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4月
 
1
2
3
4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備覽 頁/行  140-L6  ~ P141-L10

手抄 頁/行  9 冊 P53-L11 ~ 9 冊 P73-L6

音檔 起訖     66B_0408~67A_0801

那麼約理正破當中第二段呢,就說明破了以後要立,破了以後要立,通常這個印度的祖師立破,那麼把錯誤的邪偽的斥破,那麼正式的把他創立出來,拿出來,那麼這裡呢,

二 三學次第

斥破了以後,再說明必須的理由。現在140頁上面,看第二段文,

《事鈔》續云:『故世尊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為,必以威儀為主。 但以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乎。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託,云是大乘。輕弄真經,自重我教。即勝鬘經說,毗尼者即大乘學。智論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羅密。如此經論,不入其耳,豈不為悲!』

這個是來立,這個地方又分二部份來說,第一個先說明佛特別的,所謂的偏弘來這個,這個地方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就推這個戒功,戒的功勞,那個是他的第一部份說明。這個上面呢,其次再斥破誑妄的這種錯誤的說法,我們現在看那個文。

文當中說,世尊到這個世間,應世來深達物機,他能夠深入地徹底的了達所化眾生,一切有情的根性,因此對著不同的根性,所施說的法藥,它雖然千變萬化,可是這個裡邊,一定是以威儀為主,威儀就是戒的別名,戒的別名。所以這個是特別的說明戒的重要,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下面一段就說明,為什麼世尊以威儀為主?不管是哪一乘,一步一步上去,他下面說明。

「但以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使」,所以說在此我們真正要防止、要改善的是什麼?是業。因為我們的目標,豈不是在解決苦?那苦直接的因是由業感得的。那麼這個業是怎麼呢?是身口所造的。所以但以身口所發,從這個上面造了業就墮落,所以現在用戒來防止,事在戒防,但業怎麼來的?業確是由「惑」,所以這個惑,另外一個名字就「毒」,說三毒勃興,卻是心使的,這個業卻是心使的,那麼這個怎麼辦呢?這個東西有它的對治,凡是這些都是戒,所以「今先以戒捉」,那個前面就說過了,把那個戒來捉住,認得那個賊,把他捉住,認是從知見方面來說的,然後把它捉住,這是從行持方面來說的,所以持戒一定是說需要正見,然後需要認真的行持,這個前面所有的都說這個道理。所以目足並運,眼睛來看手足並用,眼睛是認得這個賊,手足是把這個賊捉住。捉住了以後,那個時候才用定來縛,最後拿慧來徹底的除掉這個煩惱賊,這個整個的修行的理趣,必須的次第是如此,怎麼可以不要戒呢?不要戒這是一個根本錯誤,根本錯誤!所以這個是三學次第當中的第一段,特別說明戒的功效,以及所以然的理趣。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託,云是大乘。輕弄真經,自重我教。

下面再斥破這種錯誤的妄計,「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託云是大乘。」現在有一些不肖,那種人是非常地糟糕,非常地糟糕,這個有幾類,通常都是出於愚癡無知,再加上種種其他的外緣,根本不曉得自己是處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些人斥破的時候,他前面說,這是聲聞法,我是個大乘,他連他要學大乘,譬如要大學,要學大學,現在你要先學中學小學呀,那個小學的門在哪裡都不知道,他要去學大學去了。就是這種愚癡之人,這是大愚癡的人,所以他根本不曉得自己到底是什麼個狀態?居然妄自狂大的說自己是大乘,來輕蔑、輕視佛陀所說真實意趣,解救我們的法寶經典,而自己執著,自以為是的這種說法,就自重我教,這個是最最糟糕最最糟糕的,最最糟糕最最糟糕的一點,那麼指出來了這個以後,下面立刻引證那個經教上面來斥破他,來斥破他,也可以說引證經教來遮難上面這種說法,經教上面怎麼說?

