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8月
 
 
 
 
1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29
31

備覽 頁/行  P246-L2 ~ P250-L9

手抄 頁/行  10 冊 P37-L1~10 冊 P62-LL2

音檔 起訖     73B_2938~74B_1230

 

業疏續云:『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 二小菩薩行,觀事是空。知無我人善惡等相。 三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

緣意言分別為境!那麼這個地方祖師告訴我們,就是小乘的行人,跟小菩薩,跟大菩薩這個三類,那麼這三類我不依照這個文仔細的解釋,現在我們的南山祖師所判的是根據什麼?是根據唯識一系來鑑別這三種根性的人,所以我現在不說的話,因為唯識一系,在目前很少人學很少人弘,這個唯識雖然他法相非常嚴密,可是我們正確去瞭解的話,那是一片模糊,其次靈芝元照律師,雖然把南山道宣律祖的三大部皆已詮釋的這麼清楚,可是元照律師所依的是《法華》是天台的,所以一開頭的時候,日本的學者就說,他們兩位所宗不一樣,那麼前面弘一大師已經說明了,這個意趣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這個我們要瞭解的,好在現在雖然兩位有所不同,可是戒部分,只是講淺的部分,真正的定慧,要想深入定慧,他的的確確,要嘛你宿生有善根,再不然他自有他圓滿的師承,那麼這一些對我們現在來說都談不上,我們只要認識一個很淺近的理路,那麼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關於這一部份不深細的說明。

倒是等一下,我要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下,那個說就是黑板上寫的,這個下面說是三種,小乘、小菩薩、大菩薩,有很多地方的這個三類,說聲聞緣覺菩薩,那麼現在他所以不把緣覺,緣覺正規的來說,就是列入聲聞一類,這個兩類,那麼這個菩薩當中呢,的確有根的利鈍,所以分大小,總歸我們現在簡單來說的話,一個就是偏重於自利的聲緣乘人,一個偏向於利他的,或者是偏向於圓滿教法的菩薩乘人。這兩類的判別,這個我們也要瞭解的,由於這兩類的標準不同,所以行持裡邊就有很大差別,現在黑板上寫的《佛說決定毗尼經》,這個《決定毗尼經》上面有,前面的先不去細說他,這個經我簡單的說一下,說末世的時候,教法誰來護持?然後世尊在法會上面,彌勒菩薩就說,我,將來等到佛您涅槃,末世的時候,他願意荷擔我們釋迦世尊,無量阿僧祇劫,捨頭目腦髓所集的這個教法,彌勒是第一個,當然他是當來下生彌勒佛,世尊本來把那個責任交給他,這下面就一個一個菩薩都出來很多個,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盡意菩薩都在這個裡邊,一共有二十多位,舍利弗尊者看見了以後,非常讚嘆,說,那些大菩薩們真了不起呀!

由於這個因緣就談起來,這個佛的法藏的內涵。世尊就說,修學佛法有兩類犯,是大犯!有一個由貪而犯,有一個由瞋而犯,這樣而說起,這個瞋而犯是絕對不可以,尤其是菩薩乘行人,那個絕對不可以;那個貪而犯就不一定,尤其是大乘行者,他為了要救濟,他心裡面捨不得那些人,那這個小,其次他就更說明了,與菩提心相應這個力量,所以《瑜伽戒本》上面曾經談過,瑜伽戒本,那就是我們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那個瑜伽戒本,那麼現在宗剋巴大師的《菩提正道菩薩戒本》上面也說,平常我們破了四重戒,就是那個根本的四重戒,那個根本沒辦法救的,但是菩薩可以為什麼?由於這個菩提心的攝持,你只要這個大菩提心還在,不犯,而且《決定毗尼》上面還這麼說,假定你早晨犯了,然後你只要覺得犯喔,回頭想想,我這個菩提心還在,那個不犯,乃至於他說,你呀,菩薩受五欲樂,可是你這個菩提心還在那兒攝持的話,這個不算犯,不過當然這個受五欲樂,要看什麼噢,受五欲樂你跟在家人受五欲樂,出了家以後,那個還是要嚴格的去持這個戒,不過他因為要去幫別人,所以有的時候這個開合不同,這個在《瑜伽師地論》上去抉擇,這裡我不去深說他,這個論有根據的囉!就是這個經,實際上還有其他的,而這個是最主要抉擇的一個經典,所以將來正式的講菩薩戒的時候,這個經,我們現在不一定會真正的單獨印,我們這裡有拷貝機器以後,印一份,大家認真的去看一下,那他這個經是根據些什麼?乃至於像《海龍王經》這個都是大乘經典,我們一定要有根據,那麼論在哪裡?

