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2月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備覽 頁/行  P110-L12 ~ P111-LL1

手抄 頁/行  8   P78-L7 ~ P101-L5

音檔 起訖     59A_0208~59B_1417

請翻開《南山在家備覽》講那個「方便趣果」。方便趣果這是在持犯篇當中,那麼前面的持犯名字、體狀、成就處所辨犯優劣,四項講過了。現在講方便趣果,這一章內容分三部份,前方便、中根本、後方便,文很簡單文很簡單,它立在辨犯優劣以後來講,那就是曉得我們犯的情況以後,再說這個不但正犯前面後面還有,通常判罪的時候總是有根本罪重,那麼其次呢!看前後方便這個罪相依次的差降,真正如果我們談持犯從它的深義來看的話,最重要的倒是同樣的,前面後面同樣的非常重要,這一點單單從這個文字上面看不出來,這一點必須要從業上面去觀察才能夠真正瞭解,現在下面的文,一方面文簡單的文說一下,然後這個內容我在這裡一一跟大家介紹,看文110頁,


1.5 方便趣果

《事鈔》云:『然造修前境、必有三時。 是以大聖隨時而制、意令智士剋志不為。』

下面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初示三時。即方便根本成已也。 是下顯制意。剋猶約也。』

第一段就說明三時是指什麼?分三個時段!三個時段各有它一個名字,方便前方便,根本中間就是這個罪的本身;成已!做完以後,那麼“是下顯制意”,上面那句話是以大聖說為什麼要制定這個?“剋猶約也”,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文,說我們造業一定託所緣的境,然後反過來說,不造業的話就修持,所以不管你是從正的方向說也好,從反的方向,換句話說,持犯二方面來說,對境起業的時候,一定分三個時段。這個三個時段呢!實際上也就是告訴我們,或者說指明,說明白造一個業,它一定有這樣的三個相,在沒有造之前,那已經有跡象了,那個時候心裡是什麼狀態?由於這個狀態,如果沒有其他的外緣岔開,產生對境的時候,什麼樣的結果?事後是如何?其實這個作任何事情,我們都容易的感受得到,那麼現在我們要想作一個超脫輪迴的修行者,那麼該怎麼辦?所以這個裡邊有他很特別的意思,是以大聖就是我們佛陀,隨著我們造業的前後三個時間來特別的制約,他的目的,令有智之士,有志向上的人哪!能夠克制來約束我們自己的身心,不要做壞,反過來,那怎麼辦呢?就是要行善!

這個文字很容易懂,實際上我們仔細的檢查的話,這個造業也好,修行也好,這是我們事情決定成敗的關鍵所在,像在座的極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我們平常都說,知道這個好事該做,壞事不應該做,那麼通常一旦對了境以後,一旦對了境以後,往往該做的不能做,不應該做的就是沒辦法擋得住,就是會去做,然後事後想想總覺得不對勁,就是這樣,以後弄弄弄就弄疲掉了,這樣!我想這種經驗極大部分人都有,乃至於仔細去檢查,你會發現人人都有,原因何在?就是找不到!

然後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時段,造之前,有一個前面的叫做方便,正造的時候,叫做根本,造了以後叫成已,結罪的時候上面的我們也看了,凡是有根本是最重一定是重罪,前面前方便比較重一點,後面的成已比較輕一點,這個是制教當中的判罪,實際上如果從造業的來說,現在我這裡細細的說一下,這個說的也是一個重要的道理,也可以說不是個道理,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起心動念的狀態,我們平常起心動念,念頭裡邊起些什麼?極大部分狀態我們不曉得起些什麼?就這麼糊里糊塗!然後糊里糊塗的這樣一對境的時候,也是糊里糊塗的對,對完了以後還是糊里糊塗的過,如果說仔細想一想的話是不是這種狀態?是!所以一切時拿當下來說,那個就是不管是修也好,是造也好的根本,那麼為什麼現在這樣呢?就是你前面對那個境哪!你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緣,然後在這個之前,就是任何一念的前面,到現在來開始,就是應該說這就是到現在那一念的前面的方便,如果你前面那個方便是糊里糊塗的話,對境的時候還是糊里糊塗,後面仍舊是糊里糊塗,這種是不感果,所以我們通常說不是業。

