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41L4~P141L8

手抄頁/行: #8 P124LL4~P139L8

音檔起訖: 60A_2202~60B_2005

廣論時時聽          

 

[22:02]

第三者謂摧伏慢心,

還有這個是「族姓」,就換句話是出身,他為什麼出身就高貴呢?他處處地方謙下尊重別人。因為你謙下尊重別人,所以,你這個善因,你一出生人家就會尊重你。你現在處處地方自己覺得憍慢,瞧不起別人,對不起,你到那個時候也是這樣,你也是這個樣。

[22:35]

於尊長等,勤禮拜等,於他恭敬,猶如僕使。

對於尊長等等,是勤禮拜,於他恭敬,猶如僕使。要曉得這個尊長是重福田,重福田,在家是自己的父母等等,出家是三寶、師長、佛等等,乃至於他只要穿了這身衣服。所以我們注意哦!穿了這種衣服,一穿這種衣服,不管他自己裡邊的行持如何,你一看見這件衣服,哎喲!這個是三世清淨幢相,你對他恭敬總不錯,得到的好處,總是你的。你恭敬,他不一定得到好處欸,可是阿彌陀佛啊!你恭敬他,你有幾分恭敬,就得到多少好處啊!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了以後,我想我們心裡面,你要找一點煩惱,你怎麼樣找也找不到。你怎麼可能有煩惱呢?你在什麼地方都在增長你的功德,這個功德還是以後的異熟,眼前心裡是處處歡喜。所以現在很多人說信了佛還要煩煩惱惱,唉呀,我覺得真可憐,乃至出了家還煩煩惱惱!這個時候你趕快努力來學,你只要學會了以後,那快樂啊!眼前固然快樂,是將來生生增上。

[23:59]

所以儘管現在我這樣的話,常常不大舒服,可是我心裡實在是很開心,是越想越開心。我想我以前沒有學,所以現在老生病,現在曉得了好高興啊!以前的果報,那沒辦法嘛,還它啊!可是我既然感到這個痛苦,我現在了解了,我現在種的因可是快樂的因啊!越想越高興。痛由它去,那沒辦法好的事情嘛!我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你看多開心啊!你生病都開心,那你不生病的時候,當然更開心。這個道理都在這個上頭,那麼這個是族姓。

[24:41]

第四者謂於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設未來乞亦行利益。又於苦惱及功德田,乏資具所,應往供施。

第四,那麼就是布施,如果有人來向你乞討的話呢,你去惠施他,去惠施他。現在有的人說:「唔,你布施給他 ……」世間上面常常這樣說:「這種人他好好的,他自己有能力不去做,你給了他以後,他不是培養一個社會上面的寄生蟲嗎?你讓他增長他的好吃懶做嗎?所以不要布施!」你說這個話有沒有道理?嗯,很有道理啊!對啊,你吃的送了他,他以後 ─好了、好了不做事情,他專門這樣了。那你到底怎麼辦啊?這上面我告訴你,這兩個答案都對,反過來,兩個答案都錯。你真正懂得了佛法,你怎麼做就怎麼對,而且絕對不會是含含糊糊的。剛才說兩個答案都對,你不是說:「這個對了,這個一定錯,這個對了,那個一定錯,怎麼會兩個都對呢?」不!你要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它一定有一個衡量這一件事情的準則。你那個時候看你衡量的準則是什麼,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26:17]

所以佛法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必定要把握住這幾個:做的事,就是對象;什麼意樂,你的心是什麼心;然後呢根據這個心,你怎麼加行;怎麼圓滿。如果說你看見了這個情況之後,於是你心裡面想到的,說你現在修學佛法,什麼?要幫別人,幫助別人最主要的是幹什麼?結個善緣哪!先結善緣,然後呢慢慢地可以。他今天想來跟你要,很好啊!結個善緣,以後來幫助他,第一個。第二個,他來要,成就你的布施,圓滿你的布施的這個功德,他是你的恩田,你將來所以能夠成就,都是靠他。然後呢你將來有了布施,然後你有這個功德,到那個時候你也修學了佛法,了解了,然後你幫助他去,對吧?結果這麼一來的話,你自己也圓滿,他也圓滿,其他的你不考慮,那個時候絕對正確!

