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47-L3~P50-L11

手抄 頁/行  4 冊 P265~5 冊  P25

音檔 起訖     033A-P48L03

 

戒是個善法,你怎麼可以拿無記的東西,說是善法呢?就是這樣!這個不對!這個是根據??前面根據成實,四分律,所判的“作戒體”,前面說明他自己的觀點,後面最後一句說明他所以另立這個,而不接受前面實法宗這個觀點的理由。其次,

第二支 無作戒體

《事鈔》云:『言無作戒者。以非色非心為體。』

總句,現在呢,說無作戒體,無作戒體是什麼?非色非心,記住哦,作戒體是實法,這樣,那麼無作戒體,他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個實法是薩婆多論的,現在他這地方的作戒體,是什麼?身口意思,身口意思是心法,不是色法。現在作戒體呢,就又不是色,又不是心。下面解釋。

《資持釋》云:『非色非心者此即成論第三聚名、亦號不相應聚、此聚有十七法、無作即其一也。良由無作體是非二、故入此收。即以聚名用目其體。』

這個《成實論》當中,列這個色法,和心法,還有現在第三聚,第三聚叫不相應聚,這個不相應聚裡邊一共有十七,包含十七種,那麼這個無作就是這個裡邊的一種。為什麼用這個呢?因為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所以只有歸入這一類裡邊。用那個偏聚的名字,說明這個戒體。下面繼續解釋。

《業疏》云:『言非色者。既為心起、豈塵大成、故言非色。

說什麼叫非色呢?因為它是心所起的,而並不是這個五根五塵四大所成的,那怎麼說這色呢?所以叫非色。下面用五點來證明他的說法。

五義來證。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種異;三色可惱壞;四色是質礙;五色為五識心所得。無作俱無此義、故不名色。』

我們看下面一個解釋,就是把這個五點,一一來說明它。

《濟緣釋》云:『釋非色中二、

這個兩方面,

初約能造對簡。塵即五塵、大即四大、

這個無作戒體什麼是能造?能造就是看看什麼造起來的,原來這個作戒本來就是心法,不是四大五塵所造成功的,

二並是色。

四大五塵是色,現在既不是四大,也不是五塵。

非彼所成、明非色法。五下次約色義反證。

五下就是前面業疏裡邊的,說五義來證,這個五項,一項一項看去。次約色義反證,是應該具有下面五種,現在這個無作戒體跟五種都不相應。所以說明它不是色法。我們看下面,

即上塵大具此五義。無作不爾、

這個無作,不具有這五個,第一個

一非形方、

既沒有形象,也沒有方所,

二無差異、

第二,十四種,二十種當中,有這樣的差別,這個沒有。

三不可惱壞、

因為這個色的話,就是顏色,你可以把它破壞,這個不能。

四非礙、

這有遮礙的,這我們大家了解。這個無作戒體沒有遮礙,

五非對。

色法,一定是我們說對,顏色是眼睛所對。聲音是耳朵所對,現在那個無作戒體,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這不對。

十四種如前。二十種即顯色,(十二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雲塵霧。此局無記。)形色有八。(長短高下方圓斜正。此通三性。)

這個我們看一看文就曉得。

惱壞者論云是色若壞即生憂惱、

所以這個叫惱壞。

又云有情有惱無情有壞。五識心即眼耳等五識。所得即五塵也。』

這個都是名相的解釋。那麼,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言非心者。體非緣知。五義來證。

前面說它是非色,用這個五點來證明,現在下面又說,那麼非色就是心了,對不起,它也不是心。為什麼?心,一定有緣慮的能力。它有覺知的能力。現在這個無作戒體,既不能緣慮,也沒有覺知,所以這不是心。同樣的,用五義,心的五種狀態來看,這個無作,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它不是心。我們看文。

一心是慮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廣略、五心是報法。』

這個無作戒體都沒有這五種條件。心一定有這五種條件,你現在沒有這五種條件,所以這無作戒體不是心。下面,濟緣解釋。看看這解釋上面的。上面的了解了,下面就很容易。或者說經過下面的仔細的解釋,那我們就更清楚。看解釋的文。

《濟緣釋》云:『釋非心中二、

分兩部分,

初句對簡。謂無作業、體非覺知、不能緣慮、與心體、故號非心。

初句就是“言非心者,體非緣知”,上面,說這個無作業體,這個本體,他既不能有這種緣力的,也不能有感覺的,這個心一定是又能緣慮,又能感覺,所以很明白的兩樣東西不一樣呀。所以說它不是心。下面的五下,就是五義來證,把它反過來,如果是心,應該具有這個。現在你沒有,反過來,所以說它不是心。看

