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抄 頁/行 10 冊 P207-L1~P225-L13
音檔 起訖 79A_0027~79B_0934 |
繼續下去,這是到現在為止,說這個南山在家備覽,就簡單的說了一說,當然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很多省略掉的,那是說以我們現在一般來說,尤其是在家很多這個蓮友們,不一定用的上,這是一個作為簡單的介紹,至於說很多出家的同道呢,也不妨從這個上頭,做一個啟發的因緣,就是如果真正想學律,那是絕對好,絕對重要,我並不是說其他人不學,凡出家的人,律是根本,那麼這是有很多人律為主學律師,重要的開合等等,非常的精細,這種人如果能夠肯學的話,那我也把他看成跟佛一樣,那麼恭敬他,我也只能說,有這種因緣的話,我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促成其事,其餘的人,我們應該隨分隨力的,多多少少對我們現在應該有的把握得準。 這個把握的準,要把握些什麼呢?這個弘一大師也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一個概念,這個不是弘一大師自己說的,這個還是在剛才我們談過的,這個問答,譴疑裡邊,他這個問答的譴疑裡邊,後面有一段話,說戒相,我把那個文念一下, 問:戒相繁多,具持非易,值茲末法,最低持戒者,以何而為標準? 說這個戒相內涵非常多,而且非常繁,在末法的狀態當中,有種種的限制條件,於是如果我不能做到的話,怎麼辦?平常我們很多人往往會這樣,唉,做不到算了。這個絕對不可以,正因為我們宿生沒有善根因緣,這一生隨分隨力能夠做多少,努力多少,這個非常重要,你有一心的好樂,這種心情,將來就憑這個力量上去,如果現在是不管,是自暴自棄,那就害了,所以弘一大師為了這個開這個方便,說從這個最下面的標準,怎麼樣的步步的增上?在前幾天我們曾經談過的,談過一個問題也就是,從這個《決定毗尼經》上面引發下來,而引出龍王,這個《海龍王經》上面的一段話,後來還找到法苑之林(?)上面有一段,也同樣的說,引龍探《華嚴經》,跟《海龍王經》完全一模一樣,這一點是特別說,說大乘行者,如果小乘行者,嘿!那還是你要全部精神要做到它,大乘行者,那個時候主要的是什麼呢?說正見尸羅軌則淨命,如果不能圓滿的話,那麼這個正知見是絕端重要,這個是靈魂,這是生命,換句話,拿我們現在來說,如果萬一發生重要的事情的話,命保住,其他的損失一點,那皮肉,乃至於手腳受傷呀,那這個不是說故意要,萬不得已,命最重要,命根在何——正知見,不過這個說法在什麼?在化教裡邊的說法!那個制教裡邊怎麼辦?那這裡也有根據的,今天特別指出來,那個化制兩樣,我們能夠同時把握住的話,那走下去的話就相當穩了,所以它來回答我們說: 最低持戒什麼標準呢?答:這個弘一大師指出來,不是弘一大師說的。所以這種祖師菩薩們都是有憑有據,說《律藏五百集結法》云:就在這個律藏當中說的很清楚,佛涅槃後,諸阿羅漢集法之時,阿難白大迦業也,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這個是上面弘一大師引律藏裡邊的一段話,說這個《律藏五百集結法》當中說, 答:律藏五百結集法云:佛涅槃後,諸阿羅漢集法之時,阿難白大迦葉言, 佛涅槃以後,那個諸大阿羅漢呀,這個所謂五百集結、七百集結噢,那換句話說,最早的那一次,換句話說,保持最完整最純正的,最嚴密的它怎麼說呢?那個時候阿難尊者就白,告訴大迦業尊者說: 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 我親自從佛那個地方聽見,而且記的牢牢的,一點都沒錯,佛怎麼告訴呀? 自今已去, 說現在以後佛涅槃了,以後呀, 為諸比丘捨雜碎戒。當時阿難愁悲忘失,未問何者是雜碎戒, 諸比丘你們可以捨那個雜碎戒,拿我們現在來說比較次要的,換句話說,那麼實際上這個雜碎戒有個範圍,譬如說四個根本戒,那是絕對不可破,有很多人護持的根本戒,也絕對重要,很多譬如說息世譏嫌的,有很多那就比較次要一點,這個是它的幾個大概分別,這裡我們也不細談,所以這個雜碎戒的範圍,他曾經說過,雜碎戒的範圍是什麼呢?