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覽 頁/行 P84-L4 ~ P84-L12 手抄 頁/行 7 冊 P59-L6 ~ P81-L7 音檔 起訖 50B_0046~51A_1000 |
問:『何名為學?』答:『凡學有二:一﹑教,二﹑行。 請你們看第二頁的第四行問:何名為學?大家找到沒有?什麼叫做學?凡學有二,一﹑教,二﹑行。看見沒有?就是剛才說的真正的學有二個內涵,一個是教,一個是行,如果學過《廣論》那就很清楚了,整個的佛法內涵莫非是教證二量,或者是教行二量,教行果剛才已經說過了,那麼現在這裡呢,看噢!說以教來照行,以行來踐教(教以照行,行以踐教)。「教」幹什麼呀?教來弄清楚,照是讓你弄清楚,這個教真正的目標,大家看見沒有?這個第二頁旁邊你們看那個,這個旁邊有二劃,這個就是第二頁,這一張不是嗎?這個是第一這個是第二,第二頁的一二三四最下面何名為學?就是這個!然後這一行上面告訴我們,學有二種,一個教,一個行,就是剛才我們廣修方便這裡,那麼這個教行當中的關係呢!說 教以照行,行以踐教。非但尋文,即名為學; 依教來照行,由於這個教理告訴你讓你瞭解,造行是認識正確,毫無錯誤的讓我們去行。行呢?行以踐教,行則以踐教,非但尋文即名為學。平常我們學的話,都是文字上面,所以祖師告訴我們哪,不是單單在文字上面轉噢!單單在文字上面這個不叫學噢!再說不要說佛法,這個學是我們中國儒家的,看看孔老夫子說的什麼叫做學呀?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妙咧!它這是根本根本在幹什麼呢?儒家講的學的根本在行!但是要行,你必須要有認識,這個要有認識,它不從學的地方去看,從教那個地方去看,為什麼?跟著老師,換句話說,是這樣,你真的跟著好老師,老師跟對了一定不會錯, 故疏云:佛立教相,止為奉行,若但讀誦,非本意也;如戒名眾學,豈但讀文耶? 所以疏上面告訴我們。佛所以立這個教相的目標是幹什麼?叫你奉行!拿著這個好好的認真去來修行的,若單讀頌非本意也!單單把它念不是本來的意思,不過這裡要停一下,萬不得已的話你老是在那兒念也有它的好處的為什麼?這是萬不得已噢!大家注意噢!有個比喻說,荒年了大家去吃草。那個是荒年,不要說庶年,山珍海味擺在那裡你也要去吃草,那個是很荒唐的事情噢!所以我現在說逼不得已,讀也有好處,這個話怎麼講?請問你現在不在讀經你讀什麼?是不是讀妄想?是不是隨順著無明?一天腦筋當中,滿腦筋都是經文擺在那裡,它就價值來了,所以這個比喻像小孩子一樣,你跟他說不通道理,叫他念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背了一腦筋,將來長大了以後觸境生嘿!就是這個!是不是這樣呢?這是我們要清楚的這是教學的必然噢!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是,不但如此!說剛開始的時候,依止老師的時候,現在我還看見這個戒相,他們藏傳當中就是這個,小孩子就去跟著老師,叫他咭哩瓜拉去背呀!其實我們剛開始出了家,也是把那個戒把它背,不懂呀,不懂也背,從《遺教經》開始,是不是這樣呢?然後跟著老師慢慢的去講,前面你不背,這個東西懂又不懂,然後你背些什麼?背以前那些煩惱,一天到晚盤這個,害了,這個是它次第的必然性,我們應該瞭解,但是它究竟的意思,背完了以後,誦完了以後,所以就瞭解,瞭解了以後,就如所瞭解的去行持,所以稱教以行呀!所以「戒名眾學,豈但讀文」,這是一面就是偏在文上頭的。反過來呢,嘿,他又說這個不行,那我去行了,看祖師怎麼說? 又若徒行,復不名學, 以前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不是都引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話嗎?現在看看道宣律祖,也這樣元照律師也這樣,印度的祖師也是這樣,佛告訴我們的,也是這樣,唯一的就是我們自己弄錯了, 縱令持奉,猶不免過。 假定你不好好的學單單徒行的話,就是單單作又不行,你以為對了,對不起!還不免過,這個地方也不細說,如果細說的話,可以舉出太多太多的例子來,所以 疏云:若於二持,雖不違負,望非明決,不名為福。 所以你對這個二持呀,自持二持,雖然表面上面好像你行相上做到了,但是如果說你不絕對清楚,能夠瞭解的話,不名為福。這個換句話說,就是你弄了半天沒有功德, 故知學者,止是稱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為學。 所以說學是什麼?嘿!要這個條件囉!