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39L11~P140L7

手抄頁/行: #8 P94L3~P108L1

音檔起訖: 59B_0210~59B_2851

廣論時時聽          

 

[02:10]

第二思惟別者。

說我們現在對於整個的由業感果的道理是了解了,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來學這個呢?那麼我們現在了解,回想到是因為我們了解世間的痛苦,世間的究竟狀態就是一個苦;說唯一的救濟就是三寶,說佛陀,所以於是歸依佛陀。而歸依了佛陀他所以能夠救護我們的原因,原來在這個上頭,你結果找到了,那麼這個道理也各別地認識清楚了。認識了清楚了,下面你又進一步說:「對!那麼在這個情況裡面,我了解了,我應該怎麼做才使得我生生增進,而能夠達到圓滿佛地呢?這一個特點在什麼地方呢?」所以這個地方現在告訴我們「思惟別者」,喏,這個就是你要的,這個就是你要的!在這一個整個的佛法的中心當中,我們特別需要的哪一部分?這裡。這個是思惟別的意思。

[03:35]

所以,換句話說等到你把整個的問題弄清楚了以後,現在在這個問題當中,那就是我要的,我要下腳的那個地方。一方面你了解了這個整個,一方面你了解了進入的次第,然後你走進去的話是步步上升,了解嗎?所以這個他這個層次的安排這麼個嚴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這裡不但說明的時候是把一切的佛語都在裡頭;而且傳承下來的兩個主要的主流;不但如此,而且他這個次第是按照著我們調心的方法,所以他每一個部分就給我們安排得這麼好。所以現在我們進一步怎麼辦?說不是我們要遠離苦、得到樂嗎?那曉得了,什麼是苦的因,什麼是樂的因,如此的因感如此的果,那麼我們現在曉得了。所以由這個地方說:

[04:52]

謂由遠離十種不善,雖定能獲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圓具德相,能修種智,勝所依者,修道進程,非餘能比,故應成辦如此所依。此中分三:一異熟功德,二異熟果報,三異熟因緣。

欸,說我們是的,你能夠遠離了這個十惡,修這個十善,是!一定可以獲得這個「妙善所依」的人身,所謂暇滿人身。那麼但是呢,在這個暇滿的人身當中還是有所差別。就我們眼前來看,同樣得到人身,所謂暇滿的話同樣進入佛法,結果有的人腦筋非常好,而且智慧也相應。有的人腦筋雖然好,欸,卻是世智聰辯,他腦筋害了,好了個半天,結果走上錯路,腦筋不好不談。有很多人他腦筋雖然好,那身體又不好,有很多人不但腦筋好,身體也好。它每一個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嘛!

[06:12]

那麼這個原因在哪裡呢?換句話說,他雖然得到了,是不是圓滿具足?這個還不是。要曉得,要想圓成無上佛道,這一個差一點都不行啊!所以說,要想能夠有一個圓具各種德相,能修無上佛道,「種智」,這個種智就是所謂從道種智到一切智,也可以說拿一切智 ─佛的智慧,是必然要依靠什麼?最好的「勝所依者」。否則的話呢,你得不到這個,雖然也得到的人身,但是做起來是非常、非常地慢,非常、非常地慢。不但是慢,那麼還有因為慢的過程,所以這個時候外面有各式各樣的障礙什麼等等,一個不小心,又走出錯了!

[07:18]

所以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努力地怎麼樣把修學佛法所使用的工具,具足最美妙完整的。就像我們現在舉個比喻,說我們現在要到遠地去,要到遠地去。譬如說要去印度朝聖,然後呢要去到哪裡去啊,說到美國去。那個時候你不但要認識怎麼去法,而且要最好的交通工具。你坐船是不是可以?當然可以,一坐坐上幾個月,欸,坐飛機一天就到。然後呢,你坐船坐幾個月的話,跑到那海裡面,什麼時候碰見颱風你也不知道,啊!那東西非常麻煩。尤其是現在那個時候世界是戰亂,你不曉得這幾個月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啊,有種種的不如意地方。所以一定要找說這個最好,不但找了飛機,這個飛機你還要看看這家航空公司,它非常安全,這家航空公司老出毛病。對不對?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樣,何況現在是修學佛法。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想得到這樣的這個圓滿具足一切修持德相的人身應該是什麼?這個是我們特別應該了解的,所以這幾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這個。

[09:09]

它又分成三:異熟功德,異熟果報,異熟因緣。說,你現在要得到的這樣的一個異熟的報體,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緣,暇滿的人身,這應該有些什麼內容?這個內容換句話 ─功德,有什麼、哪幾個優越的好的條件?那麼這個優越的條件,第二呢,它有什麼樣的功效?能夠產生什麼樣的作用?第三個,你要得到這樣的一個異熟的圓滿的報體,要有什麼樣的因緣?那麼我們了解了,為了求這樣的一個暇滿的人身,我們在因地當中這樣去努力,自然你一定得到這個果報,這個觀念我們首先要建立。

