規,小則是出世,大則是究竟圓成佛道,以鈍根來說不要說是五戒八戒,乃至於具戒本身,也只是一點世福,這個是就我們眾生根性來說,就佛出世,他的目標來說,不管是哪一個,你只要沾到一點邊,種下一個種子,那究竟都會達到成佛最後的結果,差別只是中間經過的路程迂曲,以及難易這樣的差別而已,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那麼現在我們說這個利鈍之間,根本意趣何在呢?我把這個最重要的特點,最重要的噢!把握住那個中心。

在這個地方跟諸位說一說,這只是把戒最中心的意趣,在這地方跟大家講一下。這個戒,因為我們現在講戒體,這個戒的真正的特徵,前面我們已經經過了,多番說明研討,在這裡我再提綱挈領,簡單扼要的說一說,佛出世的目標是使我們究竟圓成佛道,那麼在這條路上面,由於眾生利鈍不同,所以就有所謂化城,這個化城通常指中間的聲緣,實際上,乃至於前面的五乘,都可以在這不同的根性上面去立出來,這裡我們要把握的準,這個主要的原因在哪裡?就是這個意樂。這個意樂,是不是具有出離心?以及沒有出離心?這個是出世以及入世的差別,還有下面因為菩提心,那是成佛還是二乘的差別,關於這一點,我現在不從這個著眼,實際上主要的也說明這一點,這個話怎麼講?平常我們講出離心!出離心!關於出離心真正的內涵,說好像有很複雜的內涵,那菩提心更是一大堆,現在我為了比較簡明一點,但是把這個意趣中心在這個地方,用一個事實來說明,我們說乃至於最起碼的聲聞果要三世,第一世發心,第二世集資糧,第三世證果,上一次曾經簡單的說過,今天把這個概念再重新說一下,發心比較容易懂,但是我們真正的內心當中,是不是跟它相應這個,確是我們現在第一步應該注意的地方,應該注意的地方!往往我們這個發心,本身限於這個文字上面,而這個文字是根據自己的體會,實際上自己的體會,是不是佛陀所告訴我們的這個內涵?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我們往往問題都出在這個差別上頭,我們並不瞭解佛陀告訴我們這兩個字真正的意趣,我們覺得我們發了心,然後照著去做,那這個對我們來說是第一個最大的損失,發了心,以後我們去積聚資糧,那麼這個時候由於發心既然有了問題,積聚資糧更成問題,到後面證的果的話,那就千差萬別,現在在這裡最主要的地方說,發心要想發的好,這個我們必定應該在事前,對於為什麼要修行這個真正的內涵,應該有明確的認識,然後修行應該修些什麼樣的行?你要達到什麼果,那麼就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積什麼樣的資糧?

究實說來,這個地方又有問題了,我們要想達到什麼果位,這個總是安在我們自己所想的範圍當中,這個範圍永遠是個有限的,學佛的人,如果我們一開頭能夠領會到這一點的話,這個先不要說,我要達到什麼果位,不妨看看佛他老人家希望給我們真實的內涵是什麼?這個是比較重要的,關於這一點,那非要真正的認真的學大乘經典,而大乘經典當中尤其像《法華》、《華嚴》、《涅槃》這個是最後究竟了義之經,《法華》上面特別說明眾生有無量無邊,根性有無量無邊,佛陀出世,雖然證得了究竟的無上菩提,他原來的願望,是要把所證得的最究竟的圓滿的內涵來帶給一切有情,現在如理如量證得,正是帶給大家的時候,可是發現問題!你要想把佛自己證得的帶給別人,實在很少人能夠接受,簡直很困難,這一句話已經說明了,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的障礙何在?我們的障礙何在?現在我們說懺悔懺悔,就是要想辦法拿掉這個,平常單單說懺悔很容易,所以不瞭解業的行相,以及十二因緣真實的內涵,我們始終對我們真正心裡的相狀行相弄不清楚,於是所謂的懺悔,本身就算多多少少做對了也是大打折扣,何況極大部分,連它最起碼的都沒把握的準,那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能夠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是我們最可惜的,雖然有一番好心進來了以後,結果呀,沒辦法走的很如理,最大的原因就在這裡,第一個值得我們仔細檢查的一點。其次發了這個心了,這個發心的話,不過透過剛才這樣的認識去看的話,那個發心一定是求無上菩提果,因為這個才是佛他老人家真正要帶給我們的。而且這個佛,不僅僅是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沒有一個例外的,否則他不是佛,也許他可以解決了,鈍一點是聲聞,利一點是緣覺,祇是如此而已,所以這個盡可能的,我們前面淨除了罪障,能夠看得清楚這一點,現在進一步告訴我們,發了這個心以後,開始積聚資糧,積聚資糧,我們也不妨把那個範圍把它放寬,說不一定是要發了這個無上菩提心的,乃至於你只有出離心,不管哪一類發心,現在我們純粹先從發心的立場去說,於是說要去求這個果,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要注意了,這是我們現在第二步,非常重要的一點,修學佛法的人都確定瞭解一件事情,我們要求的一切苦樂的果報,一定從因地上面下手,如此因感如此果,所以說發了這個心,為什麼還要積聚資糧?還要修正。說明天下沒有一點事情,說你想得到就可以得到,你想得到,你必須把得不到的這個障礙、這個違緣這個惡因要把它淨除,其次淨除了以後,也得的到的這個順緣善因,你要把它積聚,只要這兩樣東西做到了,自然果就出現,所以他並不是說我要就可以得到,這個道理,我們雖然是佛門當中佛說的,但是瞭解了以後,你拿這個道理去運用,準之四海,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頭,任何一個時代,它都是這個樣,絕對沒有一點遺漏的地方,絕對沒有一點點意外的地方。