止是稱教來修行,換句話說,依教奉行,就是前面的「教以照行,行以踐教」,那這兩樣東西相配合才叫做學。 所以同樣的,那前面的話,要受的願,後面要隨行,下面舉一個文,這個文上面它說:「至如顏淵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這個上一次已經說過了,不要說佛法,就世間法,孔老夫子這個門下有個顏回,說顏回好學,這個公案這裡再說一下,孔老夫子自己曾經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他就說普通十室之邑的就是附件鄰居,這個鄰居之内一定可以找到像我這樣的本質,這個忠信就是本質像我一樣好的人,唯一不同的,就是沒有像我這樣好學,人家說他“天縱之將聖”,他說我不是,我只是好學而已。就像愛迪生一樣,我一分是天才,99分是靠我的好學。孔老夫子自己說,我是好學學出來的,但是孔老夫子說的好學是什麼內涵?我們還要從《論語》 上面去找,魯哀公有一次問孔老夫子說:你這些學生當中,哪些好學的呀?他說以前有一個顏回,現在死掉了,再找不到第二個,那孔老夫子說的學要這樣噢!然後他就說了,顏回的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這二句話我想我們人人或者念過,或者聽過,或者背過,也說給別人聽,但是這兩句話有它深厚的內涵。不懂得佛法不懂,我現在瞭解了佛法,回過頭來看《論語》 實在美不可言。 現在我們福智精舍,我已經叫他們每天要背一段,空下來就給他們講,實際上都是佛法,我在這裡把那個不遷怒不二過再說一下,為什麼好學是這個樣呢?現在我們平常碰見一點小事情,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是不是這樣?現在你看,不要說佛門,說儒家,說孔老夫子的,儒家真正的中心:易。易是講什麼?變易之理!換句話說,世間上面一切事情都在變,為什麼變化呢?易的道理,變化的原因何在呢?這個易真正講講這個。所以你究實而看的話,就告訴我們,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法都是因緣空,這個無非是緣起,永遠在變化,它沒有一定的。 這個我以前說過噢,孔老夫子說「空空如也,我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我並沒有一定的,固定的說一定怎麼樣?任何一個人來問我,我一定看看那一面,看看這一面,兩面看看它的問題何在?換句話說,天下沒有一件事情一定如此的,你要看看它什麼原因生起的?從這一面看,從那一面看,找到這個原因,解決它的問題就對!佛法就是這個,然後儒家也是這個。 如果你瞭解了佛法是這個的話,一切都是業,既然你瞭解了業,請問你會不會遷怒呀?你會不會遷怒?囉,它世法尚爾,現在我們如果真正的好學,不好學不談噢,儘管進入佛門當中,那像我一樣,出家出了幾十年,還要遷怒,我現在才瞭解,我這個佛法可以說剛剛望到門,如果我真正努力去學,瞭解業的道理了以後,不要說深囉,瞭解了業的道理以後,就沒什麼好遷怒,如果瞭解了大乘的佛法六波羅密,那不但不遷怒,感激都來不及,你說對不對?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到你身上的話,把它成就我的生忍,成就我的法忍,成就我的無生法忍,這個都是對我們的大恩人,是不是這樣?佛法是不是這樣講?你說你會不會遷怒,會不會抱怨?所以他說不遷怒,這個什麼結果?好學!世法尚且如此,現在佛法更是如此呀! 然後不貳過,還有一個,嘿,以前不瞭解,不瞭解是無知,現在學了以後就瞭解了,瞭解了以後,你還會犯嗎?這個是好學的典型的例子,現在我們並不是說期望人人作顏淵一樣,至少我是,不是要做到,可是我覺得我豈但要做到顏淵,對世間我要做到孔子,真正的孔老夫子不是我所期望的,那你要做到什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是嗎?所以要做到他,怎麼辦呢?要學呀,就在這裡,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 我們特別再看那個文,這兩三句話今天把它解決,下面楊雄那不談了。這個說世間尚且如此,「況超出拔俗之教,而專以頌文為學耶?」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說一點文字弄懂了,再不然的話,也不要文字了,這不可以,這個時候,不但是我們現在祖師,那個時候就是這個樣的, 「今時學律,解無所曉,行不可觀;」 就是這樣,現在學律的人,這個本來就是行持下去,第一步路應該這樣做,可是偏偏進去了,學了半天呢,解,先講瞭解嘛,一無所曉。