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抄 頁/行 10 冊 P225-L14~P247-L10
音檔 起訖 79B_0934~80A_1943 |
這一部分都在這個《行事鈔》上面,《行事鈔》就是標宗。 為了對這個有更正確的認識,下面我們不妨看《在家備覽》第三頁,正示 《事鈔》云:『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它說談那個戒法的話,不局凡聖,但是直明!那個後面有一句話,我們等一下再補充,它這個法雖然不局凡聖,但是這個法有個特點噢!軌成出離,這是個軌則這是個限制,這個軌則,使你這樣的走上去,這個規範使你不超越,為什麼不能超越?為什麼要你走上去?走上去是哪裡呀?從這個地方要走到能夠出離的這條道路,這個很清楚的已經告訴我們,所謂這個戒法本身這樣,現在你納的戒體,就是納那個法,所以這個法一定是要軌成出離,納的體是這個,所以下面的行跟相的話一定從這個上面,如果這個法體沒有談那個行相的話,這是什麼?是!我們從有一個特別寬的角度去看,說這個善根種子種下去了遲早發芽,這是事實,佛陀無量的方便大慈悲是有這個方便,可對我們正規的行持來說,這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剛才說的見取,禁戒取,跟戒取,已經犯了這兩個毛病了,根本上面已經違背了戒,就是這樣!根本上面已經違背了戒了,我們現在不必引文,如果引文的話,後面有太多的地方,因為我們重新複習所以重點式的。 所以這個《業疏》上面,《業疏》就是《羯磨疏》,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我們要想真正作的是什麼?由於業而感苦!欲脫此苦必先持戒,下面告訴我們的它處處地方說什麼?重點在哪裡?還是認識這個業非!這個業非的原因是惑,所以一定從那個正見那個惑而準備把它對治來說,那麼這個或者我們在法當中講說正知見,或者在行當中去講叫戒,真正的戒的真正的內涵,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認識了這個那個時候談戒,有了這個那個時候才好談那個學戒的上下限,你到底學些什麼?那麼為什麼我說這段話呢?因為我當初自己也犯過這個毛病,說這個出家的戒最重要,怎麼辦呢?那具戒的時候,趕快先去受五戒啊,這個為什麼?有功德。佛告訴我們的,至於說為什麼要受?如何受法到底怎麼樣?誰都不知道。我現在還是經常碰見這種情況,說這個戒功德很大,然後菩薩戒的功德更大,現在我往往警告他們,功德很大,但是你要持的好,萬的持不好破戒的話,非常可怕,不如不受,雖然說受完了,墮落地獄再出來,你願意嗎?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我當初有這種迷惑,這是第一個,其次呢,執著那個戒相,以為這個是,那這個不必細談,因為我前面已經說過,有太多的地方,我總看看我是持戒的,人家又不持戒了,那這個是我們現在的認識,所以戒本身一定是拿來自己衡準自己的,淨化自己的,這是我們要瞭解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現在我們來進一步,就談戒的內涵瞭解了,然後再談它的上下限,我們可以不細學六大部,乃至於現在很多東西我們該學的,都暫時放在那裡,但是必須應該瞭解的,這個戒的裡邊包含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眼睛,一個是腳,換句話說,一個是正知見,一個是如所見的去行持這個內涵,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戒相上面稍有做不到的地方,以慚愧心去做,我並不是叫大家忽視那個戒相,這個戒相不可忽視的,就是這樣,那麼這裡有兩種做法,這裡有兩種做法,有一種譬如念佛的參禪的,那這個情況之下,說我全部的精神我拚命的念佛,本來印光大師的來說,他就勸我們,你不要出家呀!你不要出家一句佛號拚命念,你出了家以後,你不能持戒,戒的功德沒得到,破戒的反而把你這個念佛的功德拉下來,這一點我們要瞭解的,所以現在說,我出了家了,只要去念佛就好了,我一直對這個事情有所懷疑,一直有所懷疑,這種情況的出家那是什麼?