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俊法師大課
全廣II 第239-240講 課摘                            
希望新生及心之勇士:第210則
 

20200728 如俊法師大課 全廣II 239, 240講 課摘 by 文隆師兄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977-130239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978-130240

 

讚頌:「在這個時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HWyIP523Y                             

讚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_真如恭誦」 https://youtu.be/j6YKyMu2Kfc

描述: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CyberArticle\1bd961b19fd9c79c99d568c73f6143fb_334_files\___4.jpg

法師前行提策

* 法師開示老師正在準備為大家宣講毗缽舍那

 

心之勇士 210 則 「種子的驚天之力」

描述: \\Mac\Home\Downloads\heart-of-the-hero-210-2.jpg

一顆小小的種子,會有驚天的能力,它穿越寒冬,在冰天雪地涵養自己的力量。一朝春暖,它會鼓起全部的勇氣,突破它自己的硬殻,奮力地抽出兩片嫰葉,舉出生命最奮發向上的奪人緣意。

如果是一棵橡木的芽,別在意它那麼幼小,終有一日,它會挺立於大地上,忍受狂風暴雪,在天地間展現它的生命力,鼓舞著人們,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一切挑戰。

 

* 跟緣起之法很像。對「小小種子」,我們從境界安立這只是小小種子,但其有不可思議緣起,如「橡木的芽,別在意它那麼幼小,終有一日,它會挺立於大地」從究竟空性而言,宇宙出現所有的事都跟我的心有關,不會沒有關係,這是很深邃的思惟從佛陀教誡而來

* 一朝春暖,它會鼓起全部的勇氣,突破它自己的硬殻,奮力地抽出兩片嫰葉」這也是無自性

* 硬殻在冬天保護種子,但到了成長期則要突破,硬殻不是從境界上成立要破壞或幫助成長,都是因因緣而立。我們一般不清楚,會覺得是境界而讓自己有憂悲苦惱

* 從硬殻的種子到長成大樹,這棵大樹會再長出很多有硬殻的種子。師父在園區養病時說,敲敲枱燈、敲敲桌子,哪個不是道次第?同樣地,種子也在顯現緣起性空、無自性的道理

* 看到種子,不會覺得平庸,如有正確學習,天台智者大師從深入法華經,可顯現在佛陀說法的靈鳩山說法場,佛陀說法始終沒有中斷,這和在和凡夫體會不一樣。要透過學習,最後可以受用

* 五濁惡世,被稱為「堪忍世界」,我們勉強生活其中。這所謂娑婆世界是佛菩薩的淨土,大地是純金的,其生命在圓滿快樂的環境。至於我們沒突破,因在我執、我愛執、自性執中。現在雖還沒開始學,但要有希求心


 

希望新生 210 則「比生命還重要的珍寶」

描述: \\Mac\Document_2\福智\6年班教材_1599\全廣II 如俊法師開示\2020.07.28\hope-embark-210-2.jpg

無論什麼理由、什麼困境,都不足以使我們放棄佛法!因為它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佛菩薩在因地裡甚至捨棄生命,都沒有捨棄佛法,我們那一點點困境又算什麼?

 

* 佛菩薩在因地裡甚至捨棄生命,都沒有捨棄佛法」因比生命更重要,現在指的是現生的生命。珍寶指對離苦得樂而言

* 境界不是境界那方成立,上師、師父引導上士道六度中的攝彼等義時提到,當父母親在外工作,有挫折、痛苦、壓力,此時雖然小孩子本來很乖,但回家時看小孩出一點事就會發脾氣;反之,小孩子出大事,但如果父母親心情很好,就會覺得沒什麼。因此不是境界的問題,是自己的心。如果有思惟,焦燥會馬上轉變,這不需要到空性就可以體會,從師父、上師的法,思惟就會轉變

* 有一次法師和其他法師討論,剛好有小朋友下課很鬧,在認真研討的法師,覺得有很多聲音,當時正在研討忍辱,其對治的所破是瞔恚心。師父說面對境界時,只要和自己的見解、習性不相應,對此無法忍受就是瞔恚。當時法師研討不下去,起身想關門,一開始速度很快,但途中,想到自己無法忍受,一剎那間,關門柔和下來。這是佛法的作用,立即可以讓自己離苦得樂,如學得嫻熟,如菩薩摩訶薩用腳舉起須彌山,丟過三千大千世界,不會驚動眾生沒有,並且不受攪擾而可以依然感到快樂。因此,在生命中不捨佛法,因為太過珍貴「佛菩薩在因地裡甚至捨棄生命,都沒有捨棄佛法,我們那一點點困境又算什麼?

