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2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備覽 頁/行  P125-L11 ~ P127-L4

手抄 頁/行  8   P213-L4 ~ P239-L1

音檔 起訖     62B_1631~63A_2936

1.7.3 定四五句

那個在125頁上頭,現在先看那個文

戒疏云:『三定四五句者,』

這個或者是四句,或者是五句有一種情況是確定的,不是四句就是五句,有一種情況這個四句,可能會變成五句,五句會變成四句,那麼這二類分在這個第三節、第四節當中講,現在那個第三節就是確定的,那麼現在我們看一下這個文,

行宗釋云:以律中列句,四五不定,如婬殺妄三戒並五句,盜戒四句,

這個律當中所立出來的這個句子,四句五句不一定,那麼講到這個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說,一共有八位,我想這個八位你們都研究過,等一下我們再來討論,那麼這個八位當中定出來,這個律當中只定或者四句或者五句,那麼哪一種情況是四句?哪一種情況是五句?下面說明了婬殺妄三戒都是五句,那麼這也就是上面這個表我們看前面的婬盜殺妄,那個婬是五句殺是五句妄是五句,那麼盜只有四句,那麼為什麼他下面說

但由第三一句結罪有無,故句法不定!

這個第三句是什麼?第三句就是我們看那個殺,人作非人想這是第三句,如果說擺在盜當中的話,那麼是有主無主想,

如殺戒、人非人想、轉想中罪、本迷下罪。以作非人殺故盜戒無第三句者、以有主無主想、轉想亦中罪、本迷無罪。以無主物罪緣故

這一句有的是有、有的是沒有;如殺人,第三句是人非人想,那個這個時候,轉想是中罪,本迷是下罪,這個不管是中罪下罪,那都有罪;盜戒呢,說盜戒無第三句者,盜戒就沒有那一句,為什麼?以有主無主想,這個擺在盜戒當中,那就是無主無主想,那麼無主想轉想是中罪,本迷就根本沒有罪,雖然是有主之物,他根本就不曉得,當作無主之物來處理,那他沒有罪,沒有盜心,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一句就沒有了,所以說或者五句,或者四句。

那麼再下面看在什麼情況之下是無什麼情況之下是是,看文

戒疏續云:『若輕重相望,境是可學,生不可學迷,同是五句。』

從重輕方面來看這樣,那麼這個如果是說本來應該很瞭解的,可是對境的時候臨時由於這種不可避免的錯誤,不可避免的錯誤通常我們就是說譬如說,你平常事情認識很清楚,今天忽然迷糊掉了,或者腦筋不清楚乃至於有人到這個情況之下就是,我們想常常會有這種狀態,那麼這個把他弄錯了,那這個情況之下說雖然迷還是有罪,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個文就瞭解了,

行宗釋云:初輕重明定五!

這個迷只是轉重為輕,雖然轉輕了還是有,

迷重為輕、如人作非畜殺、有主作非畜盜等。皆緣罪境、定有第三句、故同五句。

迷重為輕,如人作非畜殺!這個是人你把他弄錯了當作非人當作畜生就是這樣,那麼雖然這個罪比較輕一點還是有罪,所以這個時候五句,還有呢!有主物你當作無主這樣的話沒有罪,可是你有主物把他看成非人畜生這樣去的話,那你內心當中還是有主的,不過這個罪緣減輕,所以在這種狀態心所緣的都是有罪,那麼這個一定第三句,所以這個是一定的五句。那麼哪一個是四句呢?看文

戒疏續云:若犯不犯相形,則四則五!

有一種情況是犯,有一種情況是不犯,那麼犯的是五,不犯的那就是四句了,現在他下面說明

謂前後俱迷,非緣罪境,即定四句,除第三位如無主想等。

你根本不知道,所以那個時候,譬如我們剛才說的,雖然這個東西是有主的東西,可是你根本不知道這是有主人的,你覺得這是無主的,那你就把他拿走掉了,所以心裡上面本來並沒有起這個盜心,所以心裡面所緣的,並沒有起盜之罪,這個狀態之下,第三句就沒有了,所以有主無主想!所以這種狀態的話,第三句沒有了五句,當中只剩四句,另外一種情況呢!說一定是五句,哪一個呢?

