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 作法
下面再講作法,有了這個,現在開始作法了,作法就是正式受歸的時候,還要種種的因緣和合,那才能夠產生應得的功效。
羯磨註云:『善見論云:並須師授言音相順,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稱名,不解,故不成。』
這個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作法它有一定的法則、一定的儀軌,照著這樣去做,不過這裏要注意喔!這個法則跟儀軌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的做的,不是照本宣樣的念一遍,我們真正要做的,從它文字所指的內涵上面領會到了,心裡跟它相應,心裡跟它相應的這個行為做到了,你就能夠得到它要告訴你、它要傳給你的東西,這個才是真正作法的內涵。所以說第一個要師授,然後授給你了以後,言因相順,跟著它,跟著它,而真正的跟的是內心,然後身口三業俱到,如果說你言不出,或者不具足,不稱名,不瞭解,這不瞭解特別的就是你心裡狀態,沒有跟它相應的話,那個都不成功,就不會得到,做了半天做一個虛功,真正要得到的,一定每個部分相應。
佛法就是個緣起之法,說到這裡,大家想想看我們皈依的是三寶,而正皈依的是法寶,法哪來的?佛說的。佛指導我們的,佛是一切智者,無所不知,佛是大悲,絕對全心全意的,沒有別的,佛的整個的,祂的希望、祂的目標、祂的事業—幫忙我們,佛有無上的大威神力,只要做的到的,祂無不圓滿,結果我們還是凡夫,這個地方說明什麼?哪,外緣已經完全具足,差就差在哪裡呢?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論上面告訴我們,你不是要歸依三寶,對!皈依需要兩個條件,自他,你皈依這個法,現在佛已經圓滿具足,說的法清清楚楚,你自己相應不相應?所以所皈依的外支已經具足,真正重要的就完全你的內支,你內支相應到什麼程度?你就得到什麼程度。清楚不清楚?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言因相順不具足不稱名不解故不成】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大家不瞭解的,正好從這個時候開始,瞭解了,從這裡增上,不必急著,唉呀!要去求皈依,要去求戒,連皈依都不瞭解,戒都不瞭解,還要想很大的,那都談不到。
那麼這個解怎麼解法?首先是文字的瞭解,文字所指的義理要認識,這個認識的話,一定要很仔細檢點自己的內心,如果不努力檢點自己的內心的話,找不到,當然在這個檢點自心的話,對文字指的義趣要正確的認識,因此在這裡,我瞭解你們的情況我不敢說,我瞭解我自己至少,因此將心比心,我也可以說,我今天學了佛,真正說起來三十多年,出家到現在二十七年,一直到最近這幾年來,慢慢的心裡面有一點相應,所以你們諸位聽見了以後,不要期望它,聽懂了我明天就要做到它,不是!如果說你聽懂了以後,能夠把三個月内能夠做到的話,那你就超過我太多太多!我這個出家專業人員,學了十五年以後才慢慢的體會到,不過對你們來說,如果要用十五年的話,我相信你們也就完了,因為我十五年是自己的摸索當中,你們今天已經有這麼清楚明白的佛菩薩祖師、道宣律祖、弘一大師,然後還經過這個留聲機,這麼一步一步的告訴你們,你還要十五年,你還一點希望都沒有,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我必須告訴你們,如果你真的想,我想最近這一段聽的時候,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現在你們瞭解了,為什麼這個論跟這個律兩個東西要配合一起?這個論,不僅是論,經論律,換句話說,見,見些什麼?行,行些什麼?這個見,去,這個行跟這個見相應,這個見正要去行,然後才能夠彼此慢慢地互相增上。關於這個,今天晚上講到這裡。
南山律在家備覽 17A
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第18頁。在開始講之前,有幾個問題這裏簡單的先講一講。有人這麼問,說沒有聽戒之前,大家會覺得蠻高興,去求戒去受戒,聽完了戒以後,發現,唉,這個戒還這麼的難哪!這個裡邊就引申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有人覺得不聽還覺得很樂意去學,聽完了,就心裡面有害怕之感,說不想學了。現在這是問題,事實,戒的確不是那麼容易,這個絕對是一個事實,不過問題不在戒的難易上頭,真正修學佛法,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決定學不學,不在它的難易,決定學不學,在它好處,以及這個反過來的壞處!換句話說,真正的重要的關鍵在損益,說不學有什麼缺陷,學了有什麼好處。
我們現在先不談佛法,不談戒律,目前我們在世間,每一個人都戰戰競競忙很多事情,在忙之前你先要唸書,這個唸書,想想看容易嗎?不容易喔!古人說十年窗下,現在十年窗下還不夠,真正去學,好好的學的話,少則十五年,多則二十年還不夠!大家並不覺得難,為什麼?因為它有,有對我們有價值有利益,乃至於隨便說一樣東西,眼前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的確好不簡單喔!儘管學起來好像學成功了,實際上集千百萬人的經歷,而且經過多少時候長遠,但是我們並沒有退卻,為什麼?它有好處!同樣的修學佛法,真正的問題不在難易,在它的好處,以及不學的缺陷,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世間好處最長一百年,完了,我們還肯花二三十年的時間去努力,現在佛法,它得到的好處超出是無量無邊,叫我們稍微花個三年五年,在我感受太值得了。可是這個基本的問題,不再是難易,在你一定要瞭解這一點,所以前面所以講教,所以教理不明,佛法沒辦法真正深入的原因是這樣。你如果理路很清楚的話,以我現在的瞭解的話,你世間什麼可以不要,佛法非學不可!因為整個的好處,在這個地方提供我們,以前容或說佛法上面好像很迷信,現在我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有利的證明,不管你科學、醫學任何一樣東西,我佛法提出來的量,你沒辦法推翻,反過來說,不管你醫學科學,我可以把你完全推翻,佛法真正高明的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量是什麼?說明大家講厲害來說,你要的來說,佛法當中可以什麼都提供給你,但是世間不一定,就算得到的話,短短的幾十年,而且這個好,有很多漏洞、很多缺陷,當然要想深細的學,那倒是要多花一點時間,始終說一句話,這個還是比一方面的利。這個害,換句話說,業損益,真正重要的損益之比,這個比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們現在隨便做一件事情,你投資花多少錢,賺回來花多少錢?這個比是非常重要的,損益比,非常重要的,世間說你投資了100萬你可以說賺回來100萬,這個利潤相當大,對等對比,佛法投資100萬不夠的,當然比喻啦!佛法實際上並沒辦法拿真正的數字來衡量,換句話說,拿世間的投資,它要超過一點,可是它回報起來的話,哪裡說一比一,拿一塊錢的回報的話,絕對這個回報,最少最少的話都是百萬千萬,而真正好的回報是無量,這個是真正重要的概念,所以一開頭重要的,這種好的,經論上面特別的,它已經強調這一點,先告訴說,修學它的殊勝的好處,不學的,它的缺陷,瞭解了這一點,推動我們的力量全心去做,那去做的時候需要克服困難,這是第一步。
其次呢!說,現在才瞭解,原來我們並不真實瞭解戒的內涵,不要說菩薩戒,乃至於八關齋戒,乃至於五戒都不一定懂,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呀!不懂,去求了也並沒有得到戒體,那麼這個到底算將來持下去的效果怎麼樣呢?以及破了以後怎麼樣呢?這個原則我說一下。是!你沒有瞭解,沒有如法去做的話,並沒有得到這個戒體,所以這個功德並沒有那麼大,但是並不是沒有喔!經上面就告訴我們的,《梵網經》上說得很清楚。這個梵網,當然是通常現在的這個梵網都出家人,說你這樣的并沒有真正得到這個戒體,但是是個增益受戒。換句話說,拿我們種的善根,可以把那個善根慢慢慢慢地增上,把善根種子加深,就是這個力量,漸次可以得到,這個好處絕對有。反過來呢,你破了以後,也不會像戒上面告訴的那麼嚴重的禍害,但是同樣的,破了以後,既然有好處就有壞處,那麼這個也要分兩方面來說,一個對戒體來說,這個無形的看不見。另外一個是對行相來說,行相來說,這個分在家、出家兩方面,我簡單的說一下,比如說出了家,儘管你戒體跟那個行相,不一定相完全吻合,有很多他的確雖然有這個形式,可是沒有這個內容,不過這個三寶所謂清淨幢相,尤其是那個僧團,最主要的,以這個行相做為一個表法的重要的一個內涵,因此這個行相會給人家帶來世間的影響,就是佛法的盛衰完全看它,不管你內在有沒有得到戒體,可是這個行相留在世間,你如果做壞的話,對戒體的損失是沒有,可是行相所產生惡劣的影響的話,這個罪報難逃,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應該瞭解的。
當然同樣的說,一個出家人並不因為他,比如以我來說,就算我沒有得到戒體,並不因為我沒有得到戒體我就不能享受,以現在來說,一個出家人的這種很多好處,既然你要享受,那你就要付出代價來,關於這個概念我們應該清楚。所以分兩方面來說,那麼在家人說,我沒有這個行相,是,雖然沒有這個行相,我們往往以這種概念,我們覺得,唉!修學佛法或者是什麼的人,所以人家從你身上去體驗觀察,以為這個佛法,同樣的,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會影響那個佛法在世間的盛衰,這個法的流傳在世間,不但要佛陀本身喔,而且要很多弟子,我是簡單地說一下,法流傳在世間一定是因緣,單單佛一個人,佛法不可能流傳世間,有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到那時候這個因緣具足了,佛法才流傳在世間,所以平常我們講佛法總是說,唉呀,佛呀,無量阿僧祇劫捨頭目腦髓,才能夠把佛法具體的能夠呈現在世間,實際上單單佛一個人嗎?不是喔,要無量無邊的眾生,換句話說,這個三寶的流傳,在世間,前人要花這麼大的心血擺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後面的人,因為認識不夠,行持不正確,對它損害了,豈不是這個業是我們來“負”嗎?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