* 我們有宿生善根而能學習佛法,現在則是值遇珍貴的大師教法,是有過去的累積,才會坐在這裡,不要枉費

 

239 240

* 這兩講,是目前用到佛法深邃名詞最多的兩講,大家聽不懂沒關係,只要重覆聽、重覆學,不會那麼難消化。現在法師們學習五大論,跟很多同學,年紀大而學習五大論的攝類學等很辛苦,法師也一樣,在僧團學習也很折磨,因為很多預科班同學的藏文比較好,法師們不免會覺得很挫折。但境界不是從境界本身成立的,只要重覆學習,第二輪學習一定會比第一次進步快,速度也會快很多。有個經驗可以參考,如背書背不起來,可以找背得好的學長,即使沒有太多的講解,但可以背得比較快,因為對法的熟悉可以傳遞


Q&A

239

 

Q:有一堆名詞,找不到關連性。如生氣的時間從一分到一小時到一天等時間上縮短可以理解,但這些名詞現在沒法理解

A

* 處理世間事也是一樣,如對不懂的事,從一團都不懂,到先理解一團哪裡不懂,如此可以多了解一點。因為如果能夠了解哪些不懂,會比原來多懂一點

* 關鍵問題是名詞前後的聯繫,240講上師說「我們先了解一下這樣的大概,如果想要詳細地了解的話,大家要聽《現觀莊嚴論》還有《金鬘論》等等。這是現在我們的法師都在學習的,我也有幸在學習,所以大家要發願好好學習! [04′50″]所以重點在發願要學

* 239《現觀莊嚴論》的主要所詮,也是本論的所詮。希望大家能夠生起廣大的希求心,將來我們一起學《現觀莊嚴論》。這樣的話,再學《廣論》,再詳細地學習怎樣從一個凡夫地到達究竟圓滿成佛的這個次第的圓滿的綱要。」就此,可以檢查兩種心相。一是不懂想懂,一是將來要徹底學,兩種心相一樣嗎?不一樣。這是用心的方向。如有很多同學、包含老同學也不懂,連法師也很多不懂,現在先知道大概,但發願未來要學習完整內涵。師父剛圓寂時,四家合註作者聯波仁波切說,廣論從頭至尾都是顯教,但學顯,是為未來趨入密法。仁波切說,成佛不學密無法成佛,這宗大師抉擇過。學好密法要先學好密宗道次第廣論,而想學好密宗道次第廣論,要先學好菩提道次第廣論。要學好菩提道次第廣論,要先學好五大論

* 五大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釋量論、俱舍、戒論

* 五大論和廣論都是涵攝佛法綱要。五大論是廣論開廣本,而廣論則是五大論的濃縮本

* 世間也是一樣,要把濃縮了解,要先把全部都了解後才能了解。現在未學五大論而能學習廣論,是師父、上師的恩德,因配合我們的現況

* 要好好學五大論要有希求心

* 五大論以現觀莊嚴論為中心,和廣論同是扼要但比較廣。

* 入中論是現觀莊嚴論的見解

* 釋量論是現觀莊嚴論的理路

* 俱舍是現觀莊嚴論的釋例

* 戒論是現觀莊嚴論的行持

* 學好五大論才能把現觀現觀莊嚴學好,而把五大論學好才會把廣論學好。但我們現在學廣論和藏人先學五大論不同。藏人先學釋量論比較容易,但之後學習現觀莊嚴論變得比較難。我們一開始學釋量論比較難,不太容易上手,但學現觀則不太難。對此上師的結論是,因為廣論是現觀莊嚴論的內涵,先學廣論,內涵先熟悉,和藏人不同,先把握現觀的扼要

* 我們先從師父、 上師開示中熟悉,如此學廣論不會吃虧。要有廣大希求心,不是一星期兩小時的學習,看自己往上還是往下比

* 在名詞連繫上

* :三智。有境(能觀察的心)、境(被觀察的境界)。

法不離開心對境,修行亦同。知道二者關係,在無限生命,要修什麼道(行),得什麼果。

* : 四加行

* :佛果

* 一切智,一切智是了解一切法總相的,一切法總相——空;然後呢,道種智是指一切法的差別相的;然後呢一切種智,就是把所有的這個通達總別一切的這個智。這個三樣圓滿就是佛。那麼要想得到這個東西,那麼內涵等等,修行呢就是四個次第,所謂四個加行;經過的這樣以後,最後圓成一個佛果。

* 八事分境行果

* 境和有境關鍵在有境,在「我們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染污生死的痛苦,就是所對的境是不認識,那麼不是外面的境有錯誤,而是我們能認識這個境的這個識本身有問題」心有問題

* 如父母心情好不好,對待陔子不同,是自己的心

* 智慧:對境界正確認識

* 一切智一切智是了解一切法總相,是基智。一切法總相是「空」,總相是瓶子,其是金瓶、銀瓶、陶瓶等的總相,金、銀、陶瓶是瓶子的別相。總相不知,不知別相。瓶子總相,亦如一切法總相是空性。在此有一關鍵,不了解總相,不了解別相。不了解空性,不了解一切法。如花之喻,花在什麼時候不見?如對花沒有正確認識,如同對空性不認識。一切智是認識的基礎