就是惡持戒! 他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就告訴我們,釋種是為了生活方便,易得易失這根本上面已經犯了,這裡我們不細談,所以這個大德們他不明指出來,尤其是印光大師他本來是弘淨土的,所以他當然不便,何況說了以後尤其是正面的效果不一定現,反面的效果往往現,所以這種大德哪有不瞭解的,所以這個告訴我們那好了好了你念佛,這個末法的確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可是這個念佛並不是說我撥撥念珠就行噢!這個!這裡不去說它,那種點善根樣樣可以,所以在這地方在這種狀態,那麼參禪的,大概一般來說的話,也是如此。原則上呢,我是說已經出了家了那些同修們,那麼那個時候大家要衡量自己,說我想想也沒錯,我做不好,現在開始要重新要去學戒,那我還俗,我拚命念佛,這是我很讚嘆的,還有一種,既然出了家,千萬不能還俗,那至少起碼的我應該瞭解一點,那麼那個時候它有一個方便,有一個方便,那個時候,就像印光大師一樣,印光大師三藏十二部無所不通,他自己就說我常慚愧僧!我只有拚命念佛,跑到哪裡,你可以看得出來啊!他那個行持以蕅益大師之尊,跑得去對他佩服,雖然我們做不到,我們選為我們的目標,我們選我們的目標,那種情況之下的話,這是一種這是最低的範圍,可是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內涵-正知見!你看得很清楚,腦筋一起來了以後,你說,嘿,我現在心裡面緣的是什麼?煩惱嗎?還是真正的正知見呢?策勵我們!假定我們正知見策勵我們,就算一下做不到這個還是不怕,否則的話,就算你做到了這個也是一些問題,這個是他所謂的下限,那麼做不到的時候呢!這個心裡面要注意噢!不要說,嘿,我這個樣,那一生這個輕視之心,那個下限,最下面的限已經破掉了,那個下限有個特徵,就是由於自己瞭解現在所處的法也沒有,客觀的環境這麼惡劣,深自苛責,非常慚愧,然後隨分隨力我能做多少算多少,拿世間來說,叫敦倫盡份,印光大師說的,你做了這個你就做,那麼出世了以後還是敦倫盡份呀!出世的倫常是什麼?佛是我們的父親呀,菩薩是我們的母親呀,這樣的呀,然後呢,道友等等的話那是兄弟,這個要盡量做到,我對這個家屬的本分要做到,這個是我們敦倫盡份的事情,這個隨分隨力。然後呢,我現在那個地方這樣去做,那這個情況之下那所謂下限。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這個正知見也同樣的要這麼很多東西啊!一下也不容易那怎麼辦呢?有一樣東西你可以把握的準-阿彌陀佛!拚命的念一念忘掉了,所以紫柏大師就這麼說,紫柏大師問一個念佛的人說:嘿!你白天作的了主作的了主,那麼你夢中作的了主作的了主!睡覺沒夢的時候作的了主,紫柏大師馬上就瞪大了眼睛就訶斥他,我們想我們白天作的了主呀?根本沒有一個作的了主的!他已經到了這種境界,紫柏大師尚且要訶斥他,那這個是祖師給我們的典範,他說碰到我的時候怎麼辦?跳出來痛哭流涕,我怎麼做不了主呀?拚命的念它!三十番十番五番,我忘記掉了,那個是行持的一點樣子,參禪亦復如是,就把一個念佛的是誰,貼在額骨頭上面,不破就是不行,茶不思飯不飲這樣來,這是最起碼的下限,我現在的瞭解這樣,那麼平常的時候是要問我自己這個下限,我自己也做不到,可是我不斷的策勵自己,因為我的目標不是下限,我的要上限我念佛要學阿彌陀佛,參禪要學不管了,你覺得這個禪是誰留下來的,你就學他吧!大乘學文殊師利菩薩,那文殊師利菩薩代表諸佛的智慧,我要學他,這樣不管你學哪一個,然後我全心全意的這樣的去做,心裡上是這樣,然後平常的行為上面的的確的,那就比較行持上面不完整一點,說或者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種情況去看的話,就是他這個正知見比較偏重,戒相比較次要,這是個下限之一。還有一個下限呢,戒相比較重要,嘿!我既然作了個出家人了,至少我這件衣服要對的起它,所以坐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坐的規規矩矩,把它做好了,外面人來了,我尤其做的更重要,我當初一直想這個做給自己看的,尤其是我的老師也特別的告訴我,做給自己看的,我現在發現,出了家以後做給別人看是需要,因為我們撐扶那個家業,平常的時候也許累了,啊!