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23L10~P224LL1

手抄頁/行: #12 P277L10~ #13 P16LL1

音檔起訖: 97A_0000~97A_2930

廣論時時聽          

 

[00:09]

所以我們的內心,是「無始煩惱苦味」所薰的這個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少少修一點,不行。「是故應須相續修習」,所以你要繼續不斷地修習,繼續不斷地修習。凡是這種道理,這個你把十二因緣這個前後的觀念弄清楚了,四諦、十二因緣的觀念弄清楚了,你把這個道理用到哪裡,這哪裡這個概念就非常具體,非常完整地現起來了。不同的,只是你如果只管自己,叫小乘,如果說你用這個方法幫忙別人,是大乘;方法本身無所謂大小,只是你的發心,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那麼講到這裡,這上面也就是說我們正修的三樣當中,這個正修希求菩提心當中,那第一點希求利他之心,那麼從這個上面已經有了。希求利他之心,再下面的話呢,為了要利他,所以你必然歸結到,現在要利他就要有這樣的心。第二個呢,

[01:40]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

那麼這個「欲得心」啊,還不滿足,這講一下。就像我們照著前面這個次第,怎麼樣想辦法策發這個利他的心。說,既然你要利他,對不起,你雖然有這個幫助別人的心,但是呢你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你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的話,雖然你想利他,不行。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看見的苦,我們想脫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脫苦的方法呀!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用在別人身上叫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同時你如果沒有自利的話,畢竟沒有利他。這個話,再這麼說一遍。就是說,是的,我們現在看見一切的苦,不管你這個苦來由什麼樣,或者是自己自身親身感受,或者是身上感受,或者心理上的逼迫。身上感受,自己種種的殘缺、病痛,然後呢自己病痛固然苦惱,殘缺不全被人譏笑。心理上的呢,譬如說遭到種種心理上的逼惱,從小的時候,家庭的失去溫暖;然後長大了,看見社會的情況,哎呀,這個實在不理想啊!所以我們感覺得這個痛苦無比啊,要求。

[03:40]

那麼我們現在修行的人呢,主要的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然後呢了解了這個世間的痛苦,然後就策發我們要跳出痛苦。雖然有了這個心,跳得出、跳不出啊?跳不出來,跳不出來。還必定要什麼?還必定要跳出的這個正確的方法,對不對?哪一個人不想快樂,哪一個人不想離苦,但是你沒有正確的方法,得得到快樂嗎?得不到。沒有正確的方法,你能解決得了痛苦嗎?解決不了。進一步,為了幫助別人,也同樣的道理。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你要真正地利他,單單這個心還不夠,還要發這個心。所以單單這個,這一點是不夠的。下面告訴我們,一定要說這個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滿他的願,你要幫助一切人的心,怎麼樣才能夠滿幫助人的願 ─這個時候,叫作菩提心。

[05:12]

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啊?現在我們簡單地說一下。自己感覺得:「哎呀,生死無常!」然後呢又一切都是痛苦,一無依靠,唯一這個時候可以啊,要救我們出來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對象,他也解決一切問題等等。既然你現在要幫忙人家解決,你當然也必須要具足這個條件,對吧?只求自己是皈依;也要幫助別人,你不但要皈依,你要學你所皈依的對象,這個是必然的道理嘛!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那麼那個時候,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僅僅是皈依他;你還要說,我一定還要學他呀,然後能夠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個時候你對所學的這個對象,又更進一步地要產生淨信心,了解他的殊勝的地方,增長你自己的淨信心,效學他達成這個目標,所以

[07:00]

「先應盡力增長淨信心」。

在這個《隨念三寶功德經》,所以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天天念,你天天念,你隨時隨地把這個目標懸在那裡。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要皈依,你要想:啊,你為什麼要皈依他啊,原來他有這樣殊勝的功德,這樣圓滿的利益。你把這個大目標擺在前面的話,那個時候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會為眼前的這種小小的一點迷惑所迷惑住了。小小的、稍微一點的小甜頭,哎呀,你就跟著它去了!所以我們常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要遠大的目標完整地擺在這個地方,眼前的、小的東西就動不了你了。平常我們只看見小錢、一點點小的好處,就這樣。所以像一個小孩子,我們說一個比喻,他看見了糖啊,他就不肯走了,你怎麼騙、怎麼哄也不行。然後呢你另外一個地方,他那個地方擺的一塊糖,它也不一定很好吃;另外一個地方,擺一大堆最好吃的,啊,他那一塊糖他就不要了!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08:26]