行呢,一無可看;不是人家,我自己覺得是我自己,我只能說我自己有這樣的一個失敗痛苦的經驗,所以在這裡拿來,願意跟在座有同樣弊病的人,互相來策勉,不是相憐,憐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說憐而增長悲憫,那個憐有用,否則這個憐的話,使得人心縮下去,這個不要它。幫助別人要憐,自己不要憐,自己要什麼?要策勵自己,我不做誰做?但是要靠自己努力。 下面為什麼原因呢?再說我們已經這樣,還像下面那樣,那不是更糟糕嗎? 「放情造過,殊無慚恥;輒謂我是學人,免無知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 這個已經是犯了, 「又復矜持」 這個是更糟糕,自己還說 「吾縱犯過,業亦非重;猶如鐵缽,入水能浮;」 往往有這個感覺,好像是我們現在這樣還有功德,就像缽一樣。 「此又不聞《淨心誡觀》云」 這個《淨心誡觀》是南山道宣律祖教斥他徒弟的,說 「知而故違,重不知者。知而故違,重不知者。今欲曉下句法,必須準律分相。今欲曉下句法,必須準律分相。」 比不知的還要重。所以下面這個不學無知,開是開什麼?必須準立分相!下面這個開緣,就是一定要根據律上面告訴我們,它取什麼? 「但取下壇以來,期心持戒」 那這種人就可以了,他下了壇以後,一心一意,說我現在受了受了要去持,那怎麼辦呢?它四個方法, 專依師範, 律上面告訴我們,很清楚,你必須五夏依師,依師目的幹什麼? 「咨稟法訓,」 從這個地方不懂呀,去向他請問領受,拿這個佛所說的教法,作為我們教訓的根本 「競競守護,不敢妄違;則名為學,」 然後戰戰競競去做,不敢一點點的亂來,這個叫做學。 此分三種:一者久學,解行成立,如文所敘。二者初學,雖學未通,如漸頓說。上二,依三學次第學。三者未學,謂勤求道果,期後習律,如毀毗尼,不犯所開。此開不次第學。如上三人,一向不結不學無知。次明不學,亦分三種:一者始下壇場,或跡混流俗,或越學餘宗,或禮誦等業;忽慢戒律,都無知者,如文所敘。二者雖復學習,不專持奉,目矚耳聽,心背行違,知而故犯,末世多然,準上疏文,不名為學。三者先曾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廢,還為不學。此等三科,一切事法,隨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結二罪。如此格量,麤分途徑矣。』問:『下開句法,為是學人,為不學人?』答:『此科正論不學無知,結犯分齊。學人一向無罪,何用句法簡之?古來章記,例以學不學人,相參而說,傳迷來久,見此好為一悟。』 然後這個裡邊,又開三種,這三種當中有一種「一者久學。解行成立」這個不談,二者初學,雖學未通,如漸頓說。上二,依三學次第學。三者未學,謂勤求道果,這是一種特別的,這個上面說過,這個雖然勤求道故說這個不開,這個開是開什麼?開不學呀!這個地方如果犯的餘罪還是照算不誤噢!這我們要瞭解噢!所以第三類犯了,其他的罪還是照算,不過他全部精神去做的話,這個因為他的功過相抵的話,大概還不至於墮落,乃至於還可以證果,這個我們應該瞭解它這個特徵,下面我想這裡不細講了,下面你們自己這段文好好看一看。 我之所以給大家這一份資料,有個原因,這個策勵大家,我們前面你真正努力去做的話,你會發現學戒是美不可言,實在美不可言!越學越美,平常作學問,瞭解了一點很高興,但是不能用,這樣真的學戒了以後,你要嘛不瞭解,瞭解了馬上就有用,對自己來說,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而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還可以幫助別人,剛才一開頭我已經說過了,現在這個幫助別人的功德是無量無邊,與其站在那兒觀望,倒不如投身進來,如果說沒有客觀的環境,沒有條件也就罷了,現在我所瞭解的有,的確有,所以我一直覺得將來真正有志的人,好好的起來,大家是前途無量,現在我們的因地當中,把我們釋迦世尊的教法,已經衰退了重新扶持,將來果位上面的話,就是當你成佛的時候,大菩薩來護持你,反過來的話,到那時候你也成了佛以後,再去護持他,這個正是我們因地當中下腳的第一步,這一點是我今天所以要談這個根本的原因。 後面如果將來你們有機會,不妨去看看那個戒,我想今天時間已經過了好幾分鐘了,就到這個地方為止。