累了以後休息一下,有人來了以後我要撐起來,不過這個主要的噢!我不是為了騙別人,我是為了對自己這件衣服,就是這樣,至少要人家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個都是在下限裡邊,那麼這個下限我不去深學它。 那麼這個上限呢?這個上限剛才已經說過了,本來上限什麼叫上限呀?佛!這是我們的目標,其實下限也好上限也好,走到最後都是這個佛,那麼這個上限就是我們的目標,說安立的目標說如果現在我們出了家了,或者沒有出家那怎麼辦呢?我要做一個如法持戒的這個行者!內涵來說大致相同,我絕對不是說我只要把參禪這個破了本參就行,念佛!這句佛號念就行,出了家以後我應該先把那個戒的根本的意趣,開合持犯有一個認識,然後下面走的時候,各隨各的意趣那個倒的確的,佛不一定是一定走哪一個,戒本身那是所有的大小乘的共基就是這樣,那麼現在這個地方的上限一定是指佛乘,一定指佛乘。 說我的究竟目標是要成佛,然後或者是以《華嚴》,或者以《法華》,然後隨分隨力走上去,本來《華嚴》《法華》它這個走法的話,是一生成的噢!現在我們把這個作為選入我們的目標,一生成不成沒關係,這個成不成,為什麼講沒關係呢?因為它成不成,要靠你有沒有這個因,在這個因上面我們要能夠卡的準,那麼怎麼卡準法呢?現在簡單扼要來說,就是剛才的十二因緣,對這個地方就很重要了,所以這個現在我們前面的話,有正知見策發我們的種子,這個什麼種子呀,要求無上菩提的,這個大菩提心的種子,然後這個種子必須要以善法欲勤精進,而這種概念都是大乘的概念,或者是說不僅僅是求一個人的解脫,要求一切法界眾生的解脫,然後去滋潤它,那麼這個滋潤過程當中呢!它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方式,關於這個不同的方式,我會大概的在這個地方說一說,那麼這個就是我要在這個地方,要跟大家介紹的上限,我想今天那個時間等一下不要再說下去,明天最後的把它圓滿好了好不好?那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為止。 上一堂我們講到戒的時候,曾經說這個要補充一下這個簡單的概念,說這個戒,從戒來說,必須從法體行相,四個角度來說明它,那這樣那麼才真正的那個說把這個戒的內涵能夠充分的認識,行持的時候才算是真正持戒,那麼這個是從整體來看,目前有的時候我們,一般來說,都偏重這個戒相,偏重這個戒相,那麼所以這個《南山在家備覽》上面,乃至於到後頭說隨戒攝相篇,那個是道宣律祖的《行事鈔》上面,說那個分三十篇當中這麼一篇,那個是第十四篇,那麼在《在家備覽》上面那就是持犯篇,持犯也可以說完全是講戒相,那麼這個我們不妨在這裡重新看一看,說講戒相應該怎麼樣?請翻到《在家備覽》88頁,這個持犯篇一開頭是說 事鈔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 這個是根本說出來-戒,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要想度脫唯一的憑藉,就像這個船在大海當中一樣,那麼我們現在出什麼呢?出三界輪迴之家!所以這個最重要,它下面馬上有句話,這話以前早就說過,那最後當我們談結論的時候,把那個最重要的重點說一說,所以重新這個地方特別提,它下面說 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 那受!就是講所受的戒體,這個戒體本身是以法界為量,但是持,那就是行持或者是隨行,或者就是我們這個地方的持犯,平常我們的戒相,從這個地方講起,那真正要講戒相的話,麟角猶多,換句話說,真正能夠做的好的話,少之不能再少,法界是多的不能再多,為什麼原因?下面告訴我們理由, 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 由於並不瞭解本就是根本,說這個戒的根本在什麼地方?詮就是說明,說我們要來學戒要來持戒,根本的原因這個是最重要的,根本的原因你把握不準的話,你怎麼做就錯,所以在這個地方律祖告訴我們一下,那麼它這個地方又說略分四別!