即勝鬘經說,毗尼者即大乘學。智論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羅密。如此經論,不入其耳,豈不為悲!』

《勝鬘》是個大乘經,《勝鬘夫人經》,他上面說得很清楚,那個毗尼,毗尼就是通常我們就是特別是指前面所說的聲聞律,這個就是個大乘,這是個根本哪,經上這麼說。論呢,那個《大智度論》,對我們整個的漢系佛法來說,那個《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那個是人人宗奉的,所以不管是經,佛說的,是論,菩薩造的,論上面怎麼說?八十部,八十部主要的就是《十誦律》,這個八十誦是什麼?是不是十誦?不是。我也弄不清楚,反正那個是根本部的一部,這個也就是毗尼,一下我弄錯沒關係,那個八十部,就是尸波羅蜜,換句話說,這個聲聞律,就是六度當中的戒波羅蜜,就是大乘呀!像這樣的經論說得明明白白的,他居然或者是聽不到,或者是聽見了,不能接受,豈不為悲!那這是根本錯誤,這是個根本錯誤,那麼這一段是特別的來說明,這個立三學的必然次第。我們現在看一下這個資持,

資持釋云:『二三學次第為二、初推戒功二、

這個又分兩個部份,

先敘佛偏弘。

偏弘是特別的偏重那個戒的原因,為什麼?因為這是根本。

施為者通語一期,化物軌度,威儀即目戒學。主猶尊也。

所以這個為什麼世尊很重視這個?因為這個是引導之首,這是根本,所以很多經典裡面說,戒像地一樣,樣樣東西要靠地的,你現在這個沒有的話,你其他還談什麼呢?

但下次出所以,

說為什麼要這樣的?

初明對病。身口即業、心使是惑。勃卒也。今下明次治。顯戒學居初、釋成為主耳。 今有下二斥誑妄三、初敘所計。位地謂薄地凡夫。安託謂無疑畏。輕真經者毀律教也、重我教者,黨所習也。

他自己所習的,又說偏黨,

即下據教反質。二文並約開會之義。由本小教、歸一佛乘、故兩皆云即八十即目段數、部即指根本一部。聲聞但云尸羅、菩薩則加波羅密、即六度之一。如下傷其愚暗。教雖顯了、聞而不信、故云不入耳。』

最後一句話,這個經教上面說得很明白了,但是他不能信受,所以這種人是很可憐的。這一段是斥破了以後,那個地方說明立,說為什麼這個教法必定是以這個次第,三學的必然次第,最後一段,

三 相非滅法

由於上面這個情況不瞭解,所以大否定小,小否定大,所以形成功所謂彼此間的內鬨,那是最嚴重、最可怕的。我們看文,

事鈔又云:『故百喻經云。昔有一師、畜二弟子、各當一腳隨時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當之腳。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當之腳。 譬今方等學者非於小乘,小乘學者又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亡,以此證知,今自目睹。』

《百喻經》上面有這麼一段故事,這麼一段公案,說以前有一個老師,他自己教養了兩個弟子,這兩個弟子個人使他隨時按摩,一個人按摩這個腳,另外一個人按摩那個腳,那個大的弟子,兩個弟子當中,互相嫌他的,所以那個大的弟子嫌那個小的,就把那個小的按那個腳,把它弄斷掉了,那個小的也把大的腳也弄斷掉了,結果好,使他兩個腳都沒有,那個也是說明什麼?說明現在,大乘就是方等,大乘學者非難小乘,小乘學者又非難大乘,這麼一來,使得我們世尊留下來的兩途兼亡,這是最糟糕、最糟糕、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所以這一段喻來看,現在正是這個時候,我們深深的感覺到,佛一再地說,毀滅佛法,不是外人,都是獅子身中蟲呀,自食獅子肉。現在我們也不必談外面人家如何如何,至少學了這一段文以後,以後我們自己深自檢點,我們總隨時檢點我們自己,我現在學到了以後,是不是淨化了自己的煩惱?現在我們最嚴重的一個缺陷,也就是不拿所學的淨化煩惱,把自己淨化了以後,然後幫助別人,卻是拿這個東西去衡準別人,說你不對、他不對,在這個地方互相吵,本來人家還不知道我們裡邊什麼狀態,由於這麼一來產生了這個結果。

