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1月
 
 
 
 
1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29
 

備覽 頁/行  P106-L2 ~ P108-L6

手抄 頁/行  8   P31-L7 ~ P60-L3

音檔 起訖     57B_1739~58B_0146

1.4.3 單心辨犯

現在單單心,這個境不論,實際上,這個是屬於業道裡邊講的,現在戒當中居然講這個,也就是說明戒本身絕不可能離開業,這個地方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實際上戒本身就是因為有這個業,要淨除這個業才談戒,所以我們談戒而不談業的話,那這個戒就根本完全錯掉了。

但是因為制這個戒的時候,本身它的特別的原因,我們現在先不去細說,的確,偏重在這個制教上頭的,所以到後面的論,以及後面祖師的解釋什麼等等的話,它會層層深入,那麼這個雖然不深細的解說,可是我簡單的說明一下為什麼?因為這個簡單的是我們了解的,深細的地方就不是我們所了解的。那為什麼制教的時候說不深論這個理由呢?假定說有人問你,今天我現在問你們,你們怎麼說?這個簡單的一個答案,最簡單,不是說我下面特別說明了,不要說大家聽見了啊!以為懂了懂了,至少我告訴你我不懂,確實告訴你到現在為止,我就是不懂,如果懂的,就是一點粗粗的一點皮毛。我不要說成了佛以後懂,至少要真正懂得話,那都是這個已經,這個西藏,不是!那個印度,那個印度,那些大德,我們現在看見的西藏還有,像這個阿底峽尊者,乃至於更早的那些玄奘大師等等,他那時候都是三藏,所謂真正的受持三藏的大師,那個經律論無所不通,那個通,不是說我們現在念過一遍,聽過法師講過一遍,就是這樣啊!那個三藏裡邊,每一個裡邊深細的開合,譬如說,像阿底峽尊者一樣,當年在印度多少大廟,最後到西藏去的,他身上掛了108串鑰匙。換句話說,主要的幾個所有的大廟,那個地方的大廟的最頂尖的都是他,小乘,小乘也是他,大乘,大乘也是他,碰見了問題弄不清楚,跑到他那裡,他都給你解決,不管這個理路上的,修行上的,這是什麼境界?那個時候他才真談的到啊!那個時候說懂了,所以我們一有了這個自己滿足的心,那個時候就停在這裡,雖然我們懂一點,寧願在那裡很謙虛步步上進,這個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一點。

所以剛才回過頭來說,為什麼佛在世的時候這樣制呢?那麼這個道理最簡單的一個道理,佛出世的時候,我們要了解佛出世有個特點,這個我暫時打一個謎!不妨讓你們自己好好的去揣摩看看,當然在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佛出世的時候,這個是說,就是結果的時候,佛本來因為早就滿了,那個真正出世的時候,就是說跟他相關的那些人,都應該接觸果實的時候,有一些人只是種善根的果,有一些人證不同的果位的時候,那麼常隨眾那些都是結的什麼?這個所謂小果。這些人他早就已經有了深厚的善根,一點他就透了。告訴他怎麼做,他就認真去做了,用不著說很多深遠的道理。所以告訴你你該怎麼辦?他就戰戰兢兢努力去做,就是這樣,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所以後來結集的時候,那就把當年佛在世的時候,弟子當中的問答,把它一個一個記下來,就像我們儒家這個《論語》一樣,那是孔老夫子跟師、弟之間一生的言行,等到老夫子走了以後,那個弟子門下,就把那些把它記下來,所以這樣的一段記錄,這是我們的了解,然後到了後來佛法就推廣了。那個時候,所謂說,或者說像法的時候,真正的種善根就是那個時候,那很多內涵為什麼要這樣呢?你要一步一步探索,那個時候就是那些大菩薩們會再來,大菩薩會再來,所以實際上印度當年這種大論師都是這個菩薩一而再,再而三的來,然後經過這個裡邊深細的抉擇,把這個理路慢慢的弄清楚。