這個上面曾經說過,不感總報不是不感別報,通常這個總報我們又稱它為引業,有的時候不說業,實際上另外一個名字叫滿業,那我們一生當中極大部分的時間就這個癡癡呆呆,糊里糊塗過去為什麼原因?以佛法來說任何一件事情有他的前因,就是我們因地當中就造那種癡癡呆呆的因,然後這一生就癡癡呆呆的過去了,就是這個樣!如果說在事前心裡面或者是內心上面緣以前落下的一個影子,譬如說貪的或者是美食當前或者好吃的東西,或者想到一件什麼事情你腦筋裡面正在動那個腦筋,那麼這麼一來境界現起了以後,你就會造跟貪相應的強烈的這個強有力的這個罪惡,反之亦是如此!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是不是?

那我舉一個比喻,譬如說隨便一個因緣,你很討厭一個人,我所以說討厭的話,這種境界比較強烈,當時你也許覺得,或者不好意思,或者某一種因緣,譬如說在大眾當中,你對這個某一個人的行為呀,很看不順眼。這個不順眼,不一定是他錯,不一定是你錯,這先不去管它。我說的那些世俗的標準,佛法的標準完全是另外一個,反正不配你胃口的,或者見解上面跟你不相應,或者是情緒上面跟你不相應,你心裡面就這麼滴咕,所以這個滴咕的話,也許無形無相的,然後事情過去了以後,你腦筋裡面會去動它一下。

我想這種經驗大家有的,然後過了一些時候,也許被別的事情叉開了,那麼回頭呢!當下面這個境界來的時候,由於你前面有了這個,就十二因緣當中說的無明行的識種子,如果後面遇不到境,或者是這個境是別的境沒有愛取的滋潤就算了,如果說譬如說假定這麼說啦!一個利害相關的一種場合,那麼對方佔了一點便宜了,你心裡面有一點滴咕可是當時不便發作也就過去掉了,下一次這個境界又同樣的現起來了,你心裡面又看見這個人那什麼狀態?什麼狀態我想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的到,你心裡面就在這個地方嗯!又來了,這個時候是什麼?方便!如果說不強盛的話說不定還是方便,如果強盛或者有其他的因緣的話,那個時候根本就現起了,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想想看!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我們一切事情都是這樣,不是癡,就是貪、瞋二種狀態,我們在一生當中,一生當中任何一剎那,沒有一個一剎那例外的都在這個狀態當中,想想看是不是?所以說看起來根本是最重要的,實際上所以造成這個業的是到底在哪裡呀?從眼前這個看,好像是前面這個方便很重要,有沒有感覺到這點!

大家注意到嗎?但是你再把前面那個方便,推前一去是什麼?那是前面一件事情“成已”,就是前面有這件事情,過去了以後,落下一個影子擺在這個地方,嘿!這個時候就把那個根本的種子就放下去了,然後你再去腦筋裡面去動它一下,或者什麼,緣如果不岔開,很快發作,緣岔開了,下面這個緣來的時候,嘿,你就來了!在這個地方去看的話,真正促成這個根本罪的根本觀念,就是前面一件事情的成已,已經有了這個種子,然後這件事情還沒發生之前那個方便,等到那個方便一旦到了某一個程度的話,你要想把它約束約束不住,因此我們大家都有這個感覺,明明懂這個道理,到了時候就做不到,該做的做不到,不該做的是避不了,那麼最後這個該做的不能做,不該做的避不了。換句話說,這個根本,對不起!儘管根本罪重,你拿它一點沒辦法,你就是要犯那個根本罪,是不是這樣呀?所以單單你從那個文字上面去看然後制教上面去看重輕,對不起這個重輕對我們哪!曉得它重輕就是莫可奈何!如果你深一層去觀察,那個時候慢慢的曉得,假定你在方便這個過程當中,不要讓那個心,緣那個是非的那一面,以正知見來對治它的話,那時候力量不強,你就容易擋的住,如果說你很努力去準備的話,你有種種的方法,就可以把這個要作的罪去掉,反過來說你不該作不能作的事情就可以把你提起來能夠作的到,我們前面曾經好幾個地方特別說明的,那麼尤其是講到戒,講到戒最重要的是什麼?要“常爾一心,念除諸蓋。”什麼叫常爾一心,念除諸蓋?就是在事前一直在緣著正知見,這樣!所以對境的時候你不會被它所動,這個前面在戒體最後一部份是不是談到?囉!所以現在瞭解了依體起行行些什麼,這個才是真正的行,那平常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應該把瞭解的道理,經常去思惟觀察。

