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課程範圍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190625d.php http://p2.i234.me/1599d/20190626d.php http://p2.i234.me/1599d/20190627d.php http://p2.i234.me/1599d/20190628d.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廣論 P115LL2-P117L5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出於《皈依六支論》中。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攝決擇》中所說此等。 以上六種共同學處的內容,是出於《道炬釋論》中所說。至於各別學處中前三項「遮止應學」的部分,是按《經藏》而說;後三項「修行應學」部分,則出自《皈依六支論》。如論中所說:「對代表佛的佛像、代表法的偈頌、代表僧的法衣及碎黃布,都應該信解為大師親臨、對大師親口說的法,不可以譭謗,要恭敬頂禮。對於僧伽,不論是已達清淨的賢聖僧、或尚未清淨的凡夫僧,都應視為善士。」在《攝決擇分》中,也同樣說這個道理。
迦摩跋云,「此諸學處,內鄔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此語出於此師所傳壟跋嚩道次第中。 祖師迦摩跋曾說:「這些各別學處、共同學處的內容,我想內鄔蘇跋也是這樣宣講的,因為我們兩人是一同從阿蘭若師那邊得到這個教法。」阿蘭若師是阿底峽尊者在藏地最主要的弟子之一,換句話說,這是從最完整的傳承中,有成就的祖師傳下來的。這段話出自於祖師迦摩跋傳給壟跋嚩的道次第書中有提到。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有說違犯六種成捨,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恆修皈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其餘僅是虧損之因。 皈依以後,若是違犯了皈依學處的內容,將成為虧損或棄捨三寶的道理:在於分辨哪些情況算是對三寶有所虧損?哪些情況又算是棄捨三寶? 有人說,如果違犯以下六種學處,就算是棄捨三寶。六種學處,包括前面別學部分的三種遮止應學(即不歸餘天、不損有情、不與外道共住),以及共學部分的恆修皈依,為命不捨,與供養三寶這三項。也有人說,要違犯九種內容,才算是棄捨三寶。九種內容,除了前項所說的六種學處之外,再加上違犯後面三種修行應學的各別學處(即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除此之外,違犯其他學處的內容,只算虧損三寶的因,不算棄捨。 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皈依。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皈,故亦成捨。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 然而我(宗大師)認為,如果違背了「為命亦不棄捨」這個學處,實際上就已經棄捨皈依了。另外,雖然內心並沒有棄捨三寶,但同時又貪愛與三寶相違的外道大師、教法、徒眾三者,像這樣不把三寶當做唯一真實的皈依處,也等於違背了「不言有餘」的學處。事實上,由於內心並沒有至誠的皈依,所以也構成棄捨。如果沒有違犯這兩條,其餘學處的違犯,就只是對三寶有所虧損,而不算棄捨三寶。 是故皈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若有皈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內外障緣不能違害。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皈依,勵力不違皈依學處,是極扼要。 所以皈依是進入佛教的大門,如果能夠真實、至誠懇切的皈依,而不只是嘴巴上的空話,那就等於是依止了最殊勝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一切內、外障緣都沒辦法危害我們;能使我們種種不同的功德,容易生起,卻不易退失,因此我們的功德也能漸次倍轉增長。 所以如同前面所說,我們由於懼怕死後會墮入惡趣、以及憶念三寶的功德,相信三寶能救護我們,所以才受持皈依。現在既然皈依了三寶,就應該對三寶具有真實的信心,努力照著應該學的去學,不違犯皈依學處,這才是最重要的。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皈處,是為三寶。若皈三寶不違學處,然其皈處,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佛是皈依大師,僧是皈依正行助伴,故正皈依是為法寶。若能得此,解脫畏故。 假如有人這樣想:只要一想到死亡以及死後將轉生惡趣,對輪迴就會產生怖畏心;而今,要想免除恐懼、獲得救拔,唯有仰仗三寶之力。如果皈依三寶,又不違犯應學學處,那三寶是如何救護我們的呢?如《集法句經》中所說,「能徹底斷除三有毒箭的教法,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如來是開示教法的大師,僧伽是修習教法的友伴,你們應該要努力去依法修行。」佛是我們皈依的導師,僧是皈依的正行助伴,而我們正皈依的是法。若能真實皈依三寶,在內心當中生起滅、道二諦的功德,才能真正從惡趣的怖畏中得到解脫。 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如何得到最究竟的法寶?法寶真正的從心中生起,也是經由最初的修習聽聞、理解、思惟觀察,從一點一點斷除過失,一分一分修證功德而來;法寶就是在不停地斷證中,倍倍輾轉增進而得到的,絕對不是離開修法,而從其他地方突然產生的。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 因此,如果不想要墮惡趣的痛苦,就必須先知道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必須能善巧地分辨善、惡業,以及二者果報的差別。能夠如理的分辨及取捨善、惡業,如法地斷惡修善,這樣就是修行正法。反過來說,若不能經常思惟善、惡二業以及其果報的差別,就不知如何正確的取捨,以遮除一切墮惡趣的業因。如此,縱使害怕墮惡趣,也不能從墮惡趣的恐懼中脫離出來。所以,想要不得惡趣的果報,必須在因地上遮止惡趣的因,也就是必須對治心念隨著惡業而轉。如何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依賴內心對業果道理的認識,並產生決定的信解,亦即對業果發起深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