所以我們後面真正要學,要想種善根的話,當然你有兩個辦法,第一個反正死死的,佛說的,我無條件的就這樣去行,好不好?好!可是如果說你能夠很認真的深細的了解這個道理,那更好,所以要曉得佛法是智慧之學,所以佛他也說,兩種典型的人,法行人跟信行人,剛開始進去的時候,信行人為多,可是佛真的希望引導你上去的是,應該走上慢慢地深入這一條路去,這是我們一個了解它的次第。

下面看第三段單心辨犯。

《事鈔》云:『單心三時辨犯輕重。如善生經、且約殺戒、輕重八句、位分四別。』

現在單單看心,這個心對那個境,那麼這個心怎麼說呢?三時,哪三時?在前面的前方便,中間是根本,後面是成已,這個三個時候當中來辨別它輕重,就像這個引經論上面說,如約殺戒的話,那麼由於心三時的差別,分輕重八句。這八句一個四個狀態,在後面那個表上面,我們先看資持的解釋,再看後面那個表,

《資持釋》云:『前科對境、此獨論心、

剛才我們這個上面第二節,將心望境,那個望境,最主要的對著境,現在那個地方呢,單單談心。所以,

故云單也。

那麼三時是什麼?

三時初方便時、二根本時、三成已時。且約殺者餘可準也。

現在這個地方,因為引的是善生經,你只要拿這個殺來說一下,那麼其他盜、婬、妄也可以了解,

心念不常、前後具缺、不出八句括之斯盡。』

這個心不一定,所以心念不常,但是不管怎麼不出這八種狀態。所以拿這個八種狀態,可以整個的概括,沒有遺漏。在這裡,我們先看一下那個表,然後再看那個解釋。事鈔續云,那容易懂。先看看 p 107 上面四類。

▲資持云:『文中句數交絡。欲令新學易曉、為圖示之。
初有一句三時俱重 方便─重
根本─重
成已─重
第二有三句二重一輕 初句 方便─重
根本─重
成已─輕
中句 方便─輕
根本─重
成已─重
後句 方便─重
根本─輕
成已─重
第三有三句一重二輕 初句 方便─輕
根本─重
成已─輕
中句 方便─重
根本─輕
成已─輕
後句 方便─輕
根本─輕
成已─重
第四有一句三時俱輕 方便─輕
根本─輕
成已─輕

就初,第二,第三。第四。初一句叫三時俱重!第一個三時都重,第二個二重一輕,第三個一重二輕,第四個三時俱輕,這個表上看得很清楚。三時是方便、根本、成已,這個都重,這是第一。所以這個裡邊第一類只有一句。第二類呢,二重一輕,這個二重是看方便根本成已,第一個是方便根本重,成已輕,下面方便輕根本成已重,中間後面呢,方便成已重,根本輕,這個三個不一樣,所以第二二重一輕分成三句。再第三類呢,一重二輕,同樣的,一重二輕當中,也看那個表,第一句方便是輕,成已是輕,只有根本重;第二個方便重,下面兩個輕,最後一句呢,成已重,前面兩個輕,這個總括的是一重二輕,也有三句。最後P 108 上面第四類,這個三者三時俱輕,方便根本成已都輕,所以列這個狀態有四類,然後這四類當中再細分,分成功八句,第一類是一句,第二類三句,第三類也三句,最後一類又是一句,所以上面說,這個八句就是這樣的。

現在我們下面這個文,p 106 上面第二段,事鈔續云,那就是一段一段來解釋,現在我們就看這個文的解釋。

《事鈔》續云:『初一句三時俱重。

三時俱重,哪三時呢?

謂方便舉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隨喜心。』

他前面還沒有做,叫尤害心,做的時候,叫尤快心,做完了以後,叫隨喜心。文字很容易懂,那麼這三種心的心相呢?它下面來解釋。

《資持釋》云:『初句歷示三心重相。尤即訓甚!

