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月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備覽 頁/行  P196-LL3 ~ P199-L8

手抄 頁/行  9 冊 P99-LL2~9 冊 P129-L4

音檔 起訖     67B_2121~68B_0418

3.2 別明化教二懺

看文196頁,別明化教二懺,再說

別明化教二懺中分為二章 ① 對顯二懺 ② 重廣理懺

3.2.1 對顯二懺

我們現在看一下,一般的懺悔二樣不一樣的。

《事鈔》云『若據通懺、理事二別。』

《資持釋》云:『標云通懺者如上五對,通義可知。』

上面是局這裡是通,

《事鈔》續云:『理據智利。 觀彼罪性。 由妄覆心便結妄業,還須識妄本性無生。念念分心、業隨迷遣。』

我們先把這個文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一下,說理懺是什麼?是對於智慧明利的,通常我們說上根的理懺,實際上真正懺悔的話,事理二懺不能分,只是偏重不同。這個我們要瞭解,事懺的時候有理在裡頭,理懺的時候不離那個事,就是這個事項上面講這個深細的理智方面來說,「觀彼罪性」,由於這個然後深深的去觀那個罪的特性,罪的特徵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罪性是什麼?他根本沒有本性,無非都是假緣而集,緣是由於妄計,就是這樣,所以他深深的去觀察這個結果的話,找不到。這個罪根叵得,找不到,那好了,可是這個找不到不是文字噢,不是文字噢!所以參禪的人就去觀,什麼是名上頭的本來面目?念佛的是誰?造罪的是誰?是一樣嘛!找了半天找不到造罪的,找了半天找不到念佛的,找了半天,找不到名上頭是哪一個,這是真正重要的。這個是他的特點。

所以經過智慧的去觀察,在歷代當中有這麼一個要懺悔,那你把罪拿來我給你懺!然後找了半天罪找不到,那我就去懺罪淨,你的罪我已經把你懺乾淨了,這個是他的一個特例,所以由妄覆心便結妄業,我們現在懺悔的時候都聽過心隨煩惱過,那就是由妄覆心,被這個妄覆蓋了我們這個真如本性的心體,於是動則隨妄,於是隨了妄就結妄業,現在呢,要回過頭來認識這個虛妄,這個虛妄的本性是什麼?他的本性無生。他根本就沒有,當下當體本身就沒有,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念念分心哪!念念去分別去關照,在這種情況之下業隨迷遣,由於念念分心關照的話,這個迷心就紛紛遣除,既然這個迷惑是紛紛遣除的話,這個業就隨分的跟著它,隨著它一分一分的遣除。下面看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理懺者。此約觀慧推窮業性明見真理、罪得伏滅,故云懺也。文中初標根性。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對三觀智用淺深自分,利鈍如後可見。觀下二示觀行,初句示所觀境。 由下明能觀智。

從慧觀來說推究窮追業的本性,於是最後明見真理,於是這種狀態的話罪先是伏後是滅,既然這樣由伏而滅的話當然把他弄乾淨,文中初標根性!是說利根,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對三觀智用淺深自分利鈍如後可見!那是南山一宗以這個三觀來分,現在這個地方的話說利是推事,所以說事修還是有他利鈍的二個不同,鈍根就是照著儀軌去拜就是這樣,多多少少也應該瞭解,利根的話還是在那個儀軌上面,不過他偏重於追窮業性,所以當下一念他能夠回頭找到,觀下二示觀行,觀別罪性就是他內心當中的起觀,這個地方的行!注意噢!我們犯罪拿什麼?行心所來犯的!所以現在懺悔修觀都是拿這個行,所以叫觀行觀行哪!初句示所觀境!就是觀的境是什麼呢?由妄覆心便結妄業!就是這些,不!初句是觀境是觀罪性這句話,觀罪的根本特性,「由下明能觀智」,能觀的去觀察,

