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論 頁/行 P192, P195 手抄 頁/行 10 冊 P87-L11~P118-L14 音檔 起訖 75A_1827~76A_1639 |
那麼《南山在家備覽》到這個地方就是告一個段落。 剩下來我想裡面還有幾句話,那麼回頭再來說,總之現在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好好的自己勉勵,這個戒上面不認識的從論上面去找,論上面瞭解了,戒上面去告訴我們怎麼去實踐?所以這個論,也可以說是瞭解的目。戒呢?根據這個瞭解的行持的足,目足並運,千里可到,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 這個《南山在家備覽》文,消文部分已經告一段落,下面有一個附錄,這個附錄你們看252頁。這個附錄當中,譬如說第一個是戒體章名相別攷下面等等,就是提供我們真正要想認真一點研閱律-南山在家備覽,那麼很多法相名詞的解釋,這個解釋它有不同的來源,所以有不同的來源呢,因為這個律所根據的是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也是根據不同,所以他來說明的時候,開合也有差別,所以你們隨便看看,那麼譬如說253頁諸法五位當中,說小乘成實宗分多少法,俱舍宗分多少法,乃至於唯識宗,唯識宗!那就是我們南山祖師依據唯識一系的論典,來說明圓教宗的很多內涵,那我這個地方只是簡單的說明,因為對我們在座的諸位來說,對這個概念不一定太清楚,通常我們都是法師怎麼講我們就怎麼聽,那麼在我們國內也可以說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很難說是好壞,幾千年了經過了長時期的融合以後,說從有部然後到經部、唯識、中觀,很多概念互相交叉運用,所以不一定清楚他那個來源到底何在?好聽一點我們只要說我們融會貫通了,實際上的確需要把各宗各派的很多內涵,有一個相當的認識,而加以融貫起來的必要,但是這個融貫有他必要的內涵,如果說融貫的不善巧,那堆在一塊兒大雜會的話,那比較麻煩,通常我們說圓融不礙行部,行部不礙圓融。 反過來說呢!他所以能夠圓融?正因為他行部的次第井然各安其位,每一個個別的地方都能夠恰如其分,能夠一一這樣的次第配合成就一個圓滿的整體,所以這個圓融行部之間有這樣的關係,換句話說總別兩樣東西,我們通常舉的比喻這個大房子,那基礎-底樓二樓三樓四樓乃至於到摩天大樓,那麼上面每一層樓當中應有的次第,門窗等等這個彼此井然次序,次第非常有次第所以次序井然,那麼才能夠成這個整體,所以這個總別之間有這樣的關係,而並不是說我把這個基礎擺在這裡隨便堆,一大堆的你把這個基礎堆在屋頂上面,然後屋頂的大樑擺在這個牆堆的地方,那不是一堆垃圾嗎?這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所以古代的祖師們都是所謂學富五車,貫通或者是四教或者是五教,然後把它很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配合,那麼近代我們所宗的譬如說我們以我來說,乃至在座的同學都是宗的這個論─《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就是經過歷代的祖師不斷的熏習,依照著佛圓滿的教授才能夠建立起這樣的次第,在這種狀態當中他能夠很適應的把各宗各派的運用那對!否則的話,你去用的話,那往往他有一點張冠李戴這種情況,那麼至於說南山一宗,雖然我們來說是我們最重要的,可是他所根據的唯識近代並沒有盛弘,所以我們也不甚瞭解,何況這個裡邊也牽涉到實法宗、假名宗那我們更是隔膜,所以他這個裡邊我們去看的時候,說俱舍立七十五法是怎麼立的?然後根據大乘乃至於其他的,那這個如果我們有心去深入的研究那固然是最了不起,否則的話,我們只要能夠把握住幾個根本的重點,根本的幾個重點那麼這樣去做,或者你這個也不能瞭解那麼根據我們眼前常有的,譬如說五蘊!那麼根據哪一些?那麼我們常用的他多多少少能夠把這個我們現在要想走進去的那個粗顯的行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是對我們比較重要的。 那麼談到這裡我不妨順便提一下,譬如在印度!