[27:18]

是另外一個情況呢?也許你另外一種情況,那個時候,你的起心動念,著眼不在那個布施上面,也許你在另外一個概念上面 ─世間的量則。那個時候你想,他這個人,假定說你用另外一種方式策勵他去的話,也可以讓他至少能夠有一個什麼的好處。那個時候,你不布施,對!總之你的心的動機很重要哦!所以記得吧?這個業一共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業來決定一切,第二個,業的增長廣大,記得不記得?然後這個業是什麼,思、思已業,對不對?思心所相應,然後呢相應的身口所起的。當你心裡面想著,你為了利益他,你為了利益他,送他也對,不送他也對;反過來,你拿你的心情去想,以世間的量則去想的話,那就另外一回事情,不管你找多少的藉口。這個概念非常清楚,所以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儘管別人也許跟你要諍論這個問題,你自己心裡面了解得清清楚楚,你做起來絕對沒錯,這是我在這個地方告訴你的。

[28:42]

那麼在我們正式開始修行的次第,一定是先布施第一,這樣。所以這個佛在因地當中不要說錢、樣樣東西布施啊,人家來給他討頭,他絕對不會說他要不要他的頭,「欸,他來要我的頭,我生生世世就要求布施,他現在來要求,滿足我的布施,當然送給他呀!」他高興得不得了!他絕對沒有想到人家要不要,要了這個頭要幹什麼的,他沒想到。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特質啊!

[29:19]

所以我們現在從這個地方要去看,這個布施分多方面的,財施、法施、無畏施。是!有的時候,有的人心情比較怯弱一點,那個時候需要你幫忙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幫忙他,應該幫忙他。

[00:03]

那麼尤其在這一點,我要特別地鼓勵幾位年輕的同學們。年輕人不曉得老年的苦,也許是因為我現在體會到了,以前我總是覺得拿我的衡量,總覺得這些年紀老的人踢踢遢遢的。我現在發現不是!到那時候他就是處處地方不如,他的確有他 ……還有病的時候,那個時候不能用你的想法去想,這個我們要注意!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這一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人家到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他需要什麼儘量幫忙他,需要財 ─外物,布施財物;他需要精神上面的安慰,布施無畏;知見方面的不了解,那麼法布施,總歸處處地方幫忙他。

[00:58]

「又於苦惱及功德田」缺乏的時候,「苦惱」的話,那就是屬於世間的一般人。不管他是缺的哪一樣 ─缺的財,缺的法是無知,以及精神上面的沒得依靠,你給他的無畏;所謂「功德田」的話,就是三寶之數,修行人等等。這個功德田,把恩德也併在這個裡頭可以說,他有所缺乏的時候,那麼去供養、去布施,這樣。所以這個世間人尚且這麼說啦,這個孝,世間講孝道,實際上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恩田。他不是說你能夠養啊,不是說你能夠養啊!要什麼?要能夠善體親意。現代的人能夠養父母已經了不起了,古來的人不是這樣,佛法比它更高一層。所以我們真正地對於功德田,對於尊長什麼等等的話,不是說:「啊!我賺了錢給他幾個。」或者什麼,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你處處地方要委曲婉轉的。

[02:12]

記得不記得,我們事善知識引用《華嚴》當中的九心,第一個心是什麼?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如孝子心,一點都沒錯。如孝子心什麼?他講他的心欸!他處處地方,不是以他自己的心裡邊覺得「我覺得怎麼想的」,而是以父母的心裡面怎麼想的,這一點對現代的人尤其重要。為什麼對現代的人尤其重要?因為現代的科學特別發達的時代,這個前後差得很多、很多。我當年自己也是這樣想,現在看見年輕人哪,啊,又變本加厲!我當年總覺得父母啊,他們那個時代不一樣,那麼不懂了。現在呢,更是如此了!不要說等到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念了很多書,還在小學裡乃至中學裡邊,對自己的父母說:「這些老朽了,這個落伍了,他根本什麼都不懂!」好像就是他懂。所以這個世間哪,邪見增上,每況愈下,講道理是越講越多,但是呢世間的樣樣東西是每況愈下,道理就在這裡。所以這個是第四樣東西,我們要了解的。