換句話說,這個法則就是個絕對,絕對像這個道理,說空緣起之法,天底下所有的事情,絕對沒有你要怎麼辦就怎麼辦的,都是要根據因緣,這樣來的,所以它下面說,啊,那我要積聚資糧,這個資糧當中,就有兩類:逆緣去掉,順緣積累。然後你有了這個,再去修持的話,最後第三世感果。

我們瞭解了這一點的話,關於這個概念那就對我們就可以走的上去了,可是這個概念說起來好容易,真正要體會做到的話,我感覺的非常難非常難,在這裡講戒之前,特別應該說明戒是戒什麼?戒是戒什麼?為什麼要學戒?那個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要想離苦得樂,那麼用各種方法去找,最後找到,唯有這個方法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這個方法誰講的?佛講的;這個方法從什麼地方得到的?從僧那個地方;所以就是三寶,然後我們去皈依了以後,他就告訴我們正皈依的是法,你照著這個方法去如理如量去做,這個時候我們就體會到如此的業因,感得將來我們所期望的果報。然後在這個業當中,我們也瞭解說事、心、行,所以三輪,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還是在我們自己的心,由於自己的心,如果嚴密的來說,更進一步認真的來說的話,這個行為的行,這個加行,還是可以併入心那一部份來說,最主要的,真正說起來,還是完全看你自己,完全看我們自己。這個時候我們進一步瞭解,因此,當任何一個情況,當對境的時候,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隨時警惕策勵自己說,喔,你不是要這個果嗎!那你現在是隨順著以前這種老辦法,錯誤的去做!還是現在瞭解了,隨時警惕自己,不可以!現在要改過來了,這個改過來有兩種,以前的老辦法,一向習慣的,不可以做,不能做,這叫止作;現在的新辦法,你不習慣的,該做的,雖然你不想做,你不會做,你要做,這個叫作持;止作這個兩點,這個戒第一步真正的內涵就在這裡。