上四句明達妄見理、下二句明行成罪滅。分謂分辨、即觀照也。此中通示理觀、無生之言總下大小三種之理。』

這個繼續下去,

《事鈔》續云:『若論事懺屬彼愚鈍。

理懺就比較利一點,事懺的話比較鈍一點,

由未見理、我倒常行、妄業翳心隨境纏附、動必起行行纏三有。為說真觀、心昏智迷。

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假定說沒有見到真實的道理,那個時候我倒常行,就是這個我在我當中,這裡要停一下,譬如我們前面講了以後我們覺得啊!我懂了懂了,我就是利根有智慧的人,你們諸位如何我不知道,我在講的人我告訴你,我只是嘴巴說說,那經論上面告訴我們,或者是說我只是教理上面的瞭解,他現在真正要告訴我們的話,並不是教理的瞭解噢!還要思惟相應,這個是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所以起心動念過程當中的話,能夠一心關照正念在懷這個我就不現起,至少不是不現起,不現起的話,那不是噢,至少正知見現起的時候,不依著我在轉,這個才是,所以現在我們教理上面瞭解一點點的話,這個起心動念,平常一直還在這個我倒當中,這是我們應該真實瞭解的,所以說並不是瞭解這個文字就等於做到,瞭解這個文字是做到前面的第一段功夫,這個次第一定要認識得很清楚,否則瞭解了這個文字以後,不但對我們沒幫助,還增長我們的慢心噢。這樣,那下面的完全的造罪了,那個是很糟糕、很糟糕的一件事情,然後這種情況之下,妄業翳心哪,一直被這個虛妄所轉,於是造種種的妄業,這個妄業把我們的心蒙蔽住了,蓋住了隨境纏附,一直隨著境轉。

南山律在家備覽 68A

一直隨著境轉,

動必起行,行纏三有。

一舉一動都在造種種的行,這個行就是十二因緣當中的行有二支,輪迴生死之業,所以這個纏縛在三有當中,在這種情況之下告訴他那個

為說真觀,心昏智迷。

他弄不清楚,那怎麼辦呢?

止得嚴淨道場稱歎虔仰,或因禮拜或假誦持,旋繞竭誠心緣勝境。

就是這些還有嚴淨道場,然後稱頌讚嘆禮拜誦經等等,一心一意的心緣勝境,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 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

那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業的輕重的不定,還有這個造的業的定不定的別,或者轉或者輕受,輕受是最好,就是這樣這是我們瞭解這個在佛名經方等經當中都說明,那個是祖師在此告訴我們的,假定我們依《廣論》去看實際上《瑜伽師地論》等等也是這種,《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懺,第一個追悔,這個追悔都是依在事理兩者都是,以前怎麼隨著迷妄的,現在不隨,然後對治,實際上那個對治本身就是什麼?實際上那個對治本身,這個地方主要的好像偏重在於事懺,那我們看看那個對治的內涵,對治的內涵是《集學論》上面所說的。這個《集學論》上面,第一個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第二個瞭解空性,實際上那個瞭解空性,就是這個地方的理懺對吧!第三個說用種種的咒,這是一種特別的懺悔的儀軌,這個密教當中叫聖行,下面供養三寶,然後依靠行相造立塔廟,然後依靠名字念佛菩薩的名字等等,這個裡邊總含事理,事中有理,理中有事,如果你深細去看的話。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次事懺中、初標機宜。

說明這個是根機的不同,所以對於不同的根機相宜所使用的方法也別,

由下二示懺法又二、初敘不堪理觀。

那就是前面這些,

止下二正明事懺二、初明事行,則下明成益。

事懺當中也分二,一個事行然後下面說所成就的好處,

上二句示先業。言輕重者就過為言、五逆謗法用僧物等為重、餘則為輕。又凡造罪、具足三時俱起猛心為重、或二時一時為輕。定不定者復簡重業、定業極重縱懺不亡、不定猶輕或容轉易。