萬一不懂,思也思不起來,有人說,法師呀!你常常強調思惟思惟,我們思了半天,思不起來怎麼辦?在這裡我問你們,你們怎麼辦?以前我記得我問我的老師,我就問的老師。你問我,我問誰呀?對呀!我問他他問誰呀!討了一個沒趣,就是這樣,但是我絕不會到此就停手,如果到此停止,我也就完了,我可以告訴你們,要我們現在的話,往往覺得這種善知識都不慈悲,你站起來就走,那你一輩子就沒希望,善知識不可能像幼稚園的小孩子來哄我們一樣,真正還是要靠自己,對!我想想來想去想不透,下次再去問,看他高興的時候,再去問他一下,有的時候,他高高興興點醒你一下,就是這樣有的時候他高興的時候啊,跟你說很多,有的時候不高興,說了三言兩句,好了,你自己去想吧!東摸西摸,嘿,慢慢摸出一點名堂來了,然後有機會跑的去告訴他,我的經驗,常常,往往你對了以後,跑的去總歸錯的,實際上對也是錯的,以後我瞭解,這個對我們有絕端重要的幫助,啟示作用,我是順便一提,當年我學的時候,如果在座的諸位要好好的學的話,你們都應該注意,這個裡邊有它特別的理由,我先不談它,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自然而然無始以來的習氣當中執著慢心,然後這種不耐,這個最重要,懂得了一點自己覺得很高興,慢心就起來了,慢心一起來你就學不上了,也許你說對了,可是他總歸說你錯的,但是真正直到你一直下去,他會把你扶起來,這個都是善知識絕端!

至少我是,我越到後來越是對這個啊!覺得實在是內心當中,除了恩感以外,再沒有其他的字好形容了,經論上面告訴我們,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的確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個閒話!那麼我自己說經過了這樣以後,慢慢的就是因為這樣,沒有答案所以拚命的去想,實際上他經常給你最好的答案,一步一步引導你,然後腦筋越來越靈活,越來越靈活,越來越靈活,到最後一個境界來了以後,你自己轉了半天一大堆,有的時候他就笑笑,就是這樣很難得他高興了點點頭,到後來不要他點頭我也點頭,這個將來你們自己慢慢的走上去,你們自己,可是並不是到了,正因為到了這個境界,對這個師長的恭敬尊重感恩哪,就變成無比的。有的時候乃至於輕輕鬆鬆開個玩笑,可是你自己曉得,這個你的體會,一點一點都是從這個師門當中,他有種種的善巧告訴我們,所以假定說你們現在覺得,想了半天想不通,停在那裡,對不起,停在那裡就是停在那裡,這個不但是佛法啦,孔老夫子也說,說這個你作了以後停就是你停了,就是真正重要的,就是始終你內心當中策勵自己的,千萬不能停,停到哪裡那就死在這個地方,然後你繼續努力去思惟觀察,這樣思惟觀察有個特別的好處,第一個你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要靠這是個工具,就算你想不出什麼名堂來,你把那個工具把他磨快了,是絕端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有了這個銳利的工具然後你用到哪裡你才用的上,真正的內涵有這樣兩個,現在我們學的人這個工具是鈍的像一個鐵棒一樣,那個鐵棒要去割草的話你怎麼個割法?就是這種毛病!就是這樣所以我在這裡說,你這樣的去不斷的去思惟觀察,自然而然你會對前面所說的這種境界慢慢的瞭解,那麼到那個時候隨便一點也好什麼對境界上面你就瞭解,所以說叫我們對治對治的話也就是這樣,像我們經歷過這個事情,如果說你有這種思惟觀察的能力,有智慧那個時候有老師固然好,沒有老師看了經論你一樣可以懂,否則的話就算有經論有好老師告訴你,因為你這個腦子是一片模糊,跟你說了半天你還是不懂,那麼這個我們先不去細說它,所以前面告訴我們這個對治對治,在這個地方就很清楚,絕對不能到臨境的時候才去說什麼,如果說你這個前面這個方便過程當中,始終跟著這個罪相在轉,或者跟著無明在那邊轉,對了境除了跟它去沒有第二條路好走,要嘛!你宿生已經有一點成就了,宿生你已經修過了那還談什麼呢?所以這是我們必定應該在這個地方清楚的一個事情,所以修行這個事情哪!絕對沒有便宜、沒有捷徑可討,絕對沒有!有的路好像看起來很穩,是,穩覺得長一點。有的路看起來就好像比較冒險,那是短一點。這個都是說兩條路正確噢!如果說這個內涵方法等等有錯誤的話,那對不起,長,長也走不到,短,短也走不到。