它雖然並沒有很明顯的像這種,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的藏經當中,並沒有很明確的這個次第,不過至少可以大致辨別出來的是主要的,四個最主要的按照次第來的,說有部經部唯識中觀,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已經建立的,我們所以不太明確的只是說,它們那個界限,這個界限譬如像《異部宗輪論》,什麼都是也詳細的交代,可是我們不太清楚,不太清楚,譬如我來說呢,我是透過藏傳一系有個基本的概念,這個基本的概念也只是說最粗淺的大概的,細部的還是不清楚,那麼這個我也不妨說一說。譬如說我們現在立任何一個,所以佛告訴我們的整個的內涵,從見上面,這個見解,這個見解最重要,有了這個正確的見解,那麼有了這行持,那麼它會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一步一步的上來,所以有部它牽涉這件事情,牽涉到什麼程度?經部如何?唯識如何?中觀如何?首先它把每一部的內涵有一個正確的交代,最後他把它連貫起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發現很有趣的事實,上部的都能夠承認下部的,都能接受,嘿!說他那個是基礎到哪裡?就像念完了研究所以後,那曉得他這個小學念到這裡,中學念到這裡,大學念到哪裡,研究所達到什麼地方?就是這樣!但是從小的地方去看的話,他上面的東西往往不能接受,乃至於就排斥它。那麼這個我們這個地方不去深談,這是我們至少瞭解一個基本的概念。 但是這個概念雖然不深談,但是對我們前面的整個的《南山在家備覽》學的時候,我想大家多少有個概念,譬如說前面的五戒開始,有部覺得這個五戒一定要一次,然後到了假名宗那就不是一樣的了,那麼這個開合!這個開合的原因這是一種開合,那麼除此以外,還有由於受戒的目標,或者是意樂不同,那麼上一次根據那個佛說的《決定毗尼經》上面,它也有更正確的認識,那麼這種都有待於我們將來願意深入的諸位同道去抉擇,那麼這個很重要,你目標何在?因此你要的目標就是你行持的標準,根據這個準則去走,那麼這些像在《南山在家備覽》當中它不會,因為這是最基本的基礎,但是原則上面,如果我們有機會認識了以後,對我們將來的深入,這個是絕端重要的,我們有了這樣的明確的界限,走上去的話你這個次第井然,否則你走到深的地方!剛才說這個摩天大廈,所有的東西堆在一塊兒,然後這個屋頂跟基礎放在一塊兒,乃至於導致你不曉得怎麼辦?那是我們永遠無份!所以我這裡隨分一說。 今天在這裡我想要簡單的介紹的,就是這個附錄當中有幾個概念特別要注意的,請你們翻到261頁,業!我們說造的業造的業,染業淨業善業惡業,那麼淨業當中所謂它還是有三乘不共之法,那這個都超不出這個業的範圍,那麼這個裡邊它也說,也同樣的說小乘俱舍,這個大乘法相什麼等等的不同的開合,那麼這裡我們現在也不去細說它,為什麼這個地方我要介紹呢?今天主要的我要說的什麼呢?就是說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們學的戒,這個戒,它主要的從法體行相一步一步下來,那麼戒體瞭解了以後呢!它下面講的所謂持犯篇,瞭解第一個它那個真正的宗要,然後得到了宗要以後如何去護持談到那個持犯,這兩樣東西對我們本身目前來說最重要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 75B如何去護持談到那個持犯,這兩樣東西對我們本身目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下腳第一步能夠把握住這個,這個也可以有一個相當穩固的基礎,一個特別是講自己的見解那個正知見,然後一個根據這個所謂的行持,那這兩樣東西在前面說是好像是戒體、戒行兩件,從業上面看是一樣東西,我當然說這一樣東西的話,是你這個角度不同噢!現在這裡只是簡單的來說,也就是現在根據大乘說起心動念,然後行之身口完成一個業,所以在這個論上面判這個業跟戒上面判那個犯不犯它也很有意思,前面我想都說過了,有很多地方這個制教跟化教,兩個差的天差地遠,但是它的內涵呢!說隱隱的吻合,那這個前面都已經說過。 那麼今天這裡重新用一個不同的角度來提一下,我們一路上講過來的時候,講到那個持犯的總相的時候,那個持犯的別相就不提了,沒提!那麼當時也只是說,因為這個別相比較繁雜,但是內涵容易,你瞭解了持犯的總相以後,你只要一個一個去配,那就很容易配出來,那麼在這個地方我就跟大家配一下,配完了以後,馬上用這個業的道理,來一一印證,那我們就很容易把握的準,譬如說講那個持犯來說,當然說犯不犯,那麼如果你能夠瞭解的什麼是犯?