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這個上面先講課,有一些問題會在課中間講,有一些問題課後講,所以等一下還是先講了一部份,今天說過了再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稍微等一下說,上一次我們講到《南山在家備覽》60頁所受之體,今天黑板上面已經重寫了一下,「所受之體」的那一部份都已經講完了,那麼最後就是第四「總結囑累」,請看61頁先把這個文讀一讀, 《業疏》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 故經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說。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又如《涅槃》中羅剎之喻。』 這個是《業疏》上面,文先簡單的說一說,說現在由於前面這個說明,那我們也瞭解,原來這些整個的,我們所以要受戒,以及受的什麼戒?戒個功效都瞭解了,原來這些最後的終極,就是歸到無上菩提那條路—大乘!那麼既然瞭解了,那我們就曉得我們怎麼用心?「域」就是放,那個心應該安在何處,也就是說我們修行的人,應該如何去修行?所以這個地方它有印證,印證那個經云,我們已經念過《法華》方便品上面,它只是把五個字變成四個字而已,十方一切佛出世,告訴我們的就是一件事情→一佛乘!所以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實際上整個的佛法,也就是個方便善巧方法,用種種方法,最後走上這條路上,那麼經過祖師仔細抉擇以後,現在我們瞭解,最後終究還是歸到這條路上,那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應該域心,就是安心,也就是說真實用功的,如何用法根本瞭解。 「既知此意」,瞭解了這個,那麼那個時候,護戒就像護自己的命一樣,實際上這個「如」,真正瞭解了不是如,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命。世間我們這個命虛假的,現在戒這個命才是真實的,因為法身慧命的根本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時候要非常認真地護。但是這個護是大有講究噢!下面我們將來還會繼續的講,護這個的時候,本末一定要把握的住,最好的話,根本把握住,枝末再這樣的慢慢加強,到最後圓滿。如果我們剛開始把握不準這一點,有的時候本末倒置,這是我們的一大損失;不認識根本不談,所以在這裡至少理論上面告訴我們,護這個的話,那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所以說「 如浮囊」,這個後面有比喻的,這個《涅槃》上面特別告訴我們,然後《梵網經》上面也這樣,後面解釋的時候我們再說,所以這個經裡面,佛說為了弟子結了這個戒以後,生命可以不計較、可以死,這個戒不能犯,那麼看下面《濟緣釋》云,我們一段一段的念,一段一段的來解釋它,那個最後瞭解了以後,祖師又再再的作結論的時候,叮嚀我們該如何去作法。說一開始 《濟緣釋》云『初示所歸。 那告訴我們,這才是我們歸投去向的,實際上這個歸投去向,從我們皈依開始,就應該從這個地方瞭解,從這個地方行持。 識前緣者塵沙萬境、無邊制法、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今知唯識、無有外塵。故正受時、遍緣法界、勇發三誓、翻昔三障、由心業力結成種子自為戒體。應知能緣所緣、能發所發、能熏所熏、無非心性。心無邊故體亦無邊、心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即是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此名實道、此即大乘。三世如來、十方諸佛、示生唱滅、頓開漸誘、百千方便、無量法門、種種施為、莫不由此。故曰、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處。 那麼這個解釋,我們對文字並不難,很容易懂,那內涵我們來一個一個把它簡單的說一說。所謂「識前緣」,現在我們從前面這些教誡當中,說認識前緣,就是「塵沙萬境」所有的一切一切,沒有一個不包括在裡頭,「無邊制法」!這是為什麼?