這個下面就來告訴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的話極重的縱懺也不亡,這個根據《廣論》上的說法的話,最重的罪也懺的乾淨,這個就看個人的瞭解的深淺程度的不同,以及根據這個瞭解的懺悔的行持利不利,這個都有關係噢!乃至於懺悔所使用的方法的善巧與否,這對我們都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必須應該認得的一點,至於說這個地方的業的輕重什麼等等的話,這是大要的這麼說,《廣論》上面都已經說的很清楚,哪一些是重業?哪一些是輕的?哪一些增長?哪一些不增長?哪一些定受?哪一些不定受?那麼這裡不深細談他,這個都在《廣論》的共下士部分,共下士部分皈依了以後講業的那一部份,自己如果不瞭解再去找,瞭解了現在這裡運用他,

下二句彰益。

再下二句就說明他的好處,

轉報謂易奪不受、對上輕及不定業也。輕受謂轉重為輕、

轉報的話那根本就是拿掉了,

即上重中定業也。

這個重當中的定業,他可以重罪轉輕。

並下指廣。

廣指那就是說

虛空藏經占察經等並明悔法。

占察經就是占察善惡業報經的並明懺法,

若準業疏須具五緣,

懺悔的時候,照著《業疏》告訴我們的要五緣,

一請佛菩薩為證即奉請眾聖也,二誦經咒即誦諷咒,三說己罪名即說懺悔,四立誓言即今發願,五如教明證,即今求相簡擇邪正。』

就是這樣,那個如教明證就是說要抉擇邪正,還有呢!這個很重要噢!那個占察善惡業報經上面就說得很清楚了,然後到那時候自然而然懺悔了那清淨相,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現在對通俗來說在家人來說,了凡四訓很好,了凡四訓下面這個改過之法當中,對初機是一個很好的指導,把這個對著來看對我們很有幫助。

看一下那個小字,

今據上段資持釋,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鈔文之義,併會通業疏四句,列表如下。其中依業疏增入者、上下用()記號。

我們看一看翻過來,198頁。
業有輕重 就過輕重言 五逆謗法用僧物等為重   重業有定不定別 定業極重縱懺不亡
(具足三時俱起猛心)
或有輕受謂轉重為輕
不定猶輕或容轉易
(具足三時非俱起猛心)
或有轉報謂易奪不受
餘則為輕
就初中後
心輕重言
具足三時俱起猛心為重
(具足三時非俱起猛心亦為重業)
輕業
或二時一時俱起猛心為輕
(二時一時非俱起猛心愈輕)

業有輕重,就過輕重言,五逆謗法用僧物等為重,重業有定不定別。現在這個地方,我想我們通常造五逆的不大會,我們最可怕的就是下面的謗法、用僧物,這二樣東西實在是很難很難,所以這個地方要特別小心、特別小心,特別小心,不但是在家出家,反過來不但是在家,出家也是一樣,尤其是末法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造謗法之罪,不學佛的人不會盜僧物,用僧物!不是去盜噢,這個盜通常我們也不會,可是不小心弄錯,這個是常常難免,所以這個前前後後我們一定要瞭解他,對於謗法時時存著這個心啊!我現在是個愚癡無知,所以這個常爾不論,好好的努力將來才瞭解,我現在只懂得這一點,譬如現在來說一般在家人,現在比較好的是念佛,那我誠誠懇懇的念佛啦,那其他的什麼都不管,到了極樂世界自然解決,不要說,唉唷,這個如何如何,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常常說,唉呀,現在末法了,你什麼都不要管了,你只要去念佛了,只要告訴自己,不要告訴別人這樣才可以,你往往告訴別人,什麼都不管了,什麼都不管了,他本來可以好好的努力學佛,被你這一句話一說,他不管佛法了,豈不是由你這句話而引發了損發罪過嗎?這個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特別注意之處,反過來說,也不要說,啊,這個念佛有這麼大的損害,這個念佛法門是末法的時候,由於救渡這些方便的,你怎麼能去批評它呀?所以說來說去,這種地方我們都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謗法」兩個字,說起來我們好像不犯,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的話,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在這個裡邊。

