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41L9~P142L1

手抄頁/行: #8 P139L9~P154LL3

音檔起訖: 60B_2005~61A_1054

廣論時時聽          

 

[20:05]

如是八因,若具三緣,能感最勝諸異熟果。

上面是八個因,一切法的成就,一切法的生起是因緣所生。因是這個,緣呢?下面。主因有了,還要助緣具足才行。哪三個助緣呢?下面,如果你能夠把這三個助緣做到了,能夠感到最勝的異熟的果報。

[20:39]

在還沒有講這個三緣之前,《金剛經》上面告訴我們「三輪體空」,它要三輪空;下面這個叫「三輪不空」,這個怎麼講?三輪空是什麼?是修相應的慧,到了這個時候,三輪自然空。那麼你要修的話,請問道當中你要修什麼道?要修這個道,你「境」,前面信、解的境,應該是了解些什麼?根據你所了解的,然後如法地行持修道,才感得如此的道,對不對?一定的,所以那個時候才有這個果。請問因地當中是做些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現在不知道,所以要嘛說空話,說三輪空,說了半天,大家反正不空,空的在天上。我們說起來:「我們凡夫嘛,這個是聖人境界。」這個話倒是沒錯,這是聖人境界,我們就是凡夫。但是你怎麼從凡夫到聖人境界,不曉得,所以永遠你想學佛,只是永遠哪,只是想。所以祖師會說:「你這樣做法,做到驢年沒你的份!」

[22:02]

現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喏,就是這三個!你能夠把這三個,因地上面一步一步做對了,果位上面就達到這樣的結果,所以這樣的次第。所以我們現在不要羨慕別人,應該羨慕自己呀,哇!說:「現在我好高興,我居然找到了這個正確的辦法,我只要這樣下去的話,到那個時候就是我的!」現在佛來送給你,對不起,我不要;你佛已經告訴我,我曉得,還是你佛告訴我的,你有這樣的因,就感得這樣的果,我現在造這個因,自然有這樣的果。如果說是只有佛可以送給我們果的話,對不起,那個佛法就沒有因果了,這是佛法嗎?所以你對這個概念認識了,自然而然曉得我們怎麼辦!

[22:56]

下面就說三樣東西,哪三樣呢?第一個「心清淨」,這個地方分三樣 ─ 心、田、加行清淨。換句話這個就是三輪空當中,心就是自己,田就是對方,加行就是中間做的事情,這樣。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叫什麼?要用這樣東西的是清淨;等到你這個聞、思位當中清淨的話,感得修位當中的清淨的話,就是「空」相應法,就是這樣。那麼現在看看,

[23:35]

心清淨中待自有二,

心清淨當中,「待自有二」,這個心又從自、他兩方面來說。

[23:42]

謂修彼因所有眾善,將用迴向無上菩提不希異熟。

現在我們要做各式各樣的好事,然後呢你做了好事以後,不管你要不要,一定有它的善果的。那麼,那個時候我做的時候,我說我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什麼?為了要求無上菩提,絕對不希望異熟果,絕對不希望異熟果,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那麼加深這個印象起見,我要提一件事情。我們往往做一點小小的事情,做了以後,總希望別人知道,啊!然後讓人家知道。或者做了以後,這個心裡面你不知不覺當中要做給別人看。人家希望異熟,還不希望現世,還希望以後咧!現在我們連它希望後世都等不及,就眼前馬上讓人家看見:你看,我在那兒做那件好事情。

[24:49]

所以你不要小看說迴向菩提,這真正的內心迴向菩提,這是有它一定的量則在,這樣。所以你做任何事情,你心裡很清楚,我為什麼做,我是為了這個。將來的果報都不要,眼前的果報更是虛假的,兩腳一伸有什麼?所以不管別人看見不看見,不管別人讚歎不讚歎,人家埋怨我,他是他的,我自己努力做。所以這個迴向菩提兩個字,不要把它文字看,看看自己的心裡就很清楚、很明白。「不希異熟」啊!那個時候才談得到不希異熟。這是第一個,就是自己心裡很清楚,你做任何事情,說:是!

[25:34]

所以,關於這一點,為什麼我對我的老師這麼讚歎,為什麼我現在才懂得他這一句話:「我做這一件事,可是做給我自己看的哦!」那我現在懂了:對啊!做給我自己看的,沒有錯,做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到了這個時候,我才了解為什麼上一次講那個故事,說在全西藏供養三寶,最好的是奔公甲這一把灰。你們還記得吧!他拿出這一把灰來,往那個供桌上面撒了一把,結果一個大成就者說:「喏,全西藏最好供養的,就是奔公甲這一把灰!」要我們現在跑到灶裡面,拿了一把灰,在佛臺上面撒著,這個最好的供養嗎?這不是顛倒嗎?為什麼?他就了解,欸,他心裡面起心動念不對,他要做給別人看,馬上:不對!淨化 ─自淨其意呀!這個我們要了解,這樣。

[26:32]

所以,你真正地對這一點了解了以後的話,那個攀緣心自己就很容易拿掉。最主要的還是什麼呢?還是你首先現在要認得你自己的內心的心相,淨否?這麼簡單!淨了,進一步,然後呢再求無上菩提。這是第一個,心清淨。因為你處處求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特質是什麼?空相應嘛,很簡單!所以你因地上面,心心念念積這樣的因,當因積夠的時候,果出現自然就是它,對不對?