不過這個地方,要分兩途來說明,在教理的辯論上面,這個的的確確要辯得清清楚楚,不能很含含糊糊的,噢,你也對、我也對,這個是在理路上面辯明是非,辯明了以後,拿來去修正,所以這個是非,不是去衡準別人,而是說辯清法理,雖然這兩樣情況,我們很容易混淆,這個是事實。但是假定自己肯修行的話,拿這一點來,內心上面一衡準,那再清楚不過。當你討論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心平氣和的,在那個地方討論那個法理,自己覺得對,對方不對,那個時候,或者是舉例致深,再不然覺得難以說明的話,可以委曲婉轉的說明,自己內心當中,應該是沒有一點點煩惱相,反過來不管你說的多對,自己的心裡面,有一個爭強好勝之心在的話,那就已經根本錯了,所以像《廣論》上面就說明很清楚很清楚,不管佈施什麼等等都好,你自己先衡準自己的內心,說那個時候內心是不是安住在如理如量的這種狀態當中?那你可以。否則的話,當自己的內心已經跟煩惱相應了,就算說的再對,那已經根本錯了。如果我們瞭解了這一點的話,你怎麼用都對,這是眼前我們應該注意的,尤其是特別注意的一點。那麼這個第三段,那就是由於不瞭解這個特徵,所以我們自己來毀傷佛法,毀傷佛法呀!

這個《資持記》上面,什麼?這個三大部當中有一段話我現在一下,這是出自於哪一部份?我想想看,《行宗記》,還是《資持記》上面的?《資持記》上面,就是解釋那一段,毗尼住世,毗尼的功效呀,毗尼住世,然後佛法住世。所以他對於這個佛法的住世,有一個殊勝的功效在,現在如果把毗尼毀掉的話,法就滅了,雖然這個是《資持記》上的解釋,可是這個是經教上面到處都是這樣,經律論三藏當中,處處說明「毗尼住世,佛法住世」。現在我們學佛法的人,自己毀掉了毗尼了,完了!所以我一開頭的時候就這麼說了,雖然現在這個時候,由於時代的關係,我們對正知見不一定很容易把握得準,因此對於戒的真正的內涵不一定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尊敬他,死死的去執著他,是!這樣做並不好,可是比之於不要,還是勝過百千萬倍,這個是我們應該理解的,當然最好是樣樣東西都能夠徹底瞭解,這個最重要。

這一點有好幾次有人說:你不瞭解了,這樣去做不是不好嗎?是!這一點我不妨反過來問:現在我們世間所有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去做的嗎?如果我們去看看世間所有的事情,我們知道的,百分之一都做不到,這個飯吃下去是什麼樣的情況,你知道嗎?現在透氣的時候,前面的空氣新鮮,或者不新鮮,你知道嗎?那你不知道,那你就不透氣,不吃飯了嗎?那我們說說看呢,你出去坐汽車,這個汽車你曉得怎麼造的嗎?用的鋼鐵,鋼鐵怎麼來的你知道嗎?我們哪一樣東西知道了?那個天下的事實,就是這個樣呀!那問題在哪裡呢?曉得確實好處在這裡,本來我們就是這個樣的,世間哪一件事情不是這個樣的?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不過這個理由,並不是來強辯,在我們,硬送(?)我們?不是,我們首先瞭解很多事情的理是這樣,然後我們一路上來,不要停止,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上去,總要把它做的、學得最好最透徹,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這個特徵,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認認真真的,不懂,不懂的照著規規矩矩的來,然後在這個規規矩矩的來當中,一步一步的深入,務必想辦法把它弄懂,文字弄懂,弄懂了知見認識,知見瞭解了,行持呀,能夠一一如理如量,就是這樣,然後從戒深入,定慧,這個是眼前我們最最重要,該做之事,那麼這個是第二段,約理正破。