下面這個容易懂,重業有定不定別,定業極重縱懺不亡,或有輕受為轉重為輕,還有一個具足三時,三時俱起猛厲心,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如果老是在那兒隨著煩惱轉,那對我們最大的損失,事前已經莫可奈何,造的時候莫可奈何,事後平常的時候要常常的去追悔它,所以剛才我們前面說的:我偏不聽你!這個東西我們最可怕的,造的當時已經跟他不相應,事後還要偏不聽你噢!聽自己的,就是事後一直在這個地方,我們不是以前說過嗎?那個隨喜心哪,造了個善隨喜的話,那個善業就不斷的增長,現在我們造了惡業以後,還偏不聽勸告我們的,還要偏保護自己的,這個一直在這個保護呀,這個是非常絕端可怕的這種心情,最近我越來越感受到,唉,這種實在是愚癡到絕頂的這種做法,可是我以前也曾經有一段時間居然會犯,現在看見很多人,這個心裡面就會在這個上頭,唉呀,一想起這個的話,心驚肉跳,我真的不曉得什麼方法去幫忙別人,所以看起來這個「三時俱犯」好像不會,偏偏我們不知不覺當中就會墮在這個裡頭。

下面繼續看,「不定猶輕或容轉易」,「具足三時非俱起猛心」,或有轉報謂易奪不受。第二個「就初中後輕重言」,「具足三時俱起猛心為重」(具足三時非俱起猛心亦為重業)這個有不同的,看造的噢,「或二時一時俱起猛心為輕」(二時一時非俱起猛心愈輕),這個次第的差降。那麼上面說一說,

初中後心三時者,謂方便時、根本時、成已時。猛重心相者謂方便,舉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隨喜心。其中輕重有無,列示句數。如前持犯篇、持犯總義、辨犯優劣章、單心辨犯,及有心無心辨犯,二節廣明。宜檢閱之。

初中後心三時者,謂方便時,方便時就是沒造,根本時正造,成已時,就是成了以後,猛重心相者為方便,舉尤害心!事先心裡面一心一意的要想去害,根本起尤快心!造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痛快,造完了以後,自己還覺得很得意,自己還造的很得意,所以這個就是後面,後面還覺得我偏要這個樣,那這種都是隨喜自己,這個是我們真正重要的,有很多人是瞋心,瞋心很容易,然後癡心最難發現,瞋心雖然很容易,非常猛利,可是少,癡心很難發現可是非常多,而不知不覺當中有護惜自己的心,有一個貪心在,而啟發的原因往往由於瞋心,啟發了以後惜護自己是貪心,然後不知不覺是癡心,所以往往後者的時候,一個隨喜自己的時候啊,不知不覺的要保護自己的三毒具足,所以將來這個受完了這個罪報以後,這個等流心識,下一世來這個一對境,這個毛病又來了,所以前面說犯的罪何時可窮呀?是千真萬確,一但你掉下去了以後,你真的不曉得什麼時候弄得乾淨,弄乾淨了以後,那個等流心識,他對那個境又來了,還是這個老脾氣,所以除了眼前趕快弄清楚,把它弄乾淨以外,的確沒第二條路好走。那麼其中輕重有別。看文,列示句數。如前持犯篇,持犯總義,辨犯優劣,單心辨犯,及有心無心辨犯,二節廣明。那前面都說得很清楚了,

業疏釋懺六聚法篇、引他解中、分列四句、至為明晰。今準其義、附列表如下以資參考。 文見業疏記卷二十二。

時報俱定 三時俱有心并俱重心 不可不受,則轉重令輕。
時定 三時俱有心 報不定 雖俱有心容有重輕 懺悔可轉,則有相除。
時不定 非三時俱有心 報定 有心者俱重心 此造業輕,易懺伏也。
時報俱不定 非三時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

那麼在這個地方說「時報俱定」,什麼是「時定」?什麼是「報定」?報定是定,時定是將來,三時俱有!這個都是重心,而且這個都一定生報,生報就是時也定了,下一世一定報,而且這二個叫時報俱定,不可不受!這種情況之下「轉重令輕」,你懺悔了以後,他還好重罪會輕,這個也是太好太好了。