所以正面來說,不管你得不得體,你一定有好處,得了體以後,那個好處不得了的大!不得體,也有好處,反過來,做錯了,同樣的,這裡有問題,在這裡我會下面緊跟著在《在家備覽》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在這個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採取什麼態度。這樣,這個下面會詳細的說,並不是等到你完全瞭解了以後,做到了以後,再去皈依、再去求戒,不是的!你有了正確的瞭解,那個時候,乃至於瞭解不一定太清楚,你可以皈依!皈依了以後,應該下面怎麼一步一步的學上去,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太瞭解什麼情況之下是不犯?什麼情況之下犯?那個都說得很清楚,說你做對了,就算不太清楚,並沒有犯的罪過,而有持的功德,這個很有意思!反過來,如果你沒做對的話,就算你沒有什麼犯,對不起!這個功德不一定大,反而還有犯的這罪過在。真正講到戒的話,戒相是非常的嚴密,我一再說,就像你現在認真的要想造一個房子也好,造一個機器也好,這不能說,差不多十九不離八,那它就是非常的細密,成分不能錯,他那兩個問題,我簡單的這麼回答一下。
現在看十八頁上頭,上面是上一次已經講到
第五項 作法
就是皈依那一部份,懺悔完了以後,正式的開始如法行持,去皈依了,這個已經說過了,下面說,不解不成,上一次因為快完了,所以匆匆忙忙說了幾句,這個不解不成今天再簡單的說一下。這個瞭解,並不是我們現在坐在這個地方,嘿,一個法師坐在上面講,我在下面聽,說我懂了。乃至於自己去看,文字怎麼解釋,懂了!不!不是這樣!瞭解要到什麼程度然後才算呢?它文字所指的內涵,這個內涵真正的如實的領會到了,那麼它現在指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理行為相狀,所以五蘊當中受想行識,就是那個行蘊,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行蘊,受、想容易,行,這個要跟它相應了,那麼跟它相應了有什麼樣的力量呢?
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大家今天嘻嘻哈哈的笑,萬一今天這個房子有什麼問題,你怎麼辦呢?唉!房子有什麼問題嗎?如果說這個地方地震了,我們說我們趕快逃出去呀!就這樣,這種是一個狀態,實際上這個心裡面就是僅僅到瞭解為止,而這個心理的行相應該怎麼樣呢?就是當那個房子真正產生那個情況,你的內心,這個行是什麼?欲策心!這個思心所的特徵就是說,你瞭解了這個以後,會決定做一件什麼事情?這個心裡有種力量策勵你努力去做,那個下面身口,跟著就會做的這種力量,這個才是行心所。假定你真的瞭解了以後,那個內心當中有一種推動你的力量說,我現在要這樣去做去。
那麼這個瞭解怎麼個了解法呢?就是一定是這樣,當你心對這個現實的境的時候,然後你體會到,嗯,對,現在我這個是貪相應法,啊,原來這個貪相應法造了不管什麼業,你可以找種種藉口說好聽話,但是這個業我很清楚,這樣的話,不能騙自己不能騙別人,心裡面下次要發誓改過,這個瞋相應法,我絕對不能這樣做,你要如實地瞭解這種心裡狀態,這個才是真正的戒,否則的話文字瞭解了,說,生死的根本在哪裡呀?貪瞋癡!你不要貪瞋癡就行了,不!現在不是貪瞋癡,並沒有真的瞭解。前面這一段算什麼呢?就是達到瞭解過程當中必須要的次第,所以它並不是沒有用,絕對有用!但是如果停在這裡的話,這個不行!這是我們應該正確如實認識的。
說到這裡,今天一個非常好的公案,剛才有一個人問我,在座的有一位同修,實際上這個情況,不但在這裡,到很多地方都有這樣,他說那天他聽見了以後,心裡面就非常歡喜,啊,這個戒這麼好啊!他當時在座的時候,自己就心裏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於是他立刻就產生一個特別的覺受,那麼這位同學就問我,這是什麼呢?我說沒錯!後面馬上就講了,皈依要得皈依之體,什麼叫皈依之體?這個就是正得皈依體的行相,不過這個同學他是宿生有善根,種種有很多的條件,所以平常的時候,沒有這種行相生起的話,那前面種點善根是有用的,所以那個時候自己體會到,喔,這個心裡是這樣的,然後一說,他很清楚很明白,以前什麼狀態,現在什麼不同?這個一對比,以前跟集諦相應的向下,現在就是瞭解了,以後正是反方向行的,這個行相就很清楚,這是瞭解,我是順便把道理,以及實際上的實例,跟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再下面我們繼續下去。看文,
《事鈔》云:『智論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眾得作當教言、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即發善法。次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結』
這個一段文,就是平常我們的皈依的儀式,那個儀軌,這個儀軌它從哪裡來呢?是智論,智論是《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造的,這是絕對可以做為衡準的最簡單的皈依,那麼前面叫做三說,前面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個主要的,這裡叫即發善法,換句話說,如果照前面每一個次第弄對了,經過了懺悔,在師長面前,這個師長限於出家五眾,如果是這樣的話,三次說完的話,就得皈依之體,就是這樣,後面那個三結呢!它有一個特別的原因,看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一具儀、二對境、三作法。言某甲者稱己名也、盡形壽者述所期也、歸三寶者是所投也。言發善者明非戒也。
後三結者重更囑昆、不令忘失也。』
先把這個《資持》的解釋簡單說一下。這個裡邊叫具儀對境,換句話說,它把前面皈依的那個,互跪合掌在比丘前等等,這兩個第一是叫具儀,具足這個受皈依的時候,求皈依的時候,這個儀式,實際上這個儀式,我們看得見的部份,那就是在佛堂,你非常整齊,然後至誠恭敬,頂禮跪拜,乃至於請師這一些,實際上這個裡邊,除了行相以外,還有跟它相應的心理的準備,以及心理的實際上的這個力量,那麼這個力量通常我們稱意業,現在實際上在這造什麼?善淨之業,善淨之業跟所有的業一樣,就業來說完全一樣,就是意業為主,身口是造業的工具,惡業是如此,善業也是如此。所以這個儀是儀相,這個儀就是整個法的法相,心裡是什麼樣的?那麼身口跟這種相應的心裡,顯出來的行相,這個才是,心裡至誠恭敬,所以行為就顯的是戰戰競競,然後心裡一心要求皈依三寶,所以口稱名去求受,這個具儀的完整的內容是這個。那麼實際上,這個說完成這件事情的自己部份,自己部份。對境呢,是所對的這個,對的,現在這個地方是什麼?比丘,這個比丘是三寶的代表,這個比丘所代表的是佛法僧,然後呢,前面不是說過嗎,上一次我們談過了,現在要求皈依呀,大師外支已成,皈依三寶的佛早就成就了,為什麼因緣我們得不到好處呢?自己的內支不跟它相應,這樣,所以這個地方叫做具儀對境的話,就是自他兩支都具足。作法呢,還要自他當中,怎麼樣使它產生相應,平常造業的時候,或者是做任何事情,大家說三輪,淨業叫三輪空,然後染業的話,三輪不空,哪三輪?能做的做者,這件事情的對象,中間所做的事情,這個叫做三輪。
現在那個善法亦復如此,以前自己所具的是什麼?跟無明相應的造的種種業,現在不,正知見。瞭解了,一心一意要去,求這個無上菩提也好,歸仰三寶也好,這個從人天五乘,全部包含在裡頭。然後呢,以前不瞭解,那反正是一切境,隨貪瞋癡轉,現在瞭解了,從這個地方從佛法僧求,這是他,然後在這個裡邊跟它相應,做的法,這個是三樣東西。這個內涵,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那麼說說些什麼呢?作法的過程當中實際上,這個作法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說請聖,然後懺悔,所有的都在這個作法當中,所有的都在作法當中,說稱自己的名字,我某甲,自己的名字,盡形壽,這個盡形壽,裡邊包含了兩樣東西,形就是我們的身體,壽:壽命,在我們所對的境界當中,境界外面廣來說是無量的法界,小則說我們這個講堂,台北,然後中國,地球,太陽系,噢,到最後法界。這個都是所對的境。形的部份。然後時間呢,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已經過去,不管它,實際上,過去並沒有停止喔,現在這個未來,就是過去的延續,在我們所對的境。是不是無量的時空?可是這無量的時空,我們簡直是不知如何是好!嘿,妙極了,對我們每個人真正重要的,關鍵在哪裡?業!我們的苦樂就決定於這個業,因此我們現在要修行,那就是要把握住這一點,這個時空是無限的,可是對每一個人業的中心來說,對這個時空的每一個人,只有我,就是這個,可是我這個行相所展開的樣子是什麼?形、壽兩樣東西,對不對?清楚不清楚?盡形壽這句話,有它的很深遠的內涵喔!前面我們不是說,戒的特徵是什麼?要期誓受,遍該生境。什麼叫要期誓受?你有一定的時間,現在這個地方呢,盡我一生的壽命,這個是時間。然後遍該生境呢?所對的法界是廣闊無邊,說能對這個我,就是什麼?哪,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所以盡形盡壽,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歸戒的真正的特徵就在這個地方,是我們要瞭解的。
述所期也,然後拿這個歸向,以前照著我自己的無明相應,認識,造種種的惡業,流轉生死。現在不!要照著佛菩薩告訴我們的內涵,以他提供的法則去行持,所以說歸投,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就能夠發善,以前都是惡的,都是染的,現在開始善的淨的,這個善就發了,但是這個不是戒,這個不是戒!為什麼講不戒呢?就是這個地方,下面等一下會說明,所以我們正得三歸之體的是在什麼時候呀?就是前面這個三說圓滿的時候,假定說現在我的話,我跟老師,而且這個一定要老師,前面說我們,後面跟,表示什麼?自他相應!他是遞給你的,我是接受的,他遞給我們什麼?他遞給我們就是把法界相應之量遞給我們,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儘管說法界是無限的,能對的我卻是當下,可是我們由於無始以來所習慣,所認識的,就侷限在這個我當中,把這個我困的死死地,到底法界怎麼樣,對我們一點影響都沒有,儘管瞭解了,腦子是空空洞洞,所以一定要一個具條件的人來遞給我們,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現在大家說,美國如何什麼好,大家說完了沒有用,他現在馬上拿一個照片給你看一看,或者拿一個東西給你看一看,或者拿一個他帶回來的錄影帶,阿,原來這樣!他用種種的方式,實際上有形的東西拿這個,無形的東西就是他的心力,就是他的心力,不過這個地方也另外舉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常常看見那個古人的公案,說尤其是禪宗的大德們,跑的去,跑到那地方去,被他的老師一拳一腳,大喝一聲,他就開悟了,為什麼?就是有他內在相應的這種心量來遞給你,因此在佛世的時候,佛叫善來比丘鬚法自落,為什麼?
