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53LL3

手抄頁/行: #9 P100L6~ P119LL1

音檔起訖: 67B_2555~68A_2930

廣論時時聽          

 

[25:55]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

怎麼樣能夠啟發這樣一個如理如量的認識。

[26:08]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

那麼先舉一個譬喻。譬如說我們嘴巴渴了以後,覺得痛苦不堪,那麼你一心一意要想去找水喝。為什麼?因為你覺得嘴巴渴的時候,那是痛苦難受。這個譬喻我們可以更加深一點說,你生了病,假如那個小病沒有關係的話,叫你去看醫生你也懶得看。但是那個病痛苦難受的話,叫你不看醫生也做不到。同樣的道理,一定是對於這件事情感到它的非可愛,就是應該這麼反面的,更強烈說可怕、痛苦的這種狀態,由於這個力量逼迫,所以你一心就去求怎麼解脫痛苦,怎麼從痛苦當中透脫出來。所以

[27:13]

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

同樣的,現在我們要想從這個苦蘊當中得到解脫,解決這個苦,也必須見到這個取蘊 這個取蘊就是我們身心的五蘊 它那個特質是苦的,以及它這個苦的種種的過失、患害。當你真實地見到了,那個時候你才一心一意才會求它跳出來。你要見不到這個的話,那根本不可能,所以說這個是道的根本在這裡。因為你要從這個地方求解脫,有找到了解脫的這個道,進而去找,找到了解脫之道,那時候你才會努力去修。你沒有這個力量的話,推動你的力量都沒有啊,所以嘴巴上面都是空話,原因在此。我們每一個地方必定要把握得住!乃至於現在你說,你為什麼要持戒?同樣的道理,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原則,這個是最重要的。否則的話,你弄弄弄就弄錯掉了,弄弄弄就弄錯掉了。

[28:44]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

所以第一件事情,我們先一定要認識苦蘊所在的三有,這個三有的種種禍患,種種的不理想。當你見到了不理想、禍患的話,你就一心一意產生厭惡捨離,一心一意從這個地方跳出來。為了要跳出來,你就想怎麼樣才把這個痛苦能夠解除,你才會去求解除的這個方法。

[00:15]

《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三有。」

任何一個人,對於這一個事情,如果不產生厭離心的話,他怎麼可能求寂滅這個厭離的方法呢?不可能的。反過來,他因為不了解這個三有的過患,而他見到三有這麼個好,所以他貪著難捨。既然貪著難捨,怎麼可能讓他從這個地方跳出來,怎麼可能從這個地方跳出來?所以啊現在有很多人哪,哎呀,要修行,說是要修行,喔唷,乃至於說受戒,乃至於出家,乃至於認真地去學;學了半天,他根本就沒把握住 ─你為什麼要跑得來學?他把握不住。所以到後來,知見一大堆,學問做了一大堆,有很多這樣。結果呢他始終在那個地方空轉,那是非常可惜,那是非常可惜!

[01:34]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首先把那個根本因指出來,換句話說,那個根本因有了,然後你在這個上面著力的話,把那個根本因慢慢增長圓滿,也就行了。否則的話,你忙了半天,忙了半天你所圓滿了什麼?染污之因,越做越遠,越做越遠哪,這一點是我們在這個地方首先應該認識。有了這個認識,然後你步步深入,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幫忙我們解脫生死的。如果你這一個不認識,然後你跑進去的話,你那個知見都是不相應的,都是不相應的,這樣。那麼這種知見到後來呢,如果說你修的功德,那三世怨,到那個時候你很有錢;如果說你做學問,三世怨,你很有學問,就是這樣。

[02:35]

所以現在有很多很有學問的人,很有財勢的人,乃至於很有地位的人,那種人他不能進入佛法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有一類他修福德,啊,也在佛門當中布施、弄啊,修廟乃至於,但是根本因在哪裡,沒有把握得住。開始他是對的,沒有把握得住,所以他將來得到福報很大。有一類他那個時候,然後呢做學問做得很多,哎呀,經哪、律啊、論,然後深入思惟、觀察,乃至於講說,但是同樣地,根本因沒有把握得住,這一世很聰明,乃至於念書念得很好。有一類,持戒的戒相上面啊,做得非常地如宜,但是雖然如此,他真正的自淨其意,他的根本,為什麼要持這個戒的目的把握不住,這一轉世的時候,他聲望 ─說官位很高,那這個都是這樣來的。

