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38L1~P239L7

手抄頁/行: #13 P194L8~ P215LL2

音檔起訖: 102B_0250~103A_0927

廣論時時聽          

 

[02:50]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分二,一不捨所發心願,二學令增長。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這個分二:「不捨所發心願」,第一個,不要捨棄啊;第二個「學令增長」。平常的時候呢,我們造的世間染污之業,還要造了這個增長;現在我們哪,反過來啦!不但淨除,而且徹底地圓滿地要達到佛的成果,所以學會了,不可以再捨棄。實際上呢,我們倒不是有意地捨棄,而是說,你不作意對治,不精進努力的時候,它那個無始以來的習染哪,一下又來了,一下又來了,一下又來了!來的時候你又不知不覺跟著去了,這個是我們眼前最應該注意的地方。然後呢?這個對治了,把已經學會的東西啊,再怎麼增長它,而不是增長以往流轉生死的那些染污之業。

[04:02]

今初

現在第一個。

[04:04]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

先是說前面的,就是啊受這個願心、發那個心,在佛菩薩前面立那個大誓願。

[04:22]

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

那麼你發了這心以後,緊跟著並不是停在這裡哦,要去做了。你做的時候,你一看哪,哎呀,要度的這個有情,是不但人數多呀,而且種類是千差萬別啊,這個種類的千差萬別當中,這個行為是非常地糟糕啊!啊,這個這麼多的人,已經是看了就頭痛;還有那些人當中,又這麼個惡劣啊,這樣。不但人多、惡劣,而且時間要這麼長啊!啊,看看哪,發心是容易啊,做起來就難了,做起來就難了。而且進一步,說從另外一方面算,你要成佛的話,要集福智兩種資糧,而集每一種資糧真是難做極了,都要去做。啊,那個時候心裡面,就覺得:哎呀,這個不行啊,這個是、是、是、是……心裡面就會退怯了。

[05:54]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啊,「更捨置發心重擔」,那時候發了心以後又退了。這個發了心以後退,這個罪啊非常大、非常大,比這個別解脫的他勝之罪還要大。所謂這個「他勝」什麼呢?就是重戒,重戒。那麼「別解脫」就是比丘戒,比丘戒的重戒只有四條,犯了這個四條重戒的話那一定墮落,最嚴重、最可怕的罪!你發了心以後,如果捨棄的話,這個罪還要大!

[06:37]

如《攝頌》云:

這上面告訴我們:

[06:39]

「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

說你這麼長時候修十善,世間的,或者呢進一步地要求解脫生死的二乘果,羅漢也好、緣覺也好,而受持這個戒。這個戒的過、戒的失壞 ─「過」是普通的一般戒,「失壞」就是犯了這個重戒,完全失去了;但是你這個發這個菩提心這個力量啊,比它還要來得大。換句話說,如果你棄捨的話,這罪也比它大。

[07:31]

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

這個菩薩呀,就算毀犯了尸羅,但是呢,毀犯尸羅包括上面的這重戒乃至於哦,但是他就把他的菩薩的願心保護得很好,所以說「防護二乘作意」。什麼是二乘作意啊?只管解決自己的問題,別人不去管他,所謂棄捨這個利他之心。你雖然犯了戒,那個犯戒是不得了的罪,但是他能夠防護這個,而把他那個菩提心,要救一切眾生的這個願力的這個願心,還保持著,欸,這個就是啊菩薩最殊勝的戒,最殊勝的戒。「故若失此即是破戒」,但這個一失去的話,那個就害了,就破了戒了,那就害了,那個就破了戒了!

[08:42]

所以在這上面表面上面看起來,我們覺得相矛盾的,實際上我們前面說過了,深一層去說,不矛盾。因為聲聞戒的真正的目的幹什麼?就是要求解脫。你要求解脫,非這樣做不可,然後呢犯了這個四個的話,你絕對沒有解脫可能,所以叫「他勝」,也就完了。他現在菩薩戒是幹什麼?要幫一切人解脫。幫一切人解脫,他在這種狀態之下,他對自己相對地就看了最低最低,所以你腦筋裡只有幫一切人。為了這個目的制這個戒,這是菩薩戒。只要這個幫一切人這個心還在的話,當然他的最重要的根本沒有失去,對吧!所以實際上就制戒的原則來說,兩者之間沒有一點矛盾。這順便一提,將來從這個上面,我們會了解,這個大小二乘戒開合差別在什麼地方,這對我們將來非常重要的,所以這裡順便一提。

[09:54]