[27:16]

噢!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平常唸《金剛經》,說三輪空覺得高不可攀,真是高不可攀,它就是高,你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呢它雖然高,卻我就可以步步上升,很快就可以達到。所以佛就告訴我們,你只要這樣去做,不久你就成佛啊,一點都沒有錯。為什麼?你了解次第步驟。要不然的話,高,可是對不起,不可攀!沒有你的份。我們講也是空口說白話,然後我們還去弘法,弘了半天,始終是高不可攀,好遺憾!不要說遺憾,很可惜,應該這麼說。這個種子種下去,將來一定還是要成熟的,所以從種子那一方面,我們還是無比地讚歎。現在我們看第二個,說:啊,好高興呀!現在高,而且可攀!第二

[28:27]

由純厚意,修行諸因勢力猛利。

然後呢修的時候,意是純而厚,勢是猛利。純厚是指什麼?一點不夾雜,淨─ 淨的純,淨的純這個叫純厚。然後呢不但質是淨的純,而且做的時候 ─勢猛利,這個完全是自己那一方面的,心清淨。還有呢觀待他,什麼是觀待他呢?你萬一做事情的時候,

[29:04]

待他有二,謂見同法者,上中下座,遠離嫉妬,比較輕毀,勤修隨喜。

哎呀,美啊!對他呢?有的時候這個不是你來做嘛,別人做,然後呢同法的,不管他上面比你高、同樣的、以及下面比你低,你看見他做了以後,「遠離嫉妬」,不嫉妬也不比較。他做好了,我們說:「他有什麼了不起!」對不起,你這個你就害了。他做對了,哎呀!讚歎哪,歡喜啊,隨喜啊!就勤修隨喜。

[00:10]

隨喜這個事情是美不可言哪!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可以隨喜。吃飯,你也可以隨喜,睡覺你也可以隨喜,你看看別人坐得端端正正,「啊,好啊!」你讚歎。然後你看看你自己,「以前我在家裡面的時候吃了這個飯,造那個染污之業,今天跑到這個地方來,是出世間。」你又隨喜,所以隨喜自、隨喜他。平常睡覺兩腳一伸,躺在那裡像豬一樣地,不曉得睡到 ……「今天我在這裡忙了一天,為了明天的精進,好好地休息,啊,高興啊!」睡在那裡也隨喜,就這樣。然後你任何一個地方,就像剛才那個,這個為什麼?因為你看見別人了,這樣。

[00:56]

所以在這種地方,自然而然你能夠這樣,是團體也和睦,你功德也增長;然後因為這樣的關係,將來你因地當中這樣,你感得的這個果報自然美。我們現在不要怨說:「唉呀,現在這個環境這麼惡劣啊!」要怨自己:「唉,宿生我以前一直又造那種惡因啊!」同樣反過來,你現在看見這麼個不理想的環境,你就歡喜!「那有什麼關係,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做完了,這一世我把我的這個前面欠的還掉了以後,下一世,我們各走各的,我上我的天堂,然後等到我上完了天堂,再來救他,那個時候正好啊!」你想到這裡好高興喔,絕對不會抱怨,這個就是這個「觀待於他」耶!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他做好,你也不嫉妒;他做壞,你也不嘀咕,很清楚、很明白啊!而你自己呢,一直在高興,功德是一直在增長,眼前歡喜,將來果報是圓滿,天下哪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其次,

[02:14]

設若不能如此而行,亦應日日,多次觀擇所應行事。

假定這個做不到,怎麼辦呢?喏!我們時時刻刻在觀察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前面記得四種資糧吧?四種資糧當中,密護根門下面是告訴我們怎麼樣應行,做我們所有的行為該怎麼做。因為你懂得了,照去做,萬一不懂得,那麼觀察一下,然後你看懂了去做,自然而然起心動念都相應,那個「心清淨」。第一個你內心清淨了,第二個呢,加行清淨 ─三輪當中的第二輪,怎麼個清淨法呀?說:

[03:06]

加行清淨中,觀待自者,謂於長時無間殷重,

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時間 ─不間斷,第一個,而且長久,兩樣東西;不間斷是做的前後,「長時」,做任何一件事情是越長越好,這個對時來說。然後對量來說「殷重」,很認真地去做,很殷重地、認真地去做。你同樣地做一件事情,你可以馬馬虎虎地做,也可以認認真真地做,這個有很大的差別,很大的差別。這個就是「加行」。

[03:47]

