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業疏續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
濟緣釋云:『初敘立敎本致。中二,初句標示。警意緣者,此明一切諸戒,皆我心業。世尊如業制法而警悟之,無別有戒。眾生業無量故,戒亦無量。業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二百五十、三千、八萬①無量律儀非他法也。以下正釋。心爲境轉故隨妄,心境相合故興業。習妄既久,動便隨塵,故與妄會;會即合也。淪歷長劫,愈忘其本;本即自心。若非佛敎,何由思返。此敘眾生妄業無窮。是下,次敘如來因業立戒,令息妄業。妄業已息,苦果亦傾,不淪生死,故能返本,還悟自心也。』
淺釋:本文說明佛陀制戒的目的在使令衆生能清淨身口意三業。以此三業清淨,不再輪迴生死,進而體悟原本清淨的佛性。
《業疏》續云:『佛制戒的用意是爲了警策防止衆生的心意造作虛妄的業因,透過佛所制戒之緣(指:以不殺生、不偷盜、不婬、不妄語等來作爲助緣),使令衆生身口意三業對境時不犯過非也。以(因爲)凡夫衆生從無始生死以來,隨著虛妄分別之心對境時,興起(造作)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業;又因爲輪迴生死的習性已成自然,所以身心一舉一動就與虛妄的境界相會,無思(沒有一念)想歸返原本清淨的自心。是以(因此之故),大聖佛陀樹立戒法來警策防止衆生虛妄分別的心到處攀緣,使令衆生不得(不會再)隨著虛妄分別心來造輪迴的業,還來沈淪六道生死苦海中。』
《濟緣記》解釋云:『在闡明圓教宗戒體究竟義的最初一文中,是敘述佛陀樹立敎法(制教、戒法)的根本致意(用意、目的),文中又分標示及正釋二科來解說:最初一句「戒是警意之緣也」,是第一科標出文句來明示佛陀制戒的用意。警意緣者,此最初一句是說明佛陀所制的一切諸戒,皆是爲了對治我人(凡夫衆生)以虛妄心來推動身口造作虛妄的業。世尊如業(如業,指只不過是根據凡夫衆生所造的妄業)制定了戒法,而來警策和覺悟之(之,指造業的衆生),無別有戒(除了衆生身口意造作業因而制戒外,並沒有設立其他的戒法)。然而,由於凡夫眾生所造作的業因是無量的緣故,因此佛所制的戒法亦無量;又衆生造業無盡的緣故,所以佛所制的戒亦無盡。應當知道比丘二百五十條戒、三千威儀、八萬四千細行,乃至於無量律儀,都是依衆生妄心所造的業而來制戒,並非有其他的戒法也。
以凡夫無始下的文是第二科正式來解釋佛陀制戒的用意:凡夫衆生虛妄分別的心爲(被)境界所轉,故名「隨妄」;虛妄的心與犯戒的境相合,故名「興業」。
又由於無始來的輪迴,習慣於虛妄分別的心既然長久存在,往往是一有舉動便隨塵境而轉,是故名爲與妄會;會,即合也。(是指身口意三業隨著境界所造的業。所以《愣嚴經》云:「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如果不能轉境,就是衆生)。就因此造下貪、瞋、痴(或云殺、盜、婬、妄等)惡業,沈淪六道經歷長劫的輪迴,愈加(以致於)忘記其心性的根本•.本,即自心也。假若非(如果不是)佛陀出世制立敎法(戒法)來警策覺悟衆生虛妄的心,衆生何由(怎麼能夠)思惟想要返回清淨的本心呢?此段正是敘述眾生虛妄的心所造的業是無窮無盡的。正如《地藏經》所云:「南閻浮提衆生,舉止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
是以大聖以下的文,是再次敘說如來因衆生所造的妄業來樹立戒法,是爲了使令衆生能依戒法而來奉行,以達到止息妄業。一旦妄業已經止息了,生死的苦果亦就傾除(滅苦了),就不再沈淪生死苦海中。由此之故,自然能夠返本歸源,還悟自心也(了悟自心是本性清淨,根本無生死可得)!』
註解:
① 二百五十、三千、八萬:八萬四千一詞的説法有很多,有的比喩煩惱、有的比喩法門,在這裡加上二百五十、三千,則是就能禁防造惡的戒法而言,現在僅依《華嚴經疏纂要》來談-謂二百五十戒(比丘戒),歷四威儀(行、住、坐、臥)成一千,約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成三千,配七支(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約四心(貪、瞋、痴、等分)成八萬四千也。這裡稱八萬是取整數罷了,如果廣泛推演則無量無邊律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