那麼現在這個上面的,主要的是什麼上面他就分別了,「云何名聲聞乘人雖知境界與菩薩者不名清淨?」,說本來三乘人的戒一定是共同的,不過稍有開合不同,等一下《南山在家備覽》,南山祖師他下面也講到,然後菩薩戒論上面也講到,那麼這個開合的關鍵在這個經上面,就是說聲聞乘人在這種狀態當中持的很清淨,可是菩薩乘人不清淨,那麼就說了關鍵在哪裡呢?關鍵在意樂!說聲聞乘人不應乃至起一念欲根受生,這個聲聞乘人他心目當中是什麼?啊,我要解脫生死,我要解脫生死,假定是有一念,他覺得那留到下一生吧,這樣慢慢的來吧!下一生去覺得,錯了!他根本上面犯了戒了,所以說乃至一念欲根受生,他一定要這一生斷一切集,如果說只要有一念起了這個,聲聞乘人那個戒就不清淨了,這個聲聞乘人這樣的,菩薩乘人呢,於持菩薩乘人這樣的話,最大破戒,如果菩薩乘人說:我這一生一定要解決,這個不能再受生,這個菩薩乘人破戒了,不但破戒而且是最大破戒,標準在這裡!下面看

「云何名菩薩乘人,雖持淨戒,聲聞乘不名淨戒?」

這個菩薩乘人清淨的,但是聲聞乘人不清淨,佛提醒優婆離說:菩薩乘人,於無量劫堪忍受生,不生厭患,這個菩薩乘人本來要救一切眾生,哪怕為了一個眾生,長期都在地獄裡頭都願意,這樣呀!所以他乃至於無量劫,他為了救渡眾生,流落在世間,那麼關於這個內涵是學大乘的人應該認識的,他並不是不厭患生死噢,這個是論上的抉擇,要不然的話,我們覺得這個世間很快樂,那我是菩薩乘人,我就不出離,那就根本錯了,菩薩乘人是也生了出離心,認識世間的可怕,但是他更進一步要救人,於是我為了這個救人的大利益,我雖然留在世間,這麼的難受我要留下來,這個是菩薩乘人的超勝,不但要留下來,乃至無量劫留在那個地方要救人,這個是菩薩的發心就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叫持戒清淨!那也就跟他前面的菩提心相呼應的,那麼聲聞乘錯了,完全錯了,最大破戒!比破四重戒還要可怕,這是兩個最大的差別,所以他下面說,菩薩乘人,他持的那個戒,看看上面,不淨護戒!聲聞乘人持的叫淨護戒,這個是專門,像這個將來到菩薩戒論上面,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個戒的基礎是一個,可是有許多戒,聲聞乘要淨護菩薩不淨護,這個根據,根據的一定是經,還有菩薩持的是開通戒,聲聞持的是不開通戒,現在看見了沒有,這個標準擺在這個地方。

所以以後我們自己去選擇,我是走哪一個的?聲聞乘,那一定是想這一生解決,這絕對不能說不行,不行也要做,你全部精神,萬一做不到,下一世馬上就跳出來了,這個是他的一個特徵,而菩薩戒說,我這一生一定要解決,那又根本錯了,其他的就是持的很清淨,你根本已經錯了,這個將來菩薩戒上面他有最完整的抉擇,倒是我們現在有根本,有了這個根本那前面這個我們大概就瞭解了,至於說生滅,或者什麼等等的話,那就是通常我們現在天台所說的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這是平常我們習慣的,說唯識法相上面這種什麼觀四生滅什麼等等,我們不太熟悉,所以不照著現在《業疏》上的解釋,這個是理由,前面既然已經告訴我們了,瞭解了這個道理去修行,現在我們瞭解了半天的道理嘛!也迷迷糊糊,最多跟人家嘴巴上面講講,對我們也沒也太大幫助,這是所以不講的理由。