這個『尤』就是說非常厲害,

但非極甚即是輕心。

如果不是非常厲害的,就叫輕心,不過單單看文字,什麼叫非常厲害?我們這個心很有意思,秤也秤不出來,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到。這個很難,但是儘管看也看不見,秤也秤不出來,每一個人自己體會的很清楚,你不去觀察的確一點都不知道,你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心念一動,你就自己知道了,不過這個就完全看自己的程度了,所以這個修行哪,平常我們很多人,大家都修行,修了半天,心粗的,一點也沒有用。

南山律在家備覽 58A

所以這個修行哪,平常我們很多人,大家都修行,修了半天心粗的,啊,一點也沒有用,現在我常常一說到這裡,我就不禁心想著,我最感恩第一個老師,仁法師!剛開始的時候,他常常說,你們這些…下面,有的時候不說了,有的時候:『你這個心哪,好粗!』他們這種前輩的大德,我覺得真,我現在是衷心去佩服他,他不會跟你說很粗猛的這種話,這二句話,已經非常嚴重了,當時我聽了以後總覺得,我這個心好像還蠻細嘛!說實在話,我當時說細,有它的道理的,有它的道理的,我也不妨告訴你們一下,簡單的說說看,我的粗細的程度。

我們那時候去唸書,去唸書在中學時候,那是兵荒馬亂當中,先是抗戰抗戰以後,勝利了以後,剛勝利不久,二方面大家又鬧的烏煙瘴氣,那根本沒好好的念,根本沒好好的念,往往跑的去,報了名、交了學費,好好好!就這麼馬馬虎虎,也不曉得是怎麼混過來的,就是這樣,後來到了這裡來了,那時要準備去唸書,好像那時候書都有似曾相似之感,你說不懂嗎?看見過;懂!懂嗎?不懂!然後去補習就這樣,這樣的,然後勉強的進了學校,進了學校以後,剛初的時候,也糊里糊塗,我也不曉得怎麼唸書?好幾年,也沒好好的真正用功,所以第一個學期下來的時候,很多都紅的啊!那心裡很害怕,這個期中考,考的很多紅的怎麼辦呢?所以最後期考的時候,就非常努力,那個時候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這個留學之風已經隱隱約約的出現了,大家都並不想說,畢業了以後作事,因為那個時候,幾十年來,國內的情況就是這樣,不要說普通的中學畢業,根本沒你的份,除非你家裡有特別的,大學畢業的同樣的,所以有一句口號,畢業即失業,偏偏那個時候留學之風很盛,那麼留學就要看你的成績單,進去的時候本來就不想單單畢業,就想畢業了以後要去留學,所以很重視那個成績單,那個時候期中考下來,好幾個紅的,一想,不對,那自己就努力,然後等到期考下來的總平均,除了,我的印象當中,所有的都是在什麼?那個他分的時候分幾種,ABCD這四樣,那麼D就是就是Fail,那個C就是及格,B就是可以,A就是優,就是Excellent,剛開始的時候,除了少數以外,極大部分都是D,換句話說,已經不及格了,然後就是期中考以後,到期考時間,自己稍微用一段功,所有的東西都在B以上,都在B以上,那有幾個,從第二學期開始,除了一二樣,偶然的以外,都是A,那時候唸書,我們很自負,在學校裡頭,然後在學校裡,都是主要的幹什麼?唸書以外就是玩,然後遊山玩水,是因此我在這地方很熟的原因也就是這樣,空下來就跑出去玩,這是第一種狀態。  

還有一個說,後來我們畢業了,去受訓,受訓哪!在你們在座的大部分都沒受這個訓,然後受訓的時候,這個教官呀,有一次來跟我們講,我印象是分解那個什麼?這個輕機槍,那個機器很複雜有幾十個零件,那個教官一樣樣分解,你們注意,分解給你們看噢!又分開分開分開,分開弄完了以後他就說,他怎麼說呢?他說:你們哪一個能夠把我剛才分開的瞭解能夠湊的起來的?就這樣。大家當然實際上那麼複雜的東西怎麼可能?大家望望他!後來他就說,教官當然平常的時候也再強調了,他的意思這個非常難,如果說你們學了三次,能夠湊的起來的話,許你是個天才,就是這樣好好學了三次,以後湊的起來,是許你個天才,那個時候我心裡就不大服氣。教官,我來試試看!瞪大了眼睛看一看。好,你過來!就這樣,然後我就憑我一次看的,我就把它湊起來了喔!就差一樣東西。那個教官大為驚訝,那個教官大為驚訝!到後來他就說,你這個軍職退伍的,他咬定牙關,你一定是個當了兵退伍的。我告訴他,我沒有當過兵,他不相信,實際上我自己曉得,我們那個時候,這個觀察力什麼等等,有這麼樣的敏銳。   