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以很高的標準來責備我們,而是說有完整的一個道理引發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經常思惟、觀察這個圓滿的好處,這樣。然後你才能夠把這個要期望的這個心,推向這個高的目標去,高的目標去。那麼等到你對這個佛的種種的事業功德,了解得越深越透徹,那你的淨信心越增長,認識也越清楚。所以「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你了解了,產生了淨信心以後啊,你才曉得:「哎呀,對啊,這個才是我要的啊,我要幫助別人也必須要這個東西啊!」你那個淨信心一增長了,你的好樂心也就起來了。

[09:40]

那我們現在的,對什麼呢?我們有我們歡喜的東西。然後呢,是的,對你真實應該歡喜的東西啊,應該有個深入的了解。你越了解得多,越了解得透徹,你的嚮往之心就增長了,增長了以後,你一心一意要去求它了。所以這個好樂之心,以前這個貪愛是壞的,因為無明相應的;現在呢,不是別的,就把那個貪愛之心轉一轉,以智慧相應的。說,不怕你不貪愛,怕只怕你弄錯了!貪愛的結果,害了你自己也害了別人。現在你就把那個貪愛的心轉一轉,結果啊你不但自己得到好處,也利益了別人。那個時候,這個貪愛是越大越好啊!所以這個叫作「善法欲」。你有了這個善法欲啊,那一心一意說,「我一定要做到它!」那個時候你就了解,不但是利他,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這個,這個就是佛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才能夠真正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你幫助那些人的這個目標,才可以達到。所以這一點啊,是

[11:14]

能為引生發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

喏,這一點告訴我們了,是的,引發你發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種,前面說過了。前面主要的舉了四因、四緣、四力等等,可是這個裡邊,最堅強、最有力、最殊勝的是什麼?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悲」。

[11:46]

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大家還記得吧,四力是哪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這個裡邊由於自力和因力發的是堅固,由於他力和加行力發的就是不堅固。那麼這個是什麼?《修次初篇》引經上面所說的。我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是《華嚴經》上的偈子:「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個魚啊,那個產卵的時候,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萬的,但是最後那些能夠長出來的,很少;菴樹也是另外一種。還有菩薩發心,發心的人非常、非常多,所以因地當中,就是發那個菩薩心的人非常多,但是結果的時候,非常少、非常少。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13:03]

在這個地方告訴了我們一部分,當然理由很多。所以前面說四因、四緣、四力等等,是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說法。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最殊勝的是什麼呢?悲心。而且這個悲心還要什麼?初、中、後,一直。不是說你一趟發了就可以的。因為眾生無邊,而且剛強難調,所以如果你不繼續增長那個悲心的話,雖然你有了這個心,開始的時候很猛利,磨、磨、磨、磨、磨、磨、磨,慢慢就要磨掉了。我想我們一般都有這個,一開始的時候,發一個很猛利心:「哎呀,我想做這個!」大家都有這個:哎呀,一聽見修行好,馬上要去修行;一聽出家好,馬上要出家;一聽見這個好,就要這個 ……。然後呢跑得去呀,慢慢慢弄弄弄弄,越弄越糟、越弄越糟,弄到後來就塌掉了,太多的事情這個樣。

[14:13]

為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個理路不清楚,這個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沒有如量、如理如量地修證,去增上它。現在這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它那個必然的關係,抉擇得、簡別得絲毫無差,所以在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點遺漏。要不然你因地當中稍微一點遺漏,將來你一旦開始走了以後,到那個時候漏洞沒有發現,跑到半路上就來不及了,那只有拋錨,像車子一樣。所以我們平常急急忙忙地開始,結果呢半途而廢多多少少還走了一半哦!不管是半途不半途啦,反正你總歸是白走,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本論的前面每一個地方的細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15:16]