當時下面看文,當時阿難愁悲忘失,未問何者是雜碎戒?說當時阿難看見佛涅槃了,唉呀!這苦惱的不得了,所以他沒有問到底什麼是雜碎戒呢?因此文上說: 制限莫定。詢諸比丘,言各不同。 這個既然佛沒有說,當然公開徵求了,那你們看,只有佛臨走的時候,臨涅槃,跟阿難說,阿難也沒有份,也沒有問清楚,所以當時在場的五百大阿羅漢,那個都是最了不起的,那麼說到底這個雜碎戒,範圍到什麼地方為止呢?各個在場的大阿羅漢,大比丘們,各說不同, 迦葉乃命,仍依佛舊制,而具學之,不復棄捨。 這個文上面就說,於是大迦業尊者就說,既然各說各的,沒有一定的範圍,那好了!佛!所以這個五百集結上面也有這一段話,佛已經制定的,大家就牢牢的絕對要學,沒有制的就不能再,這個就只有佛制,所以大家說成為定案,不過實際上確確實實有這一段話,所以沒辦法制限,是由於到底這個雜碎戒的範圍在哪裡?這個各說紛云,既然佛說了,那麼在末法的時候,這個可作為我們慚愧要慚愧不要說嘿!佛講的!你有了這個心,心裡上面也根本也錯了,這個我們要瞭解,我們就自己深深感覺慚愧唉呀!我們這個末法了,我們沒辦法圓滿了,那怎麼辦呢?根本把握住!這個心情非常重要,所以這個前面談業的時候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現在下面看文說: 當今之時,末法鈍根,人畏其繁,具持非易。 這個是弘一大師安上去的話,說現在末法了根鈍了,鈍根的人一個特徵,覺得嫌煩,好簡畏煩!啊,這麼簡單明瞭就好了,這麼的繁雜那受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據此!要全部精細的去持不容易,其次的話,在我們力量不夠之前,你與其細緻而捨其根本,倒不如把握根本更為重要,因為這個是心力的根本問題,不是說我現在要想去做,得前忘後,於是呢,一天到晚在枝末上面轉,這個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有一個很深的印象,這是個比喻,人家就移那個樹,移那個樹的時候,譬如這棵樹,移那個樹的時候,一移那個樹就受傷了,就是這樣。但是這個樹長的很好,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你把那個上面的東西通通把它鉅掉,然後用一個布把它包起來,用力塗,把它矇在那裡,一看這麼一棵大樹,什麼都弄掉了,那個樹根弄的好好的,綁在那裡,長它幾年,樹根長好了它再長起來。還有一種,覺得這麼好的,想辦法勉強把它移過去吧,儘管那個樹根可以挖的更大一點,可是因為他要支撐上面的枝葉花果,到最後那個樹根長不好,眼前看起來蠻好,到最後的話,整個的樹毀掉了,所以這個兩者,我們要同樣,但是這個完完全全要量自己的心力,這個地方完全要看自己衡量了,如果說找了藉口來,那這種我們不談,所以持戒本來是我們自己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具持非易”!一定要衡準自己的心力。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我們通常人的常情,事情還沒有做,先打了退堂鼓了,自己並不曉得這在非理作意當中,唉呀,覺得我不行呀!那這個時候一定不行,我們前面不是剛十二因緣剛說過嗎?你還沒有作,先拿愛取去滋潤,先拿畏縮說我不行,就是這樣去這個我不行的心情,去滋潤是什麼?行不行呀?是一定不行。這是我們要真正瞭解的,所以實際上在這個地方,說《菩提道次第廣論》告訴我們,幾句話非常重要,你先不要忙著去修,忙著去修一定沒有好結果,怎麼辦?在這個上面先心平氣和的,先把這個整體的大綱有一個認識,然後通常我說找定位,找自己跟整個的這條菩提大道的位置找到它,說起來很簡單一句話,做起來很難囉!那時候找到了以後全力向上,千萬不要自己給自己留尾巴說,我不行呀!我不行,誰行?但是我現在的確條件不夠,所以從下面走起這樣才對,正走的時候不要到那時候又畏縮,你下面要走的條件比較低,這個可以!可走了以後不要畏縮,這個心很重要,所以前面剛才說的十二因緣,對我們真正的價值,你時時記住!這個正知見兩個字,說起來好容易,做起來就很難。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這個情況之下來再抉擇,說我們全面做不到的話,所以弘一大師下面告訴我們, 幸有捨微細戒遺教,猶可依行。 