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

是說,假定說,這個大菩提心你沒有捨棄掉,縱然你對這五欲受用,而且無忌地受用,還沒有破壞「菩薩不共」 ─這個是最特別的防護的地方。不過這點注意哦!不是說叫你去啊亂搞一通哦,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強調一個什麼?強調說這個菩提心的尊貴、珍重,所以說就算如此,尚且都不破。

[10:38]

實際上呢,真正一個學菩薩戒,要學菩薩要救濟一切的人,他會不會真的毫無忌憚地做這個莫名其妙的事情啊?當然不會。前面發心的時候已經說過了,說他修學佛法,當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看見世間的苦,然後呢說求解脫。如果說只管自己的話,這個人連他一個世間標準都不夠,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他要進求幫忙一切人解決。所以這標準必然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才能夠依這個標準,作為他內心的目標,策發他步步上進而發的菩提心。有了這種高的標準的人,他會不會亂搞,說對世間這種五欲亂搞,可能不可能哪?當然不可能!所以我們要從這地方啊,仔細地辨別。所以這個地方之所以說縱然如此的話,是特別說明,這一個發菩提心何等地珍貴,何等地重要,以及它的功德、力量大小,比較這點而來說,這我們要了解。

[12:00]

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及聖僧,作意徧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

哪!就算他菩薩照樣地受用這世間五欲,這個都是塵勞,這個都是雜染。欸,但是他怎麼啊,他歸依三寶,而他目的是幹什麼啊?「作意徧智」,他一心一意要求一切智,要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道。要曉得,這個他是在安住在戒當中,他並沒有犯戒,並沒有犯戒。

[12:52]

說到這裡,今天我們桌上,昨天晚上就有了,有一本《彌勒上生經》,以及《下生經》,這個上頭就有這麼一段話。這個彌勒菩薩,佛懸記說「當來下生」 ─我走了以後下面來一位證佛果的是誰?他,彌勒菩薩。大家就懷疑了,尤其是優波離尊者,「這奇怪了,他也不住禪定,不求解脫,卻是當來成佛!」就這樣,這個大家是想不通。實際上呢,這個境界我們不要輕輕易易,現在有太多人說:「我是大乘行者,所以啊我也是不求禪定、不求解脫。」錯了、錯了、錯了,你不要誤解。

[13:50]

現在我們不必說到了等覺以後的菩薩這個樣,平常我們說,像禪宗的祖師當中,他們怎麼說啊?「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說到了那個境界,任何情況之下,一切都是在定當中,儘管你穿衣、吃飯、作、天塌下來,他還在定當中,可是外面你就看不見。所以這個境界是非常高明的境界,哪裡像我們現在凡夫當中,反正你這麼亂搞,你說:「欸,彌勒菩薩他也不住禪定,他也不求解脫,我也這個樣。」就學彌勒菩薩,那你學錯啦!這個次第步驟啊,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弄得很清楚。菩薩之所以受用五欲塵,他心裡上面跟他意志相應的,他並沒有離開這一點,總有他特別的方便。

[14:48]

所以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大智度論》上面,說真正說起來,他之所以安住在這個上面,他不是為了他自己的貪染,而是說正見到這個塵世利益有情的殊勝的功德,這樣來安住在這個五欲當中,目的是救度別人。究實說起來,菩薩對於這個三有的厭離心啊,不曉得超過這個二乘是多少倍,所以我們不要從那個行相上面去看。乃至於像維摩詰大士也是如此,那個聲聞乘的人哪,看看就是看不出來。欸,但是他就是,他也是這樣耶,不住禪定啊!然後的的確確嘛,這個道理我們後面才去詳細地辨它。

[15:49]

那麼我之所以在這地方說的原因呢,是因為世間有很多、太多人誤解,太多人的誤解,這個主要的原因在這裡。我們把這個誤解一定要辨別得清楚,那麼這是第一個。更進一步的話呢?特別是對那個小乘心特別重的人來說的。因為修小乘的行者,他為了急求解脫起見,那急急忙忙地把眼前的那些所有的這個啊,的的確確一刀斬得乾乾淨淨。那麼現在大乘行者告訴我們說:是的,這個東西你絕對不能沾上,前面下士道已經說過了,殊勝的下士道,換句話說真實修行的人,就算開始基礎的時候啊,他絕對不貪圖眼前的。如果對眼前世俗的事情放不下,整個的佛法沒有建立的地方。不要說佛法啊,連他世間要求增上生都不可能。連他世間求增上生都不可能,你還談什麼佛法?當然決不可能。但是他的重點啊,決不是切斷這個東西,重點是說一步一步引導上去,要策發那個大菩提心,就是這樣。所以他非常重視你內心當中的重點,把握住這個心要,所以這個有幾重關鍵。在這個地方的話,尤其是對我們眼前這樣的一個複雜的環境啊,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要不然的話,那我們弄不清楚,會走錯路子的。