原因要去制等等,原來有我們無始無明,不認識事實的真相,這樣!所以說「無始顛倒迷為外物」,這個純粹用唯識的觀點來解釋。 關於唯識,中觀上一次我已經說過了,這個沒關係,假定說你用中觀的概念去看的話,這句話我們還是可以瞭解,所以只要正通達內涵就可以,換句話說,以中觀的意趣來說,「迷為外物」就是說當我們心涉境的時候,真正的重點不在外境的是非上面,而是在我們內心的迷惘,以及正知見上頭,這個真正的重點哪,還是在我們內心的認識上頭。 現在瞭解了這個,容或在座的同學,或者是其他的人,會覺得有中觀唯識之辯,我們不必從這個地方去談,這個以後一直是如此的噢!大家注意,這個時候我們不會在這外境上面轉,而瞭解了,從內心上面、從正知見上面,這樣去努力,這麼一來的話呢,那就不會被轉,反過來就會轉,轉就是枉受輪迴。現在瞭解了完全看你自己的內心,那麼這個外面的塵境就根本是虛假的,真正重點還是在你內心,瞭解了這個所以我們才照著佛告訴我們的方法,所制的戒,所以說「正受時,遍緣法界」,以前以我們的無明遍緣法界,造一切的罪垢,現在拿我們的正知見去遍緣法界,把以前所有的錯誤,把它徹底的改過來,所以「勇發三誓」!這個一定要很勇猛之心,這樣。 但它這個「勇發」呀,這個地方稍微要停一下,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要想真正勇發真是不大容易,說前面已經說過的,這個所謂圓修圓法,當下一念全體具足,但是至於修行的時候,一定是「恆用攝生」,正式修行的時候,一定是用「饒益有情」,實際上這個是包含前面的。 那麼在這裡叫我們自己不仔細檢查,聽起來很大很好,仔細去檢查的話,起心動念處處只想到自己,要損失一點為旁人,說起來真難,或者知見上面要聽別人,辦不到,情緒上面尤其是困難。所以在這個地方要發那三個誓,講講很容易,看看它的功德,人人要做起來的話,那就有問題,那這個時候靠什麼力量呢!就是還是靠正知見,當我們依照著教法,一步一步正確的認識以後,就有個結論—很簡單,除了這條路,別無它路,因為你怕苦,要想找省力的路,找來找去,除了這一條,唯一的一條省力的,也可以說唯一可走的路,其他所有的路,無窮無盡,永遠無窮的大苦在這裡。所以這個「勇」字,並不是像我們世間那種好漢那樣,這是莽漢,天不怕地不怕,莽撞之勇這個沒有用,這個沒有用,這個都是透過了一種高度的正確的智慧,然後認識了事情的真相,然後很仔細一步一步的,必然產生的這樣,產生的說「勇發三誓」!那把以前所有的錯誤障礙,都把它消除除掉。 那麼這個「三障」呢?惑、業、報,這個是前面沒有講的,要除惑務盡!然後惑除了以後把業,這個惑是我們當下就應該除的,然後這個業的話,當然要真正除掉了,這個惑拿掉了以後,再造的業就不會,以前的還要經過這樣修持呀!也把它淨息,然後這麼一來的話呢!這個報這個果報障礙,慢慢的慢慢的就整個的轉過來,而這個「惑」,以前是迷惑顛倒的,現在變成正知見智慧,然後這個「業」的話,本來是繫縛自己的,現在變成無量的威神,這個「報」的話,以前是綁我們的痛苦,現在變成自在的受用,自他二利。那麼這個也就是說,從正確的認識。發誓願、立行,自然一一轉過來,因此由於這樣,那麼這個正確的認識的「心業力結成種子」!所以這個種子的話,並不是已經成就了真正的果報,而是因地上面下了這個正確的法身慧命、成佛的這個因種,那麼這個就是「戒體」。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說「能緣」的心,「所緣」的境,能緣的心就是當體的這個自己的心體,也就是說這個種子所依的心體,所緣就是塵沙萬境,那麼這個「所發」就是發的戒體,能發的是自己,然後發了以後說「能熏所熏」,這個前面都說過,「無非心性」,這個心性都是隨緣對境的時候而不同的轉變,現在把以前無始錯誤的,無明集的所謂惑業轉它過來,整個的內涵就是如此。而這個心無邊體就無邊,心無盡戒亦無盡,這個前面瞭解了這裡就很清楚。 所以整個的這個內涵來說,簡單的一句話—「當知即是發菩提心」,那就是這個,發的這個心就是菩提心。然後有了這個心,下面的行的話,就是「修大慈行」,或者就是修菩薩行。修了這個行將來得到的果報呢,那就是佛無上的菩提之果。這個才是真正「實道」,所以前面都是權方便,為實所示之權,現在把這個權方便打開來,「開權顯實」,那這個就是所謂我們的或者說一佛乘;那對之於前面的中、小的就是「大乘」。而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佛出現世間來說「示生唱滅」,或者是「頓開」、或者是「漸誘」,種種無量百千種方便,「種種施為」,無非是為了這個。