最下面一段,這下面一段,就是整個的大科判,叫做示意結勸,前面說完了,那麼祖師又來勸導,最後總結來勸告我們,

事鈔又云:『恐後無知初學,為彼塵蒙,故曲引張,猶恐同染,悲夫。』

《行事鈔》上面說,前面這種情況,那個祖師的時候就已經如此,其實何止是祖師,印度已經是如此,早就如此了,深恐後來跟著上來的那些初學不懂,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們在前面才剛剛引證論上面告訴我們的煩惱的生因,隨眠是裡邊的,境是外面的,而外面當中,對我們最重要的,是人跟人所說的言教,就是這樣,所以非理士夫跟言教,這個是最嚴重嚴重,我們碰來碰去就碰到這個,所以恐怕後來這種初學不瞭解事情的真相,為這種錯誤的見解染上了,這個是個塵垢,被它所蒙蔽了,所以委曲婉轉的,再而再的,把他引申這個道理,把這個真實的內涵彰顯出來,彰顯出來,特別的說明,就以免上面這個染冒之輩,自以為大!這種實際上是不肖之徒,為這種邪見惡見,他自己自傷不管他,可是他的話留在世間,他的行為讓人家看見了,使得後學跟著他,那是非常糟糕,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所以祖師特別的說明,特別的說明,儘管如此,猶恐同染哪,還怕大家跟上去,被一起受染,那最後乃至於悲夫,他特別的感傷,說這個話,那我們看一下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三示意結勸中、初示廣斥之意。彼即濫大不肖之者,塵蒙謂邪言惡見壞信喪道,

誒,這個真可怕,他自己個人,那當然是見解,由於他的惡見,所以發這種邪言,自己的信心喪失,使別人在這個上頭也跟著他,喪失毀壞信心,使得對於真正走上去的一條路,真是走錯,就像什麼?塵垢,使得清淨之物弄髒,

猶如塵垢,穢於淨物故也。 猶下囑累。所謂素絲易染,朱紫難分。雖委曲指陳,猶未能知返。豈非禁情節欲,舉世之所難,縱意為非,是人之所欲。

上面說明素絲,那就是那個布,古代的絲就是,那個素絲就是還沒有染顏色的,那個很容易,等到一旦染了,再那就很難了,還有呢,紅紫難分,所以古來人來說,惡紫,它亂朱,這兩個很相似,這個也就是特別的斥破,說那個似是而非的,因此祖師委曲婉轉的,即使如此,還怕後面的人不能正確的瞭解,反邪歸正,那麼下面就特別的,原因在這裡,可是不聽見,聽見了很多人還是很難改正過得來,原因是禁情節欲。

南山律在家備覽 67A

豈非禁情節欲,舉世之所難、縱意為非,是人之所欲。

原因是禁情節欲,這個普通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有自己的情染,順自己的欲樂,對自己總歸好歡喜的,要我們改一個毛病真難哪!可是要保護自己的煩惱,真容易呀!這個談不到容易,他一天到晚就在那個保護當中,就這樣的,你要他不保護它還真難咧,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再加上外面這種莫名其妙的話來說的話,那更是糟糕,所以禁情節欲是舉世所難哪!縱意為非,放縱隨順自己的意,好,無始以來的惡習呀,那都是人人都歡喜的,所以說

且祖師之世、其風尚然。況及於今、無足怪矣。』

說這個是每況愈下,反過來說呢,不管他如何每況愈下,我卻是時時要力爭上游,這個修學佛法為什麼精進一度通於一切時處,這個精進,沒有別的,就是你內心當中戰戰競競,我一直在那個地方,戰競惕勵的對治自己的煩惱,說到這個地方,我想起以前,那一陣有一度時候,我跟一些同學大家討論這個問題,當然我也曉得我自己也不善巧,其實想想,自己以前也是犯這個毛病,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談論哪些不對,哪些不對。就沒想到,他就是這個不對,結果完了以後,他在別的地方,他怎麼說?他自己一種表示,“他說我不對,我就偏不對!”後來我想想,唉,這是分兩部分,從我方面來看,假定我要學佛菩薩,我應該不要這樣做,可是我從他那一方面看的話,我實在覺得除了憐憫同情,簡直沒辦法,我覺得我堅持,我是堅持每況愈上,一步一步上升,他這樣的堅持的話,每況愈下,人就這麼愚癡,他就說我偏不聽你的,結果他就十八層地獄不夠,還下十九層地獄去,

