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7月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備覽 頁/行  P85-L2 ~ P88-L1

手抄 頁/行  7 P102-L7 ~ P127-L2

音檔 起訖     51B_2001~52A_2205

資持云:圓修者。既知受體、當發心時為成三聚。故於隨行、隨持一戒、禁惡不起、即攝律儀。用智觀察、即攝善法。無非將護、即攝眾生。因成三行、果獲三佛。由受起隨、從因至果。   

這一段話在前面講戒體的時候已經講過了,大家回過頭來再仔細的觀察,聽一下就瞭解了,隨成一行,這三樣東西都具足的,所以圓修圓修,絕對不是句空話,但是雖然不是句空話,如果不善巧的不善學的話,對我們就是一句空話,看看圓修很好,怎麼修法不知道?因為再下面講到持犯的時候,還要談到這個問題,所以這裡不重提它,   

故《業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   

那就是前面的戒體當中的,   

又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又云、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綱、餘廣如彼。咨爾後學、微細研詳。

這裡再略略地把綱要提出來,其它地方前面都已經說過了今天也不細說,此處所以再提的話就是再一次提醒我們說咨爾後學呀!祖師一番的苦心就告訴後來學的人呀!此處的行相是非常的細微,要好好的認真的研究學習。

且五濁深纏、四蛇未脫。與鬼畜而同處、為苦惱之交煎。豈得不念清昇、坐守塗炭。縱有修奉、不得其門、徒務勤劬、終無所詣。

又叮囑我們現在這個時候五濁深纏,這個五濁是纏的非常厲害,四蛇就是生老病死,佛經上面就說一個人被一個野獸追,看見井就跳下去,下去有一個籐掉在那個籐上面,偏偏那條籐上面有四條蛇在咬那條籐,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那個時候就有一隻蜜蜂,在那裡掉了一些蜜,什麼都忘記掉了,舔那個蜜,現在我們就是這種狀態,噢,不是,那四條蛇在下面,我們被那個狂象追,這個印度來說,被狂象追到是非死不可,然後逃到枯井裡面去,看見枯井裡面有根籐垂下去,就吊在那個籐上面,往下面一看,下面有四條毒蛇。四條毒蛇就是告訴我們什麼?就是生老病死!然後上面有一隻老鼠在咬那條籐。對不起,下去是死,不下去,被咬斷了還是死,正在危急的時候,忽然有一隻蜜蜂飛來,這隻蜜蜂剛剛採了蜜,他什麼都忘記掉了,舔那個很甜的蜜,我們現在就是個樣,所以這四蛇的故事,就是說我們實在是,誰都不知道,昨天有人問我,看見很多小蟲怎麼辦?我以前也不曉得怎麼辦,現在看見小蟲,我第一件事情,我就說,哎呀,你真是我的善知識,簡直像佛菩薩差不多,為什麼這樣講呢?譬如我現在隨便講這個螞蟻,你看那個螞蟻實在是厲害,它二十四小時不停的,任何一點小東西,它看見了就跑到那兒去搬,平常的時候螞蟻還有個特徵,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看的見業呀,它別的東西都很差,可是牙齒跟嘴很強呀。換句話說,它生前就是這個樣子,而平常一天到晚到處跑,一碰到牙齒對著你,我們在人當中也很容易看的見,這個人將來投生投到哪裡,如果你業相很清楚的話,很多典型的這種人哪,一天到晚他也停不住,忙!忙什麼?就是這個事情,如果一但覺得有什麼障礙他了,他馬上跟你鬥,再不然有了他馬上去咬,馬上去搬,我現在不是說螞蟻的業,我為什麼看見螞蟻是善知識呢?就是說我們現學了佛了會可憐他,或者乃至有其他的,沒有學佛你怎麼辦呀?是不是一腳就踩下去了,以前我還看見用開水燙下去,那簡直是慘不堪言!可是他曉得不曉得呀?他一點都不知道他還忙的起勁耶!其實反過來,如果說不瞭解佛法,不真正努力唸唸在對治,我們跟螞蟻差不了多少耶!所以現在每到城裡去的時候,總覺得現在越來越進步,我現在越來越感覺不一樣,現在我一進到城裡,我就感覺進到螞蟻窩,你仔細看看噢!如果說現在忽然地震,或者原子彈,弄完了你打開來,就像我們扳開螞蟻窩一模一樣的,高樓大廈裡面一看啊!多少螞蟻,所以我說現在看見那個,哎呀,善知識!說到這個地方,的的確確四蛇未脫呀,說的好聽一點,有鬼畜同處。如果說不瞭解的話,我們是得到人身之畜噢,人身真正的價值是要想修行,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但念水草,餘無所知,是跟畜生毫無差別,我們笑畜生是,但念水草,其實我們人當中忙些什麼?豈不是也忙水草?還不是忙這個。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呀!