我曾經告訴過你們,我還沒見仁法師之前,剛出家,因為看印光大師的文鈔,這個念佛,他就告訴我們,印光大師文鈔已經前面看過幾次唉!那一心一意的要學弘一大師,要學印光大師,然後去念佛,這個我在《廣論》當中跟你們說過,也不細說,多多少少這種心境,我想如果談的話,很少人能夠比的上,結果我跟到仁法師那裡,仁法師一開口他就說:『唉,你們這個心好粗!』我總覺得我不太粗嘛!怎麼老說我粗呀?一直到後來,我學了這個論以後,那個時候回過頭來看,真粗,所以偶然,現在有的時候,偶然有幾位同道談一談的話,自己也覺得佛法,的確,當年我剛開始看的這個佛經當中說,這個佛走了以後,那後來像優婆粷多尊者、商那和修尊者,那種都好了不起的,然後比起佛在世,那個六群比丘,那簡直不能比,當時我看了這個公案,覺得會這樣嗎?現在漸漸的體會到,你越慢慢的深細,你越發現這個裡邊的差別,越會發現裡邊的差別。

所以在此說一說,這個話告訴我們,你們好好的學下去,越學的確越美,那個時候心裡就不知不覺,慢慢的越來越綿細,然後這個裡邊美的東西,你才發現,那才發現哪,佛門當中的確是美不可言,那是迷人的不得了。你一但進來了以後,天下所有事情,對你一點胃口都沒有。你在回過頭去看,天下的任何東西呀,實在是毫無胃口,實在毫無胃口。所以有很多人跑得來,出了家以後,覺得,唉呀,這個出家好像苦不堪言,沒有摸進來,的確!要想摸進來是非常難,這是事實,可是一但摸進來了以後的話,的確除了這條路,再沒有一條路,再看的上眼了,這個戒,你摸的好的話,將來你在座的任何的一位,你會摸出這麼美的美味道來,現生就這種享受,這個不管他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他跑得來,對不起,你還是好!你樂意去成全他,所以古人說出家人需要什麼?三朝天子福,八代狀元才!這個話一點不是過分,所以現在我常常覺得,唉,我們真的幸運呀!宿生有這個善根,尤其是今天,現在這個薄地凡夫跟外凡之間哪,高興呀!前面這麼美,美的路不嫌長,那這是閒話,雖然是閒話,那對我們還是很用的上。   