然後「時定」,三時俱有心,報不定!雖俱有心容有重輕,這個就是懺悔可轉則有相除,可以轉可以轉過來,那麼這個時候有他的能夠產生清淨相可以除的掉。

「時不定」,非三時俱有心,報定!有心者俱重心,時報俱不定!非三時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此造業輕易懺伏也!那這個上面就把這個輕重的內涵一條一條把他列出來,要仔細去找的話那可以看《羯磨疏》卷二十二。現在關於這個地方的說明,這個就是以制教來對明這個。

那麼今天繼續看《南山律在家備覽》第三篇懺悔篇,翻到198頁,這個就是別明化教當中的二懺,那麼前面已經說過了,198頁上面倒數第二行,

濟緣云:『問:修理懺人須禮誦否?

這個問答,照理說就是祖師自說問答,換句話說,在此這個理制比較深奧一點,對我們普通一般後來隨學的,不一定有能力能夠深細的觀察得到,所以祖師在此瞭解我們根本提不出、看不見這個問題,因此他提出這個問題來,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就是把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用問答的形式來加以深辯說明。那麼問是說:那麼懺悔不是有理懺事懺嗎?理懺是修智慧明利的人,事懺呢?中下之士,那麼這個說修理懺的人,是不是也還需要這些形式上的事情上的理懺呢?他回答:

答。愚智兩分,事理無二。

愚智兩分,事理無二!這是總噢,這個有的人智慧明利,有的人善根欠缺,善根欠缺就愚癡一點,否則的話智慧明利,這個是不同的,從迷的那一面去看是不同,但是就法的那面去看事理本身無二無別,「事」這個所以理上之事,「理」亦復如是,這兩個當中分不開的,所以叫無二,凡是緣起之法都是非一非異的,拆開來了就不行,也不能把它當作一樣事情看,那麼理事亦復如是,

上智達理,不礙修行,

那麼真正上智之人他能夠整個的通達了這個理性理體以後,他並不影響修行,而這個所以通達還一定從事上面去通達,離開了事根本沒有理,如果離開了事談理的話那是空話戲論,所以前面不是說理事無二嗎?所以理一定見事,反過來事也一定見理,但是的的確確中下之士不一定能夠如實了知,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一類執理非事,說自己高明但是執理非事,這個是一種還有一種呢!執事非理,所以說不一定談理的就一定高明噢!真正談理的一定是理事無二,所以說達理是不礙修行,那麼中下人士呢!

中下昧空,故存漸誘。

中下昧空,空就是理,故存漸誘,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以次第一步一步引誘他,那個以次第一步一步引誘,那完全從事項上面講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要分了,

應為四句、總攝群機。

這個四句就是分成四種類型,從上到下把一切不同上中下根的這個通通含攝在裡頭。

一得理失事、一心禪觀、外闕莊嚴、如有目無足不能前進。

得到了理但是這個事失去了,這個理也不圓,雖然不圓他是努力一心禪觀,但是外面闕掉莊嚴,就像有目!眼睛有腳沒有就不能前進,那麼這種情況之下是說一般的,這個裡邊也要分二類,譬如我們現在說聲聞純空,那個主要的還從這方面,不過這個至少他已經解脫了,這個到後面再講,現在這個地方的得理非事的話,那是更等而下之,反正我們每一個層次當中都有這種情況。

二逐事迷理,計功分課,不了緣生,如有足無目不知所從。

第二類執著的事項而這個理性又弄不清楚,這個時候他怎麼辦呢?計功分課!在這個事項上面課程上面課定,說計較這個有多少功德,這個又怎麼樣?有功德沒有功德等等,而不瞭解一切都是緣生無性,雖然這一類是努力在做可是有腳沒有眼睛,不曉得從哪裡走要走到哪裡去?這兩個都有所偏失,前面我們曾經說得理非事比較好的一類是聲聞,那麼執事迷理比較好的一類是什麼呢?那就是世間這種造了善業,得到富貴而仍舊在輪迴當中的這一種典型,至於說弄錯了那大家不談,那個理錯了事錯了一樣的糟糕。