遮止這個犯的就是不犯,就是這樣!你不能做到這一點那是犯,所以這個當中我們瞭解了犯,那麼什麼是不犯我們就瞭解了,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說一說,就直接的從這個戒相上面,來先瞭解這個犯相,然後再回過頭來,說用業的道理看那個犯相,或者反過來,說從業這裡建立了以後,反過來從犯相來就看那個業,這是現在要給大家講的。 這個五戒當中,這個酒戒是個遮戒,那麼先不去細說,那個性戒呢,就是殺盜婬妄,在這個戒相當中,譬如說舉個例吧,我們來說殺!戒相是俱五緣成犯,要想成就這個殺業,需要五個條件,哪五個條件呢?第一個是人!當然這是個大殺噢!如果說廣泛的看的話,那就是所有的一切有情,第一個是人,第二個人想,第三個起殺心,第四個興方便,第五個前人命斷,這樣。然後這個裡邊的開合,開合就在持犯的總別當中,它去說它什麼是根本罪?什麼是方便罪?什麼等等這裡我們不去細說它,我們這裡就是把那個整體瞭解了看業,那麼這個是殺。 盜呢,這個前面的殺是五緣,盜呢!盜需要俱六緣,哪六緣?第一個是有主物,第二個這個有主想,第三個有起盜心,第四個重物!這個重物是過五錢哪!過五錢以及不過五錢,實際上這個重物也是判說這個罪的輕重,第五個興方便,第六個離本處,這是六緣成犯,在這個六緣當中我們把第四個所謂重物,那麼當初佛在世的時候說過五錢,這個如果說擺在第一個有主物,這個物裡邊的大小,你可以立在這個裡邊,所以同樣的也可以釋成這五個項目,那麼至於說這個物當中的輕重呢!或者是犯了根本罪,或者是犯了可以懺悔的,只是如此!所以他這樣說五或者六,我們曉得它這個內涵開合。 那麼下面“婬”,婬通常犯戒要四個條件,說犯婬四緣,第一個道或者正進,這個正進就是說如果男女的話,女是三道,男是二道,那麼這第二個呢!起染心,第三個興方便,第四個與境合成究竟,那麼這個裡邊前面殺跟盜,殺是殺人要人想,盜呢!有主物要有主想,這個婬當中這個正進呀!道非道不要,那麼這個在前面持犯的總相當中已經說過了,大家還記得你只要有染心不管這個東西,就是這樣這個我們現在不管它,總之說已經瞭解這個,或者是五緣成犯或者四緣成犯,這個特點不管是四五整個的內涵我們只要把握的準。 那麼妄語呢,妄語有兩種,說大妄語、小妄語,通常我們這個分不清楚,說大妄語要俱九緣才成犯,第一個所對的境-那個人,然後要起人想,然後第三個要所說的內涵,這個所說的境這個境是個虛境,譬如說上人法實際上自己沒得到,這個都是假的,這個第四是自知境虛,自己曉得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這個是為了什麼?第五說有誑他心,所謂騙他或者為利養或者什麼等等,然後第六說過人法,過人法這個就是聖者的境界,下面第七說自言已正說,說已經達到某個程度了證了什麼果什麼等等,第八言了了!說得很清楚,最後第九個前人臨解,說你所對的人他瞭解了,那通常情況之下,這個大妄語我們犯的比較少。 那麼小妄語呢,小妄語我們就很容易犯,所以不妨把那個小妄語說一說,小妄語犯要具有六個緣,第一個境!就是所對的人,第二個人想,人、人想,第三個呢!唯想而說,跟事實不符合的,下面知道!自己知道,如果說不知道這個不犯,知道是唯想,換句話說,這兩樣合起來就是有欺騙誑惑他人之心而說這個,第五個就是言了了,說得很清楚,那麼最後第六個前人臨解,你所對的人瞭解了,於是這麼六個緣,那麼這六個緣當中這個開合跟前面差不多,這個就是從戒的立場上來看。 那麼這個戒的立場上來看呢,所謂這個論上面,通常現在根據就是根據《瑜伽師地論》,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只要他為了我們容易瞭解起見,《菩提道次第廣論》你們現在看噢!《菩提道次第廣論》122頁,這個122頁上面說抉擇業果當中呀!換句話說,這個完全是從業來說,剛才我們叫戒,這個是兩個實際上內涵是完全一樣的,看那個第三行,云何殺生?攝分!這個就是《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上面說的,事想欲樂煩惱究竟!那個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對的境,如果殺的話,就是殺的人,盜的話呢,有主物;婬的話,這個是男二道女三道這個境,那麼妄語的話,這個所對的境,以及這個所說的法,想,這個剛才說人人想等等,欲樂煩惱!