這個經論告訴我們,這個修行必須要無錯謬,這是第一個,絕對不會錯,然後還要圓滿不能欠缺,這個道理都在這裡,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想一想,平常我們真正的修行,絕對不能等到境界來的時候去修行,所以說這個修行一定是在平常狀態,而且精神旺健的時候,那麼然後呢!這個空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應該注意把握住。不要說啊,現在我還有這個,現在還要那個,假定在家人來說的話,往往說,唉呀,我兒子媳婦待娶,女兒嘛,女婿待找。這個時候你永遠沒希望了,就是這樣。然後出了家以後也是說,唉呀,我現在出了家以後,先準備蓋一個茅棚,後來茅棚當中要請一尊佛像,等到弄到後來,兩腳一伸,不曉得哪裡去了。第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話,對我們來說,也並不是說馬上修行,應該找到善知識,然後如理聽聞思惟,這個關鍵當中,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處去體會,隨時該作什麼去作,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要造茅棚就造,要蓋大殿就蓋,那個倒是沒什麼關係。所以我們要把那個本末弄清楚,所以這個地方的我雖然好像是很短的一段,我特別的告訴你們,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善知識呢,他就是一個過來人,經驗人,就告訴我們該怎麼辦?

所以現在把這個整個的再簡單明瞭的說一下,假定平常我們照著以前的老習氣,跟無明相應這樣,儘管剃了頭,找到一個好的寺院,有一個好的老師,然後有這個最好的教理,放在這裡說了半天,你腦筋裡還是停在這個地方,跟以前一樣,那麼那個時候造的是什麼方便呢?完全是無明相應的方便!對了境界沒有用,所以在這個修行過程當中呀,正規的來說教、證二量,這是正常途徑,那麼在特別的條件之下,有幾個特別的法門,譬如禪,那個禪,儘管是好像我們看起來不講教,究實說來,這個禪是什麼呢?這個教已經下過幾生功夫了,到那個時候,一個最快速的方法,希望把前面所說的道理,能夠用這種特別的方法來解決,所以像古代的大德,這個盛唐的那個時候,這個禪宗的大德們,除了我們的六祖大師,他是個大菩薩示現,其他的都是教下,都是二祖神光,以及下面幾代,那個都是所謂「教海老龍」。他們瞭解得非常清楚,到那個時候一碰到這樣。所以這個基礎已經有了,乃至於像明朝紫柏大師,有一個人跑的去,說要參禪,那個教不要,紫柏大師聽見了什麼?你好好的在教下上面用功了三生五生,再來參禪。那個都是典型的善知識,他明眼告訴我們,那麼就算有了前面這個基礎,然後全部的精神,前一念後一念這樣,所以他叫說老鼠坑棺材板,全部的精神擺在這個上頭,這個形容就是說這個心念,一念都不能離開,全部的精神都灌注在這個上頭,所以禪宗祖師就說:「一念暫時不在,猶似死人。」這個一念你離開了,對不起,你這個就是死人,你沒有做事情。這個就這麼嚴重法耶!我們以為現在很多人學禪了,坐在那裡兩腿一盤,能夠坐幾分鐘,覺得,唉呀,我能夠坐幾個鐘頭,在那兒打妄想,或者打瞌睡這個不相應。

