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44L5~P245L6

手抄頁/行: #13 P277LL4~ #14 P8LL3

音檔起訖: 104B_2142~105A_1106

廣論時時聽          

 

[21:42]

如是於此發心學處,《道炬釋論》別說,因陀羅補底,龍猛,無著,勇識,寂天,大德月,靜命等派各有差別。

這個上面說的發心學處,只是行心的學處是共同的,那就是我們《瑜伽》戒,我們這裡盛行的是《梵網》戒,不管哪一個,這個是行心的學處。那麼這個現在上面講的,是願心的學處。這個願心的學處啊,有各宗各派不同的說明。下面這幾個就是不同的傳承:因陀羅補底、龍猛、無著、勇識、寂天 ……這些,各派它有不同的,有不同的。有的呢,

[22:40]

有者許為盡初發心及行諸行所有學處。又有許為經說一切皆應守護。復有許為盡資糧道所有學處。餘者有謂不許如此如此定相。有餘更許於其歸依學處之上,應護八法謂不忘心法及忘失心法。說此諸軌,皆是經說,應隨自師所傳受持。

下面這個地方就是大師告訴我們怎麼辦。這個各派啊,各派有各派的說法,有的說「為盡初發心及行諸行所有學處」,說初發心的人,以及應該做的,所有的都要學。有的呢,說所有經上面講的你都要學。還有呢,就是他廣狹、開合的不同,我們現在修學的時候分成功五道,說資糧、加行 ……,現在資糧道當中應該學的,你都要學。諸如前面所說的,它有一個範圍,後面的一個總相的範圍。後面的那個「餘者有謂不許如此如此定相」,就是特別指明,這一些東西、那一些東西不可以,那些東西、那些東西該學。這個下面說的各種不同的。說凡是這些東西,那你怎麼取捨呢?那個標準在這裡。下面這個標準很清楚、很明白,「應隨自師所傳受持」,就是照著你自己的師承所傳的,照著去做。

[24:31]

說云:「我師所說,」許彼一切皆是經義。

就是這樣,那個《道炬論》上面,就是阿底峽尊者說得很清楚,喏,說:「這個是我師長的傳承。」換句話說,阿底峽尊者承認、接受,這個都是經論上面的意義。這一段話,宗喀巴大師並沒有特別地明辨,換句話說,這兩位所謂堪為後世定量的大菩薩、大祖師都這麼說明。是的,我現在所了解的、我所接受的,凡是有完整傳承的都這樣說。有的時候是,這個人那樣說,這個人這樣說,那麼你就說:「只要你這個圓滿的師承正確地告訴你這樣,你就照著去做,就對了,就對了!」這最重要的!

[25:31]

總此《釋論》從善知識敦巴所傳,諸大知識皆不說是覺𡁮自造,拏錯所傳,則說是覺𡁮造是拏錯之秘法。

那麼上面這個解釋是哪來的呢?他又說那個傳承,這個是敦巴尊者所傳的,敦巴尊者是什麼呢?是阿底峽尊者。但是啊,大家說這個不是阿底峽尊者自己造的,他們把那個傳承說得清清楚楚。這個裡邊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這一個概念有兩個不同的說法:有一部分呢,說這是善知識種敦巴尊者所傳下來的,當然他還是引那個阿底峽尊者的說;另外還有個拏錯 ─拏錯也是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弟子,就是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的那個拏錯大譯師,他們都是最主要的阿底峽尊者的主要的弟子 ─他是說這個是阿底峽尊者造的,造了以後只是秘傳給拏錯。

[26:58]

然諸先覺傳說覺𡁮,於補讓時做一略釋,次在桑耶譯師請其更為增釋,覺𡁮教令廣之即可。是以覺𡁮所作略解,更引眾談說之事而為增補,故亦略有數處謬誤,

那麼關於拏錯大譯師說這個是覺𡁮造的,很多前輩們怎麼說呀?說是這樣的:在那個地方的時候,那個阿底峽尊者曾經做過一次綱要原則性的解釋;後來在桑耶,那是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譯師,請他更把這個前面這一次的綱要解釋啊,再增廣詳細地說明。那麼那個時候,阿底峽尊者就說:「那就把這個道理啊,你們依著這個道理把它增廣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是,阿底峽尊者是大綱的解釋,那麼其他的人呢,再來增加它。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這個裡邊是有一些小小的錯誤是有的。但是注意噢!