那麼在這個地方,「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前面二百一十頁上面,如果你們要看的話,你們自己可以看,我在這裡說一下。什麼「自力」?就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這個地方,喏,就以我們的悲心,說:「我啊,曉得這是我母親,念她的恩要還報,不報真是不行啊!」然後呢,這個完全是由你自己內心發出來的,你一心一意只想:「哎呀,要做這個,要做這個 ……。」不是別人,別人告訴你哎呀,這個好啊,或者什麼,你聽得滿來勁,但是你內心,心裡面,總是被人家 ……這個兩個不一樣。

[16:04]

那麼「因力」呢?就是由於你這樣的這一生修習,到下一生那個心裡面就有很強有力的力量。那個「加行力」是這一生努力的。但是這個加行跟因力有直接的關係喔!就是你這一生不斷地加行,到下一世變成功因力了。所以你生生把那個加行,你只要做對的話,每向上去、每向後去,這個力量就越來越增長。所以你眼前是以自力,然後呢這個因力,不斷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來配合的話,你四力具足的話,那更是堅固啊!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你把持著這個根本因,然後呢有了根本因以後,再輔助於這個圓滿因的話,自然一定成功。

[16:56]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既然了解了,說這個大菩提心有這麼個殊勝法。而經論上面告訴我們,實際上也的的確確如此,是這麼個難得。現在我們非常幸運,也可以說我們宿生大善根所使,能夠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教法,自己要無比地珍惜啊!哎呀,這個無價之寶啊!好好地努力啊,好好地努力啊!所以昨天晚上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如果我們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它。這個裡邊最好的一樣東西,記住:「隨喜」,啊,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你在任何時候,少用功力。還有一個:「供養」,這樣。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能夠積聚無比的、圓滿的廣大資糧。

[18:11]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的的確確不大容易。可是呢這個關鍵在哪裡?就是你知道、不知道,就這樣。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自己還覺得很對咧!所以,第一個你正確地、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我們總是看見什麼啊,總是馬上反應到;看見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後呢你現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 ─怎麼樣把外面看見的情況,經過你的正知見,變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對,你了解了他不對,你要策發你的悲愍心;他對了,你了解了這個,然後你的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啊、不對啊,對你來說總是增長功德。否則你看見不對,你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你就嫉妒他。結果同樣地不管對是不對,你總歸自己傷害自己。然後你做對了呢,更進一步你還要隨喜。別人你也隨喜,自己也隨喜,所以不管遇見任何環境一切時處,你一直在增長。當然我這個是隨舉一例,因為已經講過了。

[19:39]

所以你們只要能夠這樣善巧地、步步地不放鬆這樣來,那個時候,你自己內心上面也會感覺到,跟以前那種悠遊放任就讓它去,啊,就這樣,心裡面不一樣了,你會戰兢惕厲,為什麼?你了解得很清楚,說以前那種惡劣的現行,欸,不可以、不可以!現在你隨時用那個正知見,因為那個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你保護那個正知見的力量,那就是內心當中必然產生的這種戰兢惕厲。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那種人,總是覺得:哎呀,希望跑得來,那麼念佛嘛,念它幾聲佛;然後呢學禪的話呢,最好這麼兩腿一盤呀,就希望開悟了。那種,那的的確確,實在不曉得差得天差地遠,真的說起來,這種都是懶骨頭。

[20:36]

所以這個明朝末年的四大師,紫柏大師就特別地說:「這現在人動不動說這樣、那樣啊,這都變成功什麼?那些懶骨頭的﹃逋逃藪﹄。」哎呀,他找到最後的藉口,總覺得這個叫作修行,然後呢躲在這個裡邊,說起來什麼都不知道,說是「哎呀,老僧啊,我是修行關在山裡。」就這樣,那種真是非常可憐。真正的修行人,他可以關在山裡面,身雖然隱在那個地方,但是他心一直是戰兢惕厲,這樣地努力法。

[21:22]

所以這個禪宗,那個禪宗是何等的精神啊!他任何一切時候咬緊了牙關,就這樣的,你不妨看看他看。所以同樣地,念佛也是咬緊了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硬是要像金剛王寶劍一樣,抵得過那個生死。所以不管是若淨、若禪,乃至於持戒也是,雖小小戒,看得像大戒一樣。所以你從這個地方就看見哪,凡是正確修行絕對沒有說,哎呀,馬馬虎虎、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是發心的第二 ─增上意樂。最後,