[17:34]

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

你發了這個心以後,你把它棄捨掉的話,那可怕,那可怕!長夜地在惡趣當中。

[17:49]

《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

像普通一般人來說,一點小小的東西,你要送給別人,你想送給別人,以後不送的話,這是餓鬼之因。為什麼?你捨不得嘛!捨不得是慳貪,慳貪就是餓鬼因啊!現在你要給人家的是什麼?給他無上的快樂,而且不是說給一個、兩個人,要給一切人;而且不是普通人家告訴你,你至心要想給一切人無上的快樂。最後啊,你捨棄了,說:「哎呀,我不管了!」那豈不是等於欺誑了一切眾生,在這種情況之下,能生善趣嗎?當然不能,這個道理我們要了解。

[18:54]

前面說它殊勝的利益,現在呢說它如果說發了心以後,捨棄的過患。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噢!我們一定要把前面那個殊勝的利益,跟捨棄的過患兩個啊,相對比。要不然的話,前面那個殊勝的利益你沒有弄懂,而聽見那個過患,心裡想:哎喲,害怕,那算了、算了,算了!那我不要發這個心了。那你學這個東西完全學錯了啊!所以它那個次第的必然性,我們要弄清楚,我們要弄清楚。其實不但是大菩提心,前面的戒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我們必定要認得他立這樣的一個題目擺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原因,怎麼樣幫助我們步步增上。

[19:50]

是,現在我們了解這個地方說,哦,發了心以後,當然這個你心心念念想著發心的殊勝的利益。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你一直前面是增長發的心,所以他不是急著教我們,發了心馬上就受戒、馬上就行,不是的啊!在後面講到六度的時候,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凡夫絕對不要你,也不可以說:「哎呀,佛啊跑得去把頭目腦髓一捨,我去捨啊!」錯了、錯了,佛絕對沒有這樣的教法,佛絕對沒有這樣的教法。他後面很清楚的,剛才開始布施的時候,你有十塊錢,好了,你也送他五毛錢吧;等到你有一百塊錢的時候,那你就送他五塊錢嘛;等到你有一百萬的時候啊,你送他個什麼十萬、八萬,那個可以了!絕對不是教我們現在一開頭就這樣做的,他這個道理啊會說得很清楚。

[20:52]

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這個論上面又說:就像一個瞎子,然後在糞堆裡邊,瞎子本身已經是非莫辨,要想找到好東西啊,其實絕無可能,就偏偏又碰到在糞堆當中,你想哪有可能?欸,結果妙咧!找到那個妙珍寶耶,就像如意寶一樣,這個東西的珍貴啊,你可想而知啊!現在我們居然得到啦,啊!這怎麼可以捨的啊!這個就是我們從正面一定要來策發我們自己內心的 ─發那個菩提心這麼難得!

[21:57]

所以儘管我們現在懂得了道理以後,即使這個真實的願發不起來,心裡邊一定這樣:「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哪怕你不懂得,就是你心裡面這樣地念,嘴巴上面這樣說。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啊,「乃至語言亦須修心」,記得吧!乃至於講話,就是這樣。反過來,前面又說「下至戲笑亦不棄捨」,乃至於說開玩笑,你千萬不要說。為什麼原因?不管你開玩笑也好,在任何情況也好,你只要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一動,對不起,這個就造下來了這樣的一個業,然後你嘴巴一開口,這個業又跟著它慢慢地相應了,這樣。所以如果不相應的念頭起一念,對不起,將來一念,就有這個漏洞在這裡。

[22:55]

所以說壞的地方,哪怕開玩笑 ─這個時候注意,平常我們世間來講啊,尤其是現在,這個做人啊好像要幽默一點,開開玩笑,不可以!在這個地方不妨幽默一點,你怎麼幽默法呢?你要用反過來,從正面的地方去說,就算你要開玩笑,「哪怕我開玩笑,我也要學佛!」就這樣,那就對了。就是換句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哪怕開玩笑,哪怕睡覺,是哪怕說話,就算心裡面並不是真實相應的,你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在這個上面把它增長。因為你的所有的身語意三業,不管是強有力的、正確的、旁邊的、輔助的,處處地方都是這個,當然到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這個,這是我們眼前應該了解的。

[24:00]