南山律在家備覽 17B
因此在佛世的時候,佛叫善來比丘鬚法自落!為什麼?就是你善根也成熟,然後他遞給你這個量具足,這是它特別的條件,所以沒有師授不可能得,當然後面,下面又開在什麼情況之下可以自受,這個到後面再說。一般正規狀態非要自他,然後這兩個當中,所謂具儀對境作法,三者有一個缺掉不行,清楚不清楚?其實我們眼前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說造一個房子,鋼筋混泥土,然後模板釘起來,然後要弄好的水,不能多不能少,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是與不是?所以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所以正得的時候是得這三樣東西。
後面的三結是幹什麼呢!為什麼別的地方不要這個地方要呢?這個大有道理,說後三結呀,從根作累!因為這個東西是無價之寶!所以告訴你某人哪,現在你是皈依了,已經皈依了,說不但一次二次,而且再三的叮嚀,一再的叮嚀,不要讓我們遺忘,就是這樣!單單這樣嗎?這個有它的特別的內涵,這個內涵簡單的說一說。上一次我們還記得吧!就在十七頁上面第三行,第二行最後,“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皈依”,就皈依了以後就感善神隨逐護助,這個上面告訴我們善神隨逐護助,實際上這個好處是無量無邊,所以上次說過,皈依福有色,那簡直是,如果說皈依所得到的福氣有顏色可以拿出來的話,那拿三界作為容器是裝不下,就像大海水,你要想去用手來捧,怎麼捧的完哪!有這麼大的呀!豈只是善神擁護啊!但這個是什麼?智人有智慧之人哪!就專心緣此。這個專心緣此,下面是個大學問,後面講很多都在這裡點出來了。這是三結,這地方簡單的告訴你,一個特別的名詞,真正講到持戒、受戒,它裡邊有兩個東西,第一個叫做願體,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得到的這個戒體,得到了戒體以後,下面還有叫隨行,跟著而來的這個行為。那麼我們前面曾經說過了,講戒的話,要法體行相,法就是說明這個道理,說明了這個,瞭解了,依法去做、去懺悔等等,然後呢,納法,把這個外面的法,能夠真正的領納在心當中,得到戒體,這個體,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願體。下面呢,下面還有一樣東西是什麼?隨行。這個就是戒行,那麼這個隨行,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依體起行”,你得到了這個體以後,它有一種力量,推動你這樣去做,還有呢,法告訴我們道理,到後面你應該怎麼樣去做,護這個體、滿這個願。所以說得到了這個以後,再重新提的時候,那個也告訴你,現在你得到了,得到了戒體以後,你下面那個行持是應該如何?這是裡邊有兩個特別的意義在。
所以說不讓我們忘失,那麼為什麼得到了以後還會忘失?這個道理後面會詳詳細細說明,關於這個,後面的說明,盡可能的我就想把那個法相指出來,這個法相不是文字噢!就是拿我們體驗得到的東西,讓你當下去領會一下,雖然善法我們不一定領會得到,可是世間哪,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各式各樣的,我們都內心當中有一種體驗,有一種覺受,從這個體驗上面,我們很明確的了解說,噢,原來這個法相,換句話說,這個心理狀態是什麼一個狀態?再下去
《業疏》云:『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
那麼這是個問答,它並沒有講一個問,
有論者言,
這個就是對前面的問題的解答,
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若淳重心,有無教也。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
這個文字不大容易懂,但是這個絕端重要,絕端重要!所謂得的戒體也好,皈依之體也好,這個道理就是這地方的說明,將來我們如果瞭解了以後,你去受皈依也好,然後你去受戒也好,這個內心上面一定應該跟它相應的覺受生起,那個是得到了,下面的解釋。
濟緣釋云:『引問中,性即是體。解中三、初正定體,解中三初正定體。教無教性、彼論續云、受三歸時胡跪合掌身也口說三歸口也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此就等者疏家斷也。教為能發、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之業、即以無教為性也。無教者下二釋名。一發謂初念、續現即第二念。教猶使也、謂非教使之然、任運自然酬因感報故也。今下三會,即善生成論雜心等也。』
這段這裏詳細地解釋一下,我要很認真的去解釋,不要怕難,聽完了我想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會懂,那麼這個地方就是特別的祖師引一段問答,因為這個東西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經過這個問答,來辨清楚我們要受皈依這個願體,什麼一個內涵?有了這個內涵,去隨行是如何行持?對我們來說,在座的極大部分都皈依過了,也許沒得到,不怕!它一定會增上的,你瞭解了慢慢的去懺悔。或者增上的話,遲早一定會得到跟它相應。那麼《多論》就是《薩婆多論》,這個三歸,三歸的特點、特徵、體性是什麼呢?有論者言。就是泛指,所以說一般來說,它的體性,什麼是它的體性?教無教性,這個還沒正式解釋,這個教無教之前,它先說明一下,這個教無教性是什麼?就是下面這句話,就是所發教之業。教是什麼叫教呢?教導!佛留下來的教法,也就是在我們現在的法體行相當中所講的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呀,別人不講不懂!一定要有人講,那我們才懂,喔!那我懂了懂了,原來是這一個!這個就是教。教完了以後呢,你懂了以後,你內心當中就會受它的影響,跟著它就產生種種行為,就是這樣。現在呢,這個是個善法,是能夠使我們離苦得樂種種的道理,因此我們一心一意的照著去仰求這個,當我們聽完了這個道理以後,理路講過了以後,那個時候內心當中留下來一種力量,所以一心追求這個,這個力量,這個力量是什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業體,前面,換句話說,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嘛不做!做了以後,在我們內心一定留下來一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我們叫它不同的名字,叫業,叫做業力,叫做業習氣,不管什麼,叫做種子,它有推動我們的力量,繼續去做這件事情的力量,這個叫做業,這個業本身,什麼呢?就是受了前面這樣的一個影響力量而遺留下來的。
現在先告訴你這個道理,告訴你道理以後,你聽懂了,內心策發這個好樂之心,乃至於有前面的懺悔做意什麼等等,於是內心當中產生這個力量,這個力量,不要再講了,不要再教了,但是它確是個力量,所以說這個,就是所發教之業,這個教無教,那個體性是什麼?就是這個。在什麼情況之下才有呢?它需要一個條件,若淳重心有無教也,現在這個無教就是說,講完了以後,內心上面所產生的一種力量,這個不要再教再講的,這種力量呀,它繼續的會推動你,策勵你,去追求前面告訴你這個道理,這個叫做無教!後來很多經論上面,不叫它無教,叫它無作,平常我們說無作戒體,無作戒體,就是這個,戒容或我們不一定得到,但是對於這個無教的力量,這個業體是我們人人都有。
我說一個好簡單的比喻,擺在這地方,今天眼前有一件事情,我們最簡單來說吧,食色性也,這是人人所感受得到的,當今天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或者是什麼,反正是,或者對你來說,你很歡喜的,那麼它告訴你什麼?告訴你說了以後,誒,你心裡想,這個東西對我們有這樣的好,你就想去追求它了。或者是說,你真正缺乏一樣什麼東西,比如營養不好,或者什麼生病,然後他告訴你,告訴你完了以後,你聽見了,噢,這樣呀!然後你內心當中,你就心心不忘的掛在這個地方,講過了,教早就教過了,可你內心當中會推動我們這種力量,這個我想我們人人都有,當這個推動力量,或者是正現在前,或者是儘管忘記掉了,可是隨便什麼時候一提的話,它力量馬上現出來。我舉個好簡單的比喻,比如說飲食,今天這個時候大家都是剛吃飽肚子,即便吃飽肚子,我不妨提個很美味的東西,那一講的話,說不定大家口水就咕嚕咕嚕會流了,我想你們都有這個經驗,為什麼?沒有東西,但是一提,你立刻現起了,因為無始以來,就是這個無教的力量留在這裡。換句話說,業習氣的就留在這裡。