現在這個地方,大家停一下,好好的想一想,我說停,並不是說我停講,而是把這個話認真的說一下,不但今天說,我建議諸位,我也希望諸位,這兩天重心就擺在這個上面去想,如果你把這個問題能夠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那你下面學下去是順理成章,通常我們說聽的不大懂,那我下課的時候再來,到這時候往往是個障礙,下課的時候,一大堆事情又迷糊了,下一堂再來聽的話,還是含糊,好!反正回去的時候還好有錄音帶,結果這個事情是永遠層出不窮的多少來,然後你一拖,就拖拖拖,往往是無量劫的拖下去,這個是我們應該特別的注意的一點,那麼現在我們就回過頭來那就說,這個戒本身我們務必注意到我們的心念上面,這個心念本身這個目標很固定的,是佛。如果這一點你看不清楚,說你出世要跳出生死輪迴,或者你往生,那沒關係,你把目標放在這個地方,乃至於眼前所有的任何的事情,下面就注意著,世間我們平常做的時候,一定注意我們眼前果的是非好壞,這是我們一向的習慣,看見好的那歡喜,不好的心裡就不歡喜,這個是正常狀態,而且理應如此,否則的話,你這個人神經有一點問題了。現在學了佛,就在這個地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現在要想得到這樣的結果,決定不是眼前可以得的到,而是看我現在那個因,是不是跟我所需要的相應?相應就對,不相應就不對,那麼這個認識,我們叫它正知見,有了這個正確的正知見,然後正式的去行持,照著這個正知見要獲得我們獲得這個果報,所應該做的努力,那個時候就是說現在的業行這個行持,然後這個行持當中的一個標準,隨時去看我現在是不是依照著正知見去行持?還是不是!不是的把它擋住,雖然你想做也要把它擋住,是的雖然你不想做的也該去做,戒的真正的內涵在這裡,所以叫做攝心為戒,這一點大家首先要把它很認真的擺在心裡,有了這個認識,你做的一切事情,任何事情小的,哪怕掃地地上檢一個垃圾,大的做再大的事情,發菩提心,要救法界一切眾生等等,都從這個地方看你自己的心,同時我們也瞭解,現在這個時候是什麼?是在因地當中!你如果這樣去做的話,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一定產生什麼現象呢?就是我們的這個內心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習氣是非常深厚,非常深厚業習氣,這個絕無第二個方法除了,你如理如量的,慢慢的把它如法的對治,淨化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如果說有,快慢不同的話,那就一個。

如果說你得到善知識的攝受,然後在這個裡邊他告訴你的方法、遠近、大小這個是真正的差別,真正的差別在這個上頭,不在其他的地方,所以要想真正的討巧省事,有沒有?有!找到真善知識,就告訴你這個方法,如果同樣的方法就是這個樣的話,對不起,在這裡就再沒有其他的巧好討了,要討巧那一定是走上錯路,邪魔外道是有的,告訴你這麼一來,這麼一弄,這麼一下可以證了果了,佛法裡面沒有這件事情,否則因果兩個字就講不通,任何一個法門,我們確定要建立這個概念,有了這個以後,於是我們下面再去做事情的時候,對我們不斷的去做,有了這個認識去做事情,於是大家注意噢!平常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有兩種,覺得這個要修行,要修行跑的去,那麼不來還蠻好,沒來之前,覺得佛門當中清靜的這個很好,那麼好像它所謂的清靜是什麼?就是有一種先入為主的,這個無法避免,因為這一個人都是拿我們的現有的這個意識認識來判斷事情,偏偏我們認識的是什麼?這完全就是以前我們世法的,這個所的一個名字叫什麼?這個覆蓋意,由於以前的無明,就把它那個真相把它蓋住了,看不見,這個世俗的所知意識,我們不可能真正的看見那個事實的真相,所以覺得清靜的話,自己覺得,哎呀,世間要想去東忙西忙,你看出了家,關在廟裡面,山上住的地方又安全,不要忙那個世間的一切,這個叫清靜,這種清靜根本意趣還是什麼?還是因果沒辦法看得清楚,只看見那個行相,那個行相是眼前的一個果報,這個是第一個我們最容易的。

所以我們跑進來,偏偏跑進來的時候,昨天我們曾經談過,剛進來是,剛入佛門的時候,這個佛菩薩攝受的方法一定是這樣,看見你的回心轉意啊,你皈依,來來來,所以我們通常看見的這個佛門所有的法師,不管是四眾當中哪一眾,哎呀,這個都是慈悲為懷,這個慈悲為懷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是他那個慈悲,換句話說,慈悲是什麼呢?與樂拔苦!這個是千真萬確的,可是這個苦樂的標準跟我們世間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佛菩薩給我們的苦樂是究竟的離一切苦,究竟的圓滿一切樂,我們世間要的苦樂的標準,跟佛菩薩不一樣,我們要的是暫時虛假的這個苦樂,而並不是究竟的。這一點是我們外面完全看不出來的,然後一進來了以後,最容易犯的,以簡單的話,急求果報,而不瞭解這個果報,必須在因地當中一步一步慢慢的走進去。然後在因地當中就要談到剛才講的正知見跟戒,所以這個時候。發了這個心以後,然後要去積聚這個資糧,這個資糧我們通常兩個方面來說,智慧、福德,這個說的時候是兩方面,在事項上面,實際上是一件事上頭。前面已經說過幾次,今天可以說最後一次來複習溫習它。所以如果不懂的話,這個地方一定要仔細的聽,回頭來思惟瞭解了,已經瞭解的,加強它,再去運用它,這平常我們在世間上面去做事情,成否?這個都是個未知數,然後做出來的結果,做成功了一定高興,做不成功的一定不高興。這個不高興有多種,或者是心灰意懶,好了、算了、算了;或者是大發脾氣;這個是世間法。再不然的話,是有一類是有耐心。慢慢的去,再來,這一類是比較好的。後面那一類人,成功通常都出在後面那一類。佛法呢?佛法是前兩類絕不採取,而採取後一類,這個後一類當中,還要把它要稍微淨化一步,才能夠真正談得到。進入佛門當中,我們絕對不先看成就,如果說進到佛門當中一下就成就的話,那這個你有一個例外,什麼例外?就是你已經集了無量阿僧祇劫的真正的善根了,現在一下成佛了,這個例外。否則對我們來說,絕無可能,現在這個概念,我們瞭解得很清楚。