迷雖是定、而緣罪境、即定五句。如非道想、非人想、減五想等。』

迷雖是定!你是弄錯了,可是這個迷怎麼辦呢?那就是緣罪境!你心裡面還是有這種起犯之心,那一定五句,舉個例子,非道想,非人想,減五想!譬如剛才說人!現在你把他弄迷糊掉了,把他看成非人,把他看成畜生,還有呢,盜!這樣!你本來是這樣要盜的這個,結果你以為,譬如說前面叫有主無主想,現在變為減五想,你盜的東西,這個東西你以為不太值錢的,好像二三塊錢,就是這樣,所以那個時候他雖然是迷糊掉了,實際上這個很值錢哪!你把他看成二三塊錢,那個是同樣的迷,同樣的有錯誤,可是這個盜心還在,那麼這種狀態的話還有,所以這樣的話那一定是五句。

這個瞭解了,我們看一看解釋

行宗釋云:二犯不犯明四五中、初標舉。

犯不犯來對明,相對比的來說明四句五句,初標舉!第一個就是犯不犯相形,

謂下別釋,初明定四,無主想者律無此句。迷雖下次明定五。

這個很清楚,迷下!雖然你同樣的迷,但是一定五句,那麼

此即總收輕重二位。減五想者此謂盜戒若作無主則是四句、

盜戒當中如果是有主物看成無主那是四句,有主物本來是重的你迷變的少一點,那就是減五,這兩個不一樣,說

若盜滿五迷為減五,亦隨結犯,故入五句。

你去盜犯,那個盜戒他有個原則,過五錢是重罪,然後雖然這個東西是過了五錢,你弄不清楚,以為他不過五錢,以為什麼一二錢,所以這個意思,那麼還在犯,因為你有緣罪心在,仍舊是五句,所以

意顯隨義不定、不必依文。』

所以上面這個文就告訴我們,則四則五,什麼叫則四則五呢?說這個到底是四句五句,不一定!看你實際上對境的時候,那一種心裡狀態。所以看他那個實際的內涵來確定,那麼這個是定四五句。下面,

1.7.4 互四五句

這個互四五句,四句可以轉成五句,五句可以轉成四句,所以這個互相可以轉變的,不像前面的是這樣就是這樣,

戒疏云:四互四五者,由是可學生不可學迷,即互輕重。

前面同樣的可學轉成不可學,有一個從犯不犯看有一個輕重轉變,剛才我們說過五迷變成減五的話,這是輕重的轉變,所以在這樣的轉變的話,四句變成五句,五句變成四句,所以

或從四以至五。如實無主體唯四句、後轉為主即為五也。

或從四變成功五,那什麼情況之下四句變成五句?如實無主體,唯四句後轉為主即為五也!說本來這個無主想,那個真正盜的話一定是指什麼?這個你不覺得,你心裡面並沒有起盜心,那麼這個情況之下拿的話,一定沒主人的,實際上不是!後來你又想嗯!這個是有主的嗎?就是這樣呀!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轉,或者轉疑或者轉想的話,雖然盜當中沒有這個,可是那一句,在這個地方,因為你腦筋當中一轉的話,他就有了,所以四轉成五,反過來,就是五轉為四,

若本緣人,轉想當杌,約從後心則唯四句!

你本來緣的是人,後來把他看成木頭,如從木頭那一方面去看的話你的木頭根本沒有,所以木頭你根本對他沒有傷害之心,那這個就是四五互轉的情況,我們看一下那個行宗的解釋,

行宗釋云:『初標。 二隨釋二、初從四至五。即約前心本迷、後心轉入罪 境故。 二從五至四。亦合標云從五至四。謂本是心境相當、後轉緣非罪境、故云轉想。當杌即人作杌木想。』

初標!第一個就是特別的說明,標明什麼是四五!那麼下面來解釋,隨釋分為二,初從四至五!那麼下面呢!從五至四,從四至五是怎麼樣呢?即約前心本迷,後心轉入罪境故!前面你本來不瞭解你也並沒有犯罪之心,後來你覺得嘿!心裡面或者想或者疑這樣的一個轉變,那麼那個雖然本來是無主的想法呢!你一起心,這個就有了,反過來呢,二從五至四,亦合標云,從五至四!因為他那個《戒疏》裡邊沒這一句,所以行宗說,應該加這一句,那麼本是心境相當!那就是心本來是緣的人,後來呢,轉緣非罪境,後來你想,嗯,這個不是人嘛!那你的心當中去轉變過來了,所以對這個杌,杌就是木頭,對這個木頭來說,你本來就沒有這個心,所以說人如果作為木頭,一想,嗯,對,這個木頭,你本來沒有心,所以這個就沒有了,那同樣的這個也就是意顯不定。