現在這裡要留下來是什麼無教?告訴我們這個戒法,然後這個戒法殊勝的好處,然後你如法的去求,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然後這個戒體,就會留下來,這個戒體就是一種力量呀!是業體,這個叫做業體,一遇見這個緣,以前遇見的話,反正好東西,拿起來放進去袋裡邊,嘿!不行!不行!看見這個東西的話,內心當中就說,嗯,不可以!所以好的東西,你貪擋住,壞的東西,把瞋擋住了,而真正重要的,你明明白白的認識你現在心裡是什麼狀態,這個是什麼?這個就是無教!那麼這個無教是什麼樣才能發呢?前面說“淳重心”,這個淳就是樸直講,換句話說,當初那個心裡面真正去求皈依,乃至求戒什麼等等,不是個雜亂狀態,不是個雜亂狀態,全心全意灌注在這個上頭,所以第一個,這個淳也可以當另外那個純字講噢!樸,換句話說,並沒有其他東西在裡頭,還要重!就是這樣,要這樣的兩種心情具足了,然後這個心情是自、他兩個都具足了,作了法以後,那個時候就會留下來這個無教,所謂皈依之體,戒體,都是這個!下面呢,說無教,這個無教是業體,這個業體本身一發,要嘛不發!不發也就罷了,它一復發了以後,續現來了,它會繼續的老在這個地方。
所以說任運不假緣辦,它後面不再要這個緣,而這個什麼“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後面繼續的時候,不要再講了,不要再跟他說了半天,來指示你,不是經過這個才有功效,只要前面根據這個教,你能夠如理如量的,以淳重心發了這個無教,換句話說,發了這個業體以後的話,是不假緣辦哪!不要教示,它就有這個用場,所以即體,它這個體,就是業體,如果皈依的話,就是皈依之體,如果是戒的話就戒體,任運,任運就是自然的,能酬來世,來世是什麼?果報。所以說,你受了五戒,皈依了以後,一定不墮落,一定不墮落,如果說要迴向的話,你要迴向到哪裡,力量強,迴向生天就生天,然後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就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真正它的功效,所以叫無教。它下面最後的現在的經論上面,它不用這個無教兩個字,叫做“無作”,一般的通常叫做無作戒體,無作戒體就是指這一個,下面這個解釋,我在這個地方,瞭解了前面那個解釋也說一下,“引問中性”,引就是多論說,三皈依以什麼為性呢?性就是體,解就是下面的解答,它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有論者言,這個定體就是說,確定正說明這個體性是什麼?於是它在這上面說,教無教性,換句話說,這個體本身有兩樣東西要產生的,由教而產生的,由教而得到這個無教,或者在別的地方叫做“作”,由於這個作而得到這個無作,為什麼要兩個名字?作是就你自己聽懂了這個教法,如理的行持的結果,教是就它所講的內涵來說,正規的來說,一定要把這個教領會了,不是前面說要解嗎?你瞭解了,如法行持,這個作是必定這樣的結果,必定經過這樣的次第而來的,所以現在教跟無教,作跟無作,一起拿起來說,內涵就很清楚。
“彼論續云”,那麼它下面又一個一個地方說,“受三歸時胡跪合掌”,那個是什麼?身受了教了,口說三歸,是口受了教了,是身口教,這個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淳重心就是意跟它相應了,這個意受教,於是這個情況之下,有身口無教,為什麼不講意呢?因為《薩婆多論》,這個實法宗它只講身口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後面講那個戒體,三宗的戒體的時候,它也很有意思,實法宗講的戒體是講色法,要看的見的,所以這個心看不見,它不說,這個到後面再仔細說。正規來說,這個無教不在身口,正規的來說,這個無教就是在我們的所謂心體,領納在心體當中,藏在我們八識田當中的這個業種子。那麼“此就等者”,就是上面說有論者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體等等,這個是疏家斷,疏家斷,換句話說,這句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南山道宣律祖把它說明的內涵,教是能發,告訴我們了以後,才從告訴我們的道理當中啟發,所以它能啟發我們的淵源在此,由教然後發得無教,剛才已經說過了,根據它所說的照著它去做,相應了,所以才能夠啟發後面這個無作的功效,那麼這個無作的功效是什麼?就是業!所以所發教之業,就是這個叫做無教為性,那麼現在這個心體,本身叫做無作戒體,說無作皈依之體!
下面解釋的是“一發續現”,這個一發就是初念,這個初念,通常情況之下就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受體,願體當然是受的,續現呢,就是後面的隨行跟著而來的行為。那麼這個後面不要再來教,而任運它會酬因感果,這個就是我們的因地行為!前面說,那我懂了!一發續現,實際上這裡大有文章、大有文章!整個的成就與否,固然是看你得否願體來決定,可是得了願體以後,產生的功效,依體起行,這個行才是藉著業的根本,一生的行業果報,整個都從這上面開出來的,得到了這個願體以後,自然而然對境了以後,一看,噢!我現在瞭解了,噢!這個以前專門做這種事情啊!輪迴生死,現在不做。真正對我好處是這樣做的,就是這樣!所以它叫任運,一遇見了,任運的你就會這樣,現在我們是任運什麼狀態呢?比如說任運的看見這個東西,看見這個,眼睛就瞪大了,看見這個就是說,心裡面就記得牢牢不忘了,比如說好色之徒,看見了這個很漂亮的,腦筋裡老想,他心裡面就鑽在這上面,貪口味的,同樣的看見了,啊,這個才好!他心裡面就心心念念的記掛在這個上頭,儘管別的緣把它擋掉了,他回頭又再想這個東西,回頭時時刻刻又再想這個東西,尤其是境界現起的時候,他一定原來的這個念頭會現起,這種經驗我想我們人人都有,所以這個時候你們自己去想,隨便可以找一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以前留下來,心目當中產生非常深刻影響的,那麼這個深刻影響叫做什麼?就是當時使你產生的這個教,深刻影響的這個叫無教,當這個影響留下來的,一旦遇到這個緣的話,你馬上會記起來了,噢,就是這個。好的東西貪的是這樣,壞的東西,假定今天有一個莫名其妙的人闖進來,把我們這個正熱鬧的一個法會衝散了,再不然說,過年的時候一家團聚,正在那兒團聚的時候,忽然之間跑來一個強盜,來把我們弄的一蹋糊塗,這樣的話,同樣的心裡面會記得,牢牢記住。前者是貪瞋相應的,現在不,現在是淨化貪瞋的另外一面相應的。不過前面這種情況對境的話,比如說,這個強盜來了以後,雖然你馬上要去報告警察,要去做它什麼,說不定忙二年,過了,忙過年的話,誒!算了算了!雖然你心裡面一下忘不掉,可是正式去忙這種事情的話,過了幾天你就忘記掉了,通常狀態是如此,真的學戒,不是如此!真的學戒,戒它真的特別的好處是什麼?嘿!它是叫遍該生境,這你所對的境界,眼前的沒有一個不是,你要嘛不對境,要對境的話,對不起,就不會忘記,關於這一點,後面繼續地會一步一步的說下去,所以它真正的力量是這個樣的,所以凡是皈依受了戒的人,他這個心情的用心方法,有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根本不一樣的地方,這個我們要瞭解的。這一段說完了,黑板上這個註解,就是今天等一下要講的。
業疏又云:『作法之時,知三說已,無作便生,故能所不昧於作業也。』
濟緣釋云:『三說已者,此據初念已前通名為作,無作便生,即約次念,撤至盡報也,能授所受知業成處,故不昧也。』
