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就處所
1.3 成就處所
是章分為三節、悉依鈔疏原科。若詳審是章文義、或可分為兩科、一就四心以明、二就三業以明。就四心以明中又分為二、初約三心明止持、二約行心明四行。如是較為明晰也。
現在瞭解了這個成就處所,喔!瞭解了在什麼情況之下哪些地方成就那個持犯?這個第三章,現在它這裡有一個表,成就處所分為三節,分為三部份,一約三心明止持,二約行心明四行,三約三業明四行!那麼下面有一行小字,這個小字我們現在這裡不細說它,諸位如果細學的話,那麼在這個南山三大部當中,它這裡還有細分。
1.3.1 約三心明止持
戒疏云:『前將止持對心以明。若無染汙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義,謂識想受此之三心,非業非記流入行心,方成別業,故分四陰以為二分。豈非本有戒體,外無染汙,光潔純淨,名之為持,三心非記,受體是記,故得持也。』
那我們看一下那個行宗的解釋,然後把這一段一段一段,把這個三心是指什麼?那麼先簡單的說一下,
行宗釋云:『上句標舉。
若下正釋為三:初通示。據此非持,取本受體,說名為持,故云有義。古人目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運成故。
這個心本身分成功四相,哪四相?受想行識!那麼小乘俱捨上面它那個最後一個「識」擺在第一個,識受想行,或者識受想思。現在那個約三心的話就是先把識受想,看看這個三心來說明止持這個道理。
那麼下面要說明「上句標舉」,說先把止持用心來說明它,「若下正釋為三」!這個下面解釋,解釋這個道理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初通示」,就是說整個的來說明,「據此非持,取本受體,說名為持,故云有義。古人目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運成故!」先解釋這幾句話,回過頭來看《戒疏》的說,以下面這幾句話來說這個本來不是持,止持像上面所說的不是止持,那麼為什麼說它是止持呢?因為我們本來受了這個願體以後,如果說你受了願體以後,假定你沒有染汙它,沒有染汙它,並沒有損害它,所以叫作好像也可以說為持,古來的人目為端拱,端拱就是端端正正,你沒有出毛病,那麼現在這個三心受想跟最後那個思,它本身沒有造作的能力,既然沒有造作的能力,對這個本受的體呀,它並沒有染汙,所以他任運自然就產生不染汙的功效,所以說這個地方呀,也有!也可以這麼解釋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說明前面《戒疏》裡邊,我們看那個文,
《戒疏》云:若無染汙,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義。
就是這個,說現在你受了戒,然後這個願體只要你沒有染汙它,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可以有持的這個意思,所以現在受心所以及想心所雖然是個心所,它並不會產生染汙,最後一個識→心王!它本來就不能造作,所以它也並沒有染汙,所以它任運自然不染汙,所以在這裡可以說有止持的這個作用,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
謂下,別簡四心分二所以,統論四行,止持有二;餘之三種並局行心故也。
再下面「謂下」,謂下就是謂識想受!謂下別簡四心分二,那麼個別的來說這個分二部份,所以「統論四行,止持有二;餘之三種,並局行心故也。」現在我們先看,「謂識想受此之三心非業非記!說這個三心它本來是無記的,說不上來是善惡等等,本來就是不去辨別它,所以既然不去辨別也沒有業,那要到什麼情況之下呢?一直要到這個行心所當中!那個時候就有善惡,有善惡就成業,所以把那個四陰要分成二分,有一分是有造作作用的成業之本,有一部份沒有的,所以說統論四陰止持有二餘之三種並局行心故也!這個我們要了解說善惡無記只有在行心當中有,其他的三樣東西沒有。
豈下結顯三心下釋疑。
豈下結顯,下面說豈非本有戒體,外無染汙,光潔純淨,名之為持!所以說三心,那個三心呀!本來說不上來,這個道理所以說明它,受體是記!而現在受我所受的願體是確定是善的,現在那個善心雖然是無記但是它並沒有染汙它呀!所以這個叫做也可以說有止持的功效,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心整個的我們辨別的很清楚,所以在這個地方呢!後面整個的討論的時候都能夠局在這個行心所當中。