現在我們下面看247頁第二段第六行,

『上之三科,總論十界之因,故並名行。

那麼上面三科就是說小乘、小菩薩以及大菩薩,這些都是十界當中的因,說錯了!上面的三科,就是凡罪行、凡福行,跟聖道行,這個是這個三科,這個才是十界,下面的小乘小菩薩,那麼這個四聖界,所以這個地方的十界這個叫行,因為總論十界的因所以叫行,

凡罪即三途行,凡福即修羅人天行,聖道即三乘佛果行。歷示心行,令識因果。捨罪修福,革凡成聖,厭小慕大趣一佛乘。

這是祖師結勸我們的,分出來了,凡罪是三途,當然很清楚,凡福呢,修羅人天行前面說鬼趣受勝處,實際上修羅到底哪一道?這個開合不同,有的說六趣六道,那麼把那個修羅列入三善道,有的時候分五道,五道的話,那修羅一道就列入鬼趣了,所以說他列入鬼趣而說受勝處,在這個地方,總之跟這一類相應的,現在我們看見有很多大力鬼什麼等等,那個惱害的非人,都是這個,最近我經常碰見這種事情,我這次到南普陀去,又碰見好幾個,哎呀,講講那些故事的話真是,那些鬼故事,就是完完全全都是現實生活當中遇見的這種事情,這種情況怎麼辦?有很多大力鬼喔!那個大力鬼很有本事噢!他看起來很憐憫,他也給人家看病,弄這套東西,這個都是什麼?這個修行當初的時候,那是行凡福行,這樣產生的結果,那麼聖道就是三乘的佛果,這個把前面這個照著次第告訴我們歷示,什麼樣的心行,那麼將來感得什麼樣的果報?讓我們認識如此因如此果的必然關係,瞭解了以後,就捨罪修福,這個罪福的就是不要墮落總要超生,那麼尤其是要超生什麼?就是從下位到上位,上位當中還要「革凡成聖」,聖人當中還要「厭小慕大」,一階比一階高,一階比一階高,最後趣一佛乘,尤其我們幸運的在大乘這個佛法地區,所以透過《法華》認識究竟意趣,佛出世只有這個目標。

是故業疏專指大乘為出家學本。

那麼所以這個《業疏》,《業疏》是就是我們現在專門講羯磨的,專門以大乘這個才是我們出家的根本,本來戒!我們總覺得戒是好像都是十八部小乘的,實際上真的嗎?那看南山道宣律祖已經從這個地方指出來,指出來以後,結果這個天人韋將軍,還特別來證明說,自從這個戒法傳道東土以後,某人就是我們道宣律祖,你是解釋的最貼切的一個人,就是有一點點,那個一點點都是名相上的,根本都把握準了,可想而知,這個道宣律祖的話一點都沒有錯,你瞭解了這一點,回過頭來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聲聞戒是為誰而立的?為菩薩行而立的,大家還記得吧!那個聲聞戒這麼難持,得到的果報那個聲聞果,那何必呢!你要得到聲聞果的話,八關齋戒也得到呀!為什麼佛陀的一切智人是這麼難持的戒,得到的小小的果報呢?所以這種關鍵,我們要透過論才能夠抉擇出來,你仔細的看哪一個聖人,印度聖人,我們中國聖人,中國的聖人,漢地聖人,西藏聖人都是一樣的,這個時候才透過這種大菩薩示現,這個大祖師才能夠抉擇他的重要。

所以在這個地方的話,這個業疏是專門講戒的,可是在這個地方,對不起,他並不是告訴我們這個戒是小乘,共小乘的!他真正意趣,還是要轉大乘究竟成佛,所以他馬上舉證明

即戒本云:

那就是戒經了,

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是也。』

你真正為自己呀!求什麼?求佛道,假定說要求聲聞的話,若有自為身但求於羅漢就可以了,他不會說佛道呀!換句話說,這個前面也就是那個四分的祖師就從下面引上來的過程,這個在講戒體當中就講非色非心當中說明的說強號二非,那在這個時候這是他的一個特點,現在我想下面休息幾分鐘,休息幾分鐘等一下我們在繼續下去。

247頁最後一段第七節,那麼前面第四節是凡罪行,第五節是凡福行,第六節是聖道行,

4.5.6.1.7 大小乘相決同異

大乘小乘相對比,來抉擇一下他的差別何在?

