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覽 頁/行 P99-L12 ~ P101-L13 手抄 頁/行 7 冊 P256-L14 ~ P286-L7 音檔 起訖 55B_2725~56B_1312 |
南山律在家備覽 56A我剛出家的時候,到現在還是有一點,有的時候那個居士們送一點東西來,我現在想起來很好笑,比如說聽不清楚,我一定要問:嘿!你這個東西送給誰的?他們居士覺得很不好意思,好像送給你們就送給你們了,你們斤斤計較問的這麼仔細幹什麼?頭幾次我也很天真又這樣,後來覺得問的我被人家這麼回應,這個很懷疑的眼光看了幾次,我也覺得不好意思,啊!那好好好就不去問他,但是到底它的目標何在?目的何在?我也不知道。一直到過了若干年以後,我現在慢慢的瞭解,所以我們現在一般末法的時候,普遍以養成人情為主,就是這個理路不清楚,現在南傳又不是一樣噢!南傳所以它有幾個特別的好處,比如泰國,泰國很多在家人它都要去受一個月的戒,因此因為他受過戒,所以多多少少曉得出家的法則,出家的規矩,因此他在這個裡邊來的時候,他一定事先弄得清清楚楚,告訴你要怎麼的就怎麼的,這個是實際上的並不僅僅是很多單方面的事情,因此這個經論上面就說了,到末法的時候,你如法行持的比丘往往被大部份的人厭惡,乃至於遮埋,乃至於要更嚴重的來傷害你,現在到了這個末法的這個時候,行相已經開始漸漸漸漸的顯出來了,但是在此不要氣餒,不要氣餒!你真正瞭解了以後,你要咬緊牙關作下去,這個才是真正功德無邊的事情,那第一個。下面呢! 或見他厭生、與其死具。看俗殺生、教令早與、勿使苦惱。此並慈心造罪、而前境違重。 上面那個第一種呢,屬於盜!下面那個屬於殺,說看見他的厭惡!啊,這個生命遭到很大的痛苦,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好心給他個死具!把他死了,看俗殺生教令早與!看見有的人往往這種情況,西方現在就有這種說法,啊!說這個什麼?就好心殺他!這個很有意思,尤其是西方盛行賽馬,那一匹馬早年是個英雄,到老的時候也無用處了唉!看見他可憐,拿人的眼光就早一點把他弄死,而且大家還覺得這是好心應該作的,然後有很多病人的話,有病的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時候,那個醫生也早一點把他弄死,而且這種說法很盛行,曾經有過一個人問我這個問題,那麼我說在佛法上面沒有這個道理,嘿!他就問我了,你們佛法不是講慈悲嗎?我說是,那慈悲的話你看他這麽苦,你這樣的話不是不慈悲嗎?諸位你們遇見這個問題,你們怎麼回答?你們說呢?你看他苦的實在是啊,不要說像馬這樣你殺他,他就是苦的實在不堪,他要來叫你去的話,你說你作不作?我們說不作,然後就說,你說的不慈悲,你怎麼回答他?你們說是不是往往覺得很難回答,你們能回答的請舉手,要有一個正確的理由噢!大家覺得很困惑是吧!我以前也是這樣,啊!我現在後來這個三寶的威力,這個沒有別的辦法,那祈求三寶,後來我想出一個很簡單的理由來,我就說,假定你現在是這匹馬,人家說可憐你,把你弄死,你願意不願意?他想了半天頭低下來了,你們說對不對?當我們看別人容易,啊,這匹馬早年的時候是英雄,現在老了,要把他殺掉,我說如果你是馬,那個時候就巴不得,哎呀!我辛苦了一輩子呀,現在我雖然跑不動了,你要想起以前的恩情,我吃的苦一點不怕,是不是這樣?如果這個馬兒有知的話,應該如此,對不對?就是這樣這是很明白。 