[03:54]

所以現在在這個地方,不管我們將來學什麼,你這一個根本因一定要把握得住,把握得住以後,然後不管你修哪一個都對。譬如說我們現在淨土念佛,是正因為如此,所以你那時候如救頭燃,「唉呀,別的我管不到啦,我只有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啊!」那時候你那句佛號就念得非常堅固。如果你持戒的話,你曉得得非常清楚,原來這戒的目的是在這個地方,自然而然你把握得住了,你就很努力。做學問也是如此。否則的話,我們處處地方產生諍論,說我這個對、你這個錯,然後呢大家又要忙這個、忙這個。在佛世的時候,這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這樣。佛就告訴他這樣,喔,他聽見了,全部精神貫注在他自己的問題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他解決了,解決了以後他煩惱解脫了,那個時候你再做就好了。

[05:00]

那我們現在,不,有一種人比較差的,哎呀,忙著要去解脫,不管這些。結果呢,方法得不到,儘管你關起門來修行,修了半天,在煩惱當中轉,不知道。那麼反過來有一類人是先要了解,然後去作學問,作了學問作了半天,他不曉得作學問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比較各宗、各派、各家、各門,這個對、這個不對,學問一大堆,諍論不曉得引起多少,也跑到外頭去,這個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喏,希求解脫的方法,根本何在!那看下去,說:

[05:45]

希求解脫方便分二:

這個啟發的方法分兩部分,第一個由集諦門思惟,第二個由十二緣起門思惟。

[05:54]

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這兩者當中你任意能夠了解一個,把握住一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要想兩個都認識的話,那彼此之間為什麼要這樣開合,如果你弄得很清楚的話,那這個問題真是易如反掌。你去到 ……在任何情況之下,你可以處處體會,可以處處體會,所有的眼前這種障礙,都消除掉了。現在我們分那個兩部分看下去:初就是由苦集門中,分二。

[06:36]

一初中分二: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第一個先要了解、認識、觀察、思惟,這個生死的特質是什麼?苦,是苦。確確實實這一個是苦的。第二個呢,

[06:55]

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那麼為什麼會在生死當中流轉呢?為什麼呢?這樣。這個兩部分,又一一各別分開來講。

[07:11]

初中分二: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二正修苦諦。 今初

先說明四諦,說苦集滅道,為什麼先要講苦諦的原因,然後正講苦諦,現在說下去。要平常在我們一般狀態學的時候,我們就說:「經上面嘛告訴我們苦集滅道,你就告訴我們算囉!他為什麼要講,哦,『先說苦諦』啊、為什麼啊,這個次第為什麼要這講啊?」這樣。平常我們說:「啊!你趕快告訴我,告訴我們曉得嘛就好啦!」好像那個道理表面上面,我們找不到必須要說的理由,通常我們這種狀態。實際上呢,這個有他的絕大的原因在,絕大的原因在,現在我們把這個文看下去。

[08:06]

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

集就是因。由於造了這個因,聚集了這個因,那麼感得的這個因的果。流轉生死的因是集,然後呢感得流轉生死的果是苦,所以照這個先後的次第,應該是集在先而苦在後。結果呢,世尊卻先講苦,後講集,所以說:為什麼原因世尊不順那個次第?