這個解釋一下,作法之時,就是前面說,具儀對境下面作法,自他具足了,還要跟這個相應的作那個法,然後呢,三說已,這個三說已,知不是說文字上面的瞭解,不是說,現在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心裡面很清楚明白的正知,曉得以前我一切作法都在無明當中,因為無明,所以隨順著無明,不管你怎麼做,就算做了好事,對不起,還是輪迴生死。現在瞭解了,這個不行!絕對不可以!這個知是這樣知,那麼這個知,內涵應該有兩種心情去知。有一個呢,你只瞭解業因果報應的關係,所以前面無明哪!這個無明當中包含兩樣東西不清楚,一個是對業感果的必然內涵不瞭解,經論上面稱它為業果愚,對一切事情所以這樣,一定有它的因,其次呢,它為什麼一定有因果呢?因為說第一義諦,原來發心本身說如如空,或者說實相,並沒有什麼,就是說什麼因感什麼果,所以我們真正不清楚的,有兩個內涵,對於這個空來說,我們稱它為“真”!對它有來說稱為“俗”,說的時候兩件事情,實際上一個內涵,因為它是空,所以都是緣起,因為它緣起,所以它本質並沒有它天生的。同樣的,我們戒法當中也是一樣,說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隨成一行是四義整足,這個佛法,所以天台講的三觀三止,有它道理的,三諦,宗諦同一切。
實際上就是,空的時候就是即假,假的時候又是空,正因為是空所以假,正因為假所以空,換句話說,正因為它不是天生如此的,所以一定是有什麼因緣才能夠感什麼果報,於什麼因緣顯什麼行相,所以當這個顯什麼行相,因緣,或者說有,世俗看得見這種現起的時候,正是說明,正是具有這個性空的特徵在這個裡頭,因此我們現在瞭解應該做些什麼呢?就是指這一個,以前無明,現在瞭解,誰告訴我的?佛告訴我的!告訴我這個法,然後有僧傳,所以我因為這樣,你弄不清楚,妄造生死輪迴之業,現在不了!所以正式皈依的時候,內心當中很清楚很明白的說,噢,我是這樣的皈依呀!這樣,就算你不太清楚,至少理論上面瞭解的,我們所以受苦,所以得不到快樂的根本原因在這裡,現在一心一意要歸投依靠祂,總歸聽祂的,照著祂的行為去做,所以你內心當中很清楚很明白的這個樣,這個叫做知。
然後三說呢,那個三說是什麼?心裡的,心裏面的省覺思以後,不是前面曾經說過的思心所,對不對?你瞭解了以後,決定這樣去做了,我一定要樣做,我一定要樣做,我一定要這樣做!嘴巴上面雖然這麼說,可是真正重要的,曉得我內心當中這個堅決的誓願,所以它叫“願體”,說完了以後,當時一定有人遞給我,這個,這樣的情況,那時無作便生,所以實際上,故能所不昧於作業也,那個時候你心裡面會很清楚很明白,絕對不會模模糊糊,啊,到底怎麼樣不清楚!就是你當時自己做的這個業,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這樣的!所以它所應該知道的內涵是這個,不說文字解釋一下說,噢,我懂了!我懂了,原來這個樣,這個叫願體,這個叫隨行,對不起,不解!後面還會有詳細解釋。
南山律在家備覽 18A
後面還會有詳細解釋,下面
濟緣釋云:『三說已者此據初念已前通名為作。無作便生即約次念徹至盡報也。能授所受知業成處故不昧也。』
“三說已者此據初念”,這個念就是現在的,我常常願意在這個地方順便解釋中國文字,現在你的心,這個心包括什麼?受、想、行、識,幾個心所全部到,有一個不到,對不起,沒有用!受是因,想也具足,所以這個行蘊具足的時候,受想一定具足,識蘊就是心體的本體,這個全部到了,那才是,否則聽見了以後,嗯,但是行心所不到,對不起,留下的影響沒有力量,這個不叫無作,這不是無作,聽過了以後,突然間忘記掉了,迷迷糊糊,就像好像有這麼一回事情,對呀!對了境以後,嗯,好像看見過,實際上真正的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話,你不看見,你一想就想得很清楚,以後在任何地方一看見,你就會記得,喔,就是這個,是不是這樣?這是我們通常體會得到的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說這個初念一發的話,就是發這個,“初念已前通名為作”,實際上這個已經是什麼?作,造作的!所以內心當中也是造作的力量非常強有的力量,還通過身口,至於說為什麼一定還要身口?以前曾經講過,尤其是《廣論》上面特別說過,我還寫了一個公式,如果A=B,而C又大於零的話,那A+C一定大於B,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公式,單單那個意念本身,這個力量一定不如加上身口,原因是這個。這樣。這個是它的一個特別的原因,實際上這種情況,我所以覺得現在的科學對於學佛太有幫助、太有幫助了!太多地方,不管是深的淺的,那隨便一提喔。
那麼“無作便生”,於是續發呢,“即約次念”,換句話說,這個就是隨行了,“徹至報盡”,一直繼續下去,一直到什麼?盡一個一生,這個盡一生還是就當宗而辨,這個當宗的話,真正說起來是什麼?實法宗。這個成實假名宗,已經叫過分小乘教了,現在我們南山道宣律祖開的圓教宗的話,那已經超越了它了,實際上這個圓教宗才是根本意趣,才是根本意趣,所以就它的真正的意趣來說,豈但是徹盡報盡,盡未來際,實際上法華涅盤就是這個意思嘛!不過盡未來際,我們說這個盡未來際,為什麼你看不出來呀!原因是這樣,就是我們無量劫來,雖然中間說不定三生、二生、十生、八生皈依過,乃至於受過戒,我們造的惡業是無量無邊,一經過染污的話,對不起,它這個力量就很小,所以說現不起來,儘管現不起來,可是再遇緣的話,那個行相就很清楚明白,有很多人你跟它怎麼講它不相信,有很多人你一講他就跟著你來了,為什麼?那就是宿生帶來的,這是充分說明,實際上你真正努力去做的話,這並不是徹至報盡,盡未來際!不過當宗來說的話,我們一定要瞭解,所以這個不能相反、相混,後面以三宗來分別的時候,這個會告訴我們,那麼“能受”,能遞給你的所受的人,“知業成處”,這就說明了任何一個業的話,三輪,一個傳者,受者,跟它相應的作法,那完完全全的能夠瞭解的清清楚楚,
那麼關於這個正規的來說,上面有一段小字
已上疏文二段及釋文,示三歸所發之業體。初學難解宜參觀戒體門。
這個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就不大容易懂,的確不大容易懂,那麼在這地方,我只是這麼很粗淺的說一下,我想大概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黑板上有幾行字,本來這個要等到後面,至少在五戒當中,可是等到講那個戒體的話,那內涵是比較深廣,所以在這地方先講一下,以後講到那地方,隨便提到我們就清楚了,這個也出在《羯磨疏》上頭的,這個都是道宣律祖,跟那個元照律師,詳細的說明,叫
毗尼作法,慇勤作累,制令記憶念,不使遺忘,所以藏而一心,違皆制犯,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
前面我們說,願體隨行一發續現,任運它能夠感果,而感這個果本身就是我們真正希望的,平常說受了戒以後要持戒、要持戒,這個持戒不是那麼容易喔,皈依完了以後,要怎麼樣才能夠正得皈依之用?今天先說一下,這個毗尼,換句話說,這個就是律藏裡邊的,本來佛說的法,當然各家開合不同,以律來談的話,把它開成功兩類,化教、制教。化教的內涵就是說明這個道理,可以從最淺的地方說到最深,說是說了,行不行由你!行有好處,不行如果原來怎麼樣還是怎麼樣,性罪原來有罪還是有罪,遮罪本來沒有什麼,也無所謂遮不遮!那麼制教呢,它一定要制定一個法律,然後你願意接受了這個法律,訂了這個契約以後,那就產生了功效,這個功效有絕大的無比的威力,就是違犯了以後,有絕大的損害,所以談到那個制教,你們不要誤解說,講戒就是講制教,教是叫制教,可是正規的來說,犯不犯是一定等到你受戒以後,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那時候你的行為的話,一舉一動,如果你如法去做,就有無量功德,違背了就有很大損害,所以說,並不是說,喔,我們今天講戒了,那麼你就得到了制教的功德,聽懂了制教的內涵,這是講的什麼?戒法。真正的功效要等到得到了戒體以後,然後行持的隨行當中,才產生它圓滿的結果,照著去做,這無量無邊的功德就來了,不照著去做的話,無量嚴重的禍害跟著來了。