觀待他者,謂未受行讚美令受。已受行者,讚美令喜,恆無間作不棄捨作。

前面是完全對自己來說,後面是對他來說,說如果說他沒有接受這個正確的概念,那麼沒有照著正確的行持去做,你讚歎、稱讚種種,使他接受,使他如法行持。已經接受,已經行持了,你讚美、隨喜,也是無間;還有呢,幫忙他絕不棄捨。

[04:29]

這個裡邊雖然說「觀待自」、「觀待他」,要知道,這個觀待他當中,一定有觀待自裡頭,換句話說,所謂觀待自是什麼?就是完全是你自己的起心動念。那麼,當這件事情也牽涉到對方的時候,那個叫觀待他。所以當牽涉到對方的時候,你自己的那心情還是用得上的,對不對?所以有一種情況之下,的確沒有旁人,你自己坐在這個地方,那純粹屬於觀待你的;還有一種情況之下,他對方在的時候,那個觀待自、觀待他兩個心情要同時用,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些事情都不是分開的。你了解這個道理所指的心理行相以後,你自然而然會認得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你做起來是得心應手,那麼這個是「加行清淨」。三輪當中第三個「田清淨」,他下面說:

[05:32]

田清淨者,謂由彼二意樂加行,能與眾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

你只要前面這個兩樣東西 ─「意樂」就是你的心,「加行」就是你的行為,這個兩樣東西好的話,感的果是一定微妙,所以等於這個田美一樣。現在三樣東西當中,兩個已經無限大了,第三個不管它無限大不無限大,一定無限大。只要有任何一個無限大,乘上那個無限大,一定是無限大,現在有兩個無限大了,第三個是不是都沒有關係。

[06:12]

佛就是這個公案,佛啊,他的心清淨,他的加行清淨,他真正的成佛是什麼?他就是捨頭目腦髓,他捨的對象,不是捨給佛耶,這個很明白!他捨的頭目腦髓,捨給誰啊?捨給那個是六道眾生。所以那個六道眾生,田可不清淨哪,但是他的心、加行兩樣清淨了,他不是成了佛了嗎?所以理路上面已經告訴我們,實際上面公案也是如此,對不對?那這個明白的事實。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哪有一個佛捨的頭是捨給另外一個佛的?沒有耶,這個很清楚耶!然後呢羅剎來跟佛說要什麼東西,然後老虎餓了以後佛也給他,都是這個樣的。所以你看佛在因地當中,找不到清淨的田啊!只有佛在剛開始的時候是有的,到後來真正行菩薩道的時候,佛因地當中這個田,不是田清淨,而是心跟加行清淨。對不對?喏、喏、喏!現在這裡。

[07:31]

所以你們要求三輪空,從這個地方求起,求到了。所以大家一直說:「哎呀,《金剛經》好啊!」我覺得這個不比《金剛經》壞喔!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啊?而且真正《金剛經》的鑰匙在這裡哦!不但《金剛經》、《彌陀經》、《圓覺經》,不但大乘經、小乘經,不但經,而且戒,你這個鑰匙有了,你開到哪裡,哪一個就開。開經藏,經藏開,開律藏,律藏開,開論藏,論藏開,這麼美!清楚不清楚?現在因、緣都具足了,果要不要問哪?不要問了,果不要問了,果也不必問!這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08:30]

此等是如〈菩薩地〉說,以釋補滿而為宣說。

這個〈菩薩地〉上當中講得很清楚的,來解釋那個滿業的這個道理。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啊!那是菩薩、祖師的悲心啊,那個修行的方法,告訴我們這麼徹底、這麼圓滿哪!你這個基本精神能夠認識了,然後你在行相上面一配合的話,哇!馬上好。這個像引擎一樣,這個引擎樣樣都弄好了以後,然後你把它輪胎、殼子一加上去的話,嗨!走得個快,走得個快。你們有沒有看見馬路上,有的時候那個車子出來的時候,單單一個車子的頭,然後呢坐在這地方一個駕駛,那個車身都沒有的,它為什麼啊?先試一下,只要那個車身好的話,然後把那個 ……不,不是那個車身,就是引擎如果好的話,把那個車身裝上去,馬上成功,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啊?那麼對嘛!現在我們就是這樣,你只要把這個東西弄好了以後,然後你的行相一安上去的話,要學戒,戒馬上圓滿;要學定,定馬上得到,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很清楚了。為什麼我們現在學定學不到的?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在正修行當中,破除邪執當中說得這麼清楚啊!

[10:05]

現在還有人問我說:「唉呀!我這個念佛怎麼老不一心不亂,該怎麼辦哪?」不在這裡的,我會詳詳細細告訴他;如果在這裡的人還問出這種話來的話,唉,這個人實在是沒救藥!或者他沒聽,是可能的。所以你只要回過頭去看看,得到三昧尚且這麼容易,何況你念個一心不亂呢!每一個地方,他內容已經告訴我們這麼清楚,次第這麼明白。好!現在我們了解了,哦,業的整個的原則;然後我們了解了以後,我們要求的是什麼,這個是特別我們應該知道;然後呢這些了解了以後,第三步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