喔,說幸好世尊留下來的一句話,微細戒可以捨掉,這個是世尊遺留的教法,現在這個教法是制教,我們可以當作制教,雖然律當中留下來,可是這個律本身是大阿羅漢集的,世尊確實有這句話,我們還是完全沒有違背這個律,這個是持不圓滿,這是我們要瞭解的, 制限多寡,人各隨力。 這是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所以究竟這個雜碎戒是細微戒,到什麼範圍呢?看看你的力量,如果你能夠全部做到,第一等人,再不然的話,就是你隨你的力量,那麼下面來說弘一大師,喔,不是!是蕅益大師說的,不是弘一大師,我現在也是顛倒的,那倒沒關係,你們都瞭解,我即使我說錯了,你們都瞭解就好,說這個文上面,弘一大師說, 且約最低標準而言, 那麼這個是弘一大師立出來的,實際上我們也感覺到, 止持之中,四棄、十三僧殘、二不定法, 這個是我們的標準,這個四棄是根本罪,那個不可以,那個犯了,不要談了,完全不要談了。小乘固然絕對不能,大乘更沒有這樣的事情,你要救一切人,你自己犯了這種罪,可以嗎?不過大乘有個開緣,這個以後到菩薩戒的時候再講,在這個《南山律》當中已經說過了,菩薩的開緣,並不是為自己開,是為別人開的,在什?情況之下可開?這個等到以後,慢慢的大家研閱菩薩戒的時候,它這個裡邊有很明確的說明,這種說明都是我們依經論的,現在我們隨便說的話,怕有一點錯誤,所以現在不敢說。到那時候我們翻開經論,它上面會告訴我們,論上面怎麼說,經上面怎麼說?實際上這個前面也說的,經就是涅槃,論就是《瑜伽師地論》,不過這個細說,以後再說。 那麼“十三僧殘”呢,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說,這個不是息世譏嫌,最主要的是保護根本,雖然有一點息世譏嫌,不是我們說,普通做的二不定法,這個都是保護根本的, 悉應精持, 這個而且不但要持,而且要認真的噢!這個是止持, 作持之中, 作持之中呢!說 結僧界、受戒、懺罪、說戒、安居、自恣等,亦易行耳。」 這一點弘一大師並沒有正面告訴我們說,應該精持,他只是反面的說“易行”,要鼓勵我們這個並不難,因此在我現在來說,我的心境上說,作為一個出家的同道,的的確確我們希望能夠這個止持當中應該精持,所以精持的話,要有兩個條件,不是單單的戒相清楚,這個裡邊有它的內涵在,有它的內涵都應該瞭解,那麼作持,那的確就是我們結僧界,我們根本住的地方,受戒那是我們所以成僧的根本原因,那麼懺罪呢,萬一犯了罪怎麼辦?我們凡夫真正要做到,絕對不可能的,這是根本,這是根本,所以受戒,然後呢,受了戒以後要去行的話,住的地方,安住,就是這樣,所以平常的時候說戒,安居自恣,這個是最重要的,那這幾樣這個的確也並不太難,這個是我們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 有了這個,現在我們下面就可以談一下,說制教上面、化教上面,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範圍,告訴我們萬一到末世的時候,我們不能完整的做到的時候,那麼開合的範圍,開合的範圍,00為制,儘管前面說,好像制化兩教不同,經過上面一說,我們瞭解制化二教的話,恰是相輔相成,因為你有正知見-目!所以要制教去行,行就是根據你目所見的,所以制化兩教相互配合,那我們現在這樣的去走法的話,同樣的可以達到我們需要的,尤其是大乘的行者,那個對我們更是重要,因此在修學過程當中,我自己就用了兩個名詞,一個呢!在學的過程當中,希望最好的,上,上限,一個下限,照理說這個上限,什麼叫上限?到佛是上限!不過這是我們的希望,對我們來說,我們現在的範圍之內應該學的,最高應該定什麼標準?下限呢,最起碼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狀態? 那麼現在這裡呢,以戒論戒,以戒論戒,把那個上下限在這裡簡單的說一說,先說下限,下限明白了,上限也就清楚了,那麼這個上下限哪!我們要從什麼地方去看呢?還是看《在家備覽》吧!