現在這個上頭它就告訴我們,這個毗尼,換句話說,律它正因為這是制教,這不是可以跟你開玩笑的,你可以隨便的話,拿著玩具玩玩,說這個炸彈,往地上一丟,那沒關係!可是這真的炸彈,不能丟掉!一丟的話,馬上送命!這舉個比喻,當然你要克敵制勝的話,這功效馬上產生,所以說這個律立那個法的時候,慇勤作累,這個作累還要慇勤喔!一而再再而三告訴你:你要小心喔!你要努力喔!這樣,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願心容或可以受,行心是絕對不能馬虎!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段話,那麼有的人不太懂,這個地方簡單說一下,這個我剛才說的是,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它講到是受那個菩薩戒,菩薩戒分成兩個,一個叫願心,一個叫行心,什麼叫願心?我瞭解了,喔,這個叫大菩提心,然後我這個願去受,那個時候你並沒有說,我一定要照著這戒上的一條一條的條文。行心呢,說照著規矩,一定要照著條文去做,這個照著條文,就相當訂契約一樣,一下定了以後,你違約的話,對不起,你就得要出毛病!所以它那個「殷勤作累」告訴我們,你要記住!你要記住!不使遺忘,不可以忘記的!那麼剛才我們不是說三歸依以後,為什麼要三結呢?三結的話,就是更重作累,是不令忘失,這個祖師實在是告訴我們,好清楚、好嚴密喔!不是說,我們三歸完了以後,來個三結,那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就算完了,不是那麼簡單!它有無量的深厚的意義在裡頭,無邊的功德這樣來的。
下面說要藏而一心,如果說你不這樣的話,那就是犯了,那麼這個一心,怎麼一心法呢?並不是像現在我們,念佛要功夫成片,然後參禪要功夫落堂,不是這個!下面有一個叫「常勤觀察」,你呀,經常的,要勤勤懇懇的去觀察,這樣的話才是叫作奉持,照著佛告訴我們的去持守它,功德就來了。請問觀察是什麼?觀察些什麼?兩樣東西。如何觀察呢?這是個大問題,說懂了,也可以說懂了文字是懂了,內涵在這地方解釋一下,在整個佛法的當中我們可以分這樣,包含全部的內涵,四諦,苦、集、滅、道。,說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這個就是藏通別圓四教,到最後的話,圓教還是叫無作四諦,不外這幾樣東西,指出世間一切——苦,所以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它有苦嘛!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麼苦呀?集諦!現在小乘只是解決自己的,大乘呢,說要無邊的煩惱,因為要斷掉它,所以知苦斷集呀!不是嗎?然後證滅修道,現在要想跳出生死輪迴,反過來走,要走這個道,修行就是修這個道,叫修道,修道,就是修這個,那麼然後修道過程當中,告訴我們道品,三十七道品,把整個修道的內涵,立出這樣的三十七個內涵來,把所有的道品都通通包括在裡頭,那麼三十七個道品,大家都很容易背的出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天天念彌陀經,天天在那裡念,《彌陀經》上面前面這個沒有加進去,從五根五力念起的,我想這裡不是講《阿彌陀經》,這個大家瞭解,因為阿彌陀佛,這個極樂國土並沒有苦呀!所以它前面這個也不要念,講也沒有用,從五根五力講起,但世間珍貴的來說的是,從最前面的四念處講起,這個四念處是什麼?黑板上寫在那裡,它寫三個字,上面各加一個字就可以了,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加這個上去就可以了,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換句話說,佛開始的時候告訴我們,就是第一個四念處,那我們修行的時候,就是修最主要的就是從這個地方。
下面有兩句,這個在前面的,藕益大師曾經說,在《臨風中論》上面說“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現在我們說,這個戒很重要,一切都在戒,但是這個戒這裡說木叉,波羅提木叉,如果說你並不瞭解這個念處慧的話,這個“慧”就是知見,並沒有得到正確的正知見認識的話,對不起!然後你說要去忙這個戒,儘管你說的很通,背得滾瓜爛熟,徒然!沒有什麼真正的功效。為什麼呢?見行相輔,那麼見些什麼呢?叫念處慧。什麼念處?四念處,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所以說常勤觀察是觀察些什麼呢?就是觀察這個。對呀!大家真的瞭解了嗎?也許大家條件夠的人不用講,早就瞭解了,條件不夠的人,講的容或還不清楚,那麼這個地方呢,今天晚上更仔細的深論一下,以後整個談這個戒,這個關鍵是絕端重要,能不能在生死輪迴當中去惡從善,從三惡道跳出來,能夠生到人天道中,乃至超生淨土圓成佛果,整個的概念就在這個裡邊。現在呢,最淺近的,後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我們世間忙的豈不是要這個?離苦得樂。豈不是要這個,怎麼辦呢?常勤觀察!就是觀察這個,這樣。什麼是苦的因?把它拿掉,什麼是樂的因?努力把它種進去,現在這個戒法,是,作的時候,去持戒的時候是蠻辛苦,但是這個回報呀,剛才說那個損益比,那不得了,那是個不得了的損益比!你投資任何一點點,只要是正面的,它得出來的回報,都是無量無邊的,這個是它真正的特點,所以它前面也說過後面也說過,這個功益,說有的人把四天下滿眾羅漢什麼等等,然後近七年,或者如何供養,不如說三自歸,為什麼這個三自歸的功效這麼大呢?現在就在這個裡邊,常勤觀察。
講到這個地方,我想我要運用《廣論》上的內涵來說明,請你們翻到184頁,這個地方說的什麼?說十二因緣,說十二因緣,在《廣論》當中已經說過,不過今天在這地方簡單的說一下,講十二因緣,往往大家,這個好像很簡單,大家很容易呀!然後從無明開始,無明行識,一支一支背起來,非常輕鬆,名色六入觸受愛,這樣,然後取有生老病死,十二支好了!可是的的確確我們對這個內涵瞭解得不太清楚,至少以我來說,我出家頭上20年背是背的出來,但是總覺得這個小乘的,好像這樣,實際上小乘的內涵一竅不通。講大乘,大乘所以大是小的基礎上面,現在小的這個不懂,你怎麼去說呢?整個的大乘,如果離開了這個四諦,離開了十二因緣,大乘就沒有根了。小的是什麼?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大,解決人家問題,問題是同樣欸,你自己不能解決,能解決旁人嗎?不行欸!這樣,說任何人的問題都在這個裡頭,我們可以從四諦上面去觀察,說這個身是不淨,啊,不要去貪著,受是苦,不要去貪著,這樣!然後呢,心是無常,趕快努力,不要以為常的,法是無我,不要執著,好像懂了!是,文字懂了,內涵,至少我瞭解我不懂,因此我把我自己的經驗再告訴大家,那麼十二因緣,同樣的說這個,因為這地方不是細講十二因緣喔!
我們現在要翻到184頁看什麼呢?第五行「四相當知。」哪個四相呀?它就把那個十二因緣的十二支,分成四個,這個前面如果你們瞭解的話,前面叫「支分略攝」,這個在183頁上面,順便也重新溫習一下,如果不瞭解的話,你們回去看一下就瞭解了。這個十二支當中,它又把它再加以簡略,這個攝是歸納,歸納成功幾個,不再是十二支,歸納成功四支,所以說攝是再簡略的,但是這個不是說隨隨便便的,你要怎麼辦就怎麼辦。那麼它這個十二支,歸納成四支,這個四支叫什麼?能引跟所引,能生跟所生。然後引跟生,引當中又是能所,它這個行相是怎麼一回事情呢?那我們應該瞭解的。現在實際上這個引生是什麼意思呀?就是說我們怎麼造業?造了業,這個業是怎麼感果?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為什麼我們要瞭解這個?因為你這個果,你要快樂的,不要痛苦的,既然要快樂的,你應該瞭解這個快樂的果,怎麼來呀?怎麼引發的?然後你要去掉痛苦,你也曉得這個苦的果怎麼來的?你怎麼避免它呀?你不瞭解你怎麼辦呢?所以說這個應該瞭解這個四支是這樣,所以今天重新溫習是站在戒的立場,那時候你瞭解,喔,戒上面告訴我們觀察,就是觀察這個,看一「何為所引」,能所,它不先說“能”而說“所”,這個有道理的喔!因果當中對我們真正影響深的,就是當下對這個,先從這個當下深的影響當中,讓我們看清楚。
比如說你要什麼東西,然後呢,先告訴你,你不是要吃好吃東西嗎?哪,就是這個。然後這東西哪來的,你再去找它這個原因呀。所以它所以有次序,都有它一定的很嚴密的內涵在,凡是真正聽過《廣論》的都瞭解,平常我們不是含含糊糊,馬馬虎虎,隨便這個十九不離八啦!