三事理雙運,目足相資,萬行圓修,必至彼岸。

那這個事理兩個都同時並進,眼睛看清楚了用腳去跑,腳跑的正是遵照眼睛看清的去做,那麼這種情況之下萬行圓修,沒有一個欠缺的,沒有一個欠缺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必至彼岸,圓滿的至彼岸那就是成佛果。

四理事俱昧,盲而無足,愚癡惰慢,終無出期。

第四個理事俱昧盲而無足愚癡惰慢終無出期!最後一種是兩樣東西都迷糊弄不清楚,又瞎又沒有腳,那個又愚癡還要什麼?懶惰還有傲慢!懶惰已經夠可怕了,還自己執著這樣,執著還覺得自己對,這個是最糟糕的,那個是終無出期永無跳出的時候,

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習。

所以曉得理跟事分開來了以後呀!對不起那一定走偏,一定走偏,說未免偏邪,或者根本走錯了,或者走偏了,就算沒錯,可是別偏那是遠了,或者根本錯,要怎麼辦才行呢?「理事」,理事就是空有啦!「一如」,這兩樣東西完全要配合的恰到好處,那才是真正修習。所以下面是引證,

故曰: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這個大家曉得,這個是禪門的祖師他講理,實際理就是不受一塵都不受,儘管如此,但是他事項上面,佛事門中是不捨一法,這個是後代那些學的人,或者學理結果他說,啊,這個講空空,空了半天斷滅空,或者反過來了以後說,這個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又執著事項,祖師可不是這個樣,所以百丈大師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這是典型的例子都擺在這個地方,不管是禪淨律密哪一宗哪一派,祖師們無不如此。

諸佛菩薩歷劫熏修、華竺祖師終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盡言。略示大途、粗分緇素耳。』

說像這樣的情況上是一切諸佛,諸大菩薩多生多劫以來都是這個樣,所以在論上面在經上面都處處地方說明,譬如《廣論》上面也同樣的引這一段,說有很多人說只要修空就行了,對不對呢?實際上不!乃至於像印度當年的大祖師,《入中論》什麼等等都這麼說,這個要方便、智慧像鵝王兩個翅膀,才能夠圓滿無上菩提,缺一不可哪裡單單空可以,後來再引證《攝研經》上面的一段話,我們釋迦世尊親自跟彌勒菩薩兩個人說,菩薩修行行六波羅蜜,這個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在《廣論》上面引這一段,你們可以看可以不看,《廣論》上面在250頁卷十,他就特別說,也就是因為有很多學禪或者是學什麼,反正不一定噢,不過因為禪是講空法,所以一個不小心學空法就學錯掉了,實際上學空的譬如《金剛經》,他絕對不會講斷滅的,學空的人往往容易錯誤,《廣論》引《攝研經》就說,那個釋迦世尊說

﹝彌勒: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然諸愚人作如是說﹞

說這個很多愚人作如是說,什麼?

﹝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那波羅蜜多就是理趣就是空其他的不要了,說這個是

﹝破壞諸餘波羅蜜多﹞

其他的波羅蜜多破壞了,這個般若波羅蜜多還有沒有?也就沒有了,所以他下面又說,世尊親自說我前面作,

﹝迦希王的時候,為救鴿故自肉施鷹﹞

這個大家曉得佛以身待鴿,整個的身體趴在磅秤上面,那個肉割盡了以後還比不上那隻鴿子,整個的趴到那個秤上去,大地為之震動,一次一次的然後這個彌勒菩薩說:喔,不是呀!所以他下面就說,他說

﹝六十劫當中行佈施波羅密多,六十劫當中正修尸羅波羅密多,六十劫當中正修般若波羅密多﹞

一一都是多少劫多少劫,不但是小小的這樣呀!所以很多愚癡的人都說唉呀!只要學一法就行了→這個空法!乃至於昨天上一堂課我們還是講,那個無量義經上面也是講,講一個空法,說空有無量義可是我們把那個空就是一個空義呀!那是我們的根本錯誤,那麼這個是從佛從十地像彌勒菩薩等等乃至於等而下之,除了這個以外呢!還有不管是印度不管是我們中國的祖師們,都是終身苦行呀!這種道理到處都是,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有了這個嘿!那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他從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怎麼去匯通這件事情?