[08:53]

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苾芻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

世尊正講的時候先告訴我們:這個是苦啊,你應該知道,這是集啊!他那個次第卻先講苦然後講集,恰恰相反,什麼原因呢?下面就說:

[09:19]

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無過失。

第一個告訴我們,說佛對於這一件事情,把那個因果次第顛倒違反而說,他有他的特別的原因的。什麼原因?修行的綱要在這裡。你為什麼要學?你要學了去修行,結果你要修行的,那個次第就是這樣的,所以沒有任何過錯,沒有任何過錯。反過來說,他就是絕對正確地要這樣講,世尊之所以為世尊,原因就在這個地方。關於這一點,對於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我們平常所以不能修行的原因,就是缺少了推動我們修行的力量,曉得這個要修行,要好,但是就提不起來。那麼我們以前聽過那個各式各樣的故事,那個故事都是這樣的:哎呀,他去了,出了家也不行。結果跑到地獄裡一看,跑到天堂上一看,哎呀!那個時候不管他年輕也好、年老也好,大家都拼命了。為什麼?啊!原來看見這個情況是這麼個嚴重。

[10:50]

那麼同樣地,對我們也是一樣。我們雖然沒有這個福德因緣,感得佛菩薩帶我們到天堂地獄去看看,但是我們眼前都遭受到了。哦,一生了病,哎唷,生了病趕快去找醫生啊,這個事情,要該做的事情都不願意。你就急著、忙著,病是件小小的苦,你就拼命去找醫生。所以現在這個地方也指出來,說喏、喏、喏,這一個東西本身哪,是在大病、大苦當中啊!那麼他指出來了以後,如果說你能夠如理照他指出來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入,那個時候你內心上面就產生一種狀態,什麼?覺得這個痛苦的逼迫性,就在這裡啊!那是無法忍受,你就拼命要去求解脫了。所以他為什麼要先說的次第。

[11:56]

從剛才這個說的譬喻當中,我們也可感受得到,假定我們在生理上面遭到了病,我們會求醫。現在呢,照著這個方法,在心理上面,如果你也感受得到苦切的這種力量的話,你那時候就會坐立不安。坐立不安幹什麼?一心求解脫。你能夠這樣去,哪有不解脫的道理?所以這個是修行的次第,這個是正確的,這是正確的。

[12:30]

此復云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

那就是這樣。對於所化的,就世尊要化度的那些眾生,他假定對於這個生死的本質並不了解,貪著難捨,根本不想求解脫,根本不想求解脫,那個時候你教他修,修什麼啊?修是修解脫,現在我根本不想修解脫,你修,那不是顛倒嗎?所以這根本已經斷絕了。諸位啊,這個地方好好地想一想,不要說我在那兒修行,我跑到那兒修行,你先問問:你跑到這裡來目的幹什麼啊?要很清楚、很明白。有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的,所有在座的各位,乃至於儘管不出家,今天跟佛法有機會接觸,都是宿生有善根。從前面我們講的業果的道理當中,曉得這個異熟同時有個等流,然後呢還有士用。士用就是外面的客觀的環境,異熟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身心的果報,然後呢等流就是心理,心生起的狀態。這個是宿生的善根所集,所以這一世,裡邊的因碰見外面的緣,你看見了出家你就歡喜,就會走上去。

[14:25]

但是他為什麼要這樣走的這個根本的因,經過了這樣的生死的流轉以後,迷糊掉了。再加上出世了以後,前面所接觸的,都是世間染污,而這個染污呢,又是跟我們無始以來所種的這個無明習氣相應。所以以前一直都引發這個東西,所以在非常強有力的,世俗的這種貪染的現行當中,那個時候,對於求解脫這個心一點都沒有。當你接觸了以後,雖然啟發了好樂之心,跑到佛門當中來,但是那個根本本身有沒有?還沒有。這是所以一定第一件事情,要有正確的知見上的認識,經過懺悔,把前面跟世俗染污的這個現行,要把它破壞,還要把它克服。那個時候,他內心當中,引發出來這個認識,那個時候,你會心裡說:啊,要求解脫!