[10:06]

現在我常常聽見人家講,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這個世界、世間上面好多亂的現象。常常有的人,哎呀,這個地方神神怪怪,那個地方神神怪怪,不要說是外道,就是佛法當中也有很多神神怪怪的事情。我們往往自己把握不住原則,聽見了這個,噢喲,就被它心動了。佛法裡邊講不講神通?講,絕對講!但是神通是什麼?你如理如法修持的必然結果,這是果啊!我們真正要求的是應該求什麼?喏,這個因在哪裡,了解了,然後我們在因地當中起心動念當中,每一念相應,由於這個心念,然後身口相應,自然你會感得這個。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去做的話,那對不起,沒有用、沒有用!不要說眼前那些小小的一點鬼通、一點感應,一點用場都沒有。佛在世的時候,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佛在這地方,很多去親近佛的人他沒有得到好處耶!不要說提婆達多等等,《四十二章經》當中兩個公案,你們牢牢地記住!這個地方再說一遍,這個公案的內涵。

[11:46]

兩個住在遠地的人聽見了佛以後,要去見佛。然後跑到半路上面,天旱,沒有水喝。我們一天沒飯吃可以,一天沒水喝就很難受,兩三天不一定餓得死,可是沒有水喝的話就渴死了。結果跑到半路上面,看見有一個「牛尾塘」,換句話說那個牛踩著那個田凹下去一點點水。那麼兩個人看見,哎呀,看見了水不管髒不髒,只要水就喝,結果裡面都是小蟲,你怎麼弄也沒辦法把那個小蟲拿掉。

[12:32]

一個人一看,說:「不行、不行!我們既然要去見佛,佛告訴我們,我們要怎麼做。」佛告訴我們,你要想求學佛法,譬如我們就皈依佛,皈依了佛以後就照著佛的道理做。以前我們不懂容或會犯這個毛病,現在懂得了。你為什麼皈依佛啊?要脫苦、要得樂嘛!這皈依了佛怎麼才能夠脫苦、離苦得樂?欸,他告訴你的辦法如法行持嘛!這樣。所以從前者,然後呢我們在世間的一切,六道當中選擇,唯有佛是我們的皈依處,等到你皈依了佛以後才了解,原來皈依佛的正皈依的是法,那麼要照著法去做,那個才是。

[13:25]

你正確地了解了,這個人他就了解的,所以說:「欸,佛,我們要去見佛的目的是在這裡,既然佛告訴我們的行持的方法這樣的話,對不起!今天渴死了,我要照著它去做。」另外一個人就說:「你這個人真傻,你見不到佛有什麼用?我們先喝了水,然後見到了佛,問題不是就好了嗎?」結果一個人堅持不喝那個水,一個人就喝了,不喝那個人馬上就渴死掉了。要我們世間的人想起來這個人真傻。嘿!結果他因為持了佛戒馬上生天,一生天,天人他有幾個特質,他曉得:哦,我宿生什麼因緣來到這裡。而且他確定曉得他這一生成了天人,這個天人的特質,他是化生的 ─原來這樣因緣。啊!他馬上就去見佛,見到了佛了。

[14:21]

另外一個人呢?喝了水,然後辛辛苦苦又跑了很長一段時候,見到了佛。佛當然曉得這件事情囉!所以就故意問他:「哎呀,你遠道而來很辛苦,你哪裡來啊?」這個人又是一肚子委屈那個心情,報告那個佛如此這般,那麼就有兩個人 ……。然後佛怎麼說?「你這個癡人!你以為見到我啦!去佛千里,你看看旁邊那個人。」他站在旁邊,果然看見一個人,看見這個人面孔很熟,可是這個人長得非常清秀、非常豐潤,年紀輕得不得了,這人間少見、見不到。正在懷疑,佛跟他說:「喏!就是跟你一起來餓死的那個朋友,他因為持佛淨戒馬上餓死,結果呢得到了這個。你見到我有什麼用呢?」

[15:19]

所以現在我們千萬不要,哎喲,這個人有一點神通,又有人什麼樣子,你跟著他。這個神通能比得上佛嗎?見到了佛,佛尚且說你這個癡人,你有什麼用!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法,必定要從這一個地方去認識啊!了解不了解?所以這個一點都急不來的,大家萬萬不要急,萬萬不要急,你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昨天下午還有一個同修問我說:「唉呀,我現在業障很重,我要懺悔,唉呀,我要念佛 ……。」我就告訴他,那麼你好好地把那個本論前面補聽,他自然每個道理都告訴我們,這是佛的最圓滿的教法呀!這一點我們根本需要認識的。