五下反證。心具五義。無作反之。初非慮知、即是上義。

第一個,已經說過了。

二謂頑善、無有愚智迷悟之異、故無明暗。

第二個,心有明暗,明就是智慧,暗就是愚癡。而現在那個無作戒體,單單,這個頑是,就是不動的,就是一個善,它善,就是明,絕對沒有愚癡迷悟的,這個跟心的明暗不一樣。

三唯是善、非惡無記。

第三個,心通三性,心也可以作善,也可以作惡,也可以無記。現在這個無作戒體只有善。只有善法,絕對不會是有惡法,或無記。所以它又不是。

四唯一定、故無廣略。謂意根為略、四心六識乃至心數則為廣也。

第四點,心有廣略,而現在無作唯是一定。沒有廣略,為什麼呀?說意根為略,其他的四心六識乃至心數,非常的廣。這個無作戒體就是一根當中的這一種功效,而心本身有各式各樣的。或者大乘說,八識,實際上小乘是六識,還要心所,還有心王,這個無作戒體沒有這些。

五是三業造起、故非報法。』

第五,現在我們這個心法,這時個報得的東西,而現在的無作戒體,這不是報得的。經過你前面的身口意,三業所造的感得的業體。這兩個不一樣。這個是說明它,非心。我們繼續下去。

《業疏》云:『故成實云。如經中說、

舉個比喻,

精進感壽長、福多受天樂。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

下面看解釋的文。

《濟緣釋》云:『引成論文二、初證非心又二、

說它非心,證這個文,

初引初段。經文論家自引,

就是上面說“精進感壽長”,

精進是作、壽長是現報。福多謂無作增長、天樂是生報。

就是這個,

若下論家顯示經意。

這個是這兩句話,引經綸上面,若下呢,論家,就是《成實論》的論主,來說明,

人心不一定、豈能常善。此顯無作一發已後、任運增多、不假心作、即非心義。』

為什麼說這個精進,一個善心,能夠感得這麼多呢?就是說,因為這是一個非心,如果是心的話,有的時候善,有的時候不善,那不是不行了嗎?這個道理。同樣的,我們這個無作也是一樣,一旦你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然後呢,平常你睡覺了,睡覺是個無記心呀,乃至於有的時候,你的惡心所會升起來,心裡今天不高興,有煩惱,沒關係,那個無作戒體只要沒有破壞,它那個無作戒體的功德繼續地增長。就這樣,所以說,持了這個戒,乃至於一個不殺戒,像薄俱羅尊者一樣,毗婆尸佛以來,九十一劫,他一直在人天當中,感到這樣的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我們常常,經常有一點小小的事情,我就想一想看,唉,當你痛苦的時候,當你快樂的時候,當你想到利害的時候,一想到戒的話,你就會,想到這種利益的話,你就會得至誠懇切的求戒。持戒。天下哪有一樣東西,說能夠像這個無作戒體那樣感得這樣的果報。就因為它有這樣的效應。現在《成實論》這樣告訴我們,無作,它不是一個心,心它要變的,現在你高興,然後幫助別人,到又不高興,不行,前面那個就斷掉了。這是這地方的證明它,其實我最後面那個話,主要的不是證明,就是說,順便提到,讓我們隨時體會一下,這個戒的無比的功德。戒的無比的威力。繼續我們看,

業疏續云:『又復意、無戒律儀。

它這地方是處處地方說明這個非心,這個意,是心,現在說這個意當中,它並沒有這個戒體。為什麼?

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時、亦名持戒。故知爾時無有作也。

如果說這個意是戒體的話,那麼這個戒體,應該是變的。因為意有的是善,有的是惡,有的是無記。實際上呢。這個戒體變不變?不變的。所以說這個意,不是,而意當中沒有律儀。這個三性心時。就是說善、惡、無記。就是善,其他的善,對不起,不是這個無作。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可以了解,這個不是意業。不是心。下面再看文。

以無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發無作也。

這個無作,由前面的作而生起的,所以如果你前面的行,就是前面的行為不善心,那你怎麼可以生起這個無作呢?這樣,所以這地方,何得兼起作又發無作,這個不對。作跟無作,都是善法,

由此業體是非色心。故雖行惡、本所作業無有漏失。』

從這地方觀察,所以這個業,這個業就說無作戒的業體,既不是色,也不是心。因為色的話,有的時候,這個色造了惡了,造了惡以後,豈不是就沒有了嗎?斷掉了嗎?實際上不是。有的時候我們偶然犯一點小小的過失,這個戒還在。戒還在。乃至於,他心裡忘失掉了,他戒還在。所以說這個不是。故雖行惡,本來所作的業,它並沒有消失掉。