下面還有幾個問題,照例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回頭說一下,這個地方有一份表,我先放在這個上頭,空的時候,請李居士做一個拷貝,然後下面就做個持犯方規,當中的每一位出家同修都一份,這個表實際上這個上頭有的,可是我重立了以後,到那時候不要去翻,這個立的方法也是比較容易看,對照著容易讀,下面零零碎碎需要的,我隨時再來複印給大家,現在請大家一起迴向。 《在家備覽》,84頁,宗體篇的戒行門,昨天把戒行門的頭上一點講了,84頁第一段,就是頭三行,講了今天從第二段開始,第一段先總說一下這個戒行是什麼?然後要想真正成行,建立這個行,需要有什麼條件?這個條件簡單的說,方便!所以要廣修方便。這個廣修方便就說到教行兩件事情,這個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前面的認識起信解,那麼這裡特別是律藏,這個一定要依師長,依師!下面這個行就要靠自己,這個師長,現在在這裡好像目前這個師長都不太瞭解它的特徵,就是以我小的時候來說,那時候不要說出家,就是世法來說,人家總說大家都很重視師長,說師承,師承非常重視,慢慢慢慢的,由於西方很多學術進來,所以我們對這個,慢慢慢慢的就不太清楚,實際上這個真正說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佛門當中這個師承是絕端重要絕端重要,前面一再說過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沒有一個過來人的指導,憑自己摸索,很難摸索的出來裡邊的真意,所以所謂的師承,也就是說這個智慧的積累,積累到每一個程度,它自然而然成功,要我們自己去學,是不是一定學不成?不!也一樣學的成,就我們世間的眼光去看,有很多人說天分很高,佛陀就是沒有老師的,愛迪生也沒有老師教他的,天下有太多這種人,瞭解了佛法以後,才曉得這是他宿生帶來的,同樣的就是你宿生帶來,真正說起來,除了佛以外,其他的人你有同樣的智慧,自己學跟師長學內容是完全不一樣,佛一定是自己學的,否則不叫佛了,譬如說我們孔老夫子是東方聖人這樣。天縱之將聖,他自己說他之所以成就,因為他得力於學無常師,這一點前面已經說過,這個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行要如何建立? 今天84頁上面,第二段就第四行,這個裡邊是一個問答,換句話說,這個詰問答是個徵問,說明這個受隨兩者之間,那麼使我們瞭解彼此間的關係,那個時候才能夠如理如法的行持,能夠得到我們所期望的果報。 《事鈔》云:『問:今受具戒,招生樂果為受為隨?』 這個是個啟發的因緣說現在受了具戒了,其實不一定是具戒任何一個戒,那麼說將來受了戒一定能夠感得將來這個快樂的圓滿的果報好的果報,那麼這個果報是從受還是隨,從受戒的願體得還是從隨行的戒行得?那麼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問中:上明相須其功一等,招生感果必有親疏,故須顯示。』 這個問答當中就告訴我們受隨必須互相相須說依待,互相你依靠我我依靠你,不過這個裡邊確有親疏不同,通常那個親疏我們說親是主因疏是助緣,那麼來說明它,這個是徵問!藉這個問答讓我們能夠實在的如理的瞭解行持應該怎麼行?先看文再一一解釋。 《事鈔》續云:『答:受是助緣,未有行功,必須因隨對境防擬,以此隨行至得聖果不親受體,故知一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為體則明戒行隨相可修 若但有受無隨行者,反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無戒可違,是故行者明須善識業性灼然非為濫述。』 這個是《行事鈔》上頭的一段文,我們先看一下資持濟的解釋,這個回答這個解釋,實際上是說明這個裡邊的關係,這個裡邊回答當中,分二部份來回答,我們看那個文 《資持釋》云:『答中二, 分二部份,哪二部份? 初對顯親疏, 說把受戒跟隨戒兩個相對的來說明,讓我們瞭解,哪一個為主,哪一個為副,其次第二個是別彰行相,其次再來說明這個真正的戒行的內涵所謂別彰行相這二部份,那麼現在先看那個對顯親疏,對顯親疏又分為二部份,第一個就是說受是疏,受就是受的這個願體,所受的這個願體這個是比較疏,下面來說明什麼?說明隨行這個是比較親,那麼我們現在看文噢! 上二句明受疏也。必下明隨親也。以壇場初受頓起虛願、對境防約漸修實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故《業疏》云、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 這個是第一段,也就是上面這個回答當中說,這個受是助緣,這個助緣要曉得是指什麼而言哪?