南山律在家備覽 63A

常法師


同樣的這個也就是意顯不定隨意呀!隨當時你對境的狀態你的心裡情況看這個時候有犯罪之心無犯罪之心,來決定或者有無或者互轉,那麼這個是第四節。

1.7.5 輕重

戒疏云『五輕重者。如文次第。前疑重。後疑輕、以境是異、輕本境故。

再下面就是看一看,這個五句當中輕重的差別,這個五句當中第一句,那都是根本重罪,我們就不談,在124頁、125頁上頭不管是婬盜殺妄,這個心境相當是根本罪,那麼其他那個,譬如說盜殺妄,尤其是婬本身,最主要的是從內心上面來看,所以只要是盜,不管是作盜想、作非盜想、作非盜疑,都是根本罪,下面這個盜殺妄三個,除了第一句以外,下面或者是四句或者是三句,雖然都是中罪,可是這個同樣的,中罪還有輕重不同,那麼這個輕重不同是怎麼樣呢?如文次第,就是照著這個文的次第。

譬如說我們看一看125頁上面的殺戒,第二三四第二句人作人疑,人作非人想中罪,第四句非人人想中罪,第五句非人非人疑中罪,都是中罪可是這個次第就是前後不同,這個實際上我們看看那個次第當中說,前面疑重,125頁上面前面是人作人疑,後面的疑非人作非人疑兩個都是中罪,可是這個中罪當中人作人疑重,後面這個非人非人疑比較輕,為什麼?以境是異輕本境故!就是說後面那個非人非人疑,說你本來要殺的是殺的人,然後那個時候你心當中去緣的本來緣的是人,可是後來你想,嗯,這個是人?還是非人?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疑,譬如人作人疑,跟非人非人疑,兩個內涵一樣,這個境是不太一樣的,一個是人,一個是非人,可是這個疑本身,你說這個是人?還是這個是非人?可是疑的這個內涵是一樣。雖然疑的內涵是一樣,可是所對的境不一樣,所以境是異,前者所對的境是人,後者所對的境是非人,這個後者所對的異境,比原來這個人輕,所以以境是異輕於本境故。因此在這個裡邊,雖然同樣的疑,前重後輕。那麼下面呢,

前想重,結本方便,心境相當故;後想輕,以正犯時,有心無境。』

前面的瞭解了這一句,也就容易瞭解想也是,前想重後想輕,那麼想是那二句?我們還是看125頁上面第三句第四句,第三句人作非人想,這是前想,後面一句,非人作人想,這個兩個都是中罪,那麼在這個裡邊前想重,結本方便,就是你本來要殺人,雖然這個時候你作非人想,可是原來你這個概念當中,概念當中是所對的,所對的是我要去殺這個人,是從這個上面結的,所以叫結本方便,後想輕!什麼叫後想輕?後想就是非人作人想!那個時候有心雖然你有人想,可是境是不是人?境不是人所以說有心無境,那個境是什麼?境是非人!所以這第四句是非人人想!這個非人是境,心想是人想,雖然你有這個人想是心但是所對的境卻並不是這個要殺的人,所以叫有心無境。