那他又說,假定這個人自己要求你,你怎麼辦?很簡單,你們世間人可以這樣作,可是既然信了佛法,瞭解了佛法以後的話,佛告訴我們的是三世,是不是這樣?很清楚,你眼前看見固然苦,可是你死後怎麼樣?現在的問題,你從這個地方到那裡,你必須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角度,這個地方的苦樂,還有一個角度,那個地方的苦樂,這兩方面比較,才決定你的去趣,你說在這個地方很苦,可是如果跑到那個地方更苦的話,你去不去?你去不去,你說你去不去?我們在這兒說,哎呀,實在熱的受不了,然後你想出去,你一出去的話是個火坑,對不起,我關在這裡悶一點也不怕,是不是這樣?那很簡單呀!我在這裡說很快樂啊!這兒有冷氣,你出去,上了天堂,根本不要冷氣,那冷氣也不要了,是不是這樣?就是這個道理呀!所以當我們透過了佛法的認識以後,那個時候看見這個,根據佛法上面告訴我們,哪怕自殺,這都是很不好的事情,這樣都會產生很嚴重的惡果,因此眼前雖然苦,可是比起後面還要好一點,那麼兩者之中你選哪一個?也許你還是選這個。 我還有第三個理由來回答他,這個都是智慧,假如一個小孩子,今天要去玩這個火藥,拿了這個火點它,我請問你:你幫他點?還是你阻止他?你說呢?大家懂不懂?清楚不清楚,那個火藥一點的話,全部粉身碎骨,他要點,你是慈悲還是不慈悲?這個都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應該瞭解的這個內涵,所以說到這裡,他說這個慈心殺,就是這樣!這是平常我們很多地方應該注意,後面來了。 不以無知便開不犯、由是可學皆結根本。』 並不因為你無知便說不犯噢!那無知怎麼辦?下面叫可學不可學,我剛才說了,說你應該學呀,可是你不學,這是可學,是你根本應該學,不學不知道,那出了紕漏,對不起,除了根本罪以外還有重增無知罪,關於這個部份,將來這個持犯方規上面,好好地學,所以說這個道宣律祖寫了以後,怪不得這個,這個《律相感通錄》上面哪,這個天人跑的來,說自從律傳到這裡來,幾百年來你是第一人,再沒有人能夠把這個律的是非好壞,判的像你這樣判斷正確!那個天人都是佛在世的時候噢,這是我們真正有心要想學佛的人,必須應該知道的特點。那麼下面 《資持釋》云:『初明好心犯盜。 或下次明慈心犯殺。 不以下示犯所以。』 這個上面已經解說了,這是善心。下面 1.4.1.2.2 不善心資持云:『次不善心者,謂貪瞋癡三毒所起,單複等分,鼓發七支故』 那麼其次呢,不善心!不善心,那就是由於貪瞋癡三毒,或者是貪瞋癡三個,或者是複,貪瞋貪癡瞋癡,或者是等分,就是貪瞋癡樣樣俱足,這樣來使得我們身口七支去犯種種罪。翻過來 《事鈔》云:『識知戒相或復闇學,輕慢教網,毀貲佛語。如《明了論》述云:有四種粗惡意犯罪,一個濁重貪瞋癡心,二者不信業報,三者不惜所受戒,四者輕慢佛語,故心而造則得重果 以此文證由無慚愧,初無改悔是不善心。』 這個下面資持的解釋一起看一看,念完了再回過頭來看那個事鈔當中的說法, 資持釋云『初通敘。 通敘就是說不善心是怎麼一回事情? 上二句別舉犯人學不學故、下二句合明心相。 這個第一句識知戒相就是學,或復闇學是不學,等等,這個是犯的人或者學或者不學,下二句合明心相的話,那就是“輕慢教網,毀貲佛語”!那個時候,他的心裡的行相, 如下引示。 就是如《明了論》的,這個裡邊說有四種, 四中、初是總相,攝一切故。 就是有四種粗惡意犯罪,那哪四種呢?下面的四種! 濁重難顯,且約三時無悔,名上品心。 這個很粗重的,那麼什麼是粗重的呢?