上面這個我們就不必說,說這個 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妨不論。 說不管是佛菩薩祖師,沒有一個例外,那麼現在我們道宣律祖呢!也在這個地方 故直筆舒之、略分四別。 直筆舒之的話,不要用很多繁雜的文字,轉了一大圈,直接了當,最精要的地方,還是從這一點說法體行相,我們不妨重看一下這個地方,現在這個地方純粹是就戒相來看的, 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囉!這個法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立這個戒法?目標是要出離!求自己出離是二乘行者,也想幫助一切人,乃至於一心一意的全為一切人,那個就是菩薩乘,不管是大小二乘,整個的佛法的中心不離這個,所以戒是根本,那麼這個一開頭就說出來,這是根本!說戒體呢! 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 就是依這個才能出生眾行,這是根本,你這個沒有下面就不談了, 三者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 這個種種的方便善巧這個說,前面已經說過,所以這裡不必細說它,說你必須要種種的方法,那麼然後瞭解了,不但是說這個方法,不但是你有這個心,而且要正確的方法,你單單有這個心,沒有正確的方法,這個不行。 南山律在家備覽 80A不但是你有這個心而且還要正確的方法,你單單有這個心沒有正確的方法這個不行,我們現在太多的人就是這種狀態,這是宿世的善根所使啊!一心想修行,或者想幫助別人這是個好心,你如果不能得到善巧方便不行,所以這個裡邊需要有這個認識,那麼這個時候照著這個正確的方法去修,還是什麼?順本受體!也由於這個那麼下面談戒相, 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通亙篇聚。』 這是現在說的所謂即此篇所明,通亙篇聚。然後這個是我們的道宣律祖所說的。 下面呢,所謂資持記,就是說解釋這個道宣律祖,最徹底究竟圓滿的元照律師,在這個六大部上面,它同樣的說戒是一也!那我們不妨看89頁上面, 資持云『問:何以不但釋相而總論四戒者。 這個實際上也就是解釋前面行事鈔,在這個行事鈔,資持記就是卷十五隨戒這個,我看噢!這個是什麼?隨戒攝相篇!隨戒攝相篇當中一開頭就是講戒相了,所以叫隨戒攝相的時候特別的說明,那麼他也自說問答,說為什麼不?說你現在這個地方不是講戒相嗎?你為什麼還要談這個法體行相呢?這段話。 答:戒是一也,軌凡從聖名法。 然後呢! 總攝歸心名體、三業造修名行、覽而可別名相。 這幾句話,第一句話就說明了,這個法是什麼?規範!我們回想上一堂講的豈不是?我們是凡夫!這個是一個軌道,是一個軌則,說那怎麼樣使我們凡夫能夠依照著這個軌道,然後不越這個規則而一步一步向上,能夠超脫生死輪迴,所以這個叫軌凡從聖!這個法,把這個法那麼總攝歸心,把這個道理能夠以自己的認識攝持在內心當中,以這個作為我們起心動念行持的根本,這個叫做總攝歸心,這個是我們的戒體,然後依這個起心動念說三業修造才有行,依行覽而可別,那你就看得出來,依法體去行的這個相,這個才叫戒相,從這個地方去看起來,這個戒相能夠離的開前面這個法體嗎?說現在完全談戒相了,還是從這個地方,所以前面已經說過了,假定你把握不住這個重點,不要說五戒八戒,乃至於受了大比丘比丘尼戒,對不起,仍舊是人天乘法,弄的不好,說不定還要出紕漏。下面又說 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相。當知相者即是法相、復是體相、又是行相、無別相也。 那現在這個相一定是什麼?就是法相體相行相!如果說你離開了前面那個,那毫無意思所以說 若昧餘三、直爾釋相、既無由序、不知所來。徒自尋條、終難究本。』 假定前面這三樣東西你不認識,你單單講戒相的話,那你根本沒有根本哪?你什麼由來?照著次第從根本上面一步一步這個原因,所以完全我們走錯了說徒自!現在徒然的在這個枝末上面,它的根本在哪裡?