同時從這個地方我們也了解,為什麼說這個僧團的真正殊勝的地方在哪裡,就是這樣。別的環境,在世俗的環境,大家本來就忙什麼?忙賺錢嘛!所以你跑到這個地方不談賺錢的話,人家說你這個人真顛倒。這個地方大家見了面嘛,啊,拿根煙抽一抽,喝一杯酒;跑到我們這裡沒這件事情對不對?你如果跑到世間去,有很多人說:「哎呀,這個受戒啊,很想受戒,可是到那時候應酬你怎麼辦?」欸,對呀!以我們這個團體當中,因為有這個團體,你又不能不應酬,因為你要應酬啊,大家見了面以後,一定要合合掌;跑到那個大殿上面,你非去拜他不可呢!就是有這樣的力量。

[24:45]

所以說我們要曉得,前面告訴我們說,這個善知識的真正的重要啊!所以眼前大家別小看啊,我們幾十個人維持這個團體。所以我一直說,在這個團體當中,你每個人向前跨半步,不得了,將來這個功德就不得了!你每個人跨了半步,就集合起來就成功了嘛!然後呢你每個人向後退半步,這個地方就被你踩掉了。所以你別看哪,問題就這麼一點點,那個跨、退之間,動機在哪裡啊?就在你平常的心裡面。所以你心裡面,心裡面平常坐在那邊沒什麼事情,「我一定要這樣做!」這個平常你心裡面心心念念這樣的話,你站起來的時候自然,哪怕冬天,頭挺得這麼直直的,就這樣,自然這種情況啊就現起來了。

[25:45]

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嗯,就是這樣!啊,要思念,他一再地重複,一再地強調。而這個事情真正的,他是善知識策勵我們。那麼我們要怎麼辦?我們要擺在我們自己心裡想:哎呀,這個東西是這麼個好啊!這個稀有啊!這麼個難得啊!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別的樣樣可以不要,這個,絕不棄捨。特別是緣這個心,立種種誓願:剎那也不棄捨,剎那也不棄捨!這件事情是我們平常啊,應該自己經常擺在心裡的。

[26:39]

所以在這個地方再提一下,〈隨喜功德品〉這段故事。大家想啊,這個功德我們大家現在總覺得:「哎呀,現在很難哪!我這個資糧沒有啊,我這個罪障很重啊!」沒有錯嘛,既然你曉得了資糧不夠,那你趕快積嘛!而積聚資糧又這麼容易啊!就像剛才你起一個心念,這個就集資糧,你隨喜就是集資糧。所以如果這一段公案大家不認識的話,我願意啊,或者晚上溫習,乃至於課堂上面,你可以翻開《法華經》看。我倒想起願意下一堂就翻這個《法華經》啊,好好地唸一下,親自讀給你們聽一聽,這樣。這個的的確確有它非常殊勝的利益,你能夠處處地方這樣去做的話,這個資糧哪有集不起來的。 ……剛才我說的那個繼續下去:

[27:47]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

第一個前面說不捨,換句話說,我們以前一直在無明當中,現在經過了這一番的努力以後啊,千萬不要動搖,儘管外面的客觀環境這麼惡劣,用什麼方式來把它堅固起來。那麼這個說,不但是堅固而且增長,為了這樣啊,晝三次、夜三次努力地做這個增長。

[28:34]

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

那個增長是什麼呢?就是照前面那個儀軌。就像平常我們說三歸依,這個三歸依不是說歸依完了以後,算完了!平常我們一直在心裡面要這樣:「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哪怕單單唸一下。「廣作」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呢,你不但嘴巴上面唸,心裡面緣念這個勝利,這樣的心情一直使它現前。如果說不能這樣的話,那麼怎麼辦呢?那個時候啊,「應明想福田」,就是說我們坐下來,然後呢細細地思惟。

[00:06]

就是說我們坐下來,然後細細地思惟,使得發心的這個對象,前面就是三寶啊等等在前面,那麼供種種的供養,這個是上面。然後呢下面呢濟度一切眾生,對眾生修慈悲,就這樣。所以平常我們從懺悔開始,觀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自己的父母開始,推到盡法界一切有情,這是我們緣他啟發慈悲的。上面是我們本師釋迦世尊、諸大菩薩、聲聞、緣覺、龍天護法、一切法藏等等,這是我們的尊重福田,要效法的,就這樣。然後修六趟、六趟。

[01:05]

其儀軌者,謂

修的時候怎麼呢?