所以祖師在這裡,“為苦惱交煎,豈得不念清昇,坐守塗炭”,然後要修了來了,縱有修奉是不得其門,如果說不瞭解的話,是徒務勤劬,終無所詣!這個門很難得很難得,最早我曾經看法尊法師,凡是學《廣論》的同學都瞭解,誒,我對這個人推崇備至,不是尊法師,我今天絕不可能有這一天,我跟大家是一樣種點善根,說不定拚命念佛也,這個可能可以到極樂世界,只是有這個可能而已別的都談不上,我最早看尊法師寫的阿底峽尊者傳,裡面說了二句話,他說我現在學了藏系的佛法以後,再回過來看,沒有師承的佛法味同嚼臘,當初我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現在慢慢的體會到,我但願你們早早的體會到,其實師承不一定是藏系,天台也有它的師承,上二次我說的圓修,這是天台的概念,可是天台的概念,等到我學了《廣論》以後才懂,回過頭來看賢首,嘿,也慢慢的瞭解,所以那個時候我才瞭解,沒有老師告訴你看那個文就是不懂,所以這個地方呢!不得其門哪!徒務勤劬終無所詣!得不到,下面

若乃盡無窮之生死、截無邊之業非、破無始之昏惑、證無上之法身者、唯戒一門最為要術。

這個一連四個,無始以來的生死,為什麼有這個生死呢?因為無邊的惑業,這個無邊的集業又由無始的迷惑,現在要想把它推翻,要證得無上的法身,只有這個戒,祖師菩薩十方諸佛都這麼說,三無漏學並不是分開的戒定慧,而是戒進去,當定慧圓滿的時候,戒也圓滿,次第是這樣的,

諸佛稱歎遍在群經,

佛是這樣的,那經裡面也說的明白,

諸祖弘持盛於前代,

祖師也是這樣子的,一代一代的祖師都是這樣的,

當須深信、勿自遲疑。固當以受體為雙眸、以隨行為兩足,受隨相副雖萬行而可成。

南山律在家備覽 52A

那都是前面說過的,

以隨行為兩足,受隨相副雖萬行而可成,

來了這個目一個足,兩個相副的話,哪裡都可以,

目足更資雖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復何言?悲夫。』

是真正的同道的都從這個地方,否則的話,說也沒有用,到這裡為止也就說明了弘一大師集的這個,雖然不是弘一大師寫的,集的這個表示他老人家也很清楚明白,元照律師註的,而註的根本是道宣律祖,道宣律祖所宗的是曇無德祖師,曇無德祖師這樣還根據成實還有佛陀,換句話說,從佛一路下來說的話,同樣的一句,現在我們就是要從這個地方一門的慢慢的努力的進去的地方。

芝苑云:每以兩端開誘來學,一者入道須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終!

《芝苑》就是《芝苑遺編》,那個就是元照律師寫的,他補充說明的,說用這二個方面來,一個是入道有始,一個是期心有終,這兩個彼此間都有它的相互關係,

言有始者。即須受戒、專志奉持。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著衣喫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不可暫忘也。   

這個是始,我們從這個地方開始,那麼   

言其終者。謂歸心淨土、決誓往生也。   

那個就是我們的終,   

以五濁惡世末法之時、惑業深纏、慣習難斷。自無道力、何由修證。故釋迦出世五十餘年、說無量法、應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因緣雖多、難為造入。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故諸經論偏贊淨土。佛法滅盡、唯無量壽佛經百年在世。十方勸贊、信不徒然。』   