《濟緣釋》云

解釋上面這個。

『二引後段中二、

其次,引後面這個,

初引論。謂意思中無有戒體、顯是非心

他特別的,前面一段這個意根,意根的作用,它思心所當中,並沒有戒體在,沒有戒體,說顯是非心,既然意根當中並沒有戒體的話,當然,它不是心,這都是證成這個本宗所列。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的這個論點。

三性心者謂餘善心及惡無記。爾時無有作者,謂意入餘性無有造作,卻名持戒、

從這地方,

即知無作任運常存,故名持戒。

這個無作戒體,一旦得到了以後,任運,任運是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它自然而然的,永遠存在。這樣,所以這個戒是這樣,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你只要不破壞它,它一直在。然後,這個功德,一直增長。這也一直叫做持戒。

以下疏家委釋又二、初釋爾時無有作義。 由下次釋三性名持戒義。』

這個上面,你一看就了解。那麼這裡順便的說一下,這個業疏,換句話說,六大部是《業疏》用《濟緣》來解釋。凡是我們現在祖師的著作都是,怕他前面弄不清楚,他說這樣的註解的時候,我們只要細心的,耐心的多看幾次的話,你們就很清楚明白。所以我第一遍這麼講過去,容或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這個一定有的,到這個時候,你們仔細去,聽完了以後,休息一下,回頭再仔細看一下。或者,即使一下弄不清楚,你停在這裡,以後,真實認真去學的時候,你再,就是照這我剛才告訴你,了解了,你慢慢的仔細的去揣摩,那就可以整個的把握得到。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故彼問曰:若無作是色,相有何咎?

假如說這個無作判為色,這有什麼毛病呢?

答:色等五塵非罪福性、不以色性為無作也。又如佛說色是惱壞相、無作非惱壞相、無作非惱壞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

因為前面就說,這是非心,那麼這不是心的,當然就說把它看成色了?色,那有什麼錯呢?說,不對。色,不外乎這個五塵。這個五塵沒有罪福性。而現在這個無作,一定是有罪福性。所以不可能以色作為無作。再說,佛說,色是惱壞相,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色壞的時候,你會懊惱,這樣,或者是懊惱會破壞這個色,這樣,現在呢,這個無作並沒有這樣。這個無作根本,得不到,看不見,無所對,所以它絕不可以成為色。下面,這個了解了以後,《濟緣》的解釋就很容易了。

《濟緣釋》云:『二證非色中又二、初引前問答。 答中。若立為色有二種過、一非罪福性、二是可惱壞。如五塵四大具有惱害損壞之義。』

繼續,

業疏續云:『問:無作為身口業、身口業性即是色也。

他又問了,這個無作不是身口業嗎?身口業性,它不是色嗎?這樣,對呀。下面看那解答。

答:言無作者、但名身口業、實非身口所作。

這裡來了,說言說無作,是身口業,是沒錯,但是呢,並不是身口所作。是什麼?

以因身口意業生故、說為身口業性。

這個不是身口,身口是造業之具,而是身口的意業所生的。以為他的身口的意業所生。所以說起來,這個叫身口業,就是這樣。比如說我們說到哪裡去,然後我們說這部車,開我來的。實際上是你駕了這個車,真正開那個車是這個人在裡邊開呀!這個人借重這個車來,所以你說你搭車來的,是這樣,這是同樣的意思。有的人只看見車,有的人曉得這部車是人造的。那麼,一步一步的深入,最後曉得,原來,對不起,這也可以說人,也可以說車,這緣起之法。這一層一層慢慢的深入。所以在這地方,我們必定要進深入,否則的話,你碰到哪裡,前面的好像教解釋得通,後面又會糊里糊塗。這個問題並不是叫我們弄這些問題,弄的像玩迷魂陣一樣,不是,而是我們將來真正要深遠的辨別這個法相的話,那每一個地方,它有很嚴密的建立,它為什麼前面是色法,後面非色非心?再後面的話,用唯識,處處地方說明,前面初機,剛才進來,它只要達到這樣的功效,就可以。可是他也要一個完整的理論啊,那麼就他所認識的這個範圍之內,要給他說得,啊,對對對,就這樣。所以幼稚園也好,小學生也好,也說出一套道理來。對他來說,可以了,再深的話,他反而迷糊。那麼,再進去的話,就不夠了。前面這個矛盾的現象,必須指出來。所以這個就是“成實”。所以,比如說,心法,心法應該有這樣的,那為什麼這個沒有這樣的條件呢?心法有原理的,心法有明暗的,現在你說它是心法,它這個無作戒體,在這個地方,它也不能動腦筋啊,那不是有了矛盾了嗎?就這樣。這樣一步一步的推敲,深入。大家了解不了解這個意思?當我們步步深入的時候,自然會發現這個問題所在。這樣我們才不會卡在那裡,覺得為什麼要這個樣呢?弄得我們越弄越糊塗。現在我們繼續看它,