其次我們說念佛,念佛到後來,末法的時候,也沒有正確的方法,那沒有辦法,那你怎麼辦呢?你同樣的也是,唉呀,想的娑婆是苦,然後一心到這兒去,你除了這個念頭,再沒有第二個念頭,這樣呀!同樣的他前面有一個方便,什麼方便哪?瞭解娑婆是苦,瞭解這個要跳出來,廣泛的跳出來學禪,然後自己覺得這個裡面跳的很難,要到極樂世界去,那是淨!然後這個方便策勵他,一心一意,或者咬緊這個話頭,一定要看一個明白,或者唸唸念那個阿彌陀佛,一點都不敢放,那個是淨。現在我們大家都說,唉呀,現在末法了,所以大家唸唸佛好了,你腦筋裡念些什麼呀?這個好清楚,好明白的。這個內涵擺在這個地方,所以佛陀他開出來這個最佳的方便,變成我們後來造罪的符桃術,那個是紫柏大師講的,現在哪裡能修行?現在哪裡修行呢?就是給自己作一個,作一個什麼?作一個情緒的避風港!說,唉呀,這個很難,好了,我念佛了。實際上他真的念些什麼?是念無明之方便!就是這個。

所以這裡在戒上面就告訴我們,警策你你真正修行應該如何修行的?這個才是呀!結果說起來,唉呀,這個很難!所以我只有唸唸佛了,這個教理嘛!也不通,然後功夫也不講,然後在那個地方,覺得拿了個念珠,就撥幾下覺得很保險,到最後兩腳一伸,不曉得哪裡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 59B

《行事鈔‧持犯方軌篇》:「方便趣果者。然造修前境,必有三時。是以大聖隨時而制,意令智士剋志不為。

到最後兩腳一伸,不曉得哪裡去。那麼自己受這個害,然後如果說還把這個觀念帶出去的話,大家聽了,沒錯沒錯!教也不要學了,好了!這是我們必須從這個地方警惕,所以在戒裡邊就特別的警策我們應該怎麼辦?瞭解這一點,所以在教下面叫教,在戒當中叫做戒,從這個上面,警策前面一念一念,在這個地方上面緣些什麼?到那時候你參禪也好,念佛也好,持戒也好,他無非在這個上頭講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不管你跑到哪裡去,如果說,尤其是現在在座的極大部分都是青年才俊,在佛學院唸書。注意,佛學院他念天台賢首,沒關係,可是他說來說去的根本意趣就是一個,或者是積極的解決我們自己的個人問題,或者要帶法界一切有情,這是深廣的程度是有差別的。

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個,然後去觀察,那就十九不離八,所以說「大聖隨時而制」,那個聖人就看得很清楚,所以根據這個不同的時段,告訴我們,然後真正有智之士,真正有腦筋的人曉得啊,從什麼地方下手呀!那你在這個上面把握著你自己的心行,你曉得什麼是該作的,什麼是不該作的?對境的時候,是我們非常強盛的煩惱,已經裡邊有這樣的非常強盛的慾望,或者貪相應,或者瞋相應,或者癡相應,外面又是引發這很強烈的,你能擋的住嗎?擋不住!那怎麼辦呢?就事先準備呀!就這樣呀!所以在這個根律儀上面就告訴我們,假定說你曉得對了境你擋不住,不要對那個境,這樣,所以你心裡面就想你怎麼辦呢?就想到這個境對下去,造了這個業有什麼?於是你就想辦法避開!這個對我們很容易。