[15:47]

我自己的經驗,以及我遇見很多同修,他就是一心一意,啊!對於出家的嚮往,然後呢要求善知識。儘管出家,儘管求善知識,但是呢,根本因真正找到的非常少。他也想去念佛,覺得念佛好,但是呢他這個推動的因始終不強;實際上與其說始終不強,這個推動的因根本都沒找到,就是這種狀態。就是宿生的這個善業,加上這一生的一個雜染,你糊裡糊塗有這種力量在這個裡頭的,但是呢他抉擇不出來。所謂抉擇不出來的話就是,不是以這個力量為主的,不是以這個力量主的。那麼是哪一個力量主的呢?就是 ─喏,無始生死的染心。現在我們雖然來了以後,對不起,眼睛所看,耳朵所聽,都是世俗上的那種,哎呀,知見上面、習性上面,種種的這些事情。所以說這個,他真正求解脫的根本,對不起,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地方叫「根本斷絕」。

[17:06]

「彼於解脫云何能導」,到那個時候你就引導教他解脫,你怎麼引導他呢?你教他說:「哎呀,不要貪著啊!」他覺得:「這是我要的東西,你教我這個不做、那個不做!」他儘管坐在那裡,心裡聽起來真是生煩惱。啊,你教他這樣做,他就覺得:「哎呀,最好我多睡一會兒覺,最好多做那個 ……。」教他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那是越弄越遠哪,越弄越遠哪!這是我們要正確了解。所以說大師外支已成,真正的問題都在自己這個障礙當中,自己那個障礙當中啊!

[17:49]

以諸所化無明闇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

而這一個所化度之機 ─就是我們,這一個狀態當中,仍舊被這個無明癡闇覆障著,看不見事實的真相,看不見事實的真相。明明在生死輪迴當中,種種的這一種事情都是苦的,都是苦的。他把這一個苦的這個特質,現出來這個,在生死輪迴當中虛誑這些相,他被它所騙,覺得這是安樂的,這是安樂的。所以說「執為安樂,顛倒所誑。」你要教他這地方不要這樣,他還覺得:嗯,這個正是我所需要的,你教我不要,那怎麼可能?儘管他宿生的善根,讓他跑到這地方來,他還是不行,這根本原因在這裡。

[19:02]

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第一點你務必要了解這個。當你正確地了解這個,不管你拿到了哪一個法門,你就一心一意地從這個法門當中去深入,就不會大家起是非諍論。所以正法的時候叫作「解脫堅固」,他聽見了一個法,啊!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裡,乃至於聽見了「掃帚」兩個字,他掃掃、掃掃,然後呢把心裡的煩惱掃乾淨了。現在我們聽見了這麼多的法,哎呀,他偏偏還是說:「唉,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辨別得一大堆,啊,那個時候實在不相應啊!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叫作什麼?不幸地,這種叫世智聰辯,這個是我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應該了解的。反過來,如果說你能夠真實地淨化了,這個對我們是絕端重要的一個工具,絕端重要的一個工具。差就差在什麼?喏,一點點 ─是不是為顛倒所誑?是不是為無明所覆?所以第一件事,要把這個不正確的認識轉變為正知見。

[20:35]

如《四百論》云:「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這一個生死輪迴的大苦海,既沒有邊、又沒有底啊,愚癡的人在這個裡邊哪,一點都不怕。哎呀,怎麼不怕,這個人是何等地愚癡呀!所以

[21:04]

先須為說此實是苦,非有安樂,

所以先必定要告訴他:這個是苦啊,這不是安樂啊!佛拿這個告訴我們。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第一個了解是了解這一點,所以不管我們現在學什麼,這是真正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啊!就是說,雖然說出家,大家說:「哎呀,出家五年哪,先要依止阿闍黎,知道開、遮、持、犯。」要曉得為什麼立這個戒,為什麼守那個戒,這你必定要知道。佛一定說苦、集、滅、道,因為你有這個次第,然後你去修道,修道的時候第一步才是持戒。所以這個戒的根本,還在從這個上面建立起來,必然我們要知道的。如果你這個把握不住的,請問你持的戒,你持些什麼?你為什麼跑到這裡來?這不是很明白的一個事情。

[22:08]

所以三十七道品當中,第一個四念處,也是講這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第一個。平常我們最難放得下的就是這個身體,就難放得下的就是眼前的種種的貪著。所以告訴你:這個身體,不像你想像真實啊!不淨,像大便一樣地臭,你會愛護嗎?啊,你一看見你就厭惡!然後你種種的快樂,說告訴你這是苦啊!是必然如此的,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如此的,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22:52]

說多苦相令起厭離,是故於初先說苦諦。

不但一方面,多方面的、種種方面地善巧說明,目的一個 ─引起厭離心,所以先說苦諦。現在我們真正修行沒有別的,也必定要從這個上面,你把苦諦如果正確地認識,下面都有了,這是根本。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對不起,下面都在這兒走遠路,都在走遠路啊!