[16:05]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曉得,你要得到這樣的果,那麼因地上面應該如何下手。昨天講的是最重要的東西已經說過了,在這個地方今天重提一下。那為什麼要重提呢?昨天我講整個的修行的關鍵,就在那個等流心識上面,那有人問我了:「欸,那人家念佛的人他可沒講那個,參禪的人沒講這個。」是啊!有很多人說:啊!你不要去妄分別,他可沒講這個,這個話怎麼講?你們現在細細想一想,我把黑板上那個一般用功的方法都在這裡,這個概念先擺在這裡,你自己想一想。現在不必想,先看一下,然後呢,你下課的幾分鐘想一想,或者今天告訴你,或者明天告訴你。如果說你能夠想得自己想通了,那最好!那時候一補的話,你自己就曉得怎麼融貫各宗各派,任何一家用功的方法,否則的話,到那時候再告訴你關鍵何在。

[17:13]

總之一句話 ─不離開如此因、如此果,造這樣的業因感這樣的業果。如果說你只了解這個世間因果的法則,那麼在六道當中可以上升;如果你更進一步第一義諦的話,可以跳出輪迴,還不外乎這一個。現在我們看,第一個,就是異熟的功德,這種的異熟就是這一種的果報體,有什麼樣的殊勝的、優越的條件。那麼這裡又分八:

[17:53]

初中分八。一壽量圓滿者,

說:一、這種人他的壽量圓滿。

[18:03]

謂宿能引牽引長壽,如其所引,長壽久住。

第一個,需要長壽,需要長壽,因為他宿生造的這個業是一個長壽的業。為什麼要長壽啊?那我們現在修習佛法,小的時候不行,你到了十幾歲開始可以學。學它個十年、十五年到了三十歲。對不起!你的壽命只有二十歲,嘿,一點用場都沒有。就算你三十歲,剛學會要開始修了,不行;就算你三十五歲,修了又有一點樣子,完了!他壽量一定要圓滿,這個是第一個重要。不過單單那個壽量夠不夠?不夠,壽雖然長,但是你偏偏一天到晚造惡業,結果你那個壽越長,是惡業越大,是越倒楣。所以還要其他的條件,下面一樣一樣說。第二:

[19:08]

二形色圓滿者,謂由形色顯色善故,顏容殊妙,根無闕故,眾所樂見,橫豎稱故,形量端嚴。

那麼長相好,長相好。「形色」跟「顯色」,形色,長得樣子好,顯色,看起來好。有很多人這個面孔長得很黑,教人家一看,唉!這個黑炭。那我們通常一看見這個人,不要說黑人哪!一看。還有的人呢,這個皮膚那就是,總是就是有很多人,你教你 ……不但樣子長得好,而且那個膚色非常豐潤,這樣。那麼「根」當然一定是具足,如果眼睛去掉一個,或者鼻子那麼塌掉了,耳朵又這樣,那個不行。為什麼呀?那麼這樣的教人家看得歡喜,看得歡喜。根闕主要的是包括自己的自修,如果其他的,還要利人,你跟大眾相處,大家一看,看見你歡喜呀,不管你去向人家求教也好,或者你幫人家也好,這個就樂於產生正面的功效。第三:

[20:34]

三族姓圓滿者,謂生世間,恭敬稱揚,諸高貴種。

第三個,就是他的家世出身圓滿,現在我們講起來,「噢喲,這個人可是某某人家的子弟喔!」以前說起來,噢,這個是王家子弟,現在這個人說他家世是如何地好法,不但是百萬的富豪、千萬的富豪,而且這是都是有學問、有什麼的,就這樣。那自然而然這種家庭出身,受人景仰、尊重。第四:

[21:12]

四自在圓滿者,謂大財位,有親友等廣大朋翼,具大僚屬。

這個就是你要做什麼事情的話,要兩樣東西:第一個 人,第二個 法。人呢,說自己的家裡邊,外面的朋友等等,這個來幫助你;外面的財位。然後這樣,你有財、有用,要做什麼事情,不管是自利也好,是利人也好。

[21:43]

五信言圓滿者,謂諸有情信奉言教,由其身語於他無欺,堪為信委,於其一切諍訟斷證,堪為量故。

那麼第五個,就是你講的話讓人家聽著你歡喜,這樣。那麼然後呢,說的人也不欺負別人,不欺騙他人,人人信得過你。不但人家信得過你,而且你對事情的認識,處斷的標準,是非常公正嚴明,大家對你服服貼貼、服服貼貼。否則的話,唉呀,隨便談一些問題,大家吵吵鬧鬧是沒有用場。第六:

[22:33]

六大勢名稱者,有大名稱,有大美譽,謂於惠施,具足勇健精進等德,由此因緣,為諸大眾所供養處。

他有大名稱,有大名稱,人家都是覺得這個人好,為什麼呢?他有這個,他惠施,他惠施不但是財,而且法,而且布施的時候「勇健精進」,所以大眾都信仰、供養他。

[23:04]