所以實際上,我們真正跨進來的第一步,注意噢!絕對不是事項上的成功,如果說你求事項上的成功,註定你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失敗。應該說百分之一百,為什麼說百分之一百二十呢?因為你不進來還不一定是失望,一進來是加倍的失望,所以這個主要的原因,大家這個道理瞭解不瞭解?因為它本來是講因果,如果你一進來,就能夠成功的話,因果怎麼講法呢?那麼難道不講成敗嗎?講,講在什麼地方?就在你認識上頭的,你要想認識,不經過事前的真正的歷練,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沒有。沒有。如果成功了,絕對是你以前會的,否則絕對不會,乃至於小孩子講話,對不起,就是牙牙學語,學上好幾年才學得會,對不對?那這個是好簡單的事實,走路、寫字、認字,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實際上就是這個,這個是我們要正確瞭解的。那麼那個時候沒有一件事情,不經過實際上的歷練就可以會做的,然後我們這個也是去做,然後在世間上要去做的,一定是希望這件事情成功,而現在修學佛法,難道希望不成功嗎?不,也希望成功。現在佛法當中希望的成功是什麼?因,注意噢!現在這個因在哪裡?現在這個因在哪裡?大家想想看,這個因在哪裡?現在這個成功的因,在調伏了你的煩惱了沒有?就是好簡單一句話,為什麼?一切苦樂的根本何在?惑!依著惑去做,不管怎麼樣一定是苦,然後惑對治了,這個時候以正知見,然後你智慧去做,那個一定是快樂,是不是?所以這個成敗在這裡噢。然後在你做事情的時候,這個事情過了,你第一個發現的話,你這個心裡面,剛開始我們去做的話,就做這個事項上面,哎呀,這個做的很得意,得心應手,啊,覺得很歡喜,不一定真正成就噢!你覺得得心應手的時候,那個傲慢之心都出來了,不知不覺的,自己很歡喜,這個貪相應之法都跟著來了,這個並不是件壞事情,但是如果停在這裡的話,這個就很糟糕,如果你懂得了善巧,拿這個成就的,維繫以前的,變成功你的善法欲,這個是絕對須要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 31B