現在我們看一下行宗的解釋,

行宗釋云:『初約疑想分二、前釋兩疑後釋兩想。制教同罪、心業重輕、故分兩異前疑重下準鈔應云、以本緣人、人境不捨、臨殺有半緣人心故。後疑雙闕、故輕。

兩疑跟兩想,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解釋呢?這句話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制教同罪心業重輕!從制教來看,換句話說,從戒律上立的都是中罪,可是實際上業來說的話就有不同的地方,就業道來說他有的是重有的是輕,所以雖然制教是同罪還要分出兩個的差別,故分兩異前疑重下準鈔應云以本緣人人境不捨!就是為什麼說疑重?來解釋這個疑是人作人疑,本來你是覺得這個殺戒的五緣當中人人想起殺心,然後下面行方便究竟哪!整個的所針對的都是人,所以你本緣人,那個時候心目當中也始終在這個上頭,臨殺的時候有半緣人心!什麼叫有半緣人?就是你懷疑他,他到底是人還是不是人?所以這個疑心當中還有這個人的疑心在裡頭,那麼這個從他的心裡方面來看那比較重,後疑呢?是非人非人疑!境本身不是人然後這個同樣的道理,疑心當中缺少掉了這個人,你雖然想這個人是非人呀!那個是非人嗎?就是這樣這個疑有兩種,有一種是人是非人,所以這兩個兩緣這是非人嗎?然後在這種狀態當中兩者相較的話,我們後者是不能肯定,這個是非人嗎?這是不能肯定!還有一種疑法呢?你到底是人還是非人?這是兩緣對吧!這兩個比較的話後者較輕,那麼

後釋兩想中。有心無境者闕本境也。』

這個跟前面一樣,那麼在這裡我們就容易瞭解。

資持云:『兩疑中,疑心不別,境分本異,故說重輕後想亦爾,前想中云本方便者,取前心也,望後正對,心不當境。』

前面瞭解了這個就很容易瞭解,那麼現在休息一下。

那個第五節,那個輕重的第一段,前面已經簡單的說了一說,下面看輕重一節的第二段。戒疏續云,喔!對!前面有一個小字,我們看一看,

殺戒五句。此文前釋兩疑、約第二句及第五句。後釋兩想、約第三句及第四句。

這個地方也說明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那麼再看那個戒疏,

戒疏續云:『又就本境中,疑重想輕。以疑半心、不捨本境故重,想則捨本從異故輕。

繼續的看那個在本境當中,本境當中,就是這個五句當中的前三句都是本境,不過第一句是根本,所以第一句不談,說人作人想,那所以就本境當中的判,這個同樣中罪的輕重呢,是第二跟第三,在這個裡邊疑比較重,想比較輕,為什麼原因?我們要翻到125頁,這個表上去看,125頁那個表,還是看那個殺戒,那個第二句是人作人疑,第三句人作非人想,這個地方第二句重第三句輕,所以疑那一句是重,想那一句輕,為什麼原因?他下面說看那個126頁上面的文,以疑是半心不捨本境!那個第二句說疑這是個人嗎?是人還是非人?所以說對這個人那一部份還有一半的心,而且他並沒有捨離,所以這個重,想呢,想心哪,想則捨本從異!想那一句說人作非人想,境還是人沒有變無所謂輕重,心想呢,前面人疑呀!還有緣人的成分在裡頭,現在緣非人,他已經是不再對著人,所以叫捨本從異,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輕,因此就本境來看同樣本境是人,人疑重於非人想。下面呢,

就後異境、想重疑輕。以想緣本、但是境差、故重以疑減半、緣於異境、故輕。』

就後異境,後面的異境也就是第四五句,那麼我們也看一看,第四句第五句在125頁上面,異境是非人,非人人想,非人非人疑這兩句,那麼這兩句當中想重疑輕,前面是疑重想輕,現在異境當中是想重疑輕倒過來了,這個次第也是如此,為什麼呢?他就說以想緣本但是境差!雖然境是共同的都是非人所以無所謂輕重,那麼然後呢!起的心當中就有不同了,這個想心第四句是人想,所以這個想還是緣著本來所當的這個想法,只是眼前來的這個境差開掉,所以還有這個本在裡頭所以所緣的是本,所以境差故重,那麼疑是減半,那麼疑比起那個想就減半,說緣於異境故輕!那這個是人那還是非人?乃至於說這是非人嗎?所以這個同樣的疑!那個就比較輕,所以就本異兩個境來說,前面是疑重想輕,後面是想重疑輕,這個跟前面又有一點不同。我們現在看一下這個行宗的解釋