資持云:『相決同異。同謂進修方便唯是三學、無別途故。異乃心志廣狹故分二乘、用與別故。』

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對的把這個大小二乘,來抉擇來決定差別何在?說同!什麼是同?說不管是大乘也好是小乘也好,真正上進一步一步進修的方便呀!就是三學沒別的了,就是三學!在這個《廣論》上面,大家還記得下則三學廣則六度萬行,對吧?所以他這個三學是絕對是總攝的大乘的全部,所以並沒有異途,異的呢,那麼差別在哪裡呢?心志廣狹!由於個人內心的志趣,有的人是寬廣廣到跟法界相應,有的人狹窄狹窄到只管自己,如果自己都容不了,那這個墮落了,只管自己你能夠管的好的話,那你就是個二乘的行者,所以分出這個二乘來,在這個地方同樣是三學,看你運用的程度而分出差別,所以不同由於個人的心志廣狹,瞭解了,再下面把這個大小乘相決同異呀!分大、小二乘各是三學差別何在。

第一項 小乘三學

《事鈔》云:『若據二乘戒緣身口、犯則問心。執則障道是世善法、違則障道不免三塗。』

這就告訴我們這個,說如果談戒!二乘談戒是什麼呢?犯!講身口,可是戒緣身口犯還是問心,換句話說意樂!這個意樂最重要,不過這個雖然是這樣的話,你一定要清淨不能執著,如果說你雖然持戒而執著的話,對不起那個是世善,所以持戒持的很好,而執著這個戒相的話,那是世善,那違的話就墮落,要怎麼辦?持而不執!所以真正的持戒,持戒非常的精嚴而了無戒相可得,那麼這個是他的特點。

下面我們翻過來,這個定呢,定我們現在這裡先不去說它,這個戒定慧,由於真正,譬如說,現在由於我在這裡講《廣論》,這個將來的定,完全是由他的這個地方的傳承的,一步一步的深入,那麼這個戒,本來就是這個定慧的基礎,那你瞭解了這個,這個定一定有他一個很完整的次第去深入,那麼現在這個地方的名相我們暫且不去管它,進一步看大乘的三學,同樣的大乘當中戒學這裡說一說,看248頁,

第二項 大乘三學

《事鈔》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律儀一戒不異聲聞、非無二三有異、護心之戒更過恆式。』

大乘戒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呢?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那麼這個地方這個攝律儀戒,跟聲聞一樣所以不異聲聞,但是稍有不同,所以說非無二三有異!這個裡邊稍有一點點開合的差別,剛才說的《決定毗尼經》那個就是開合的根據標準,瑜伽戒跟那個梵網戒呢!就是開合的行持行相上頭的差別,這個都在三個戒本當中,你們自己去抉擇就很清楚,還有前面這個,就是在別行篇上面的,前面上面也曾經有過一句話,說那個是警告在家人,警告在家人說:有的嘛,出家人,不管怎麼樣不能去動他,有的嘛,說有一些護法可以出來,到底怎麼辦?所以南山祖師說:這個看情形能夠兩個配合最好,否則的話,大乘戒是在後面說,這個是比較深遠一點的,這個是他的抉擇,不過有一點我們注意,假如我們基礎都沒弄好,就不要基礎而談後面這個不可以,就順著次第來,這個是他真正重要漸次深入,那麼所以關於這個地方的律儀一戒開合的情況是這樣,至於說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儘管在南山三大部當中,就說攝律儀戒當中他同樣的可以包含三聚,這個意義雖通,但究實說來的話,還是有他的限制,還是有他的限制,真正那個三聚淨戒!你非要把這個瑜伽梵網兩個戒弄清楚了,那才是真正把那個三聚淨戒完全把握的準,那麼這裡最後一句話護心之戒更過恆式!小乘戒雖然這個律儀是跟聲聞一樣,但是他偏重心裡所以叫護心之戒,是比起恆常狀態遠來的超過,所以說當分的小乘教是有宗薩婆多部,他對這個形式很注重不管心,四分一宗叫過分小乘教,他已經注重那個心了已經叫過分,至於圓教的話,那不曉得過到哪裡去了,所以叫做圓教,那麼這一點是我們要瞭解的。關於這個地方的話,完全要自問心行!儘管剛才說的這個《毗尼決定經》就不是個藉口,如果說自己的心就是世間一點放不下,就說我是個大乘行者這不好,這個不好!儘管就究竟意趣來說,你只要沾到了,你能夠去走的話,嘿,他慢慢也會一定會走的上來,可是前面那個時候墮落的時間很長,出來了以後,他那個大乘的種子還是會出現。