假定你認真去作的話,那就很容易,通常我們心裡面因為並沒有這個,所以歡喜這個,還找一點藉口要接近這個境,這是我們的死症,還要找種種的理由,要去跟自己說得個天花亂墜,到了境界上面,然後跟著它去轉,這個是我們平常一般人的無明相應的狀態,所以說這個為什麼修學的環境絕端重要?而所謂的修學的環境,主要的是尊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這地方他處處地方幫忙我們這個,你有了這個本事,慢慢地慢慢地,使得這個煩惱的這個現行種子,慢慢地慢慢地削減、削減,力量比較弱,反過來因為你經過這樣的薰習,所以你對治的力量慢慢慢慢地強盛,那個時候你可以說,現在可以試試看,那麼境界上面歷練歷練看,不一定要關在這個寺院裡邊,或者就在寺院裡做一點事情,到那時候對境試試看,你擋得住了才可以談,否則那個境,絕對要遠離。

所以剛開始第一個階一定是個遠離階,是他的根本意趣,現在我們說那個修行嘛,在家出家是一樣的,本質上面是!修我自己的,在家跟出家有什麼關係呀?那個地方就顯出來,絕端重要的,靠出家,根本意趣;出了家以後還要這樣,這是我們現在應該瞭解的,所以不管你是說從業的行相來說好,從戒的立場上來說,我們現在瞭解那個三時的意趣,有這樣的內涵在,下面就看那個內容,就比較容易了。

方便趣果中分為三節 ① 前方便 ② 中根本 ③ 後方便

1.5.1 前方便

『通三方便、望後根本、俱名為前。』

《事鈔》云:『今約婬戒以明。如內心婬意、身口未現、名遠方便。此犯下罪。二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 三者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已來、名近方便。是重中罪。』

這個地方呢,但說為婬戒,說當內心起意了,這個是意顯,身口還沒有動,叫遠方便,這個是下罪,現在我們又把這個,不一定在婬戒,一切時處,上面我們剛才不是說嗎?平常的時候,我們一切時處都跟無明相應,無明是煩惱的根本,雖然身口沒有動,對不起,這個就是業的遠方便,而偏偏我們一切時處都在這個業的遠方便當中,你修些什麼行?第二呢!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其次還沒到前境已經動了身口了,你只要前面這個無明繼續相續,你沒有對治它那麼我們平常的身口的行為,是不是都在無明當中?那還是個無明的次方便,最後對境的時候,對不起,還是隨順著無明相應的在這個裡邊轉,所以現在對婬,那個就是這樣說,對貪瞋癡,沒有一個例外,就是這個樣,所以因此我們真正要修行的怎麼辦呢?那就是這樣!在你內心當中現在起的不是婬意,反過來現在起的不是隨順無明是正知見,那個時候身口雖然未現,現在是什麼呢?修行的遠方便!那個是什麼?犯的不是下罪持的下善!現在身口已經動了,那個是持的中善,對了境了就是成就上善,所有的隨行就是這個,那麼受體呢!因為受完了以後,它警策我們的內心,處處地方提醒我們,所以靠這個受體提醒我們,然後你心心唸唸提持自己,所以唸唸受了以後,唸唸這個功德永遠在增長,那個基本的原因在這裡,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受完了以後,你一直在這個,唉唷!我現在受了戒的人,然後你拿這個心去唸一聲佛,這個比不受戒唸一聲佛的功德不能相比,參禪也不能比,學教也不能比,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你所緣的境不一樣,如果你發了大菩提心,那更是不可思議,這個正反兩樣東西瞭解了。