那麼這個煩惱呀!在剛才談戒的時候,說不管殺盜婬妄裡邊都沒有提,它雖然沒有提可是在前面我們論那個持犯總相的時候,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譬如說任何一個戒!由於煩惱不同結果開合不同,貪瞋癡或者是三單或者三雙,或者最後一合七種加起來多少?實際上呢!這個都講也一定有這個煩惱才會所謂興,或者前面我們說有染心起盜心等等這個裡邊就有煩惱在裡頭,最後就是說究竟五項,那麼《廣論》把它併起來,說把想欲樂煩惱這個三樣東西,這個都是心裡行為所以把它整個的含攝起來,列入意樂一科所謂這個三項呢!攝入意樂再加上加行,那麼變成四項,結果變成事意樂加行究竟,那個是《廣論》上面根據《瑜伽師地論》上面攝成這個四項。 如果我們把這個四項,或者是《瑜伽師地論》的五項,然後跟我們現在談的這個犯相一對的話,那就很清楚了,那麼這個裡邊最簡潔明瞭的就是《廣論》上面所說的,第一個事!就是我們所犯的境,或者說殺的話,就是殺的人,盜的話,就是盜的東西;然後婬,說這個正進,那麼妄語就是騙的人,就是這個!意樂呢!就是你內心當中人人想起殺心等等,或者有盜心然後呢!婬的話,救起染污心,妄語的話,是唯想唯想說,這個都是內心的心裡狀態,下面呢!說加行,那個加行在我們五戒當中我們看殺就是第四項的興方便,殺是什麼?人人想起殺心興方便最後命斷!這個所謂興方便跟這個地方的加行,名詞是不同內容是完全一模一樣,完全一模一樣,所以從這個地方看殺以外,盜婬妄!盜也叫興方便,婬也叫興方便,妄語好像沒有興方便,妄語怎麼講?言了了!你話說的清清楚楚,這個就是興方便,為什麼言了了還不起究竟罪呢?它下面說所以妄語的目標是什麼?騙別人!你說的很清楚人家沒聽見,我對著牆壁說的很清楚,那個沒有騙到人哪!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說最後的話,要這件事情是不是究竟了?這個究竟在《廣論》上面說的究竟,如果我們配到戒上面去看的話,殺的究竟是什麼?命斷!你興方便拿了刀去砍他,把他砍死掉了那就究竟了,你的目的要殺把他殺死了,然後偷東西你興方便,採取不同的方法跑的去,或者硬的,或者軟的,或者騙的,或者哄的,把那個東西拿到手離本處,那麼這個東西就是成了究竟了,所以說這個命斷離本處,以及說婬說兩境相合,以及妄語當中的前人臨解。 這個前人臨解,實際狀態就是什麼?就是那個論上面告訴我們的究竟,所以這個論上面所立的四項,這個像個公式一樣,你能夠把這個認識了以後,他那個公式套到這個戒當中,現在我們只套五戒,套到哪一戒當中,你就很清楚明白的,把這個犯不犯相就看清楚了,所以在我們學戒過程當中,持犯別相持犯總相那的確是非常深細的,也可以好的來說,他判的非常深細,可是以我們現在一般人來說,看起來的話會見的很繁雜,很繁雜!因此也許有把握不準這個內容的這種可能性,本來這是救我們的最好的一個方便,把握不準,往往心裡一煩惱啊,棄捨掉了,這是很可惜,或者就因為它的很深細,沒有弄的很正確,弄錯掉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遺憾,因此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呢,因此我們現在把論上面這樣的簡單扼要而能夠把整個內涵,通通融攝在裡頭的一個公式拿起來,那這樣就對! 尤其是我們上一堂已經談到了,說這個《決定毗尼經》上面告訴我們說有一類人,這個聲聞乘人!他全部的念頭,只有一個念頭,怎麼辦呢?這一生一定要求解脫,如果說他這個念頭說:我這個解脫,留到下一生去的話,萬一不行,留到下一生,他根本上面就犯了,反過來大乘行人!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功,他根本已經犯了大乘的戒,這個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度無量一切有情,我這一生成功了,有這個可能嗎?