[03:29]

第五者謂修遠離語四不善。

那麼這個第五項。那麼現在呢這是講再下面所謂第五,這個第五為什麼信言會圓滿呢?他因地當中能夠遠離四種不善,修四種的善法,修四種的善法。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哪,你講話人家能夠信受你、信受你,這樣。否則的話,這個我們講話的的確確現在常見的現象,平常我們一開口,是好的固然不錯,但是大部分人往往,要嘛說閒話,綺語,說了半天毫無意思,造這個因;要不然講一點道理的話,人家不聽了,起諍論,然後你有道理,我有道理,吵了個半天。這個都是什麼原因?宿生既做錯了,這一生尤其是錯上加錯,大家還不能反省啊!還不能反省啊,還總覺得我有道理,那個心裡面哪,他不是說他明知故犯,他真正地可憐的地方,愚癡的地方,他不知道,他總覺得自己有道理。所以大家注意,為什麼我昨天特別提到這個等流,你們必定要從這個地方認識起。這不僅僅是個概念,單單那個概念,一點用場都沒有。你必定要把這個概念哪,認得它概念所指的是什麼,那個時候你才有修行的機會。

[05:34]

說到這裡,為什麼現在在這個地方佛學院,有很多我將來我會認真地淘汰,不相應的就是不必去聽。要不然說了很多道理以後,然後拿那個照妖鏡去照別人的話,自己既傷害也傷害佛法,沒有用場,完全沒有用場。你懂得了道理越多,然後跟人家吵架的機會越多。你自己害了是小事情,然後呢把大家也拖下地獄去,佛無始以來集聚的資糧,就被我們這樣地吵吵壞掉了,不值得的,這個要了解,這樣。所以碰見這種情況,為什麼古人告訴我們碰見什麼事情,談得好就談,不能談 ─忍,原因很簡單,就是說這個裡面總有很多原因在,你不必跟人家論的原因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所以你開口人家能夠信奉的原因,就是你宿生信言圓滿。那是因為你要嘛不開口,開口的時候,絕不講無義的綺語,絕不離間別人,事實就是事實,乃至於說話的時候總是不會粗言,總是非常地柔軟,非常地柔軟。

[06:59]

那我說到這個地方,我倒想起那個時候剛出家,剛出家,我們住在蘭若,我這個法師常常說我:「你們這些人,一開口就像吵架。」我總覺得我好像從來沒有跟人家吵架嘛!我一直出了家以後,的的確確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跟人家吵架。但是過了多少年以後,我在那個時候才感覺到。那個時候心裡面,心理狀態也不一樣,開口的時候,自己也感覺得到,那個心情跟那個不一樣;你不比較,比較不出來。那麼以前這個什麼狀態呢?以前因為一向就是那種心理很粗猛的這種現象不覺得,自己雖然平平常常,可是開起口來那個話,總是比較起來不大像柔軟。就像我們現在,譬如說有很多這種社會上面某一個階級的人,他一開口三字經就先出來了,一開口三字經就出來了。他這個三字經,他自己不曉得他在說些什麼欸,那會這樣的,就是這個習性。那麼這個地方我們提一下,這個第五。

[08:11]

第六者謂發宏願,於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供養三寶,供養父母,聲聞獨覺,親教軌範,及諸尊長。

這個是得到「大勢名稱」的。這個大勢名稱要兩個條件,第一個要「發宏願」。我為什麼要這樣作,要這樣作。這個願不是普通的願哦!這個願叫「宏願」,什麼才是宏願?無上菩提之願。現在我們只要把這四個字擺在心上面,真正的菩提願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講到,我們也不大正確地認識。現在不要說菩提願,乃至於厭離心是什麼都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佛法門都沒摸到。不過呢,我們現在先曉得方向在哪裡,根據著這個,然後呢做種種的功德。做種種功德當中,特別是供養三寶,這個是出世的;父母這是世間的;然後呢三寶當中,特別是聲聞、獨覺這種證果的;跟你親近的,那是親教、軌範尊長,這個都是大功德田、大恩德田,你在這個裡面,隨便一點點的損或者益,就得到的禍害跟功德是不得了地大,不得了地大!