所以經上面,下面「故曰」就是經上面:「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那麼這個就是我們修行人應該處心的地方。這個簡單的就是這樣。 不過在這個地方,文字很容易,這個內涵,在這裡再停一下,平常我們往往陷在一種聽見了啊!說菩提心為救人,這樣!乃至於出離心要這樣的!實際上真正的內涵並不容易,現在經過我們再這個一下,前面那段時候然後論律兩樣東西交叉研閱才真正知道這個確實的內涵,實際上所謂知道的內涵還是一點文字相,從文字相進到自己的體驗,這還有一段距離,那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再實際對境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才容易顯發,當然你也可以聽完了以後,回過頭來去觀察自己心裡邊的,以往的心行相,還是從心境的交涉當中,你可以想,嗯!以前不懂的時候,我對著境這種概念怎麼樣?現在瞭解了,你只有在這個上面觀察,你才能夠瞭解以前錯在何處?現在修行的修改呀!是應該如何改法?那麼這個我們要改的地方,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所謂域心之處!那個時候我們的心應該安在這個上頭的。隨便舉一個例子吧!以前一點的小事情,一看見了大家不是在名聞上面,就是在利害上面,就是這樣,總是在這上面轉,現在瞭解不為這個,不為這個,乃至種種自己的知見,那現在曉得這個,不是我們真正處心之處,真正域心之處。下面繼續這個祖師勸我們, 然而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須期生彌陀淨土。況復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至誠心、攝善修智 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無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無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處矣。 故下引證。即法華開顯文也。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十二部中九部屬小乘同歸一佛乘故) 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爾,不獨釋迦) 無二亦無三。(大小相對為二,三乘相對為三) 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餘乘修證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 既下勸修二、初句躡上開悟。由識前緣、若起毀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業故、淪生死故、汙佛種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經論廣勸奉持、雖不顯彰、聖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獲既深、所失亦大。理須謹攝、不可微縱。 當下結勸奉持。命與浮囊世人所重、且舉為喻。諸經論說鵝珠草繫海板比丘皆忘生護戒、則壽命浮囊亦未足為重也。文云即本律文。寧死不犯不啻命故。涅槃羅剎乞浮囊乃至塵許、菩薩不與、譬護小罪。』 這個就是元照律師特別在這裡告訴我們,前面是這樣說,現在是五濁惡世,外面的境況是這麼的惡劣,而我們的障礙又是這麼的深重,無始以來的惑業二障都非常深重,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氣久已慣習了,非常難於斷除,初心行人,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容或遇見這種情況,怯懦!這個很害怕!那麼那個時候會退失會退心,那麼怎麼辦呢?我們應該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這個是祖師勸我們的,實際上呢,這有它的來由,《大乘起信論》上面馬鳴菩薩特別說,我們真正修行應該這麼修。可是到末世的時候,或者是有很多初行人,怯懦,那有一個特別的方便,就是彌陀淨土法門,下面說,人家容或對這個彌陀淨土法門有所誤解,它就特別說,實際上淨土法門當中,它包含的內容是非常的廣泛,從最低到最高,它都包括在裡頭,我們有的人把它看得太低,有的人又把它看得太高。