所以有很多大乘行者,你這個心情應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說正見尸羅軌則淨命當中把握住這個正見,那這裡這四項對我們有絕端重要,反過來說就是那個聲聞行者,你衝著今生一心一意的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然後你在戒相上面花了好大的時間,在佛世的時候,他有很好的善知識,現在我們去弄了半天,弄了半天說不定弄了錯,弄錯了以後就戒取,他的目的叫你淨化你內心的煩惱,然後說一步一步的把住這個煩惱,戒是捉捉那個煩惱,定是縛綁住他,慧是殺這是根本的,戒相本身是幫助我們的,現在你在那個戒相上面轉了個半天,雖然你的目標是今生,今生弄了個半天還是不能解決,所以不管是若大若小,在我們目前這個緣不一定很具足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善巧的方法,所以我們學了整個的仔細的內涵,然後從繁化簡,提綱契領的把握住這個,那這個概念大家有了,所以關於《廣論》部分我想不細說它大家很清楚很明白,說這個是第一個到業的時候,說這個時候儘管這個裡邊他告訴我們說:啊!小乘《俱舍》怎麼說?然後大乘法相,如果這個裡邊還有《成實論》什麼等等。我們可以不必去很深細的研閱而就能夠把握住這個重點,這是我在這裡第一點哪,要跟大家說明的一個特點。 除此以外這個《廣論》上面,還有一點在學戒的時候,對我們有非常重要非常有幫助的一點,這個就是什麼呢?犯戒的原因,犯戒的原因!這個《廣論》上面在哪裡呢?195頁,最後一段,《菩提道次第廣論》195頁倒數第5行,他說如何修學之理?那一段話前面就是講,說195頁那是中士道共中士道,那個地方特別的叫解脫的正道,解脫的正道就是三學,那麼三學呢!戒是根本,所以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說這個戒本身最重要,前面先不細說,因為這個論上面說的這是綱要也是中心,那麼戒上面談那個細則,所以前面那一部份就不去看它。 這個《廣論》上面是說四犯因中,說假定你是瞭解了這個犯罪的因,換句話說,造罪的因,你能夠把那個造罪的因,一一把他對治去掉的話,剩下來什麼?不犯!不犯就是持嘛!這個戒最重要的就在這裡。那麼這四點實際上呢,也是引《瑜伽師地論》上面的,《瑜伽師地論》上是攝抉擇分,我們今天就不妨把那個攝抉擇分上的看一看,會產生更清楚的一個概念,這個是《瑜伽師地論》99卷,看我們現在這個本上面,第五頁最後一行開始,說它前面談那個戒的時候也是犯不犯這些,戒本身說來說去就是犯不犯,犯當中輕重,假定我們能夠把握準犯不犯的話,那麼輕重就不談了,你沒有犯嘛!至於說犯不犯那麼都在戒相當中已經說了我們不談他。 看文99卷的第五頁的下半頁最後一行,由四因緣故犯所犯罪,哪四個呢?一無知故,二放逸故,三煩惱盛故,四輕慢故這個四點,這個四點有它的一個次第,那麼這四點跟《廣論》上面,《廣論》上面說第一個也是無知,第二個也是放逸,《廣論》上面第三個叫不敬,這個不敬就相當現在這裡的第四輕慢,然後《廣論》上面最後一個煩惱盛,那麼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上第三煩惱盛,我們現在把那個論上面,就是《瑜伽師地論》上面仔細的看一看你就很清楚了,實際上這裡的四點跟《廣論》上的四點,內容是完全一樣,就是恭敬是正面現,不恭敬是反面現,不恭敬就是輕慢嘛!一個從遮方面,一個從表方面,一件事情的正反兩方面去看。 那我們看《瑜伽師地論》這個文,說 云何名為由無知故犯所犯罪? 就是解釋第一個什麼是無知故犯, 謂如有一,於所犯罪,不審聽聞,不善領悟。 由於他對於所犯的換句話說,受了戒以後或者正確的來說,在沒有受戒之前就應該隨分隨力的去學,學了以後絕對要去受,受完了以後更要努力去學,通常現在的我們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大家說:這個戒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好!啊!大家去學大家去受,受完了到底什麼是戒?往往是對它沒有正確的認識,結果呢!雖然戒有無比的功德,因為不認識你不受雖然得不到功德,可是你沒有犯戒之罪,現在你受了不得到那麼還算你運氣說笑話,白跑一趟就是意思一下,得到了以後你更糟糕,也許說我受了好像不得到嘿!可是你雖然得不到,既然這個行相擺在這裡,你破壞這個行相這一樣有罪噢!這個是出家人,就是在家人來說你覺得啊!我受了五戒了,人家曉得你受了五戒,儘管你沒的戒體可是人家曉得你受了,有這個行相留在世間裡,破了以後留下來的惡劣的影響,還是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惡果噢!這是我們要瞭解的噢!