前面始是持戒,終呢!就是歸心淨土,為什麼?下面這個文字很容易懂就不細說。不過這個地方的歸心淨土,祖師說的歸心淨土跟我們現在的歸心淨土,那個差別大家要去分別的出來,同時真正的淨土我現在瞭解的淨土,淨土有它非常殊勝的地方,它含攝的範圍最廣,廣到善財童子究竟的導歸極樂,這是上限,再沒有超過它的,下限呢!乃至於五逆十惡,如果說你有特殊的因緣你也還是可以去,這是它真正廣的地方,在廣的地方注意噢,要瞭解它的特質,然後找到自己下腳之處。現在我們往往有個錯誤,它本來是最廣的法門,我們把它縮狹的最狹,狹的不能再狹,有很多人都說我是反對淨土,我實在啼笑皆非,我是正因為淨土法門的殊勝,我所以希望大家瞭解它,然後把那個殊勝的法門整面的開展,可是大家就偏偏執在什麼?就把最廣的淨土法門,縮的變成四個字,說這個叫做淨土法門,佛的一番無比的悲心,就被我們損掉了都不知道,我是指出這一點來,所以現在祖師怎麼說?有始!始從哪裡呀?持戒開始噢,他沒有告訴你只念四個字噢!

所以我常常說印光大師,我為什麼非常佩服、這麼敬佩他?印光大師倒是真的,他說你別的不要管,可是他怎麼說呀?我條件不夠不管,所以不要出家,好好念佛,換句話說,淨土法門有無量寬廣的一面,條件不夠,那你好好的去,這個是淨土法門最殊勝的地方,你去對佛法沒有什麼損害,假定我們現在大家出了家了,然後問你什麼都不懂!那個出家人什麼都不懂,出家人戒不持,佛法還靠誰?就算你念去了,豈不是到了我們一代,我們是最後斷佛種人呀!這個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說明,但願在座的每一位好好的弘淨土,那個時候就把淨土那一面整個的廣說出來,那隨你的份,或者你學善財童子,真正的學不好,至少學下去,那整個佛法有救,再不然你是在家人,你是老公公老婆婆那也不談了,趕快念佛也去了,這個才是淨土法門最了不起的地方呀!這個是它的特點,再說看看那些祖師們,從慧遠大師開始,當然像我們的道宣律祖,像玄奘大師,他們都沒有到極樂世界去的,他們都到兜率淨土去的,這個不談,元照律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都是近代我們最推崇的祖師,慧遠大師是淨土的初祖,他在那當時學問都沒有一個人比的上他,他的淨土哪是像我們現在什麼都不要管的,不但佛法世法也是如此,他的老師所謂彌天釋道安,說將來這個佛法靠你,我不用叮囑,只要你去,佛法就弘展到哪裡,這是典型的,那這種人出來那佛法就有救,反過來儘管如此喔!這個五濁惡世不可靠,要歸心淨土,這個才是淨土的特徵,這個是我們應該理解的,如果這樣去念佛的話那好,然後因為教法在世,只要教法在世,用的上法的人,人人皆去,這個是淨土真正的特別的地方,清楚嗎?實際上,我在這個地方說一說。

現在這個地方是個淨土道場,而講戒!我聽了非常歡喜,我們就要這樣努力去做,出家人這個戒為根本,這個地方也說有始嘛!語默動靜是不可暫忘!嘿!迴向,歸心淨土就是迴向,那我一日一夜都能夠去的話,一生精持戒律的話,還能不去嗎?何況現在瞭解這個戒是三聚圓修,而且是上品哪!去了以後就能夠見佛呀!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祖師的真正用意我們要瞭解。

好!這個前面告訴我們怎麼去修,下面是捨,萬一你作不對怎麼辦?那捨掉它!

3.2 因示捨戒

《戒疏》云:『汎列經論捨相不同,如雜心說:若捨命終斷善二形生也,《善生經》:加受惡戒時捨善戒,《俱舍論》:八戒期心盡夜分終故捨且列如此。』

這個捨的行相有四種,所謂捨戒是一種,命終是一種,斷善根是一種,二形生是一種,《善生經》實際上就是《優婆塞戒經》,那這個裡邊有加上一個受惡戒時,看起來好像不同,看下面的解釋。