是絕對須要的,絕對須要的所以並不是說無條件的拿掉它,我們每一個地方都要抉擇的很清楚,單單這個善法欲,由於這個善法欲有個推動的力量,這個推動的力量告訴我們說我到這地方真正要作的是這樣嗎?對不起我不是這個,而是看看我作了這件事情是不是調伏了內心的煩惱,這個是實在的這個懂不懂!這幾句話如果不懂的回去好好的想,如果說你前面有了善法欲在這個上面那你是最好的一類,最好的一類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如果是事項不成功更好,因為只有這個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我作了半天真正要作的不是世間上面那一類事項上的成敗,而作過了以後你內心當中是不是能夠認識煩惱能夠調伏煩惱?調伏煩惱你就成功了!這個清楚不清楚!哪怕你沒調伏你認得煩惱你就成功了,以前我從來就不認識這個冤家,現在這個冤家我認得了我真好高興,到這時候你真正所謂的法喜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然後把這個法喜來推動自己好高興,不斷的在這個裡邊有了這個認識你把這個內心不為煩惱所使,於是你腦筋也比較清楚,這個清楚的腦筋然後把這個法義一層一層的加深加廣,把這個道理瞭解,瞭解了以後以前的錯的漸漸漸漸把它淘汰淨除,這個叫淨除違緣懺除業障,必須要慢慢慢慢的積累這個叫積聚順緣,這個叫做資糧,因為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這樣的正確的見解作出來的事情我們叫作功德,實際上這個功德裡面具有兩個事情,第一個你調伏了煩惱的這個觀照的力量,然後根據這個觀照的力量作出來的這個事情,所以這個裡面一定有一個是見相應的以前是煩惱,現在不是!還有一個由於這個而行為,以前只是輪迴生死之業現在是還滅生死的這個善淨之業,差別就在這裡這一點清楚不清楚,所以我們從學戒積聚資糧開始真正要作的是作這一個,這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你有了這個認識以後的話,那對我們眼前世法上的成敗你就能夠不太計較,到後來就完全不計較,而你只計較你作了沒有?你只計較現在你因地當中是不是在兩方面去看,淨除你的錯的罪障,積聚你要的資糧,這個時候你隨時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內心,遇見事情就運用你正確的認識去做,第一步最重要的止,儘管別解脫戒當中止持作持,可是這個作的話,偏重於保護我們自己的內心不要隨煩惱轉,把以前那個煩惱的習氣,把它調伏這一段,那麼這個戒特別的叫做別解脫戒,別解脫律儀,這個第一個,所以第一句叫做攝律儀戒,下面這個調伏了以後,進一步真正開始的是攝善法戒,因為那個時候你的心已經調伏,你真正的跟正知見相應,你才能夠運用,你的這個跟正知見相應的這種心力,去做各式各樣的好事情,這個時候才真正談得到真正好好的做噢!這個時候才是,然後自己事項上面去做了,做的非常純熟了,於是進一步用這個本事去饒益一切有情,這個戒的三步,這個三點,夠不夠清楚?

注意噢!這個才是我們出家所應修的內涵,諸位後面坐的在家居士,將來要想真正深入,那這個是它的重心,實際上它那個形式,在家出家是次要的,那個精神的內涵,是絕對的重要,絕對重要,我們要把握住這一點,所以在家居士,受五戒也好,受八關齋戒也好,受了戒以後,如果說你不緣念六念的話,對不起,今天那個齋不清靜,它問題在哪裡呢?就是以這個為主,佛主要的告訴我們的重心在這裡,然後你怎麼怎麼開!怎麼樣去用種種的方法,這個是我們眼前要做的,瞭解了這一點以後,慢慢的你去做的時候,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平常我們往往怕做事要做事情的話,難免要嘛!宿生的餘習,要做事情一定很重視事情的結果,做的好不好,換句話說,很重視這個成敗,這個是平常一般現象,通常情況之下世間上面完全成功不可能,找不到,因為它本來是個有漏之因,怎麼樣有完全成功的可能?因此產生的結果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覺得他做了大官,這個大官羨慕你,哎呀!我坐在後面好像一個我上次曾經說過的一個大老闆坐在汽車裡邊,然後一個司機給他開車,這個司機覺得哎呀!給這個老闆開車,這個老闆想我不如這個司機,那世間是典型的例子,你做了大官了,誒,你自己覺得最好還是作老農老婦,就是這樣等到你有了錢了以後,做了老闆覺得還不如這個夥計,他上完了班8小時,拿錢回去好了,高高興興,這個老闆回去還要動腦筋,世間相就是如此,小孩子看見大人老要長大,長大了覺得還是小孩子好,天下沒有一個例外的,乃至於我們出了家了,哎呀!在家覺得出家好,出了家以後又抱怨說,哎呀,想想當初還不如…下面說不下去,這種情況,根本原因在哪裡?哪?今天就特別點出來,所以弄到最後沒有一個例外的,大家都是心灰意冷,要嘛,怨天尤人,實際上真正學了佛法以後,這兩樣東西消失掉了,你會越挫越勇,越挫越勇,因為不經過這個事項的磨練,你那個知見根本不可能清楚,而且不可能正確,不可能明白,當你這個正確的明白,真的現起來的時候,一定經過事項上的磨練,於是到那時候你覺得,啊,這個事情本身又助長你的智慧,又增長你的功德,而你的真正的成就,完全存在這個上頭,你眼看那個成果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輝煌,你願意不做嗎?前面發的什麼心?你豈不是要得到這個,現在你照著去做了,一步一步得到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這個心越來越歡喜,發了心以後下面第一步,做的就是這一個,這個時候叫做淨信心,信位菩薩,信位菩薩是指這一點而言的,大家瞭解不瞭解?這樣的呀!不是說那我們信的過,那我們發了心,我們要求無上菩提,這個叫信位菩薩,我們把它廣泛一點說,倒也是我們發心要學佛,所以像那個故事當中一樣,那個小沙彌跟著阿羅漢,那個小沙彌一想阿羅漢馬上請到前頭,心力不可思議,但是你說,這就是信位菩薩嗎?那這個信位的菩薩永遠在飄,這個信位菩薩,他一路一路慢慢的上去的。