單單心上面看不清楚,所以說約三時,這個三時就是我們犯罪的時候,事前叫方便,中間叫根本,事後叫成已。那麼事前呢,心裡邊起心這樣,然後犯的時候,覺得這個心裡面強盛,後來的話自己又歡喜,這個後面都有它的詳細的說明,如果這三個時間當中都沒有悔就這樣,那麼這個叫上品心,這個情況曾經在論當中說明過,叫貪瞋癡的三相,三相當中每一相說有五個是究竟, 有五個究竟,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如果你們要瞭解一下的話,你就看一下那個論,我們現在也不妨論跟律合起來看,這個論上面在共下士,共下士談業果當中看看128頁,不,127頁當中貪慾!第三行,此中貪心圓滿需具五相,有耽著心,有貪婪心,有饕餮心,有謀略心,有覆蔽心。這個有覆蔽心是事後的,有謀略心是事前的,那個耽著貪婪等等的話,那個是一直在這個心相上面緣,那麼這是整個的情況之下,這個覆蔽總歸是後面,所以這個瞋心同樣的,翻過來128頁有憎惡心,有不堪耐,有怨恨,有謀略,有覆蔽,這個都是什麼?前面都是厭惡,厭惡了這個心以後的話,第二個說,如果你不能耐住它,耐住它就到此為止,不能忍住自己的心,這樣不但不忍而且增長它。於是這個增長了以後,你就動腦筋了,所以有謀略,然後去作了以後呢,有覆蔽,也不知道自己錯了。這種情況,那個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這個愚癡,你們自己去看在下面。 所以平常的時候,這些都是自己的心相,看懂了以後,你自己回過頭來歷事的時候,去觀察自己的心,說起來這個觀察的心很容易噢,可是要做到它很難很難。這個時候務必要有耐心,要有耐心,然後要細細的讀,要親近善知識,平常要多去研討觀察,如果說你真正的,或者是念佛得力,懺悔得力,或者什麼,然後在這個比較得力的情況之下,對境的時候去貪,你最歡喜的時候去看,不要去看那些境,看自己的心,然後你經過幾次以後,或者你當下明白,或者幾次以後,你慢慢的就很清楚了,那個時候你才看得見這個五心的行相,這個心裡的行相,對我們是絕端重要、絕端重要的,貪瞋癡等等都是如此。那麼它現在這個地方就是造的之前,通常我們造的之前就是機謀,然後造了以後,自己狠心的去造,做完了以後,自己稱快不已,自己還覺得嗯!往往我們傷害了別人自己還覺得,唉,這一下我做得正得意,神不知鬼不覺,往往有這種心情呀!這個就是事後的心情,就是這樣太多這種地方,這是務必實際上呢!神不知鬼不覺自己最清楚,有的時候是自己不知道是因果最清楚,所以真正造罪造完了下地獄受苦,自己不曉得,叫冤枉,是一點都不冤枉,真正害我們的就是這個無知呀!就是這個無明,這個地方說三時無悔叫上心。 下三別相、開癡心故。二是邪見心、三即放逸心、四即憍慢心。故下二句總示業報。 以下鈔家結示。無慚無愧即是不善始終二心、該前四種一一相兼。初無者古記云初猶都也。』 然後下三別開,那就是哪三個呢?二者不信業報,三者不惜所受戒,輕慢佛語,這個就是!這個都是由於癡不瞭解所產生的。這個裡邊第二是邪見,不信就是沒有正知見,這個邪見,三不惜所受戒,是放逸心,真正放逸當中,不會愛惜它,如果說你平常一般不認識,你不會受,受了以後而不愛惜,通常都是放逸不認真,實際上這個不惜,還有其他的原因,那麼這個放逸是最嚴重的,四是憍慢,就是輕慢,故心而造這個重罪,這個就是說明業報,以下鈔家結示!