《資持》云:『今時愚者、錯解佛乘。皆謂理觀寂爾無思、空然無境。取捨不得、能所俱亡。

那麼很多現在學佛的人條件不夠、善根不足,然後又欠缺教、證的指導,於是在這種情況弄錯了,以為理觀什麼寂爾無思,這個很有意思,那什麼都不要去管他,空然無境!那完全是頑空呀!取捨不得能所俱亡!理論上面這樣說,實際上都在大癡大無明當中,這個情況之下是

頑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蕩任情即為妙用。

變成這樣的,這個頑然就是通常我們說頑空頑空,這個頑空還不錯唷,現在我們根本在大無明當中!他那個頑空的話,多多少少還有一個什麼?或者是學定,得到了一點點定相應,他不認識。

南山律在家備覽 68B

學定得到了一點點定相應,他不認識,這樣的情況,這個是你真正的見了空性以後,他不會在這個頑空當中,這是可以確定的,這個是我們真正要命的一件事情,以為這個就是真如,

頑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蕩任情即為妙用。由是不禮聖像、不讀真經。毀戒破齋、嗜酒噉肉。誇為大道、傳化於人。

就是這種,佛像也不要禮,經也不要念,戒也不要持,齋也不要守,還要吃酒吃肉,啊,說這個就是妙用!是,像有一些,像金山活佛,他是逆現,可是他顯出來的,他是一個瘋子相,瘋子還有什麼好覺的,絕對不會是正規的說,我是大徹大悟了,做這種事情,那是絕對根本錯誤。所以下面說,

惡業相投,率多承習。此乃虛妄臆度,顛倒論迴。豈知達法皆真何妨泯淨?了真即用豈礙修行。是知悟理則萬行齊修,涉事則一毫不立。自非通鑒,餘復何言。』

他就是說這個,在這種情況之下這種都是惡業,惡見,大家惡趣相投,大家以此這個,完全是虛妄的臆度,完全是根本顛倒的論說,大家互相在這個地方談論,這個毫無意思,要曉得達法,真正通達了法,「達法皆真是何妨泯淨?」既然覺得一切空的話,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何妨持戒?所以菩薩非常認真持戒,是不見戒相可得,我們現在做了一點,覺得。哎呀,受不了了,然後受不了,就不空了,就這樣,放蕩吃肉,這個叫做空了,那完全是傾見,真正可怕之處。「了真即用豈礙修行」,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說悟理,既然說悟了理,何況萬行齊修呢?這種情況的話,雖然一天到晚在事項上面,事項上面「一毫不立」,所以儘管是自然修行,自然禮拜,是不見修行,不見禮拜,這個才是真正的理懺呀!現在我們說,那個拜不要去拜了,這個叫理懺,那個完全是個邪執,最可怕的是莫勝於此。現在說不要持戒了,兩袖袖子一攏,在這兒高高興興聊聊天,這個叫做解脫,那個都是這種錯誤的概念。如果他真是個菩薩逆化來,就是這樣,然後顛顛倒倒的,你給他肉他也吃,給他糞他也吃,這樣,那我就佩服他,他然後可以去殺牛,人家殺他,他也照樣的覺得嘻嘻哈哈的,那沒關係,來來來,那我就佩服他了。這個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應該瞭解辨別的,經論上面是特別說明哪,特別的說明,真正到什麼狀態當中可以談這個,大乘,不到初地菩薩不能講開,初地菩薩,真的見到空性以後了,在那個空當中,實際理地的確一塵不染,哪還有身體,還有什麼?那個時候還要看情況,真正能夠利人益物,他可以開,那是要利人益物哦!是這樣,不是任情放縱。以後後面會談這個,這個是對顯。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