行宗釋云:『二約本異分二,

上面是疑想來分,這個地方從本異來分,

初明本境二句。 次明異境二句。疑減半者以疑猶豫、半涉是非。是於異境復減半心、故輕於想。』

這個文字很容易前面的瞭解了這裡也就瞭解了。

戒疏續云:『此判輕重,據本重異輕為言。若本輕異重,例之即是。 如殺非畜,人為異境。可以例諸。』

說上面判輕重這個次第是說,本來那個比較重,異境比較輕,那麼上面判的是什麼是本來的呢?本來是人你要去殺人,要去騙人要去偷人,那麼這個異境是非人,所以人這個境重於來差這個異境,反過來假定本來的輕,譬如說你要去殺的這個非人,那麼來差的那個倒過來了是個人,那個時候就本輕重異,你只要把這個同樣的取代一下倒過來就是就像上面的道理來推比就可以,如殺非畜人為異境可以例諸!

行宗釋云:『三明本異重輕中、初立義。 如下顯相。』

那麼這個容易瞭解。從上面的一段一段來看,我們看先通說重輕,然後這個裡邊第一次約疑想來分,第二次約本異來分,約了本異以後,還要把那個本異當中的個別的重輕,分三段文,這樣一一的交代,從這個地方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到,這個祖師能夠疏解,把那個文給我們說得何等的深細,他從不同的角度,總是對同樣的事情面面俱到、絲毫無遺,這個才是最完整的交代,然後我們有這完整的交代,透過這個完整的說明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如理行持,才會絲毫無漏,這個特點我們應該瞭解應該學會。那麼到這裡,這個第七章到這個地方就完了,說清楚了。

說清楚了以後,最後要提一下的,上一次說那個八句,這個八句當中,我們曾經談過一下,八句當中已經有人提出來,這個第八句沒有罪,沒有罪的話,應該七句,但是現在這個上面立的是立幾句呀?立了五句,又少了二句。那這二句哪裡去了?為什麼我不直接說出來呢?這個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如果我一口氣說出來了以後,你們聽了以後,曉得了,懂了,你並沒有經過思惟觀察,你並不瞭解這個立句之所以這樣立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你懂了,你的腦筋當中始終陷在這一個角,如果事情一變,你就沒辦法真正的能夠瞭解,所以經過多方面的去觀察,這樣去想那樣去想,你想的越多越周到,那麼到那個時候一點的話,你就才恍然明白。

譬如剛才說那個重輕方面,他從疑想兩個角度去看,從本異兩個角度去看,從重輕這個角度去看,所以你這麼一來,各種可能那都很清楚,我們對事情也瞭解了,所以這個八句減為五句,他也是不同的角度去看,最後就立出這樣的五句來,那麼雖然所立的是五句,對於這個犯罪的境相已經絲毫無遺,多了是個累贅,毫無意思的事情,少了是不夠,所以在此也不妨談一下,你們這個八句當中,想出來的結果怎麼樣?有沒有真正的討論過?

問:就是這裡不曉得這個道作道疑,那個後面的道作非道疑,都是上罪,道作道疑為什麼是上罪?

首先這個八句,你們有沒有立出來?立出來了是吧?立出來了以後呢,這個八句的立法怎麼立的?隨便哪一個說一說,那個以殺來說比較好,那好沒關係你立立看。

同學:以殺來說第一句是人作人想,第二句是人作人疑,第三句是人作非人疑,第四句是人作非人想,第五句是非人作人想,第六句是非人作人疑,第七句是非人作非人疑,第八句是非人作非人想。

那就是八句,這樣換句話說,先把人擺在前頭,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有四種,反過來非人擺在前頭,也是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這個次第你可以任意的來顛倒,這個顛倒看你的方便,那麼在這個裡邊人人想那是根本罪那不談了是吧!所以下面然後你這麼一句一句的去仔細的去看,人人疑,人非人想這個有,下面一句人非人疑這一句沒有了,為什麼沒有?

再下面這個是人這一方面來說,所以這個人非人疑這一句沒有,理由你要找出來。

再下面以這個非人來說,當然這個境一定是對人來說,那麼非人人想那是有因為你,然後非人人疑那又沒有了,為什麼沒有?

非人非人想!這個當然沒有,你本來想殺人現在現起一個非人,然後你覺得嗯!這是個非人,當然你不會去殺。

那麼非人非人疑是有這個已經立出來了,所以這個裡邊就少掉了二句,那麼這二句哪裡去了?為什麼沒有?是不是你們用這樣的方式去討論的?