又無作亦從意生、如何說為色性。

還是剛才《業疏》的,下面說,無作還是從意生,怎麼,因為這地方它不是前面說嗎,判色相有什麼關係呢?他說無作還是從意生啊,你怎麼可以說色性呢?

如無色界亦有無作、可名色耶。』

所以這都是,如果是你判為色也不對,是判為這個心,也不對。所以他說這個原因。

《濟緣釋》云:『二引後問答、問中。身口是色、業性亦應是色。

它是個問題,

答中二、初正名義。

正式的說明,

實非身口,作者以三性時,無有作故。因身口意生者,謂從本作得名故。

前面這個了解了,這地方就很清楚了。

又下次彰非色有二、

其次呢,說非色,

初約能造詰其所發、

這個說一下,能造是身口,下面呢,

如下二約空報質其因業。』

能就是,再下面的,說如下,如什麼?無色界,亦有無作,這個無色界根本沒有這個色,怎麼有無作呢?那是由於它這個地方說詰其,正說明它由於業來的,所以這並不是色法,那這一部分簡單的說明,到這裡為止,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你不妨停一下,仔細再聽一聽,觀察一下,然後再看下面,那三部分前後不斷的多去揣摩,一定到最後會弄清楚。實際上這是南山一宗最精要部分,實際上我們要想真正持戒,研習這個戒的話,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講的時候,我只是順著次第一步一步講過去,學的時候,那慢慢慢慢的要仔細的看,再下面我講的時候,那就比較主要的認真的,因為前面不管是實法宗,不管是假名宗,那個都是一步一步上來,還不究竟。現在我們翻過來,翻到 p 50 上面有一個小小的表,這個小小的表,你自己仔細的看一看,因為上面這一段文,不大容易弄得清楚,所以弘一大師特別說,

上引成論四段連續、科文未易分辨。今別錄科表如下、以備對閱。

他以《成實論》上面的這一段文,不大容易辨別得很清楚,就特別作一個科表,那麼相對的來一看就容易了。引《成實論》,第一個證成這個無作之體不是心,第二個證成無作之體非色,所以非色非心。那麼非色當中也兩段,非心當中也有兩段。把這個表再對準著前面的這個問文,仔細一看那就很清楚了。所以諸位自己去重新溫習的時候,你不妨把那個表抄下來,通常,比如說,我在這裡的話,我想這個地方有很多表呀!很多這種表格,我自己看的時候,重要的地方我一定把它摘下來,然後我看你們桌上也有紙片嘛,這種紙片非常好用,你哪裡弄不清楚,你馬上寫,寫了以後,重新對下來前面去看,以前的人比較苦,不像我們,現在的我們比較有福,所以你看我這書本上面畫的紅的一道,綠的一道,這有它的原因,有的時候那個表還不能幫助我想前面這個,比如說我看這句話是綠的,那對準這後面這個綠的,這個黃的,對準著黃的一段,所以你們對看的時候就非常清楚,可是如果我在這兒講的話,一則限於時間,其次假定今天說,以後我們真正開始學律了,我這個講法就完全不一樣,我就不會坐在那裡,拿這個黑板在上面就寫著一大堆的表格,一下跑到這裡,一下跑到那裡,所以像這樣的一個內涵,我們互相要講好幾個鐘頭,才能夠把它推敲弄清楚。這個地方我特別跟大家想用功的人,因為在座,我也的確曉得有一部分人,這樣了解一個大概是夠了。可是有一部分人哪,這個大概不夠,有一部分確確實實他能夠很認真深入,那麼關於能夠深入那一部分的人,就是我剛才告訴他這個方法,你照著這個方法去做,到後來你自然會發現了解了,到最後美味無窮。
引成論 初證非心 初引初段 初論家自引經文
二論家顯示經意
二引後段 初引論
二疏家委釋
二證非色 初引前問答 初問
二答
二引後問答 初問
二答 初正名義
二彰非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