所以實際上從哪裡開始?從戒!這個戒的中心在這裡噢,這個話我在這裡說清楚了,但是行就完全靠自己,各位自己,我現在真正歡喜的地方就在這裡,我曾經好幾次跟大家說,我自己叫做常敗將軍,這個時候你就經的起敗了,而且你一定是常敗,你只敗一次的話,對不起,好了!你也到此為止,就到此為止,天底下最可憐的人,就經不起敗就敗在那裡了,真正成就的人,他一定是不斷的敗,不斷的敗敗一次,然後他成功的機會機率就加強一次,加強一次,加強一次,不過世間很不幸,弄完了半天,最後還是這樣,佛法的根本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個中心,現在清楚不清楚?這個是戒!你弄清楚了這一點,然後下面學這個戒是無往不利,就算後面有一些東西迷迷糊糊,因為下面馬上講那個依論出體,它然後三宗分別,噢!這的確是要花很大的努力,不過現在先告訴你們了,然後你們以後慢慢的去做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我失敗了,失敗了正好呀!就表示我以前這個內心當中幹什麼?就是這麼浮躁沒有一點點耐心,所以現在心心唸唸凝細了,當你覺得失敗的時候那時候完全在煩惱當中,你至少認得它,然後去求佛菩薩,啊!佛菩薩我懺悔!好好的調伏了繼續的努力,。

常常記起一句話來,我也常常跟我周圍的同學提,20多年以前,那時候我剛出家,這個仁法師常常跟我說:你們這些人心真粗啊!他說了一個粗字,當時我心裡還想,我覺得我現在這個心很細耶,他怎麼老說我粗呢!是呀!我以前唸書的時候,很小的時候,跑到哪裡人家都說這個孩子很聰明,好像很多地方觀察比人家深細,結果一向都很自負,跑到仁法師那兒,他老說我這句話,他不大會其他的很嚴厲的斥責等等他不大會,那都是他典型,他有修行的樣子,只是說到那時候很莊重的樣子,說你們哪!心好粗呀!怎麼能真正出家學比丘?比丘是一戲知由是事事知遊戲,他常常說這個話,我一直不懂這個幾句話呀!在腦筋裡面整整艮了15年,那個時候開始慢慢的有一點點樣子出來了,有一點樣子出來了,現在漸漸的體會到了,的的確確感覺到那個心相之粗,你無法想像的粗,隨便碰到一個情況的話,比如說我們說剛才一看哎呀!真頭痛!這個典型的粗心相,典型的粗心相,你一看如果細心的話,你立刻應該感覺到,為什麼我會頭痛呀?為什麼我進不去?那表示我耐力不夠,你就察覺得到了,心一細,你就察覺得到,這個問題何在,對不對?心粗了你就察覺不到呀!他不說煩惱,他是用粗細兩個字,沒有錯呀!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所以慢慢的你進入深細的時候,你這個粗猛的煩惱相,慢慢的就會消失調伏,我並不是說我15年了以後,我體會到了,我調伏了噢!我告訴你我完全沒調伏。

不過有一點特徵,我也不妨用一個事實來說明,讓你們自己去體會觀察這件事情,比如說我做一件事情,也是往往說一看做的不對,心裡面就會著急起來,乃至於行之於色,如果要以前的話,我一定總覺得,唉,你們這些人怎麼事情這麼搞的,如果說心裡面更煩一點的話,那簡直是這些牛,就是心裡面這條牛看不見,總是一天到晚在看別人,嘀嘀咕咕,想了半天,現在我說開始慢慢的認識,法師給我開示的時候,我事情一過了以後,比較容易發現,哎呀!錯了!當我自己覺得錯的時候,這個心比較寧靜,已經不隨著,至少貪相應跟瞋相應的,這兩種粗猛煩惱轉,那個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發現自己的內心,真正能夠發現內心,這一點大家你們自己好好的去努力,於是下面緊跟著說,唉,事情不是這樣!你才能夠更進一步看見你內心寧靜了凝細了,然後這個粗顯的地方看得出來,所以他法師說粗細,實際上,我也感覺得到這個煩惱實在太重啊,我們不是說犯戒四因,煩惱盛嗎?就是這樣!