我為什麼這樣去說那個八句,換句話說,整個的出現的境界,第一個說總立八位的話再無遺漏,那麼哪一句是肯定沒有去掉,所以剩下來七句當中,那二句為什麼沒有?這個時候我們現在真正的不要,在事情準備有個絕大的好處,不是說等到啊!反正我跑的去老師怎麼講我這麼聽就算了,聽來聽去的話我們人真正的價值就不會產生,所以特別的我們還是用經上面來說明這對我們更有利。

經上面告訴我們這個六道輪迴當中,為什麼唯有人能夠真正修行的理由?經上面論上面都特別的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這個人,人道當中具有三個非常殊勝的三種能力,而這個裡邊尤其是有一點,什麼?就是這個思惟的觀察能力這一點,第一個呢,他有勇健的行為,可是勇健的行為四肢老虎等等喔!這個比我們人還強呀,然後他這個思惟觀察,能夠經過了抉擇了淨化自己,所以這二點的話,那只有人道能有,平常我們有情都是對境直覺的反應,對境直覺的反應這個畜生一樣有,但是對境直接反應了以後留下來我們能夠記憶,因為記憶,所以根據那個記憶去可以去思惟,所以對前境來,說對了境以後,能夠記憶能夠思惟,那是使得我們對於眼前這件事情產生一個聯想,當你有了這個能力以後,下一次在別的境況之下,這個境況現起的時候,你也透過這個聯想,可以想到他將來發生的事情的可能性,於是你就可以防範。

所以你從這件事情發生了,觀察到他的以後,反過來說,你可以事前想這件事情,那麼在這個裡邊透過我們的思惟觀察,能夠把事情的前後的因果的關係,能夠找出來,這一點清楚不清楚?這一點清楚不清楚?修行修行修什麼?嘿!你就要修改你能夠把握的準,在我們的行為當中那個因果的關係認得他把握的住他改變他,那這個是唯一的改善我們或者是從惡到善,乃至於從善而跳出輪迴的根本原因這個清楚不清楚?這個清楚不清楚?而這個根本原因是不是要思惟的?所以現在真正我們最大的損失,就是六道當中唯一得到了這個東西我們不要去思惟,所以這個是我們的致命傷。

所以我們的積聚資糧,積聚資糧最重要的就在這個上面,我們往往說,哎呀,這個好煩唷!你說嘛!我就相信你就得了。當然本來有一些,佛就有這樣的善巧方便,他佛陀的慈悲,佛陀的了不起,他可以幫助我們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透出來,但是我們這樣去走的話,佛真正的好東西就沒辦法交代給我們,所以在這個地方呢,我趁這個機會,把這個八句的開合應該跟你們說一下。

所以我今天再提一下,完了以後你們下了課以後,好好的再去討論。嘿,就要這個地方就要很認真的把他找出來,為什麼?每一句這麼認真的推敲,先不必來問我,就是平常我們討論的時候,你們在此就要這麼一句一句的去討論,不要停下來了,大家也去看書喔!前面去找後面去找,這個平常我們就已經看過了,那個對境當中不怕錯,就像我們以前一樣的,就是這樣。所以以後我們在福智精舍,真正要好好的努力學的話,就要把這個東西提起來,想錯不怕,只怕你不想,因為我們必定在那個不斷的思惟觀察當中。那麼第一件事情呢,就把我們那個思惟的能力慢慢的提高,所以說這個想錯不怕,用的時候才怕錯,學的時候要怕不錯你才能夠學的好,所以有的時候就算他想對了跑的來告訴我,我通常情況之下還要這個地方呀!擺一個暗暗的關子,他對了我也不會直接跟他說對,使得他慢慢的再去動腦筋再去想,這個是他的一個原因,好!我這裡先可以告訴你們,那麼好!關於這個也就是說,不妨諸位這一章的這個習題。

現在我們繼續的再看下去,

1.8 別簡性重

別簡性重中分為五節 ① 剋漫 ② 錯誤 ③ 身口互造 ④ 教遣 ⑤ 重犯戒

一共五個項目,我們現在看一看這個文,現在是127頁最後一段,別簡性重當中

1.8.1 剋漫

戒疏云:『言其剋者,本情專注唯在一境。若言漫者,通涉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