那個上面說以此文證由無慚愧初無改悔這個叫做不善心,無慚無愧即是不善始終二心,真正善心的時候一定有無慚這個慚愧,所以這個慚愧二心者,無慚無愧叫做中這個隨煩惱,這個有大隨中隨小隨,換句話說,這個一定是跟其他的結伴而起,反正有煩惱起來的時候他一定無慚這個慚愧心,當有慚愧的時候他一定是沒有煩惱,有善心生起,那麼這個是不善心造罪。 1.4.1.2.3 無記心現在我們看一下, 資持云:『三無記多別。一、無情局無記,有情通三性。二、就情中,報色是無記,心則通三性。三就心中,三心局無記,行心通三性。下明二種、初縱放者謂汎爾無記,次約睡狂即昏迷無記。』 這個無記有好幾種差別,這個無記先確定一下,現在說的無記是什麼?所以他說無記有很多種,先確定一下現在說的無記是什麼?「無情局無記,有情通三性」,說這個一切的無情都是無記,所以這個我們不談,「有情通三性」,那麼這個第二就情當中,所以這個記一定是有情,有情當中「報色是無記」。「心通三性」,所以這個報得的色,這一部份就是我們每一個人,說這個四大,這個是無記不去管它,就心通三性。那麼三心當中呢,就心當中「三心局無記,行心通三性」。「下明二種」,再下面的話說明,說「放縱者即汎爾無記,次約睡眠即昏迷無記」,現在這個無記從二方面來說它,所以分成二種,一個叫「汎爾無記」是一般的,一般的無記是什麼?「放縱」,就是這樣。其次呢,「昏迷無記」,什麼是昏昧無記?就是睡著的時候,神經自己不能控制的時候,狂亂的時候,再下去 《事鈔》云:『無非攝護、隨流任性。意非善惡、汎爾而造並通攝犯。 唯除恆懷護持,誤忘而造;此非心使,不感來果。』 第一個,說一開始,本來就沒有攝心努力去護持,因此隨著這個境界,隨著這個心識之流隨境而轉,任著自己一向的慣性,這個意念當中倒沒有一定的好壞,也就是平常我們常常說的癡癡呆呆這種狀態當中,不幸我們還把那個癡癡呆呆說成什麼?哎呀,你不要去分別了,我們現在這個時候要無分別心,我們還把它看成無分別智,說起來這個是無知到極點呀!這是我們最糟糕的一件事情,那個實際上是什麼呢?就是汎爾無記的狀態,凡是這種狀態並通攝犯,這個都是犯了,都是犯了。「唯除恆懷護持,誤忘而造;此非心使,不感來果」,那麼什麼情況之下是例外呢?說明這個下面才是真正開緣,所以唯有這種狀態除開,除開什麼呢?恆懷護持,恆是恆常,心心念念,一念都不放縱的,就是攝心護持,那個時候還是有誤忘的時候,這個時候叫不是故意放縱去造,這種時候去造就不感來果。那麼這個律上面的開叫不可學迷,是開緣這個叫做不可學,所以有的時候如果說大家看見可學不可學,那就是指這個,前面是可學,這個就是「無非攝護隨流任性」,這個汎爾無記!下面是不可學,就是「恆懷護持」而偶然還會忘失。 《事鈔》續云:『非即如上。前為方便、後眠醉狂遂成業果、通前結正並如論中無記感報。』 說除了上面說是這個,不但是如此噢!不但是如此,還有另外一種狀態,另外一種狀態,看下面這個很有意思,「前為方便,後眠醉狂,遂成業果,通前結正,並如論中無記感報」。說不但前面這個還有一種,還有一種什麼?說前!事前已經作了造罪的方便,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我想辦法要去作那個什麼?去殺這個什麼?這個動作,譬如說我作一個捉老鼠的一個老鼠籠放在那裡,放在那裡我忘記掉了,這樣是一種,或者喝醉了、或者睡覺了、或者瘋掉了都是,所以在後眠醉狂這三種狀態,在後來這種狀態你是無記心,但是對不起,那個時候你雖然無記,嘿!你前面這個方便放在那個地方,它造了這個隨成業果,那個時候怎麼辦?叫「通前結正」,還是結你正造,還是正造,那麼這個時候論中叫什麼→無記感報!這個善感報惡感報怎麼無記感報呢?