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7/06/22~2017/06/23

廣論頁/行  P28-L7 ~ P28-L7

廣論段落   其中正住者...故不能得善說妙義。

手抄頁/行  2 P256-LL1~ P260-L3

手抄段落   其中正住者...打開來一定做這個。

音檔起訖    16A_1106 ~16A_1727

 2017  06月
 
 
 
 
 
 
 
 

 

【◎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

(p257) 說「正住」是什麼?就是從反面來顯,「不墮」,墮就是陷在這個裡邊,自己執著在這個裡邊。「黨」,就是自己的,有自己的執著,那麼這個執著不是一般的,就是宗派之諍。宗派之諍,所謂黨同伐異,跟他相同的,大家好,不相同的,排斥。這個目前,我想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大乘、小乘固然是諍,小乘當中一裂裂為十八部,實際上加起根本的,二十部。大乘又是性相、顯密,又是什麼教下,然後宗下,又是念佛的異方便。教下又開為三家,每一個地方都是,宗下又是五家、七宗。啊!那簡直是支離破碎。但是,你真正把握住了解了以後,卻不是支離破碎,變成什麼?非常燦爛,非常燦爛,就這樣,這個問題就在這裡上。

就像那個樹一樣,假定你是長得非常好的根、枝,然後大的主枝、分枝,然後分到細枝、葉、花、果,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萬一你把握不住原則的話,一大堆堆在這個地方的話,啊!你簡直不曉得怎麼辦是好。所以問題不怕你有這麼多的差別,而怕你不善運用。那麼現在我們這個狀態不了解,所以執著自己的就對,排斥別人的。

【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

假定說對於這個分宗分派當中,你「墮」,就是你在這個上面執著,對於這個上面你 (p258) 執著的話,於是因為你執著的這個喜好,被這個東西遮蓋住了。譬如說,我們現在常見的這種狀態,就是念佛,除了這一個佛號以外,其他什麼都不要了,不管你有多好的東西,他就是不行!參禪的,他又說教外別傳,所有的經又不要,就是這個。這樣不管你什麼,他不可能見到功德,他只覺得這個是一個錯誤。佛法裡邊變成這種狀態,你還談什麼弘佛法呀!弘固然談不到,最開始的修也談不到。所以弄到後來,我是覺得最圓滿的方法,就是念佛吧,是,萬修萬人去,可是不幸的是,你這種都不要,都不要了。真正說起來,乃至於念佛的真正的訣竅他都沒學到,請問在這種狀態你怎麼念得好?就是這個。所以他真正的這個功德見不到,由於這種執著,心裡面見不到,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妙義。這個妙義才是好的,是善的,因為你得不到這個妙義,你只看見他壞的那一面。

不過這個地方,他說的黨類是指就是分宗分派的,現在目前我們很可能還有另外一類,雖然不在佛法的宗派之中,可是卻確實有這種現象。譬如說,我們來念書,跑得去幹什麼?啊,「混」它一張文憑,「混」幾年!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字,那是因為我的善知識當年呵斥了我,我現在心裡印象很深。世間大家平常,常常說,只是說他倒不一定真的混,客氣,「哎呀,我還不是在這裡混混啊!」就這樣。欸,人這個東西就很容易,好的不容易學,壞的很容易學。儘管我那個時候很少出門,可是出門幾趟有的時候聽見了, (p259)欸,覺得這個謙虛倒是不錯,那我也這麼說:「唉!我還不是混混。」仁法師就跟我說:「欸,你怎麼可以講這個話!」我自己還覺得這個滿謙虛,絕不可以!後來我了解了,你哪怕用一個字,那個字用在你的心裡當中,就是一個惡劣的種子。

所以古人他非常莊重,不要說出家,乃至於在家,他們古來的人,說孔老夫子說:「肉不正不食。」乃至於各式各樣的,吃的東西你把它切得這個歪歪的,他就不吃它。然後古人寫字的時候,磨墨他一定磨得很正的,這樣。所以我們那時候小的時候不曉得,有時候歪掉了以後,回去的時候,父親一定要呵斥;寫字的時候,拿得端端正正。今天早晨有一個同修還來裡頭,我告訴他拿著書,我們剛開始翻書,第一件事情,那個書本翻開來了以後,我們平常隨便把這個書本一翻,我現在做一個樣子給你們看看。假如這本書這樣的話,你很可能翻開來,隨便這地方一翻,然後一摺,那裡也摺、那裡也摺。

我父親那時候教我就不是,新書拿到了以後,他第一件事情,一定在那個書縫那個地方,非常有規矩的。譬如這一本書,拿到一般人手上的話,他就會隨便在這個地方一來,然後這個地方摺一條印子,你們看見那個書面上面,這一條印子就歪成這個樣子。不,小的時候,我父親一定是這樣,在這個地方先輕輕地劃一條印子,或者拿一根尺按在這地方,然後這地方疊一下,然後那地方疊一下。看一下對不對,疊對了,把那本書攤在那個 (p260) 桌上面哪,認真地這麼來一下,前面做一下,後面再做一下。我一直到現在養成功這好習慣,你不妨到我書架上面去看看,如果這本書是屬於我的話,我第一件事情打開來一定做這個。