[28:30]

然於正義亦多善說。

它真正重要的地方,那是說得對的,說得對的!啊!我看到這地方,我真是覺得啊,他們前輩的這個學法,那實在是一點地方都不遺漏,一點地方都不馬虎。像我們現在都是學的叫所謂「差不多先生」,差得十萬八千里也就是差不多,隨便聽見一點點,就這麼也是就這麼來了。碰見、看見一點樣子就拿著這樣就來了,那這個是為什麼我們學不好的道理。這個是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切切要注意的一個地方,現在繼續下去。

[29:13]

諸無謬者,我於餘處及道次中亦多引述。

喏!凡是前面沒有錯誤的、正確的,那我在本論當中及在別的地方都引用它。

[29:29]

此說學處多不可信。若以發心是為行心,其學處者則於歸依學處之上,僅加取捨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應理。

[00:04]

此說學處多不可信。若以發心是為行心,其學處者則於歸依學處之上,僅加 取捨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應理。

這個地方說的這個學處啊,這個有很多有問題的。因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學處實際上呢有兩種:一個是願心的學處,一個是行心的學處,這樣。所以我們往往把這兩點混淆不清,所以就產生了這個問題,所以他辨沒有辨明得很清楚。從前面我們剛開始講那個願心的時候,他已經說得清楚了,這個原因在此。那麼在學處上面,又說這個、說將我們發心的這個願心的學處上面,「皈依學處僅加取捨這個黑白八法,定非完足故不應理。」平常所說的,前面說的簡單地說,這個學處就是前面這幾樣,這個顯然不合理的。

[01:14]

若單取願心者,則其學處不須俱學經說一切,及入行以後所有學處。

所以現在他辨明,發心發的願心還是行心?假定是你指的這個發心是單單說願心的話,那個,這個願嘛!的的確確不要經上面所說的一切學處。它前面這個不是什麼?有許為初發心啊就要所有行一切學處等等,那個不是、不是願心而是行心應該的。所以這一點哪,

[01:55]

若非爾者,則與律儀學處,無差別故。

假定說這個願心就是行心的話,那對不起,這個兩樣東西沒差別了!實際上願心是願心,行心是行心,兩者當中是不一樣的,這個所以我們要分得清楚。這一點呀,大家回想一下,說你呀假定不能真正去行那個菩薩戒的這種行持的話,你可以發願心,但是不能發行心;換句話說,我要發大菩提心,但是我不受戒。受了戒以後開始,你一定要照著這個律儀去做,這個叫作行心。所以真正受了戒的話,一定要經上面一切都要學。你辨別了這個以後,然後呢上面那個各派的傳承,你就可以曉得怎麼辦。當然你自己來說,如果你老師告訴你怎麼做,你聽他總沒有錯,但是你要辨別彼此之間的這個是非曲直等等的話,那個是一個最好的標準。

[03:03]

了解了上面所說的,我們必定要分辨得清楚,行心是什麼、願心是什麼,這第一個。第二個呢,這個行心裡邊差別比較少,實際上呢換句話說,就是行心他還是 ……行心有很明確的根據的,譬如說瑜伽戒就是《瑜伽戒本》,梵網戒就是《梵網戒本》,只是各家註解的時候,這個鬆緊開合稍微有不同;這個願心就差很多了。那麼在這個地方,大師加以辨別,除了辨別以外也特別說明一點,這個就是你的師承哪來的,你就根據那個師承去學,這樣總是沒有錯,總是沒有錯。

[03:58]

所以同樣的道理,現在我們平常啊,根據我們師承,到那時候你只能說:「欸,我的老師所傳的是這樣,他這個,哦,我不知道。」我們注意呀!千萬不要說他這個不對,千萬注意這一點事情,這一點要避免。在不但是大乘,小乘也是如此,所以十八部當中啊,它明明白白,佛親口交代。乃至於到後來像這種阿底峽尊者這種大善知識等等的話,他很明白地說明了、示現了一個事實,他廣通所有各部,假定說有一部不對的話,依他們這種人難道辨別不出來嗎?而且他這個不是根據學理呀,他親身驗證;不但親身驗證而且得到本尊許可,換句話說,親自見到佛菩薩,然後告訴他。