我們現在看看這個資持的解釋,他那個資持的解釋,就是講那個心相,   

《資持釋》云:『初句歷示三心重相。尤即訓甚、但非極甚即是輕心。   

那麼已經說過了,下面說   

然極甚難明,   

它上面說非極甚就叫輕心,什麼是極甚呢?很難明白!所以他說   

略須示相,   

略略的把行相告訴我們一下,他雖然說在這個地方,我們看文字還是看不懂,下面我文字說下去的時候,內涵我多多少少隨分隨力的說一說,   

但約起心,念念不間,色心躁悶,不愧旁人,神思昏迷都忘善事,奔趨前境,暢悅己情。   

這一類,一步一步來解說,說從起心方面來說,第一叫念念不間,這個心裡面沒有間斷,這個念念不間單單看文我們不大懂,在《廣論》上面作重罪的時候,這個加行當中,加行重有一個是叫無間所作,殷重所作,現在這裡配合什麼叫無間?就是作這件事情的時候,那個心裡的狀態,中間沒有一點點間隔,這是文字的解釋,現在我們實際狀態,大家來想一想看,譬如說現在我們在這裡,隨便作一件事情吧!要你去做一件什麼事情,這個時候有二種狀態,有一種你不歡喜的,有一種你所歡喜的,不歡喜的事情叫你去作,你心裡面實在是老大的不願意,就是這樣雖然作,你這個心到處去胡思亂想,然後就是你去作的時候,你那個心裡面哪!是不是會不會念念無間?念念間斷,是不是這樣?偶然有這麼一念到那個地方,只是如此而已,你歡喜心去作的話,那個間斷慢慢的就少了,非常歡喜的時候,念念無間,可是問題是,他真正念念無間的時候,你完全察覺不到,等到你事後回憶當時的狀態當中,你可以回憶的出來,什麼是念念無間狀態?現在大家想一想,能不能體會到這個心情,這就對了,當一個人發盛怒的時候,這個就是念念無間的狀態,不管什麼人勸你,你跑的去你不要管,就是這樣,是不是這個狀態呀?到那時候的話,這一下,平常弄的我怎麼樣的,今天我無論如何要怎麼樣,那就是盛怒之下,念念無間的狀態,這個容易看,貪心不容易看,也許表面上裝的很像樣,可是內心非常強猛的心,一念都落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妨看一個小孩子吧,小孩子跟著大人,在桌上看見個糖了,然後這個大人看見這個小孩子,覺得不好意思,拉著他走,拉著他走,他眼睛回在那裡,老盯著這個,大人把他擋住了,他腦筋當中還到處去找。所以這個眼,眼睛是心的窗子,眼是心生,我們大了也覺得不好意思,那個不好意思都是幌子,這裡我們自己就可以很容易明白看的見,什麼叫念念無間?然後你有了這個就瞭解了。      

再下面呢!這個念念無間,要下面什麼狀態呢?色心躁悶!就是煩惱相,煩惱的特點就是這個,同樣的,你不去觀察,觀察不出來,現在我們回過頭來一想的話,這個不要解釋,大家都瞭解。這是第二種。還有呢!不愧旁人!那個時候一點慚愧心都沒有,平常我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不錯唷!至少你有個慚愧心唷!現在這個時候,他一點慚愧心都沒有了。通常瞋心當中最可怕,那個貪心很強盛的時候,他也忘的乾乾淨淨,不強盛的時候,他還有一點不大好意思,那個時候,神思昏迷都忘善事!這個二句話,好像我們不大容易發生,實際上你仔細一看,在你一種強盛的煩惱的現行當中,那個時候的內心,有沒有一點善念哪?自己每一個人想想看,我想很容易體會得到。當你在強盛的煩惱當中,那個善心是一點都沒有,就是一點都沒有,這個就是這樣的狀態,然後那個心幹什麼?奔趨前境!平常的時候慢慢的來,全部精神灌注在,就是趨向於你所要做的事情,暢悅己情!一心一意要滿自己的願,這是一種狀態,這個狀態是什麼?以貪瞋為主的!      

下面邪見,實際上邪見當中,也就是跟人家爭論起這種知見的時候,也有這種狀態,不過這個地方的邪見,如果是邪見,然後再加上前面的貪瞋,那是更可怕!現在單單把邪見的行相說一下,   

或邪見居懷撥無因果,   

到那時候最可怕,這樣,然後在婬當中   

向親姻作穢,對塔殿行非。   

啊!這個是非常可怕。   

凡此用心!   

凡是下面這個東西,那最嚴重的,那麼造了這種重業,   

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   

不但定,而且牽來果,而且懺也懺不掉,實際上在這裡,如果說以大乘努力的去,就是這個,還是懺的乾淨,就是這樣,還是懺的乾淨!這個是大小不太一樣,那麼小乘通常偏重於事懺,尤其是像戒當中,說去跑得去懺悔呀!他不重視心,所以說,這個情況之下,懺也懺不乾淨,大乘是重視心,所以你瞭解了這一點的話,無罪不亡,這個差別我們應該瞭解。   

以此自量、何容輕動。識心之士,豈不畏乎!   