實際上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把它高低的內涵,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那麼在這裡有了正確的認識,每一個人可以依照他自己的量,說,嗯!如果說我想走在這個裡邊,該走些什麼路?那麼這個地方是特別說明,這個淨土主要的依據,通常我們說三經一論,那麼現在可以說,像印光大師等等,又把這個《楞嚴》當中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當然這是開合不同,以種種的經論來證成,現在這個所謂三心呢!是《十六觀經》上面告訴我們的三心,那個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說這個圓宗的三聚呀!就是圓教宗開出來的三聚淨戒,這個內涵就是上品三心,說攝律儀斷惡就是至誠心,那麼攝善法就是修智就是深心,攝眾生利物就是迴向發願心,那麼十六觀經上的三心就是上品實際上戒也是,所以你能夠這樣具足三心去念一定得上品,得上品的條件是什麼?就是發大菩提心,然後上品呢!見了佛很快的就證無生法忍不要等待多生就成,到了這個時候不再退屈,那麼這個是祖師勸我們的,究竟我們應該域心之處,那麼這個究竟域心之處呢!究實說來,它是告訴我們前面的圓宗已經我們這個就是究竟域心之處,容或我們又怕退屈那這個時候給我們一個善巧方便,這個我們應該瞭解的,那麼談到這裡呢!這個祖師的善巧方便,乃至於佛菩薩等等,我們千萬不要誤會,我們以為我們就這樣的念佛了,我們就算圓發三心,這個有問題噢,這個有問題噢! 南山律在家備覽 43A我們以為我們就這樣的念佛了,我們就算圓發三心,這個有問題噢,這個有問題噢!所以說究竟來說,不管哪一個,不要說你求生淨土,你跑到廟裡頭,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你求生淨土,所以從這個著眼點來看的話,是沒有錯!任何一個,不要念,看一下,那也是說究竟成佛道了,那豈不等於圓發三心一樣呢?可是這個差別我們要弄清楚,要弄清楚,如果說你很籠統的來說,來攝受眾生方便來說,那麼總歸是好的,說的通嗎?說的通!可是對我們修證的次第上來說的話,這個地方千萬不能含糊,大家要弄的很清楚,所以這裡特別的說一說,關於這個發那個內心的話,一定要跟前面的業,就是你內心當中的行相,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現在我們的起心動念,它是不是至誠心?是不是深心,是不是所謂發願迴向心?關於這個迴向發願,上一次我曾經提過,在這裡再說一下,所謂迴向?你做了任何一個事情,它有了這個功德,然後你把這個功德,你的目標是要達到這樣!這是完全從你內心當中的心識上面,這個行心所你的內心當中,真實的心裡狀態來說,不是嘴巴上面的一句話,嘴巴上面一句話,虛願說我要成佛,我要成佛!假如這句話能夠產生功效的話,豈不我們人人成佛呢!所以這些經上面好些地方都一再跟我們說這一點,這我們要清楚的,那麼這個所謂迴向發願心,不是說,哎呀,阿彌陀佛,我要救一切眾生,所以我要成佛,然後我這個代一切眾生迴向,種善根來說是有,實際上的內涵,就是內心當中,你實實在在當下那個心裡面就是正念提起來,一點都並沒有像平常我們含含糊糊那種狀態,平常我們一般狀態都是什麼?都在一種癡相的無記心當中,這個根本沒有什麼多大的功德可言,這個內心當中只有一個很含糊的種子,只是如此而已,你一心一意的去這樣,專成在什麼?專成為了要法界一切有情,為利有情願成佛!所以我這樣去做,然後做這個一定是迴向別人,所以你們馬上檢查一下自己,做了任何一切事情以後,做了以後,覺得這個我是為別人的,就是這樣。所以當有一個最好的東西在那兒,眼前好吃的東西在那邊,看見馬上送給別人,你自己是絕對不願意吃,那個差不多有一點點樣子了,假定你說正在那邊,看見別人來,趕快把它吃下去,免得人家來分我一杯羹,對不起,那完全是騙人,有什麼好事情,只有叫別人去做,壞事情我來,這個菩薩的心情呀! 為什麼這個菩薩戒到重要的地方,它就開呀,這個原因是這樣!看見這個人,他今天這樣做了,他要殺我,殺了以後他要下地獄,那我寧願殺他,他並是看見真正的功德,真正重要的就是看見他殺了我,他要下地獄,這個時候我明曉得我要下地獄,我也要救他,他有這個心情耶!這個是迴向發願心,根本的條件第一個至誠心!就是的的確確你從內心的深處要斷惡修善嘛!