所以論當中說的這個無記感報是屬於這一類,我們不要弄錯,這個無記怎麼還有感報的?就是這個下面還要解釋。 《資持釋》云:『初句指前未盡、即猶止也。前方便者或教他犯如殺盜等、或自業相成犯,如自安殺具等。若據果成,雖在無記,由假方便故云通前等如論即下成實。』 就是說未盡如上,未盡如上就是前面還沒有,說還沒有完結下面還有,前方便者或教他犯犯如殺盜等或自業相成犯如自安殺具等!什麼是前為方便呢?或者你教別人去殺,你教完了以後你自己沒有心了,沒有心的原因這個,或你自己放一個殺具放在那裡,若據果成雖在無記!是!這個結果的成就到後來或者你睡著了,或者喝醉了,或者瘋了那個是在無記心,但是現在造成的業由假方便,這個當初你造這個殺的方便是前面,它現在所以成這個殺業那是由於前面這個方便,所以還是結以前的,如論,論就是下面並如論中無記感報就是《成實論》。繼續下去 《事鈔》續云:『問:無記無業,云何有報? 因為他前面說無記感報,這個無記沒有業你怎麼會感報呢?它現在說 答:解有二,初言感報者,謂先有方便,後入無記,業成在無記心中,故言感報,而實無記非記果也。 這是第一種,這個解釋關於無記,這個無業有二種情況,這二種情況我們應該分辨清楚,哪二種呢?第一種說先你已經有了方便,這個就是說你為了要殺或者教別人,或者自己放一個殺具,放完了以後後來自己進入無記心當中,那個時候你是進入無記心了,但是這個殺業成就了,所以業存在無記心當中,所以這種叫無記感報,而這個地方的所謂無記呀!不是記這個,不是記這個所以而實無記非記果也,所以這個地方的無記感報要瞭解這個情況,不是說後面的這個無記心不感果,那麼這是第一種。 二者不感總報、非不別受。如經中頭陀比丘不覺殺生、彼生命過野豬中、山上舉石即因崩下還殺比丘。如成論中、睡眠成業、是無記業。 第二個不感總報,第二種說法,第二種情況說,論中無記感報,感什麼報?說不感總報!但是還要感別報,所以非不別受,那麼這個地方舉一個例子, 如經中頭陀比丘不覺殺生,彼生命過墮野豬中,山上舉石即因崩下還殺比丘,如成論中,睡眠成業,是無記業! 經上面有這麼一個公案,說有一個比丘行頭陀行,然後他自己不覺犯了殺生,他也一個不小心,石頭殺死了一條,這是一個,殺死了一個有情,雖然他無心,但是這個有情被殺死,死了以後,他就轉生投了一頭野豬,野豬去山上找東西吃,頂一個石頭,那個石頭滾下山來,把那個比丘就殺死了,那麼上面說的,不感總報,還受別報的話,要瞭解這個引滿二業,換句話說,如果他是故心而殺,那麼對不起他要下地獄,因為他破了戒了,他現在沒有故心這個我們要瞭解,所以前面他誤殺,沒有犯這個罪,殺罪沒有,如果說受了戒,殺罪那一定墮落,就算你沒有受戒,你有這個殺心去殺的話,那同樣的要墮落,不過墮落的比較輕一點,可是因為你殺了,所以對不起,你還是要還他,從這個地方我們瞭解,這個誤殺一定還要還。 南山律在家備覽 56B從這個地方我們瞭解,這個誤殺一定還要還,在這裡前面,有一個人曾經問過我,我誤殺還要還,那怎麼辦?那我們不是不得了,我無始以來不曉得殺了多少眾生,要不要還呢?告訴你,肯定要還!你那個懺悔沒有用吧!也可以說有用,也可以說沒有用,這裡要說一下,這所以說起來你瞭解了,懺悔是絕對有用,佛在世的時候,佛自己親身感得十種報,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吃馬麥是其中的一種,受金鎗之報這是另外的一種,還要頭痛還要什麼,還要被提婆達多把他身上出佛身血,換句話說,他成了佛了還要感,不過這裡注意噢,我們看見他是感報,他自己有沒有感哪?