實際上那個《在家備覽》一開頭已經告訴我們了,在《在家備覽》第一頁,我們重新溫習這幾句話,一開頭說這個話,說完了以後,回頭又說這句話,實際上這有個理由的,剛開始我們學的時候,偏重於在聞跟思,聽懂這個道理,認識這個整個的輪廓,認識了整個輪廓以後,然後下面思修,就是這樣,思修還是不外乎別的,把以前學過的東西認真去學,所以現在回過頭來,不妨仍舊看這個第一頁。第一頁是說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 事鈔云『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 資持釋云『興謂發心。建即立行。識體進行、成因感果、故云有託。』 發心要靠聽聞,要靠思惟,建呢,聽聞思惟了以後,正式開始行持,所以說它下面告訴我們,這個戒相是很多, 若任境彰名,乃有無量。且據樞要,略標四種:一者戒法,二者戒體,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到精要的地方去看-法體行相,四樣東西。那麼這段話在什麼地方呢?這段話,如果說諸位要想真正深學的話,那麼在《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這個最前面卷三,那個四分律第一卷是敘說這個發起的因緣,敘緣發起。敘緣發起以後呢,我們道宣律祖把他所要告訴我們的,以三十個題目來一一說明,他要告訴我們的整個的內涵,這個三十個題目當中,第一個題目叫做“標宗顯德”,標是標示,換句話說,那個綱宗,中心先把它拿出來,擺在這個地方,說明他真正的重要的內涵,所以顯明,顯彰這個戒的真正的戒德,換句話說,這個大綱全在裡頭了,剛才《南山在家備覽》上面這幾句話,就是這個標宗顯德當中,一開頭前面的幾句話。這個在《南山行事鈔》的卷三。現在最後了,我們也不必去,如果說諸位真正的想這個地方深入的話,那這個需要看,如果只是希望瞭解一點的,這一部分也要看,深入的話,那個南山的六大部,非要全部看不可,不但要全部看,而且還要其他的有關的經論也要,應該相關的也要,才瞭解他為什麼?否則的話,你學了個起碼的話,剛才說的這部分也應該看,這個《行事鈔》當中,有幾篇,譬如《標宗顯德》這個地方,乃至於後面有幾個重要的地方,《持犯方規》等等,這個必須應該認識,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它的根本意趣何在?現在因為是《在家備覽》,所以我只把那個最宗要的地方說一說。 現在我們仍舊看《南山在家備覽》,說這個四相,看文,第一頁倒數第三行 資持云:『欲達四科,先須略識,說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 前面不是說整個的講戒來說,我們行持的根本,發心立行這個時候,正式開始先是戒,那麼要談戒的話,無量無邊戒當中,真正的中心在哪裡呢?法體行相!那麼請問法體行相是什麼?第一句話,聖人制教名法,這個是聖人所制立的,聖人所制立的這個叫做法,現在你能夠依聖人所制立的,從聽聞思惟領納在你的內心,恆久相應的跟法相應的,你內心當中成業這個叫做體,我們剛說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由於無明行識,無明的行這是個業,愛取有這個有是個業,我們凡夫現在的業是什麼業?跟無明相應的行!跟愛取相應的有,現在這個戒是什麼?是根據聖人所制的法,你如法的領納在心當中成這個業體,所以這幾句話我們立刻回過頭來想一想,十二緣起當中說的,前面這個是不管它,為什麼?這是宿生感的果,所以領納這個千變萬化的境界,所以什麼?外境是無量無邊,但是對境的時候,現在能不能再隨順著以前的無明情節而走?如果說隨順著無明情節而走,儘管是受了戒體,衣服穿的很好,頭剃的光光亮亮的,然後行持走的好好的,這個有沒有把聖人這個法納在心體當中?沒有!一定要兩樣東西,正知見善法欲,這個下面就是勤精進,勤精進是行就是有,這個才是納法成業,這個叫做戒體!這個中心在這裡,所以同樣的我們說這個四科,這個四科的內涵,跟剛開始講的不太一樣了吧!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正受戒體的時候,需要什麼條件?後面回答的時候不是說啊!太多的人受的人,不曉得多多少少,真正得到的人,00二三,乃至於受的人什麼?對!