指感這個樂果而言的叫助緣。凡是我們討論任何問題一定有個標準,現在那個標準是什麼?就是對感果這件事情來說,那兩者是哪一個為主要? 南山律在家備覽 51A是哪一個為主要?這個是說受是助緣為什麼?因為還沒有正式去行,有了行以後所謂功德功德必須從戒行那個行持當中得,所以必須因隨對境防擬!這個助緣雖然有了還要一個主因,這個主因是什麼?因為隨!這個隨戒!這個隨戒是什麼呢?就是當對境受了戒以後對著任何境界的時候,它就有一個防非止惡的功能,這個產生了以後,這個防非止惡反過來說就是不造惡業造了善業,所以以此隨行至得聖果!拿這樣的隨戒的行持一直上去乃至直到感得聖果,小則三乘的聲聞緣覺大則佛果,而這個主要的不親受體,親就是親疏的意思,這一段話主要的說明業疏上面說偏就行能起後習!因為招感生死苦樂業報的都在業行上面,平常對境的時候也是造了輪迴生死的業所以感輪迴生死的果,現在受了戒以後對境完全照著戒來做,那這個時候就得到樂果,這個樂果有二種,如果細說的時候常常說善、淨,善還包括有漏的,淨一定是無漏的,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 然受隨二法義必相須、但望牽生功有強弱, 但是這個裡邊有一件事情要瞭解噢!受的願體跟隨的戒行,這兩者必須相須,互相依靠的分不開,不要因為最主要的靠隨,那麼受不要,沒有受就沒有隨,因果之法是法爾如是!現在所以強調是因為什麼?因為望牽生功有強弱!就引發來生的果報來說,才說它的親疏,這裡不妨大家瞭解一個,一切法都是所謂緣起之法,或者說空緣起,緣起之法一定是互相因待的,就像二支筷子一樣,你不能說這支筷子幫他,那二支筷子是互相幫助,完成夾東西的這個動作,那麼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所以在這個裡邊彼此間無所謂親疏,因果之法法爾如是!在這裡只是我們從要求的果報上面反溯上去,這個果報主要的是說靠這個隨行,進一步說那隨行怎麼來的?還要靠那個願體,所以在此不妨舉一個例子,這個受是疏,就像織布的過程當中的經線一樣,布不是有經緯線嗎?經線先安排在這裡,單單經線行不行?不行!然後也把緯線加進去,當緯線什麼時候加到的時候那個布就成功了,就成布的眼光去看好像是緯線加到哪裡布就成功了,可是沒有經線,這個緯線有沒有用呀?緯線又不稱其為緯線,也成不了這個布,這個是我們這個地方應該瞭解的。反過來呢, 隨雖感果,全自受生;受雖虛願,終為隨本。 這二句話就瞭解了, 是則懸防發行則受勝隨微、起習招生則隨強受弱。 懸就是事先準備在那裡,準備著去防護,由於這個防護的力量才能夠啟發隨行,在這個標準原則之下那受勝!那個所受的願體才有強盛的力量,受了願體以後就有個善種子,那個善種子,隨時對境的時候,才能夠感得對境起防,所以對這一點來說,懸防能夠啟發戒行,那要靠受,對了境以後起習招生,這是隨強受弱,對了這個境,此處的習是業,另外一個名字叫業習氣,由於業習氣才能招感苦樂的生死,在這個標準之下,隨強受弱,任何一個因果法仔細去看的話,都可以看得出來,嘿!在哪一個地方覺得好像這個強好像那個強,實際上二者當中都不能少,所以 教文用與、學者宜知。 教裡邊告訴我們,彼此之間怎麼樣用哪一個配合?彼此有這樣互相相須,相待成功,這個學的人必須要知道,所以有強盛的受才能夠對境的時候啟發隨,進一步呢!由於善巧的隨才能夠滿事前所發的受,這二者之中都不能少,少了那就不成,否則的話會使我們辛辛苦苦得到的無價之寶失去效用,失去效用還是小事反而還產生更糟糕惡劣的果報,平常說暇滿人身暇滿人身為什麼要稱它為暇滿人身?這個是特別在修行人,在佛法當中,才提出這個暇滿人身的義理來,說在三界之內要想真正超脫輪迴痛苦,唯一的在得到這個修行的所憑藉的這個身體,這個身體需要很多條件,這個最圓滿的條件是什麼?就是真正的得到像現在的比丘身,這個前面說的很清楚,而這個是到受體為止,然後得到了這個所以產生功效去修行滿願的話這個才是隨行,這二者之中有它必然的關係,所以沒有受體這個隨行沒有根,然後有了根以後隨行沒有沒派上用場,沒派上用場不僅僅是個浪費噢!受了戒以後不好好去做的話本來不一定到地獄去噢!到那時候不好好去做的話,地獄的果報是難逃噢!這一段特別的就是說這個。這一進一出之間,那實在是差得天差地遠,這個是在正式行持之前務必要知道的,這個概念真正瞭解了以後,沒有做不到,絕對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再下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