他自己沒有感,這是我們要瞭解的,你瞭解了這個那去懺悔,絕對有用,所以說一定是努力,然後努力到什麼程度,你可以開始停的呢?暫停一下,見道以後,實際上見道以後不會退了,然後是慢慢的來是不怕,你給人家吃沒關係,人家看見你在還他的命,實際上你的的確確安住在這個寂光當中,那是最說這個三界,不,整個十界之內,最高的這種享受,殺也好,在天堂上面也好,你永遠在這個享受當中,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這個法理是非通不可,那麼這個順便一提。 《資持釋》云:『初問中,徵上指論。 上面就是問說:無記無果怎麼會感報呢?他這個問是緊跟著上面來的, 答中、先約方便釋。即上睡狂無記也。初明因前故感報、而下明正成則非報 現在這個地方就是解釋告訴我們這個,上面這個回答當中已經解釋了,譬如說你先作方便,方便就是說安殺具什麼等等,現在實際上面你感的報是什麼?就是你那個殺心呀!這是初明因前,因為你前面這個方便所以會感得的,而下呢!後來正成的時候,正成的時候你卻在無記當中,所以這個時候報並不是報在後來的無記,這個報是報在前面的方便,因此在律將來裡邊後面判律,你瞭解了這個判律的時候為什麼說喔!假定現在這麼說噢!我要想殺一個某人,然後殺錯了,那麼殺一個人是什麼罪?如果殺了一個非人什麼罪?殺一個畜生是什麼罪?他然後呢!有的時候判那個根本的重罪,有的時候判中罪,有的時候判什麼?那麼判的時候,為什麼要判上中下?我們反正說佛這麼判也就算了,實際上他那個判的時候,後面會辨別的非常清楚,你這個判是根據那個方便而判?還是根據哪一個?方便有好幾種,現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所以現在這個感果是前面你那個因,是指這個因,你只要有這個因對不起那就要感,所以這個要跟後面前後呼應,細讀,到那個時候自然容易貫通,等到你內心當中認識了以後,到那時候你隨便去看的話,你才會處處貫通之感,所以前面不要怕苦到後面自然會得到,這個真正瞭解了具足正知見以後隨類皆通,這個真正隨類皆通,眼前是心情上的清楚明白,因為清楚明白內心當中可以調伏煩惱,得到安寧清涼,將來這個果報,那是無比的殊勝,說來說去眼前努力非常值得, 二約總別兩報釋。 那就是上面二者不感總報,非不別受,換句話說,這引滿二業當中,就是論上面我們講引滿二業, 此義通前兩種無記,總報謂地獄總受, 如果說你有心那對不起那到地獄裡去, 別報謂餘趣別受。 所以這個別報你沒有犯那個罪,這樣所以你並沒有墮地獄,因為沒有犯那個罪,所以你還是好好的,可是對不起,在你那個時候誤殺的因,還得還誤殺的果, 如下引證。前證上縱放,後證上睡狂。如經者未詳何經不覺是無記心。 下面這個就是解釋,上面的瞭解了這一部份就很容易通。再下面 《事鈔》續云:『問:如前無記有不犯者其相如何? 現在來了!前面說這個無記還要感報,那麼再進一步問說:無記有不犯那是怎麼一回事? 答:謂學知戒相,善達持犯,心常競厲,偶爾忘迷,由非意緣,故開不犯。 這個是不犯,正出!這樣! 如扶持木石、失手殺人。如是等緣、並非結限。 反上所懷、並結正犯。』 那麼就告訴我們,先看一下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次問中。徵前開妄。 答中、初敘學人。 反下謂非學人。翻對可解。』 這個下面的資持當中的學人跟無學人,就是我說的可學迷不可學迷這二個,說學人這種情況,如果犯了叫不可學迷,他努力的學,非學人的話,他本來就並沒有好好的學,這個不行,那麼學人的狀態是如何的呢?