[09:43]

我最近看這個《德育古鑑》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一個地方瘟疫,有一個地方是瘟疫,那個瘟疫來的時候是非常可怕,不要說現在啊,現在的科學這麼昌明,一旦這個流行病來的時候,你簡直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古代那好可怕,我想你們大概沒看見過,我小的時候就看見過。那個時候霍亂來的時候,那往往說,剛開始只是一家人家,然後呢,哎呀,那個棺材店裡拼命做都來不及,到後來,哪有來得及買棺材的,整個的一個村莊上面死的只剩下幾個人咧!有這種情形,這麼個厲害法,那就是霍亂的時候。儘管那個時候科學不發達,可是那個時候也曉得的,一有霍亂,平常的時候婚喪喜慶等等,這個民間很重視,大家去要祭悼,一碰見這種情況,誰都不敢去。只是喪葬那些人,欸,他們那些人還妙咧,他們也不怕,他們還照去不誤。這麼個可怕法!所以古代人也曉得,一碰見這種情況誰都不敢去的。

[10:57]

那麼有一次有一個地方,有一家人家也正在瘟疫流行。那麼流行之前有一個媳婦,那時候剛剛嫁到那個夫家,嫁到那個夫家了以後,她有一次偶然正好還她娘家去。她回去了以後,她那個夫家那個地方就起了瘟疫了。喔!一下傳開來那非常快,然後她就急著要回家去。她媽媽就說:「欸,你回去幹什麼?」她媽媽、她哥哥,大家都勸她:「這種病,一下的話,你家統統死光了。你這有幸而出來了以後,你呀趕快就留在這裡。」然後這個女的怎麼說?「不!我今天既然到了他家,那就是他家的人。正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去,這個可以嗎?做人是這樣做的嗎?」她當然話不這樣說啦,她的意思就是這樣,然後就回去了,然後就不計一切地回去了。擺明了擺出去的,就是張開眼睛往水裡跳的事情,她就回去了。

[11:59]

回去的時候,欸,妙咧!那一家人家的家裡正在那個病的時候,忽然之間哪,她不曉得是她先生還是她公公,聽見有幾個鬼講,哎喲!說這個孝婦回來了,回來了,那個天上面派了人來了,他們趕快逃。就是這樣。欸,結果他一家人就好了,自己也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情,就是這樣。所以後來就這個公案登出來,甚至真正反正是瘟疫什麼等等,的的確確有這種瘟神,有這種瘟神,那是那個地方的共業,他那個時候就來了,那時候就來了。所以你想,世間她才發這一個心,有這樣的量,就馬上感得這樣的果報。所以這一點我說到這個地方,隨便地一提供養這個尊長的功德。

[12:53]

所以為什麼,反過來,那天我們記得吧?說有一個人,他姓韓的,他本來可以得到功名,結果因為他自己對他的父母,對他的尊長,儘管他表面上面還是很孝順,我們連他表面都做不到,他心裡面還在嘀咕。他心裡一嘀咕,那個文昌帝君說:「表面上面做得很好,他心裡一直嘀咕,他那個功名早就削掉了。」然後你們不妨再看看《俞淨意公遇竈神記》,他自己還覺得:「哎喲!我這麼修行,做這麼多好的事情。」這竈神怎麼講?「上帝派那個日游使者,跟著你跟了三年,因為你抱怨,所以上帝派一個日游使者(就是白天檢查的),跟了你三年,發現你一點的好功德都沒有做。你起心動念一直都是這種埋怨,都是瞋恨,所以你這個禍,你逃禍都來不及,你還求功德,你哪裡求起?」這個在世間人喏!