[23:35]

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必須滅除。

因為你了解了這個苦,所以你要求解脫,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求滅苦之心。

[23:52]

此復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便念其因復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諦,是故集諦於苦後說。

喏,這個來了!哦,因為你要想除掉那個苦,除掉那個苦,那麼這個苦怎麼來的呢?你了解這個苦是果,真正要把那個果消除掉了,必定要從因地上面解決。那麼這個現在的苦果的因在哪裡呢?那個時候你進一步找那個苦的因,這個集諦。所以由於苦的認識,然後呢策發我們求解脫的心,從苦當中解脫出來。因為要求這個心,所以一發了這個心,所以找:苦從哪裡來的呀?那個時候,你就會努力去找,那麼然後去找。當你這個時候你找到了集諦的話,你就努力會克服這個因,那個時候,它滅、道二諦就跟著來了。由於這樣,所以戒定慧的三學自然你如法修持。

[25:18]

否則的話,儘管你說講戒,講得這麼頭頭是道,哎呀,不要說單單我們中國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你樣樣弄通,你做個大學問家,說不定你戴各式各樣的博士的方帽,一點用場都沒有!流轉生死當中,弄得不好還說不定還要墮落,這個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必定要知道的。反之,你就算這些東西,不要說每一個部都通,像周利槃陀伽一樣,只懂得兩個字,你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更巧妙的方法,他周利槃陀伽還要證了羅漢果了,現在也不要,羅漢果都不要,你就想到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了,欸,你照樣可以了脫生死,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這個根本,現在第一要把握得住啊!所以他是為什麼集諦在後說。

[26:24]

次知生死眾苦,皆由有漏業生,其業復由煩惱發起,煩惱根本是為我執,便知集諦。

一步一步地,從這個上頭追根究底地找到:哎呀,生死的苦是有漏的業,業又是煩惱所起,那麼煩惱的根本是我執,那個時候你把集諦的真正的行相了解了。

[26:55]

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

你了解了這個,緊跟著見到:噢!原來這個我執這個東西,不是天生的,而卻是虛妄顛倒的,這個東西,你可以把它淨化、消滅。所以那個時候你想:啊,原來一切痛苦的根本在這裡啊!那那個時候你一定要想辦法,去把它去掉它,所以是「誓願」,不但願,「誓」是什麼?就是你必定要達到的這個願。不是我們浮浮泛泛:哎呀,我也想啊!雖然你也想,你還是弄得想了半天,坐在這個地方。他那個誓不是 ─我一定要做到它!你站起來全部精神去幹,當然,這個是指我們的心裡的這種狀態。所以這個修行不是什麼浮浮泛泛、有氣無力,不是的!修行是打起全部精神來,就這樣,心裡是這樣狀態。因為有這種心理,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那必然如此。你看那些大祖師們,他就是這樣,就是這個樣。所以那個時候,他集諦後面宣說滅諦。

[28:14]

若爾開示苦諦之後,即於解脫發生希求,苦諦之後應說滅諦。

照你這樣說的話,那麼說了苦諦以後應該 ……你要求解脫嘛,就講滅諦啊,為什麼又說集諦呢?

[28:29]

答云,無過,

他說:沒有錯的。為什麼呀?

[28:33]

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欣得寂滅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未見其因定能遮止,故於解脫,不能定執為所應得,定當證滅。

是的,那個時候,雖然你要想求解脫,希望把一切的苦得到靜息 ─所以這滅就是息滅一切的痛苦 ─但是你並不了解那個苦的因,不曉得這個因是不是一定能夠遮止,換句話說,一定能夠去掉。所以這個時候你不能確定,是不是能夠做得到,是不是能夠達到你息滅一切痛苦的這一個狀態,所以說這個時候不先講滅。

[29:36]

如是若執定當證滅,定當解脫,便念何為趣解脫道,趣向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