就是認真學的狀態是怎麼樣的呢?謂學知戒相!很努力的去學,瞭解了持犯深細的行相,這裡注意噢,這個戒相一定是把前面的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相通通包含在裡頭,不單單是說,照著這個戒相表背一背,然後背的滾瓜爛熟,不是!他裡邊的開遮持犯的真正意趣都瞭解,所以善達持犯,瞭解了這個以後,他真正重要的心常警勵,那個時候內心當中一直是戰戰競競惕勵自己,在這種狀態當中,由於我們初學偶然會產生一種狀態,一個無記偶然的忘迷,忘失掉了,那個時候迷糊了說,由於非意緣,絕對不是故意要去作,所以開不犯,就像扶一個木石,一個不小心失手了,失手傷了人,這些都不是結罪之限,反上所懷!反過來不像上面那個,對不起那都是,所以下面說反下,反上所懷呢,那是非學人就是不好好的人,那個都是要犯。 下面這一段小字看一下, 依上鈔文之意,唯有學人可開迷忘, 這個行事鈔裡邊的這一段告訴我們,怎麼樣可以開迷忘的? 若不學人雖於境迷忘亦結正罪, 假定說不好好學,你說對了境界,迷糊了,對不起,還是結,這就很划不來了,同樣的他迷忘他不犯,我迷忘了我要犯,這個地方就說明什麼?說明了你正規的去學的話,嘿,就不怕,而且這個功德是任運永遠增長,你不好好的去學的話,就是不行,功德既沒有,犯了以後還要罪加一等,更重增無知罪,所以 事鈔卷二十七中廣明不學無知。 在這個卷二十七裡邊,卷二十七就是持犯方規,那麼 其敘結本意文與此大同, 這個廣明不學無知的這個大意就在這裡,關於不學無知那一部份,就上一次我發給你們那個參考資料,當中說的一個大意就是這樣,大家還記得吧?學依照行這幾句話,乃至於到後來,也說起來顏淵不二過等等,這樣不遷怒,這個都是在這個裡邊開出來的, 但後例開句法中,則不學亦可開迷。 《資持記》有問答釋疑文、附錄於下、以資參考。 下面這個不學也可以開,什麼情況呢?它下面問 問:前云隨戒境想唯開學人,今不學人何以開耶?答:前文敘結且據大判不妨不學準例同開。若以義求則迷事不別,若取文證則戒疏顯然,此不繁引。 這個這裡不細說它,將來真正深細的去那每一個地方它就告訴我們,那在什麼情況之下開?什麼情況之下不開?它每一個地方我們都要很正確的認識,如果不瞭解那好好的去諮詢,所以真正想修學的最安全的是莫過於依止善知識,實際上佛也本來就告訴我們,你剛開始去的時候就要依師要跟五年,而且並不是說跟完了五年往往說跟了五年了!不行噢!你跟了五年了持犯之相清楚了那可以,如果不清楚再來五年十年,萬一再來五年不行,那對不起,盡壽依止,你弄了十年盡壽依止,你弄十年還弄不通,那對不起,你一輩子跟下去,這個有它的很多理由在,說起來這好像是很嚴格的要求,實際上這是對我們的最佳保護,這也就是真正佛陀的慈悲,不過以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說我們要瞭解一下,內心當中啟發一個好樂之心,就是這樣!所以弘一大師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是逆來順受,這是弘一大師還是慈舟老人?既然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你要求十全十美不可能,那怎麼辦呢?就是在我們現有的狀態當中,總想辦法步步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