要拿這個來自己衡量呀!如果真正瞭解了,何容輕動?識心之士,豈不畏乎!瞭解了這個,那不可以輕舉妄動,真正能夠有認識,尤其是自己心相,有一點認識的話,那是非常嚴重呀!非常可怕,應該特別小心呀!祖師有一句話,祖師曾經有一句話,這個一但,他真正重要的話,這個妄念心當中,輕輕的一動,已經覺得非常可怕,有一句話叫,一但成了個事,既成,一但動了以後,成了頹山之勢的話,你什麼力量都挽不回來,就是山倒的情況之下,雪崩的情況之下,你沒有一個力量能夠擋的住的,心業力,實際上比起頹山,比起雪崩,不曉得厲害多少倍,這個心業力,一但成就了,佛都擋不住,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說佛說擋不住,這個不是求佛唷!這一句話是求我們自己哦!這個意思就是說,當一個非常嚴重的境界來的時候,你心裡面,你沒有力量擋得住。      

因此我們真正要擋的時候,它剛開始,剛開始,所以說一為所動境,終成頹山勢,那個為!就是剛剛一動,一為所動境!牽涉到境所到它動亂的時候,那麼最後你放縱的話,最後的成頹山勢,所以平常我們真正要想對治,絕對不是在境界上面,境界上面沒有用,就是如果說一般狀態當中是並不強盛的,現在我們這種心情之下,你有一個不好意思,遮在這裡。可是這種情況之下,就是我們凡夫不好好努力,這種心情都是癡相,下一次,一但這種癡相,墮落到畜生當中,那個不好意思就消失掉了。所以你看這個畜生,在眼前的時候,他根本貪瞋這種行相,它一看見它,除了全心全意去的時候,那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實際上這個因,在我們人趣當中早就造成功了。所以平常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一定在事先,你念念修對治,就是這樣,當你這個對治心現起的時候,那麼就有,那麼我們剛才說,平常的人當中,說這個不好意思,這個就是我們一般的等流心,也就是我們人當中報得的,這個也要修來的噢!不要細看它,所以你得不到人身不曉得,一但等到墮落了畜生,墮落了地獄,反過來,我們要仔細觀察,拿教理來仔細觀察,觀察的到,為什麼人當中有不好意思呀?我們也說不上來,從小好像就這樣的,為什麼從小這樣呀?就算人當中,如果你們將來有機會去看看,看看非洲的黑人,自己沒有這個好意思不好意思,非洲的黑人我沒有看見過,也許看見過也不認識,但是我在美國經常看見那些黑人,黑人的家庭當中出來的子弟,除非有特別教育的,平常就是不一樣。   