[01:08]

「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返。

每趟唸三遍,早三遍,晚三遍。那麼有的地方還加上這個:「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住平等捨。」實際上這個也是修學的時候的內容,這個是悲心來啟發跟它相應的菩提心,這個所謂是六返這樣的修法。在現在藏傳一系當中,他每天必定要唸這個要六趟,必定要唸的,早晨,然後呢晚上。如果說你非常忙,特別的話,他曉得今天一天忙不過來,早晨起來就把這個唸六遍就唸過了。然後呢到了中間有時間他還要唸,萬一沒有時間的話,今天至少這個六遍一定唸,而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斷截的,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怎麼去增長它。

[02:36]

學心不捨有情者。

那麼怎麼學呢?這個要學的是:

[02:43]

《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

那麼學不捨有情啊,它在那個《發心儀軌》當中沒有講到。這個講是沒講,那麼在《道炬論》的解釋當中它這麼說:要攝受利益有情而不捨有情,那麼一切對菩提心這個勝利,以及緣菩提心了解它的特別的、殊勝的利益,以及怎麼發心的方法,如何去增長、不忘,照著這種次第,這是我們應該去保護增長的,保護增長的。前面不是告訴我們說要每天晝三夜三六趟嗎?這個跟它的根本的意趣並沒有乖違,所以這個事情是我們應該照著去做的,應該照著去做的。換句話說,這個儀軌在他們正規的傳承當中都非常重視,一定要把那個來源追得清清楚楚。可是現在呢,既然這個發心的儀軌是阿底峽尊者傳進來的,但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當中雖然沒有明顯說明,但是這個方式跟它並不違背,他特別說明這一點,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

[04:36]

心棄捨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從今終不作此義利。

那麼我們真正要學的是不捨,那麼什麼是棄捨呢?這個我們先要了解。這個了解了棄捨,那麼我們才曉得不捨是怎麼樣。所以說棄捨,就是由於做了不合理的這種事情的因緣哪,由於種種的因緣跟非理相應的因緣,那個時候使得我們心裡想說:「唉!這件事情不做也罷。啊!我不想去做,我不要去做了。」那個時候就是捨棄的時候。換句話說所謂不捨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生起這個念頭,這樣。而他前面又告訴我們依非理作意等事,或者是我們自己的非理作意,或者是外面的因緣,或者是這個外面的因緣當中包括哪幾樣呢?包括人、法,法者就是普通世間上面講的很多道理,人就是外面那些酒肉朋友等等,由於這種因緣會使得我們產生這個棄捨的,關於這件事情我們決定應該避免。

[06:06]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

那麼這個發了心以後,也要好積集兩種資糧,怎麼學呢?就是說從受了這個願心以後 ─當然你受了行心的話,受了菩薩戒,那馬上都是積集兩種資糧 ─現在你今受願心還沒有受行心之前,那個時候就應該這樣做,應該日日中供養三寶等等,這個是增上菩提心的因,增上菩提心的因。那麼像前面皈依,皈依完了以後就告訴我們,皈依完了以後你應該學這些事情,結果現在呢說發大菩提心以後它倒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呀,如果說要找清淨的根據,說經論上面,它的確經論上面好像沒有這個根據。但是呢,這個前面的祖師們都是這樣說的,這樣說的,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大的利益。換句話說,它雖然並沒有完整的這個傳承根據,但是的的確確做的時候應該這樣做的,他告訴我們這一點。

[07:41]

究實說來,究實說來,他所謂的「先覺」,像阿底峽尊者,那宗喀巴大師,就是那些人的話,它已經足夠分量,絕對足夠分量作為我們的依據了,作為我們的依據了。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眼前我們大部分的依據不一定是根據佛經的,往往是說:「啊,哪一個法師講的。」哪一個法師講的就是好像令箭一樣了。如果說哪一個祖師講的,哦,說是虛雲老和尚講的、印光大師講的、太虛大師講的,那覺得是啊就是他的了,乃至於佛經怎麼講的,跟佛經違背都不管了,對不對?我們常常有這個現象。

[08:28]

所以從這地方我們也看得出來,當年印度這種真正了不起的菩薩祖師們,以他這樣高的這種位次,他明明在實際上的這個理路上面,有這樣地正確的、完整的義理擺在這個地方。他還是要說明:「喏,我這個傳承、我這個依據。」一點都不會亂來。所以對我們真正想修學佛法、弘揚佛法的人,以後這是我們一個最好的警策。我們千萬不要說:啊!哪一個人這麼做的,哪一個廟怎麼弄的,哪一個人怎麼說的。對不起!看看哪!哦,看看,這一個地方所以雖然一個小地方,對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去體會。那個是今生怎麼樣能夠增長不捨,第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