可是真正要去修行的話,那個次第是一點不能亂,所以這個所以先說所引,什麼是所引呢?「果位識乃至其受。」十二支當中,識,名色,六入,觸,受一共是四支半,為什麼叫四支半?那個識是果位識,這個因位識怎麼轉到果位識?這個半支也加進去,說「以何為引」?怎麼會引發的呢?「謂依無明之行」。換句話說,無明行識兩支半,所以能引跟所引。換句話說,從一個因到那個果怎麼產生的?第一個「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這個道理,怎麼引發的呢?就是在因位識當中能夠,這個因位識熏習,熏業習氣,「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那麼這個地方簡單地,不要照著這個次第來說,實際上我就把那個十二因緣,因爲十二因緣在這裡也說過,《廣論》上面也說過,所以在這裡只要聽過的人,現在那概念就很清楚,現在我不從這上面來說,從哪裡呢?完全從另外眼前所對的境界,怎麼從眼前的境界而造業,如何從造的業感果,這個次第上面來加以簡單的說明。
下面說所引之義,說怎麼從能引這個因位,換句話說這個因,因到果位的呢?要遇到愛等,然後這個愛是有一種力量,能生,使得前面這個因,能夠把它滋潤,產生生的力量,所以才會轉發成功如是諸果,換句話說,從這個因轉到果,要前面的無明行識,然後這個識是因位識,經過後面的遇了緣以後,要愛下面等,這個“愛、取、有”三樣東西,那麼於是這樣了以後呢,才能夠感得,那麼生起的時候,從哪裡生起呢?就是從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樣,這個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個從引開始,下面三相當中能生所生,「以何為生」說怎麼樣才能以愛緣的取,整個的把我們所以感生死的最直接的、最有力的,這個原因點出來了,取就是這個,這個取是什麼?愛緣取。
實際上愛取本身,我們分它不清楚,儘管分它不清楚,這個行相大家很明白,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蠻好,或者這個不好,蠻好的你歡喜它,不好的討厭它,歡喜的貪相應法,不好的瞋相應法。可是雖然有了這個歡喜或者不歡喜,是不是會決定採取行動?不一定!這個經驗是不是大家都有?有。有的事情歡喜的不歡喜的,你決定會採取行動,有的事情不一定採取行動,這個行動本身叫有,那麼什麼因緣使得你決定採取行動的呢?“取”的力量!換句話說,這個愛的因緣,因為你愛了,所以這個力量非常強盛的繼續增長,增長到你採取行動,那麼這個增長愛的力量,使得你採取行動的,這個中間謀見取,這個是最重要的一樣東西,所以能夠使得這個因位識感果的力量,在這裡所以叫能生,有了這個東西以後,這個因一定要生,所以它叫能使的這個因產生結果的力量,叫做能生支,清楚不清楚?清楚不清楚?
所以到這地方,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在這裡。這個概念就不是以前含含糊糊的,就是說前面我們不是曾經說過了,造生死的,形成生死的直接的因是什麼?業!但是如果這個業是沒有俱有緣,俱有緣是惑的話,這個業不會感果,現在說明了,這個俱有緣是什麼?俱有緣就是惑。
然後惑當中有強有弱,要到什麼情況之下?一定要到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然後在這地方我們講取,我們不妨回過頭來想一想看,在前面講業的時候,業是直接感果的功能,造業的時候要幾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而造業真正的主宰主體最重要的是什麼?意樂。對不對?意樂當中分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想,煩惱,等起。想本身,是,不是,這個是次要的。雖然是,煩惱呢,就是貪瞋癡,現在戒的話,無貪、無瞋、無癡,為什麼能產生無貪無瞋無癡啊?常勤觀察嘛!要曉得這樣下去,對我只有害處,不要不要,不要上它當!它是個大騙子,看見這個,前面由於貪瞋癡相應的等起,由於這個力量,引發的造作的這個力量。現在呢,由於正知見引發的造作力量,這個叫等起,所以前面是由愛取引發的等起,現在正知見勤精進引發的等起,告訴我們就是這個。名詞是不同,所指的內涵是一個,清楚不清楚?下面我們再看。
「何為所生,謂生老死」
就是這樣,如何生?怎麼生呢?
「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這個文字簡單地再解釋一下,就是說前面由於無明所以就有了行,有了行的話,對不起,這個行就留下一個識種子,換句話說,這個識種子留下來了,留下來了以後呢,它不一定生,就是會感得果,要什麼情況之下呢?這個業習氣在滋潤,要由於熏習,熏習這個業,潤持,拿什麼來滋潤它呢?前面說的愛緣取!由於愛緣取滋潤它了以後,就產生一種很大的力量,很大的力量。這個力量有個特別的名詞,叫做“有”,這個有的力量生起來,然後這個就是把前面無明行所留下來這個識種子,這是說潛在的一種影響力量,經過了這個愛取的滋潤以後的話,這個影響力量就必然會產生結果,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 18B
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說,種子,說這個是前面的,宿生,或者今生以前的事情,反正對當下來說,都是以前過去的。無明,行,所以留下了一個影響力量。然後,這個種子如果擺在這地方,前面講感果的集諦的時候,說沒有這個俱有緣,這個種子它不會感果,現在對我們感果的業的這個俱有緣叫惑,在種子當中,比如這種子稻也好,蘋果也好,你老擺在這裡,它會不會發芽?不會。怎麼辦呢?曬太陽、擺在水裡。如果擺在水裡,就是沒有土它還是會發芽呀!是不是這樣啊?就是這樣,當然有土它會長的很茂盛,沒有土的話,它發了芽不一定長的很好,實際上現在這個地方呢,引發的這個使前面這個能引之因,產生所生果的這個力量是什麼?愛、取,對不對?清楚不清楚?現在我們曉得了,喔,所以這樣,於是呢,它再下面有一件事情,185頁上面,前面這個我們不要去看它了,第三行叫幾世圓滿,整個我們現在要學的就是在這個地方。這個前面從因感到果啊,要經過多少時候,那麼它完成了?圓滿就是說,任何一件事情從開頭一直到最後的結果出現,好的也是如此壞的也是如此,那麼它下面,
【能引所引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
換句話說,無明、行留下那個識種子,留下來這個種子留下來了,這個種子是不是馬上感果?不一定!這個中間可能經過的時間無量劫,這個無量劫就不曉得是什麼時候了,可能非常長,所以它下面說
【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
還有也有可能短到什麼?二世就馬上生起,這個是能引跟所引,下面呢,
【能生支跟所生支無間隔。】
只要這個能生一起來的話,這個所生一定會感果。那麼到這個地方還是我們迷迷糊糊,說這宿生什麼東西,現在這個不談,整個的很簡單的把十二因緣這一支再重新整理一下。從我們當任一念去觀察這一件事情,當任一念去觀察這件事情,比如說今天晚上我們在這裡聽這個課,聽了很歡喜。然後呢,所以,這個當然不是無明相應了,為了使這個無明相應起見,我們不妨說吧,我今天在這個地方的話,說書,不是唱歌,說書你們曉得不曉得?這個大概不大有的,我小的時候在那個上海乃至北平天津,他們說是天橋還是天臺,我也弄不清楚,比如說得什麼什麼,比如薛仁貴征東,征西,唐伯虎什麼三笑等等,它們聽了非常陶醉,就是這樣。這個情況之下,這個是無明之行,然後呢,你內心當中就記著這個概念,回去了,回去了以後,明天不一定再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別的事情如果忙的話,好!好!好!完了以後這樣,如果說你回去以後,雖然腦筋裡留下這個影響,你就想,今天晚上這個真有味道,好啊!你越想越迷,越想越迷,白天我要上班,晚上非聽不可,就是這樣,也許你只是想到今天這個蠻有味道,這個是什麼?僅止於愛。下面剛才取的行相大家清楚,對不對?取是什麼?就是說你不是僅僅說是覺得這樣,越想越有味道,越想越有味道,策動你這個力量來的話,以後你就會想去,今天晚上這個可以不作,那個可以不作,還要去聽,結果偏偏回去的時候,還有其他的因緣促成你,促成你的話,你第二天就非來不可,如果說它不促成,他不一定來,這個就是集諦當中,集因緣生當中。我這個地方順便說一下。
這個集是一定感果的話,它不僅僅是要集呦,因集緣生,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四個,集諦四個行相?如果弄不清楚,今天晚上聽一下,大家就很清楚了。因啊,就是剛才說的能引這支,如果不經過集的話,它不一定感果,集,就是經過愛緣取所滋潤以後強大的力量,它一定會生的,可是一定會生還要什麼?還要一個緣,還要促成它的一個緣,什麼緣?比如說,我今天晚上聽了以後,回去說我明天一定還要來聽,我明天一定還要來聽,明天一定還要來聽,至少要等到明天晚上,對不對?萬一明天晚上忙的不可開交,你不行!所以前面這個因緣沒有了的時候,對不起,這個果不會現起,對我們現在來說呢,儘管你造了一定要感果的力量,可是這一生有很多現世就可以,有很多,比如說我造的這個惡業,要墮畜生,那這個身體非死不可,這一生不會立刻轉,當然說絕端狀態當中,這一生轉都有可能,再不然呢,我造了善業,同樣的說造了升天的善業,不一定馬上去,造了往生之業,不一定馬上去,一定要這一生的壽命完了以後才能去,這一個也都在所謂緣當中。