所以我就想到這裡,人就這個樣,人就這個樣,到那時候就是佛也莫奈何我們。所以我越到後來越瞭解,真正最難的是什麼?智慧。就是智慧最難擋,他說不聽我的,他聽什麼?他就願意聽煩惱的,這個煩惱擺明了把他拉到十九層地獄裡去了,他還偏要聽它的,這個所以我們說修學佛法第一個,真正的要抉擇智慧,最難最難的就是這個,這個正知見的難具,

從這個地方他也警策了我,所以到後來碰到很多事情上面,慢慢的,儘管我講不要誤我,不要誤果什麼等等,跟他一來,我慢慢的就是容易做到了,所以我就想,我可不要犯這個毛病呀!不管人家說的什麼,第一個念頭,我往往也是這樣的話,來了,第二個念頭馬上想,嘿,這個是善知識,所以我越來越感覺到,佛說的一點都沒錯,這個佛就靠提婆達多,我們現在不要把人人看成提婆達多,萬一不順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你總記著:這是天王佛來教我們的,你也不必從你的立場,就向他去看,你好好的向他去一看,像剛才這個事例,那就很清楚很明白的。他說我偏不聽你,豈不是偏偏聽他的煩惱?然後把他自己拉下!

我就想,對對對,我就應該聽他的,就算他說錯了,我聽他的,豈不是我成就我的忍辱?豈不是成就我的佈施?就是這樣呀。可是這個地方也並不是無條件的聽他的,換句話說,真正最主要的,始終在任何境界當中,你必須理智來抉擇,這個真正重要的,這個是真正重要的那一點。在這個地方說明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那個祖師說示意結勸,到最後勸我們,那我們現在應該以這樣的心情來瞭解這個。

那麼這一段完了以後,我不妨也就是說,持犯總義,這個講完了,最後的廣斥愚教。不過廣斥愚教下面,假定說大家對於《廣論》上面這個“若質若量”次第能夠真正善巧的話,那這個問題根本消失掉了,不要說全部的《廣論》,就是《廣論》的真正的特點,有四個最主要的特點,第一個叫通達一切聖教無違,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所有的佛所說的教典本身,絕對沒有違背沒有衝突,都是相輔相成,就像剛才說總別,或是道的支分,或者是道的整體,或者是下面那一部份,或者上面那一部份,或者以三乘,或者以五乘,或者像道次這樣,前面基礎、共下、共中,乃至於不共上士,他開合不同,無非說明聖教全部內涵,所以在這個裡邊,絕對不會有像上面他說那個比喻當中的,大的損小,小的損大,那種都是自傷,所以說真正要學戒,這個論是非學不可,反過來說,學了論,這個戒就是學論的根本意趣,所以眼睛看見了以後,不去跑的話,那看見有什麼用?看見了賊不去捉的話,那個看見等於不看見,那個賊眼睜睜看他逃掉了,這個是我們都應該瞭解的,那麼到這個地方為止,這個持犯總義門說完了。

下面呢,持犯別相就不講了,整個的總體瞭解了以後,持犯的別相,你只要照著這個戒上面這個條文,一條一條去配,說起來,這個配很難!但是現在在座的諸位學過,真正瞭解了以後,真正難的不是這個配的。配,你只要一條死死的硬立出來,所以上一次你們講那個,我告訴你們那個八位,你們討論了,我想大家都知道,不討論的時候,也覺得好像沒問題,一討論,問題來了,弄了半天弄不出來,等到討論完了以後,那時才覺得味道來了,

所以這個立位很簡單,你就把他的整個的內涵放在這地方,然後一條一條去配,一定可以配的出來的,東西放在那裡,一定可以配得出來,難的是為什麼要這樣立?這個道理就弄不清楚,那麼這個道理,或者在前面法體當中,或者是持犯總義當中,都已經把它的內涵宗要的地方說清楚了,所以那個“持犯的別相”那就不講,不講呢,下面這個《南山在家備覽》所謂分四篇,宗體篇,持犯篇就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