下面我就舉一個比喻,這個實際上的例子告訴你們,你們可以從這個上面去體會,假定說在這個地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實際上的故事,地方在台北,今天不妨把那個台北換到燕巢吧,說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我要趕回南投福智精舍去,然後前幾天我就說了這個計劃是這個樣,今天比如說在這個地方,有一位居士發心要送我,他平常也很認真去做的,他也安排,他就想師父今天回去坐車,然後等一下還要吃什麼?他就給我安排了一些東西,結果去做這件事情,你要曉得天下任何事情,那個因果之間,就是我們絕對把握不準的,結果做的時候,中間打了一個小小的岔,所以他本來想的好好的,早一點去等在那個車站沒有用,不如稍微晚一點去,時間放的很寬,我從那個地方到這個火車站,平常快一點走的話,大概15分鐘,然後他早出去15分鐘,還要加一個安全係數,35分鐘之間就出去,結果沒想到他準備這個工作多了幾分鐘,路上出去有多了幾分鐘,最後眼看著這最後35分鐘就不夠用了,他就趕車就趕得滿頭是汗,就是這樣,他也曉得我平常是很準時的,如果跟人家說好了以後,他就非常著急,的確我也著急,然後看了兩次錶,他也發現了車子開的非常快,我就告訴他,慢一點慢一點,他說師父今天真的是,他說師父今天真的是..,那個時候我也自己覺得很歡喜,後來我就安慰他,他說萬一你趕不上怎麼辦呢?趕不上很簡單哪!我們到了火車站,打個電話告訴他,火車趕不上了,要我以前的話,絕對不可能。然後他就沒關係,沒關係,慢一點、慢一點,結果產生的效果皆大歡喜,他回去的時候才告訴我,我現在曉得該從哪裡學起。

這以後我就覺得這佛法,不是你講一堆,講戒講什麼?這個效果有沒有?是有,人家善根,做,聽見了,那很快就得力,否則的話,你說了半天以後,真正碰見事項上面,你沒辦法透過,沒辦法事項上面告訴人家的話,沒什麼用!然後這一次開完了車以後,他就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這以後碰見很多事情,儘管我事前準備的非常周密,覺得非要做到不可,到臨時,出了岔了,就是做不好,他往往覺得,很難受的心情,對他來說很難受,跑得來問我怎麼辦?我不覺得難受!因為我真正最重要的,我自己曉得,我因地當中,是不是事前真正的準備得很好?假定我覺得準備得很好,今天這個果出現了,我就自己覺得,那以前這件事情上面,我沒有種下成就之因,該是如此!而今天這個做錯,確實讓我體會到整個過程當中,還有一些什麼事情,所以我覺得我成功了。因此這個事項上面來說“敗”,但是幫忙我常敗下去,以後我養成功這樣的習慣,現在越來越習慣、越來越歡喜,越來越習慣、越來越歡喜,如果我事前能夠心平氣和,把這個正念提起來的話,就算遇見突然的事情,我還是心平氣和,弄錯了怎麼辦?弄錯了,這個事情,現在的對錯,你能夠把握得了、把握得住嗎?你們說能不能把握得住?你能夠把握得住,至少要到什麼程度?你作意去把握,作意去把握,把握得住要到七地菩薩,六地菩薩、八地菩薩,在任何情況之下,他一定把握得住無功用行,所以業自在,你們清楚不清楚?這個業是自在了,這樣的,那麼我們凡夫,初地的菩薩都把握不準了,這個我們要瞭解這個特徵噢!