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這個現在在美國東海岸,西海岸也是,洛杉磯地方,然後東海岸說紐約費城,尤其是芝加哥,那黑人特別多,有一次我在費城,那個地方就有一個人告訴我,說趕快,這個地方不要下來,不要下來!我說為什麼不要下來?他們那個黑人區,我們待過的就曉得,他就告訴我,那個黑人跑得去,看見一個人,他黑人對黑人,他不一定。反正看見了大家,大家狗對狗,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們也經常要打架,沒關係!他看見白人,他就比較顧慮,以前也亂來,現在看見很多這個有色人種,我們東方人都屬於色人種,你過去的時候,他就來找你來了,找你來,他跟你伸了手,唉,你給我十塊錢,或者二十塊錢。他就莫名其妙的,他根本不知羞恥,他沒有了,他就動手來搶。就是這樣。然後搶不到,有的時候,高興就把你打一頓,有的時候莫名其妙,隨手拿著的,他覺得今天倒楣,我怎麼搶了半天搶不到,如果他手上有個刀的話,他就把你一刀隨便殺二下,這樣的呀!就是我去的到那個地方,不久之前,就是這麼發生一件事情,就這樣把那個人殺死了,殺死了,他就覺得今天好,搶不到,他今天也算倒楣,就回家去了,就是這樣。過了二天,警察,發生了命案,警察跑得去找他,是不是你殺人?對呀!你為什麼殺他?這個,他自己還很有道理,你說像我們想起來,你是怎麼說法?他是不是像個畜生一樣?人道中就看見這個樣子。後來我看見有一個,就是有我們這裡,有個國人,不曉得派什麼,是個外交節使,他不是外交部的,到後來有什麼親善的什麼,譬如農魚交換呀,派到非洲去,他就回來寫的文章,他也說,跟那個非洲人作鄰居,然後鄰居也跟他,看見他家裡有東西來借,他總覺得,借嘛蠻好!後來才瞭解,這個借的意思,就是說他要,就是這樣,反正借去就不還。然後他們家裡面就住的很謹慎,家裡很謹慎,他就把你的門就弄壞,他覺得是當然的,他一點都沒有。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我常常說,世界上面出了三個聖人,佛,最了不起。西方是耶穌,東方是孔老夫子。現在我們真正的責任,就是怎麼把這三個聖人的東西挽留下來,現在目前這裡台灣呀,實在說,這是一個最後的據點之一。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西方我最近這幾年來,二十年在美國,接近的西方人很多,那個耶穌,本來是西方,現在那個根慢慢的消失,已經鏟的差不多了。本來孔老夫子是地道的我們土生土長的土產,現在也差不多了;倒是韓國、日本,保留的比我們多,佛陀,本來是印度的,也連根拔除,現在印度有一點,還是回過去;而佛陀的根,長的最枝末的就是在中國,可是大陸上面,現在也差不多了。唯一留下來的,就是這個地方。所以如果我們從遠見去看的話,應該看見挽救人類,挽救整個法界有情的根本,這是順便從這種小地方去談,所以說剛才說,這個很多的小事情呀,我們不知不覺當中,受了這個教育,以為如此,實際上這個教育本身也有很多的它的特別的,這個叫業,業當中我們說,異熟等流,還有一個呢,還有一個什麼?你們來說,什麼?什麼,增上!記得不記得這個?就是增上的果噢!這個增上果,我們現在在這裡不覺得好呀!要好好的珍惜它唷!你在這個圈子當中,你就受到這個教育,我們還覺得,唉,好像還覺得還討厭它,還覺得說,民國初年以來,就有這種禮教癡人哪!那迷信是更是可怕,實際上,挽救人類的就是這個,挽救有情的就是這個。所以我們這些人,在世間上面去看,你們這些都是瘋子,我也瞭解,事實就是如此,但談到這個地方說一說,你們說對是不對?

不過因為我們宿生已經有了,所以說起來,好像很順理成章、簡單,如果我們停在這裡,那對不起我們自己,靠這個宿生已有的東西,你努力,容易!如果你跟非洲人,教他要他不好意思,他不瞭解,更進入佛法,那更難哪!從這個地方推,我們怎麼可能教其他的有情?所以說佛告訴舍利弗,我二萬劫來教你,你到現在老毛病還在,從這個地方,你們自己去思惟觀察,就懂得這句話的意思,說來說去,一句話,現在我們好好努力,懂得怎麼去對治,那個就是靠現在的思惟觀察的能力。修學佛法,唯一告訴我們的這個,現在我們修行人,不要去思惟,不要去觀察了,對我們自己固然最大的損失,對佛法的最大的損害也在這裡。繼續,   

《事鈔》續云:『第二三句、二重一輕。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輕。中云方便輕、根本成已重。後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輕。』   

第二也是三句,剛才也是,那麼這三句是二輕一重,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輕,中云方便輕根本成已重,後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輕!剛才念過這個,後面那個表,很容易懂。   

《事鈔》續云:『第三三句、一重二輕。初根本重、初後輕。中云方便重、中後輕。三云成已重、初中輕。』   

第三類也有三句,一重二輕,比前面的又慢慢的輕一點。初,第一個,第一句是根本重,初後輕!第二句呢,中云方便,是中間的方便重,中云方便重,方便重就第一個方便重,中後輕;三云成已重初中輕!這是第三句,第三類也有三句。最後呢!   