問:『三心何分?』答:『了別所緣境名識即通指六識。取所領之相名想謂取所領六塵之相,則為六想。領納所緣名受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一一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三受之異、皆從違順非違非順而生。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謂六受之後、各起善不善不動業等。亦名六思、思即是業。若大乘經則受想行識、列次不同。由受生想、從想起行、由行成識。今依小論則識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別之心名識、次起想像名想、復次領納名受、後起業思造作名行。』
那麼三心有什麼差別?答:了別所緣境名識,這個識的特徵,它是所謂專門的能夠分別它的自性,分別一切所緣的對象,取所領之相名想!領納所緣名受!這個不必解釋了,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那這個才是,心裡面有一個造作的功效,造作完了以後這個業會感果的,這個才是行,現在我們論持犯正指這個,若大乘經則受想行識列次不同!這個有一點不一樣,今依小論則識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別之心名識,次起想像名想,復次領納名受,後起業思造作名行!那麼小乘的論點當中,為什麼把那個次序顛倒呢?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喔!是這樣,所以它以這個情況把那個識擺在第一個,各有各的原則,各有各的道理,
問:『破毀之人有此持否?』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犯戒的人有這個持嗎?
答:『據事鈔中,犯一重戒,餘戒常淨儼然。是則持毀皆有持義。今文且從持說,故云無耳。』
那麼據事鈔說就算你犯了重戒,其他的戒還是仍舊清淨沒有動,因此這種情況之下的話,不管持犯這個裡邊都有,犯的部份單單犯的那部份,除此以外其他的並沒有動,不過現在這裡我們所說的這個是什麼?特別是從行心所這個觀點去說,所以說它沒有,它並沒有造作的功能那當然談不到這個持犯,可是反過來說它並沒有染汙的這個作用,還是說它有這個止持的這個功效這個意思。
資持云:謂分四心以明二止,三心中止此科所明行心中,止則如後述!三心非業、本不名持、但望受體說有持義。以持是記業、無記非持故。
現在我們把那個心分成功兩點去看,來說明這個止,這個三心當中這個止,那就是識受想,這個三心這裡說明它,行心當中說的止那還在後面,那個才是我們正式持犯,很詳細要說,三心非業,本不名持,但望受體說有持義,以持是記業,無記非持故!剛才我們前面說的現在這裡特別告訴我們了,那麼為什麼它還要這樣的反覆的在這裡解釋呢?那一行小字,
此由古謂但不作惡,即名止持,今約四心分為二別,則無前濫。
來了,說古時候有的人把這個看成止持,實際上,現在的人是諭今為烈更糟糕,以前的人,只要你不要作惡就算止持了,現在告訴我們不是,真正的止持不是這個樣的,千萬不可以跟這個正規所說的道理混淆,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噢!實際上祖師是為了判說以前的錯誤,實際上我覺得我們在這裡往往也同樣的犯,那我只要沒做什麼壞事就行了嘛!錯了!這個錯了!
1.3.2 約行心明四行
下面才正式的約行心明四行,在這裡才是。
《戒疏》云: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為持。
這裡我要一個一個解釋也比較容易仔細一點,現在下面對我們來說是個對治的行為,這個治行呀,就是對治,現在我們瞭解我們真正的修行必須要對治,沒有對治沒有修行,所以從這個地方來告訴我們這個止持,這個才是我們修行的正戒,才是真正的重心,不能說,我沒有犯,不可以!你有沒有對治?經過了對治,不犯這個才是。不經過對治,錯了,所以現在這裡告訴我們,這樣的持犯必須在什麼?行心當中!才真正可以有談的到成否?否則的話,你是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