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22.09.06 課程預習

全廣 II  81

https://www.amrtf.org/zh-hant/clear-moonlight-great-ocean-0081/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20830d1.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1599/20220906/159903.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寅一、學習布施

               寅二、持戒度

                 卯一、尸羅自性

                 卯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

                 卯三、尸羅差別

                   辰一、律儀戒

                   辰二、攝善法戒

                   辰三、饒益有情戒

                 卯四、修尸羅時應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寅三、忍辱度

                 卯一、忍之自性

                 卯二、趣入修忍之方便

                 卯三、忍之差別

                 卯四、修忍時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寅四、精進度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然此理不定,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後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又已感異熟善不善業,雖非斷種,然後遇緣亦定不生異熟果故。又加行道得頂忍時,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及惡趣故。

對此,宗大師認為,前說推遲感果功能,固然不錯,唯種子遇緣再生的講法,並不一定。例如凡夫以四力對治,淨除先前所造惡業後獲得清淨,雖不能斷除惡種子,但是種子生果的能力已遭破壞,以後遇緣,也定不生異熟果報。還有,已經感生異熟果報的善、惡業,雖然沒有斷除種子,但將來縱遇他緣,也一定不會生異熟果報。又如果已修至加行道的頂位、忍位時,雖未斷除邪見及惡趣因的不善種子,然而即使遇到任何外緣,也一定不會再生邪見及墮惡趣。

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重。」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故於此中清辯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前面講過,造業感果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先的順序而感果。當某個善或不善的業報先成熟時,雖然能暫時遮止其餘業報的成熟時機,但僅從這一點,說暫不感果就是壞善根的話,是不合理的,經典上也沒有這種說法。又延緩異熟暫不感果,並不等於壞善根的意思。否則,豈不是一切有力的惡業都會摧壞善根?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清辯論師特別有說:如以四力對治淨除不善以後,這個惡業就不會再感果了;反過來,如果自心已被邪見損害,壞了善根,那麼有善業也不能再感果。此二情況說明,善、惡業的種子雖然都沒有斷除,可是種子生果的能力卻被破壞了,形同敗壞的種子,即使將來匯聚其他助緣,種子也不會發芽。同樣的道理,我們種的善根如果被摧壞了,以後就算遇緣,也不能生果,這才是斷善根真實的意思。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故有一類,布施護戒之圓滿身財,不能壞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如前所說,雖然藉由四力懺悔可以淨除罪業而得清淨 (不會感生這個惡果報),但卻會遲緩將來證道的時間,這跟前說的道理並不相違。所以有一類人,雖然因為瞋心而摧壞布施、持戒之功德,致無法感得圓滿身財受用的果報,但是卻不能壞盡其修習能捨、能斷的等流習氣;到了下一世,布施、持戒的善根還是很容易生起來的。

P289L1P290L2又有一類∼應當修習。

又有一類,雖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進道遲緩

也有一類人,則雖然因為瞋心而破壞布施、持戒等同類造作等流之持續生起,然而卻不能壞其異熟果報,將來還是可以感得圓滿身財受用。還有一類人則如前說,他不是對一位授記的菩薩起瞋心,而是對非授記菩薩起了瞋心,本來以一劫即能圓滿所證之道,卻由於瞋恚,即使沒有棄捨其身心相續中已有之道,但在一劫中修道的進展會變得非常緩慢。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如是能引極非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滅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為非現見之過患

總而言之,以四力淨除惡業後,並不是盡淨惡業種子的一切作用;相同地,若邪見、瞋心壞了善根,也不是壞盡一切善業的作用,這個概念至為重要。我們唯有依止佛陀聖教,並依教之正理而善加思惟觀察,才能稍解各宗各派論述的意趣所在。所以一定要善閱經典,把握住經教的真義而善巧如理的抉擇。

由此可知,如果不能忍而發瞋心,不僅容易感得極粗猛、不悅意的異熟惡果,而且會滅除於他世出生無量悅意的異熟善果,這都屬於不能忍的非現見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