* 道種智:道智一切法差別相、別相。個別的金、銀、陶瓶。是「現證三種道沒有諦實的智慧所攝持的大乘聖者的現觀」大乘聖者要修的道

* 三種道:聲聞、緣覺、菩薩:不同根性眾生要學佛法要走的路。

* 一切法和三種道是同義,因引導不同根性眾生,得到佛法成就,得聲聞、緣覺、菩薩等果位

* 現證三種道沒有諦實的智慧,對三種道,要先了解空性(無諦實),在空性攝持下,了解三種道

* 一切總智:「一剎那間現證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的究竟智」了解總別一切。一切相智。

* 如所有性:空性

* 盡所有性:緣起指各種現象、別相

* 一剎那間「現證。現證指親自體驗,沒有距離、沒有揣摩想像。如醫生開烏梅湯給法師,法師喝的時候是現證、直接體會,如手摸、舌嘗、眼見等。如有人不知烏梅。但知道酸梅,如此可以比喻比酸梅酸一點、苦一點,如此用推理,不是現證。現證是佛陀才有的功德

* 如念珠的無自性,無法現證,何時現證?聖者進入空性定,觀察空性,心可以現證其空性,平常只有顏色、形狀等可以現證

* 佛以下,如十地菩薩,要現證法,必須要進入禪定的心才能,而要出定,才能體會別相,如顏色、形狀等。

* 佛可以當下用一念心可以現證總別,其他要用兩種心。這是一切總智,現證總別

* 在廣福營時,法師舉「撝空出寶」,講說月稱菩薩在那爛陀寺時,只會吃、睡、上洗手間,後來僧團要他去放牛、擠牛奶,月稱菩薩放牛時也沒好好放,時間到要交牛奶,其在牆上畫牛,從虛空中可以出各種寶物。又如漢地祖師,肚子餓時,拿石頭說是芋頭,還真的就如芋頭可吃。

* 虛空總相和寶物都是無自性。虛空、寶物自性同,如福報、業力夠,從空性可以體會從虛空拿需要的東西。凡夫對境界會覺得,虛空是虛空,寶物是寶物。聖者有相應業,如一杯水相應,會是甘露、濃血等,並不是從境界來看

* 如果能總結比剛剛多懂一點就好

* 對名詞想了解,跟希求學五大論的心不一樣,要有廣大希求

* 學全廣時,241講談境、行、果修行的引導。是心對境的關係,理解之後,知道要修什麼行?證什麼果?包含完整修行體系,包含境行果的內涵

* 不同的修行體系的千差萬別,因為對境的體會不同,因了解深淺而有成就不同。如對境有圓滿正確的了解,可以有最好修行,得最好的果,反之則無法,這其實就是四部宗義的差別

 

Q:心和境息息相關,心境的關係為何?

A

* 淺一點來說,練習觀察境界不是本來如此,在對境時提醒自己,感受會有不同。如有人找你麻煩,如能想到師長教誡,體會會有所不同。會想到眼前有人傷害我,是以前業力所感,因我傷害人,現在有人傷害我。我如想傷害,是以前傷害的業延續,覺察之後不想走老路,因為如此將來更可怕。忍下來,不會覺得自己莫明其妙被傷害

* 先有概念,有一天資糧夠時,可以現證,感覺不一樣,離苦得樂很快

* 如有一義工賣房子,他的舊房子,由於土地代書沒處理好,以至沒有產權,原本的停車位要再買下來。這位義一中大一找代書、仲介,二者相互推責任不願負責,義工一開始很生氣,但想了想,境界不是本來如此,他們也不是本來就要傷害我,想法開了之後重新聯絡,告訴代書、仲介,其本來要共同承擔,現在不用賠償損失,只要把金額捐去寺院,不用交到我手裡。其代書爽快捐給寺院,而仲介則選擇捐慈善機構。如此,和一般人解決方式不一樣,在無限生命裡,對三人都好

* 深一點的觀點是,離開境、沒有心;離開心、沒有境。如男生當兵要架槍,真的被架是哪支槍?哪支撐著別支?從別相看,哪支是撐的?哪支是所撐?心也如架槍,不是從心能觀察境,或反之。雖講不出,但心境的關係真的在發生

* 心和境非常密切,如架槍。有境界,心要負責;有心,境界要負責

 

Q:問題在我中,我在問題中,要如何思惟?

A

* 體驗在背書中或如念佛,很專心時,睡覺也在背書,醒來發現不是在背書,而是剛剛在睡覺。但在睡覺時又開始北。認真思考到最後,心緣著境,心才存在,二者不是獨立分開,能現證的是聖者。現證的重點不是穿牆,而是穿越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