所以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對於人家,千萬不要去譭謗說:這個人怎麼這個人怎麼?譬如說《法華》上面講起來,那個求鳴菩薩啊!我現在對於這個典故,對那位求鳴菩薩,我實在是感覺的無比的景仰,無比的感恩!我當初對我當初的感受,我是最大的懺悔,這我簡單的說一下,為什麼這樣想呢?就是拿我們現在世間來說,我們看看很多人,他好像是說這個,實際上行為當中,看他心裡面都是忙這些,我們往往忘記掉自己反過頭來看,我們的什麼業感得什麼果?我們這種業就不可能感到佛菩薩,不要說佛菩薩!聲聞的人聖者都看不見,那我們只要求別人,如果說沒有這些求鳴菩薩在世間廣誦這種善書,廣說這種道理的話,我們佛法就是碰不到,這個真正說起來,對我們是第一大恩人,我們常常說父母在鄉下種田,弄的混身是臭,讓你念到大學畢業,你回過頭來說,你混身是臭,你給我滾出去,然後說這個人,這個人真是連畜生都不如,那是地獄種子呀!我們現在要瞭解的,尤其是越到向後,我越是感受到這個,啊,所以這個經上面,不要說大乘行者,二乘聖者也是這樣,但看你自己的內心來反省,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點哪!所以說我們剛剛進去的時候,的確的這個求鳴菩薩有他絕對的一個價值在,這個絕對有價值在,再說我們看見了以後,馬上反省自己,我要學大乘的人,我不要這樣,這是警惕我們自己,所以不管你在任何角度去看的話,你只要與法相應,你看起來一定是功德,反過來,我們如果不能和法相應的話,佛來!看看就是過失看不見功德,假定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去一步一步努力去走的話,那將來跟善知識就很容易了,那就跟的上了,否則的話,什麼善知識跑到你面前,一點點小小的瑕疵,真正說起來,《廣論》上面說的少許茶一舉高低,弄他一點點心裡面,就是一天到晚緣在煩惱上面,看看都是別人不對,自己一點毛病都找不到,我剛出家的時候也是這樣,哎呀,師父呀!某人呀!又錯了,告訴我們,其實平常有錯的時候,稍微點醒一下,等一下就煩惱了三天,那那那這種情況就是這個樣,所以說到這個地方的話,說來說去,自己要恆準護心,這個最重要,其他現在不必去說他,這都是以反省為主,下面這個解釋,我們先不必細看他。

再看249頁第二段,那麼這個就是第五行,

《事鈔》續云:《智論》問云:菩薩住於實相,不得一法。得破戒否?

這個就有人,為什麼要這段問答呢?真正菩薩道的情境那當然高明,可是現在口說菩薩,說菩薩住於實相呀!沒有破戒,所以要喝酒要什麼亂來,那麼這個就是第一等的地獄種子,所以祖師說這個問答來警誡我們,他下面說

答曰:以住於實相故,尚不作福,何況作罪。雖種種因緣,不破戒人。

他住於實相的話,福都不作何況罪?罪更不應該做,現在我們一天到晚造了罪,然後說不住實相,那個是地獄種子,在這種情況,不管什麼狀態做法,這不是破戒人,所以因緣條件需要他怎麼做就怎麼做,近代有一個了不起的祖師,通常我們稱他為金山活佛,這是逆化的因緣,對吧?他就是瘋瘋癲癲的,還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人家來把那個大糞就叭!整個的就套到他頭上,他也不在乎,頂著大糞,咚咚咚,滿街都走,那個才是呀!然後有魚有酒,他也照這樣的可以來,實際上金山活佛好像沒有喝酒吃肉,對吧?沒有。他有這個本事噢!