七丈夫性者,謂成就男根。八大力具足者,謂由宿業力,為性少病,或全無病,於現法緣,起大勇悍。

那麼第八,是有大力量,這個就是說主要的那這個地方的宿業的力量。所以現在有很多人講醫,這個醫是絕對有用的,我們要曉得我們的病,總共有四種因緣,四種因緣。第一個就是四大不調,這個四大不調是醫生可以看的,也需要醫生看;第二個宿業所感,那個醫生沒辦法;第三個是鬼神觸惱,這個醫生也沒有辦法;第四個自己出岔,不應該做的事情,去做那種事情。譬如說我們飲食,這個應該適量,他不適量,不應該吃的他吃了。然後呢天氣,他寒暖不知,有諸如此類的事情。主要的四樣,其中有一樣那個是這個四大,現在的醫生;而實際上呢,特別是這個地方具足這個大力,主要的是宿業力、宿業力。

[24:28]

我看見過好幾個人,那是我小的時候,我家鄉有一個,我們稱他為叫「崇明聖人」,他很有意思,這個人的確了不起哦!他是前清末年的是一個老秀才,他最後那個時候考,他考上的。他真正的好不在他考上那個功名,而這個人的行持的嚴峻,啊,那人人佩服他,那個道德的操守,所以我們家鄉都稱他為聖人。這個人很怪,他人雖然很好,但是他多病,他一生多病,結果偏偏他的母親一生沒有病。那個時候我遇見他的時候,那位老人家已經快八十歲了。他有一次跟我父親講,那是我父親的一位老師,唉!他說:「我一生最苦的啊,那個時候母親 ……。」因為他是 ─以前的人都非常孝順,他對母親是絕對地孝順,當然做母親的人也絕對疼愛這個兒子,何況這個兒子這麼好。可是妙咧!這個母親的人從來沒生過病,也不曉得病人之苦,偏偏那個兒子,他一身都是病,這樣。

[25:39]

所以當時我聽了這個東西的確不大懂,以後慢慢地、慢慢地了解了,我遇見很多人,他就是不曉得什麼是病。然後那個時候我們在學校裡面有一個同學,我還記得他,他好有意思喔!他這個身體我們叫他小牛,為什麼叫他小牛啊?他跑到什麼地方,就在那個地方又奔、跑、吃、弄這個,這樣。餓,餓、餓、餓,餓一餐、餓兩餐也不在乎;吃的時候一口氣,噢喲,大家吃脹了,他多吃一點也不在乎。剛剛吃完冰的,馬上喝熱的也沒關係;喝完了熱的,他冰的吃進去,冰淇淋幾個吃進去,也就這個樣。有很多人、其他人都受不了。那我們三年級不曉得四年級,那個時候第一次,不曉得第二次,那種特別的流行性感冒,那個時候剛開始,第一次大量地侵襲台灣,一下大量的人生病。那個時候我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學校裡為這個病,病倒的人占五分之三。你可以想像單單那麼個小區域,老師、同學結果為了這個病居然沒辦法,放假幾天。我們天天跑醫院,噢喲!他一天到晚忙,他從來沒有病過,你說這種人怎麼講啊?

[26:54]

所以現在人很多講醫,我不是說否定,是絕對它有它的絕對的價值,可是我們必定要,尤其是了解了佛法的人,我們要了解這個特質,了解這個特質。所以那麼這個地方特別說,這個地方大力具足是什麼?特別講「宿業力」。所以,他的或者病很少,或者全無病,不但沒有病而且身體很強壯,因為他強壯,所以這個心裡面也比較勇悍。現在有很多人未嘗不想用功,他用功一提起來啊,唉呀!等一下腰又痠了,頭又痛了,哇!那是沒辦法好想。這個有八樣東西,這個八樣東西。那麼他上面解釋一下。

[27:41]

此復第一謂住樂趣,

這個八樣東西當中,一定要在樂趣當中,特別指人。

[27:49]

第二謂身,

身體。第三:

[27:53]

生為第三,

就是他的出身。

[27:57]

財位僚屬為四,第五謂為世間量則,

第五是什麼呢?就是他的話,大家信得過他,因為世間要想做事情的話,衡量的標準就是這個,衡量的標準。他一句話,大家覺得對了、對了,事情可以擺平了!你要想做事情,這個是重要的。

[28:22]

第六謂彼所有名稱,

就這樣,跟你接觸的人固然,跟你不接觸的人,他也聽見了,啊!說某人如何、如何,這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第七:

[28:35]

七謂一切功德之器,

我們要想做圓滿的功德的話,這個男身是非常重要。

[28:43]

第八謂於諸所應作勢力具足。

你要做的必須要這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