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67L9~P68L9

手抄頁/行: #5 P27L6~P39L7

音檔起訖:   33B_1721~34A_0408

廣論時時聽          

 

[17:21]

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

那麼第二說明,為什麼參照著這個次第引導的原因,那也分成功兩個。

[17:38]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第一個說明,這個「三士道引導」的內容是什麼,什麼是三士道引導,就這樣;第二、其次再說明,為什麼要這樣的次第來引導。第一個說明三士道引導些什麼個內容,第二為什麼要這樣的引導法。這樣一來的話整個的這個內涵,我們就非常清楚,非常清楚、非常清楚了!

[18:20]

今初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

上面雖然說的是三士,但是真正說起來,這個上士道次第當中,同樣地也把下面的下士跟中士兩道所引的內容完全包容,一點不缺少,一點不少。就像造房子一樣,說我現在造的是一百層樓,雖然造的是一百層樓,你下面那個基礎,下面一層兩層完全有、完全有,絕不會少。所以這一個,下面這個下士以及中士是什麼?是大乘道的一部分,是大乘道的一部分。所以說,「故彼二種是大乘道的或支或分」,支跟分是一樣的,就是一部分。

[19:41]

馬鳴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

下面就引這個論,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頭上面的這個東西就是,「無害」就是不殺,這個不用「不殺」而就無害的話比較廣義的。平常我們單單指殺,實際上嚴格說起來,就是不要損害人家,不要傷害人家;最嚴重的傷害就是殺,你犯了這個東西那你就沒辦法懺悔了。如果仔細來說的話,就是不要說殺不可以,然後受傷不可以,乃至還不能讓人家感到小小的傷害。所以平常的時候,為什麼這個戒律裡邊,它真正的戒律,它處處地方是顧慮到不要損害別人的身、口、意。身口的話就是我們身體上的受傷,意的話使他感覺得不舒服,感覺得不舒服,不要惱他人。

[20:56]

那麼,我們說為什麼在很多地方,佛有的時候呵斥別人呢?我們要了解:他這個對人家的傷害、不傷害是指什麼?指究竟意義來說。佛之所以呵斥別人,真正還是幫助別人,所以他完全基於悲心,他曉得這樣做對你有好處的。就像一個父母,喔,這個小孩子無知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讓他去等於傷害的,就是呵斥他這個不可以的!所以佛陀不會說呵斥莫名其妙,不相干的人他絕不呵斥,他所呵斥的就是他弟子、跟他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佛戒的特質。那麼到後來呢,譬如僧團當中凡是碰見事情的話,也是這樣,那個上座他真正呵斥有個條件,他的內心一定要基於什麼?基於善心 ─善心就是悲心、憐憫心以及無記心。為了維護他,維護這個僧團,那個時候才呵斥,不是我們惡心。所以這個「無害」是比較廣泛,實際上呢,這個無害的基礎才能夠慢慢地一步一步上去。「與諦實」,那這我們曉得的,「與取」、「梵行」 ─那就是不殺、不妄、不盜、不淫。

[22:15]

「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所以最後一句話,捨一切所執,實際上呢,它真正地就是說這一點也可以說從酒戒。它酒戒是為什麼?就是引發我們顛倒的,引發我們顛倒的。捨一切所執,就是,喏,這樣子才是正確的。所以我們了解馬鳴阿闍黎這個所以不用五戒,用五個的話,那是涵意很深廣,整個的佛法的真正地要守戒的基本精神,都在這裡頭的。二百五十條也好,三百多條也好,把握住這個細則的話,那個二百五十條可以說統統在裡頭了。那麼,可是這個東西,這個單單這個什麼?「善趣行」。因為你把握住這個內容,根本是有了,可是細的從這個基礎上面。這個則是增上生的。

[23:12]

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

然後更進一步,雖然你得到了善趣,但是善趣還不究竟,善趣還在生死輪迴當中。所以進一步,更進一步去觀察的話,惡趣固然可怕,善趣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發現還是苦的。啊,那不行!一定要斷除這個,所以為了斷除整個生死輪迴,那麼要修這個相應的「道諦」,無誤的道諦。然後呢,要「斷除」 ─那個兩種罪是性罪、遮罪,性、遮二罪。當然有不同的開合,換句話說,這樣一來的話包覽無遺。此是「寂靜行」,那麼這個就是可以了脫生死的,超脫生死的,這個就是共中士。

[24:13]

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

更進一步,下面更進一步,就是把下面一步就是大乘道,雖然是大乘道,可是上面這東西一樣要修喔!所以說「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就是把上面那個共下、共中的一起做了。更進一步「達諸法」一切法空,然後呢「生悲眾生流」,而且悲憫一切有情。在這種狀態當中,有無邊的種種的菩薩的六度萬行,解決一切眾生的痛苦,那個才是殊勝的出離之行。所以大乘跟二乘不同的地方什麼呢?他同樣的出離,一個出離就自己出離了,一個出離是要所有法界一切有情都出離,那麼所以說:

[25:26]

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

那麼從這個上面,我們曉得他馬鳴阿闍黎說得很清楚,前面一個那個是善趣行,第二個是寂靜行、出離行。那麼修大乘道的時候呢?他還是要學上面這個兩樣東西,做為上士道的支分、一部分,然後呢,進一步所達到的目的就是「殊勝的出離行」,要幫助法界一切有情解決生死輪迴痛苦。所以說,他並不是單單講下士道,並不是單單讓你達到下士,得到人天;講中士也不單單是教你自己進一步說解脫生死;而是要把下面這兩個共同的基礎做為上士道的基礎,引導這個一步一步地上去,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他真正用三士道引導的目的,為什麼要這樣引導呢?目的何在呢?還是引導我們能夠達到最殊勝的出離行,圓滿一切問題,圓滿地解決一切問題,圓滿地得到一切功德,這個是他所要的。

[27:22]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下面是解釋,我一起念,一起簡單地說一下。

[27:56]

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所以說,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的、要取的心要,這個善法欲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下面《中觀心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這一個。那麼這個括弧裡的這個論文,下面的解釋就是這樣,說我們應該這樣地想:說我們現在身體「無實」,這是虛的、是空的,那麼非常快速又無常地像芭蕉一樣。芭蕉是什麼?就是普通的芭蕉樹,看起來一棵樹,如果你撥開來的話,發現像那個一層一層撥到後來裡面沒有,空空如也,外面看起來好像有的,裡面卻是沒有。那麼我們身體,我們以為這個我也是一樣,原來這是什麼?色、受、想、行、識,拿掉這個東西,你找不到了!又像一個泡沫一樣,泡沫看起來有的,一碰就破掉了。不但是說泡沫說它裡面是空,而且非常快速,隨便一下就破掉了。它本身既沒有實在,又這麼快地消失,卻在沒有消失之前又什麼個狀態?「眾病巢穴」,唉呀,所有的病苦的根本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00:09]

「老等眾苦」,不病就是老,沒有一個人跑得了,所以各式各樣的苦都從這個上頭來的。拿我們現在來說,哎呀!又要餵它吃,又要餵它,像我這麼一點、唉!稍微一點點就不行;就算好端端嘛,吃過了以後,唉,還要忙這個,還要忙那個,實在是一無是處。所以我們了解了這一點,應該怎麼辦呢?「應以上士所有的現行,度諸晝夜」,那這是我們真正要求的,要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我們若晝若夜,真正要做的事情,這個才是,不要讓它空空地浪費,得不到這個好的結果。所以在這個文,等到你了解了暇滿以後,再在這地方念這個文的話,研、學這個文的話,這個文就本身有很大的意義。啊,一點都沒錯,這人身是毫無意義,然後呢得到,真正說起來,內容是一點都沒有,但是卻在整個的生死輪迴當中,它最寶貴的,為什麼最寶貴?因為儘管它無意義,說它有一個特質 ─唯有在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趁那個無意義的人身,善巧地利用,跳出這個生死輪迴,還可以幫助一切人;除了這個還沒有,在任何情況之下沒有的。所以你想到這一點的話,你絕對不願意去浪費,絕對不願意浪費!眼前一切時處,都是幹什麼?都要努力去修行,不要讓它空空地浪費。

[01:50]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下中耶?

有人會問,既然你的目的是引導這個上士,那麼,你直截了當地就說你引導上士,因為你的主要的目的在這地方,你為什麼要修共中、共下?或者你乾脆可以說,我這個就是大乘法,不是更乾脆嗎?下面說,

[02:20]

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

這個兩個真正的,的的確確是要學上士道引導,但是這兩個是什麼?引導上士的基礎,引導上士的基礎,除了這個基礎必要以外,還有其他的特別的原因,這個下面會主要地告訴我們。所以這一段特別地告訴我們,儘管分三士道,但是它為什麼,什麼東西是要引導你的?就是,你的目的何在?就告訴我們:目的是究竟圓滿一乘佛法。在我們已經接觸佛法,了解佛法的人,大家了解,最究竟的時候,做到最後就是這個,目的就是這個。所以它一開頭的時候,就把這個指出來了以後,有個什麼好處呢?我的目標擺正了。目標擺正了以後,你就不會為那個旁邊的枝枝叉叉影響,不會走歪路子,不會走曲路。進一步,你自然會想,要想達到這個究竟圓滿的路,以什麼方式最正確的、最圓滿的?那個時候你摸上去,才不會走冤枉路。比如說,告訴你這個,你想,對呀!這個是道理,但是呢既然你目的是究竟圓滿,一看,不究竟,說這個不好;然後呢你比這個,自然而然你不會說先跑得去闖闖看、試試看。等到了你試了,撞得頭青眼腫,轉回來的時候,也不知道多少劫轉過去了,這種情況,都可以免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