《事鈔》續云:『已下雖輕重多少不同大相可準』

那這個比較容易懂,那麼下面也就是說,除了婬以外,殺盜妄呀,我現在前面已經把那個整個的概念瞭解了,所以現在到這裡為止,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不瞭解業,能夠談持戒嗎?就算你把戒相完全弄好了,這個持的什麼?人天乘戒!所以他前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如果對利根來說五戒十戒也是什麼?出世的聖道。否則的話,就是具戒,對不起,還是人天乘法,你必須把這個業道跟制教兩個擺在一塊兒去看,你那時候內心觀察的很清楚,你是以什麼意樂?安立在什麼標準上面做這件事情?因此就算你持戒的時候,很多行相做不到,你這個意樂做到了,一定產生正面的效果。所以說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如果拿戒的標準來看的話,豈不是那些都該下地獄?實際上不是耶!實際上不是耶!這不是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那真正的戒應該戒些什麼?這個才是我們應該注意之處。

戒疏云:『言方便者乃是趣果之都名 業未成前諸緣差脫故令此罪壅住方便』 行宗釋云:『前示名 業下釋義』

再解釋什麼叫方便呢?說整個的來說就是怎麼趣向於果的,整個的前面那些行為都叫方便,在業沒有成就之前那麼說如果要造成業固然叫方便,還有呢!還沒有造成之前你種種的行為,如果有它的所謂諸緣差脫,本來你現在的心境向那個方面,可是中間有一樣東西叉開了,叉開了以後於是你前面本來趣向於造作這件事情的這個因緣哪!產生了中斷,所以前後連不起來,脫落了,這樣,所以使得你要造的罪到此為止,到此為止這個叫做方便,如果說沒有這個外緣差脫,繼續的向上向前的話那麼就對了境犯根本。

1.5.2 中根本

《事鈔》云:『本相如何?謂入如毛頭名婬,舉離本處名盜,斷其命根名殺,言章了知名妄。如是隨相已明。若結罪之時,並攬前因,共成一果;不同他部,因成果已,更有本時方便。』

這個就是中根本,那麼這個中根本當中,是怎麼一回事呢?來解釋一下,先看資持的解釋。

『前明根本之相二。初句通問謂下別釋。 若下明攬因成果。簡異他宗使無濫用。』

現在這個地方說明根本的相,第一句什麼是根本?根本的行相是什麼?那麼這個下面就解釋,說「婬」,這個男女二根相交才碰到一點點那叫婬已經成了根本了。「盜」呢,就是你要盜的東西只要提起來,一提起來這個事就成了盜的根本了。「殺」,要斷其命根要把他命根斷掉了叫殺。「妄」呢,你說的清清楚楚,對方了知這個叫妄,就是四項,那麼還有結根本罪的時候,他一定是跟前面的因,「並攬前因」,就根據那個前面的因,成功現在的果,這個是正解。

他下面說不同他部,就是說除了我們祖師這個,換句話說,那個一部以外,其他的部派也這麼說,說前面這個還有一個叫什麼呢?叫做「本時方便」。他真正說起來,說從因到果是有前後相,可是感了果以後,這個果當中是不是把那個因都全部包含在裡頭,能不能這個果不包含前面的因?能不能?不可能。所以叫「並攬前因」,這個事情為了說的更清楚一點,我們不妨大家再看一下,說這串念珠!念珠的因是什麼?就是一粒一粒的珠子,還有這一條線,還要再人工穿起來,這個都是組成這串念珠的因,然後組成了最後這串念珠的果。請問這串念珠的果當中,能不能把那個珠子拿掉?這個珠子拿掉,有沒有念珠呀?沒有。能不能把線拿掉?沒有。還要一個人工,如果單單念珠跟線沒有人工的話,這個念珠是珠是珠、線是線,分開,所以這個人工也一定跟他相順的,一點不錯的在這個裡邊,所以這個果一定包含了全部的因,而這個全部的因,一點不錯的配對到最後結果,就顯出來的果,是不是這樣呀?所以真正成了果以後,這個因就是這樣了,哪裡說還另外一個因?所以別部當中說,還有一個什麼因成了果,還有一個什麼「本時方便」。那個本時方便,這個方便好像沒有用到那個果上面去,好像前面那個方便留下來了,結了果前面那個方便,你還要判他一下,實際上前面這個方便感了果以後,就在果當中,這個是這句話的說明,當然這種概念,如果我們對於這個因果緣起的法則瞭解了,那自然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