你終於難獲得,雖然佛說告訴我們碰上了你總有因緣,可是碰上了達到因緣,要經過多少長劫的苦難,何況最後結果還要從頭至尾來,這個是我們必須一開頭應該認識的,不要誤解,否則我們浪費了很多,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遺憾,那麼這個話要補充說明一下。 現在最後,就是談到那個我們希望修習的那個上限問題,這個也只能說簡單的說明,所以簡單的說明?因為我自己本身也並不是說真正修持有成,乃至於說,連它這個皮毛,也只是少少幸運了碰到一點點,所以我始終說,我只是說為了錯誤的經驗,雖然我現在曉得要修學佛法,那個戒是根本,然後困頓了二三十年,所以我看見很多善心,素有善根,一番好心進來的人,同樣的在這個地方犯了這種類似的錯誤,所以我只是說提供大家我的經驗,它可以避免陷入這個我們走過的錯誤當中,那這樣呢,青年才俊之士,就有機會能夠很快的深入,個人是如此對佛法的前途,也是說等待接引的眾生,從任何一個角度去看,那個都是我們大家共同期望的,所以說我所說的這個上限,也只是說個人一點所見,不過這個所見呢,還是根據著經論以及這個祖師菩薩們,大概的那個內容上面說出來。 第一個,我們就時下的現況來看,那麼這個情況,我們說起來的話,總是我們要想好好的學好的話,那就應該廣從經律論三藏當中,好好的去努力,好好的去努力,譬如說我們近代以來的幾位大德,那我們說,民國以後的四大師也好,說四大師雖然有出入,大致都差不多,或者你更推廣一點說那些,儘管他們實際上看起來,他們每一個人宿有大善根,對我們近代也產生了很特別的功效,可是比之於古代的祖師來說的話,那總是始終感覺得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我們不妨隨便說一下,譬如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他是專門念佛的,他也是大通家說三藏十二部,可是到最後他自己老實念佛,跟人家說來說去經論上面不講了,就是說敦倫盡份,乃至於出家也不要出了,你只要老實念佛,說雖然這個大祖師的榜樣,可是在這個地方,我們看不出什麼名堂來。 那麼虛云老和尚,他是以禪為主的,真實說來虛云老和尚一樣,是三藏十二部的大通家,你們仔細去看他有很多人家,告訴人家的話啊,那個引經據典,他究竟什麼時候他們兩位大德,什麼情況之下真正的深入?那我們我自己也並不太清楚,那麼他老人家一生弘的是禪,專門扶行各大廟到處去提持。那麼其次呢,太虛大師他老人家的願力也一樣的,他要把整個的佛陀的擔子挑起來,所以人家說八宗並弘,然後影響也非常的深遠,乃至於最後弘一大師,那我們總說起來,那個律以他為主,不過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從他們一生的行持當中,那種願力真正的可泣可歌,是我們真正的景仰,但是那留下來這個事業,或者什麼等等來說的話,這個我們很難從這個裡邊整理一個頭緒出來,那麼所以我才感覺得說,自己要想深入教海,要?你宿生大有善根,否則的話,那我們有限之年,要想這樣的全部摸進去,不大容易,那好!你專入一門,那麼專入一門,譬如以律來說,通常我們來說五夏依師,那麼現在真正要想在這種情況之下,找到一個真正的跟這個好好相應的,這個的確是不大容易的事情,然後你在這個地方,要想真正的深入花很多時間,譬如說以弘一大師來說,他30幾歲出家,到60多歲圓寂,他全部精神幾乎花在這個上頭,當然將近二十六七年光陰,所留下的東西,我們看現在我們所曉得的,就是眼前薄薄的兩本,一本是《南山律在家備覽》,當然還有呢!所謂《弘一大師律學講錄33種合訂本》。那這個律學講錄,那就是局部的一部份的一部份的摘錄,一部份一部份摘錄,那個《南山律在家備覽》就是這樣,那比起那個祖師來,我們看那個祖師,真的的確是浩大浩如煙海,那這個是個實際上的狀態。 所以我的感覺說,真正要想學從經論上面下手,這條路比較難走,那麼就是說我們學律吧,那全部的是以律來進入,本來照那個佛制說,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說你要成就了辦比丘事,然後可以廣學經論,當初開始的時候,我也總覺得把律學好,然後才牽涉到經論,實際上以我們現在的實際狀態來說,你要把這個律學好的話,那實在是很難,以弘一大師來說那麼學了一二十年,他最後,也許他老人家是謙虛,我想他老人家不要說也許,實際上他是謙虛,不過這個是事實,他真正的能夠弘傳這個律,一直到他死後,人家對他的尊仰,所以產生這個難的效果,當然實際上歷史上很少人說當代就弘開,可是他留下來的東西非常有限,而結果呢,還是不外乎這個南山的這個三大部或者六大部,而只是把它當中的精華摘錄出來,祇是如此而已,祇是如此而已。 