[05:00]

不但是在當年印度,依我們中國南山道宣律祖來說,他十世為高僧,最後那一世就是唐朝的道宣律祖,然後呢他因為持戒精嚴感得那個天人下來。那個天人都很長壽,親自看見佛在世的時候制戒的這種,他都了解,所以稍微一點錯誤,那天人就告訴他這裡要怎麼修改,哪個地方對的,那很明白。所以我們這一點注意啊!我們要一直常常提醒自己,這個常常不是說今天提一提、明天提一點,要恆常。哪一個東西來提醒呢?就是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所以你不作意對治的話,這個毛病自然而然就出來了,而且不知不覺出來了,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的,要特別注意的!現在我們繼續看這個文 ‥

[06:04]

除前所說二學處外諸餘學處,是如《道炬論》及《發心儀軌》所說。

除了像前面這兩種學處,就是願心學處、行心學處等等,還有的其餘的都是呀根據什麼,這個上面的分別等等,那這是根據《道炬論》及《發心儀軌》。

[06:30]

須學《七法經》者,

另外有一個地方,這個上面怎麼說?這個上面另外告訴我們一種辦法,這個辦法什麼啊?

[06:40]

說是欲求速發通者所應修學,故非發心特別學處,此中不錄。

這一個特別的方法,說你要學了以後啊,要很快地學,修神通,那麼你就要照著這個。這個地方現在的不是放在發神通上面,所以呀不談這個。

[07:05]

如是自宗除捨願心,心捨有情,犯餘學處,乃至未具菩薩律儀,無依菩薩之罪犯,

那麼現在最後呢,所謂出自宗,哪!換句話說,宗喀巴大師所認定的最主要的什麼?就是捨願心,捨救濟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這個心,這個是,捨─哦,不!下面說捨有情以及捨願心,願心是願成無上菩提,就是說這兩個心一捨,那犯了,那犯了。所謂其餘的學處,其餘的學處是什麼?這是具菩薩律儀,像上面的說,經上面說的一切律儀呀什麼等等啊,那個是行心律儀,不是願心律儀。所以呀並沒有依菩薩之罪犯,並沒有。只是說犯的因是有的,這個不會失掉這個願心,這個我們要了解。

[08:16]

僅違所受中類善性學處,故是惡行應以四力而悔除之。

所以呀像這種情況之下,你並沒有失掉你的菩薩的願心,願心,而只是什麼?失掉了,犯了這個惡法了。這個非善法,這個非善法不是最強有力的,最強有力一定是律儀戒,這個是最強的。現在既然你沒有受那個律儀呀,所以只是中類的,這一種,這個也是個惡行,那麼這個惡行呢就是照著這個四力懺悔就可以了。

[09:02]

從得菩薩律儀之後,即犯違越律儀學處,如論所說還出罪法,依行即可,故即攝入行心學處,非為別有。

那麼當你進一步有了願心以後再受行心,那個時候開始呀說得了菩薩戒了,律儀就是。那個時候如果你毀犯了這個菩薩戒的話,那就要照著這個《菩薩戒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還出的方便。這個時候啊不但是四力懺悔,還要一定有儀軌的,譬如我們現在僧團也是一樣,半月半月誦戒羯磨,那個時候還要如法懺悔,懺制戒之罪。還要四力懺悔,懺那個「性」,所以性罪、遮罪是要各別如法懺悔,你只要照著這個去做就可以了。所以關於這一部分是在行心學處當中,行心學處就是菩薩戒,不是另外有別的,這個我們要分別得清楚。

[10:12]

然六次發心,是為願心不共學處。

那麼最後總結起來的話呢,就是真正願心的不共的,它的特質是什麼?那就是六次發心。所以前面所說的捨願心及捨有情啊,就是六次發心的恰恰相反,這個六次發心當中說「為利有情、願成佛」,這一句話說得很明白,這個才是願心的不共學處。現在下面,發了心了,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來。上面是說,上士道修心的次第當中分成功什麼,說先是如何發心這個道理;現在呢,已經發了以後,然後呢怎麼樣去修學,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