等一下我們同樣的會念下去,持者是麟角猶多,受者是法界為量,持者是麟角猶多,不要說得不到,得到的人它法界為量,因為的的確確廣緣法界,可是持的時候為什麼又麟角猶多呢?都牽涉到對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就算有的認識了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已經是能夠納法成業,可是由於瞭解不清楚,或者瞭解了行持不夠,那麼這個在我們那天講那個四個犯緣當中都說過,現在這些一一都現起了,第一個四個犯緣是無知,無知的話,根本得不到,就算你得到了以後對不起你還是不行,是吧!這是第一個無知,第二個放逸,第三個或者是不敬,或者是煩惱重,那麼這個裡邊有一個就是你得到了,可是那個時候如果說不一心,如果得到了以後不一心去持的話,同樣的會犯這個情況,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回過頭來,看一看前面所說的那些道理,就瞭解了現在所說的,納法成業這一部分, 下面依體起護,這個叫行噢!這個叫行,你有了這個體,然後要保護這個體的起行,這個叫行,這個戒行,我們講持戒持戒,這個是它的根本,然後為行有儀名相!要行的時候有它一定的軌則,反過來說這個戒相是保護,這個行持是保護戒體,當然裡邊我們已經很清楚的,受隨相資是千里可到,都從這個地方來說,所以這個地方一一都可以以戒來成,所以戒法戒體戒相戒行,瞭解了這一點,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下面還要,翻過來問: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 這同樣的,說 答:『攝修始終,無缺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 這個話一開頭已經說過,現在我們再回憶一下的話,這個內涵就不一樣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 79B開頭已經說過,現在我們再回憶一下的話,這個內涵又不一樣了,而且很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法呢?想想看!以前我們講的時候講一個道理,現在如果說道理懂得了,或者是至少這個內涵有比較深廣的內涵,再不然你正確行持的話應該相應的程度,以前對著境儘管說唉呀!佛法上告訴我們要智慧要正知見不要貪瞋癡,說完了以後對境的時候還是貪瞋癡,說的時候是什麼?嘴巴上面不是貪瞋癡,心理面一副癡相,你並不了解說些什麼,這是個實際上的狀態,可是至少嘴巴上面說的時候心理面沒有強烈的癡相,這是事實,至少說的時候你那個識跟他那個文字相應,這是個事實,所以說我們要聽聞然後呢!聽聞的時候還需要種種條件,這種條件在這裡不細說,這種條件我們也可以溫習一下廣論,乃至於現在講的三主要道,它為什麼要一個最好的動機說意樂?這個意樂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曉得我們錯誤,一心要追求這個是總的,然後斷過具想!錯的要去掉正確的要具足,在這裡對我們來說剛開始你就算不瞭解,你說我全心全意聽聞世尊告訴我們的,那是我們剛開始所學的,啊!他告訴我們的全部精神灌注進去,那灌注進去至少心裡面,把佛法取代了以前跟無明相應的這個狀態,這個對了!雖然作的時候不一定有用,可是這個種子是不是下下去了?我們十二因緣當中嘿!前面是無明行的識,現在跟正知見相應的這個識,這個文字進去了,我要學它這個信心有了,於是這個有了如果說我們能夠進一步,很強盛的這種善法欲去做的話,是不是一直使得這個東西增長增長增長?種在一個最好的田裡面!雜草把它去掉了然後水肥料把它加上去了,這個我們做這個。 那麼現在如果我們真正得到了以後,這個四義整足是什麼個狀態呢?那心心唸唸說啊!我是受了戒的人,為什麼要受戒?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受戒的原因,戒是從小的地方來說到大的,戒是防止我們流落生死海的,那麼流落生死海的原因是什麼呢?業!說業是什麼?由於惑!所以戒是正在惑的正對治,始終行持來說叫戒,從認識它來說叫正知見,一看念頭一起了嗯!