不是浮浮泛泛的這種心,是嗎?所以你真正去檢查的時候的話,那我們要注意,所以我這麼特別認真的講的話,這個地方大家要瞭解,這個將來在座的諸位,容或雖然有人說自己是種種的條件,極大部分將來都是佛門龍象,這個佛法的內涵,如果不知道隨便開口的話,自己傷害自己,這是個人的,傷害別人,非常嚴重!我們現在的概念當中以為,說錯了害了別人,跟自己沒關係,實際上只要有一個人受你的影響,還留在世間,對不起!你那個罪障,你就沒辦法解決,真正說起來,你只要留下來一點惡劣的影響,使人家受害,那真正我們自己就沒辦法解決,當然有這個可能你講對,人家聽錯了,那至少你的意樂,你的動機,你的見解,這個沒有錯,這是我們一定要把握的準的,所以這個經律論三個,彼此間絕對不能少,經是我們最究竟的證據,這個律是我們行持的標準,論是說明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的內涵,行持的準則,有的時候這樣說,有的時候那樣說,到底哪一個對?哪一個錯?抉擇是非嚴密的,你必須透過這三方面,然後根據這個去行持,你才不會走錯。 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這,第一個發心最重要,單單那個發心,你沒有正確的方法,不照著這個正確的方法去行持,那沒有用噢!一再告訴我們,一再告訴我們,不是說我一番好心,一番好心,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個佛法就不稀奇了,這個是我們特別應該認識的,所以在這個地方講起來發大菩提心哪!求菩薩行行大慈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善財童子,這個看那個善財童子,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怎麼辦呢?然後他用最大的努力,用他最大的力量,不計一切困難,去求種種善知識,為什麼?我已經發了這個心,發了心怎麼滿這個願呢?所以他經過我們所謂「梯山航海」,你仔細看看那個《華嚴》,《華嚴》上面就告訴我們,善財童子為了求善知識,一路的啼哭,他經過多少困難,看看文字很簡單哪,現在叫我們為了要幫別人忙,受種種辛苦,好像很難,然後做不到而痛哭流涕尤其難,貓哭老鼠,哭兩下容易,真正要求這個去哭的話,我想這個很難吧!囉,這個典型的例子。然後找到了善知識,一遇到了善知識,他就說我已經發了菩提心了,那麼但是怎麼行?換句話說,我發心要救別人,但是發了心,我還不曉得怎麼辦?不曉得怎麼救呀?所以我真正要去救我還不會,我還力量不夠,那你求,求人,整個的心目當中,沒有別的,就為幫人忙,滿他這個願心,這個是真正的重心,所以現在要滿他的願,第一步就是持那個戒,喔,這個你不要去做不該做的,該做的你要去做,然後這個該做當中,真正重要的要幫一切眾生的忙,要解決一切眾生。 實際上呢,等到你瞭解了道理,你要想解決你自己的問題,對不起,離不開一切眾生,所以這件事情是,三而一,一而三,所以這個概念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不瞭解這一點,你也是說,唉,這個非常的難,那我們想想這個做不到,那我這個時候還是求往生好了,這個做法的話,對不起!這個不是直接了當地大乘噢!但是最後要嘛不到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一定還是會走到這條路去的,這個我們要瞭解,它那個中間的曲折,這個概念你必定要在這種大論上面仔細去說、仔細去看,那麼這個抉擇的話,《菩提道次第廣論》抉擇的特別清楚,所以在這個精進一度上面特別說,他這個菩薩真正發心的話,他乃至於為救一個眾生,然後要無量阿僧祇劫,還蹲在那個地獄裡邊,他為了要救他!而這個《廣論》上面這是引什麼?引《瑜伽師地論》上面,都是引這個大論上面的說明,這個精進用功的心,要發這樣的心呀!而他說現在有人誤解了,說那麼發了這個大乘心就快速,因此我發大菩提心,那你完全誤解了,你的內心當中的動機是求省路,快一點。趕快去,你真正有沒有為發心,救人之心?沒有。所以內心仔細一檢查的話,你自然就很明白,這個裡邊這個行相我們要弄清楚,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就一直說,並不是急著忙著去行,而是要急著重要的要瞭解這個見,這個見,你真正瞭解了,下面這個行的確並不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