行宗釋云:『雜心四捨,言若捨者即作法,

作法就是捨戒,捨戒的時候要作一個法,

斷善即起邪見。

斷善根就是起邪見,

《善生》惡戒即惡律儀。上五通五八十具,《俱舍》期心唯局八戒,

上面這個都是其他的五戒、八戒、十戒、具戒,那麼《俱舍》當中說這個上五就是捨戒、命終、斷善根、二形生,乃至於加上《善生經》當中的惡律儀一共五樣,那個五戒八戒十戒具戒都是這樣,那麼前面不是說八戒,這個俱舍當中說的,這個八戒,因為你受的時候本來一日一夜,所以一日一夜盡的時候,那個戒就自然失掉了,

義兼五戒,

應該五戒也一定,

言且列者示未盡故。』

那個小字你們自己看一看就很清楚。

《戒疏》云:『問:今捨戒者,為捨已生隨行為因之業,為捨初願本受無作體耶。

這二個說你捨的到底是捨哪一個?還是捨的初受的願體?還是捨的是隨行呢?隨行就是所感得的現在造的業,

答:已生為因,不可捨也。得聖無漏,方傾善習。

這告訴我們現在的隨行就是你持戒,儘管以後捨掉了,只要你真正持戒這個持戒的功德永遠在,捨了戒這個功德還在,要到什麼時候呢?證得聖道無漏的時候!那麼所有的善種子那個時候才消失,真正證了聖道了這個就無所謂了,那些都無關緊要,   

今所捨者,止是本體更不相續。   

所以現在捨掉了就是本受的願體,這個願體本來有個善種子,對境的時候,有防非止惡的這個功能,捨掉了以後,這個功能就消失掉了,進一步就是說捨掉了以,後餘習還在,對了境,你還是有防非止惡,還是去作善,可是這個功德就不是戒了,戒的功德你沒有了,只有善的功德,戒的功德是任何時候起來的功德,法界為量,善的功德只局於這一件事情,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所以要瞭解,

故《雜心》云:言捨戒者、戒身種類滅也。』

《雜心》上面說捨戒是什麼?戒身!戒身的相續沒有了,換句話說,戒體的功效沒有了。

行宗釋云:『未捨之前、所有隨中持行、名已生善。

這個是隨戒當中的叫已生善,這個不會捨,

後未修者、名未生善。

後面還沒修的叫未生善,   

今明捨戒、為捨何者。問中乃約行願兩審。

問是問捨的隨行,還是捨的願體?

答文方見已未存亡。

這個回答當中說已經修的存在,沒有修的消失掉了沒有了,

答中二,初答因業不失。

就是照著隨行這個因還沒感果,沒有感果之前不會消失,

結業在心,行功不滅,

說明這個道理,

故不可捨。乃證初果、無漏智力達罪福性、漏業方傾。

證了初果見道以後罪福性空,既然性空它就沒有了,實際上沒有是沒有,這個裡邊還有學問在,這個到以後再說,

習合作集謂集因也。今下次明無作體失。本體即無作,不相續者失未生善也。故下引證戒身即受體無作,   

那麼今下證明真正失掉的就是無作願體,本體即無作不相續者失未生善也!就是未來的它不會繼續了,故下引證戒身,下面引證戒身就是受體,這個受體叫做無作,

種類即相續的善行,二皆云滅!種類即相續善行、二皆云滅、證上可知。』   

這二樣東西戒身、種類通通消失掉了。

戒疏云:作法捨中、具緣有五。初是住自性者。 二所對人境。如多論云、若無出家人、隨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 三有捨心。 四心境相當。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 五一說便成。』

作法捨要五個條件,哪五個條件呢?第一個住自性者,什麼叫住自性?就是受了戒有戒體,二所對人境!那麼捨戒的時候要對一個境,這個境要是個人,那這個人原則上要是出家人,如多論云:若無出家人隨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就是沒有出家人那是個在家人也可以,白衣就是一般乃至外道,但是他一定要了解說的清清楚楚說,你告訴他:我從今天開始如何如何!就是你對著這個說明你不想再繼續的,譬如說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我從今以後捨掉不再皈依佛,我捨掉佛捨掉法捨掉僧,捨掉戒!只要一說,他聽清楚了,對不起!就消失掉了,受是千辛萬苦捨是非常方便,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爬山呀!每爬一步千辛萬苦,你要下來嘎拉一個跟斗滾到山腳下,我們現在千真萬確也是如次。三有捨心!那一定是有這個心,要曉得一切的業都是從心上面說,四心境相當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換句話說,人家不瞭解或者說不清楚,那個都不算捨,五一說便成!第五隻要一說就好,下面的解釋已經有了。