無明貪瞋癡現在擋住了就是這樣,所以這個道理是佛告訴我們的,內心當中起心動念能夠這個,這說明什麼?能夠納法成業!腦筋裡面翻起來就是這個東西,然後這個業在十二支當中的有,以前造這個業是惡業墮落的,現在這個有是什麼?嘿!那就是!善法相應的善淨之業所以納法成業,所以戰戰競競的,行呢!現在學過了以後再回過頭來想,它那個行是不是我行動的那個行?是不是站起來走路的行?還是講話的行?他告訴我們這個走路手腳的行為跟講話是具對不對?真正的行是什麼?是思心所!思心所嘛!起心動念!真正的行在這裡呀!所以我起心動念當中的話,現在我對那個境界,這下真像那個冤家,我可不聽你招呼?我就擋住了!所以這個是依體起護,那為什麼能夠這樣行呢?就是由於前面納法成的業!這個在心目當中它就有這個力量,隨時隨地的行現起來這個,這一下不作,然後在這種狀態當中平常的時候我跑到這個齋堂去吃的時候狼吞虎嚥,今天心裡嘿!我很高興坐在這個地方,自然而然別人一看的話,就看見他不太一樣了。 譬如說隨便舉個例子吧!我就看見這個一夢漫言上面有這個一段公案,這個見月老人從南到北行腳幾萬里,你們記得吧!有一天跑到那裡幾個人大家坐下來一起吃,結果有一個也是出家人,然後筷子拿起來四個盤子一掃而空,我們雖然沒有這種狀態,我現在自己想像的話也是如此,一跑到那個廚房裡的話,全部的精神就被那個飯菜全部的吸引去了,注意噢!這個結生相續的時候什麼狀態呀?結生相續總是說來說去是這個東西,那麼為什麼有這個因緣?就是平常的時候一對境你完全被他牽去了,這無明一切時處在這裡,今天如果我跑的去的時候,跟以前一樣一跑進去眼睛就瞪大了看,雖然坐在那裡不看它心裡還想這個,可以騙的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那個時候我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好傢伙!那個冤家!今天我可沒被你所騙噢!然後自然而然這個相狀,自己也很清楚別人也很清楚,這個叫什麼?戒相呀!是這一個,反過來,我做不到呢,拿戒相來保護自己,戒相來保護自己的時候啊,那這個告訴我們該怎麼辦,該怎麼辦?所謂一坐食,這樣,所以硬是擋在那個地方,儘管你貪,就算貪的話,我只貪碗裡面的一點點,外面的東西我不能再去裝呀!所以他這個兩個互有因果關係,強一點的人從內心上面就擋住了,差一點的人行相來保護我們自己,論持論其他的也是如此。喔!我現在外面完全不出去,關在深山裡邊,那萬一擋不住要出去了,摸摸頭,唉呀,對不起,這個頭髮也剃掉了,然後這個衣服也穿了這個東西,平常跑的去玩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我是都不知道,說假定吧,說以前歡喜那個什麼?說電動玩具,好像這個很熱鬧,是吧!不一定那個都是世間的人,你穿著這個東西,跑到門口一看,大家瞪大眼睛看你,那好好好,不敢不敢了。 所以這個裡邊它有互為因果的,因此在這個裡邊,內心當中的警策什麼等等,是不是這個牽涉到什麼?隨成一行,四義整足。如果說你前面這個法體不認識的話,戒相雖然作的好,這個是不是真正的戒?很難說噢!究實說來,就算你的行相作的很好的話,那佛法真正戒的內涵不在這裡,不瞭解之前,我們說是,瞭解了以後不是,所以經論上面有很多更強調來說,你明明作錯了,還以為這個這個怎麼講?禁戒取。不對呀,你還以為這個最好是見取,它本來是要淨除煩惱,或者是見思二惑,現在你弄了半天的話,增長那個見思二惑,到底是持戒,還是犯戒?那我們從這個地方去看,就很清楚很明白的,這個地方同樣的一句話,隨成一行四義整足,清楚了。 還有呢,言有次第行不前後,說明是,當然真正行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呀?以前我們只能說比喻,這個比喻什麼比喻呀?譬如開汽車!你看見的是輪子動實際上請問真動的時候,它整個的從那個汽缸裡邊,推動到輪子,是不是完全一貫的?你看見它好像是的確從汽缸裡推動,可是實際上真正動的時候,彼此間,完全天衣無縫的配成一貫,我們學上來的時候是聞思修,那個次第井然,可真正開始去行的時候,前面這個東西是全部包含在裡頭,是一點沒有遺漏,一點沒有遺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