《事鈔》續云:『第四一句、三時俱輕。   

第四類只有一句,三時俱輕!那個三時俱輕,他舉了個例子,   

善生、十誦中。啼哭殺父母。畏苦痛故、害父母命等是。』      

下面有個解釋,

《資持釋》云:『引諸經律,舉事顯相,雖懷憐愍,非無殺意,俱輕可知。』

這個三時,譬如殺,引那個《善生經》上面,以及《十誦律》上面,同樣的殺,殺父母,但是殺父母這個應該很重噢!可是他心當中逼不得已,那麼這個,這個是《善生經》,就是優婆塞戒經上面,這哪一段十誦律,我找不到,我也沒仔細看《十誦律》。這個經上面,律上面我看見有這麼一段,他這個就是說,為人所逼,然後要殺害自己的父母,他心裡面實在是不堪痛苦,最後成了,殺了,這樣,這種狀態,平常這個是逆罪,這個不是逆罪,這個都是業上面開,因為什麼?三時俱輕!殺的之前,絕對沒有這個要害的心,殺的時候沒有快的心,不要說尤快,殺後也絕對不會是慶喜,這個是三時俱輕,這裡舉個例子。

《事鈔》續云:『律據人想,八業皆重,業隨心故牽報不同。』《資持釋》云:『若依律制,則無輕重,今取心業,故分八句。』

現在來告訴我們了,這個律,這個制教當中,判那個輕重的話,這個根據這個是個境想,只要境想俱足的話,那都是重,儘管前面說這個父母,你是不是覺得這是個人是父母?是!對不起,不管你什麼心都是重,所以說,據人想是八業皆重。業!那業,對不起,那就要看你的心了,所以真正的牽報,還是要看這個業,到這個地方,所以大家瞭解,這個戒如果不瞭解心裡狀態,那麼這個戒,談的時候,是不是談出毛病來?現在清楚不清楚?這個是重要的,為什麼要戒?因為眼前我們苦樂的果報,那麼苦樂的果報哪來的?是個業!現在你談業的時候,不管這個,你談的什麼?現在清楚了,對吧!下面一路上面都是告訴我們這個,所以儘管講律,律當中並沒有不講啊,是講的呀!只是平常的時候,我們單單看那個戒相表記,那個地方是看不見的,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道理。   

《資持》云:『文中句數交絡,欲令新學易曉,為圖示之。』   
初有一句三時俱重 方便─重
根本─重
成已─重
第二有三句二重一輕 初句 方便─重
根本─重
成已─輕
中句 方便─輕
根本─重
成已─重
後句 方便─重
根本─輕
成已─重
第三有三句一重二輕 初句 方便─輕
根本─重
成已─輕
中句 方便─重
根本─輕
成已─輕
後句 方便─輕
根本─輕
成已─重
第四有一句三時俱輕 方便─輕
根本─輕
成已─輕
  

下面後面這個,為了新學的人容易瞭解,作一個圖。這是祖師們的方便,所以說,大家只是瞭解一點粗淺的,看看那個表就可以,認真學的,自己立一個,重寫一個,然後你再可以照著這個,一個一個寫上去,除了寫上去,你還把論上面那個都放進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 58B

除了寫上去以外,你把論上面那個都放進去,放進去了以後,然後留一點空格,留一點空格幹什麼?當你隨時對境去觀察的時候,你那個時候看見自己的心啊,就這個。然後你把它寫下去,寫下去了,你看文的時候策勵自己,對境的時候去想你所寫下來的文,你慢慢慢慢的多去觀察,那時就靈活了,我們用心要這樣的用。   

翻過來108頁,

若以四位分之,上句最優,下句至劣,中二通優劣。 若約八句論之,則句句相降。中間二位各有三句,並依重輕次列,比之自見。   

說如果四位分那麼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一最重下面依次而輕最後最輕,中間二個通優劣,那麼這個是四句,中間二個通優劣是前面強後面弱,如果從八句那每一句每一句,前面重後面輕,一句一句依著次第向下降,中間二位各有三句,這個次第還是照著重的擺在前頭輕的擺在後頭,只要自己一個一個去比照觀察就會瞭解,那這個是第三節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