這個集,這個因集緣生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緣,因集緣生當中這個緣啊,往往有時候捨掉前面這個什麼?捨掉什麼?就是前面這個以前往業所感的這個,到此為止,然後呢,你這一生所集的有,它就先現起。所以說這個情況是什麼呢?就是說假定說這能引的這個概念,經過了這個愛緣取滋潤,一定感果,到這地方我們曉得,那你只要不取不就行了嗎?但是這個愛取之間的行相很細微,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在取上面,真正重要的在愛上面,這個話怎麼講呢?這個話怎麼講呢?現在我們不是常勤觀察嗎?所以現在它每個地方對我們持戒成否,絕端重要喔。我們一生每個人在什麼狀態當中?也可以說,以各種不同的情況來說,佛法當中來說,就是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現行,現在的心理行為,心理狀態。分兩方面,一個是每個人自己-自我,我的五官心識,然後呢,對著這個境,或者說我們在這個我們所依靠的這個說依正,說依正互相交涉,產生我們生命的活動的內涵,對不對?這個依報就是我們所對的境界,我們整個都在這個境界當中,為什麼有這個依正?這個就是說我們前面的果,這個是以往所感的果,這個果,果報,在十二因緣當中叫做什麼?色-名色,觸,受,到這個地方為止。這個包括在三支當中,生,生起什麼?就是生這個嘛!生的過程當中,先是結生相續的第一剎那,這個叫做入胎識,入胎識,然後呢,這個入胎識盡一生一直永遠在喔,永遠在,並不是單單入胎一剎那!然後下面叫名色,名色,當初的時候,就是入胎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東西,就是名色,所以這個十二因緣的圖上面的名色,一條小船,然後幾個人,這個依什麼?就是從這一生墮到那一生去,它的意思就是這個樣,那個時候,從前一生到那一生,已經從中陰而進到另外一個狀態去了。可是那個時候它本身也沒有什麼能力活動,而且所對的境界只有兩樣東西,就是一個心理的,一個物質的,這樣。而這個東西同樣的對我們一生,如果當一念當中的話,接觸的時候,你就說這個心接觸這個物的時候,產生的這一念,分不清楚仔細的東西。
六入呢,也就是說,在這個十二因緣,一生來講的話,慢慢的這個胎兒成形了六入了,那麼對我們現在一念當中呢,就是你這個時候,眼睛會去看,耳朵想這件事情的話,如果耳朵聽的話,你其他的神經都跟著它,換句話說,五根都跟它相應,平常我們這個意識當中,不是獨頭意識跟五俱意識嗎?換句話說,這個六入就是五俱意識都跟它。五俱的話,一定跟著第六意識相應的,那個叫做六入,然後呢,觸,下面的感受,受就來了。所以拿我們這個正報去領受這個依報的一切,是不是我們一生都在這個裡邊?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地方,而這個受有幾種受法,樂受、苦受、捨受。好的東西,歡喜它,不好的東西,苦的,還有呢,說不上來,我們整個的一生當中,是不是全部都在這個上頭?這個是盡形壽。實際上是盡未來際,盡形壽都在受當中,現在怎麼辦呢?盡形壽不受,怎麼不受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何不受呢?所以叫觀受是苦,就是這個。佛法真正告訴我們,前面我們觀察,這樣觀,現在,原來說當這個境界一現起的時候,你不是要跳出痛苦嗎?要脫離痛苦嗎?那個痛苦的因在哪裡?你要去掉它,真正重要的,釜底抽薪,從因地下手,所以當一對境的時候,你就應該察覺得到,對境的時候來不及了,所以要先學,學了以後內心提持,嗯,對,然後你提持的以後,當對境的時候提持了以後,這下比較清楚,這一下我不上你當了,現在我是正皈依法,說皈投依靠,這是我所依靠之處,這個皈有意思了,白,反,以前一片無明不懂得,現在反過來這正確的,這是我正確依靠之處,這個皈依是這樣。
所以你正得皈依之後的話,內心當中應該有的量,那麼這個要怎麼辦呢!常勤觀察,觀察是觀察這一個,清楚不清楚?所以說大家如果瞭解了這一個當然你心理面就很清楚,然後呢!對境的時候就來了,前面我們不是說整個的修學佛法不外乎什麼?三學!哪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它或者叫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戒是抓賊,定是伏,綁住,慧殺,還有呢!論上面就告訴我們戒是破煩惱定是綁住它慧把它消滅掉。怎麼綁?怎麼破啊!所以在以前說起來很可笑,我自己現在想想越想越慚愧,越想越苦惱,但是也很高興,剛出家的時候總覺得,唉呀!我定力不夠要學定,我現在才發現,真正修學佛法戒最重要,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根本,定之所以要學的話,就是說把你觀察的力量要能夠延續增長,這個才要學定,否則的話,單單我學定,這個就算你得到了定,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那是共外道的,得了八萬四千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定完了以後,還要再掉落在生死輪迴當中,你在定當中八萬四千大劫,跟一剎那一模一樣呀!你沒有破煩惱的力量呀!這個是我們並不瞭解的,所以修學佛法真正重要的是戒還是智慧,這個戒當中還非要正知見不可,有了這個然後呢!定是絕端重要,這個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就像燈籠一樣,你單單這個燈啊,在風中,在風燭當中,我們在無始的無明這個強大的勁風當中,你沒有定,對不起,這個戒沒有用所以要學定,現在我們不要正確的知見去學定,對不起,這個定很可惜啊!得定非常難,結果忘記掉把那個定用在最好的地方去的話,這個是個大浪費,你瞭解了這一點,這個定是個無價之寶,不瞭解這一點,這個定可是個大浪費,對不對?大家想想看!
所以這個叫做是定是共外道的,而這個戒跟慧才是不共的佛法,這個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不管你用什麼,用四諦去觀察也可以用十二因緣去觀察也可以用戒來說也可以,用37道品也可以,說來說去一件事情你內心當中一起曉得是什麼?不過從戒上面說它是從根本地方告訴你說哪!你要戒些什麼?這個是真正的觀察啊!為什麼叫唯戒制犯呢?它不是說嗎?化教是講一個道理聽懂了就算了,制教的話!對不起啊!你照著去做有無量的功德,如果你不照著去做的話你是不是隨順著無明就走了,隨順無明走嘛!當然嘛!你要曉得這個心體的一念本身不是那樣就是這樣,所以它前面告訴我們幾世圓滿呀!就是這個樣呀!快則二世慢則三世,整個的都在這個上頭,一切法界一切有情一生都在受支的果當中,那麼我們凡夫呢!並不瞭解這個真實的內涵,所以一定是隨順著無明的集諦,就是這樣去做,所以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一定不瞭解的話,以愛支相應,所謂愛支相應,所產生的是什麼?不離愛,乖離愛,另外跟捨受相應的,不離愛-貪,乖離愛-瞋,捨受相應的癡,就是這個,現在學佛的人瞭解了這個,所以這個正知見是什麼?是這一個是只見這個,所以觀察是觀察這一個,所以前面不是說智人初受是專心緣此,原來這樣啊!現在瞭解了上了這個大當,想不到這個專門騙我的,現在不受它騙,境界還是境界,可是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到此為止,所以說到受支為止啊!前面一重因果,這是我們莫可奈何的,而現在的起心動念的愛支,這個是將來之因,所以我們真正努力的,是從這個地方努力起的,所以它叫我們四念處啊!觀受是苦,那為什麼身不淨擺在第一呢!我們最難放得下的就是這一個,在你沒有正確瞭解佛法之前,先說你這一個要你放下了,主要的整個的重心就是在那個受支上面,那為什麼受支呢?它就告訴我們法無常,這個是它的根源,四念處這個地方不談。
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個以後的話,那瞭解了,喔!正知見是升沉樞紐,可是呢,這個正知見本身要什麼?如法行持所以行才對,那為什麼要戒呢?你同樣的行得了戒以後的話同樣的行得到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善法的話是非常有限這個是它兩個的根本差別,這個是兩個絕對的根本差別,所以說快是二世圓滿,二世圓滿是為什麼?也就是你一直在這個什麼一直在這個增長染污之業把這個增長嘛!就二世圓滿,圓滿這個染污的痛苦,現在戒法你把握住這個的話就這個增長,這個是它最最重要的,這個我們這個地方所應該的,如果大家真的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天下我相信沒有一個例外的要嘛!白癡不懂,只要有腦筋的人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就是這個修行好,當然實際上因為這個無始的力量很強盛,所以我有一天跟大家說過,真正的能不能修行的條件在哪裡?懺悔,瞭解了以後那個時候還有一樣東西擋住,那個現行的力量非常強盛,如果這個現行不破的話,對不起!現在蠻好喔!回頭沒有用,原因是你現在的始終都是在受想兩支當中,行不相應,行是無明相應的這個現行當中,整個都被它淹蓋住了,關於這個部分不細講。
至少今天告訴我們說,現在我們應該的皈依應該作的事情怎麼做法?大家清楚不清楚?但願這個地方的話,每個人好好的認真的去,不是我們馬上得到它,至少你弄懂了以後,將來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這一生絕對有希望,同樣的念佛,念佛為什麼說戒最穩當?因為念佛的最值得皈依之體,念佛來再加上這個五戒的話,那當然絕對決定,你懂得了這個道理,是念佛的話,你得到皈依之體,皈依之體本身的話,它可以保證不墮落,但是不一定保證往生,你得到了戒以後的話,功德又不一樣,所以皈依之體叫做有善而無戒,後面戒的話,跟善又完全不一樣的內涵在裡頭,立刻就可以比出來,所以真正講到制教當中,換句話說,如理如量出來的話,就像大家算錢一樣還不是說很值錢,你說值錢到底是一萬還是一千萬一百萬啊!每個地方很清楚很明白的,這個質量沒有一點含糊,這個今天晚上簡單介紹這個概念,下面還有一些,慢慢慢慢的要一步一步的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