所以去受了不管你得不得戒體,這同樣的有它的損益,照著去做就是有大益處,如果不能照著去做那有大損害,所以這個地方就說真正的受了那一定要認真的去學,那麼這裡說不審聽聞,審呢!就是審查仔細,經上面都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那這幾句話在《廣論》上面是特別的告訴我們,從斷器三過具六種想,乃至於具弟子相都是強調這一點,他所以強調他有絕對的理由,以及絕對的價值在,那麼這個是認真的聽,聽了以後,不善領悟,那這一部份的話,那就是他宿生的根性,有很多雖然很努力,可是他由於他自己的條件不具足,他不能真正的領悟,在這種狀態當中無解了, 彼無解了,無有覺慧,無所知故, 對於應該瞭解的不瞭解,進一步呢,對應該產生的覺慧!這個就是跟正法相應的,若聞慧若思慧若修慧,能夠察覺到正覺到,世出世法清淨染污不同,由這個瞭解了以後,然後在境界上面的時候,他當然做的通,所以 於其所犯起無犯想,而犯眾罪, 這個是一個最最平常我們覺得,也可以說最可憐也值得同情,但是並不因為說值得同情說喔!就馬馬虎虎過去了,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幸,正因為這是平常的時候值得同情,所以這裡特別說明,我們往往對自己犯了罪還不知道,以為無犯,所以這個三句話,於其所犯的以為是對的無犯想,結果犯了罪還以為對的,那這個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前面不審聽聞,不善領悟! 這個不審聽聞,是我們一般平常人都做得到的,應該事前好好的去學,說戒很有功德!那麼戒是什麼呢?然後有了正確的認識,覺得自己可以去受,然後去求,求到了以後更努力的,這是第一點。 那麼不善領悟呢,這個有的時候的確不瞭解,那這個怎麼辦?這個最好的方法依止善知識!所以這個出家,為什麼要五夏依師就在這裡,一直等到你善巧,如果不善巧的話呢,這是終身不能離師,就是在這個上頭,那麼到這裡為止, 如是名為由無知故犯所犯罪。 那第一個。其次呢, 云何名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 放逸怎麼會犯? 謂如有一,於所犯罪雖復解了,有其覺慧亦有所知。 嘿!進一步,前面這個是對於所犯的不瞭解,沒有覺慧,乃至於無所知,他現在有了,有了應該做得到,但是他還是做不到,那麼這種情況原因在哪裡? 而住妄念,住不正知。 出這個原因,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見到,這是層次深淺的不同噢!所以前面一個無知最淺的一層,下面更深的一層達到什麼?達到放逸!達到這個程度了,你做不到的原因,那麼在哪裡呢?這種原因叫做放逸,所以由於你住妄念根本不正知,因此我們修學的時候,戒上面就告訴我們,學戒應該怎麼辦?「常爾一心念除諸蓋」,我們心心念念緣在這個上頭,從前面剛開始學的時候,平常自己聽聞然後下來,自己閱讀,然後共同的討論,這個都是努力做聞這一部份,討論意趣的話就變成思,思完了以後的修,這個都是什麼?想辦法安住在這個正知上頭,如果我們不能從這個地方去做的話,就住妄念不正知,這個都是告訴我們這個關鍵所在?當然實際上這個細說的話,還有些原因,還有一些原因在,那麼這個地方就不細說了。這個是我們做不到的真正的原因,說妄念跟不正知,所以平常我們說念知念知! 南山律在家備覽 76A說妄念跟不正知,所以平常我們說念知念知,在這裡!譬如說這個裡邊還有其他的原因,有的是坐在那裡聽的話,他很想聽,可是他興趣又提不起來,或者是很想聽,到那個時候有其他的因緣,或者太沈或者太散,那個在大論上面,我說的大論就是《瑜伽師地論》上面,都告訴我們這個破戒的四個因緣當中,他也很明白的交代,如果將來真正談到比丘戒什麼等等,這種四緣我們都應該知道的,什麼是太沈?什麼是太浮?乃至於進來的是什麼原因?這種原因這裡先不去細談,我們只是直接的當下說嘿!住妄念不正知這個叫做放逸。那麼看文 彼有如是不住念故,如無所知而犯眾罪! 就像他犯的情況來說,就像無所知一樣,當然他究實的原因,他並不是無所知,由於不安住在正知正念上頭, 如是名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 那這種情況叫放逸。再下面 云何名為煩惱盛故犯所犯罪?謂如有一,於其所犯雖復解了,有其覺慧亦有所知,而彼本性貪瞋癡等極為猛利。 來了!他又瞭解又有覺慧又有所知,這是問題在哪裡呀?他那個就是他貪瞋癡的這個猛利的現行,這個非常強盛的猛利的現行,在這種狀態當中 彼由猛利貪瞋癡故,雖知是事所不應,為煩惱纏逼不自在故,而犯眾罪。