[22:12]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

這一段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發這個心,就是發這個菩提心。那既然我現在要自己負荷,增上意樂,那麼要想自己去承擔這個事情的話,對不起,非佛不可!為什麼呀?喏,一定要懂得怎麼方法去做,而這個只有佛的一切智智,所以你必然說,為利有情是願成佛啊!否則的話,你儘管發了這個心,空發、浪費啊!所以第三說明「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那麼這個原則呢,是《現觀莊嚴論》上面說得非常清楚。

[23:08]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

那麼仔細來說呢,《華嚴經》也是這樣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大經大論上面說的都是。不過《現觀莊嚴論》是綱領、最重要的核心,《華嚴經》呢詳細地說明它的內涵,整個地、廣泛地說明。所以從最大的綱要,最仔細的內涵,都是這樣說的。那麼下面是論,

[23:44]

《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

那麼這個發的這個大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兩種,一種叫願菩提心,一種叫行菩提心。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這個就像你還沒有到那個地方去的時候,要想去,這個叫願菩提心,你想去嘛,所以「應知如欲往」,你想去。你因為想去了,所以就準備,哎呀,去嘛怎麼個走法,要了解走的路線,找到地圖,然後呢去的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要多少錢,路上怎麼資糧 ─所以叫資糧位。然後「正往」的話呢,就是正式開始去做啦!這是「正往之差別」,那是正行菩薩行,就是這個。這個大菩提有願、行兩種就是,「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所以那我們要曉得的,這兩者的差別就是這樣。

[24:55]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下面就解釋這個願心跟行心的差別,說願菩提心是什麼,行菩提心是什麼。說它是,是的,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總結起來,當你心裡邊如理如量地生起這個念頭,說「要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想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你發了這個願,但是呢你還沒有認識去做。這種時候,因為你還沒有正式去受,或者雖然正式去受,還沒有受這個儀軌,受這個菩薩戒,這個叫作願菩提心。「受律儀已」,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後,那麼叫「行心」,這是開始行菩薩道了。

[26:04]

行菩薩道,一定有一個軌則可循。就像我們說,啊,跑到南普陀來,那麼我們這個寺院裡面,做了一個僧伽一定有僧相、僧儀、僧行,乃至於穿衣吃飯一切、一切,不一樣。否則雖然你想出家,還是個在家人的行持等等,總是以在家人為標準。那現在我們菩薩也是如此,所以受戒以後,叫作行菩提心。正規地來說,這個受菩薩戒不是我們現在說:「哎呀,我現在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有多大的功德,我去受一下,就算菩薩了。」不,種一個善根、種一點種子,名字是的;內涵一定要先發了這個願,為了這個願滿願,那時候就照著這個軌則去做,那個就叫行心。

[27:02]

那麼這個兩點,在這個位次上面,從你初發心開始到發那個願心圓滿,叫下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忙的,作所積的資糧就是這一個,所以你要利益一切有情。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那時候你要找說,是的呀,那麼你怎麼走法呢?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使得你發那個心,現在前面告訴我們,這一種次第,以這個悲心一步一步上來,這是最殊勝的,也最堅固。然後呢,最後就策發那個大菩提心。而這個大菩提心的心量呢,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大慈悲心,那個大慈悲心這樣的狀態,而且大慈悲心進一步要增上意樂,然後呢要發這個。所以這個時候,可是你沒有受菩薩戒,這叫下品資糧位。

[28:05]

然後呢,你進一步說:對了,我發了這個心現在要正式做到它,那不是發了心夠的哦!要如理如量地去做,那是照著軌則去做的話呢,開始就受菩薩戒。所以受菩薩戒開始,就開始進入中品資糧位,那資糧位是這樣判別的。所以下品資糧位,往生的是上品的下生,乃至於高一點的,可以上品的中生。如果進入中品資糧位的時候,上品的中生,乃至於他可以到上品上生,就是這樣。那個還是在世俗的哦,還沒有到勝義菩提心。如果你勝義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薩,那十方淨土你要哪裡去,就是到哪裡去,這樣地好耶!

[28:58]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也是這麼說。

[29:12]

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別的地方的的確確有各人的說法,那麼原則告訴你,詳細的這個這裡沒有詳細說。這個是前面啊,這是七因果或者六因一果的這個發心的方法。下面第二個,另外一種叫「自他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