那麼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看看就是弘傳南山祖師的,或者是南山道宣律祖自己,或者是靈芝元照律師,你看這個靈芝元照律師,他早年七八歲就出家了,七八歲出家,以古代出家,不像我們要出家就出家噢,那政府有規定的,你出家先跟著老師好好的學,然後它有規定的,有規定要考試,經過考試考過了那時候才准許,那個制度一直到清初,清初!大概是清初吧,對!那個才廢掉,啊!那隨便你出家都可以,那麼究竟的情況我也不能確定,乃至於印光大師說清朝的什麼?啊?對!好像順治的什麼?清初的這個順治吧!他看見的啊!出家這麼好所以廢掉這個制度,印光大師好像有這種說法,那麼我們就不去談它,就是說元照律師他七八歲就出家了,那麼到十八歲那一年去考試,然後考過了那才剃頭,然後十八歲那一年出了家以後,前後努力了好幾年他有心學律那得前忘後,後來遇見什麼?一個學天台的,說天台它那個傳上面有說天台神悟禪師也告訴他,來在他門下一聽啊!他就非常讚嘆,所以實際上他是以天台,然後那個時候神悟禪師就說現在我們學的人哪!不注重律你叫他好好的學,學通了去弘律,可是他跟著他這樣,結果變成一代了不起的大祖師,所以南山道宣律祖這個三大部,有很多人說幾十家之多,最後只有元照律師他有他的特別,當然這個人他宿生大有善根,他的早年的行跡,乃至於他受菩薩戒的時候,說觀世音菩薩的聖像放光,開始的時候陷入整個的光明,到臨終的時候天樂鳴空,這種境相都不是普通人,那麼他還是透過了這個老師好好的,完全是經論上面的那個廣學,回過頭來才真正的能夠把握住整個的重點。 那麼這個裡邊告訴我們說,不廣學三部這個不行!其次更重要的,沒有師承,不信自己去就是不容易,至於說我們道宣律祖更是如此,他出家,他也宿生這麼大有善根,那麼他宿生的因由,我想大家都瞭解,他本來就是梁朝的那個僧祐是吧!僧祐律呀?叫僧祐律師,這樣宿生就是這樣多生多劫,那些人都是多生多劫的高僧一生一生的來,那麼所以從小的時候,他的宿生家世的背景都這麼好,出了家以後就依這個所謂指智頵律師,那個智頵律師就是從南北朝的那個時候呀!一代一代傳下來那個傳承很清楚,第一次聽了律以後他就想去學禪,瞭解了他老師告訴他:不行!你以為聽懂了,一聽聽了十遍,聽了十遍他也繼續的想不行再聽,那後來聽二十遍,以後才能夠真正這樣,以他老人家那個天縱英才尚且需要這樣,所以實際上你看看那個三藏十二部沒有一個不通的,現在我們再看南山三大部的時候往往一個很簡單的名詞,最後他給你找出來這是哪一經哪一論,譬如說靈芝元照律師,他有的時候找不出根據來,他就說我沒找到根據,這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看起來很清楚,但是他還是說因為沒找到根據,他就說應該是這個樣,或者大致是這個樣,絕對不會我們這樣看見了依文解意,憑自己的臆測然後就隨便的解釋,所以你真正要想把它學好的話,那實際上的這個條件,這也就是說我看見的。 可是對我來說,我真正感受最深的,我覺得還是我現在,譬如說從藏系那個地方看見,那我自己接觸的是非常有限,這個我大致在此再說一下,我出了家二十七年,頭上的時候什麼都談不到,東摸一點西摸一點,最後雖然是因為《菩提道次第廣論》而受用,可是只是看了歡喜,但是實在不懂,後來遇見自己的老師,他告訴很簡單幾小時一講,我就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感受,那個時候已經多多少少曉得要想真正修學,沒有師承那個的確非常困難非常困難,宿生大有善根的人不談,這個我們早就說過,像我們平常的人的話,根本不可能,所以因此說我們末法的時候,那我們只有好好的念佛了,所以印光大師說,好了,你敦倫盡份,你不要出家,你要出家,那麼要有什麼?要過人之智!過人之量!所謂過人之智的話,發大菩提心救一切人,單單這個志趣,行不行?不行!還要過人之量,他老人家 之所以這麼說,是有他的絕對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