如是名為煩惱盛故犯所犯罪。 雖然知道不可以,可是被這個強烈的煩惱所綁住了,那這個叫做煩惱盛故,那麼這個煩惱盛這裡就不細說,我想大家很清楚,平常我們一般狀態當中什麼煩惱盛?這個內涵不細說,大家不妨自己檢查一下,平常我們最盛的煩惱癡煩惱最盛,你們有沒有注意?這是以前論上面一直說的,尤其出了家以後,那個貪瞋兩種煩惱呀,相對的會減低一點,儘管有的人說在這個上面那個上面,或者對飲食或者什麼,那畢竟一天只有二次,早晨一次中午一次,而且這種情況,他不會每餐吃的時候就像餓狗一樣,不會!他也只是什麼?偶然狀態!我們真正重要的還是癡相最嚴重,假定你癡相不能克服的話,其他的根本無法談,你信心根本凝聚不起來,你這個有了,然後你把凝聚起來的信心,專門對治跟你相應的那就可以,雖然通常狀態當中是由癡犯的最多,可是犯的罪過的話並不是癡最重,犯的罪的話瞋最可怕,瞋最可怕!小小的瞋,那個引發的後果之可怕嚴重極了,所以這個經論上面,一直教誡我們啊!這個瞋可怕,這也千真萬確,那麼這個在家人一般來說,這個廣大的群眾容易犯,出家人雖然不容易犯那,在這個圈子裡頭的話,犯的情況更可怕,因為出家人所對的對象呀,至少大家是同修,再加上師長,對那個同梵行跟師長起那個瞋心,不要說起瞋心起,那個惡念,那就非常可怕,所以經論上面上次我們曾經討論,那個三主要道,一一剎那,如果你對尊長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要這麼多劫,一剎那就要一劫墮落地獄當中,這麼可怕,這麼的可怕呀!乃至於論上面說,如果你聽了他,乃至於一四偈等,你不好好的恭敬他的話,將來你墮落五百世墮犬當中,這種情況都是暗暗跟瞋相應,不要輕視,這個對我們就這麼絕端的重要,那麼這個是瞋。 其次就是貪!貪這個東西,實在是又有它,他那個念著心非常的強烈,非常的強烈,癡的話呢!難以察覺,每一個有他每一個的特點,不過好在什麼?它都有它特定的方法,我們只要努力去學的話,無有不能克服,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這個就是大論,現在說大論就是《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上面前面,聲聞地菩薩地當中,都談到這個煩惱盛,如果你一直覺得,唉,我這個煩惱這麼盛,我一定要跟它鬥,煩惱起來了以後,你隨時能夠咬緊牙關跟它鬥,這個不叫犯戒,那麼這個在什麼地方?就是懺悔當中!所以這個懺悔是絕端重要的,懺悔也同時是這個煩惱的正對治,那麼這裡就不去細說它。我們只要瞭解這個煩惱的行相,以及如何對治它的一個大概,這是我們必須應該瞭解的。最後 云何名為由輕慢故,犯所犯罪?謂如有一,於所犯罪雖復解了,有其覺慧亦有所知。 這個都具足!又瞭解又有覺慧又有所知,但是麻煩來了, 而彼信解極為下劣。 他的信解比較差, 無有強盛疏散因行, 他沒有善根很強盛的宿生的善根,這個原因!那麼在這種情況 尤其信解極下劣故,於沙門性,於般涅槃,無有顧戀,於佛法僧,無敬無慚無有羞恥,不樂所學。 這個是原因,沙門性就是出家人,這個沙門的特徵是幹什麼?沙門的特徵就是要遠離,要證得這個究竟的遠離,那就是說什麼?般涅槃,究竟的遠離有二類,有一個只顧自己的,有一個要幫助一切眾生達到這個目標,這都是沙門性應該做的,這個才是我們該做的,可是不幸的,受了戒,卻對這個沒好樂,我們應該顧戀的是這個,結果他對這個不顧戀,那當然下面他顧戀的什麼?還是世間這些忘不掉! 在這裡我們回想一下《南山在家備覽》,剛開始學三歸五戒的時候就說,從三歸五戒開始,如果說你深的地方來說,那已經是究竟一佛乘的意趣,反過來說,不要說三歸五戒,乃至於你受了比丘具戒,對不起,這個還是世法輪迴五趣之法,那麼這個差別在哪裡?還在這個上頭!他如果說不為出離、不為涅槃心,那麼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具戒,持的多好,輪迴!只是升天而已,反過來說。哪怕你只受了個三歸,你一心一意要追求這個,進而求五戒什麼等等。那就對,這是他的一個重點,所以說我們真正所顧戀的,一心一意所仰望所祈求的就是這個。 因此這個論上面很多地方特別,我尤其是常常樂意自己,好好的念回憶這一句話,《廣論》上面說:我等於法全不計較於少許茶悉知高低!講的是蠻有用的,一對境的時候那個現行就來了,所以平常我們如果能夠多提的話,到那時候畢竟容易瞭解,然後對境的時候鍛鍊,嘿,來了!