所以修學佛法,真正重要的是要認識這個,這個是戒的真正的中心,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我們平常所謂真正的積聚資糧,就在這裡,真正我們要積聚資糧,就在這裡,所以不管出了家,以後而沒有體會到的,而將出家,那麽這個時候要注意到!你有了這個認識,然後跨進佛門當中,你就不會覺得,唉,這個佛門當中還是老樣子。佛門當中就是完全不一樣!世間絕對找不到,這第一個。然後呢你不會覺得苦,就怕不苦!沒有這個事項來歷練的話,這個道理你只是聽聽,這個道理永遠是人家的,對你自己就永遠用不上。你這個罪障就永遠沒辦法消除,你的這個資糧永遠就沒辦法積聚,這個是我們必須把握得準的,這是戒的根本意趣,在這裡今天首先加以說明,清楚不清楚?有了這個的話,下面的話,一方面這個上面積累,然後積累夠了,然後你要正式修行的時候,你不要經過太多的安排,自然你要修行的環境配合了,所以那個順緣都具了、逆緣都圍除了,於是你那個時候真正全部精神灌注,擺在心裡上下功夫,那個心裡上下功夫,這是定慧當中的事情了,前面的戒,只有小乘,這個叫做單單三無漏學的戒,大乘那個戒學包括什麼?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是不是?而這個都在屬於戒學當中去,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瞭解這個特點。

比如以現在來說,我為什麼又特別的說一下呢?我覺得目前對這地方這個團體,對這個悟光經舍,我無比的歡喜,無比的讚嘆!原因並不是說它今天已有了怎麼樣的成就,怎麼樣的成就是沒有,可是的的確確,在國內要想找到這樣的也不簡單,這個也就是說,這裡以前的住持,大眾宿生願力在這個地方,其他的諸位平常我們說,哎呀,感謝!我們應該感謝,但是諸位每一個人多多少少宿生也積累了資糧在這個地方,所以諸位這個下腳起步修行的那個點來看,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道場,而更重要的,更歡喜的,我覺得什麼?正因為這個上面,你要一步一步的繼續的積累,現在我們也繼續的繼續下去,繼續下去,這個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昨天我曾經說,這個僧團大家應該用什麼眼光去看,今天更在這個上面加強這一點,這不一定說大家一定在悟光經舍,反正你有了這個,你就把那個精神帶到哪裡去。

所以我剛出家沒多久的時候,仁法師他常常跟我說,他那個地方叫同淨蘭若,同淨我想你們大家瞭解,這個六合僧團的特徵,就是這個兩個字,他說我們在這裡學以後,跑到哪裡,就是把那個同淨的精神帶到哪裡,我現在漸漸體會到了,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真正覺悟佛陀的光明,然後把這個精神,在這裡把它根本上面,慢慢的紮穩發揚光大,跑到哪裡帶到哪裡,這是它的一個重心,所以從今天開始我想大家如果有問題不妨繞著這個中心這個是說最好的,那麼其他的問題,我也同樣的樂意的隨分隨力的,跟大家回答,那麼下面有了這個認識,我們就可以下面看這個戒本,《南山律在家備覽》,這個《在家備覽》,現在我們正已經講的,是講到那個宗體篇那個戒體門,然後這個戒體門當中的戒體的相狀,那就是一步一步開出來,開出來依論出體是《南山在家備覽》46頁,

事鈔續云:『云何名戒,戒禁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

現在我們瞭解了,這個善惡從哪裡論斷,所以前面這些如果不瞭解的話,那個戒始終是一點種子,絕對有效噢!我們千萬不要輕易的笑人家噢!佛陀出世,佛陀偉大的地方就是這樣,哪怕你看一眼聽一下都可以,這是對我們來說,如果我們覺得這樣的話,對我們是太可惜了,現在我們瞭解這個戒的深厚的意義

《資持釋》云:『初二句直示正義,由此二戒俱斷惡故,故下引證遮制即禁斷義。』

這個解釋我們重新來看一看,這個資持的解釋,我在這裡說一下,諸位如果自修的話,照著這個方法,那就很容易看得清楚,否則的話,看起來的確是這個不連貫,很辛苦,初二句就是前面的,云何名戒,戒禁惡法,這兩句直接了當,告訴我們戒的正確的內涵,由這個兩者,這兩種戒是什麼?作戒、無作戒!由於這個能夠斷惡,這兩個戒都是用來斷惡的,而由於這兩個,才能夠真正的圓滿俱足,斷除一切惡業,故下是引證,所以引證《涅槃》,遮制就是禁斷。再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