《戒疏》云:所以開者。凡夫退位,知何不為,

為什麼要開呢?就是說因為我們是凡夫,弄的不好的話,你哪曉得什麼樣的事情作不出來,那個時候就麻煩了,所以

帶戒犯非,業則難拔。

要曉得你帶著這個戒,戒有無比的功德,萬一持不住了造了罪的話,這個業非常可怕呀!所以論上面一再說,一旦把仙幢覆身,這個就是大仙人的,這個大仙人就是佛世尊,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你披了這個東西,如果不持戒是絕端可怕呀!他告訴我們造了這個業不得了,

故開捨戒、往來無障。

所以捨,萬一不行你就回去吧!等到你行了再來,

即是大聖善達機緣,任物垂教,號法王也。』   

我們的世尊很瞭解所接引的根機,所以給他種種機會,高的高的低的低的,這個叫做法王,那麼下面解釋前面這個很容易懂,解釋的文就念一下。

《行宗釋》云:初敘機劣,

上面說明這個機是凡夫退位,

內凡以上不羸不捨、已前皆容有退、故云退位、

什麼叫內凡?通常我們叫四善根的加行位者稱他為內凡,什麼是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地!這個叫四加行位,小乘四加行位指這一個,大乘就是信位菩薩,智者大師乃至於智者大師的老師,他們兩位示現的都是信位菩薩,你可想這信位菩薩多了不起!這個叫做什麼→內凡!他雖然是個凡夫但是叫做內凡,已經進入聖人的圈子裡去了,但是他還是個凡夫,那在這個以前都有退所以叫外凡,

即外凡也。 故下顯開意。

上面已經說過了,

往謂開捨,來謂再受。善惡兩通,故云無障。

不行你回去,回去的話雖然作一點不好的事情,救起來很容易,行了!行了再來,那麼行善得到的功德就無比,這樣子就沒什麼障礙。

即下結歎權巧。

就說結論,讚嘆佛世尊的權巧,

王者得其自在、於法自在故稱法王。』

就是我們的世尊。那麼這一段是戒行,這個是戒體當中的戒行,實際上這個行就是特別的說怎麼樣的願行相符?真正的行持這個法相在後面持犯一章。 

第四門 戒相

最後我們看法體行相當中的戒相一門。

《事鈔》云:『戒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美德光顯,故名戒相』。《資持釋》云:初即承前,

這第一個戒相,什麼是戒相?

隨下正示。

一一的告訴我們由於為行有儀,記得不記得是這樣說的,聖人制法然後納法成體,因體起行,然後為行有儀,這個儀就是儀相,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有他持了戒以後的威儀,有為可威有儀可遮,換句話說,一定有他的標準,你坐是坐相行是行相,而根本就是你的起心動念,當你心念當中安住在這個上面,很莊重的時候,這個行為自然莊重,所以心還是主,身口是具,隨所施造!隨你一切的行為呀,動則稱法。一舉一動他一定跟法相應,這個時候這個美德呀,光耀明顯,這個就是叫戒相。

問:事鈔隨戒釋相篇中,以戒本為相,與此異者。

那個《行事鈔》當中有一個叫解釋相篇,隨著這個戒世尊所立的五戒是五條,八戒是八條,十戒是十條,具戒或者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或者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一條一條戒說明這個戒的內涵,所以叫隨戒釋相,這個也是戒相,那麼這個跟現在有什麼差別?現在講的戒相跟那個相有什麼差別?現在回答,

答:此約行明、彼就法辨。

現在這裡從我們的心行來說,那個是法,說開遮持犯從佛制定的法來敘說,兩者好像不一樣,但下面說,

然行必循法,法必軌行。

所以這個行為一定要根據,循是遵循,根據著什麼?根據佛告訴我們的法則,然後這個法為什麼要呢?所以來歸導我們的行為,彼此間有這樣的必然關係,說:

文云動則稱法,豈不明乎。』

這個文上面說的很清楚,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跟法相應,這不是說的很清楚嗎?我們的行為要跟這個法相應,這個法也就是佛告訴我們的所以叫戒相,然後這個行,根據這個法相應叫戒相,所以戒相是行跟法兩樣東西相應的必然結果,那麼從法來談戒相也就是下面所謂的持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