[13:54]

所以我們修道人就要從這個地方好好地認識去,好好地認識去。你曉得了這個,那個異熟的八個因,曉得這個因地從哪裡種起,就在我們起心動念那個地方種起,那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所以,佛說的這個戒經,最重要的是第三句 ─自淨其意呀!也是這樣講啊!所以說,這個是第六個。

[14:24]

第七者謂樂丈夫所有功德,厭婦女身,深見過患。

這個,他怎麼樣能夠得到丈夫身呢?他第一個樂丈夫身,對於這個女身深深地見到它的禍害。還有一個呢?

[14:47]

樂女身者,遮止欲樂,將失男根,令得脫免。

有很多人他歡喜女性,這個歡喜女性有兩種,或者自己對自己的這個愛著,這個女性通常歡喜胭脂、花粉,修飾、修飾弄弄,其實這個不僅是女性哦,男性也是如此。但是這個也並不是叫我們頭髮嘛長得這個樣,鬍子嘛留得這麼長,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整齊還是要的,整潔是世間的量則,只是你不要刻意地去弄的這個,這個不要。那麼這個除了自身以外,還有別的;譬如男性,男性好樂、歡喜女性的話,這個也是一定要會失男根的。碰見這種情況,你能夠自己遮止,防止別人遮止,那麼那種情況之下,你能夠脫免,就能夠得到丈夫之身,丈夫之身。關於這個在後面談到這個業的另外一部分的時候,他也有說明。總是處處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思、思已業,你的起心動念。然後你的起心動念以後,然後你的身口相應的,最主要的始終就是這個心念。

[16:18]

第八者謂他不能作,自當代作,若共能辦,則當伴助,惠施飲食。

第八的話呢,怎麼才有具大力量呢?他如果不能做,你就代他做;或者自己共他做,或者幫忙他;惠施種種。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現在這種情況,有的時候人家求助於你,你應該怎麼?求之不得,「好啊!他來成就我的布施功德,他來成就我的具足大力。」我們往往這樣的,人家來求助你,總照著我心裡的心意想,就是說:「他這個人故意這樣,他這個人就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 ……。」你說種種理由呀,不但自己不幫忙,還要叫別人不去幫忙。唉呀!這個事實在是我覺得好可惜、好遺憾的一件事情。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說你要想得到這一個異熟的果報,就要以這樣的異熟的因啊,這樣。

[17:24]

所以佛陀特別給我們說明,說你不是要成佛嗎?對!因為你要成佛,所以你對佛、三寶恭敬嗎?對!因為既然你要成佛而對三寶恭敬的話,請問:為什麼不對那些窮人恭敬呢?這個話驟然我們聽起來不懂,對那些窮人、對那些壞人你為什麼要恭敬他?請問:沒有窮人成就你的布施功德,沒有那些壞人成就你的持戒、忍辱功德,你能成佛嗎?不能!不能!既然你要成佛了去恭敬佛,他同樣成就你成佛的因緣,你能不恭敬他嗎?這個道理很簡單嘛!

[18:15]

所以說穿了問題很簡單,你是跑得來要學佛,還是你跑得來學會了那些文字跟人家去諍辯哪?假定你學會了文字諍辯,你要想去博一個博士頭銜,朝著去大張旗鼓賺大錢,那不要管。你反正懂得了一點文字,跑得去跟人家大吹牛,可以!如果你想成佛的話,那個情況就完全另外一回事情。分別得清楚嗎?

[18:46]

我所以很強調用這種語調來說明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策勵我們自己的內心,曉得我們真正進入的關鍵所在哪裡 ─是把文字的內涵要認得,然後呢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身體力行,改過,這個就叫作修嘛,修改自己一向無始以來的習性。這個習性是不知不覺的,前面很多次告訴我們「他世現行猶如夢」,你有了這個習性呢,到了下一世現行的像夢當中一樣。我們想想看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就有我們個人歡喜,欸,他就歡喜那樣,他就歡喜這樣,我們也不曉得為什麼。就像做夢當中我們不曉得為什麼,夢醒了又曉得,原來這是夢啊!為什麼?喏,就是你宿生的這樣的,這個哪裡?就這兩個字。這下面這個,等一下再講,或者先讓你們想一想,總是慢慢地、慢慢地,談到的時候再去說它,那麼這個八個因。下面這個很有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