警覺到它,然後透過懺悔去對治,這個就是增長我們的善根,現在這個地方這句話告訴我們,就是說的的確確宿生沒有善根,這一生來了以後比較難對治,難對治!這個東西無始以來強盛的習氣在那個地方,不是那麽容易擋,因此我們有幸來了以後,真正要努力,尤其是要走大乘佛法的人,更是在這個地方要特別的重要,因為我們目標,祈求這個,所以於佛法僧無比的恭敬,所以他既然目標不在這裡,當然他對佛法僧就無敬無慚,沒有恭敬心沒有好樂心,沒有好樂心這個恭敬心就生不起來,他有所顧忌這樣。有無所顧忌說無有羞恥,犯了以後自已也不覺得羞恥,不樂所學!對他所學的不好,那既然不樂所學為什麼要來呢?所以他剛才說的這個這個犯戒的四因當中第一個因,第一個因叫做什麼?名字我記不住了!惡沙門心!好像是這樣,什麼叫惡沙門心?就是他出家真正的目標,佛制的引導我們的所謂涅槃心就是出離,他是為什麼?就是世間的生活難求!或者為王難所逼。這個倒是事實噢,現在沒有了,以前我所曉得的話,這個明清等等的話,出了家了以後,很多王家的稅就免掉了,印度也是如此呀!為了逃避這個東西出家,出了家以後逃掉了,這個就是這樣,這樣的麻煩法,這種就是惡沙門心,他的目的本來是這個,再不然的話我小的時候也聽見過這種事情,唉呀!荒年了怎麼辦呢?家裡子女多那送到廟裡去了!就是這樣養不活了,這個從家長方面來看,不好,不一定好,可是對小孩子倒是不一定不好,我就看見過幾個小的時候送到廟裡,嘿,這個就談到個人的業了,有很多人送到廟裡面去,混了一輩子,最後下地獄,有很多人送到廟裡以後,成為一代龍相的有這種人,不過這裡我隨便一提噢!這個不是最主要的,我們主要的是了解說這樣的情況,不樂所學, 由輕慢故,隨其所欲,廣犯眾罪,如是名為由輕慢故,犯所犯罪。 這個輕慢!在這個地方瞭解了以後,我們就看得出來,這個一二三四那個次第的必然性,那至於說為什麼《菩提道次第廣論》,跟《瑜伽師地論》上面,把三四顛倒一下呢?這個很清楚明白,因為這個三四,你的確可以任意的安排,有很多人雖然想做但煩惱盛,有很多人不想做,可是這兩樣東西,他並不像前面第一第二項,那個次第的必然性,那就是看它那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下面我把這一段的文說一說,再說這段的總意趣。 再下面說,99卷第六頁上面, 當知此中,無知放逸所犯眾罪,是不染污。 那麼這個一二三四當中,第一條最後一條,不是,第一條第二條是無知放逸,這個是不染污,什麼叫不染污?就是他並不是起心動念這樣去做,並沒有染污這樣的心裡去做, 由煩惱盛,及以輕慢所犯眾罪。是其染污。 由煩惱盛輕慢的話,所犯的重罪是染污罪,那在這個地方不染污比較輕,染污罪比較重,這也是我們應該瞭解的,不過這個地方並不因為說不染污,那就是啊!那就是不染污罪,這一點特別要注意,你可以不必來犯這個罪,對吧!你何必跑得來,犯那個不染污罪呢?我們往往大家有個最有趣的概念,實際上我當初也是這樣,當初也是這樣,覺得這個那知道了不好,那我不知道,我不要去學,就是故意犯那個不染污罪,你本來沒有罪,故意要去找一個輕罪要去受受,那個人就是這樣的奇怪,假定這個輕罪受受,跑得去的話,那這是跌一個跟斗,拍起來,拍拍灰塵就好了,那好!那戒這種很可怕呀!你犯了這個罪以後的話,稍微一動,就墮落地獄裡面去,這是非常可怕的,再不然多少是畜生道,這個是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認識,而應該特別警惕的那一點,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呀,說我這是簡單扼要的,從業的立場,然後去看那個戒。 反過來,從戒的概念去看這個業的話,那這個把這個戒跟業,兩樣東西就完全融貫起來了,不會像前面說,說判的時候,不會說化制二教,弄的天差地遠,實際上那個化教,正式說明了道理以後,然後根據制教,讓我們來步步行持,所以在此我們先把這個總結一下,說對於這個犯不犯,用一個最簡單的公式-業!這個是隨個人的份,或者你是用《菩提道次第廣論》,進一步如果說,你能夠用《瑜伽師地論》上面,這個哪個都是一樣,當然不限於這兩個哪一個都可以。 再進一步呢,下面我們要更深細一點認識的話,單單這個業,那個業就不夠了怎麼辦呢?我們就應該從十二因緣來去看,十二因緣也就把這個業相更細密的來認識它,那麼這一部份,我想我們休息幾分鐘,下面等一下再把這個十二因緣,在這裡仔細的重新認識一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