南山律在家備覽 74B

 實際上金山活佛,好像沒有喝酒吃肉對吧!沒有!他有這個本事噢!他地上撿到鐵釘,也把它吃進去,花生果也吃進去,人家燒水一大缸也吃進去,拍拍肚子,今天應供的很好,他有這個本事呀!然後他要去放生,人家要放生買魚,那你拿錢來,沒錢!那怎麼辦,沒錢你怎麼買?那你把那個死魚給我好了!好!覺得這也是道理,那個死魚給金山活佛,那個死魚就活了丟到湖裡,那麼賣魚的看見大為驚訝!那好活魚也送給你,他有這個本事呀!所以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看別人住於實相呀!這個才真正住在這個地方,所以恆準內心是第一重要,像我現在這樣的話,說來說去,還要多讀經論,反觀自己,然後志趣要大行持要實,那這種地方,對我們是最應該注意的地方,所以為什麼要這樣呢?祖師說:世多邪見故決問之!世間太多這種人,邪見的人太多,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來,抉擇這個是資持裡邊的,那個資持裡邊的最後一行,答中以福況不作福者不取福相故云不作種種因緣謂方便化導隨所動用皆離過故!他完全是方便隨緣,他需要的怎麼辦就怎麼辦,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隨緣一舉一動都是為了引導眾生,跳出生死輪迴絕沒有一點過失,那個大乘行人在根本上面他一定要發菩提心要救一切人,救一切人證了實相以後,那個時候沒有罪福相,沒有是非相,唯有一個,就是大菩提心要救人家,那個時候該用什麼就用什麼!所以《法華》後面,譬如說00菩薩的本事品,《妙音菩薩品》不是都這麼說嗎?應以什麼得度就現什麼身,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繼續

《事鈔》又云: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有勝智方便,具行殺生等十惡。由前有利益故,自無染濁過失。

這個最重要,

縱有利益,有過失不應行。

囉!這個就是攝論上面告訴我們的,到什麼情況之下可以了?是說菩薩得到了無分別智!這是呼應前面的智論的,那麼說得到了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那個是初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噢!這個叫無分別噢!不是現在我們不要分別了,反正你喝酒吃肉你不要去分別它,既然你不要分別為什麼你還要吃酒肉呀?所以祖師們告訴我們,如果大糞擺在這裡你也覺得吃的很好,那你真是不分別了,給大糞那就是受不了,那個時候最好少開口現在常常說:哎呀!我可很自在,我不在意,然後在那兒睡覺,睡覺當然自在囉!叫你看看看,熱的要命滿身流汗,你還在拜佛,還在什麼你說我很自在,那多多少少有一點起碼的自在,這是我們必須應該瞭解的,這一點是他的一個特點,所以在此說這個得了無分別智一切塵境不現,那麼這個是勝智的方便,然後在這裡有利益對於所對的前人,有利益那麼他要怎麼做都可以,具行殺生等自己是沒有一點的雜染之心,沒有一點過失,假定說有利益而有過失的話那不可以,雖然可以利益別人,但是自己有過失,那不可以噢!所以雖然就是有利益自己有過失那是什麼?在你沒有得無分別智之前的話,這個有過失,所以他下面,

準此初地以上方得用此無分別智,故地前不合。

結論來了,所以平常我們開合的話,這個正規的來說是大地菩薩,那對我們來說因地當中萬一作了怎麼辦呢?墮落,墮落龍當中。可是這個完全是要正知見相應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握的準,這一點要把握的準,我們要這一點瞭解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然後你衡準心行到底怎麼樣?那去走,那就戰戰競競去走,那才可以。

那麼下面這個解釋。解釋呀我就不細說了,我們不妨看看那個《濟緣》,倒數第三行,

《濟緣》云:無分別智,謂觀諸法如實平等,故無分別。

一切法平等,平等這個是無分別智呀!

唯一真體外塵本無故塵不顯現方便即權巧有利益者謂利他也自無染者謂自利也!

這個是標準在這裡,

具此二利,雖行無犯。

要有這個,自己沒著染對別人有利益,那個時候才可以,

互有所缺亦不行之。故云縱有等。

這樣。或者自己有染,雖然對別人有利不可以,或者自己雖然無染,對別人沒有利益也不可以,這個標準在這個地方,

今時愚人不量位地,不知權行。作惡無恥,妄引為例。自誤誤他,難可救也。

現在很多這種愚癡之人,不量自己的什麼地位,也不曉得這個大菩薩的權宜之計,然後自以為如是,這個叫做作惡無恥,這應該瞭解觀察自己的內心覺得,哎呀,我怎麼?是個凡夫呀!所以一心的感到羞惡呀!他現在無恥還要做惡,不但如此,還妄引為例。嘿!你看這個佛菩薩這樣的,這是自誤誤他,害人不淺,這種人無法可救,所以這個祖師一番的苦心呀!一再苦勸我們,以及告訴我們這些。翻過來

