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課程範圍
全廣 II 第 11
講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2304-130011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00705d.php 廣論科判 共中士道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壬一、支分差別
壬二、支分略攝 壬三、幾世圓滿 壬四、此等攝義 己二、彼生起之量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第二支,是「行」。 行,就是業,以造作為義。業又分: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和引生到善趣的善業二種。後者,又有兩類:能引生欲界善趣
(人、天)
的福業和引生上二界善趣
(色、無色界)
的不動業。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第三支,是「識」。 雖然經中說到「六識身」(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但此處的「識」,若依照承許第八阿賴耶識的大乘唯識宗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阿賴耶識;若以小乘和不承許阿賴耶識者來說,主要指第六意識。 (「識」可分二: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識是造業當下的那個意識;果位識是感果時候的意識。) 進一步來說,如果對「造作惡業會得苦苦果報」這一業果法則愚蒙不知
(業果愚),而由此造作、增長了諸惡業;這個業在造作當下,會於造業者的心識當中投下一種潛在的影響力
(業習氣),將來是可以引發生死流轉的,這個就是因位識;而在因位識中無以計數的業種子,在將來發展成熟、遇到因緣策發之後,能於未來世在惡趣結生,這個結生的識,叫果位識。 P182L2∼P183L1如是由於∼有三種愛。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同樣地,造善業的眾生雖然會感得善趣,但由於不了解「無我」真實義
(真實義愚)
,不能了知善趣實為苦性,才會妄執為樂,所以即便造集了許多福業或不動業,這些由業習氣所薰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
(或第六識),此即為因位識;等到這個因位識成熟,轉而在欲界、或上二界善趣中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第四支,是「名色」。 名色是指五蘊,其中「名」是指受、想、行、識四種非色法的蘊,也就是心和心所;「色」是指色蘊。以「色」來說,如果受生在無色界,就只有色種子而沒有實際的色蘊;除此之外在其餘的色界、欲界都是有色蘊的,例如胎生在第一階段的羯羅藍位(受精卵)就形成色蘊。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第五支,是「六處」。 六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最初在識進入精血,結生的一剎那,成為羯羅藍(受精卵),之後由於業力的推動,諸根將隨著名(受想行識)而繼續地增長,逐漸形成眼、耳、鼻、舌四處;身、意二處早在羯羅藍位就有了。如果是化生,在結生的那一剎那就具有六根,而不會有漸次長成的過程。至於卵生和濕生,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過程都一樣。以上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上面講的。由於結生的因緣,當名色一形成,就完成了新蘊身的本體;而六處一形成,則是完成了蘊身的支分(差別),使得這個身體成為能受用者。至於無色界並沒有色蘊的實體,所以只有意根,沒有其他五根。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第六支,是「觸」。 觸,就是「六根」去接觸到「境界」而生起「六識」,因此,「根、境、識」三者和合就會生起觸。境界有三種:可意、不可意、或中庸三者。雖然說「由六處為緣而生觸」,但這只是一種省略的說法,其實也包含了六境和六識。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第七支,是「受」。 所謂受,是指當「觸」取到了「可意、非可意、中庸」三種境之後,會產生苦、樂、捨三種受。也就是說,在境界現前時,以六根、六識取境為因緣,受便隨即產生;而且取可意境會生樂受,取不可意境會生苦受,取中庸境就生起不苦不樂的捨受,毫不紊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