事鈔續云:『涅槃,持息世譏嫌戒,與性重戒無別。 因說菩薩持戒相,羅剎乞浮囊喻。』

這個是現在我們到最後,涅槃上頭的時候他還特別說明,說很多的後面的戒,這個戒當中前面最重要的大,最主要的根本重戒是性戒,不可以犯,後面有很多是什麼?息世譏嫌戒,照理這個息世譏嫌是當時的譏嫌,現在有很多人說,這個息世譏嫌戒無關緊要的,佛怎麼告訴我們呀?尤其到最後涅槃的時候,叮囑看見沒有?啊!說這個息世譏嫌,與性重無別,因為你自命為弘法者,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可以讓世間的人來譏嫌你,你這個人說了半天,不如個俗人,那你這個法怎麼弘?這是我們要瞭解的,說既然你的目的在弘法,那麼對於這些人應該的護持,當然跟性重一樣,這個很明白,尤其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的根本是要幫忙別人呀!性重是你個人的自己呀!所以在這個條件之下的,所以這個涅槃說:息世譏嫌跟性重無別!這有他絕對的價值理由在的,這是我們要瞭解,這個是他的根本,並不是說我們無緣無故的,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那個標準擺在這裡你才能夠恆準的出來為什麼?當然我們這種也只是瞭解他的百千萬分之一,你從這個觀點去看你瞭解了噢!為什麼息世譏嫌戒跟性重戒一樣!如果你站在自利的立場那的確,這個有他不一樣的地方,那個息世譏嫌戒不能跟性重戒比,所以前面犯了那對不起!你這生不能證涅槃的,像斷了頭一樣,後面你懺悔可以,可是你為別人的話,別人心裡面老耿耿於懷,你懺悔了,別人心裡面更耿耿於懷,你幫助別人的意趣根本失去了,所以你必須跟性重戒一樣的等觀起,所以我們要切實那個戒的特徵的時候,那個標準安立了才能夠說得清楚,不曉得我這個意趣,清楚不清楚?這個是我們自己衡量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真正說起來,講戒不那麽容易呀!說到這裡快完了,我也只能說,我實在是不懂,實在是不懂!我只能隨緣隨分,根據我自己從我師長那裡告訴我一點點,說這個是百千萬分當中的一個,所以其他的有很多那都是大菩薩示現的,我想他們一定有他更完整的資料,總想辦法要去尊重人家,那至少我自己感到很慚愧,那至少把我瞭解的做到再說了,所以這一部份對於那個息世譏嫌戒要怎麼辦?要做到說菩薩持戒相羅剎乞浮囊喻,哪怕很小的一點不要犯,這樣呀!這個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不過在這裡,就是根據剛才說的,如果說你為了別人,說為了利益人到那時候自己心裡面覺得哎呀!這樣的,那既然我是這樣的一個菩薩要捨什麼?那好!我就是下世墮落,我也捨了去幫他,那這樣去做那這種發心是了不起的,你對於他那個根本沒有動搖,清楚不清楚?就是這樣,所以他本來是為了護別人,為了護別人,哪怕很細微的息世譏嫌戒你也護,現在同樣的你為了護別人,所以到那個時候你稍有開,所以關於那個菩提心戒,那是根本你把握的非常牢,所以剛才那個經論都告訴我們,你哪怕犯了戒了,可是你這個菩提心還在沒有犯,現在清楚不清楚對不對?所以你拿這個標準一衡量就衡量的出來,可是這個事情不是嘴巴講的,嘴巴上講的話,那都是無恥大罪人,那都是心裡面內心,所以平常我們剛開始的時候,為什麼從前面一步一步來?先不要在別人身上試!這個一試試出毛病來,自己一個人對著鏡子照,什麼鏡子?心境!這個心境!當心對境的時候看看自己貪心,管自己還是管別人?管自己的那先不要說幫別人忙,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現在我們幾個同修當中那是依眾靠眾,依眾靠眾!啊!自己看不見看了別人馬上回過頭來,然後互相的策勉,好在我們團體當中犯了一點小小毛病,他也不會引起世間的譏嫌,那麼同樣的世間的同道當中也應該注意,這個時候非常重要的,總是說來說去,如何先從根本地方下手?戒的特徵也在這個地方。

那麼下面我們這一章說完了,這一章說完了,這章說完了呢!這章就是出俗本意,那麼這個意趣把握的準了下面要出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